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左右電影和紅藍電影有什麼不同
紅藍電影採用的是分色技術,是另一種3D立體成像技術,現在也比較成熟,有紅藍、紅綠等多種模式,但採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色分法會將兩個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製在同一副畫面中。這樣視頻在放映是僅憑肉眼觀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過對應的紅藍等立體眼鏡就可以看到立體效果,以紅藍眼鏡為例,紅色鏡片下只能分辨除紅色外的景象(紅色鏡片,底色為紅色所以影片中的紅色被忽略),藍色鏡片只能分辨除藍色外的景象(藍色鏡片,底色為藍色所以影片中的藍色被忽略),兩隻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腦中重疊呈現出3D立體效果。
紅藍格式是雙色3D的一種,左右格式是偏振3D的一種。
❷ 左右電影影評
《左右》講的是一個戲劇沖突很強的故事,講好這個故事並不容易。但影片完成的可以說超出我的想像,導演和演員都幾乎是恰到好處。
女主角前夫,孩子的父親,是最困難的角色,因為他是個堅定的左顧右盼者,他最不討好,可是他的掙扎最大,不容易演的恰當,可是張嘉譯分毫不差,尤其是很智慧的表現了痛苦中人類的幽默感。
《左右》是王小帥編劇並執導的家庭親情電影,由成泰燊、劉威葳、張嘉譯、余男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對已經離異的中國父母為挽救患白血病的小女兒,放下兩人的私人恩怨,放下兩個家庭之間的矛盾牽絆,最終沖破社會道德倫理觀念,展開了一場挽救生命的戰斗的故事。
經過大量思想斗爭和幾近崩潰的左右權衡之後,兩家都同意了。但做試管育嬰的結果是,前夫的精子質量不足以保證成功。不服輸的枚竹決定不放棄,她希望用自然性交的方式再試一次。
❸ 電影《左右》講述的什麼年代的事
該片講述了一對已經離異的中國父母為挽救患白血病的小女兒,放下兩人的私人恩怨,放下兩個家庭之間的矛盾牽絆,最終沖破社會道德倫理觀念,展開了一場挽救生命的戰斗的故事。
❹ 電影左右最後的結局
電影左右最後的結局是:
每個人都處在了左右為難的窘境,枚竹想與肖路做愛受精,董帆提出離婚後又主動和解,老謝不滿枚竹隱瞞卻仍默默承受。枚竹和肖路行夫妻之實後,董帆做飯等肖路回家,老謝決定收養這個孩子,電影就在此處戛然而止,這既是事件的結局亦是全劇的高潮。
電影《左右》結局的意思:
電影《左右》的結局告訴人們,生命可貴,生命高於一切。在生命面前,親情、愛情、倫理、傳統都顯得那麼渺小、狹隘、微不足道,在對生命的拯救面前,隔閡瞬間融化成溫情,活下去的意志讓人們聯合起來與死神斗爭。
電影體現了一種大愛至上的情懷,在一種溫情中,把牽涉到億萬人的倫理道德給升華了,這是人性的勝利,是禾禾的生命泯滅了他們之間的矛盾。
❺ 3d電影的上下左右格式是什麼意思
左右格式和上下格式只是3D立體電影的一種存儲方式。
相關介紹:
1.左右格式:
即Side-By-Side, SBS 模式 ,在沒有3D立體功能的播放設備上播放出來是一個畫面,垂直從正中間分成兩半,看上去是由左右兩幅並排的幾乎相同的畫面組成的。
2.上下格式:
在沒有3D立體功能的播放設備上播放出來是一個畫面,水平從正中間分成兩半,看上去是由上下兩幅排列的幾乎相同的畫面組成的。
(5)左右電影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3D視頻格式最常見的就是四種,幀連續、幀封裝、上下格式和左右格式。
相關術語:
1.幀連續引
幀連續的實質就是連續發送畫面,比如60Hz的影片,就以120Hz的速度發送每幀圖像,每幀交替顯示出來,依次針對左/右眼接收。
2.幀封裝引:
幀封裝是3D藍光的標准輸出格式,從表面看與幀連續有相似之處,但兩者完全不兼容。它的圖像輸出並沒有加快幀率,依然是24Hz或60Hz,但是每幀圖像中實際上包含了兩幅畫面,以按照上下順序排列,圖像信號傳送到顯示設備後,由顯示設備負責識別畫面並進行處理並播放。
❻ 3D電影左右格式是什麼意思
3D電影左右格式,在普通顯示器、電視上,看到的是左右兩幅畫面。
在3D顯示器或3D電視上,選擇3D左右格式後,會把兩幅畫面合成為一幅,戴上3D眼鏡,就可以看到3D效果了。
❼ 3D電影左右格式是什麼意思
左右格式說的是電影畫面是左邊一個右邊一個,然後重在一塊形成3D模式
還有上下格式的,是上面一個,下面一個畫面,一般一個是偏藍,一個偏紅的
❽ 電影《左右》的賞析
——影片《左右》賞析
劇情
這部電影取材於一則真實的社會新聞。
枚竹的職業是帶客戶看房子,丈夫老謝做清閑的設計工作,兩人和五歲的女兒禾禾(枚竹與前夫肖路所生)一起過著簡朴平淡的生活。當枚竹從醫生的口中得知禾禾患了白血病時,她的世界幾乎轟然崩塌,在老謝的勸慰和安撫下,枚竹把女兒的病情告訴了前夫。肖路是建築工地的包工頭,整天忙於在樓盤開發商和施工隊之間周旋,他現在的妻子董帆是一名年輕的空姐,兩人結婚已有兩年,因為各自工作的關系,常常是聚少離多。
突如其來的壞消息讓肖路也感到不知所措,在為女兒擔憂的同時,他也開始和枚竹、老謝一起忙碌奔波,並在經濟上盡自己的能力支持。一個療程的化療做下來,禾禾的病情沒什麼起色,醫生建議枚竹等合適的血液配型給孩子做骨髓移植,而且提到如果能用同胞兄弟姐妹的,那麼手術成功率將會更高。枚竹開始不斷地陷入沉思,一個驚人的想法悄悄在她心裡誕生——和肖路再生一個孩子,用新生兒的臍帶血給禾禾治病。
盡管做了反復的思想斗爭,但枚竹面對深愛自己的老謝仍然無法啟齒,所以她還是先找到了肖路。和她預想的一樣,肖路目前的狀況也使得他左右為難,但枚竹十分認真而堅定地希望前夫「再考慮一下」。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枚竹和肖路無路可退,只能寄希望於說服自己的愛人,四個成年人經過各自痛苦的掙扎之後,最終接受了枚竹的想法。然而天意弄人,前後三次人工受精均以失敗結束,醫院方面也拒絕再為他們安排,枚竹覺得自己再次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對禾禾的愛幾乎成了支撐枚竹的唯一動力,為此她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按照前夫肖路對她的了解:「孩子就是她的命。」然而,一直焦慮不安的枚竹卻慢慢平靜下來,這個柔弱的女人再次表現出驚人的執著,雖然前面的努力都已經成為徒勞,但她不想放棄、也不可能放棄。為了禾禾她打算孤注一擲——用自然的方法受孕生子。枚竹十分清楚這件事絕對不能告訴老謝,同時她也無法回答肖路應該如何面對董帆,她只知道自己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一定要這樣去做……
影片結尾並沒有給觀眾一個明確的答案,這件事情看起來似乎已經告一段落(事實上,新的問題才剛剛開始),老謝還是陰差陽錯地知道了枚竹瞞著她的事情,而董帆在離開肖路之後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身邊。兩家人坐在各自的飯桌前吃飯,肖路和董帆相互給對方夾菜,但彼此的神情卻略顯尷尬,而老謝帶著一貫溫和寬厚的笑容,請求枚竹明年等孩子生下來以後,跟別人說是他的,並由他們夫妻來撫養,然後一起回趟老家過年,枚竹默默地望著眼前這個埋頭吃飯的男人,不禁心潮起伏……
人物
四個角色雖然有著迥然不同的鮮明個性,但是他們也有一點共同之處,那就是善良。
枚竹:曾經遭遇情感挫折的年輕母親,面對生活中的災難表現出女人固有的軟弱,然而天性中的母愛卻讓她變得異常堅強。為了拯救孩子,她近乎極端的固執顯得不可理喻,不過,也正是由於她自始至終的堅持,才讓這個「荒唐」的想法成為事實,讓延續女兒的生命成為可能。對於前夫,雖然是他曾有負於自己,而且枚竹也說過「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我這輩子也不會再去找他。」,但畢竟是禾禾的父親,而且為了治病他也做出很大犧牲,她知道自己在心底里已經原諒了肖路。對於老謝,枚竹更多的是感激,她認為「老謝是上天賜給她的最好的男人」,但越是如此,她越是感到欠他的太多,深深的愧疚甚至使得枚竹希望通過離婚來使雙方得到解脫。
肖路:直爽坦誠、為人較圓滑卻也不失人情味和責任感,他的這些性格特點在很多細節中都能觀察到。比如:在工地上和電話里處理開發商與施工單位間的勞資問題,跟枚竹在茶館里和跟董帆在家裡的多次對話等等。關於他當初離開枚竹的原因,影片沒有過多交待,但不管過去的對與錯,從他出場開始就一直處於左右為難的境地,對孩子和前妻的責任、對現在伴侶的責任,二者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不斷激化。最後他接受了枚竹的想法,並冒著婚姻出現危機的風險試圖說服董帆,與其說是這么做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不如說是他給予前妻的一種補償。
老謝:老實憨厚、不善言辭甚至有些木訥的繼父形象,演員外型與角色本身的個性非常貼近。他對枚竹和禾禾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表達方式如此之含蓄,他試圖通過自己的包容和隱忍來保全這個家庭的幸福,保護妻子和女兒不受傷害。雖然如此,當枚竹提出要與他離婚,目的是想和肖路再生個孩子為禾禾治病時,可以明顯感到他所承受的壓力和打擊(枚竹與他結婚後曾經打掉過他們的孩子),他略顯激動地說:「這樣的事世界上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夠接受得了。」不過,影片中他壓抑的情感只有這次得以直接流露,而大部分時間里他都選擇沉默,或者是乾脆用低低的聲音對枚竹說:「我去買包煙。」
董帆:四人之中她的年齡最小,因而其情感的表露也來得最直接。當肖路試探著說出枚竹的計劃時,她明顯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無端地要為陌生人去承受和付出,任何女人都會本能地產生抗拒。然而,當她在枚竹家裡見到了老謝和生病的禾禾後,開始心軟並做了讓步。但是當人工受精失敗後,她無論如何不能接受讓自己的丈夫通過自然的方式再與前妻生子,於是只好選擇離開。世事無常,飛行工作中發生的一次偶然事件,彷彿使她感到了生命的珍貴,而且禾禾那張可愛的笑臉映在她心底揮之不去,為了一個美好的理由,她最終還是說服了自己,回到了肖路身邊。
母愛與自私
毫無疑問,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崇高的情感,在很多人看來,《左右》也像很多藝術作品一樣,是一部描寫母愛的電影。只不過這里的母愛是處於一種非常復雜的矛盾之中,即片名所謂的「左右」為難,她需要面對曾經傷害過自己的男人,她必須為此做出犧牲並且忍耐,甚至還要把由此產生的傷害傳遞給其他人。
這部電影全球公映的英文名是「In Love We Trust」,也許這個名字正是導演王小帥想透過電影傳告訴觀眾的信息:「我希望人們在面對災難的時候,可以憑借愛、還有理智來走出困境。」同時,王小帥還希望那些做了母親的女人都能看到這部電影,否則會感到很遺憾,因為「女性去看的話,會觸碰到她們內心真的存在的一種東西。」
事實上,該故事除了展示母愛之外,似乎還有意無意地隱含了另外一個命題——人性的自私。影片中有這么幾段情節:
片段一:在茶館里,枚竹向肖路提出想再生一個孩子,肖路覺得這太離譜了,並且實話實說地告訴她自己現在的情況,希望得到枚竹的理解,但枚竹絲毫不理會他的理由,只是怔怔地盯著前夫,語氣堅定地要求他再考慮一下。
片段二:枚竹知道自己的想法會傷害到老謝,於是在家裡曾幾次對他說「我們離婚吧。」、「如果你離開,我不會怪你。」等等之類的話,但是以老謝的為人,是根本不會甩手離開的。
片段三:肖路在醫院里告訴枚竹,董帆不同意自然受孕,否則只有離婚,枚竹淡淡地回答:「我不管她。」肖路請求枚竹再給他一些時間,枚竹立即反問道:「那誰給禾禾時間?」
所有這些當然可以理解為枚竹救子心急、不顧一切的心情,甚至可以說是在向前夫追討自己當年被辜負的補償,而對老謝之所以說那些話,也僅僅是為了減輕自己的負罪感。但是,這樣做的結果不單是自己做出犧牲,還必須要肖路去付出和承受,並且也會帶給愛自己的人(老謝)和陌生人(董帆)傷害。
為了爭取時間和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兩個家庭的婚姻幸福、四個人(實際上是5個人,還包括將來出生孩子)未來的生活將會面臨怎樣的危機,誰都無從知曉。完成一件高尚的事,唯一的選擇卻是傷害,這樣的愛是咄咄逼人的,就如同有網友尖銳的質疑一樣——是否因為我愛孩子,所以你們必須犧牲自己來成全我的愛?!
中年的處境
王小帥說:「人到中年,都開始有了變化。我想要給大家展現那些為人父母而帶來的壓力、責任,還有人們在生活中如何對應災難的發生。」,這位41歲的導演坦言,拍這樣一部中年人情感題材的電影是有感而發。「年輕的時候,你可以經歷很多失敗,可以說不,可以逃避,可以被原諒。到了中年,開始發現很多事情是逃避不了的。你在這個軌道中,你是一個被社會需要的人,你的原始本能和社會給你的責任,緊密地扣在一起……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生命狀態。」
影片中的所有角色基本上都處於一種「左右為難」的矛盾之中:對枚竹和肖路來說,一方面是給女兒治病最接近成功的辦法,另一方面卻是現在的婚姻因此將出現裂痕,甚至還要面對彼此過去情感的尷尬;而老謝和董帆,一方面不希望家庭的平靜因愛人的過去受到沖擊,另一方面也不忍心眼睜睜地因自己的拒絕而放棄挽救一個生命。
但是如果仔細想想,事實上從一開始,選擇就是已經是唯一的,所謂的「左右為難」其實是「惟有如此」。因此,故事的結局並非焦點所在,而是這個過程如何展開,面對生活中的突發災難,被事件關聯的每個人怎樣處理婚姻家庭、情感生活以及倫理道德等問題。影片展示出來的是:這個年齡階層的人處於「無處可逃」或是「身不由己」的那種處境,用很多人的話來說,你是與周圍世界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人,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使得你必須去承擔身邊的一切,甚至必要的時候只能通過個體的犧牲和隱忍來解決一些問題。
這也許是成長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王小帥把這部電影的目標觀眾定為「中年、已婚、母親。還有男人,30歲以上的一大部分男人。」因為「這種生命的無奈確實是要到達一定年齡後才能體會到的。」不過個人認為,這個范圍還可以擴大一些,比如結婚不久的年輕夫婦,甚至包括准備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雖然影片中有些東西他們未必能夠完全理解和接受,但是卻能從側面對中年人婚後生活和感情的維系,以及面對危機出現時彼此間的理解、寬容和互信等等有所認識。
其他
影片格調樸素平實而不花哨,這與其素材來源於真實事件不無關系,就連背景音樂都很簡單,只是在鏡頭轉接時偶爾出現幾段低沉的鋼琴聲。劇情方面,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最佳編劇就是最好的說明,此外,導演對故事的流暢敘述、演員對角色的細致掌控、以及大量貼近生活的真實細節也都是該片出色的地方。從片中不難看出,通過嚴肅的現實性,導演力圖避免將其拍成矯柔造作和過份煽情的電影,但是由於故事本身濃厚的悲劇色彩,估計還是會感染相當一部分觀眾。
不足的地方在於其中一個細節的處理:董帆決定與肖路離婚後,卻因為一個突發事件想到了禾禾,進而思想發生根本轉變,理解並接受了丈夫的做法,並再次回到肖路身邊。這個角色的態度變化缺乏一個過程,明顯感覺到牽強和生硬,而且這樣的理由似乎也並不充分(她與禾禾只是見過一面),試想如果董帆最終回來是因為她愛肖路,放不下他,而通過她強烈的愛和不舍,來表現這種自身的付出和犧牲(有點像愛屋及烏),也許會更加有說服力。
文:修羅玉
❾ 3D電影左右格式是什麼意思
左右格式和上下格式只是3D立體電影的一種存儲方式,和拍攝方式,播放設備無關。
如果是左右格式,即Side-By-Side, SBS 模式 ,在沒有3D立體功能的播放設備上播放出來是一個畫面,垂直從正中間分成兩半,看上去是由左右兩幅並排的幾乎相同的畫面組成的。
如果是上下格式,在沒有3D立體功能的播放設備上播放出來是一個畫面,水平從正中間分成兩半,看上去是由上下兩幅排列的幾乎相同的畫面組成的。
3D電影的其他格式:
紅藍3d電影是指一般左眼紅色鏡片右眼藍色,畫面也是紅藍錯位的,這樣左眼的鏡片會過濾掉畫面的藍色內容,只看到紅色部分,右眼過濾掉紅色,左右眼看到不同畫面而產生立體感。紅藍電影是通過不同顏色的眼鏡過濾不同的顏色而看到不同的影像。
常見的還有黃色、綠色、青色、洋紅色等,在電影院時候眼鏡是根據電影的顏色定做的所以感覺挺好,自己買的時候就沒法完全匹配了,顏色差一點紅色過濾不完或者藍色過濾不完就會有重影,很難有完美的效果。
除了電影和眼鏡顏色外,顯示設備的顏色也很重要,如果顯示器或者電視有偏色,哪怕眼鏡和電影完全匹配的還是會看到重影。
❿ 左右電影簡介
《左右》展現在為了挽救白血病女兒生命,已經離婚多年、並且都各自成立家庭的兩個人之間、為了獲得新生兒臍帶血的一段故事。
《左右》2008年4月上映於中國,由中國新生代電影導演的代表性人物,第六代電影導演王小帥執導。此片榮獲第八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特別關注獎。
該片改編於四川一件真實的新聞事件,被導演王小帥敏銳捕捉到,因為他最精於此道,從注重關注個體和小人物,尤其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們的視角來演繹自己的電影,從而達到讓觀眾引起認識自我和社會的思考。
離異中年婦女枚竹和再婚丈夫老謝過著平靜的生活,夫妻發現愛女禾禾一直高燒不退,檢查結果是禾禾竟然得了絕症白血病,醫生告訴她們只有關系相近骨髓移植才能救女兒一命。枚竹就找來離婚的丈夫工程隊老闆肖路,可是兩人因與禾禾血型並不匹配。
這時,醫生建議用同父同母的孩子的臍帶血救禾禾,執著而又有母愛的枚竹想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與離婚五年之久的丈夫肖路再生一個孩子。
這個合乎母女之愛,但不合乎夫妻之情,違背倫理的荒誕想法,讓兩個家庭很快陷入殘酷的選擇困境,使四個成年人,枚竹和老謝,肖路和現任妻子空姐董帆之間,沖突不斷,矛盾叢生,因此而形成了三個主要的對立關系。
離婚已久的夫妻枚竹和肖路之間的沖突:為醫治女兒的白血病,兩人要再生一個孩子。兩人從掙扎到勇於面對沖突——父母之愛可以消除情感沖突。
前任與現任的枚竹和董帆之間的矛盾:從極力反對到開始慢慢妥協,再到寬容——擁有同理心,讓人富有憐憫和愛憐。
不想重蹈覆轍的肖路和董帆之間的矛盾:面臨家庭的情感危機——愛彼此,使兩人重歸於好,消除彼此間的隔閡。
這三個主要對立關系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和劇情的走向,描寫出了四個中年人為了救治禾禾,從開始左右為難的痛苦抉擇到最後因為愛而消除各自成見,來表達愛是化解所有矛盾的一把萬能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