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際影城建築工藝設計基本條件
國際影城建築工藝設計基本條件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1、電影廳設計的幾何尺寸:觀眾廳的長寬比例為1.5:1;最大面積≤700。最小面積應≥150,不少於100座(考慮視聽效果和投資成本)。
2、電影院的建築高度:設有大廳的影院內部凈高度≥9.5M;設有中廳的影院內部凈高度≥8M;設有小廳的影院內部凈高度≥6.5M;
3、觀眾廳的平面應符合所在柱網結構。樓面活荷載應取3 k N/(樓板8cm厚混凝土結構)。
4、洗手間距觀眾入口<50m,應分層設置。洗手間的設計;每150座設置一個洗手池,男廁:每150座設一個大便器,每75座設一個小便器;女廁:每50座設一個大便器。並設置殘疾人衛生潔具和設施。按以上標准計算用水量。
5、電影院(城)內觀眾的進、出場應順暢,便於管理,應避免人流交叉和擁擠,二層以上的大、中型電影城進場應設有電梯或扶梯;觀眾疏散樓梯的位置數量和出口的寬度應符合消防要求。
6、電影院(城)內大堂面積不應小於0.5/座
7、電影銀幕的設置:根據五星級電影院的評定要求,最小電影廳的銀幕應≥8M,中廳銀幕應≥10M,大廳銀幕應≥14M;
8、銀幕距後牆的距離:小廳不應≤0.6M,中廳不應≤0.8M,大廳不應≤1M
9、銀幕高度的確定取決於銀幕畫幅制式,銀幕畫幅制式的配置分為三種,一種是「等高法」,第二種是「等寬法」,第三種是「新等高法」。
10、銀幕的視點高度不宜大於1.5M,不應大於1.7M。
11、最近視距不宜小於銀幕寬度的0.6倍,不應小於銀幕寬度的0.55倍。首排座椅與銀幕之間距離不應小於4.5M。最遠視距不宜大於銀幕寬度的1.8倍,不應大於銀幕寬度的2.00倍。
12、觀眾廳內座椅短排法(每排座位數不多於22座)排距不應小於1.05M,相鄰兩排之間的最小凈寬不應小於0.35M,長排法排距不應大於1.10M,相鄰兩排之間的最小凈寬不應小於0.40M。
13、觀眾廳座椅兩扶手中心到中心寬度不宜小於0.56M,扶手間凈寬度不宜小於0.48M,不應小於0.46M。
14、第一排觀眾最大仰視角不宜大於40°,不應大於45°。
15、觀眾內走道寬度應符合消防規范,不宜小於1.1M;廳內起坡採用無遮擋式設計。
16、放映窗口外側底邊距觀眾廳最後一排地面的高度不宜小於2.00M。
17、電影放映機房的設計,單側機房深度不應小於3.2m,雙向機房深度不應小於5.2m,高度不宜小於2.8m。地面活荷載應取3~4 k N/。
18、放映光軸的水平偏角不宜大於3°
19、放映光軸的垂直偏角(放映俯角)不宜大於4°,不應大於6°
20、兩台放映機的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兩台放映機間的軸線距離不應小於1.4M
(2)放映機軸線與右牆面(操作一側)或其他設備的距離不應小於1.4M
(3)放映機軸線與左牆面(非操作一側)或其他設備的距離不應小於1.2M
21、放映窗口應符合下列規定:
(1)放映孔內口尺寸應為0.2M(寬)×0.2M(高),觀察孔內口尺寸應為0.3M(寬)×0.2M(高)。外孔口尺寸放大呈喇叭狀,應達到不阻擋光束。
(2)放映孔中心距離地面高度在放映角為0°時為1.25M,其他角度應根據產品說明做相應調整,觀察孔可與放映孔等高,也可比放映孔高0.3M。
(3)放映孔易垂直於光軸安裝4mm厚光學玻璃,觀察孔安裝6mm厚平板玻璃
22、每段疏散通道不應大於20M,疏散樓梯凈寬≥1.4M,疏散門口1.4M內不應設置踏步。
23、電影院牆體採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兩個相鄰的影廳之前的牆體採用雙層混凝土砌塊。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㈡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時應考慮哪些荷載作用,結構設計
你可以參考《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附條文說明]》JGJ 3-2010
4.1.1 高層建築的自重荷載、樓(屋)面活荷載及屋面雪荷載等應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的有關規定採用。
4.1.2 施工中採用附牆塔、爬塔等對結構受力有影響的起重機械或其他施工設備時,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對結構產生的施工荷載。
4.1.3 旋轉餐廳軌道和驅動設備的自重應按實際情況確定。
4.1.4 擦窗機等清洗設備應按其實際情況確定其自重的大小和作用位置。
4.1.5 直升機平台的活荷載應採用下列兩款中能使平台產生最大內力的荷載:
1 直升機總重量引起的局部荷載,按由實際最大起飛重量決定的局部荷載標准值乘以動力系數確定。對具有液壓輪胎起落架的直升機,動力系數可取1.4;當沒有機型技術資料時,局部荷載標准值及其作用面積可根據直升機類型按表4.1.5取用。
2 等效均布活荷載5kN/m2。
4.2 風荷載
4.2.1 主體結構計算時,風荷載作用面積應取垂直於風向的最大投影面積,垂直於建築物表面的單位面積風荷載標准值應按下式計算:
4.2.2 基本風壓應按照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的規定採用。對風荷載比較敏感的高層建築,承載力設計時應按基本風壓的1.1倍採用。
4.2.3 計算主體結構的風荷載效應時,風荷載體型系數μs可按下列規定採用:
1 圓形平面建築取0.8;
2 正多邊形及截角三角形平面建築,由下式計算:
3 高寬比H/B不大於4的矩形、方形、十字形平面建築取1.3;
4 下列建築取1.4:
1)V形、Y形、弧形、雙十字形、井字形平面建築;
2)L形、槽形和高寬比H/B大於4的十字形平面建築;
3)高寬比H/B大於4,長寬比L/B規范在http://www.zzguifan.com/webarbs/book/228/1803112.shtml不大於1.5的矩形、鼓形平面建築。
5 在需要更細致進行風荷載計算的場合,風荷載體型系數可按本規程附錄B採用,或由風洞試驗確定。
4.2.4 當多棟或群集的高層建築相互間距較近時,宜考慮風力相互干擾的群體效應。一般可將單棟建築的體型系數μs乘以相互干擾增大系數,該系數可參考類似條件的試驗資料確定;必要時宜通過風洞試驗確定。
4.2.5 橫風向振動效應或扭轉風振效應明顯的高層建築,應考慮橫風向風振或扭轉風振的影響。橫風向風振或扭轉風振的計算范圍、方法以及順風向與橫風向效應的組合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的有關規定。
4.2.6 考慮橫風向風振或扭轉風振影響時,結構順風向及橫風向的側向位移應分別符合本規程第3.7.3條的規定。
4.2.7 房屋高度大於200m或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宜進行風洞試驗判斷確定建築物的風荷載:
1 平面形狀或立面形狀復雜;
2 立面開洞或連體建築;
3 周圍地形和環境較復雜。
4.2.8 檐口、雨篷、遮陽板、陽台等水平構件,計算局部上浮風荷載時,風荷載體型系數μs不宜小於2.0。
4.2.9 設計高層建築的幕牆結構時,風荷載應按國家現行標准《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玻璃幕牆工程技術規范》JGJ 102、《金屬與石材幕牆工程技術規范》JGJ 133的有關規定採用。
4.3 地震作用
4.3.1 各抗震設防類別高層建築的地震作用,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甲類建築:應按批準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且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確定;
2 乙、丙類建築: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計算。
4.3.2 高層建築結構的地震作用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一般情況下,應至少在結構兩個主軸方向分別計算水平地震作用;有斜交抗側力構件的結構,當相交角度大於15°時, 應分別計算各抗側力構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2 質量與剛度分布明顯不對稱的結構,應計算雙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影響;其他情況,應計算單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影響。
3 高層建築中的大跨度、長懸臂結構,7度(0.15g)、8度抗震設計時應計入豎向地震作用。
4 9度抗震設計時應計算豎向地震作用。
4.3.3 計算單向地震作用時應考慮偶然偏心的影響。每層質心沿垂直於地震作用方向的偏移值可按下式採用:
4.3.4 高層建築結構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用下列地震作用計算方法:
1 高層建築結構宜採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對質量和剛度不對稱、不均勻的結構以及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建築結構應採用考慮扭轉耦聯振動影響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2 高度不超過40m、以剪切變形為主且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的高層建築結構,可採用底部剪力法。
3 7~9度抗震設防的高層建築,下列情況應採用彈性時程分析法進行多遇地震下的補充計算:
1)甲類高層建築結構;
2)表4.3.4所列的乙、丙類高層建築結構;
3)不滿足本規程第3.5.2~3.5.6條規定的高層建築結構;
4)本規程第10章規定的復雜高層建築結構。
註:場地類別應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的規定採用。
4.3.5 進行結構時程分析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應按建築場地類別和設計地震分組選取實際地震記錄和人工模擬的加速度時程曲線,其中實際地震記錄的數量不應少於總數量的2/3,多組時程曲線的平均地震影響系數曲線應與振型分解反應譜法所採用的地震影響系數曲線在統計意義上相符;彈性時程分析時,每條時程曲線計算所得結構底部剪力不應小於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結果的65%,多條時程曲線計算所得結構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應小於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結果的80%。
2 地震波的持續時間不宜小於建築結構基本自振周期的5倍和15s,地震波的時間間距可取0.01s或0.02s。
3 輸入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值可按表4.3.5採用。
4 當取三組時程曲線進行計算時,結構地震作用效應宜取時程法計算結果的包絡值與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結果的較大值;當取七組及七組以上時程曲線進行計算時,結構地震作用效應可取時程法計算結果的平均值與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結果的較大值。
4.3.6 計算地震作用時,建築結構的重力荷載代表值應取永久荷載標准值和可變荷載組合值之和。可變荷載的組合值系數應按下列規定採用:
1 雪荷載取0.5;
2 樓面活荷載按實際情況計算時取1.0;按等效均布活荷載計算時,藏書庫、檔案庫、庫房取0.8,一般民用建築取0.5。
4.3.7 建築結構的地震影響系數應根據烈度、場地類別、設計地震分組和結構自振周期及阻尼比確定。其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αmax應按表4.3.7-1採用;特徵周期應根據場地類別和設計地震分組按表4.3.7-2採用,計算罕遇地震作用時,特徵周期應增加0.05s。
註:周期大於6.0s的高層建築結構所採用的地震影響系數應作專門研究。
4.3.8 高層建築結構地震影響系數曲線(圖4.3.8)的形狀參數和阻尼調整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除有專門規定外,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築結構的阻尼比應取0.05,此時阻尼調整系數η2應取1.0,形狀參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1)直線上升段,周期小於0.1s的區段;
2)水平段,自0.1s至特徵周期Tg的區段,地震影響系數應取最大值αmax;
3)曲線下降段,自特徵周期至5倍特徵周期的區段,衰減指數γ應取0.9;
4)直線下降段,自5倍特徵周期至6.0s的區段,下降斜率調整系數η1應取0.02。
2 當建築結構的阻尼比不等於0.05時,地震影響系數曲線的分段情況與本條第1款相同,但其形狀參數和阻尼調整系數η2應符合下列規定:
1)曲線下降段的衰減指數應按下式確定:
4.3.14 跨度大於24m的樓蓋結構、跨度大於12m的轉換結構和連體結構、懸挑長度大於5m的懸挑結構,結構豎向地震作用效應標准值宜採用時程分析方法或振型分解反應譜方法進行計算。時程分析計算時輸入的地震加速度最大值可按規定的水平輸入最大值的65%採用,反應譜分析時結構豎向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可按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的65%採用,但設計地震分組可按第一組採用。
4.3.15 高層建築中,大跨度結構、懸挑結構、轉換結構、連體結構的連接體的豎向地震作用標准值,不宜小於結構或構件承受的重力荷載代表值與表4.3.15所規定的豎向地震作用系數的乘積。
4.3.16 計算各振型地震影響系數所採用的結構自振周期應考慮非承重牆體的剛度影響予以折減。
4.3.17 當非承重牆體為砌體牆時,高層建築結構的計算自振周期折減系數可按下列規定取值:
1 框架結構可取0.6~0.7;
2 框架-剪力牆結構可取0.7~0.8;
3 框架-核心筒結構可取0.8~0.9;
4 剪力牆結構可取0.8~1.0。
對於其他結構體系或採用其他非承重牆體時,可根據工程情況確定周期折減系數。
㈢ 樓面結構荷載如何計算
1、恆荷載按照實際情況計算;活荷載按照《建築荷載規范》4.1查用。2、有些軟體可以自己考慮樓面恆荷載。
㈣ 電影院影廳的長寬比應該是幾比幾 觀眾廳樓面活荷載應該是多少
1.5:1活荷負載3KN每平方米
㈤ 民用建築樓面活荷載在工程設計時如何確定
工業建築樓面在生產使用或安裝檢修時,由設備、管道、運輸工具及可能拆移的隔牆產生的局部荷載,均應按實際情況考慮,可採用等效均布活荷載代替。註:
1、樓面等效均布活荷載,包括計算次梁、主梁和基礎時的樓面活荷載,可分別按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確定。
2、對於一般金工車間、儀器儀表生產車間、半道體器件車間、棉紡織車間、輪胎廠准備車間和糧食加工車間,當缺乏資料時,可按本規范附錄C採用。工業建築樓面(包括工作平台)上無設備區域的操作荷載,包括操作人員、一般工具、零星原料和成品的自重,可按均布活荷載考慮,採用2.0kN/m2.生產車間的樓梯活荷載,可按實際情況採用,但不宜小於3.5kN/m2.工業建築樓面活荷載的組合值系數、頻遇值系數和准永久值系數,除本規范附錄C中給出的以外,應按實際情況採用;但在任何情況下,組合值和頻遇值系數不應小於0.7,准永久值系數不應小於0.6.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
㈥ 樓板的設計載荷是多少
一般的樓板為2.0~3.5(kN/m2)
住宅、宿舍、旅館、辦公樓、醫院病房、托兒所、幼兒園2.0(kN/m2)
教室、試驗室、閱覽室、會議室、醫院門診室
食堂、餐廳、一般資料檔案室 2.5(kN/m2)
禮堂、劇場、電影院、有固定座位的看台、公共洗衣房 3.0(kN/m2)
商店,展覽廳,車站,港口,機場大廳及其旅客等候室、無固定座位的看台3.5(kN/m2)
健身房,演出舞台、舞廳4.0(kN/m2)
書庫,檔案庫,貯藏室5.0(kN/m2)
密集櫃書庫12.0(kN/m2)
通風機房,電梯機房7.0(kN/m2)
㈦ 樓板荷載的標准值是怎麼樣的
1、住宅、辦公室、幼兒園以及醫院病房等建築樓板荷載標准值為1.5(kN/m2),准永久值系數為0.4Ψq。
2、學校教室、實驗室、圖書室以及會議室等建築樓板的荷載標准值為2.0(kN/m2),准永久值系數為0.5Ψq。
3、食堂、辦公樓中檔案室等建築樓板的荷載標准值為2.5(kN/m2),准永久值系數為0.5Ψq。
4、有固定座位的禮堂、電影院、體育館以及禮堂等建築樓板的荷載標准值為2.5(kN/m2),准永久值系數為0.3Ψq,如果這些場所內部沒有固定座位,那樓板的荷載標准值為3.5(kN/m2),准永久值系數為0.3Ψq。。
5、展覽館的樓板荷載標准值為3.0(kN/m2),准永久值系數為0.5Ψq。
6、商店的樓板荷載標准值為3.5(kN/m2),准永久值系數為0.5Ψq。
7、車站大廳、候車室以及體操室等建築樓板的荷載標准值為3.5(kN/m2),准永久值系數為0.5Ψq。
8、專用藏書庫和檔案室建築樓板的荷載標准值為5.0(kN/m2),准永久值系數為0.8Ψq。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荷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