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或者電視劇中有很多誤導我們的地方,其中有哪些常識性的錯誤
在影視劇表演中有很多不符合實際的地方,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首先是切腹自盡電視劇/電影鏡頭中都是,一把武士刀,一刀穿腹,然後橫著劃一下,然後切腹者頭一低就死了,實際上不可能這么快死的。現實中切腹後是由身邊的人砍下頭才死。以下摘自網路描述:
以及,很多劇出現不符合時代的水果、花生、米面等食物,及用來擺設的陶瓷器、金銀器、文房四寶等大部分都是超時代的。哦對了,好多以宋元之前為時代背景的古裝劇里出現的畫作,都是寫意山水或白描人物,有的甚至極富西洋畫法,我看的時候也只能笑笑過去了。還有春秋戰國時的寫信、寫奏摺等一系列文字類道具,好多都寫成小篆。其實小篆是秦統一六國後才開始真正通行的,其實各國有各國自己的文字。
望採納
㈡ 求一部關於日本武士的電影
1、老版的很經典
電影《切腹》基本信息(Seppuku)(1962)
導演:
小林正樹Kobayashi
Masaki
2、新版的為最新的風行上可以下
英
文
名Thirteen
Assassins
片名十三刺客
別
名
13人刺客,Jûsan-nin
no
shikaku,13-nin
no
shikaku
片長:90分鍾
上映時間:2010年9月25日
國家日本
類別動作/古裝
語言日語
導演三池崇史
3、樓主請採納,謝謝!
㈢ 日本人的切腹是怎麼切的
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切腹」這種行為不能不提,他們認為這是光榮赴義。切腹雖然是很痛苦的,事實上這種痛苦也是刻意要造成的。
切腹者要用一刀以上,切開自己的腹部。由於自己除去內臟過於可怕,所以切腹的方式最後做了修改,變成由切腹者自己劃上一刀。第一刀切開腹部之後,由朋友或可信賴的家臣立即補上一刀,砍下切腹者的頭。這種來擔當補刀的行為的人稱之為介錯,擔任介錯的人是非常的榮幸的。切腹並非日本唯一的正式自殺方式;1962年,導演小林正樹執導了電影《切腹》。
一般附有介錯人幫助的剖腹儀式過程如下:
剖腹自殺者穿著莊重服裝,用來剖腹的刀或劍放在他正前方。刀可能用特別的布料墊著。武士會作死亡的心理准備,例如寫作稱為辭世之句的詩歌。待他和身旁的介錯人助手准備好,剖腹者會揭開身穿的和服,拿起刀劍,捅進自己腹部。剖腹者首先從左至右的切割,然後作稍微向上的第二刀,讓其腸臟溢出。切出第二刀之時,介錯人進行抱首,即揮刀向剖腹者的脖子斬下,但不完全斬斷,讓頭和脖子仍有一絲牽連。由於這一刀要非常精確,介錯人一般是劍術高手。剖腹者會和介錯人預先同意何時徹底完成斬首。亦有一些切腹者會以扇子或木刀來代替切腹用的小刀,作為形式上的切腹,實際上是由介錯人下刀殺死切腹者。此種切腹方式被稱為扇子切。介錯人一般是剖腹自殺者的親友。武士如果戰敗但輸得光榮,對手可能會為了向其勇氣致敬,而自願擔當介錯人。
㈣ 什麼叫介錯人
在日本廣泛流傳的自刎方法「切腹」中,作為切腹者助手在最痛苦一刻替其斬首的人被稱為「介錯人」。介錯人一般是剖腹自殺者的親友。武士如果戰敗但輸得光榮,對手可能會為了向其勇氣致敬,而自願擔當介錯人。
㈤ 求 切腹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LjajPBLAERGE6EnBmDtufg
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切腹」這種行為不能不提,他們認為這是光榮赴義。切腹雖然是很痛苦的,事實上這種痛苦也是刻意要造成的。切腹者要用一刀以上,切開自己的腹部。切腹並非日本普遍的正式自殺方式;1962年,導演小林正樹執導了電影《切腹》。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㈥ 請介紹一下日本電影導演小林正樹
生平:
生於北海道小樽市。曾就讀於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哲學科,是著名演員田中絹代的堂弟。1941年入松竹電影公司任助理導演。據說當時是通過田中絹代的關系免試進入的。1942年被征入伍,1946年歸國,繼續在松竹公司任助理導演,師事木下惠介。1953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兒子的青春》。1955年攝制的《我買你》進入當年日本10部優秀影片的行列,1959年~1961,小林正樹拍攝了五味川純平的長篇小說《做人的條件》共6 部作品,總長9 小時 38 分鍾。《做人的條件》通過對一個知識分子的命運的描繪,揭露了侵略戰爭的罪行和日本軍隊中的丑惡現象,具有強烈的反戰思想。獲得1960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聖喬治獎。1962年的根據滝口康彥「異聞浪人記」改編的電影《剖腹》描寫了個人反抗封建倫理道德的悲劇,獲得1963年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1975年拍攝了《化石》,使小林正樹獲得了1975年度《電影旬報》評選的電影導演獎。1983年執導的《東京審判》是其近年較重要的作品,影片使用了大量紀錄片鏡頭。1985年已是病榻上的小林創辦了「田中絹代賞」,用以表彰對日本影壇有突出貢獻的女演員,以來緬懷堂姐田中絹代。
㈦ 日本女人切腹是真的嗎一
假的,這部電影叫自殺娃娃,小日本1999年拍的恐怖片
㈧ 有一個電影里演的是好幾個男的排隊切腹,那是什麼電影
《四十七浪人》是2013年卡爾·里辛執導的一部奇幻武士片。
由環球影業出品,基努·里維斯、真田廣之、淺野忠信、柴崎幸、菊地凜子主演。
該片根據日本真實的歷史事件——元祿赤穗事件改編而來,講述的是18世紀時一群日本武士為他們剖腹自殺的主人復仇的故事。
㈨ 切腹的電影
(Seppuku)(1962)
導演:
小林正樹Kobayashi Masaki
主演:
三國連太郎Rentaro Mikuni
仲代達矢Tatsuya Nakadai
類型:劇情
更多外文片名:
Harakiri
片長:135 min
國家/地區:日本
對白語言:日語
發行公司:Signal International
上映日期:1962年9月16日 日本 故事背景是在寬永七年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家光的時候。當時由於家光實施中央集權,削弱了許多諸侯大名,使得社會上出現了許多浪人,即失業武士。造成當時常有一些浪人,跑到諸侯家,表示要在玄關切腹自殺,而諸侯則用錢打發他們走,這於是成為當時流行的敲詐手段。
寬永七年十月,一名叫作津雲半四郎的浪人來到名門井伊家,要求在庭前切腹自殺。家老齋藤勘解由講起了來此提出同樣要求的千千岩求女的事情——家老欣然應承了求女提出要求,然而在為他准備好一切後,求女卻又用再等一、兩日來推託,後來眾人發現他攜帶的原來是一把竹刀便逼他以竹刀切腹,求女不堪痛苦最後咬舌而死。原來求女是半四郎的女婿,他為了給妻兒治病,才出此策酬錢。半四郎呵斥那些人不問緣由就逼他切腹,所謂的武士精神只是表面的虛飾。井伊家的武士們圍住了半四郎,武藝高強的半四郎奮勇地砍倒了幾個家臣,但終因寡不敵眾而被打到。最後,半四郎切腹,因此而死的家臣們被說成是病死,井伊家的勇武之名依然響徹四方……
影片根據瀧口康彥的小說《異聞浪人記》改編,圍繞展現武士道精神的終極形式——切腹展開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故事。導演通過這個故事,對武士道精神做了一番討論,批判了所謂武士的體面這種虛假可憎的東西,謳歌了貧困武士堅守尊嚴的精神,同時對他們的不幸生活遭遇表示出深切的同情,揭露出封建社會的黑暗和不公。這是一部構思巧妙、製作精良、發人深省的傑作。本片在戛納電影界上獲得了贊譽,在日本國內贏得了每日電影評選的最佳影片獎,出演半四郎的仲代達矢憑藉此片獲得了數座最佳男主演獎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