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為什麼電影叫八佰

為什麼電影叫八佰

發布時間:2022-09-13 17:33:11

⑴ 電影《百佰》為什麼要叫八佰

老名字是八百壯士,就是說是一個團的士兵,所以叫八百。

⑵ 《八佰》是一部怎樣的電影,為何讓中國影迷心心念念這么多年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相信一提這句話各位都知道我要說的是《八佰》,這一部電影上映十天就超過了20億票房,經過了好幾次的推遲上映,這部電影終於出現在了大屏幕上。人們都說《八佰》是中國少有的電影,《八佰》成功登頂今年票房全球冠軍。《八佰》講了些什麼呢?為何讓中國影迷心心念念這么多年?

⑶ 電影《八佰》為什麼會直接在網路上爆紅

《八佰》票房突破8億元,單日上映破億,評分高達9.2分。除了影片本身確實好看之外,還有什麼因素推動影片成為了爆款呢?
影片取材自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抗日戰士,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抗日戰爭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都具有強烈的感知力。家國情懷使得影片具有全民主流話題的屬性,結合當下,影片精準抓住了目標受眾的痛點,滿足了人們對家國情懷的認同,傳遞了整個中國社會認同的價值觀,觀眾著實被情感消費了一把。
要了解一部電影成功的背後,影片宣傳的歷史當然也要一並了解下。2018年4月《八佰》殺青2019年6月《八佰》定檔後撤檔2020年8月
《八佰》從2018年4月正式殺青,到2019年上海電影節定檔撤檔風波,再到如今,《八佰》上映之路委實曲折,給影片足足的話題熱點,也給了人們滿滿的心理期待。
10年籌備、4年製作、攝制歷時近1年、1∶1實景還原拍攝、3次重啟、40次改稿、18個月搭實景、1500名劇組人員、7個月演員軍事訓練、499天籌備、230天拍攝、國內首部IMAX全程拍攝……這些介紹反復強調著影片的品質,為接下來的口碑做鋪墊。
國內電影市場,口碑對於觀眾觀影決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觀眾對優質內容的需求已成為市場剛需,對影片口碑的反應速度也越來越快。

⑷ 《八佰》電影講述的是什麼

電影《八佰》主要是取材於1937年的淞滬會戰,淞滬會戰總共歷時三個月,而這場戰役則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場戰役,主要是講述了88是262旅545團的團長謝晉元帶領了420名壯士你看了30萬日軍的反撲,戰役主要是以四行倉庫為據點,而這場小型戰役只是歷時了4天4夜,戰爭開始之初,謝晉元也是為了壯大聲勢,直接號稱有800人堅守倉庫,所以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八佰》。

其實近幾年來,國內的影片市場上相對來說並不算是特別的低迷,前前後後也是出了非常多的優秀國產影片,而這部作品在上映的時候也算是取得了國際票房冠軍。很多影迷其實希望未來國內的國產影片,拍攝的質量能夠越來越高,如果能夠多出幾部這樣的影片,那麼對於我們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

⑸ 電影八百為什麼取名八百

電影800這個電影之所以取名叫800,是因為中間有800個戰士或者800個人。

⑹ 電影八佰只有420人為什麼叫8佰

謝晉元奉命率領420餘人孤軍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為壯大聲勢,也為了迷惑敵人,對外仍用團的番號,謝晉元對外宣稱倉庫內有八百人,後因此得名「八百壯士」。

也就是說,《八佰》這部影片中根本就沒有八百人,歷史上的真實事件中也沒有八百人,這個八百人的說法只是為了壯大聲勢,所以才故意說出來的人數而已。

⑺ 八佰這個電影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一、歷史中的《八佰》:「我們為中國而生,死不足惜」

1. 淞滬會戰

《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戰爭中隨處可見死傷的普通百姓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

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

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統計死傷30萬人。

國民黨將領陳誠之子講述日軍之殘忍

淞滬會戰之慘烈、悲壯,不是一言兩語可道清,卻應被所有國人銘記,強烈推薦大家觀看相關紀錄片《生死地——1937淞滬會戰實錄》,優酷上可以找到高清片源。
2. 「四行孤軍」:一場被世界圍觀的死守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由於中日兵力懸殊,國軍部隊雖英勇奮戰,但仍節節失陷,為保存有生力量、守衛南京,已決定全線撤退上海。

此時,臨近「九國公約」簽字國會議召開,各國代表已齊聚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蔣介石對此會議充滿期待,希望能夠通過一場「孤軍奮戰」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抗戰的決心與信息,以爭取世界的同情及列強國的介入調停,遂決定令88師留在閘北,死守上海。

88師的師長孫元良最終派出麾下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堅守蘇州河以北,率領他們的是第524團團附謝晉元,他們的陣地便是影片中所呈現的四行倉庫。
由團長謝晉元率領的這四百將士,是堅守在上海市區的最後一支中國部隊,後人稱其為「四行孤軍」——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這支隊伍多為湖北保安團的團員——年輕,也缺乏作戰經驗。
就這樣的四百多人,要面對瘋狂湧上的日軍,大家心裡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
四行倉庫與租界僅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天五夜,造就了中外戰爭史上從未有過的奇特景觀——租界里的中國民眾與英美記者,不顧流彈橫飛,全程圍觀著對岸這場中日軍隊的激烈交戰。
戰時的四行倉庫與對岸的圍觀百姓
「四行孤軍」的英勇感染了目睹這一切的所有人,令國際人士對中國軍隊改觀,即使中國軍隊傷亡慘重,要求參軍的中國年輕人卻越來越多。
滬上名醫陳春仁在多年後回憶起這場戰事圍觀時記錄道:「八佰壯士」稱不需任何援助,只想要一面國旗。
3. 堅守之後緣何撤兵?
中日連日戰爭,給對岸的公共租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在四行倉庫東南角方向,聳立著兩個巨大的煤氣罐,一旦日軍炮火偏離、煤氣罐被炸起火,將殃及租界民眾安危,半個上海也將不保。
巨大煤氣罐所在位置
公共租界當局通過外交途徑照會中國政府,要求政府從人道立場下令孤軍撤退。
很快,蔣介石便下達了撤軍令。
雖無法接受,但軍令如山,謝晉元只得顧全大局、執行命令。
這便是影片最後,「八佰壯士」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在槍林彈雨中沖橋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

⑻ 《八佰》的歷史背景和原型是怎樣的

等了一年的《八佰》終於上映了,在影院看了提前一周的點映場,說是點映,排片滿滿的,不愧是華誼自家的出品,影片製作考究認真,可以說是自《集結號》以來最好的國產戰爭片。該片上映後,口碑也是非常不錯,豆瓣評分來到了8.1,可以說是一部精品之作。

回來查背景,知道這一幕是歷史史實,那位勇士叫陳樹生。散場回家路上,想到這一幕,又是熱淚盈眶,不禁停下來擦淚,心情久久未平復。

⑼ 王千源張譯主演,管虎導演的《八佰》為啥火了

電影《八佰》講述的故事是在淞滬會戰時期,一小支軍隊孤軍奮戰,卻帶來了極具影響力戰爭效果,向大家展現了抗日戰士們為了國家而拼搏的壯舉。這部電影集結了黃志忠、王千源這些實力演員,也有張俊一、歐豪這些高顏值演員加盟,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陣容強大了。有著這些有顏值又有實力的演員加盟,這部電影的精彩程度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又有管虎導演的執導,他之前拍攝的《老炮兒》等電影也都可以是算得上精品的,高標準的他帶來的電影自然是也是一部比一部好。

⑽ 為什麼電影《八佰》的關注度那麼高

第一,《八佰》是疫情得到控制後,電影院正式營業的象徵。由於疫情的原因,電影院被迫停業長達半年;這對於影院來說是不小的損失,對於觀眾來說同樣是一種損失;尤其是喜歡電影的朋友,不能去影院看電影是很大的遺憾。許多電影都被迫下線,觀眾期待許久,卻無法觀影,《八佰》同樣是觀眾期待的電影之一。不能看電影使人們的娛樂生活不再豐富,看電影也成了一件難事。

第三,在近期在《八佰》的點映中,收獲一致好評。吳京也觀看了《八佰》的點映,一位不經常流淚的鐵血男兒,卻流了三次淚。可見,這部電影的震撼程度之大。首輪放映票房接近一千萬,觀眾對這部電影是非常期待的。不少網友稱看完《八佰》,心情復雜;稱其為國產史詩級戰爭大片。這些無疑讓觀眾更加期待這部電影,也更加關注《八佰》。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電影叫八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迪大美的電影 瀏覽:350
有好看的電影推薦嗎搞笑 瀏覽:929
法國電影姐妹篇 瀏覽:897
苗圃電影大全 瀏覽:981
政治類型的印度電影 瀏覽:978
大姐大的電影 瀏覽:489
2018最新電影三級 瀏覽:646
上上電影網 瀏覽:393
關於印度貧民窟和富人的電影 瀏覽:419
叫什麼游戲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49
流浪貓鮑勃電影最後怎麼死的 瀏覽:171
歐美頂級動畫電影 瀏覽:218
買電影票怎麼知道是學生 瀏覽:850
大馬猴是哪個電影 瀏覽:242
九所電影院 瀏覽:433
最終獻祭美國電影 瀏覽:521
日本糖電影 瀏覽:311
2017年微電影 瀏覽:536
電影院疏散寬度 瀏覽:664
第一次自己一個人看電影英語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