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中國電影怎麼被喜劇

中國電影怎麼被喜劇

發布時間:2023-01-29 11:26:13

㈠ 8天狂卷12億票房,國產喜劇片崛起了嗎

1、喜劇片向來是中國電影的票房來源,例如泰囧等,曾經獲得票房排名第一成龍很多電影,也被列入動作喜劇。
2、中國看電影的習慣,一般就是逢年過節,拖家帶口一起看電影,所以喜劇更容易獲得票房,因為適合人口更多!
3、你說的8天狂卷12億票房是指《羞羞的鐵拳》,該片成功原因如下:
劇本優秀。鐵拳是舞台劇改編,所有不但有一定群眾基礎,而且在上演過程中,獲得了觀眾認可。
演員合理。一個好電影,演員很重要。如果讓陳道明,唐國強主演喜劇片,一定是悲劇。沈騰、馬麗、艾倫是春晚相聲小品類的常客,他們就長著一張笑星的臉。自然能成功!
綜上所述,喜劇並非是崛起,而是一直沒有衰敗過。

㈡ 大眾娛樂做背景下的中國喜劇電影發展研究 具體

中國喜劇的發展歷程 中國喜劇發展至今,沿用中華元素以及參考海外喜劇元素,汲取國內外精華,雖說沒有達到喜劇的巔峰,成為萬眾摯愛,但是其發展歷程將伴隨中國電影事業的成長。中國喜劇無處不在,反映生活,來源生活,是人生的縮影,為的是給大眾的生活增色添彩。這也是電影喜劇發展的動力以及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一、 香港人看中國喜劇 ---- 簡述中國喜劇的發展歷程 由香港民間學者鄭景鴻博士歷經十多年艱辛研究,自費出版的《笑里滄桑80年——中國喜劇電影發展史》本月在香港面世,獲得了此間學者高度評價。今年是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鄭博士10月18日表示,他趕在慶祝國慶的日子,出版這書作為獻給百年中國電影的「小小禮物」。 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導演及編劇系主任劉成漢評價該書表示:香港電影學者有系統地研究中國大陸電影的著作可謂鳳毛麟角,至於有關大陸喜劇電影的研究更前所未有,鄭景鴻的研究是可喜和重要的突破。 《笑里滄桑80年——中國喜劇電影發展史》一書,探索了自1909年中國出產第一部中國人拍攝的喜劇電影《偷燒鴨》,一直到1989年,80年間中國喜劇電影發展的過程,並旁及整體中國電影,以至中國近代文藝發展的一些情況。鄭博士希望通過這個「十分有趣和別具意義的題目,能夠填補中國電影研究空白的一角,以還中國喜劇電影在近代中國文化發展上應有的地位。」作為一個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民間電影研究人,鄭博士研究中國喜劇電影的「緣份」早在數十年前結下: 鄭博士說,60年代他小時候家住新界,能夠聽到廣東人民廣播電台的廣播劇,如白求恩和雷鋒及民間故事,因而對內地的文化藝術產生了興趣。 70年代末,他留學美國期間參加了「美中友好協會」,在勤工儉學之餘,幫助協會安排在大學放映優秀的中國電影。他還記得,當年放映的《小蝌蚪找媽媽》和《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動畫片,美國觀眾都很喜歡看。 1988年鄭博士參加了在廣州舉行的「第三屆全國喜劇美學研討會」,與會者包括老牌導演王為一等內地著名電影人。與會者,尤其是經歷過多番政治風雨的老前輩,在回顧「新中國」喜劇電影的發展史時,均認為中國喜劇所走過的是一條曲折滄桑的道路。研討會研討了中國喜劇電影面對困難如何提高。 鄭博士深深地為那些「經歷了這么多苦難」、還「充滿熱情」、「充滿使命感」的中國電影人所感動。此後,鄭博士利用假期和工余時間,頻繁走訪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深入電影製片廠,搜集了大量資料,觀看了逾百部喜劇電影,采訪了數十位老電影人,經過十多年的艱辛,終於出版了這部具文化歷史價值的研究著作。學者認為該書最重要的貢獻有兩方面:以年代為經,製片單位為緯,經緯分明地,逐一年代探討中國喜劇電影的發展歷程;研究整理出80年間中國內地所出產的300多部喜劇電影目錄,是現今最完整的。 二、國產喜劇突破 在《閑人馬大姐》之後,中國的情境喜劇市場上沉寂了一些時日,除了一些方言情境喜劇例如《外地媳婦本地郎》、湖南經視的《一家老小向前沖》等在本地觀眾群中有不錯的收視情況以外,從全國的范圍來看,並沒有出現一部能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的情境喜劇作品。而到了2005年年末,這種情況終於被CCTV-8首播的一部古裝情境喜劇《武林外傳》打破。 按照該劇編劇寧財神的說法,《武林外傳》是以郭芙蓉這個初入江湖的黃毛丫頭的視角來看世界。出身名門的郭芙蓉一心嚮往投身武林,成為一代女俠,但是她一心助人卻好心幫了倒忙,最後被同福客棧的老闆娘點醒在客棧中當了個雜役。老闆娘佟湘玉心地善良、風情萬種,但卻摳門至極,剛過門丈夫就去世了,於是擔負起了撫養小姑子莫小貝的重任,她和小貝之間的關系與其說是姑嫂,還不如說更像母女。再加上和老闆娘有些曖昧關系的跑堂白展堂,飽讀詩書卻又十分迂腐的賬房先生呂秀才,廚師姜大嘴,這些人在每天人來人往的同富客棧中演繹各種各樣的故事,儼然就成了一部中國式的《老友記》。 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從內容上來看,《武林外傳》都是一部完完全全的中國式情境喜劇。從形式上來看,美國情境喜劇例如《老友記》、《辛菲爾德》都是用20多分鍾的篇幅同時進行3~4條情節線,其中的故事往往非常簡單,有時甚至不成其為故事,而只是一個生活中意味深長的小感悟、小片段。而以往我國的情境喜劇則是用一至兩集講一個完整的故事。《武林外傳》從形式上尋求了突破,它既不同於外國經典的情境喜劇,也不同於之前的中國情境喜劇,而是借鑒了我國古典章回體小說,一個回合講兩個主要故事的樣式,在一集40分鍾的時間里講兩個有一定關聯的小故事,當然這個故事有可能是十分完整的,也有可能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斷。連每集的名稱都借用了章回體小說的樣式,例如《入丐幫老邢丟公職,升捕頭小六打官腔》。 以往的情境喜劇都是帶觀眾笑聲的,不論是現場錄制的觀眾笑聲還是「罐裝笑聲」。英達甚至認為有無觀眾笑聲是判斷一部電視劇是否是情境喜劇的最重要的標准。《武林外傳》的錄制現場有20名觀眾,根據觀眾的反應隨時調整台詞、劇情和演員的表演,但是和通常的情境喜劇不同的是,這部劇從頭至尾都沒有帶觀眾的笑聲,而是替之以生動的具有民族器樂元素的音樂。這對於一直借鑒國外情境喜劇的中國情境喜劇來說不能不說是一次大膽的舉動。 《武林外傳》選取了中國特有的武俠作為題材,這在中國情境喜劇的發展歷程上是絕無僅有的。雖說是一部武俠題材的情境喜劇,其實它不過是借了武俠這個外殼來看社會。同福客棧雖說武俠雲集,既有傳說中的「盜聖」,又有衡山派掌門,還有關中大俠,但他們其實只是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說到底同福客棧更是當下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同福客棧里的眾多故事其實是當代中國現實問題的投射,在這里既有未成年人的教育問題,考學壓力,又有家庭暴力問題,連商業惡性競爭在其中都有所反映。 無厘頭風格的台詞是這部情境喜劇區別於國外情境喜劇及以往中國情境喜劇的一個重要特色。以往的情境喜劇都是從傳統的相聲藝術中吸取營養,這部劇則反其道而行之,大膽跟隨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的發展脈搏,事實上,這也是很多看著周星馳電影長大的年輕觀眾極力追捧它的最重要的原因。例如,呂秀才的經典台詞「子曾經曰過」、佟湘玉帶有陝西口音的「額滴神」(我的神)、「我化個妝先」,還有郭芙蓉的「確定一定以及肯定」,都讓熟悉流行用語的中國年輕觀眾產生了強烈的親切感。另外,強烈的拼貼感也是成就這部後現代風格情境喜劇的重要因素。在這部劇中,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幽默與溫情、後現代風格的解構和現實主義的教誨、對武俠的反諷與對俠義精神的弘揚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還摻雜著網路語言、流行歌曲、廣告段落、綜藝節目、時事新聞、時尚資訊等等,所有這些元素融為一體,就拼貼成了這部「中國式情境喜劇」。 中國情境喜劇從引進至今已經有十多個年頭了,在這十幾年裡,中國的情境喜劇經歷了誕生時的輝煌、探索時期的平淡以及最近幾年的重新崛起。隨著播放平台的增多,一些優秀的創作人才逐漸加入到情境喜劇的創作隊伍中來,情境喜劇不再是英氏一枝獨秀,作品總體水平也呈不斷上升趨勢。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加入現代時尚元素,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中國喜劇電影文化的模式,中國傳統文化的三俠五義也在現代人的顛覆中.變得更加的無厘頭. 三:喜劇電影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心理健康指標,第一點就是有幸福感。它是一種綜合心理素質的一種表現。現代社會,人們自我的心理壓力日趨嚴重,找回真正的幸福感是目前不少都市人都渴望的。農歷新年到來之際,以此文獻給辛苦了一年的人們,願辛苦的人們別再「心苦」。 在這個社會中,每個人都夢想著獲得幸福,但我們所追求的幸福似乎都不在身邊,所擁有的條件似乎都不足以讓我們感到充分幸福。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調查顯示,2005年,72.7%的城鄉居民感覺生活是幸福的,比上年下降了5個百分點。這表明中國人的幸福感在滑坡,雖然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生活境遇)稱心如意」。還配了這樣一個例句:「隨著喜劇電影的發展,人民越來越幸福」。可事實並非如此,面對著我們失去的這5個百分點,人們如何才能找回屬於自己的幸福感? 該笑就笑,笑也是保持心臟健康的一劑靈丹妙葯。研究發現,看15分鍾喜劇電影,可以給人帶來45分鍾的外周血管鬆弛和血通量增加,這樣對促進心臟功能很有好處.研究人員建議,人們每天應該大笑15分鍾. 美國醫學雜志《心臟》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觀看喜劇片能夠對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產生非常積極地影響。 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共挑選了兩組年輕健康的志願者。試驗期間,第一組志願者觀看的節目被限定為嚴肅和驚險題材的電影(其中也包括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而第二組則以觀看喜劇片為主。測試期間,所有的志願者都被要求不得飲用酒精飲料、開展體育運動或是服用維生素類葯物--也就是說,完全排除了其他因素可能對被測試者血液循環系統的影響。研究人員在志願者們觀看影片前後分別測量了他們的血壓。結果顯示,在觀看嚴肅題材電影的20名志願者中,有14人的血液循環速度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弱現象。而在觀看喜劇影片的志願者中,則有19人的血液循環出現了明顯的增強現象。測試的組織者們認為,在觀看喜劇影片的過程中,人們無意識地增加了對氧氣的攝入量,從而促進了血液循環系統的運轉。 喜劇電影往往給人一種幸福感,幸福感是持久的,延續不斷的.就如回憶起喜劇電影里頭某些橋段,一些無厘頭的搞笑片段,心情自然而然就好了起來.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 喜劇電影往往是現實生活的縮影,在巨大反差和強烈沖突中將傳統與現代、正規與反常、高雅與庸俗、新奇與陳舊等多個對立項搗毀成「痕跡」的碎片,導致了常規期待的落空和陣陣笑聲的爆發。 追問: 非常感謝,只是……問題的前提是以 大眾娛樂作背景 ,且未問 情景喜劇 啊.... 回答: 你可以加點自己想要的元素進去呀,把這篇文章修改和補充一下,變成自己的,再加以參考和運用。不是更符合自己想要的效果嗎。 追問: 謝謝

㈢ 為何國產電影充斥著愚蠢吵鬧的「喜劇」電影

為何目前的國產電影充斥著愚蠢吵鬧的「喜劇」電影?這個問題時有人問,所以我也試著回答一下。

依我看,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拆解成兩個問題來回答:1、國產電影為什麼出現這么多喜劇電影?2、為什麼大部分國產電影顯得愚蠢吵鬧?

回答問題之前,先說說國產喜劇。

其實很久以來,喜劇作為一種能夠帶來輕松歡笑的電影類型,在國內深受喜愛,大概分三類:以周星馳為首的香港無厘頭喜劇、馮小剛市民喜劇和賀歲片、以及當下勢頭正盛包羅萬象的中小成本喜劇電影。

喜劇之王周星馳的電影和搞笑方式就不用我多說了,已將自創的無厘頭式的喜劇發揮到極致。

周星馳所演繹的人物,無論是古裝還是現代裝,是功夫片還是神話故事,那種「基於草根階層的神經質幽默表演方式,利用表面毫無邏輯關系的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人物在矛盾沖突中訴訟表現得令人意想不到的行為方式,往往滑稽可笑」。

在星爺大部分影片中,表現了小人物在現實生活中,在生存壓力面前的各種窘迫、尷尬,謙卑,甚至心酸,包括不自量力的掙扎。而正是這種表面奇特,內涵真實豐富的演繹方式,讓星爺成為年輕一代和草根市民的精神領袖和拯救者。

而看馮小剛的喜劇電影,雖然因為人物設計和故事情節的戲劇性發笑,但從來沒有因「喜」而癲狂,反而感覺在安全的價值觀里給了自己一個平和的停靠港灣,因為能夠暫時卸下心理包袱得到滿足。

大家相對熟知的《甲方乙方》《沒完沒了》《大腕》《手機》《天下無賊》《非誠勿擾》等,為觀眾建立了一個個看著荒誕卻又合理的烏托邦,用嬉笑怒罵的方式,引導觀眾進入一個可以解決問題的語境,應該說,屬於一種比較高級的喜劇。

近年來,越來越龐大的中國電影市場,遭遇進口大片猛烈沖擊,中國電影調整步伐,提高對商業電影的認知,其他尋找本土化創作方式,開創自己的電影之路。

其中,不少中小成本喜劇電影能夠以黑馬姿態殺出重圍,在眾多高成本、大製作、視覺奇觀的包圍中,成為一種獨特現象。

首推2006年的《瘋狂的石頭》,300萬的投入卻創造了3250萬的票房奇跡。

以此為起點,一些頗受觀眾歡迎的國產喜劇電影相繼而出,《雞犬不寧》、《瘋狂的賽車》、《泰?濉貳?斷穆逄胤襯鍘貳?短迫私痔槳浮返鵲取?/p>

好,回到一拆為二的問題本身——

國產電影為什麼出現這么多喜劇電影?

一是因為喜劇電影容易帶給觀眾好的觀影感受,接受度高,存在極大的市場需求;二是因為喜劇電影相對製作成本低廉,有機會以小博大;三是之前確實看到不少成功的案例。

為什麼大部分國產電影顯得愚蠢吵鬧?

好的喜劇是什麼?是情懷,是必須能夠幫助觀眾「用笑聲來超越社會現實矛盾,以笑來表達人類的自由與自信。」而這,正是目前國產喜劇電影嚴重欠缺的。

山寨成風,沒有靈魂,以粗製濫造的故事情節和諂媚的低俗笑料堆砌,大批惡俗的喜劇陸續登場。

從2010年的《人在?逋盡返?012年的《泰?濉吩俚?015年的《港?濉罰?壑詰男ι?嚼叢睫限危?/p>

開心麻花從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到2017年《羞羞的鐵拳》,情懷更少,迎合惡趣味的老橋段更多;

更不用說《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這種,一看預告片就難受的垃圾作品了。

不知道我說清楚了么,也不知道你聽明白了沒,總之,喜劇電影作為一種喜聞樂見的類型,將繼續存在,但任何惡俗沒情懷的作品,無論打著什麼樣的幌子都終將被淘汰,只不過為自己在電影史上留下惡名,自取其辱罷了。

㈣ 為何國產電影充斥著愚蠢吵鬧的「喜劇」電影

畢竟電影行業果然還是太賺錢了吧。現在是無論是從前是從事什麼行業的人,都想要來分一杯羹,彷彿電影是一塊大肥肉,誰想要啃都能上來啃兩口。

那麼這么多類型的電影,哪一種最好做呢?文藝電影首先是沒戲了,因為畢竟需要一定的素養和基礎,要不然文藝不起來,而且文藝電影比較小眾,不一定賺錢。那麼拍攝一個打打殺殺的功夫片呢?倒是可行,唯一不好的就是成本太高了。最後,喜劇電影中招了。畢竟喜劇電影不需要高昂的資金投入,對拍攝場地也沒有要求,而且喜劇電影還很有市場呢!低投入高回報,沒錯就是它了!於是一堆能行的不能行的轉行的業余的,都來做喜劇電影了。

然而做電影畢竟不是過家家,也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那麼多本著盈利明顯的功利目的來的戲劇電影,說白了就是圈錢,你說這個質量能好嗎?最後成片的,自然也就是一堆不知所雲吵吵鬧鬧的所謂「喜劇」電影了。

㈤ 中國喜劇電影發展到現在經歷過哪些風格的變遷

其實我最愛的男女演員都屬於黑白膠片時代,女的是演過《亂世佳人》、《魂斷藍橋》和《慾望號街車》的費雯麗;這個的主角,我很多都喜歡。中國喜劇電影發個的變遷的話具體也是不能怎麼表達的,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可是,如此之多的國產喜劇片,卻沒有產出哪怕一個具有鮮明識別度的人物形象,在社會影響力上也似乎缺少一部真正的扛鼎之作。特別是從影片的敘事邏輯來看,除了《夏洛特煩惱》等少數幾部還能算是有一個完整故事結構,其他很多片子連故事都講不全,然後就是各種「梗」的簡單堆積,網路劇加長版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無怪乎馬未都戲謔道,中國電影開創了一個新的類型,叫做「喜鬧片」。說白了,合家歡,爆米花,整出的笑料全是硬撓你咯吱窩,所以只能稱之為「梗」而不能叫做幽默橋段。

與「梗」相對應的詞是「破梗」,也就是說這個「梗」一旦被破了,就立刻索然無味。但我們稱之為搞笑橋段的那個東西,它不怕破,不管看多少遍都能get到笑點,就像郭德綱相聲,同樣的內容,聽一次笑一次。

㈥ 中國的電影明明可以拍成科幻片為什麼偏偏拍成喜劇

國家的人文環境不一樣的,儒家思想影響了大眾的思維了,不過也是喜歡這個類型的電影,目前影視界應該考慮到了,現在也有很多不錯的科幻製作電影了,國內也在趕追。

㈦ 為什麼中國電影總喜歡拍文藝片,喜劇片

中國電影喜歡拍文藝片和喜劇片的原因:


①電影成本小,獲利空間大。


文藝片和喜劇片都屬於小成本電影,多的投資個幾千萬,少的甚至幾百萬就可以拍出來。


喜劇片相對拍攝簡單,不用復雜的特效和深刻的主題,只要把觀眾逗樂了,那就是一部好的喜劇電影。相對來說對導演和演員的要求不高。所以喜劇片很受大眾導演喜歡


結語


在當今中國電影,無論是文藝片還是喜劇片,只是一種表現的形式。一個更容易得到官方肯定,一個更容易得到觀眾認可。

㈧ 中國喜劇電影發展

中國喜劇電影博而不精,
自從劉鎮偉極富創造性的無里頭風格的電影新鮮出爐,
中國喜劇電影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是周星弛的無里頭喜劇,
二是成龍的功夫喜劇,
在他們各自的帶領下都發展到了頂峰,
創造了不少家喻戶曉的經典佳作,
但隨著星爺的深沉,成龍大哥的多元化,
衰落似乎已成定局,
寧浩在這個時候玩了一把黑色幽默,
一石激起千層浪,
更有諸多惡搞喜劇層出不窮,
中國喜劇電影的未來是好是壞,影迷們也只有拭目以待嘍!

㈨ 為什麼國內電影會被吐槽

還有就是我想說的國產喜劇片了,現在的喜劇片總以為找幾個喜劇明星和幾個特有喜感的配角然後說幾句網路語在做幾個抽搐的動作就可以。觀眾有時候真的會笑,但是為什麼國產喜劇片大部分影評都不太好呢,因為看完這部喜劇之後我除了笑真的不知道他們要幹嘛。還有的喜劇電影連給我笑的機會都不給,主角自己卻笑的停不下了大多數情況我的狀態如圖。

閱讀全文

與中國電影怎麼被喜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堅持的電影 瀏覽:557
俄羅斯硬漢槍戰電影全集 瀏覽:39
世界大尺度電影排行榜 瀏覽:846
俄羅斯版硬漢電影 瀏覽:348
古風動漫視頻電影 瀏覽:281
古裝電影大全經典片段 瀏覽:795
法國電影丈人 瀏覽:729
電腦看電影有聲音無圖像 瀏覽:587
賽而號大電影 瀏覽:703
電影院我要 瀏覽:161
美國樂視電影 瀏覽:6
韓國好看的愛情動作電影排行榜 瀏覽:314
英語初中電影推薦 瀏覽:531
金馬獎2018獲獎電影名單 瀏覽:77
2018賀歲電影華策影視 瀏覽:60
恐怖電影泰國高分 瀏覽:150
日本講社長新人前台接待員的電影 瀏覽:847
免費的兒童電影大全免費下載 瀏覽:942
美國電影創世紀 瀏覽:766
拍優酷電影如何賺錢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