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養家之人電影講的什麼

養家之人電影講的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08 18:30:24

❶ 養家之人是一部動畫電影

是的,
《養家之人》是卡通沙龍(Cartoon Saloon)動畫工作室製作的手繪動畫長片,由諾拉·托梅執導,薩拉·喬德利等人配音,於2017年12月8日在加拿大上映,2019年1月11日在中國上映。該片改編自黛博拉·艾里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女孩帕爾瓦娜為了一家人的生存而女扮男裝出門工作的故事。

❷ 安吉麗娜·茱莉監制、奧斯卡提名《養家之人》:坦克邊開出的鮮花

「我是真的愛這部片子,想把它推薦給每一個愛電影的人,想把它推薦給每一個家庭。」多年從事影視製作發行工作,負責引進這部《養家之人》的中恆星雲影業(天津)有限公司蒙古族導演阿馨娜爾這樣說道。

身著一襲深紅色長袍的她看起來頗為樸素。在聊起自己心愛的電影時,阿馨娜爾的眼睛閃閃發亮,滔滔不絕。

無論從哪個維度來看,《養家之人》都有著一個十分豪華的班底:製作團隊是在動畫界聲名顯赫的愛爾蘭金字招牌——卡通沙龍工作室,共推出三部動畫長片,全部獲得奧斯卡提名與安妮獎提名,前作《海洋之歌》以其美輪美奐的手繪畫面廣為人知,這部 《養家之人》由安吉麗娜·朱莉監制,此前獲奧斯卡提名,以微弱票差敗給了迪士尼的《尋夢環游記》,但斬獲了「動畫界奧斯卡」安妮獎。此前在北影節上映時,被不少影迷奉為「北影節最佳」,目前豆瓣評分為8.3分,想看人數10萬+。

上映6天,排片率1.4%,口碑與排片率倒掛,這是電影市場的不成熟嗎?無論如何,這部有深刻意義的影片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中東花木蘭救父,童話照進現實

「我的母親是一個作家,我的父親是一個老師,我的兩個妹妹永遠在爭吵,有一天我在街上發現了一個玩具,我把它撿了起來,然後它爆炸了。後面的事我就不記得了,因為這就是結局。」

《養家之人》一改前作明亮優美的愛爾蘭手繪風,將背景置於充滿異域風情的阿富汗,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現實主義故事:阿富汗女孩帕瓦娜一家生活在塔利班的嚴酷統治之下,無法上學、被禁止在沒有父兄陪同的情況下上街,否則會遭到毒打。有一天她爸爸被強行關進監獄,帕瓦娜不得不女扮男裝,化身中東花木蘭,扛起整個家庭。憑著堅韌、勇敢和愛心,她最終救回了自己的爸爸。

這部成人與孩子共饗的童話是坦克邊開出的一朵鮮花。生活在歌舞昇平的世界太久,以至於很多人遺忘了,在世界另一邊,還有許多小姑娘無法出門,很多人吃不飽甚至面臨著生命危險。看過的觀眾念念不忘於日升月落下,沙漠之中的白色建築群,妖怪仙靈出沒的奇幻世界的巍峨壯麗,以及「月亮拉起海水」等充滿詩意的台詞。

整部電影採用「多層故事」的嵌套敘事結構。「故事講述」這一貫穿始終的行為宛如哈利·波特對抗攝魂怪、呼喚守護神的咒語, 宛如將傷害反彈到伏地魔身上的咒語,以故事中的愛和勇氣保護著主人公,促使其成長,也令奇幻世界與現實世界互為交互。成人的現實,兒童與少年的奇幻。

與文本互為註解的是現實,阿馨娜爾感嘆道:「這部片子的命運真是太曲折了。」 在製作過程當中,一群理想主義者近乎強迫症的執念,最終呈現出了纖毫畢現的精美畫面。電影改編自小說《帕瓦娜的守候》,作者黛博拉·艾里斯是一名反戰者,曾多次前往阿富汗走訪女扮男裝的家庭。此前卡通沙龍團隊曾經拒絕了好萊塢六大之一拋來的3D製作橄欖枝,堅持2D手繪風格。

電影製作成本不低,花費了四年時間,凝結著3個國家幾百名藝術家的心血,期間導演諾拉·托梅曾經罹患乳腺癌,但仍一邊化療一邊堅持完成了這部作品。「導演直面過死亡,所以整部影片中情緒非常克制。——我們都知道,市場喜歡什麼,那種煽情的聲嘶力竭的片子,有好幾個情節點明明可以很煽情,但她偏偏沒有這么做。」而剋制,正是一部電影有著良好審美品味的標志。

作為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的好友安吉麗娜·朱莉則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為了影片更有真實感,導演惡補阿富汗的文化和 歷史 知識,還找來很多阿富汗裔人士到劇組,請阿富汗工作人員進行表演示範,使動畫師能准確捕捉阿富汗人的細節,具體到抓頭發、交談的手勢都高度還原。

由於與卡通沙龍團隊長期合作引進過動畫劇,鑒於《三塊廣告牌》等現實主義題材奧系獲獎片引進後相對不錯的成績,於是阿馨娜爾決定以不菲的價格,引進這部讓人在逆境當中看到希望,看到親情與溫暖的優秀作品。就像影片開始帕瓦娜一家人的那頓午餐,家就是一種朴實的團圓。

而在上映之後,由於種種因素,《養家之人》遭遇了排片率困境。除了希望呼籲院線增加排片,他們更希望呼籲更多觀眾走進影院。

「愛爾蘭版宮崎駿」,給孩子的第一堂電影審美課

與 社會 固有成見相悖的是,動畫不等於低幼。目前的動畫市場根據年齡和受眾被劃分成幾大區間:一類是以《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為代表的低幼動畫;另一類是以《蜘蛛俠:平行宇宙》等為代表,以動畫形式呈現,但實則面向成人世界的動畫長片。而介於這兩者之間,同時能引起孩子與成年人均有共鳴的動畫影片何其珍貴。阿馨娜爾相信,《養家之人》能夠填補這個空白。

阿馨娜爾和她的團隊對《養家之人》的定位是「適合父母帶著7歲以上的孩子去看,給他們的第一堂電影審美課」。 這部電影既有英文原聲字幕版本,也有中文配音譯製版本。精美絕倫的手繪堪稱「愛爾蘭版宮崎駿」,諸多細節的呼應,留白的配樂也有著非流水線產品的氣質。以奧斯卡提名、安妮獎獲獎動畫作為審美起點,與從小帶孩子去著名美術館異曲同工,而原作中堅忍不拔等等品質或許也會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顆將來會開花的種子。孩子也能從電影中了解到世界的另一個層面

「我們所有票房數據、想看人數和評分都是真實的,沒有一點注水的成分。」她言語間直指一些行業間心照不宣的「潛規則」。為了讓更多目標觀眾看到,他們付出了很多宣發努力,在地鐵、樓宇、公共交通、醫院、銀行、商業大屏、廣播電台、高鐵周邊都進行了投放,另外成為《養家之人》「自來水」的自媒體大號也不在少數。

回望2018年,「口碑驅動、回歸理性、良幣驅逐劣幣」似乎已經成為趨勢之一。而 除了商業大片之外,當更多像《養家之人》一樣的小眾題材、藝術化創作被認可,觀眾隨之得到成長,也將成為市場更成熟的標志。畢竟,「每一次花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萬物之中,希望至美。

《養家之人》以溫情樂觀的主調,講述了有趣又勵志的故事:生活在貧窮卻溫馨家庭的小女孩,女扮男裝,勇敢地承擔養家之責,為家人帶來希望……好故事分享給所有熱愛生活的養家之人,這也是人類生生不息力量的源泉。阿馨娜爾如是說。

END

❸ 動畫電影《養家之人》好看嗎

今日才看完動畫電影《養家之人》,不得不說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動畫電影。2017年12月5日,洛杉磯影評人協會年度頒獎上它就擊敗了皮克斯最新動畫《尋夢環游記》,拿下了最佳動畫長片獎!


《養家之人》是一部由黛博拉·艾里斯( Deborah Ellis) 著的加拿大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而成的動畫片。該影片由卡通沙龍(Cartoon Saloon)動畫工作室製作,女導演諾拉·托梅執導,Anita Doron 執筆編劇。


《養家的人》的美術風格是很寫實的。導演Nora Twomey在采訪中說道「不同於我以往的作品,這部影片是關於角色本身的——是關於他們的臉部、他們的動作等等簡單的細節,這些構成了電影本身。」


總之這部影片因為主題本身就充滿挑戰性,講述了一個生活在充滿危機的時代的女孩,這已經很艱難了,但在影片中你還能夠略微領略喀布爾的呼吸以及它的美,非常好看。

❹ 【影評】《養家之人》

閱片時間:2020.02.20
閱片地點:牛逼小破站
電影時長:93
電影類型:愛爾蘭動畫
劇情(完全劇透,慎看):2001年塔利班控制下的阿富汗實行了非常嚴酷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統治,對婦女更是採取了嚴格的管控措施,她們成年後外出必須穿「波卡」(罩袍),不能接受教育,外出必須由男性陪同。女主一家正是生活在這動盪可怕的時代,但是女主有一個開明的教師爸爸和作家媽媽,他們教會了她和姐姐識文斷字,用故事為她們編織了干凈燦爛的夢,然而因為爸爸得罪了塔利班被無緣無故關進了監獄,一家人原本就拮據的生活更是如墜冰窟,因為婦女身份她們不能上街只能吃著家裡的存糧,可是這樣怎麼活得下去呢?迫於無奈帕瓦娜剪掉了自己的長發偽裝成男孩,只有這樣她才能出去賺錢養家,同時她一直期待著救出監獄里的爸爸,最後在她的朋友--同樣女扮男裝的沙澤拉和好「塔利班」的幫助下成功救出了父親,一家人終於團聚了,不過馬上又要開戰了,他們的幸福又能持續多久呢......

整部電影的基調就很壓抑,爸爸關進監獄前電影里出現的故事還是積極的,後面的故事就變成了女主生活的隱喻,雙重壓抑讓觀眾透不過氣,可偏偏它又是真實發生的,就在阿富汗,在那片本就戰火紛飛飽受離殤的悲慘大地上。那裡的婦女,需要以紗裹面才能出門,需要依傍男人才能生存,看電影的時候很多彈幕在刷為什麼在那種嚴苛的環境下為什麼婦女不聯合起來反擊呢?因為統治者很聰明,他們剝奪了婦女受教育的權利,也就是說她們無法從書本里知道還有男女平等的可能性,也無法從老師那裡聽見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說辭,在暗無天日的統治下,她們唯一的奢望可能就只有好好活著了。這是時代的悲哀,它披上了宗教的波卡,就讓人無法質疑無法推翻,只能逆來順受。電影塑造的帕瓦娜是勇敢而機靈的,她牽引著電影明亮的走向,可是我卻覺得她的勇敢更讓人悲慨塔利班的統治,如果在一個自由的國度,帕瓦娜可以穿上漂亮的裙子,那件被人壓價到100塊買下的媽媽親手做的裙子,可以在學校聽到更多可愛的故事,可以在爸爸媽媽懷里撒嬌而不是故作堅強成為養家之人。電影想要表達的很多,阿富汗的暴虐統治像毒蟲一樣鑽進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吞噬著他們的平靜,在電影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體現出來,但是電影最想傳達的主旨還是關注阿富汗婦女的生存現狀。相比之下,雖然如今的中國也並沒有真正實現男女平等,但是女性的生存環境還是要比電影里好的多,感謝毛主席的「婦女頂起半邊天」,同時再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❺ 電影《養家之人》是一部悲情電影嗎,一家人最後在一起了嗎

《養家之人》原名《The Breadwinner》,改編自黛博拉·艾里斯的同名小說,由愛爾蘭動畫工作室出品。影片獲得了第九十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動畫片的提名和第四十五屆動畫安妮獎最佳獨立動畫長片等諸多獎項提名,這些業內的認可就證明了影片的質量。

我們希望著,就像影片所說的那樣,這片土地終有一天會掃盡陰霾,迎來雨露的洗刷,最終變成綠洲,開滿鮮花,這片土地上的女性們可以自由地在街上漫步,可以大聲說話,開懷大笑,看看陽光看看世界,不需要女扮男裝,隱藏自我。

❻ 《養家之人》獲奧斯卡等多項提名,又一部拍給成年人看的動畫影片!

《養家之人》獲得第90屆奧斯卡獎之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第75屆金球獎提名,第45屆動畫安妮獎之最佳獨立動畫長片,並獲得第31屆歐洲電影獎、第23屆美國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第22屆金衛星獎等多項最佳動畫片提名,在國內外網站上獲得很高的評價 ,豆瓣評分 8.4.

影片由諾拉 ∙托梅導演、安吉麗娜∙朱莉監制,改編自黛博拉·艾里斯的小說《帕瓦娜的守候》,小說於2000年發表,暢銷全球,十幾年過去了,阿富汗及其附近的國家仍然混亂,沒有和平。

影片講述了在塔利班統治下屢受戰火摧殘的阿富汗,父親無故被抓入獄後,家裡只剩下母親、兩個女兒和一個幼小的兒子,在這個父權社會壓迫統治下,一家人急需買到食物以求生存,為此,11歲的女孩帕瓦娜不得不剪去長長的頭發,穿上已經死去的哥哥的衣物,打扮成男孩,出門去買食物,賣東西、打工賺錢養家,同時她想方設法到監獄去探望父親並希望救父回家。

這是一個阿富汗花木蘭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女扮男裝、勇敢而堅強的女性英雄形象;同時展現了父權社會暴力控制下的阿富汗女性所處於的低下地位,及其為了生存而斗爭的隱忍、勇氣與智慧。

1

父權控制下,阿富汗女性的生存實景:

帕瓦娜陪伴沒有了一條腿的父親在路上擺攤,附近的一個商販正因為被看見賣東西給女性而備受攻擊。

一隻小狗走近他們的攤位,帕瓦娜急忙趕走小狗,而被責罵引起了注意,她應該要留在家中,不該到市場拋頭露面。父親解釋說家裡沒有男孩了,只有女娃,需要女兒的幫忙,才能出來賺錢,戰爭已經奪去了他的一條腿。這個解釋並沒有用。

男人進屋,女人必須要把自己遮好。

父親無端被抓入獄後,母親決定去救丈夫,並且寫信抗議他們亂抓人。

於是,母親將自己裹得如此嚴密:

去到監獄後,不管如何解釋,得到的只有訓喝和野蠻的驅趕,

以及毆打和再次警告。

她們只好回家,家裡的糧食快沒了,帕瓦娜主動到市場買些食物回來,然而因為父親不在,沒人膽敢賣東西給她。最後她被巡邏的人發現,只好逃跑回家,包和錢都落在途中。

這是一個絕對的「沒有男人,女人就活不下去」的社會,任憑理由多麼的充分,男性的統治只有野蠻、暴力和壓迫,這里的女性必須依附於男性,完全沒有自由。

2

這是一部拍給成年人看的動畫,雖然殘酷,卻又不止是悲慘,還有女性智慧勇敢的光輝、溫暖的親情,以及好心人的幫忙,溫情與力量。

女孩帕瓦娜終於剪去長發,女扮男裝,潛入到男性社會中,遇到了另外一個同樣的女扮男裝的朋友,她們享受著男性社會的來去自由,打工賺錢。她的朋友嚮往著賺夠錢後,離開喀布爾這個城市,到美麗的海邊去做生意和生活,那裡有很多有錢人,以及她們從沒見過的碧藍的海水,風景極美…

該影片背後的製作團隊是來自愛爾蘭卡的通沙龍工作室,這個工作室因專注於手繪動畫、秉持精益求精的畫風而出名,影片具有鮮明的歐洲動畫風格和民族文化立場。

畫面注重寫實,用很多人物、建築、物體的陰影,突出立體的觀感;另外,主要以的人物角色一些小動作:眼神、嘴型和手的輕緩移動,來展現人物的質朴與內心。為了動畫在寫實之外還有展現了喀布爾的壯麗與遼闊的風景。

3

本片包含著一個女主帕瓦娜講述給他人聽的故事—— 「 蘇萊曼的故事 」 。

蘇萊曼的故事穿插於整個影片,講述了一個叫蘇萊曼的男孩為了幫人民拿回珍貴的種子,一個人獨自出門,決心找到大象王,在春天之前找回種子。途中,蘇萊曼被一團可怕的東西追趕,他感到非常害怕,仍然前行;一個老婆婆告訴他,必須有三樣東西:一樣閃亮亮的、一樣可自成羅網的、一樣可撫慰人心,才能戰勝大象王;他繼續前行,幫助了一位老奶奶,得到了一面鏡子;幫助了一匹老馬,富人把他扔下水井,讓他把井裡的翡翠弄上去給富人,富人給了男孩一張網;蘇萊曼用鏡子的反光亮恍了豹的眼睛,又用網把豹群圈起來,最後用他的故事感動了大象王,拿回了種子。

「 蘇萊曼的故事 」 中, 團隊將剪紙藝術畫和動畫相結合,人物動作類似中國皮影,構圖獨特,呈現出新鮮觀感 。

蘇萊曼是帕瓦娜死去的哥哥的名字,這是一個帕瓦娜虛構的故事。這個故事是現實中帕瓦娜勇氣的化身,同時又暗示著她哥哥是一個勇敢的男孩,哥哥的勇敢感染了她,給予她無盡的鼓舞和與黑暗作斗爭的力量。她堅信「一件使人平靜的東西」可以戰勝一切。

最終她的父親在好心人的幫忙下被救出。

4

電影在聲音方面同樣以寫實手法呈現出女性所受到的暴力,進一步刻畫出阿富汗女性的隱忍與堅強。

「影片一位聲音指導本身就來自阿富汗,他向團隊描述本地的沖突,小時候和街區的小孩們是怎樣一起向入侵家園的軍隊扔石頭。這些聲音,讓影片在創作層面達到了一個新境界。」

影片的結尾是這么一句話: 你可以鏗鏘有力,但不要仗勢叫囂,滋養鮮花的是雨露,不是那滾滾雷鳴。

❼ 生不逢時,卻努力活著,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養家之人》

《養家之人》是一部動畫電影,畫風清新細膩而獨具特色,但它講述的故事是有些沉重的。

故事的主舞台在中東,在那裡,婦女的地位低下,家裡來客時要遮臉,外出也需要男人陪同。自女主角的爸爸被抓進監獄後,一家四口原本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難上加難,迫於無奈,女主角只好扮成男孩去外面買吃的……

看到這里,我根本不能想到這就是現實的,發生在現代的某些人的生活。電影中,同樣扮成男孩的德利瓦曾說,海邊有很多遊客,我進些貨,到海灘賣給他們不就好了。大意如此。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這么大的,有些人富有,有些人貧窮,有些地方是和平的,有一些地方是充滿硝煙的。雖然觀看了這部動畫,但我還是什麼都做不了,也無法幫助他們。

人的力量真的很有限,就像最後德利瓦無法永遠陪伴女主角一般,她們只能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唯一的慰藉便是那長達二十年「來日再相見」的約定。

除了感受中東人民生活的艱辛,女主一路的成長也非常感人,她從一開始要跟最小的弟弟搶葡萄乾,到後來特意為弟弟買,影片開始時她不願為家裡做事,到後來把自己當成家中的頂樑柱……這些成長細節都直戳我的心坎。

除此之外它情節的表現形式我也非常喜歡,女主角是一個喜歡講故事的人,影片用這種故事來隱喻女主角的經歷和遭遇,當她講故事時,影片的畫風會變成像是剪紙一樣的風格,讓人不禁佩服起美工的強大。

連續刷完卡通沙龍的三部作品後,我對歐美的動畫電影作品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每每觀賞完影片後,我都會感嘆,動畫是多元化的,審美也是多元化的。何不去接受他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呢?

❽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養家之人》中帕爾瓦娜的姐姐

帕爾瓦娜的姐姐為了家庭,要嫁給自己的表親,可以看到,姐姐自己是不願意的,從接他們的親戚也可以看出,對方不是一個好丈夫。但為了家庭的生存,姐姐也只能選擇犧牲自己。所以姐姐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為家庭承擔的責任未必比帕瓦娜少,只是影片中沒有直接表現的機會。

該片曾得到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的提名,斬獲「動畫奧斯卡」安妮獎的最佳獨立動畫長片獎,尚未上映,就已經在豆瓣獲得8.3的高分,成為年度最令人期待的電影。

動畫電影《養家之人》(《Breadwinner》),改編自黛博拉·艾里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塔利班粗暴掌權下阿富汗的一個小女孩的經歷,亂世中懷揣著一份希望和夢想,堅強勇敢,在戰亂中成長與蛻變的故事。是一部讓人感動的動畫電影。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帕爾瓦娜(Parvana),在古波斯語里是「蝴蝶」的意思。故事的開頭,帕爾瓦娜和爸爸在集市擺攤,爸爸曾是老師,代人寫書信,地攤正中是一件帕爾瓦娜從未穿過的一件裙子,生活窘迫只能拿來出賣。

❾ 怎麼評價養家之人

《養家之人》評價在第90屆奧斯卡提名的動畫長片中,該片雖非最優秀的一部,但是它勇敢而獨特地用動畫的肩膀,擔起人間大義。故事講的是悲慘世界,但不止於悲慘,它還講述苦難中明亮的心靈,在正負對撞的世界裡,放射出動人光華。

該片對世界的貢獻,是它把遠方最絕望的生活,最細小的存在,用言簡意賅的動畫,在人們面前活一遍。這個故事當然也能用真人實景拍,但更重「意」的手繪,出人意料地承擔起更廣闊、更透紙背的敘述。

在動畫的光影中,人們再次近讀了阿富汗的血淚,理解這世界上那些沒有出路的生活,另一種悲歡的度量衡,如此卑微又如此強大 。(大眾日報評)

劇情簡介

11歲的帕爾瓦娜,在喀布爾擁有貧窮快樂的家。她的家是那麼的拮據,風沙從四面八方灌進來。雖是個破家,卻有干凈燦爛的夢。開明的教師爹爹教她和姐姐識文斷字,給她們講藏著道理的歷史和寓言。



(9)養家之人電影講的什麼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帕瓦娜

倔強、勇敢的小女孩。在塔利班的嚴酷統治之下,她的爸爸被迫害入獄。雖然塔利班不允許女人工作,但是為了養家糊口,她偽裝成男孩,化名「奧狄什」(意思是「火」),出門打工掙錢。她還學著父親的樣子,給一家人講述古老傳說。

2、努魯拉

帕爾瓦娜的父親,以代寫書信養家糊口。和平時期曾是一名教師,在戰爭中失去了一條腿。他思想開明,不顧塔利班禁止婦女受教育的命令,教兩個女兒識文斷字,給孩子們講藏著道理的歷史和寓言故事,讓他們在貧困的生活中仍能擁有燦爛的夢想。

❿ 《養家之人》故事不止,生命不息

《養家之人》始於絕望,終於堅強,這是一部非常庄嚴的作品。

主人公帕瓦娜是一個阿富汗女孩,她的媽媽是一位作家,爸爸是一位老師。家裡,有哥哥姐姐,還有一個年幼的弟弟。

父母皆為高知,她的家庭應該是一個書香門第,原本,會很幸福。

可是,阿富汗長期遭受戰亂,人人自危,命如草芥。常人所謂的幸福,遙遠得猶如天邊的月亮。

太平犬都好過亂世人。

帕瓦娜一家長期生活在塔利班的暴政之下,爸爸失業,在帕瓦娜的陪同下,到街頭代讀代寫信件,一日,飛來橫禍,父親無端被抓,被送入監獄。

家裡唯一的成年男性沒了,全家陷入絕境。

按規定,女孩不能上學,不能隨意外出,必須由家中男性陪同,違者,會遭受一頓毒打。

為求生計,更為找到爸爸,帕瓦娜剪下一頭秀發,以男子的身份,在夾縫中,暫尋得喘息之地。

影片最打動我的,不是帕瓦娜尋找父親的那份堅持,也不是她面對危險不退縮的勇氣。而是,在生存尚難的境況下,還能讓「故事」存一席之地。

即使我們一無所有,故事也總能記在心間。

貫穿影片的,除了帕瓦娜尋父這條主線,還有一條暗線,那便是帕瓦娜講的一個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他為了從大象王的手中奪回種子,踏上了險象環生的冒險之旅。

這個故事,給了講述者和聽者,極大的勇氣和慰藉。

「講故事吧,帕瓦娜!」每當困頓的時候,她的家人總是如此說。

「我給你講故事吧。」每當家人或者朋友需要希望的時候,帕瓦娜總是如此說。

直到最後,當帕瓦娜遇到最大的危險,需要最大的勇氣時,她藉由故事來給自己輸送能量。

黑格爾說,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

我不了解阿富汗民族,不清楚這個民族的特點,也說不好他們有沒有希望。

但,這部電影,給了我希望。

「故事」是照耀在帕瓦娜一家上空的星星。他們沒有沉淪在現實的悲苦中,而是常常仰望這片星空,從中獲得生活的力量。

德國哲學家瓦爾特·本雅明在《講故事的人》中說到――

「民間故事和童話因為曾經是人類的第一位導師,所以時至今日,依舊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無論如何,民間故事和童話總能給我們提供好的忠告,無論在何種情況,民間故事和童話的忠告,都是極有助益的。」

影片的開頭,帕瓦娜的爸爸對她說:萬物隨風去,故事心中留。我們民族從一開始就愛講故事。

於是,他開始講述阿富汗的歷史。

故事,是一個人的歷史,人在故事裡經歷,也在故事裡結束。故事,也是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

人,通過故事,獲得啟迪。

人,也可藉助故事,尋根溯源。

這一切,在戰爭的環境下,顯得尤為可貴。故事帶給帕瓦娜家人一種力量,一種可以給人希望,教人不斷向前的力量。

影片的最後,我們知道,帕瓦娜一直在講述的那個故事,主人公叫蘇萊曼。

他撫慰了大象王,成功奪回種子。意味著強大的精神力量,人性的光芒,終將戰勝一切愚昧與邪惡。

最後,蘇萊曼終於回鄉與族人團聚,而現實中的帕瓦娜也九死一生救回了爸爸,一家人終於團聚了。

故事與現實的對比,表現了現實的殘酷,也更加襯托出影片更為深刻的主題——無論多麼殘忍的暴力,多麼貧窮的生活環境,都無法剝奪一個人內心世界的豐富。

故事不止,生命不息。

電影結束了,生活卻遠未結束。

不僅僅在阿富汗,在伊拉克、葉門、敘利亞,依然有無數個帕瓦娜存在著。

除了戰亂這樣極端的環境,在世界的每個角度,都不乏勇敢面對生活,在艱難中頑強前行的人。

帕瓦娜的勇敢、善良、明亮,將鼓舞著每一個人。

閱讀全文

與養家之人電影講的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終犧牲美國電影 瀏覽:334
電影院開放安全嗎 瀏覽:32
如何將電影視頻轉換為mp4 瀏覽:390
劉威電影網 瀏覽:413
法國版武大郎電影 瀏覽:435
937年袁牧之導演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931
漢川電影院 瀏覽:69
哪個電影2020世界末日 瀏覽:879
美國紐約電影學院官網 瀏覽:189
怎麼把電腦上的電影導入手機 瀏覽:679
2017最火明星演過的電影 瀏覽:897
周星馳電影都是爛片 瀏覽:971
泰國電影Anglebaby 瀏覽:318
立威廉2018年新電影 瀏覽:34
彭偶么電影大全 瀏覽:207
你看完電影跟我說英語怎麼說 瀏覽:383
鴿子電影有哪些 瀏覽:229
韓國電影咖啡店 瀏覽:276
韓國倫理電影黑洞 瀏覽:927
機械師電影插曲純音樂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