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電影產業現狀及發展歷史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電影市場收入規模、中國電影放映場次情況、中國電影行業集中度
行業概況
1、定義
電影產業是對以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三個行業為主,同時包括電影的後產品的開發(如音像製品、電影頻道、相關圖書、玩具等)以及與電影相關的市場活動的總稱,屬第三產業中娛樂業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過視聽技術傳遞藝術形象信息,為人們提供審美、娛樂、宣教服務。
電影產業的特徵包括以下幾點:
2、產業鏈剖析:包括五大階段
從電影行業整體來看,其產業鏈包括電影製作、出品、發行、放映環節。電影製作作為整個產業的最前端,決定了行業的影片供給數量、質量等情況,具有一定的議價權。影片製作完成後,通過出品及發行方使得影片得以面世,向下游院線企業進行宣發。電影產業的終端是院線市場,其基本職能是提供放映服務獲取票務收入,一般占據45%的票房分賬比例,同時還為合作商提供廣告服務、提供賣品等衍生品服務以獲得非票務收入。
在電影產業鏈中,發行上承製片方,下連院線播映方,是將影片全國推廣的渠道,整個電影產業鏈的參與者眾多。
電影製作方主要包括國內外文學與劇本等原始作品方,如國外的漫威、迪士尼,國內的華策影視、騰訊文學等;內容出品方包括海外的華納兄弟、環球影業,國內的萬達影視、華誼兄弟等專業影視公司;宣傳發行方包括華納兄弟、環球影業等傳統影視公司發行方,以及淘票票、愛奇藝與貓眼電影等網路發行方;電影產業鏈終端的院線平台代表公司有海外的AMC與國內的萬達影院、大地影院、橫店影視等。
行業發展歷程:處於「互聯網+時代」
2、中國觀影人次情況:2020年下降近7成
從觀影人次的變動情況看,2020年全年觀影人次5.49億人次,相比2019年減少了68.23%,降幅與票房降幅基本持平。對比2019年全國約14億的人口總量,人均觀影次數為0.39次,相比2019年的1.24次下滑明顯,若以8.48億的城鎮人口計算,人均觀影次數為0.65次,相比2019年減少了1.43次。
3、中國電影放映場次情況:疫情影響放映場次大幅度下降
2020年全國影院共放映電影5658.4萬場,同比減少55.58%,降幅明顯低於觀影人次和票房降幅。對比票房、觀影人次和放映場次的變化情況,隨著國內影院數量的逐年增多,放映場次的增加速度始終能夠大幅高於票房和觀影人次的增長速度。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Ⅱ 今年的電影市場怎麼樣
過去三年新冠疫情讓中國電影市場面臨嚴峻的考驗,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調整,兔年春節檔電影堪稱史上最強,你最期待的是哪部呢?
1、《滿江紅》
張藝謀親自指導,首度將「喜劇風格+懸疑風格」的劇情融合,影片由沈騰、易洋千璽、張譯、雷佳音、岳雲鵬、王佳怡主演的全明星陣容,主要講述南宋時期一群義士鏟奸除惡的故事。沈騰和易烊千璽作為新一代的喜劇之王和影響力與實力兼具的青年演員首度聯袂合作,引發觀眾無限期待。隨著新劇《狂飆》熱度第一,張譯在電影《滿江紅》的表現也值得期待,這部懸疑拉滿又爆笑不斷的故事,《滿江紅》不見不散。
2、《流浪地球2》
作為開啟了中國電影的科幻元年,《流浪地球》可謂是首部重工業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並沒有將地球的「流浪」旅途延續下去,而是選擇闡述地球緣何要流浪的「前傳」,聚焦於人類決定實施流浪計劃前的歷史,吳京、李雪健、沙溢領銜主演、劉德華特別演出的陣容也讓我們期待滿滿。
3、《無名》
諜戰系列,是讓國人最為著迷的系列之一,作為春節檔唯一一部諜戰片,影片源起抗戰時期的上海,講述在魚龍混雜的亂世當中,隱蔽在地下的無名英雄冒死送出情報,保衛祖國空沖的故事。影片有影帝梁朝偉、王一博、周迅等演員的傾力出演,反轉和懸念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吸引力之一,反轉和懸念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吸引力之一,不看到最後一分鍾,無法解開人物身上的懸疑。
4、《交換人生》
看到這部銷畢電影,小編不禁想起了雷佳音2018年主演的影片《超時空同居》,作為春節檔唯一一部純喜劇電影,《你好,李煥英》大火的張小斐再度回歸,在雷佳音和張小斐的再度合作下,講述了仲達和金好相親後,意外跟少年陸小谷換身,解鎖交換人生後的歡樂體驗的故事,是一部適合家人一起觀看的喜劇大片。
5、《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
在中國體育發展史中上,乒乓球項目的地位最為特殊。它擁有著最輝煌的競技成績、最龐大的群眾基礎和最深厚的文化底蘊。該片由鄧超、孫儷等演員領銜主演,講述了中國乒乓低谷時期,如何從信念中汲取力量,絕地反擊的故事。而這個發生在28年前的故事,也希望在28年的今天,給予人們更多虧虧芹在給予人們更多在新一年拼搏前行的力量。
6、《深海》
走過長夜,終見光明。作為上映歷程最為曲折的電影,國漫里程碑《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耗時7年,再次帶來誠意之作《深海》,該片首創「粒子水墨「技術,以豐富的視覺畫面、深刻的故事內核,為大家演繹絢爛
Ⅲ 北京東西城影院全部停業,疫情下影院的生存有多難
北京東西城影院全部停業,疫情下影院的生存有多難?當前疫情影響了全球經濟,第三產業影響肯定非常大,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做下分析:就是人們害怕疫情,不敢扎堆,因此就不想去電影院。疫情影響了絕大多數人的收入,收入減少了,相應的開支就減少,電影作為非生活必需品,首當其沖就會減少去電影院的次數。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一般民眾都可以通過手機、電腦觀看電影,不再非要去電影院看電影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實現了居家看大片。傳統電影院企業在這場疫情中影響很大,出路在哪裡呢?我想提出我的觀點:
Ⅳ 疫情快三年了,影視行業目前的處境如何
影視行業目前的處境是非常差的,因為這一段時間全國的疫情已經變得更加嚴重了,在巨大的疫情防控的沖擊之下,影視行業的發展速度是非常緩慢的。
網路上的視頻依然擁有著非常不錯的發展,但是對於電影行業來說,目前的發展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電影行業的盈利就在於售賣電影票,但是很多普通老百姓由於疫情的管控已經不會再去電影院了,所以電影行業面臨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我認為對於影視行業來說,面臨最大的一個壓力就是來自於疫情防控這一段時間上海的疫情是比較嚴重的,並且上海的疫情已經擴散到了全國多個省份,很多地方都已經加緊了對疫情防控的工作力度,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來,電影院的生意是非常慘淡的。
雖然影視行業在短時間之內受到了比較大的沖擊,但是對於這個行業來說,在疫情過後肯定是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的,因為很多普通老百姓依然是有潛在的需求的。
Ⅳ 疫情下電影業迎來寒冬,主旋律題材電影能否挽救市場
疫情下電影業迎來寒冬,主旋律題材的電影能夠挽回市場,不過疫情一天沒有結束,電影行業也沒有辦法徹底恢復。所以真的特別希望疫情能夠盡快被打敗,那個時候大家肯定會去支持電影票房。也希望大家能夠趁著現在這個時間去琢磨一下劇本,將劇本的質量提高。
現在不管是拍電影還是投資風險都太高了,所以我們要時刻的去關注一下社會情況,等到疫情差不多結束的時候,我們再想著去開拍,要注意電影的質量,否則的話,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去支持願意去消費。也希望那些流量演員能夠稍微提升一下自己的專業能力,這樣才能夠讓自己在這個變化莫測的娛樂圈裡面有立足之地。
Ⅵ 國家電影局發放1億元觀影消費券,當前電影市場的現狀如何
當前電影市場現狀其實總的來說電影市場的規模、供應和消費群體等並不會因為疫情受多少影響,僅僅是在疫情期間被按了暫停鍵,等待疫情結束後自然就會恢復,畢竟喜歡看電影的還是會去看,愛拍電影的還會繼續拍。
總結來看,電影還是那些電影,消費者還是那些消費者,只是方式比之前更豐富了,似乎有些人的乳酪被動了,而有些人的蛋糕卻豐富了!
Ⅶ 疫情對電影行業的影響
2020年3月13日,隨著《花木蘭》突然宣布撤檔,疫情或將造成全球電影業損失近350億元;而中國受疫情的影響,損失大約在100億元,約佔30%。
春節前後,原本定於2020年春節檔播出的《唐探3》、《囧媽》、《姜子牙》、《奪冠》、《緊急救援》、《急先鋒》、《熊出沒》等七部電影,陸續宣布撤檔。春節檔對國內全年票房舉足輕重;集體撤檔,將意味著70億元左右的票房損失。
緊接著,整個2月院線出現首個李茄啟空檔。有專家預計,清明節或者五一檔,電影市場或許才能回暖,這意味2020全年票房或減少近百億元。哪如
受疫情影響,各地影視拍攝基地也被迫關閉。2020年影片減產,已成定局。
同時,疫情造成影視公司及上、下游產業停工、停產、項目停擺,也對投資方、宣發及藝人等整個產業鏈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作為電影從業者,這次疫情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可避納孝免的。
面對疫情,行業從業人員除了按照各地政府的要求做好隔離、有序復工以外,還應借這個時間檔口研發劇本、苦練內功、調整策略,來迎接行業的復甦。
Ⅷ 請問下中國的電影市場還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啊!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電影行業相關企業數量、中國影院數量、中國銀幕數量
改革開放後我國電影進入市場化階段
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誕生。時至今日,中國電影已走過了漏檔110餘年的歷程。中國電影主要分為三個產業發展時期:第一輪產業發展時期(1922年-1945年)、第二輪產業發展時期(1945年-1976年)和第三輪產業發展時期(改革開放至今)。
相關企業數量不燃搜陸斷增大
通過前瞻企查貓網站,以「電影」為關鍵詞,篩選條件為「在業/存續」、「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進行查詢,結果顯示截至2021年,全國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相關企業231456家,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製作業相關企業96469家。其中細分行業內,影視節目製作主體皮頃7238家,影視發行主體813家,影視放映主體485家。
整體來看,我國電影行業在國內有效的疫情防控機制下恢復較好,2021年產量與影院數量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Ⅸ 你認為目前中國電影的現狀如何
行業主要企業:貓眼娛樂(01896HK)、阿里影業(01060HK)、光線傳媒(300251)、新片場(834630)、華誼兄弟(300027)、愛奇藝(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數據: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2021年中國票房結構
疫情後電影產量大幅度回彈
2016-2019年,受益於國內經濟的高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費水平不斷提升,燃搜陸我國電影生產規模總體呈現波動增長。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國產影片數量大幅下降,僅為301部。2021年,受益於全國疫情的有效管控,行業復甦較快,截至12月底,國產影片數量突破新高,達到740部。
總體來說,2021年我國電影產業在疫情後恢復較好,但在收入結構來看,對於票房收入的依賴程度依舊較高。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Ⅹ 電影院落入生存困境,疫情對電影行業的影響有多大
疫情對電影行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的電影行業已經不能開門了。
我和我老公就是這樣,我們自從疫情開始之後,就再也不去電影院了,因為覺得電影院裡面人太多,比較危險,還是呆在自己的家裡是比較安全的,電影院也的確沒有什麼人了,我朋友之前去電影院看過一部電影,裡面人少的可憐。
即使後面解封了,電影院裡面依然沒有什麼人,但是還是要僱用員工的,這樣的話,人工費又是一筆虧損,很多電影院都因此關門倒閉了。
因為疫情的原因,現在很多的電影院都已經開不下去了,也不知道這個疫情到底什麼時候能夠結束呢。
現在電影院裡面就是干,有的員工還是會有,但是去看電影的人並沒有多少,一整個電影院都冷冷清清的,一整天可能都沒有什麼生意,這個行業真的是非常的困難。
我這邊還有一家電影院,是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打造了的,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雖然開了,但也虧損了不少的錢,他們真的是非常的慘,現在雖然弄好了,但是也沒有什麼人去看電影了,他們這是真的虧了一大筆的錢,連個本都沒有賺回來,我都有點同情他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