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票錢是怎麼分的

電影票錢是怎麼分的

發布時間:2023-03-01 21:59:19

電影票房分成

本身電影行業就是高風險的行業,所以很多電影不賺錢是正常的。今年的華誼兄弟的《太極》系列,雖然票房都過億,但幾乎肯定是要賠了。全年中國目前製片數量在700多部,但是能夠在主流商業院線上映的只有200多部而已,所以必須需要其他的盈利渠道、就像你說的版權的重復販賣獲利。
大牌分成是有前提的,比如零片酬,或者明星自己本身就有投資,比如《失戀33天》的文章零片酬,拿分成。《匹夫》的黃曉明本身就是出品人之一,自然可以拿片酬。能拿票房分成的都是商業大片豬腳,這些商業大片票房風險一般都較低,幾乎只賺不賠,所以票房分成對製片方的壓力不大。
另外票房分成是對製片方的收入有壓力,但是這種明星在國內畢竟是少數。在好萊塢每年能拿分成的也不多。另外好萊塢很多的製片公司是依靠大型發行公司,像是派拉蒙,和迪斯尼這種,除掉製片公司和影院的分成,發行公司還有十幾個百分點的收益的。。。
另外國內版權獲利的最主要方式不是你說的玩具什麼的衍生品,目前國內主要的版權衍生獲利是電影的電視台,網路版權的銷售。一般一部過億大片的網路版權,一家家電視台和視屏網站賣下來也能夠有千萬左右的純收益,另外還有海外版權的銷售,向東南亞,韓國,日本,美國,歐洲每個國家都可以賣賣,片子不好的賣的就便宜,質量好的自然價格就高。這些版權收益所需要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
並且注意這些版權收益,是毫無疑問都歸屬於製片方的,明星導演是拿不到的,所以製片方只要有渠道,還是可以賺到錢的。
所以電影的成本,都是一個一個渠道慢慢的回收的,並不是說指望著某一個渠道能夠一下子把成本填滿的。反正電影拍完了,接下來除了一些營銷投入,版權可以重復無限制的獲利,打個簡單的例子,邵氏電影這么多年,那些老電影,先是賣票房,接著賣海外版權,再賣VCD,賣DVD,賣網路版權,過個幾年這些版權再賣一遍,過個十年再賣一遍,等差不多了,把所有電影版權一次性打包再賣香港天映娛樂。天映娛樂再出碟,賣網路版權。。。

寫的有點多和亂,你將就著看看,大家可以交流交流。。。

電影院的電影票掙到的錢要分點給導演的嗎

這樣,按照片方和發行公司的分賬協議,票房的一部分給片方,然後片方再根據和主創人員的協議分配。原則上來說,導演是有收益的,主要是看當初協議咋簽署的。
舉個栗子,《人再囧途之泰囧》徐崢的導演,那麼面對四個億的光線收入,王長田給徐崢的導演應分的的那部分外,徐崢的工作團隊將會再多分的10%的收益,也就是4000萬,你懂了嗎?

Ⅲ 一張電影票 影院 能分多少紅

40%左右,其實中國的電影票價格比較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電影院把錢瓜分了大部分。

Ⅳ 電影票房怎麼算的

電影票房怎麼算?
首先,普遍意義上的電影票房指的就是電影的門票收入,比如你說的賣了10億人民幣。同時也統計觀影人次。

只要電影還沒有下映,收入都算入票房。一般都是以周為單位計算。

分利潤:

這里只說國內的情況,國外的不了解。首先票房要上繳5%到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其次要拿出3.3%交營業稅,剩下91.7%的錢由電影發行(製片)方和院線方對分,具體如何分要看雙方在上映前的具體協議。

目前國內的分賬比例是發行方拿43%,院線方拿57%。當然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逐步要與好萊塢接軌,個別大片已經開始階梯分賬了,具體分賬方式不盡相同。

比如《金陵十三釵》,發行方拿45%,票房如果過了5億,則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1%;

《一九四二》,發行方拿43%,票房如果過了3億,浮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5%,如果過了8億,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7%;

《王的盛宴》,首周發行方拿43%,第二周拿41%,第三周拿39%,以此類推一直到下映。

一般好萊塢階梯分賬模式是發行方開始拿大頭,類似《王的盛宴》這種方法,這樣越往後院線方越賺,自然會延長放映時間,越是大片也越受院線方的歡迎。而像《一九四二》這么反著玩的必然是對電影有足夠的信心,但院線方會失去放映的動力,減少上映時間。
電影的票房是怎麼統計,怎麼計算票房的?
一個電影不是全世界的電影院都能播放的,他們會授權給各大電影院。賣出的電影票就是用來統計的
電影院的一部電影票房是怎麼分成怎麼算?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PS: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終片方結算所使用的數據,為中數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3.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4.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5.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6.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

7.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

附: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這部分收入裡面,CCTV6的收購費用為140萬-400萬每部影片,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網路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主要跟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有關。

2.海外銷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國家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這部分收入目前較低,增長潛力大。

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等方式獲得的收入。

4.授權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視覺元素等授權使用,以及版權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 *** 補貼:主要是 *** 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 *** 專項補貼等。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

其中,大部分中國影片的資金回收依賴票房分賬,可佔到影片總收入的80%以上
電影票房是怎樣計算的
首先,普遍意義上的電影票房指的就是電影的門票收入,比如你說的賣了10億人民幣。同時也統計觀影人次。

只要電影還沒有下映,收入都算入票房。一般都是以周為單位計算。

分利潤:

這里只說國內的情況,國外的不了解。首先票房要上繳5%到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其次要拿出3.3%交營業稅,剩下91.7%的錢由電影發行(製片)方和院線方對分,具體如何分要看雙方在上映前的具體協議。

目前國內的分賬比例是發行方拿43%,院線方拿57%。當然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逐步要與好萊塢接軌,個別大片已經開始階梯分賬了,具體分賬方式不盡相同。

比如《金陵十三釵》,發行方拿45%,票房如果過了5億,則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1%;

《一九四二》,發行方拿43%,票房如果過了3億,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5%,如果過了8億,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7%;

《王的盛宴》,首周發行方拿43%,第二周拿41%,第三周拿39%,以此類推一直到下映。

一般好萊塢階梯分賬模式是發行方開始拿大頭,類似《王的盛宴》這種方法,這樣越往後院線方越賺,自然會延長放映時間,越是大片也越受院線方的歡迎。而像《一九四二》這么反著玩的必然是對電影有足夠的信心,但院線方會失去放映的動力,減少上映時間。
電影票房計算 電影票房是怎麼計算的
每個影片上映期間,購票渠道有很多啊,可以通過各個渠道計算購買電影票的數量和票價。
電影票房怎麼算啊
以全國各地電影院票價計算
電影票房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一般票房數量是這樣計算的:

首先定好幾十家人氣比較旺的影院,若全球公映就選擇公映國家的大影院,全國公映就選擇各省市的大影院。

每隔一定的時間(每周、每月),這些影院會把放映某部影片時售出的票數及價格總額計算出來,報給影片發行方,由發行單位統計匯總這個時期的票房。
現在的電影票房是怎麼算的
應該是分地區,比如北美,亞洲……然後是分小地區 比如香港,內地……一般是先按周票房計算,然後是月票房,其次是按暑期季度,年度總票房。當然了這些都是指的正規的電影院。
一部電影的票房怎麼算
影院收的就是票房了,至於影院給片方多少我就不知道了。愛奇藝應該是把版權買下來的時候就把錢結清了,VIP收的錢就算愛奇藝自己的。

Ⅳ 電影院跟影片是怎麼分成的 比如一張電影票為30元,那麼電影院拿多少 導演能拿多少,製片人和演

按照中國電影的票房分賬慣例,假如是100元的票房,
5元錢是要上繳的電影基金,上稅3.3元,剩下的91.7元,
影院拿走35—40元,院線拿約5元,製片發行商方拿剩下的約50.
導演,編劇、演員沒有分成,只有報酬,但一般都會約定分紅。分紅導演和大牌演員一般沒問題,但編劇就拿得到拿不到就兩回事了。(本人就是編劇)

Ⅵ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歷年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創造奇跡,在國際上也更具影響力,國產影片單片票房累計收入超20億、30億、50億的電影也不在少數。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後,當然是投資方大賺特賺。比如說一部成本3000萬的影片,最終票房達到12.69億,這部影片就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泰囧》,影片背後的投資方有一位90後,於宇昂投《泰囧》400萬,經票片分賬獲得的收益為7000萬;成本為5億的《紅海行動》,四川人投資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萬,最終吸金1.2個億……

選擇想投資的電影→了解項目資料與合同→確定認購金額→打款到出品公司對公賬戶→簽訂合同→等待電影上映→電影上映後等分紅→會計律師所計算好分紅→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上。

Ⅶ 一張電影票的錢 分給哪幾路 一般各分多少

對於國產電影,票房按如下分成:
電影發展專項基金5%,交給國家電影管理部門
消費稅3.3%,交給國稅部門
剩下的部分42-48%給製片方和發行方
52-58%給院線和放映方

進口片又分兩種
一種是批片,就是有進口權的國內發行方(國內就中影和華夏兩家有進口的權)一次性付給國外製片方一定的費用(一般最多不超過100萬美元),票房全部歸發行方、院線和放映方所有,絕大多數非好萊塢電影都屬於批片,部分好萊塢B級製作的電影(投資額在8000萬美元以下)也屬於批片;
一種是分賬大片,按國外製片方35%,國內發行方17%,放映方48%分配票房,基本都是好萊塢電影。

如果還不明白請網路「易網路:電影的票房如何分配?」有更詳細的解釋

閱讀全文

與電影票錢是怎麼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推薦感人電影的音樂 瀏覽:190
電影大全2017最新電影 瀏覽:940
快手網紅演的電影大全 瀏覽:743
國外電影女主角和狼 瀏覽:508
關於韓國空姐電影 瀏覽:761
王剛是什麼電影 瀏覽:828
2017電影游輪 瀏覽:595
武俠電影奇門遁甲2015 瀏覽:772
2021年最新動作電影在線看 瀏覽:132
二周歲半小孩可看3D電影嗎 瀏覽:165
韓國電影重量下載 瀏覽:873
國外片贏了晉級輸了被殺電影 瀏覽:684
韓國電影出軌下載地址 瀏覽:269
電影票團購糯米網上海 瀏覽:680
俄羅斯電影老爺爺是狙擊手 瀏覽:732
韓國圖謀電影 瀏覽:122
老電影全集大全趙本山 瀏覽:110
電影位面大抽獎 瀏覽:135
比較的電影愛情電影 瀏覽:817
沈騰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