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老版經典霍元甲電影觀後感

老版經典霍元甲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3-01-07 23:12:22

1. 霍元甲觀後

大概是說的境界問題吧,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沒有武功.因為大家和睦相處了,所以不需要武功來解決問題.

2. 平心而論,李連傑的《霍元甲》算不算是本世紀最好的功夫片

要說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愛國武術家,霍元甲肯定算一位。尤其當年的電視劇加上《萬里長城永不倒》,讓大家更是對霍元甲家喻戶曉。李連傑也是中國的功夫巨星,他塑造的許多人物都成為了經典。

《霍元甲》上映於2006年,是於仁泰導演從好萊塢回歸後指導的第一部動作片;這部電影也被稱為李連傑職業生涯最後一部武俠片。與以往不同的是,於仁泰版顛覆了以往的霍元甲的英雄正派形象,年輕的霍元甲被塑造成玩世不恭、武功高強的富家子弟。

最終如大家所願,霍元甲在上海創立了精武體育會,成為備受敬仰的民族英雄。可是比起前作來說,李連傑版《霍元甲》於武術展示上更為精彩生動,尤其最後的中西擂台對決更是驚心動魄、讓人大呼過癮;可惜不足的是,故事前後銜接過於生硬,割裂性太強,以至於無法成為最經典武俠片。

3. 霍元甲李連傑版電影觀後感

李連傑的新片《霍元甲》我是分兩次看的,雖然分兩次看,心情和感受卻迥然不同。 看上半部分的時候在歡暢淋漓感受霍元甲屢屢獲勝之喜悅的同時,也在為霍元甲的命運擔憂,因為我與霍元甲的朋友農勁蓀一樣,意識到這正是悲劇將要發生的根源之所在。 下半部分,令我感觸最深的倒不是領悟了影片想表達的主題思想:人真正的對手可能就是自己,人最可怕的競技在自己內心。 觸動我最深的是農勁蓀對霍元甲的真摯友誼。 農勁蓀在影片中分別出現在霍元甲人生中的三個階段,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是霍元甲少年時的玩伴,是霍元甲志在得到「津門第一」時的勸戒者,是霍元甲挑戰大力士時堅強的後盾。 從影片的整體布局來看,若沒有農勁蓀就沒有霍元甲。他是一跟線,將霍元甲的三步曲貫穿了起來。有了農勁蓀的存在,霍元甲這個人物就有了對比的對象,不僅是農勁蓀與霍元甲之間有可比處,而且改變前的霍元甲和改變後的霍元甲之間也有了一個強烈的對比,而這種對比恰恰是農勁蓀這根線所引。 作為玩伴,農勁蓀是愛讀書的孩童,霍元甲是愛練武的娃娃;作為勸戒者,農勁蓀是文者,霍元甲是武者;作為後盾,農勁蓀是支持者,霍元甲是信念的堅持者。農勁蓀,將霍元甲襯托的地有血有肉。 當霍元甲被想贏的信念沖昏頭腦的時候,他痛苦萬分,與他絕交,試圖喚醒滑入歧途的霍元甲。 當霍元甲負債累累、家破人亡的時候,是農勁蓀悄悄送錢給管家,得以保全霍宅。 當霍元甲欲與洋鬼子對擂需要銀子時,又是他義無反顧地施與金錢支持他。 當霍元甲創辦精武體操會,他毅然賣掉畢生的心血沽月樓,全力幫助他。 當霍元甲與洋人比武時中毒,他苦心勸其離開賽場去醫院搶救,保住生命要緊。 這是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的深切友誼,這是兩個男人之間的友誼, 男人之間真正的友誼就是這么寬廣而深遠、豁達而悠長。

4. 評價《霍元甲》

太震撼了!《霍元甲》,一部身為中國人不得不看的電影。這不僅僅是一場自我靈魂洗禮,更是一場民族氣節的熏陶……

「打擂就是為了拿『津州第一』,競技就是為了贏!」

小時候,霍元甲一直以霍家拳為傲,他堅信父親是「津州第一」。但當他看到,父親在擂台上故意收拳輸掉比賽時,他非常不解並發誓一定要報仇,要成為「津州第一」。憑著其對武術的悟性及熱情,武藝根基日益深厚,後來成為天津赫赫有名的武夫。同時,性格也變得浮躁傲慢,人也越來越好勇鬥狠。但最後,就在他真正成為「津州第一」的同時,他卻失去了身邊最親的人與最好的朋友。取得了第一又有什麼用?

「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的,人要學會互相尊重」

在與世無爭的農村裡,善良的村民令萬念俱灰的元甲漸忘傷痛及仇恨,反省自己曾經的過錯。原來一直增強好勝的自己,只知道追求勝利的結果,卻從來不懂得去尊重別人。他終於明白當時父親為什麼要收拳,為什麼要故意輸給對方。勝負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態。暴力並非解決問題的惟一方法,如果你懂的只有武術,卻又拿武術來傷人,那麼就算你是世界無敵,你和禽獸也沒有兩樣。武術不是用來炫耀和傷人的,是用來幫助自己和他人的。

「競技是為了發現和認識真正的自己,我們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

7年後,霍元甲重返天津。為了國家興旺與民族氣節,他再次登上比武台。抱著「以武會友」的心態,打敗了大力士。仁者無敵!他不單在台上贏了對手,還以德服人,讓對手輸的心服口服。因為,真正的競技在自己的內心,要容他人所不能容之事,以寬容的心去戰勝別人,並超越自己。

「人無法選擇生命的開始,但我有勇氣走到最後。」

1910年9月14日,沒有人可以忘記這一天。霍元甲秉著發揚「自強不息」的精武精神,接受了外國人不平等的挑戰。「活著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當日,霍元甲擔負著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希望與尊嚴,在「自強不息」的呼聲中,勇敢地走完了他人生中最後的一段路。

在電影的最後,我才真正感受到:一個肩負著民族尊嚴與氣節的人的責任,是多麼的重大!一個明知是死也要繼續堅持打到最後的人,是多麼的令人敬佩!那萬眾一心、氣壯山河的呼聲是多麼的讓人震撼!這就是中國人的骨氣,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氣節!「自強不息」「自強不息」「自強不息」「自強不息」——— 只有自強不息的奮發,別人才會尊敬你!

霍元甲,你真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You are fearless!

影視評價;
《霍元甲》是一部誠意之作,在細節方面傾注了極大的心血。武打設計頗具氣勢,特技效果可圈可點,作為一部商業片來說,已經成功了大半。武打的設計出自李連傑與袁和平之手,毫無疑問,這兩位大腕的合作,本身就是強強合作,在一切「豪華」的面前,設計出來的武打鏡頭似乎「升華」了。尤其是李連傑對抗日本武士所使出來的三節棍功夫,超出了精彩武打鏡頭的極限,應歸類於經典的范疇之內。武打鏡頭美輪美奐,充滿張力與靈性是《霍元甲》最大的特色之一。而特技效果的合理使用更使武打場面更上一層樓,雖說特技不能代表「中國武術」,但是增加了特技以後,武打設計愈加緊湊,使電影的觀賞度陡然提升。當然,李小龍的徒手真功夫也被尊為經典,但是按照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真功夫+好特技」更具吸引力。《霍元甲》如單純地作為一部武打商業電影來說,離輝煌並不遙遠,並且已能觸手而及了。

可《霍元甲》不單純是一部武打片,按照李連傑的說法來看,是一部人物傳記電影。而作為傳記片來說,塑造霍元甲人物的重要性應該超過鏡頭的美麗性。不得不提,本片編劇工作者在塑造「霍元甲」這個人物上,有許多不大不小的詬病。影迷們是苛刻的,他們總希望自己的英雄能夠極度完美,總希望霍元甲這個人物能夠有血有肉。從李連傑的表演上來看,他已使出了渾身解數,情感戲非常投入,面部表情也得到了較好的發揮,無可厚非。可是由於編劇的種種失誤,使得霍元甲這個人物的塑造就顯得不那麼完整了。霍元甲自小犯哮喘,理因不能過激運動。而影片的台詞卻說,霍元甲是因為習武才把身體恢復。這點不可信,正確的解釋應該是:霍元甲的哮喘是由於自己年齡的增長,自然的發育而慢慢自行恢復的。而編劇只是為了說明武術的有效性,健身性才把這個錯誤說法強加上去的,精神可嘉,但原則上是錯誤的。這是小錯誤,可以原諒,但大錯誤在於他把霍元甲如何成為一位武師的過程全盤忽略掉了,顯得太業余,太不專業。這個過程是霍元甲成長的重要階段之一,是刻畫他如何成為一個冷血,沖動,無情之人性格轉變的過渡。這點很重要,如果不說明白的話,直接把霍元甲醜陋的一面展現在觀眾眼前,觀眾就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隨後霍元甲認知了自己的錯誤之後,在江中自溺,被鄉俗人家所挽救。這段介紹也同樣缺乏足夠的內容,後來霍元甲與月慈的戀情愈加簡單,還沒使人懂得他們如何相互吸引愛慕便直接進入了穩定的平靜期,實在非常可惜。如能把成長與戀情這兩塊內容加以描述,輔之運用藝術氣息的手法,定能使霍元甲這個人物愈加豐滿。至於後來的霍恩第如何去世都沒有交代清楚。這不是李連傑的錯,都是編劇惹的禍。

霍元甲年代已遠離我們,某些真實的數據難以挖掘考證,而電影是一個藝術的載體,它不局限於記錄的真實,而是在於塑造人物的豐滿性。縱使一些真實內容的缺失,也不必驚惶,我們可以加進一些只要合乎情理,能夠烘託人物性格的情節來,也不是不可以。畢竟藝術是允許加工,允許誇大的。內容上的不協調,使《霍元甲》作為一部人物傳記的電影來說,不夠成功,不夠深度挖掘。可李連傑沒有令我們失望,他的武戲,他的文戲均體現了他一貫的作風。可把《霍元甲》來作為他武打片的收官之作來看,不免為他感到惋惜。

黃飛鴻,年輕時代的李連傑;霍元甲,中年時代的李連傑。曾經的桀驁不遜,激勵了我們做事要有「雄心」;現在的坦盪似水,教育了我們做事要有「恆心」。四十二歲,他戛然而止,帶著武術的精髓,帶著武術的精神,漸漸地,漸漸地,離開了我們的視線,在一個普通的貳零零陸年謐夜。

5. 《霍元甲》觀後感

之前聽說李連傑要翻拍《霍元甲》,對於喜歡李連傑的我來說自是非常期待,加之後來李連傑在媒體面前說:《霍元甲》對於他在武學以及人生都是一個新的認識和,甚至包涵了他所有的人生哲學。也就是說這是他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到底是什麼樣的故事會讓影視界的「一帶宗師」有如此的感慨呢?於是這也更加讓我期待。然而在81版經典的以鮮血喚醒沉睡之獅,任鐵拳雪洗病夫之恥。一曲「昏睡百人,國人已漸醒」還能激動中國人嗎?所幸他並沒有讓我失望。這的確是一部很不錯的影片。從未寫過影評的我今日且來寫一寫觀後感。

整部片子下來,有兩個字深深的烙在我心中了——勝負。影片在一場抑然而止的擂台打鬥中拉開了帷幕,導演更是刻意安排了此片從擂台開始,至擂台結束。而整個影片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武戲和打鬥,貫穿始終的擂台打鬥自然是離不開勝負二字了。

如何看待這兩個字呢?我個人以為正是因為勝負這一思想才造就了一代宗師——霍元甲。幼年時的霍元甲在僕人來福的暗中幫助下多次偷看了父親習練拳術,並萌生了將霍家拳發揚光大,做津門第一的少年宏志。然而由於自身患病的原因,父母都極力阻止他習武,他卻在好友農勁松的幫助下偷偷的研習拳術。緊接著在霍元甲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轉折點出現了,父親在與趙中強的對擂中因仁讓而敗與趙家拳之下,這讓一直堅信霍家拳是津門第一的霍元甲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趙健對他的暴打和嘲諷讓霍元甲憤怒到了極點,可是身手不如人家,自己只好忍此屈辱。同時這件事也在霍元甲的心裡留下了極大的傷疤,為了報復,或者說是為了證明霍家拳的實力,他帶著很重的勝負心開始勤練拳術,以圖復仇且證明霍家拳才是真正的津門第一。

時間流逝,成年後的霍元甲在擂台上連勝三十八場,只要再打敗秦爺便可做津門第一了。就在此時,昔年的摯友農勁松卻極力的反對霍元甲再去打擂。他的理由是做了津門第一又如何,天下之大,高手之多,打得過來嗎?意思很明了的說一山更比一山高,沒有必要去爭那些虛偽的名號。而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霍元甲不聽勸告,一意孤行。現在的霍元甲可以說是做失敗的霍元甲,不但不思進取反而花天酒地,以至於敗掉了家業。更加魯莽的是在秦爺的壽宴上失手將其打死,以致遭到對方家人的追殺而家破人亡。絕望中,意志消沉的霍元甲逃到了農村,並在那裡生活了三年。三年中是一個質朴,純真的盲人姑娘月慈和他一起度過的,並在她悉心照顧和影響下重建生活的信心,並開始了對「武」和「暴力」的反思。影片至此可以說是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也是霍元甲對中華武術的精髓之一——武德的一個認識的開始。

正如片中台詞所言,每一個學武者最大的對手往往是自身。這么一個敵人和對手正是一般的學武者存了勝負必分的心魔。並且從習武的開始就要與它搏鬥。在中華武術中克制自己的好勝心,比斗中點到為止是對一個練武者的基本武德要求。然而真正做到這一點的武者卻不多見,往往都把勝負看得很重,霍元甲自然也不例外。於是在這樣的考驗面前,霍元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武技和武德好比是魚和熊掌不難以兼得,兼得者便是聖人,便是宗師。所以這是霍元甲必須要邁過的一關。感到欣慰的是月慈姑娘的幫助使得過了通過了考驗。

這時影片該是重新進入武戲的時候了。當霍元甲回到津門時,一個細節被深刻的描寫出來了,那就是當年一直跟在霍元甲身邊追問他何時會做津門第一的乞丐在物是人非的大街上呼喊:霍元甲回來打擂了。這是一個對霍元甲新的開始的一個暗示,同時我以為這也是一種諷刺。一如當年沽月樓外圍觀者高呼「霍大俠」的諷刺。在對強者的盲目崇拜中,武者以及群眾的心理為勝負心所扭曲了。一方是迷醉與在擂台上受萬人高呼的快意,一方是迷戀因血腥的打鬥所帶來的暴力快感。此時勝負心便一個阻撓武者更上層樓的魔魘。《法向經》曰:勝者生怨,負者自鄙,去勝負心,無諍自安。放到這里就是說,一個將勝負看輕的武者才能靜心於武學,才能在武德以及人生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時的霍元甲已經很接近這一點了。

原本,在感受了僕人的忠誠和好友的苦心之後的霍元甲可以說已經去掉勝負心了,他把當年象徵了榮譽的生死狀一一焚毀。這也是他反思之後的第一個表現點。然而一則消息改變了他此刻的做法,美國大力士奧比音在擂台上連傷十數中國武師。這件事情進而再一次激發了霍元甲的勝負心,不過這時的勝負心已並非當年的爭強好勝了,是革去簽生死壯的陋習且點到為止的切磋的.勝負心,也是自強自重的勝負心。其實,如果我們真的去了勝負心,是否就可以無諍自安了呢?這時關鍵是時代背景,因為一個尖銳的社會矛盾擺在霍元甲面前——落後就要挨打。做為華夏民族只有自強不息,才能對得起習武者的身份,也是中華武術的真正精髓所在。

這時候的霍元甲顯然已經成熟了,這也註定了他將邁向一代宗師的層次。也是在這個時候,從下到大,自始至終都關注並幫助他的好友農勁松也感覺到了這一點。面對奧比音重回到擂台的霍元甲一勝負之外的東西第一次贏得對手,更贏得了對手,觀眾對他的認可和尊重。這是經過反思後霍元氣甲第一次在擂台上對勝負心的錘煉和升華。於是在好友農勁松的協助下精武體操會應運而生。一種在風雨動搖的時代里秉承傳統精髓也與時俱進的豪邁的中華武術及武術精神誕生了,並在黑夜中閃放它的光芒。然而可惜的是縱觀晚清時局,滿目蒼痍,寥寥數人的振臂高呼對於時局無濟於事。

令人感動的是霍元甲並因此而氣餒。當「自強不息」的呼喊在擂台下聲聲不息,此起彼落的時候,相信絕大部分的觀眾都被感動了。明知自己已毒氣功心卻依然堅持打擂的霍元甲已經油盡燈枯了,可他不分勝負決不下擂台的信念支撐他生理無法承受的極限,同時也把這種自強不息的信念傳遞給了在場的每一位國人。然而國人的麻木不仁,田中安野的毫不留情與霍元甲的直面生死從另外一個層面上對勝負在影片中進行最後的一次升華。這是武德與武技融為一體後超脫生死,超脫仇恨,超脫狹隘的勝負心。生命的盡頭,停滯在田中胸前的那一拳向世界宣告了一代宗師的產生。這一位平民化的武學宗師在生命將盡之時徹底的剋制了心魔,徹底的贏得了尊重,徹底的感動了世界。這正是武德中勝負所最終要追求的目標。

霍元甲的宿命註定了這一切,或許我們會為他的離去而深深惋惜,但他留給我們的信念和思考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乘,一次又一次的升華,因為勝負的追求不再是一個單一的輸贏。正如影片介紹所說的:拳無形,腿無影。心無懼,能無量。不求技壓群雄,只為自強不息。

6. 霍元甲的一生與評價

霍元甲(1868年-1910年)

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 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屬滄州地區),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今屬天津市),為精武體育會創始人。他的武藝出眾,又執仗正義,繼承家傳「迷蹤藝」絕技,先後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戶曉的英雄,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卻轟轟烈烈,充滿傳奇色彩。

生平

霍元甲生在一個迷宗拳(又名燕青拳,相傳是梁山好漢盧俊義和燕青所創)的世家。父親霍恩第以保鏢為業。霍恩第有三子:霍元卿、霍元甲、霍元棟,元甲排行第二。據說霍元甲幼年體弱,父親霍恩第不讓他習武,可是霍元甲暗中練習,並在24歲那年擊敗了一位外鄉高手。這個傳說被拍成了電視劇。

霍元甲成年後在天津經營葯材商店,後到上海辦「精武體育會」(精武門),為發揚中華武術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上海,他曾經在擂台上擊敗俄羅斯大力士(有資料顯示,俄羅斯大力士沒有被霍元甲親自擊敗,而是當霍元甲答應了比武以後,俄羅斯拳手放棄了比賽。)有一次日本一個大力士團來中國要求比試,霍元甲因病為理由派弟子劉振聲接戰比試,結果打敗了日本力士。「精武體育會」是1910年由霍元甲在上海創立的武館,霍元甲在創立精武體育會之後數月內即逝世。據說霍元甲被日本醫師秋野下毒葯害死。

霍元甲幼時體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顯一時的秘宗拳師。他擔心元甲習武日後有損霍家名聲,拒不授藝於他。但元甲志存高遠,他日日留心,處處參察,偷藝於父傳兄弟之機。苦練於舍外棗林之僻。後為父知,受責。元甲保證絕不與人比武,不辱霍家門面,方准父兄一起習武。 元甲天資聰穎,毅力驚人,功藝長兄亢進,在兄弟之中出類超群。父見此,一改舊念,悉心傳藝於他。後元甲以武會友,融合各家之長,將祖傳「秘宗拳」發展為「迷宗藝」,使祖傳拳藝達到了新的高峰。

光緒22年(1896),山東大俠劉振聲慕名來津,求拜於元甲門下。霍察其正直,遂收為弟子。從此破了霍家拳「傳內不傳外」的先例。 元甲俠肝義膽。光緒24年(1898),譚嗣同變法遇難,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難津門,與元甲一見如故,遂成至交。後王子斌在京遇難,被八國聯軍梟首示眾。元甲與劉振聲潛入京城,盜回首級,並取得《老殘游記》作者劉鶚協助,將義士身首合葬,盡了朋友之義。

光緒27年(1901),有一俄國人來津在戲園賣藝,他在報紙上登出廣告,自稱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國無敵手。霍元甲見了廣告,並聽說俄國人還當場信口雌黃,侮蔑中國人無能,極為氣憤,當即邀懷慶會館主人農勁蓀和徒弟劉振聲前往戲園,見到俄國大力士在台上吹噓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病夫之國」如有能者,可登台較量。霍元甲在台下哪裡還坐得住,不顧眾人勸阻,一個箭步,氣宇軒昂地跳上戲台,開門見山地說:「我是『東亞病夫』霍元甲,願在這台上與你較量」。此時翻譯將霍元甲生平來歷告知俄國人。此俄國人聞知霍元甲威名,不敢怠慢,連忙將霍元甲讓進後台,霍元甲當場質責俄國人:「為何辱我中華?」並提出三個條件:一是重登廣告,必須去掉俄國人是「世界第一」的說法;二是要俄國人公開承認侮辱中國的的錯誤,當眾賠罪謝過;否則就是第三個條件:我霍某要與之決一雌雄,並命其當機立斷,色厲內荏的俄國力士哪敢出場比武,只好答應了前兩個條件,甘願登報更正和公開承認藐視中國人的錯誤,從而灰溜溜地離開了天津。

宣統元年(1909),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在上海登廣告,辱我「東亞病夫」。霍應友人邀赴上海約期比武。懾於霍元甲拳威,對方以萬金作押要挾,元甲在友人支援下,答應願出萬金作押。對方一再拖延,元甲在報上刊登廣告,文曰:「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並聲言」專收外國大力士,雖銅筋鐵骨,無所惴焉!「霍公之聲威使奧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膽而逃,連公證人,操辦者也逃之夭夭。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農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孫中山先生贊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 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會長率十餘名技擊高手與霍較藝,敗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間見霍嗆咳,薦日醫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於9月14日身亡。終年42歲。

霍元甲逝世後,當時精武會弟子和上海武術界愛國人士為霍元甲舉行了隆重葬禮,敬獻了「成仁取義」輓聯,安葬於上海北郊。轉年,由弟子劉振聲扶柩歸里,遷葬於小南河村南。 上海精武會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東閣任教。各地分會相繼分起,十數年後,海內外精武分會達43處,會員逾40萬之眾。

有傳說霍元甲被日本人下毒葯害死之後,他的愛徒陳真替他報仇。這個傳說在19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次被李小龍搬上銀幕(電影《精武門》,李小龍演陳真)。但其實歷史上並沒有「陳真」這一個人物。

霍元甲故居紀念館

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區小南河村 ,1986天津市西青區人民政府整修了霍元甲故居、修建了霍元甲陵園,用以紀念這位名震中外的愛國武術家。1997再次修葺了霍元甲故居,擴建了霍元甲陵園,辟為「霍元甲故居紀念館」 , 霍元甲故居紀念館由霍元甲故居和霍元甲陵園兩部分組成 。故居建於清同治初年。1997年,在其原址翻蓋成青磚瓦房的三合院。跨進小院門樓,是一鑲有「福」字的影壁牆。影壁牆後面是一明四暗五間正房,小院左、右各有廂房一間,中間正房掛著霍元甲遺像,兩側是霍東閣在霍元甲遇害後所寫的唁聯「一生俠義,蓋世英雄」。西屋霍元甲書房牆上高掛著孫中山為精武體育會的題詞:「尚武精神」。故居內陳列了一些霍元甲練武時所用的武器和精武會的會旗等文物,以及霍元甲生前用過的遺物。霍元甲陵園位於小南河村南,佔地近一公頃,整體建築採用軸線對稱式布局。由神道、石獅、享殿、石牌坊、寢園組成。陵園還設有霍元甲生平事跡陳列館,展覽包括四部分:一、幽燕之初露鋒芒;二、奮發智勇,誓雪國恥;三、創建精武,強國強種;四、愛國精神,發揚光大。霍元甲的棺木於1989年4月29日遷葬於此。

霍元甲故居紀念館從建成之日起已有數萬的愛國人土前來參觀瞻仰,重溫霍元甲這位愛國英雄的傳奇事跡和感人精神。如今,紀念館已列為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天津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他的傳奇被多次拍成電影及電視劇。(包括80年代的黃元申、高雄、近日的李連傑)

7. 看電影《霍元甲》後寫的觀後感

[看電影《霍元甲》後寫的觀後感]新街口燈火闌珊依舊,過年將近,路人行色匆匆,老師說,今天我們要看一部震撼心靈的巨片,於是我們又來到了德基廣場7樓國際影城,看電影《霍元甲》後寫的觀後感。人很多,原來,今天放映的是李連傑的封山之作--《霍元甲》。霍元甲我知道,那是條漢子,錚錚的鐵漢,80年代的時候,在爸爸還年輕的時候,霍元甲的故事就影響了一代人。看著海報上李連傑那張有點變老的臉,莫名的一種對霍元甲的敬意油然而生。9號廳,還是上次放映《金剛》的大廳,影片一開始就把我們拉進了時光的隧道,我們來到了清朝末年的擂台上,4個外國人,虎視眈眈的看著霍元甲,刀光劍影之後,三局勝出的依舊是霍元甲。這時候,鮮紅的霍元甲三個字把我們帶到了仍然是那個年代的清朝,年少的霍元甲也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小朋友,他也不愛學習文化知識,作業還讓別人幫忙寫,受到家庭的影響和熏陶,迷戀上了武術。可是,和現在望子成龍的父母一樣,霍元甲的爸爸也希望兒子讀書考試取得功名,而不是整天的打打殺殺。事與願違,和天下所有的小男孩一樣,霍元甲也想成為最好的,但當他被小夥伴趙健踩在腳下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從此不同。古語雲:物極必反。霍元甲終於站在了最高的擂台上,他的敵人就是趙健,趙家拳其實早就輸在了霍元甲爹爹的手上,這次,霍元甲再次證明了這一點。津門第一,霍元甲站到了擂台最高的位置,家裡掛滿牆的生死狀說明了這一切。一切的一切,來的快,去的也快,當霍元甲手捧心愛女兒屍體的那一刻起,這一切便消失了。學好功夫就是為了打打殺殺么?秦爺的死造成了終生的錯,一切的一切就是為了津門第一?霍元甲的知心好友農勁蓀之前的一段話讓霍元甲思考了七年。七年,人生能有幾個七年?7年間,月慈姑娘的悉心照料下,與世無爭的農村生活,溫厚善良的村民令萬念俱灰的元甲漸忘傷痛及仇恨,生命正慢慢復甦,霍元甲終於思考了自己的人生路,原來,武術並不是只為了自己,觀後感《看電影《霍元甲》後寫的觀後感》。王者歸來,來的那麼平靜。天津已經物事人非,侵略者的軍隊竟然可以在我泱泱大國的土地上橫行,印度的、英國的、日本的、俄羅斯的…巍巍中華變成了"東亞病夫"?俄國大力士在上海這塊中國的土地上連傷我數十名國人,那個蹩腳翻譯也顯然成了幫凶之一。看擂台的人還是那麼多,在這里,我想到了魯迅,終於讀懂了魯迅先生當年求醫強國看到國人看砍頭麻木不仁後毅然棄醫從文,用筆做武器喚醒國人的慷憤之舉。怒在心頭,怒在爆發,良知,大家的良知哪兒去了?連一個小小的酒店老闆農勁蓀都知道被別國欺負了,不能只為自己,我們要為這個民族做點什麼。難道除了看熱鬧之外,我們就什麼都沒有了么?現代人厚重的防盜門徹底鎖住了我們的心靈,多少前輩換來當今的生活就是為了讓人們互相在這個社會上繼續的漠視?有人落水了,看熱鬧讓他而亡?看到見義勇為的勇士手上看熱鬧讓他死去?見到別人做點好事就大笑傻瓜?熱鬧天天有的看,而我們卻失去了魂,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氣神。霍元甲最終含冤戰死擂台,我不忍心去描述他那悲壯的一刻。對於日本鬼子那種卑劣的行徑我早以無法憤怒。他死了。但是,那種精神卻留下了。霍元甲用死在呼喚我們的心靈,中國人應該自強不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們從那段屈辱歷史走來的華人在當今這個世界,我們除了錢和安逸的生活,我們該做點什麼?君不見小小倭國虎視眈眈我台灣、釣魚島、東海石油?君不見南海群島尚未收復?君不見霸權主義干涉我內政?君不見…君不見多少惡官貪污腐敗?君不見山區多少失學兒童無學可上?君不見新街口多少小偷猖狂?君不見隨手扔出的垃圾可以堆積成山?君不見…朋友們,驚醒吧。如果有一天,歷史再次重演,你會選擇什麼?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看電影《霍元甲》後寫的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8. 關於《霍元甲》觀後感5篇

回想歷史!我們的華夏子孫無時無刻不再痛苦之中,但沒有一種痛苦會像這個世紀帶給我們的痛。這種痛透徹心扉!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關於《霍元甲》觀後感5篇,歡迎借鑒參考。

《霍元甲》觀後感一

看完了《霍元甲》只有一個感覺,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在那個歷史時期只有凄涼、悲壯和無奈。不僅《霍元甲》還有我看過的其他的一些電影,比如,《精武門》等等,凡是講述那個歷史年代的電影都透出這樣的一種氣息。

我作為一名八零後、21世紀的一名青年,在我心中久久沒有這種凄涼和悲壯了。這是這個時代給我們的感覺。生活的太安逸!卻不知我們的前輩曾付出了多少才換來我們今天的生活。

回想歷史!我們的華夏子孫無時無刻不再痛苦之中,但沒有一種痛苦會像這個世紀帶給我們的痛。這種痛透徹心扉!

中國在17、18世紀就開始落後了,我們閉關鎖國政策使我們聽不到、看不到,只顧著自高自大!但當我們清醒的時候我們早已經被各國列強用我們發明的東西抵著腦門了!這個時候我們的苦難剛剛開始!

這段歷史足足夠我們中華民族記幾個世紀了!

自強不息——是這部電影給我們的信息!這是清華大學的校訓!我想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座右銘!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含義!就是在霍元甲用一生終於明白「練武——不是為了爭強鬥狠,不是去掙什麼‘津門第一’的虛名,武術就像片頭所說的是制止爭斗的方法,是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的方法,是自強不息的精神!」

在當今這個利益熏心、物慾橫流的社會里,怎麼把握這種精神和度,是我中華民族應當悉心斟酌和體味的……

《霍元甲》觀後感二

自從看了電視連續劇《霍元甲》以後,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靜,因為英雄的形象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深秋的一天,霍元甲和他的徒弟一起到郊外去散步。他們來到一片小樹林,看見有一個人受了傷,他們上前一問,那個人說俄國.人擺了擂台,有個俄國大力士大吹大擂說要戰勝中國武術界的所有對手,還揚言要踏平中國,並誣蔑我們是「東亞病夫」。那個人氣憤不過,就登上擂台和俄國大力士比武,結果被俄國大力士給打傷了。

霍元甲聽了之後,氣得咬牙切齒。

第二天,他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師叔—霍懷山。霍懷山決定去會一會大力士。他來到擂台下面,看見一個人象半截鐵塔一樣立在擂台.上,眼睛裡閃著鄙視的目光。擂台兩邊貼著一幅對聯,上聯是「拳打一世界弱國」,下聯是「腳踢東亞病夫」,橫批是「以武會友」。瞿懷山看了把肺都要氣炸了,他一個燕子點水躍上了擂台,簽了生死證書後,就和俄國大力士比起武來,開始瞿懷山用了先發制人的動作勇猛地向大力士進攻,打得大力士防不勝防,節節敗退。眼1大力士就要被打下台,但是大力士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手,他一閃身跳出圈外,以最快最毒的招數向霍懷山打來。霍懷山由於年老,氣力不足,一下子就被打下了擂台。霍懷山由於傷勢很重,當天就去世了。霍元甲悲痛欲絕,決定給師叔報仇。

第蘭天中午,霍元甲登上擂台和大力士簽了生死證書後,不等公證人喊比賽開始,他就跟俄國大力士交手了。開始大力士根本不把這位瘦小的中國人放在眼裡。後來,接了幾招才知對手身手不凡。霍元甲由於為師叔報仇心切,幾招之後,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大力士進招。大力士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功,無有還手之力。霍元甲越戰越勇,他飛起一腳踢在大力士的肚子上,大力士碎不及防,就象而袋一樣重重地被甩到擂台下面,再也爬不起來了。霍元甲為師叔報了仇,為中國爭了光。

霍元甲的愛國主義思想和不畏強暴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他是我學習的光輝榜樣。

《霍元甲》觀後感三

星期天,我和媽媽去國泰電影院看了《霍元甲》,我被故事中的「他」深深感動了……

本片描述了霍元甲從小時候到長大成人,直至他逝世的生命旅程;從他剛起初的貪圖名利到他在擂台上不為戰贏,又為交友的變,再到他發揚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精神的思想過程,我為他的精神而驕傲,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在這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我明白了為什麼剛開始時,他父親在擂台上沒有傷人,甘願把「津門第一」的稱號讓給別人;我懂得了為什麼他在品茶時說:「茶,是沒有高低之分的,他們都生在大自然中,他們的高低完全取決於品茶人的心情和口味,而我(霍元甲本人)並不想品出它們的高低,只想把它們相同看待。」這都是因為他們心中知道練武不是為了與人一決高下,也不是為了傷人報仇,而是為了學會與人友好相處,互相尊敬,強身健體。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在這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體會了到了霍元甲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性,他和他父親為我們中華子孫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我認為,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我們何不嘗試著學會友善,學會樸素,學會寬容,學會自強呢?

是啊!如果人人都能向霍元甲學習,學習他那顧全大局,不貪圖名利的品質,那麼中國會成為一個令人敬仰的地方,中國人會成為一個令人喜愛的人種。讓我們努力去做,努力去做一個可愛的中國人吧!!!

《霍元甲》觀後感四

今天專程去電影院看了《霍元甲》,說實話,我有一點小小的失望。武打方面,拍了這么多的動作片,不論是香港還是好萊塢,所有的人體動作的極限已經用完了,所以能拍成這個樣子已經是不容易了,實在不能有太多的苛求。但是從影片情節以及構思來看就真的不盡如人意了。

我知道就像李連傑所說的,他是想借這一部影片來把他這么多年的從武的體會告訴大家,也就是還練武的的本來面目。但他做的真的不出色。錯就錯在一個急字,他太想把他所要表達的東西帶給世人了,以至於越過了界,把電影變成了教科書,自己成了老師,觀眾變成了學生,沒有人願意走進電影院願意做學生,而且還面對的是一個不甚出色的老師。好的電影不論是豐盛大餐還是精緻小炒,最主要的是意猶未盡的感覺,即使在走出電影院之後依然可以回味無窮。這樣的感覺是每個觀眾所喜歡享受的。可在《霍元甲》中,從一開始到結束,從霍元甲的母親開始,就開始說教,所有的道理,其實是非常淺顯易懂的道理,都要由劇中人的嘴裡說出來,而且台詞的設計也過於幼稚,這實在是一種黔驢技窮的表現。坐在台下的我,只能無奈的報之以苦笑。

我不知道這是導演的功力不夠還是李連傑真實的意圖,但我要說的是以這樣一部影片來作為李連傑的收山之作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其實這部影片是一個重復,它完全沒有超越當初《精武英雄》的境界,即使是現在拿這兩部影片來做比較,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後者的。在這么多年以後,李連傑拿出的只是《精武英雄》與《太極張三豐》不倫不類的結合體,是一種退步。只是孫儷的表演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相比之下,周星馳做的要比李連傑出色的多了,周星馳的三年磨一劍確實不同凡響,《功夫》用一種周星馳信手拈來的周氏風格詮釋的淋漓盡致。這部影片讓我們看到了周星馳成熟的轉變,繼而讓人產生更大的期望。還有就是粵語版要比國語版出色的多,有興趣的人可以拿來看過之後再做比較。

話題再回到李連傑身上,自從他去了好萊塢之後的進步是非常有限的,即使用退步來形容都不為過。其實外國人拍武俠電影本身就不適合,武戲方面好萊塢的大投入,大製作,電腦特技的運用,確實讓人可以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俠呢,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就註定了西方人不可能完全理解俠的含義,而中國人不論是看武俠小說還是電影,最重要的還是俠,天下無敵不是目標,行俠仗義才來得爽快。東方不敗天下無敵又怎麼樣,我們喜歡的不照樣是令狐沖嗎!所以不是所有的演員都適合去好萊塢發展的,設想一下如果周星馳也去好萊塢的話,我們也就只有為他默哀的份了。

我覺得我們的導演倒是可以鼓勵走出去,用西方的外表來詮釋東方的文化是非常理想的結合!吳宇森,李安都做的非常棒,希望他們可以繼續!還有張藝謀,陳凱歌們,不要再在國內頂著個金字招牌騙國人的錢了,走出去把你們的精彩作品帶回來給我們看,老本總有吃完的時候。

至於那些不適合在國外繼續的演員,還是回到適合你的土壤來生長吧。成龍回來了,《新警察故事》就比《上海正午》、《80天環游地球》之類的強多了,李連傑也回來了,雖然《霍元甲》不算理想,但這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吧。還有一個不能不提,我們的發哥,你的笑容只有在中國大地上才是最迷人的,回來吧小馬哥,我們期待你向我們繼續展示你的英雄本色。

《霍元甲》觀後感五

之前聽說李連傑要翻拍《霍元甲》,對於喜歡李連傑的我來說自是非常期待,加之後來李連傑在媒體面前說:《霍元甲》對於他在武學以及人生都是一個新的認識和,甚至包涵了他所有的人生哲學,《霍元甲》觀後感。也就是說這是他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到底是什麼樣的故事會讓影視界的「一帶宗師」有如此的感慨呢?於是這也更加讓我期待。然而在81版經典的以鮮血喚醒沉睡之獅,任鐵拳雪洗病夫之恥。一曲「昏睡百人,國人已漸醒」還能激動中國人嗎?所幸他並沒有讓我失望。這的確是一部很不錯的影片。從未寫過影評的我今日且來寫一寫觀後感。

整部片子下來,有兩個字深深的烙在我心中了——勝負。影片在一場抑然而止的擂台打鬥中拉開了帷幕,導演更是刻意安排了此片從擂台開始,至擂台結束。而整個影片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武戲和打鬥,貫穿始終的擂台打鬥自然是離不開勝負二字了。

如何看待這兩個字呢?我個人以為正是因為勝負這一思想才造就了一代宗師——霍元甲。幼年時的霍元甲在僕人來福的暗中幫助下多次偷看了父親習練拳術,並萌生了將霍家拳發揚光大,做津門第一的少年宏志。然而由於自身患病的原因,父母都極力阻止他習武,他卻在好友農勁松的幫助下偷偷的研習拳術。緊接著在霍元甲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轉折點出現了,父親在與趙中強的對擂中因仁讓而敗與趙家拳之下,這讓一直堅信霍家拳是津門第一的霍元甲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趙健對他的暴打和嘲諷讓霍元甲憤怒到了極點,可是身手不如人家,自己只好忍此屈辱。同時這件事也在霍元甲的心裡留下了極大的傷疤,為了報復,或者說是為了證明霍家拳的實力,他帶著很重的勝負心開始勤練拳術,以圖復仇且證明霍家拳才是真正的津門第一。( )

時間流逝,成年後的霍元甲在擂台上連勝三十八場,只要再打敗秦爺便可做津門第一了。就在此時,昔年的摯友農勁松卻極力的反對霍元甲再去打擂。他的理由是做了津門第一又如何,天下之大,高手之多,打得過來嗎?意思很明了的說一山更比一山高,沒有必要去爭那些虛偽的名號。而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霍元甲不聽勸告,一意孤行。現在的霍元甲可以說是做失敗的霍元甲,不但不思進取反而花天酒地,以至於敗掉了家業。更加魯莽的是在秦爺的壽宴上失手將其打死,以致遭到對方家人的追殺而家破人亡。絕望中,意志消沉的霍元甲逃到了農村,並在那裡生活了三年。三年中是一個質朴,純真的盲人姑娘月慈和他一起度過的,並在她悉心照顧和影響下重建生活的信心,並開始了對「武」和「暴力」的反思。影片至此可以說是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也是霍元甲對中華武術的精髓之一——武德的一個認識的開始。

正如片中台詞所言,每一個學武者最大的對手往往是自身,這么一個敵人和對手正是一般的學武者存了勝負必分的心魔。並且從習武的開始就要與它搏鬥。在中華武術中克制自己的好勝心,比斗中點到為止是對一個練武者的基本武德要求。然而真正做到這一點的武者卻不多見,往往都把勝負看得很重,霍元甲自然也不例外。於是在這樣的考驗面前,霍元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武技和武德好比是魚和熊掌不難以兼得,兼得者便是聖人,便是宗師。所以這是霍元甲必須要邁過的一關。感到欣慰的是月慈姑娘的幫助使得過了通過了考驗。

這時影片該是重新進入武戲的時候了。當霍元甲回到津門時,一個細節被深刻的描寫出來了,那就是當年一直跟在霍元甲身邊追問他何時會做津門第一的乞丐在物是人非的大街上呼喊:霍元甲回來打擂了。這是一個對霍元甲新的開始的一個暗示,同時我以為這也是一種諷刺。一如當年沽月樓外圍觀者高呼「霍大俠」的諷刺。在對強者的盲目崇拜中,武者以及群眾的心理為勝負心所扭曲了。一方是迷醉與在擂台上受萬人高呼的快意,一方是迷戀因血腥的打鬥所帶來的暴力快感。此時勝負心便一個阻撓武者更上層樓的魔魘。《法向經》曰:勝者生怨,負者自鄙,去勝負心,無諍自安。放到這里就是說,一個將勝負看輕的武者才能靜心於武學,才能在武德以及人生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時的霍元甲已經很接近這一點了。

原本,在感受了僕人的忠誠和好友的苦心之後的霍元甲可以說已經去掉勝負心了,他把當年象徵了榮譽的生死狀一一焚毀。這也是他反思之後的第一個表現點。然而一則消息改變了他此刻的做法,美國大力士奧比音在擂台上連傷十數中國武師。這件事情進而再一次激發了霍元甲的勝負心,不過這時的勝負心已並非當年的爭強好勝了,是革去簽生死壯的陋習且點到為止的切磋的勝負心,也是自強自重的勝負心。其實,如果我們真的去了勝負心,是否就可以無諍自安了呢?這時關鍵是時代背景,因為一個尖銳的社會矛盾擺在霍元甲面前——落後就要挨打。做為華夏民族只有自強不息,才能對得起習武者的身份,也是中華武術的真正精髓所在。

閱讀全文

與老版經典霍元甲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終犧牲美國電影 瀏覽:334
電影院開放安全嗎 瀏覽:32
如何將電影視頻轉換為mp4 瀏覽:390
劉威電影網 瀏覽:413
法國版武大郎電影 瀏覽:435
937年袁牧之導演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931
漢川電影院 瀏覽:69
哪個電影2020世界末日 瀏覽:879
美國紐約電影學院官網 瀏覽:189
怎麼把電腦上的電影導入手機 瀏覽:679
2017最火明星演過的電影 瀏覽:897
周星馳電影都是爛片 瀏覽:971
泰國電影Anglebaby 瀏覽:318
立威廉2018年新電影 瀏覽:34
彭偶么電影大全 瀏覽:207
你看完電影跟我說英語怎麼說 瀏覽:383
鴿子電影有哪些 瀏覽:229
韓國電影咖啡店 瀏覽:276
韓國倫理電影黑洞 瀏覽:927
機械師電影插曲純音樂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