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為什麼最近國產電影很多方言

為什麼最近國產電影很多方言

發布時間:2022-09-21 16:27:51

㈠ 為什麼現在的電影電視都是滿口的「京片子」「東北腔」

轉一個別人的貼子:

最近好多台都在放一部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google一下才知道「順溜」是個北方方言,「抗戰主角」無疑又成了北方人。從《我的團長我的團》到《我的兄弟叫順溜》,這類電視劇看多了,抗戰的功勞都被北方人搶光了,但是歷史現實正好相反。。
從前幾年廣電總局禁止電視台說發言,禁止主持人港台腔,到今年相關部門公開表揚「小沈陽」,我越發明白了目前大陸文藝界一種默認的審美認同:南方文化就是「低俗」的,北方文化就是「藝術」的。
廣電總局禁方言,甚至連南方腔的普通也不允許(根據我的經驗,北方人根本分不清南方腔和港台腔的區別),卻大力發展京片子和東北話,這種赤裸裸的文化歧視居然可以堂而皇之地成為白紙黑字的法規,讓人不得不瞠目結舌。
縱觀現在大陸大多數電視劇,裡面演員明顯都操著偏北方口音的普通話,即便演員是南方人也是如此,還有的電視劇乾脆直接北京話或者東北話。由於文化政策的傾斜,目前大陸從事文藝工作的大多是北方人,尤其以北京和東北居多,而在在民國,中國的流行文化中心卻在上海,無論電影、音樂還是話劇,絕大多數都出自上海。
目前大陸的影視劇里,也會偶爾出現南方腔調的普通話,但是都是作為丑角出現,比如《傾城之戀》的上海夫婦,比如《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的講湖南話廣東話上海話的都是丑角,主角都要麼說北方口音的普通話,要麼操著京片子。北方人男人在大陸影視劇里總被塑造成男子漢的形象,南方人總是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的萎縮男。而歷史事實卻不是這樣,近代史基本上都南方人不斷流血拋頭顱書寫的,反清復明、太平天國、辛亥革命、抗戰基本上都是南方人的事,當年幹革命的無論是國民黨還共產黨也大多是南方人,我實在看不出北方人「男子漢」在哪裡?即便是在現在的和平年代,能在NBA混下去只有上海人和廣東人,男子田徑打破過世界紀錄的也都是南方人(朱建華和劉翔)。我不是想挑起地域爭論,我只想說明南方文化被打壓後歷史和現實也快要被混淆了。

㈡ 為何影視劇里的方言喜歡講四川話

在很多影視劇中,都喜歡穿插一些方言,來提高影視劇的觀看效果。而在我們國家眾多的方言中,尤其以四川話最受歡迎。

排除一些特別有地域代表性的作品,在其他的作品中,融入方言時候,可能都會優先考慮四川話。

如在《捉妖記2》中,由李宇春飾演的朱老闆,就說著一口地道的四川方言,也因此而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綜合上面的情況看來,四川話之所以經常出現在電視劇中。一方面原因在於四川人多,遍及全國各地;而另一方面也因為四川話有趣,能夠帶給大家不一樣的影視效果。

㈢ 為什麼現在很多電影用四川方言

因為四川文化吧

㈣ 為什麼最近這么多重慶話電影(外地人聽得懂嗎)

那是因為現在大家都喜歡聽一些方言吧,感覺更有意思

㈤ 為什麼影視劇里的方言喜歡講四川話

很多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一種現象,也就是在影視劇中,如果要表現一個人說方言,一般都會讓他說四川話。那麼,影視劇中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選擇呢?關於這一點,我們需要從四川話的地理、歷史、文化等各方面來分析。

三、四川話具有一種「適度的陌生」。影視劇為了更容易傳播,在使用方言上,必須要注意一個「適度的陌生」原則。就是說,劇中的人物,我們要能聽出他是在說方言,同時也要聽得懂。東北話就不太適合作為角色的方言使用。因為東北話和普通話的差別不大,別人聽了,不會產生這個角色在說方言的感覺。廣東話也不太適合作為角色的方言來使用。因為廣東話與普通話差別太大,如果沒有字幕提示,很多人根本就聽不懂廣東話。四川話就具有「適度的陌生」原則。

觀眾聽了,都明白這個人在說方言,但同時又聽得懂。那麼,四川方言為什麼具有這樣的特點呢?這也需要從歷史上找原因。我們前面也說了,四川相對比較閉塞,但是每次到了王朝末年的時候,中原人都會打進來,因而不斷地對四川的本土方言進行沖刷。這種沖刷,不斷地把四川方言,帶回北方中原的語言體系中,又讓它保留著一些原有的語言韻味。比如漢朝末年中原人劉備入川建立蜀漢,唐朝時期兩位皇帝進入四川,唐朝末年中原人進來建立的前蜀後蜀政權等等。

除此以外,四川在歷史上還經過兩次特別的清洗。一次是南宋末年,蒙古大軍入川,四川人被大量屠殺,同時北方人(包括蒙古人)強勢進入。還有一次是明朝末年,張獻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國」。草頭王張獻忠對四川大量屠殺,也包括由於戰爭、瘟疫等造成的人口銳減,使得清朝建立後,從湖廣等地大量遷入外地人口。這兩次對四川的清洗,同時也帶來了語言的清洗,讓四川本地的方言,變得五花八門,但卻又是一種能夠讓外地人聽得懂的方言。正是因為四川話具有這種特殊的地理、歷史及文化,因此,它才在影視劇中,受到了廣泛的青睞。(參考資料:《四川方言與文化》等)

㈥ 為什麼有很多電影是說廣東話的,外省人聽不懂,那廣東話電影怎麼傳播啊為什麼不使用國語啊

我是廣東人,覺得粵語的電影之所以能夠廣泛的流傳是和香港電影的發展密切相關的。而且廣東人口比較多,即使在潮汕地區也基本能夠聽懂粵語。廣東話是一種地域文化,有些電影只有通過廣東話這種很本土的語言才能表現它的意蘊,比如說前陣子上映的《麥兜響當當》,像我還有很多人從一開始都是期待粵語版的,因為麥兜就是香港的,香港就是講粵語的。要讓麥兜講國語在我們看來似乎就遜色了。而且電影也是有字幕的,所以個人覺得傳播倒不是個問題。至於什麼時候會出潮汕話貨客家話為主的電影,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只能看有沒有優秀的題材這些。其實汕頭最近幾年也有推出潮汕話的情景短劇《瘄邊頭尾》,但我一般都不看的覺得實在是不敢恭維。如果單單以潮汕話為噱頭而本身沒有好的劇情好的演繹的話我覺得那還是不要做了。

㈦ 為什麼現在的電影老是國語粵語一起說的呢

在沒有普通話之前,大家都是操著各地方言溝通交流的。
不光現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陸電影,也有很多方言對白。
許多英語對白電影,仔細聽也能聽出城市與鄉村、美式與英式的差別。

不同語言的碰撞,能帶來一種真實感、文化上的沖突感。
讓人能夠迅速融入電影所轉換的環境里(哦,現在真到香港了!)
如果都是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反而會給人不真實、不符合現實的感覺。
(近幾年,很多演員因不標準的普通話而惹內地觀眾笑場,就是很好的反例之一。比如錦衣衛里的大漠判官吳尊,大家都知道西北大漠人說話硬、鼻音重,怎麼會是軟軟的台灣腔?)

㈧ 為什麼現在內陸的方言(比如四川話,東北話)放到電影

內地以方言為主要對白的電影,偶爾出現幾句的不算,但不包括以下方言:北京話、東北話,因為太接近普通話,大家聽得太多不新鮮;粵語,因為基本上算一種獨立的語言了

多種方言綜合的:

瘋狂的石頭(重慶話、青島話、河北話等)
瘋狂的賽車(閩南話,青島話,武漢話、東北話等)
天下第二(N多方言:東北話、四川話、上海普通話等)
三峽好人(山西話、重慶話)
鬥牛(山東話、河南話、陝西話、西北話、江淮官話)

陝西話:
高興
盲山
羊肉泡饃麻辣燙
紡織姑娘
走著瞧

天津話:
別拿班長不當幹部
沒事偷著樂

河南話:
我叫劉躍進
盲井
雞犬不寧
孔雀

雲南話:
十全九美
光榮的憤怒
櫻桃

山西話:
小武
站台
世界

四川話:
紅顏
十三棵泡桐

重慶話: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

河北話: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鬼子來了

青海話:
可可西里
幻蝶

其他:
江城夏日(武漢話)、立春(包頭話)、尋槍(貴陽話)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最近國產電影很多方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9億電影網 瀏覽:814
2018年中國未引進電影 瀏覽:514
8個字的俄羅斯電影 瀏覽:679
女巫電影推薦 瀏覽:401
日本煙花電影國語 瀏覽:630
自衛反擊戰電影電視片名 瀏覽:371
搞笑美國黑幫電影 瀏覽:250
電影電視劇最高多少幀 瀏覽:925
小晶晶電影網專用種子 瀏覽:588
軋鋼工人電影插曲歌詞 瀏覽:492
手機免費看電影和電視劇的軟體 瀏覽:288
電影太行山上插曲主題曲 瀏覽:298
筆記本電腦專看電影玩游戲哪種好 瀏覽:769
中國導演嘎納電影節 瀏覽:863
兩個男生在餐廳被罵同性戀的歐美電影 瀏覽:15
美國電影監控一個女的 瀏覽:459
如何根據主角名字找電影 瀏覽:433
合同印度電影2020 瀏覽:812
中國古裝神話電影大全 瀏覽:767
失眠的時候推薦你看這五部電影 瀏覽: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