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底在說什麼
01
引言
該電影是根據一部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3D電影,於2012年上映的,時長127分鍾,豆瓣評分高達9.0。導演李安也因此部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也許你不曾看過這部電影,但或許你曾看到過電影海報:一人一虎一救艇,飄盪在廣闊的深藍色大海上。
我想,如果這是一個單純的帶有傳奇浪漫色彩的冒險故事:印度男孩在海上落難,與老虎為伴,歷經艱難,最終得以解救。恐怕影片不會獲得如此殊榮。
在唯美的鏡頭下面,藏著許多細思極恐的隱喻。而正是這些隱喻,表達了許多層次的內容,不斷引發著觀者們思考、辯論。
你在看該影片的時候,會被那一幅幅奇幻而美麗的難以用語言形容的鏡頭所震撼到,在影片末尾前你會感到內心的神聖,人與虎的相處會讓你覺得美好而歡愉。
總之,是積極的爛漫的奇幻的美好的。
但是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但是想看這部電影,建議你看的時候關掉彈幕,以及停止閱讀此文,可以看完了再過來看哦。
02
電影脈絡
電影主線是一位作家了解到派的故事,想向他打聽後將其寫成小說,派說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就是電影的主要部分,人虎海上落難最終得以生存。第二個故事是簡單的口述,沒有畫面感。
兩個故事其實都是同一件事,前一個奇幻,後一個較為真實卻殘忍。
人們選擇相信第一個故事,因為人們總是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
而我覺得,真相是另一個故事,另一個只有派知道的故事。
影片剛開始,派並沒有直接說這個故事,而是介紹了自己的家庭背景、長大經歷,關於信仰,關於初戀女友等等。
影片大概過了30多分鍾才進入奇幻之旅,有的人說劇情拖沓,但我覺得這些介紹都是恰到好處的,前面的介紹很多都是後面的伏筆。
就像是派的初戀女友說蓮花藏在森林裡,就像派說他記不清和女友告別的那一天,就像小時候派學游泳,就像派的父親一隻腿瘸了,就像派的媽媽小時候在地上畫蓮花給他們看等等。
兩個故事開頭是一樣的,在印度的派一家開了動物園,但由於政策原因,他們瀕臨破產,需要到加拿大開始新的生活,所以一家人買了船票,把動物運到船上。但看似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使大船沉底。
03
奇幻之旅
第一個故事是派坐上救生艇,僥幸逃脫。
船上的還有跳下來而摔斷腿的斑馬,坐在飄在海上的香蕉而來的大猩猩,一隻癲狂的獵狗和一隻叫理查德·帕克的猛虎,哦,還有一隻老鼠。
獵狗很快咬死了斑馬,不久也咬死了猩猩,當派危難之時,老虎從布下躥出來結束了獵狗的狗命,再將攻擊方向對准了派。
這時受驚嚇的老鼠爬到派身上,派將老鼠扔進了老虎嘴中,並藉助木板和救生圈逃到離船不遠的海上。
派藉助救生艇里儲存的糧食以及指南熬過了些許日子,但是派知道,老虎餓極了最後一頓大餐就是自己,所以即使無法馴服老虎,也要試著和老虎共存,派做到了。
當派覺得和老虎都要死的時候,船飄到一座孤島。派醒來慌忙吃著荒島上的東西,並他將女友送給他的手鏈栓在樹根上。
如果說前面的事情都很可信的話,接下來的事情就略顯詭秘了。
因為沒有人再見過那個荒島,在那個荒島上有成千上萬的狐獴,深夜降臨,理查德·帕克驚嚇般的跑到船上,狐獴也都快速的跑到樹上。
午夜驚醒,派看見白天的淡水湖變酸,湖中飄起了大量的海洋動物屍體,派看到一朵蓮花,打開之後卻有一顆牙齒。
他意識到這是一個食人島,這也許是多年前和他一樣流落至此島的人的牙齒,他看到了繼續留在著里的結局。於是,他選擇離開。
最令人爭議的鏡頭是這個島的整個輪廓是一個躺下的女人。
第二天,派帶著一些吃的離開這里,總共漂流了227天,返回陸地被當地人解救,而理查德·帕克連頭也沒有回的跳入叢林。
04
以假亂真
當派在醫院調養的時候,保險公司的人來調查此事。但是對派說的經歷表示質疑,首先香蕉不會飄在海上,其次那個荒島過於荒謬。
於是派說了另一個故事。
獵狗是大船上的廚師,斑馬是前面出現的一個佛教徒,大猩猩是派的媽媽,虎就是派自己。
佛教徒摔斷了腿,廚師殺並吃了佛教徒。派因為放走了一隻烏龜,廚師與派母起了爭執,並將派母殺害扔到海里喂鯊魚。
派心中的惡被激發出來,殺死並吃了廚師,得以生存。虎就是派心中的獸性,所以到了岸上,虎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派。
這個故事和第一個故事很多地方都是對應的,保險公司的調查人員也幾乎相信了。但是第二個故事依然有漏洞。
首先香蕉不會漂浮這個問題派並沒有進行修改,其次廚師不會殺了派的母親之後將其扔到海里,他已經吃了佛教徒,打破了內心的障礙,所以他不會浪費這個「食物」,再者就是那個荒島。
很多人願意相信第一個故事,因為第一個故事是美好的,充滿人性。
是說一位少年在絕境中不放棄希望,摸索生存之道,他勇敢、堅強、充滿智慧。
而他又是幸運的,有一隻猛虎為伴,最後還獲得解救。
但是第一個故事充滿了矛盾和破綻,第二個故事更接近真實。但是卻將人的獸性表現的淋漓盡致。
過於殘忍,於是人們選擇遺忘。
05
未說出的故事
剛看完電影,我整個人有點懵。因為彈幕上總有刁民在謀害朕,說什麼老鼠是他女朋友,荒島是屍體等等,真個過程我看的毛骨悚然而又不知所以然。
之後我上網看了很多影評之類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我看了很多版本,結合自己的分析我覺得接下來這個故事更真實也更加殘酷。
第一個故事是為了出名,第二個故事是為了保險理賠,第三個未說的故事是為了生存。
派的父親在登船之前給動物和全家人買了高額保險理賠,沉船事件是派的爸爸用炸彈有意為之,救生艇上是一家四口和派的女友。
本來是打算製造意外事故之後聯系媽媽紀(派的叔叔)以獲救的,不幸遇到風暴,他們在海上迷失,也無法和媽媽紀取得聯系。
派說他記不清和女友分別的時候,因為他們沒有告別,女友偷渡,對應著老鼠。
還有就是電影結尾,派已結婚生子,他並沒有回去找女友,妻子是另有其人。
而派卻把自己的孩子取名為拉維和女友的名字。
拉維激發派心中的惡念,女友救了自己。
就像派自己說的,他要感謝那個讓他活下來的虎,他要感謝的其實是自己的獸性。
斑馬是派的爸爸,因為派的爸爸腿本來就有一條是瘸的。獵狗是哥哥拉維,母猩猩是母親,虎是派。
拉維本來就不太信神,小時候慫恿派去偷聖水。
當拉維殺害媽媽後,派心中的獸性被激醒,殺害了拉維並失控殺害了女友。
老鼠受了驚嚇不會爬到人身上尋求保護,而是擔心受怕的女友想要尋求保護,卻被派扔向「老虎」口中。
第二個故事中派說母親被扔到大海里,但有一個鏡頭是派捉魚大口大口吃生魚肉,之後他望著海底,看到蓮花,看到母親的臉龐。
我覺得那條魚便代表派的母親。
而那個人形荒島,是派的女友。
白天的淡水胡,晚上用酸殺死水中生物,暗喻胃酸消化腐肉。成千上萬的狐獴是蛆,所以這些狐獴不怕人也不怕老虎。
當派到岸邊,理查德·帕克頭也不回的離開,是說派的獸性的消失。
這個故事是我基於別人的說法以及電影細節而來的個人猜想,是更加殘酷卻更加真實。
從這部電影我看到的是人性與獸性的交融,是關於宗教與信仰的迷茫。
06
人性與獸性
首先咱們聊一聊人性與獸性。
與虎為伴的派經歷了不同的心理變化。
剛開始虔誠的信仰神,到獸性被激發,自己的排斥與恐慌再到接受自己的獸性,最後獲救獸性消失。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根本就是不確定的。因為它更處決於你所處的環境。
如果你衣食無憂,被人愛著體現出來的自然是善,如果你身處絕境,生存都是問題的時候獸性就會被激發出來。
在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時候,祖母教導明蘭對康姨母不應該趕盡殺絕。
引用的典故是韓信十面埋伏圍攻項羽時,總不忘留一個出口,以防他背水一戰,這個出口是讓項羽看到逃出生天的希望。
所以,不論做什麼事情得留有餘地。給別人餘地的同時就是給自己留有餘地。因為趕窮狗入巷,必遭反噬。
泰戈爾說過:當人是獸時,他比獸還壞。
此外我們要接受自己的多樣性,包括獸性。就如《荒原狼》中的哈里,後來發現自己體內其實有千千萬萬的靈魂。
高尚美好的東西和殘暴惡毒的東西融為一體,母姓之愛和父性之愛合二為一,感受到幸福的同時也感受到痛苦。
所有相互對立的東西既在虎視眈眈地瞪著對方,又以復雜的方式相互依存。
人具有神那樣好的一面,也具有像野獸般頑劣的一面,這才是人類的真面目啊。
我們在文明社會里抑制自己的獸性,甚至是消滅。但是「虎」還留在心中,會在某一時刻被喚醒。
所以我認為,一方面我們做事情需要留有餘地,以防喚起別人的獸性。一方面要學會接受自己,以防喚起自己的獸性。
07
宗教與信仰
最後咱們聊一下宗教與信仰,這是一個很神秘的領域。
現在很多人推崇科技與理性。就我本人從小接受的教育而言,我是一個無神論者,沒有信仰的宗教。
這部電影很多處都寫了神、宗教、信仰。小時候派的迷茫,落難時派看到「神」的驚嘆,虎被嚇到時派歇斯底里的發問等等。
我想到了《人性的枷鎖》中的菲利普,他也是一個瘸子,小時候相信神,就每天虔誠的祈禱神治好他的腿,但是到了他在心裡定的那日,他的腿並沒有絲毫變化,他失望極了,開始對神產生了懷疑。
我對宗教了解的不多,在看《少年謝爾頓》的時候,他們一家每天吃飯前都會禱告,有幾集專門說宗教信仰的。
其實看外國的一些書或影視,很多都會涉及到這方面。
在孩童成長的時候,這個給他們帶來許多困惑。包括我自己,我小學同學中有星期天去跟著奶奶去做禮拜的。
有段時間就在我們村,也有一些婦女們聚在一起唱歌做禮拜。
我當時很迷惑,問媽媽我們信什麼啊?我媽媽當時就說什麼也不信,我是黨員,相信科學。
相信科學是理性的,而有宗教信仰也可以是積極的。
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信仰,最終的目的和意義幾乎都是相同的,引導人們向上向善,在困境的人們心中注入一股力量。
我們能做的或許就是尊重不同人的宗教信仰。
上帝存在與否,這種事情難以下定論,也無法下定論。
信則有,疑則無。
有,則信。無,則尊重。
『貳』 豆瓣9.0的高分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講述了個怎樣的精彩故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影片講述的是男主人公和他的家人在海上遭遇海難,最終和幾個動物倖存以後為了生存問題展開較量的故事。這部影片很是精彩,好看,建議去看一下
『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豆瓣影片 船為什麼沉沒
這部電影主要是體現人心中的獸性,但是在文明的外衣下,人的獸性是不會被激發出來的,就像蓮花中包裹的人的牙齒,所以船翻了,人們陷入了絕境,人們偽善的面具被揭開,心中的獸性被激發。暴風雨是漂流發生的源頭,也是漂流中又發生的一件意外,暴風雨被認為是神所創造的勝景,也是神所詮釋的善良、美好,孟加拉虎在暴風雨中蜷縮在角落,是不敢面對暴風雨的一種表現,即獸性在神所宣揚的推崇中是不被允許的,那暴風雨如果在影片中是導致船翻的因素,那是不是pi的爸爸崇尚的「新派」(科技,科技的進步卻又是人類的慾望不斷推進的)被媽媽的「宗教派」打翻,剝奪文明的外衣,暴漏赤裸裸的人性------
『肆』 豆瓣評分9.0以上電影
豆瓣評分9.0以上電影有《我不是葯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1、《我不是葯神》(2018,豆瓣9.0)
將這部電影放在首位去推薦,是因為《我不是葯神》是國產電影近十年時間的一個巔峰之作。國產電影在觀眾們的映後口碑中,向來鮮少能與外國大片匹敵,在豆瓣上能夠走上9分這個台階的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數若是能在8.5分附近,已經是相對比較出眾的作品了。
但《我不是葯神》這部作品,有超過369萬人在豆瓣上打出了9.0的高分,其中57.7%的觀眾打了五顆星,34.7%的觀眾打了四顆星,幾乎是零差評。裡面關於社會和人性的探討,以及生命和金錢之間的抉擇,至今想起來仍舊令人淚目。
結局中徐崢飾演的程勇被判入獄,他在車上望著大路兩旁的送行人,當時押解的警察特別囑咐把車開得「慢一點」,讓我們在法理和人情之間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於中國人來說,《我不是葯神》是一部值得我們驕傲的佳作。
豆瓣網
豆瓣網(douban)是一個社區網站。網站由楊勃(網名「阿北」)於2005年3月6日創立。該網站以書影音起家,提供關於書籍、電影、音樂等作品的信息,無論描述還是評論都由用戶提供(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是Web 2.0網站中具有特色的一個網站。
網站還提供書影音推薦、線下同城活動、小組話題交流等多種服務功能。2022年4月,豆瓣上線了防水軍控評功能,以保證豆瓣評分能始終中立地還原觀影大眾的平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