㈠ 你覺得豆瓣電影評分最失真的一部是哪個
頭號玩家
說是游戲電影,都是新時代游戲界了,致敬的卻都是上個世紀的游戲,說是致敬玩家的,卻是把主人公設置成懦弱游戲宅男這種刻板印象,劇情也是女主投懷送抱,世界智商減50來營造正常智商的主角機智過人。啊喂,這種劇情不就是給十三四歲青少年看的青少年向么。
整個電影梗來源和致敬來自7080後,劇情卻面向親少年。不光割裂,還營造了一種「你們沉迷游戲的估計心智就這么大」的傲慢。
總之就是這么個「送給所有玩家但其實是送給三四十歲還沉迷游戲心智接近小孩的游戲宅們的禮物!」還得有豆瓣8.6的好評!甚至電影剛上線還有9.1分的好評!蕪湖!差點進豆瓣top250!
這個電影定位和我年輕的時候看的特工少年進入游戲破壞邪惡反派計劃的電影一樣,小時候看很有趣,但知道並沒有多好。
㈡ 求電影《英雄》和《墨攻》的影評。謝謝!!
《英雄》
影片英雄播出之後,俺指出該影片藝術成就極高,將獲得國際藝
術獎。網上的民主人士怎麼說呢?從胡平到崔衛平,茉莉,都是
無限上綱,惡語交加。本壇有的民主人士,甚至打賭影片如此之
劣,根本不可能得獎。結果如何?
民主到了逢中必反,就如一群瘋子,根本沒有理性可言了。
好的藝術有超越語言和國境的感染力。影片英雄就是這種作品。
美國今年8月首映英雄,票房打破歷史上一切影片的首映記錄就
是證明。時代周刊的專家評論是
「《英雄》最凄美、最令人著迷,總之是最好的作品。拍得非常
精密、細膩、完全沒有一格膠片是浪費的。」
俺在評論該影片時,也指出其成就:
「電影主題寬闊。刺客刺秦,全力以赴,生命置之度外。但一旦破
解了『天下』二字,立刻當機立斷,放棄一己之私,而為六國百
姓著想,束手就擒,從容赴死。這個死,比匹夫之勇,報一己之
仇要壯烈的多,深刻的多。
自古寫刺客,多止於主僕恩報之份,自此影片踏入新境界。現在
要講究『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正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影片構思巧妙,倒敘,穿插,暴力,戀情,床戲,如蝴蝶穿花,
絲毫不亂。又如行雲流水,渾然天成。在張藝謀的手下,千軍萬
馬的大場面,秦滅六國的宏大畫卷,歷歷在目。上殿百步,二十
步,十步,設計驚心動魄,高潮則在秦王手輕輕一揮中達到。成
大事者不拘小節,毀譽且由後人,我自天馬行空的意態,表現的
淋漓盡致。
若提敗筆,則在飛雪殘劍兩刺客的殉情一幕,顯得拖沓冗長。然
而,在大漠狂風之中,黃土高台之上,兩朵白蓮似的愛,永恆地
結合在一起,則不容否認地是一個很美的人道主義造型。
總評,遠勝藏龍卧虎。估計,得國際大獎。」
俺的話音還沒落,英雄就已經獲得了阿而佛來德獎。俺又指出
英雄是「盛世的藝術」:
「英雄奧斯卡也已經入圍,誠不可以親中解釋。阿而佛來德獎,
無非是說明英雄的藝術成就不錯。而俺最欣賞這部影片的是主
題。情節和拍攝屬於小技,俺讓給內行來品評。
英雄不但對刺客和俠的詮釋突破傳統,達到了新高度,而且提
倡了和平,人道,天下,不殺這些全新的,進步的文化觀念。
很多中國人理解不了這些,是因為中國近代佔主導的觀念是斗
爭,玩命,不妥協,不讓步,把革命看做盛大的慶典。這些腐
朽落後,給民族帶來災難的意識,要求無名那把劍十步之內,
血濺當場。可是,百年歷史已經證明,這些意識的泛濫,於人
於己於民族,都沒什麼好處。
舊小說如水滸講究快意恩仇,反應了這些初級和原始的叢林意
識,多落入殺來殺去的反人道俗套。而英雄則一反這種觀念,
對刺客和暗殺提出從人道主義角度的新觀照。英雄的潛台詞是:
民重君輕,殺一個君王算什麼,人民的幸福比君王的性命重要
的多。從這個意義上看,不殺比殺更難,因為要逾越珠峰般的
舊思想障礙。對該片的大量政治惡評,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這些惡評的水平,還沒有一篇能夠超過1966年姚文元已經達到
的水平。
中國走上世界舞台,正處在大發展的前夜。大發展要求有新意
識,新文化,不解除斗爭意識這道民族魔咒是新發展的巨大障
礙。從『活著』開始,張藝謀開始表達對內斗的極度厭惡,並
開始傳播西方的人道,理性,等新意識,到了英雄,則用尖銳
的電影語言,將這個思考推向嶄新的高度,這是十分難能可貴
的,是代表民族的新探索。俺說英雄是盛世藝術,就是從這個
角度上說的。」
《墨攻》
彷彿是現在網上最熱的影片了.但果然應驗了那句話:中國所謂的大片就是一個玩笑.忽悠你看了就完成了任務.忽悠,接著忽悠……
我們的劉德華同志依然是一臉正氣的出場。從我還是一個天真可愛的紅領巾開始,我就從我看的電影電視里明白了,只要做出這個表情的,一定是好人……而且我也相信,再過n+1年,好人的表情也是從來不會變的,只要中國的導演還在拍電影。
在我看來,劉德華最適合的角色其實是那種7分邪氣中帶有3分正氣的角色。從他最成功的兩部影片《無間道1》以及《暗戰》可以看出來,他本身的氣質就是那種正中帶邪的,只可惜他似乎永遠也明白不過來,只喜歡找些有著無限正義感而且柔情萬種的角色來演,嗯……形象是無比高大了,可永遠都只能在原地踏步而已。 謝天謝地,王志文演的是梁王,片中最惹人嫌的角色。從而可以將我對他的憤恨和片中的角色合而為一。提到中國最拿腔拿調的演員,除了孫海英就屬他了。不管演什麼片子什麼角色,這兩位大哥永遠都只是一種強調在背他們的台詞,也不管我們煩不煩。不過在這也不得不承認,王志文那種輕聲開頭,中間停頓,重音結尾的語調,竟然跟片中的梁王角色不得了的搭調,還真挺那麼回事。不得不驚嘆導演還是有點眼光了。像這種變態王不演誰演?
范冰冰,哎!范冰冰同學又出鏡了,范冰冰同學又出鏡了!美麗的范冰冰同學,又一次在電影中飾演了美麗而深情的花瓶角色,他繼承了中國年輕一代所有花瓶演員的優秀光榮傳統,新聞不斷、誹聞不斷,每天總能變著法在你眼前出現,可是當你把她所演的片段全部剪切掉的時候,你會毫不吃驚的發現,絲毫不會影響你對影片觀看。這就是偉大的花瓶,他們的全部作用就是告訴你,中國是有很多美女的。
最後一位就是我們的吳奇隆同學,不知道他已經多少歲了,還是和小虎隊時那般玉樹臨風。彎弓搭箭時的俊逸,可與《指環王》中精靈弓箭手相媲美。片中唯一一個讓我感覺眼前為之一亮的角色。
再就說說敵方主將巷中淹。這樣的人也能稱上將的話,戰國那些名將全都找牛皮蒙臉吧。臉都丟光了,跟這種人作對手……哎,怎是一個挫字了得。
兵貴神速。革離同學剛到梁城時,手上無一兵一卒,還得去說服人心惶惶的梁城軍民與其一起
守城。此時一鼓作氣,梁城可下。而我們的巷將軍竟然按兵不動,坐等翁城建成。而他按兵不動的原因居然是梁城已派人來降。不說看在眼裡的肉跟吃到口裡的肉味道不一樣,你先打下來沒問題吧。我就說如果這是梁城真的要降,倘若真是詐降呢?兩軍對陣,示敵以弱,爾虞我詐之事甚眾,為將者豈可不知??此其一失。
克敵乏術,此其二。一者,看其攻城之術,無非是以人海戰術。後奪梁城,也是乘梁城內亂孳生之時。革離同學會築瓮城,你就不會築高台嗎?電影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梁城不遠即有土山,取土築城,十分便利。梁城4千人7日建成瓮城,爾十萬大軍克日可成。弓箭手於其上射之,即可抵消梁城居高臨下之利。梁城所依仗之地利,無。
次者攻城之時,中箭落馬,旋退兵。兩軍相逢,勇者勝。劉邦被項羽一箭正中胸口,劉忍痛撥箭,反唇譏笑項羽只射中他腳後跟, 項乃退兵。而我們這位巷將軍乾的什麼事?須知此時外城已下,就算受計而損一將,戰時豈能不死人,此時若再堅持一下,梁城未必不可克。而一中箭,部署未得號令擅自下令鳴金收兵,可見平時治軍也不咋的。前面那些兵白死了。此一退,軍心渙散,士氣已竭。
再者,梁城一面環水,兩面地形不利於攻(猜想是依山而建,地勢險要之故)。若引水而攻,不失為一計,而且我看影片最後的革離帥眾反攻,用的也是水攻。為何你就想不到。
最後就是不知變通。其部署所提繞城而過不失一計,其不納之,反以軍心士氣駁之,開始你去哪了?再者,為將者豈有常勝,最後若撤走未始不能卷土重來,而他居然連再戰之勇氣也沒了。更何況你回去不是再打仗,而是去保家衛國,我真服了你老兄了。
為將者,智、信、仁、勇、嚴。觀其所為,未及時攻城曰無智,殺梁城細作曰無仁,中箭退兵曰無勇,部署未得號令擅自下令鳴金收金,謂之無嚴。最後就剩個信,死在城樓之上。誰要你這個傻b上去比試啊??你是十萬大軍之統帥,你以為街頭打架爭口氣啊。你這種人都能統軍……編劇和導演的水準果然是……佩服佩服!
如果沒有好的對手,獨角戲好看嗎?所以劉德華飾演的革離,本來就不咋的,對手一挫,戲就更出不來了。再加上他與范花瓶的愛情故事,一不纏綿悱惻,二不感人至深,最後生離死別那段兩人的表情那個假……再加上導演一直想說的為所愛的人而戰,或是為和平而戰,或是只有統一才能和平……暈,我承認我根本不知道這導演到底想講什麼dd!一切的一切註定了這場影片的失敗。
嗯,不得不承認,我就是傳說中的劉黑。
㈢ 張藝謀的《英雄》在今天算是什麼檔次的電影
李連傑+陳道明+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甑子丹的水平!
現在能把這些人請到一部電影真的太難,你可以想想,都是正紅而且演技報表的演員,但是,票房不會很高。因為現在大眾更傾向於爆米花電影,英雄節奏比較慢,稍顯沉悶,至少小時候只理解了李連傑不殺秦王的理由和胡楊林的至美之極,其它都是雲里霧里。不過你要是找幾個有演技的教父再拍一部這樣的文藝片,至少豆瓣評分不會低,為什麼呢?
請看:電影《英雄》是張藝謀轉型執導的首部武俠巨制,影片於2002年12月19日在中國上映。影片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和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獲得多個國內外電影獎項。《英雄》被認為是中國電影「大片時代」的里程碑,對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㈣ 關於電影《英雄》的豆瓣評分,為什麼只有6.5分
關於電影《英雄》的豆瓣評分,為什麼只有6.5分
豆瓣對張藝謀的電影一向很黑,凡是他導演的電影都自帶黑邊,參看現在長城的走勢就知道。
6.5分就已經很高了,還是很多年以後口碑轉暖的結果。
英雄IMDb現在評分7.9,當年在全球都是口碑票房雙收,但在中國被罵得狗血淋頭,經過很多年以後口碑才有所上升。
㈤ 影片《英雄》曾經獲得過什麼獎項
影片《英雄》由張藝謀執導,李連傑,甄子丹,張曼玉等主演的武俠片在 2002年12月19號上映,豆瓣評分7.4
㈥ 電影《烈火英雄》豆瓣評分如何
《烈火英雄》豆瓣評分6.8分。主要問題在於整部劇雖然煽情卻不符合邏輯。
雖然從製作到演員的表現來說都是無可挑剔的,但是豆瓣評分卻有點低。是因為在拍主旋律電影的時候,總是會陷入一個口號式工作的情景,在真正的火災事件中,真正的力量是消防員們這個群體的齊心協力,不是個人英雄主義,也不會煽情。
整部影片雖然起來場面宏大,效果炫酷,但是現場氣氛營造不是很到位。本應該緊張、慘烈的氣氛卻被台詞和邏輯不通的情節所破壞,就像網友評論的「有種為了煽情而煽情的感覺。」所以總體來說《烈火英雄》豆瓣評分6.8,還是挺合理的。
㈦ 為什麼豆瓣對於外國電影評分普遍高於中國同水平電影
我告訴你,雖然不是全部,但豆瓣的評分確實有這種傾向。我只討論商業電影。一般情況下,一部好萊塢商業大片,北美的口碑往往都要好於中國,IMDB的打分往往都是低於豆瓣,美國人自己覺得爛(5),豆瓣上覺得還不錯(6);美國人只是覺得還可以(7),豆瓣上覺得是優秀(8)。同樣一部電影,IMDB的打分就是比豆瓣低1分左右。擺事實講道理,無圖無真相。下面我開始舉例子。就舉今年的幾部大家都熟悉的電影作為例子。以今年暑期檔最具話題性的電影《魔獸》為例,爛番茄網上的評價只有38%的影評人認為值得一看,觀眾評分則是4.8,IMDB上評分稍好有7.0,而豆瓣評分高達7.8。這個反差未免有點大。
然後說說變形金剛系列,爛番茄對這個系列的4部作品全都惡評如潮,而在豆瓣上,《變1》評分高達8.1(優秀水準),作為對比,IMDB評分是7.1(只是一般),至於《變4》,豆瓣評分是6.6(算不錯的爆米花電影了),IMDB評分則是5.7(爛片無疑)。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現在豆瓣給《長城》打分5.4爛片,就相當於IMDB看變4的水平,如果IMDB給長城也打6.5以上,那長城和變4在中美兩國的遭遇就是一個很好的鏡像對比的例子了。
當然,豆瓣也不是對所有的好萊塢商業大片都是如此跪舔。比如《美國隊長3》、X戰警等豆瓣和IMDB的評分就沒有那麼大反差,今年北美口碑撲街的《自殺小隊》,IMDB評分6.4,豆瓣只有6.1。
好笑的是,往往豆瓣看不上的國產商業大片,好萊塢倒是挺好這一口。還是拿張藝謀舉例,《英雄》豆瓣評分只有6.7,只能算一般,IBDB上則高達7.9,這是非常優秀的表現了。《十面埋伏》也是如此,豆瓣5.5,接近於長城的評價,但是IMDB評分高達7.6。要是這次《長城》的IMDB也能上到7分......至於被國內罵成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豆瓣評分5.1,爛片無疑,IMDB評分則有7.0。這就比較尷尬了。
㈧ 你覺得豆瓣電影評分最失真的一部是哪個
對於一些喜歡看電影的朋友來說,自然會希望自己能盡可能避免看到爛片。所以很多人就會通過查看豆瓣的評分來判斷,認為評分高的影片就是大家認可的好片,而評分低的影片就是一定意義上的爛片。可任何平台的打分都有局限性,不能完全做到客觀公正,豆瓣電影的評分也是如此。在這么多影片中,有兩部影片可以達到「最失真」這個標准,一部是評分過高的國外動畫片《無敵破壞王2》,一部是評分過低的華語片《英雄》。一個是因為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所導致,一個是因為時代的偏見所導致。
相比較豆瓣早期的電影作品,現在的電影作品普通虛高很多,因為大量情緒化的粉絲湧入,很多影片起步就可以直接達到8.5分以上,所以對很多老電影來說有失公平。如今看豆瓣評分要劃分兩種標准,十年前的作品如果可以達到7分,就可以算是佳作。而現在的電影作品,7分只是及格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