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焦裕祿電影觀後感800字徵文

焦裕祿電影觀後感800字徵文

發布時間:2023-03-07 12:39:34

㈠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精選5篇

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關於電影 觀後感 大全800字,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1

能參加一個電影的提前觀影,真的是很沒想到的一件事,覺得一直只有在新聞上見過,沒想到的是第一次的體驗就及其優秀。

決勝時刻書寫的 故事 背景是我們很多人都熟悉的建國前期的一些故事,比如渡江戰役之類的名詞是從小就一直徘徊在我們耳邊的,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只是一些名詞,一段故事

尤其是對於像我們這么大的年輕人來說,是很難與那個歷史時刻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的,但我覺得決勝時刻做到了,他讓我與那個時代產生了共鳴,產生了情感上的互通。最主要的就是細節和人物描繪的立體,彷彿帶你回到了那個年代。

這部電影里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完整且立體的,比如對於這段歷史時期的主要人物,我們的五位領導,像唐國強老師飾演的毛澤東讓我看到了一個不僅擁有雄才大略,還很可愛(涉及劇透就不說了,但保證一定是一個最可愛版本的毛澤東),還有就是他們之間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革命情誼也是很讓我淚目的一個點。

再一個就是對於小人物的塑造,這個電影塑造了很多在那個時代下的普通人,比如篇幅描述比較多的,陳有富和田二橋,這兩個人物的塑造是最把我代入到電影中的人物,毛主席身邊的陳有富,性格很單純甚至有點憨,每一次正經的保證完成任務,主席要出去擔心主席安全的時候為難又糾結狀態,還有就是和播音員小孟的那種朦朧的感覺,真的把一個那個年代下的要完成任務但又情竇初開的男孩子演活了(實名感激黃景瑜帶給我們這么優秀的有富);再就是田二橋,這個人物是狠狠賺到我眼淚的人物,一邊體現那個年代的年輕孩子對於黨的事業的熱愛,另一邊還提現了那個年代青年人該有的活潑靈動,而且真的他和毛主席的互動真的很有愛,真的用一個人物體現出我們領導人對於孩子那種真正的關愛,而且他家人和田二橋本人一起在渡江戰役中的那種拼搏感(涉及劇透,就不多提了),真的體現出當時人民對於和平的那種盼望。

看完電影真的覺得自己很難從那種情緒中抽離出來,真的很感謝整個團隊,還有每一個演員,他們真的努力去為我們呈現一個不一樣的 歷史故事 ,真的值得去電影院,最後只想說當一個中國人真的很驕傲。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2

每當《我心永恆》這首感人唯美的歌曲回盪在我耳邊,我便會想起電影《泰坦尼克號》中一幕幕的感人畫面,它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愛的真諦。

影片主要講述了豪華的夢之輪泰坦尼克號的首航就撞上了冰山,然而在輪船先後的逃離過程中出現了閃耀的人格光輝。

最讓我震撼的是偉大無私的「愛」。

正是因為愛,船長在最後關頭才會鎮定自若的指揮大家逃離,自己則回到了他一生為之揮灑汗水的地方——船長駕駛室。

正是因為愛,指揮逃生的人員才會忘記自己的安危,把一切精力全部寄託在了遊客們的身上。

正是因為愛,船上的小提琴手才會一直為驚慌失措的人們拉響一隻只生命的曲子。

正是因為愛,三等艙的母親才會講故事讓兩位孩子安然入睡,她知道存活的曙光最終只屬於黑暗。

正是因為愛,兩位進入暮年的老人才會緊緊依偎在一起。

也正是因為愛,男主角傑克才會把海上唯一的甲板讓給他所愛的露絲。

影片中的一句話更是讓我潸然淚下。傑克在冰冷的海水中對躺在甲板上的露絲說:「露絲,請你答應我,要好好生活下去,不管發生什麼事,你一定會安然的度過晚年,子孫滿堂,兒女滿膝。露絲,請你現在就答應我。」露絲答應了,答應他要好好的生活下去,帶著對生命的依戀,生活的的嚮往,她不會食言,那是傑克送給她的最後一句話,也是傑克心底最美好的嚮往。

我被男主人公偉大的「愛」所感染了,這讓我想到了另一部電影《銀河護衛隊》中的樹精格魯特,它也有著對隊友的愛。在戰斗的最後階段,五人都陷入了茫然,他們中間必須有人要犧牲,否則怎麼與法力強大的對抗?就在這時,樹精用自己的身軀為隊友搭起了一個搖籃,一片天。因為他是善良的,他熱愛這個集體,這個「銀河護衛隊」,熱愛所有與他一起戰斗過的隊友們,不管發生什麼,它都要為集體犧牲,隊友的性命遠遠超過了對生命的留戀······

一首《我心永恆》讓我恍然大悟。愛是什麼?愛是危機時刻閃耀的人格光輝;是把生的希望寄託給他人;是簡單的愛情、親情、友情。這就是愛的真諦。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3

看完《焦裕祿》,影片中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忘—— 大雪 紛飛,黃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書記拉車,幾人推車,車上裝著救濟糧,寒風挾著雪片打在人們的臉上。河南民歌《共產黨是咱好領頭》響起,為這一行人的愛民行為拚命地吼唱著。破土房的門被推開,焦裕祿出現在門口。屋裡的一對老夫婦,老頭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驚詫地看著這位不速之客。焦裕祿來到炕前,坐在老頭身邊:「大爺,您的病咋樣呀?快過年了,我們給您送點糧食和錢來,您們先用著。」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強睜開昏花的老眼,看著焦裕祿:「你,你是誰呀?」焦裕祿拉著他的手:「我是您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老人的鬍子顫動著,淚水涔涔下。老太婆伸出手,順著焦裕祿的頭上往下摸索,帽子、圍脖、棉衣:「感謝毛主席……給我們派來了這樣的好兒子!」那粗獷的民歌配合著畫面將電影推上高潮。

「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焦裕祿同志不愧是共產黨的好書記,人民的好兒子,他是為蘭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電影結束後,一位女觀眾泣不成聲地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焦裕祿同志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這次「講黨性修養、樹良好作風、促科學發展」活動中,自己要不斷去增強焦裕祿同志這種為人民服務埋頭苦幹,永不知倦的責任感。過去有一句話:「黨叫幹啥就幹啥」,不講條件,不提要求,不計個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為黨的工作中去。

「紅日照天下,涌現振奇人。盡管病魔纏繞;奮起棒千鈞。甘願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鱉,倒海索奇珍。蘭考焦裕祿,耿耿鐵精神。鹽鹼凈,內澇治,風沙馴。弦歌聲起,楊柳東風萬戶春。借問津梁何處?萬事認真實踐,全意為人民。群眾中來去,天地共翻身。」當時郭沫若寫的一曲《水調歌頭·贊焦裕祿》將焦裕祿短暫而光輝的生命以客觀公正的角度翔實地傳誦了出來。焦裕祿用他的熱血,在蘭考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寫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畫出了最新最美的圖畫。自己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辦公室幹部,應該時刻牢記自己共產黨員身份,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加強自身修養和作風建設,為實現人生的價值,燃燒自己!只有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記在腦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作貢獻,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僕,一個真真正正的人民好兒子!。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焦裕祿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的一生中學到的,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人民的好兒子,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4

這兩天看了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起初認為這部電影跟其他 勵志電影 沒什麼區別,無非就是講主人公如何克服困難最後取得成功的故事。可當我全部看完以後,我發現影片中所展現的遠遠不止與此。我被主人公面對命運的坎坷、面對生存的艱難以及面對生活的那份態度,那份淡定、從容、執著所深深震撼。

其實主人公由最初的為生活而奔波到最後得到工作,這並不是偶然的。仔細觀察主人公的面部表情,不難發現無論在何種境況下,他都沒有被生活的磨難擊垮,他都始終保持著他獨特的笑容。在父子倆淪落到必須在地鐵站過夜的地步時,這個硬漢在聽到門外強硬的敲門聲時,將兒子抱緊,再抱緊,忍不住流下了辛酸的淚水。但在這個時候,他依然沒有失去對生活的希望。等到兩人住到救濟站時,他還不忘給兒子講笑話、哄他、安慰他。兒子克里斯托弗給了他最大的安慰和希望。從最初看到爸爸媽媽吵架的茫然失措,到媽媽離開以後的逐漸成長,再到跟到爸爸後面像爸爸一樣拚命跑,到最後的兩人手牽手一起步向幸福明天,這一切的一切都那樣真實,讓人不由得不被他們之間的那種深深的父子情所感染。片中還有一個鏡頭:當爸爸拽著克里斯托弗拚命奔向公共汽車時,他不小心將小機器人——他的玩伴丟在了馬路上,爸爸後來上了車才發現,但已是時間不等人。小克里斯托弗那流淚的臉久久地留在了我的腦海里。

片中出現最多的鏡頭是奔跑,在那樣一個經濟大蕭條的時代,每個人都是那樣神色匆忙。克里斯也是從頭到尾都在玩命地跟時間賽跑。哪怕就這樣,最初的幾次,他也沒有能夠追上時間的腳步。他感到疲憊,一種浸透了全身的疲憊。如果僅靠奔跑,看來是不能解決多少問題的。因為在那個時候,每個人的時間感覺似乎都不夠用,這個時候就要講求 方法 和效率了。其實他的成功,奔跑還不是起最關鍵的作用。關鍵是他對人對事的態度,幹事的認真的那份勁頭以及講求誠信的良好品質都給曾接觸過他的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每一個細節他都認真去做好,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直至最後達到自己的標准。當兒子在救濟站睡下後,他還接著走廊的燈光埋頭苦讀營銷的書籍。到最後考試時他第一個交了試卷,心中也是自信的。其實他的成功真是一波三折。本來第一次 面試 應該可以通過的,可是陰差陽錯,由於被警察拘留了一宿,第二天一早穿著滿是塗料的T恤去面試,後果可想而知。不過,由於面試官之一的戈登先生在跟克里斯打過幾次交道以後發現他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幹事業的人。最終幫助他得到了第二次機會。

我覺得我從這部電影中學到了很多。如果當初面臨那種情況的人是我,我會怎樣?我連想都不敢去想。不知從哪裡看到過一句話:苦難是人生的財富。是啊,當你經歷過那種刻骨銘心的苦難以後,你才會對現有的生活感到滿足,感到幸福。你會為你所擁有的一切感恩上天。我很慶幸我是在內地工作了兩年之後才來到了松山湖學校。盡管當時在內地條件也很不錯,但到了松山湖以後我覺得我起碼是感恩的,因為我每天都被深深地感動著。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的體會尤為深刻。我覺得人生無論大喜大悲,無論面臨怎樣的磨難,面臨怎樣的考驗,都應該保持一份淡定、一份從容和一份執著——就像主人公克里斯。因為我們堅信幸福就在我們身邊不遠處,而她註定某天會來敲門。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5

今天,我做完作業正准備看一會兒電視,無意中看見一部電影,叫《小小飛虎隊》。

電影開始放了,裡面有3個鮮明的人物,分別是虎子,小銀,大壯。他們幾個機智勇敢,不用任何武器,卻能搞得敵人稀里糊塗,分不清東南西北。

大壯,他虎頭虎腦,既憨厚又老實,甚至有點傻乎乎的。但有一天在蘆葦叢里,一個大叔告訴了他一個非常重要的情報,要大壯送給老洪,並且除了老洪不能告訴任何人,他做到了。最後,他和虎子,小銀被鬼子包圍,他說:「現在,我要把情 報告 訴你們。即使我們三個最後只有一個能活著出去也要把情報告訴老洪!死了一個還有兩個,死了兩個還有一個!」沒想到大壯小小年紀,卻能說出如此極有抱負的話,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虎子,他頭腦靈活,十分聰明。有一次,他們三個被李二孬捉住了,他明知掩護大壯和小銀逃走,自己可能會付出生命代價,可還是對大壯和小銀說:「我掩護你們倆逃走,到前面小樹林等我!」說著用鞭子緊緊纏住李二孬,掩護大壯和小銀逃走。最後,他抽了李二孬一鞭,飛快的逃到鐵軌的另一邊,這時火車正好開過,李二孬要追也不行了。虎子的勇敢和聰明,還有他為了朋友願意犧牲自己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小銀,他雖然不及大壯的執著負責,虎子的聰明勇敢,但是他的觀察力十分敏銳。有兩次,鬼子想要偷襲他們,都是小銀及時發現,使大壯他們逃過一劫。我們也應該有這種敏銳的觀察力,並且面對問題臨危不亂。

這部電影也很搞笑。有一次鬼子利用虎子和小銀威脅大壯交出情報,大壯急中生智順口編了一句『半夜睡覺老尿炕,不尿它就憋得慌』,那些糊塗的軍官,竟然讓那些翻譯官來翻譯這句話,並且根據翻譯內容東挖西挖,到頭來什麼都沒挖到。哈哈,笑的我肚子疼啊!

這部電影更讓我更多了解戰亂年代的艱辛和困難,相比之下,差的真是太多啦,我也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我們應該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努力工作,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美好。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精選5篇相關 文章 :

★ 《少年的你》電影觀後感800字範文5篇

★ 2019電影觀後感大全精選5篇

★ 《葉問4》觀後感影評大全800字精選5篇

★ 《烈火英雄》正能量電影觀後感800字5篇精選影評

★ 2019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精選800字範文5篇

★ 電影《傳染病》觀後感作文800字精選5篇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800字5篇

★ 觀看電影《囧媽》觀後感感悟最新的800字5篇

★ 《攀登者》影評5篇

★ 《攀登者》精彩影評5篇

㈡ 《焦裕祿》觀後感850字

星期六下午,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觀看了反映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兒子,焦裕祿同志光輝事跡的故事影片—《焦裕祿》。

焦裕祿同志是六十年代初蘭考縣委書記。他為了改變蘭考的窮困面貌,帶領全縣人民戰風沙,斗嚴寒,治鹽鹼,譜寫了一曲共產黨員為黨,為人民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光輝篇章。

焦裕祿同志生活非常簡朴,保持和發揚了我黨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他身為縣委書記,仍一直保持著勞動人民的本色,穿的是補丁衣,吃的是窩窩頭,縣里為了照顧他的身體,特供了一點兒大米。他也叫妻子全部送了回去。有一次,他兒子把一個窩窩頭扔掉。他就給兒子講述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並語重心長地說:「這窩頭還有人吃不上呢!」看到這里,我心裡非常慚愧、內疚,因為我總覺得現在生活好了,浪費一點兒也沒有啥,生活中講求吃穿,有時把大米、白面都浪費掉了。

焦裕祿同志在工作中,保持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他常說:「吃別人嚼過的饅頭沒味道。」有一次,他同秘書冒著風沙下鄉調查,被風吹下了沙堆,秘書勸他回去聽聽匯報就行了,可是他執意不肯,因為他知道,只有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才能實事求是解決問題。而我們有些同學學習不用功,作風徽惰,遇到問題不願動腦子、想辦法,甚至連作業都懶得做,有的同學還抄別人的作業,焦裕祿這種工作作風不正值得我們學習嗎?

焦裕祿同志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在一次基風驟雨中,無數畝玉米被大水淹沒。為了挽回這一損失,他帶領縣委幹部和人民群眾在洪水中搶救莊稼,他忍著病痛,以身作則,奪回了被洪水吞掉的損失。

焦裕祿同志心裡時刻裝著蘭考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在他身卧病床時,還想著蘭考縣的風沙治理和鹽鹼治理問題。縣里幹部來醫院看他,他說:「下次來給我帶幾根麥穗,我想看看鹽鹼地里結的麥穗。」多麼樸素的語言,多麼崇高的思想。他在生命最後一刻留下的遺言中說:「我死後請把我埋在黃河故道的沙丘上,我活著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親眼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這就是焦裕祿留給三十六萬蘭考人民的臨終囑托。他的汗沒有白流,心沒有白操。三十六萬蘭考人民繼承了他的遺志,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奮斗,把沙丘變成了綠洲,把鹽鹼地變為良田。他的遺願已變為現實。

焦裕祿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精神和英名將永存。他不但為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而且永遠激勵著我們青少年為祖國繁榮、富強,為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努力奮斗!

㈢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觀後感

《我的父親焦裕祿》是以焦裕祿二女兒口述的方式展開的,旁白並不多,但它提供了一個視角,就是生活和家庭的視角。


這個視角讓人們看到焦裕祿是從人民生活的角度來觀察現實、確定工作目標的,影片中的事件都是從關心百姓疾苦角度展開的,風沙、洪水、飢餓,解決這樣的問題,就是共產黨人初心的體現,在這樣的工作中舍小家顧大家,甚至忘我,就已經把奉獻升華到了犧牲的境界。影視作品中的事件是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但人物的境界是不平凡的,是超越了世俗尺度的,因而傑出、因而為人敬仰,他的風范和精神已經進入了紅色的精神譜系。

㈣ 以電影《焦裕祿》為題寫一篇觀後感

近日,我又一次看了電影《焦裕祿》,這部多年前由著名演員李雪健主演的老片子再一次讓我熱淚盈眶,我深深地被電影中主人翁那種「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精神所感動。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在語文課本里就有《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那時雖然在老師的引導下,熟讀課文,甚至背誦部分章節,卻只知道焦裕祿是一個可敬的人。但當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特別是深入到基層貼近農村、貼近農民,更感覺當年焦裕祿在縣委書記崗位上的難能可貴,因為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黨員領導幹部勤政為民、鞠躬盡瘁的諍諍誓言。 1962年冬天,正是豫東蘭考縣遭受內澇、風沙、鹽鹼三害最嚴重的時刻。這一年,春天風沙打毀了20萬畝麥子,秋天淹壞了30多萬畝莊稼,鹽鹼地上有10萬畝禾苗顆粒未收,就在這時節,黨組織派焦裕祿來到了蘭考,面臨困難,重重困難,他沒有退縮,挺胸挑起了這副重擔。他首先從幹部作風入手,從徹底改變蘭考一窮二白的面貌上下功夫。深入鄉村、深入農戶調查研究,哪裡有風沙哪裡有他的身影,哪裡群眾需要他,他就出現在哪裡,真正把老百姓的疾苦當作是自己的疾苦,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自己的心坎上,從嚴律己,寬於待人,清正廉潔,用自己務實求實的工作作風,帶領全縣人民與天斗、與地斗,戰勝了一切不可戰勝的困難,改變了蘭考的面貌。 屈指,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縣委書記的工作崗位上僅僅工作了一年零四個月,但他那種不朽的精神卻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他那「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幹部不領,水牛掉井」等一連串樸素而閃光的語言,至今仍影響著許多人。望著他當年的遺物,那一床早已說不清顏色.摞滿補丁的被褥(被子上46個補丁,褥子上35個補丁),更是肅然起敬,他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眾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好。嚴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嚴格要求自己身邊的人,心繫百姓,情系事業,功在千秋,像這樣的領導幹部老百姓除了愛戴和擁護,還能說點什麼呢?

採納哦

㈤ 觀看電影雷鋒焦裕祿江北好人的觀後感

電影《焦裕祿》影評觀後感
已不記得是第幾次看《焦裕祿》了。但記得第一次看是在六七歲時,那是還不是太懂事,總覺得銀幕上這個穿的破破爛爛的人很奇怪,也很可憐。那是我們小學開會,縣委書記來都是坐小汽車的,旁邊還跟了好多人。但電視上這個縣委書記卻很「寒酸」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焦書記送大學生而大學生卻沒有走,他扭著頭眼裡噙著淚看著那個提著行李的大學生,不知怎地,不諳世事的我心裡掠過一絲令人捉摸不透的感覺 酸酸的………
首先我不想過多的談論電影里邊的具體情節大家可以自己看,我想就我及我聽到的關於這部電影的眾多評論及思考並結合現階段的真實情況作一個總結,而非應付式的一篇文章。每次觀看我都對這部電影又多了一層親切感,看到焦書記帶著人冒著風沙去鄉村考察,我忽然想起來電影《雷鋒》中有個場景,作為通訊員的雷鋒跟著縣長下鄉,銀幕上的縣長帶著干糧背著草帽,赤著腳走在水田旁,我想這也就是那個時代官員的真實寫照吧!不到一年的時間焦書記基本跑遍了蘭考縣大多數的行政村,蘭考當時是鹽鹼地風沙天,但焦書記愣是靠著一輛自行車走村串鄉,稍不留神就會摔在沙堆下面,而且還是自己帶干糧,我記得我們縣的幹部只有在春節時才去農村慰問送溫暖,電視上連續幾天不停的播,書記 縣長 一大群副縣長,把一百元還有大米粉條等交給貧困群眾此刻多數人估計在想還是政府好啊!但我仔細看了一下我們的記者「不小心」拍到的畫面:領導穿著全毛的大衣,皮棉鞋。農民穿著舊的已經發白的軍裝,很單薄甚至還瑟瑟發抖。農民的破草房外停著一排黑白相間的轎車以及隨行而來捕捉「動人一幕」的記者。特別是農民在接過錢物時那誠惶誠恐的表情一幅感激涕零的樣子,殊不知,這是他們本應該做的,春節還讓這么多人沒錢花沒衣穿,這是他們的失職,沒什麼可感激他們的!影片中焦書記總在想怎樣才能讓蘭考縣的人民富起來,蘭考的氣候適宜種泡桐,既能防風固沙又能創收,焦書記就一直想再縣里推廣種植,這樣就是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幹部就是要想辦法讓人民怎樣長久的富裕起來而非一年只去一次流於形式的所謂送溫暖,有報道說幹部下鄉的出行費用村裡的招待等比他們送溫暖花的錢都多。好多村干甚至害怕上面的幹部送溫暖,;領導送一筐溫暖,村裡還一車木炭。可笑可嘆!更多影視影評觀後感供您參考,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㈥ 誰能給我整一篇《焦裕祿》的讀後感

懷著復雜的心情看完了《焦裕祿》這部電影,之中都感動得流淚。
1962年,年僅40歲的共產黨員焦裕祿,調任蘭考縣縣委書記。常年穿的是打著補丁的衣服,吃的是窩窩頭,小鹹菜。但是他始終嚴於律己,克己奉公,他堅持生活在群眾之中,和群眾同甘共苦,哪裡最艱苦,哪裡就有他的身影。在蘭考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忍受著肝病的痛苦,日夜堅持工作,後來病情嚴重惡化,變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頑強的意志忍受著劇痛,四處奔波,焦裕祿帶領全縣幹部群眾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治理「三害」;他時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想的仍是群眾;年僅42歲的好乾部焦裕祿於1964年5月14日離開了人間,但他永遠活在蘭考和全國人民的心中。
在六十年代,在蘭考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條件下,焦裕祿同志作為縣委書記與同志們一道,戰斗在抗沙、治鹽鹼地的第一線,在自己病入膏肓的情況下,隱瞞身體情況,拒絕花錢治療,最後累死在工作第一線,看過他所穿的衣服,用過的劣質工具及辦公條件和我們自己對比一下,不言而喻,我們應該學習他那不怕困難勇於與自然做斗爭的精神,學習他不貪圖享樂,一心為民的做法,學習他艱苦創業、艱苦奮斗的精神,我們怎樣把這種精神發揚下去,這就要求我們「不負人民的信任、肩負黨的囑托、執法為民、執政為民」,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他的這種思想工作作風,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學習的,焦裕祿同志不是病死的而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累死的,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死得其所,死的重於泰山,在那艱苦的年代,正是有了焦裕祿這樣的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奮斗,才有了我們社會主義的今天。
從焦裕祿同志身上,我們看到一種精神,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公而忘私,不搞特殊的精神。焦裕祿精神是共產黨人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我們中國有2000多個縣(區),如果每一個縣都有一個焦裕祿,都像他一樣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庄嚴神聖的使命感,我們的小康目標是不是可以更快地實現呢?40年來,焦裕祿精神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他的人格魅力和偉大精神,體現了優秀共產黨員的高尚品質,為後來的人們傳頌不已。
通過這一段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學習,聯系自己的本職工作,感受很深,現在在我們這樣的好環境里,對工作更要盡職盡責,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工作和學習中要學習焦裕祿同志艱苦奮斗、艱苦樸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質,要結合工作和自己實際,接受學習教育,思想上要認識提高,著力重點,解決工作作風、工作紀律、工作效率、工作事業心、責任心的問題,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不斷提高完善,促進工作學習。

㈦ 焦裕祿優秀觀後感400字

《焦裕祿》這部影片再現了這樣一個不朽的共產黨員形象,生動、親切、真實可信地表現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那麼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焦裕祿觀後感400字,一起來看看吧。

影片焦裕祿觀後感400字

暑期里,我觀看了《焦裕祿》這部電影。焦爺爺為蘭考日夜操勞的那一幕幕,深深地打動了我。

焦爺爺非常關心人民的疾苦。影片一開始就是這樣的鏡頭:焦爺爺風塵僕僕地來到蘭考縣委上任,路上遇到一群飢餓難忍、沿街乞討的孩子,他們緊緊地抱著他,伸出一雙雙瘦小的手,向他討吃的。焦爺爺的心顫了,他立即拿出身邊的饅頭,全都給了那些孩子。孩子們都開心地笑了,可焦爺爺卻十分難過。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怎麼能忍心看到這些孩子沿街討吃、忍凍挨餓呢?於是他邁開大步,急匆匆走進了縣委小院,去迎接一場新的“戰斗”。

焦爺爺上任後,嘔心瀝血,思考蘭考前途,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慷慨激昂地對幹部說:“我們辛苦不就是為了讓蘭考人民的生活好起來,讓我們下一代人健康地成長嗎?一個幹部,只要他能看到人民的疾苦,心裡想著人民,就一定會有使不完的勁兒。”

焦爺爺還特別重視下一代的品德教育。一天,他答應小兒子買肉給他吃。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卻把買肉的錢全給了一位生病的群眾。吃飯時,端上桌的菜依然是素菜和窩窩頭。小兒子看到後,一個勁兒地吵著要吃紅燒肉,還把窩窩頭丟在地上。這一下,焦爺爺生氣了,便打了小兒子。小兒子傷心地哭了。當時,我也為孩子感到委屈,因為他爸爸已經答應了呀!再說想吃點紅燒肉,要求不算過分。焦爺爺也感到委屈了小兒子,便抱起他說:“不要哭了,都怪爸爸把錢花了,是爸爸不好,爸爸不該打你。”接著,他又深情地對兒子說:“糧食是勞動人民種的,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你知道嗎?那些種糧食的伯伯都吃不上窩窩頭,我們更要愛惜糧食。來,把窩窩頭吃了吧。”看到這兒,我的眼睛濕潤了。每當我端起白花花的米飯,耳邊總想起焦爺爺親切的教誨。於得,我暗暗提醒自己:我們這些在蜜糖里泡大的幸運兒,可要永遠記住“汗滴禾下土”的勞動人民,還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勞動成果啊。

焦爺爺當了多年的縣委書記,但他的生活卻那麼清苦。他兩袖清風、一心奉公的高尚品德,為我們下一代樹立了光輝的榜樣。焦爺爺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摯愛,對革命事業的無私奉獻,給我們這一代,乃至世世代代都留下了一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啊,敬愛的焦爺爺,我們懷念您,人民需要您,時代在呼喚您……

焦裕祿電影觀後感400字

歲月流逝,難以沖淡人們對他的記憶;實干精神,必將長久的激勵整個民族。焦裕祿紀念館幾百幅照片,全景式的展示著焦裕祿同志無數令人感動、激勵的事情。

許多觀眾在圖片前凝望、沉思…

一把右扶手有洞的舊藤椅,一支不是用於寫字而是用於頂住肝部止痛的自來水筆,一輛破舊的自行車。焦裕祿就是用這些來工作的。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他跑遍全縣149個大隊中的120個生產隊,跋涉2000多公里,查清了全縣84個風口、1600個沙丘和大小河流。

焦裕祿同志逝世後,人們在他的日記本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我想,作為一個革命戰士,就要象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冰天雪飄的嚴冬,永不凋謝,永不變色;還要象楊柳一樣,栽在哪裡活在哪裡,根深葉茂,茁壯旺盛;要象泡桐那樣,抓緊時間,迅速成長,盡快地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這就是對焦裕祿同志一生所走過道路的最生動的寫照。

面對這些感人至深的畫面,我們感受更多的是激勵。還記得中央播音員在播誦穆青同志所撰寫的《縣委書記的好榜樣》文稿時,幾次中斷播音,失聲痛哭。在紀念館的留言本上,也記錄了人們對縣委書記好榜樣的敬意。"你是我們的驕傲,我向您致敬";"你用你的一生譜寫了壯麗的篇章,我將踏著您的足跡,繼續前行" …

如今,在焦裕祿同志精神的激勵下,淄博地區涌現出了大批的焦裕祿式的好乾部焦裕祿觀後感400字焦裕祿觀後感400字。在紀念館的最後,懸掛著崗位上活活累死的山東好民警王勤利、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好局長趙作斌等的事跡,他們用他們的事跡踐行著先輩的足跡。

宋人歐陽修說過,聖賢者"雖死而不朽,逾遠而彌存"。魯迅也說過:"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裡,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祿就是一個雖死猶生,埋在活人心裡,逾遠而彌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將逾遠而彌存,歷經時日而愈加光芒四射。

正如一位觀眾所說的,新的生命,已在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

焦裕祿觀後感400字

這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小時候就在學校組織下看過,還記得當時在偌大的黑暗的影廳里,在銀幕上巨幅焦裕祿的特寫下,自己十來歲的幼小心靈在微微顫動。時隔十幾年,我在單位的組織下又看到這部片子,孩提時代的敏感雖然不存在了,但還是幾度淚水盈眶。這感動無關乎煽情的背景音樂和台詞,而是影片的真實生動的讓人動容。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片子的敘事、化妝、分鏡頭等技術手法已經落伍,但它平實、真誠、樸素的故事卻依然直觸人心底的柔軟。很多人都這樣評價它:這是一部並不過分美化人物的共產黨員模範傳記片。

蘭考縣遭遇風沙、水澇、鹽鹼重重災荒,人們都吃不上飯。為了治風沙,焦裕祿特別寶貝來搞種植的大學生。而一位搞種植的老師傅因病死去,使得焦裕祿認識到幹部的健康問題,因此提出買高價糧補貼幹部。糧食買來後,卻因為有人泄密,省里的調查組也很快到來。而調查組調查後,並沒有追究焦裕祿的錯誤。

買高價糧補貼幹部,這在今天看來很容易被扣上搞特殊化、四風問題的帽子。而在當年那個特殊的環境下,影片卻對此有著特殊的解答,這是一種情懷。

是的,人有很多面,中國銀幕上的英雄人物不應該只有一面。對“高大上”人物塑造的弊病,魯迅曾以“劉備長厚近似偽,諸葛亮多智而近妖”批判過。 而《焦裕祿》影片中,人物活動的細節都很貼近生活,且非常自然。縣常委會上,焦帶領縣委同志們去火車站看遠走他鄉的縣民;大學生准備離開時,焦還用誠心打動大學生,讓他留了下來;夏天暴雨毀掉了很多莊稼,焦帶領眾人一起彌補損失。電影不是為了塑造焦裕祿過分誇大他的“好人好事”,而是用看似稀疏平常的小事來悄悄叩擊觀眾的心,這是真實的力量。

㈧ 我的父親焦裕祿電影觀後感

看完《我的父親焦裕祿》以後,我深受感動,從影片里我知道了不光是要緬懷榜樣,更應該學習榜樣的精神,並切實聯系實際,努力提升自身價值,以實際行動弘揚焦裕祿精神。

影片是是根據焦守雲的同名回憶錄,從「投身革命」「在洛礦」「到蘭考」三個時段回顧焦裕祿同志的革命歷程,回顧了焦裕祿同志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

焦裕祿那種為民謀利益、不求名利、不圖報答的情懷絕不應該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掩埋,而是更加值得我們去發揚光大,深刻學習。

通過影片我知道了在工作過程中,要謹記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服務群眾為工作導向,樹立信念堅定、踏實肯干、愛崗敬業、勇於創新、積極進取的良好形象。他這種勇於挑起重擔,奮勇爭先的實干、肯乾的工作作風使我覺得深受感動,同時也倍受鼓舞。

㈨ 焦裕祿觀影後感

在焦裕祿這部電影中,嚴重患病的焦裕祿憑著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信念,始終堅持著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一心為偏僻窮苦的蘭考人民過上好日子,鞠躬盡瘁的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焦裕祿同志忘記了老婆孩子更忘記了自己,已經重病的焦裕祿依然堅持在工作崗位第一線。為了減輕蘭考縣財政負擔,主動廢除了幹部生活補貼費。為了幫助一些任勞任願的基層幹部,焦裕祿同志頂著極大的風險去別的縣買米。因此還遭到了居心叵測之人的誹謗和中傷。但困難並沒有嚇倒他,反倒增強了改變蘭考窮困面貌的決心。焦裕祿雖然走了,但是他的功績永遠留在蘭考縣人民心中。

㈩ 觀看焦裕祿電影觀後感心得體會

觀看焦裕祿電影感觸良多,焦裕祿同志的形象和故事此前被多次搬上銀幕或者熒屏。焦守雲說:「反映父親一生的文藝影視作品很多,我們也積極地參與了一部分。」

尤其是1990版電影《焦裕祿》深深影響了幾代人。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電影藝術的發展,2016年,我們萌生了再拍攝一部關於父親電影的想法。經過5年的醞釀和准備,在各級領導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下,今天終於交出了這份作業。

在大家的努力下,在新時代,我們用新的電影語言和視角,去解讀一位父親、一個黨員、一個領導幹部42年光輝的一生。關於這部電影我想說的太多太多,借用我們范元導演的一句話,那就是:「想說的太多,都在電影里了」。

《我的父親焦裕祿》影片自2020年10月15日開機以來,攝制組輾轉山東淄博,河南洛陽、蘭考,寧夏銀川、石嘴山,內蒙古阿拉善等地拍攝,作品全面回顧了焦裕祿同志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

在拍攝期間,焦守雲說自己全程參與,以便隨時可以給出自己的細節建議。這也是抱著對父親形象的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實事求是地表現父親,也給後人留下一個真實的焦裕祿形象。

閱讀全文

與焦裕祿電影觀後感800字徵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分享的電影電腦PC 瀏覽:453
03影視博覽歐美如來佛祖電影 瀏覽:744
林正英電影全集大全完整版陰陽 瀏覽:560
郴州哪個電影院好停車 瀏覽:758
韓國的redee演過的電影 瀏覽:897
美國機器電影能變成蛇 瀏覽:908
國內沒有美國電影 瀏覽:258
影院最新電影電視劇更新 瀏覽:504
鬼妻勿語2018泰國電影百度雲 瀏覽:520
電影萬大哥 瀏覽:705
日本一個打僵屍的電影 瀏覽:25
愛情電影要 瀏覽:112
反正電影票 瀏覽:13
真實國外電影 瀏覽:439
劉德華一生演的電影 瀏覽:862
歐美電影mp4 瀏覽:556
2016清新治癒電影 瀏覽:848
2017有啥電影好看的 瀏覽:306
中國的第一個彩色電影 瀏覽:693
僵屍類美國電影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