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豆瓣電影的評分怎麼來的
豆瓣的注冊用戶看完一部電影,心情好的話會來打個一到五星的分(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來)。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鍾,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那42萬用戶里可能包括資深電影評論家,可能包括你、你的親戚、你的小學同學、早晨賣你油條的那個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個人。但每個人都是一票。這個是「大眾評審團」應該的含義:不是說團里的人全都大眾,而是說和大眾一樣一人一票。
——《豆瓣電影評分八問》
『貳』 豆瓣電影評分是怎麼來的,可信度有多少呢
豆瓣評分機制是根據用戶打星來決定的,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電腦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
豆瓣評分通常是電腦自動控制,沒有人為干預。但如果出現惡意刷分現象,也會有工作人員進行人工操作,從而保證豆瓣評分的客觀性。
豆瓣是中國最大的民間電影和電視劇評判網站之一,豆瓣在國內的影響力非常大,很多民眾以豆瓣評分高低來衡量是否願意看這部電影或電視劇,有時甚至可以影響一部電影或電視劇的票房率和播放率。
豆瓣評分匯集了中國和全世界熱愛影評的網友,其中不乏有專業影評人士或影視公司,豆瓣評分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影視作品在大眾心目中的關注度,甚至影響評獎。中國的某些人氣類獎項,例如中國電視金鷹獎,大眾電影百花獎等,有時也會根據豆瓣評分來考慮評獎。(並非唯一標准)
『叄』 豆瓣評分應該怎麼評有什麼規則么
豆瓣評分機制將用戶打的一到五星轉化為0-10的分值,以得分總和除以參與評分的用戶人數得出豆瓣評分,由於這一過程來自程序計算,且每個用戶手中只有一票權利,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評分的客觀性。
無論是電影院排片還是觀眾選擇電影,參考購票平台和評分網站的評價實屬正常,但卻不應該太過依賴某一平台的評分,在了解不同平台評分機制和主要人群的基礎上,通過對身邊已經觀看過的親人朋友了解,再自身愛好和需求進行排片和電影的選擇,如此才能讓評分發揮出應有的參考作用。
『肆』 豆瓣評分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電影觀看者心中,豆瓣電影的評分是很強大的一個參考標准。一些有文藝情懷的青年可以在此閑話國際新浪潮,批判一些超現實主義,而迷妹們可以為自己心中的偶像所,參演的影片點贊,支持……更多的人,可能根本對電影沒有太多研究,甚至只憑喜好或者「聽別人說」而去觀影的同時也會選擇在買票之前參考一下豆瓣電影的評分。
可以說,豆瓣電影的評分一度成為大家評價電影質量的標桿,甚至可以影響一部電影的票房高低,那麼豆瓣電影的評分標准到底是怎樣的呢?
上訴圖片是2015 年的時候豆瓣總經理阿北發表的一篇長文中所說的,意思很明確,豆瓣電影的評分就是基於用戶打分:把豆瓣用戶的打分(一到五星換算為零到十分)加起來,再除以用戶數。就是豆瓣電影的評分,這個分數完全來自程序的計算,中間沒有編輯審核,每隔幾分鍾就自動更新一下,以便快速的展現出及時的評分。
可以說,這是一個「簡單粗暴」的評分機制。觀眾的評價將以非常直接的方式反映在電影的分數上,心情好時打的「五星」和心情不好時的「一星」都將被加入到簡單的計算公式中,最終變成其他人的參考標准。
但同時,阿北也說到,豆瓣也是有「非正常打分」規避機制的。作為一個擁有一億多用戶的「大眾評審團」,每個用戶都是「一人一票」制,而且隨著打分人數的增加,單人評分對整體評分走向的影響其實是在不斷被稀釋。因此,評分計算方法很簡單,但「刷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總體來說,豆瓣的電影評分是參與評分人群的意見「平均值」,雖然有很多的規避以及防範措施,但總體上受評分人個人喜好的影響較大。但我們都知道,豆瓣的用戶,更多的是在全國一二線城市,而且受眾群體大多數都是人們口中所謂的文藝青年們,所以,對於擁有相對「高端」用戶群體的豆瓣,其評分還是偏「小眾」的
『伍』 電影中豆瓣評分中的豆瓣是什麼,這評分都是觀看者評的 還是誰評分的
豆瓣網站CEO在2015年做過專門說明:
豆瓣電影評分沒有專家評審,完全來自豆瓣近一億注冊用戶的自由打分。
『陸』 電視劇電影的豆瓣評分是怎麼得來的
我今天相信大家選擇電影的時候,都會選擇去看一些豆瓣評分比較高的電影。那麼豆瓣評分是怎麼來的呢?
豆瓣評分其實就是國內網友給打的分。我們也可以去給電視劇或者是電影進行評分,首先我們需要注冊一個賬號,然後搜索我們想要評分的電影,點擊看過,然後可以給這個影片進行評分或者是評論其電影的相關內容。
但是好的電影肯定會有好的分數。因為大部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也不要全都寄希望於豆瓣評分了,只把他當做一個參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