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與父親有關電影觀後感

與父親有關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3-03-24 17:43:18

『壹』 電影致父親觀後感

電影致父親觀後感

又看一次《致父親》,心頭仍是難以平靜,這一代人的物質和精神都與父輩有天壤之別,沒有幾個人會太了解父親,我認識的大多數人都像《致父親》中李晨飾演的王浩然一樣,每天忙碌著不大不小的事業,認為自己背負了太大的壓力,以為父親並不關心和理解自己,所以心安理得的繼續忙碌,無論離家遠近,都能做到三過家門而不入。

這樣的兒子無疑是可恥的,可是太多人就算有意識,也還是每天有各種各樣的理由繼續忙碌,和老邁的雙親漸行漸遠,由此看來,《致父親》是一部有針對性的電影,或許它不能修復所有父子間的疏離,但於少起到了喚醒的.作用,而作為一部以贏利為推廣為目的微電影作品,能夠在父親節這天承擔起這樣的社會公責,亦是非常值得提倡。

有覺悟還需要有水平,特別是影視作品,一定要達到一定的標准,才能達到治病救人暖人心肺的效果,就像《致青春》,時間地點人物、聲畫、表演台前幕後配合,才能譜寫出一幕人人感同身受的八零後女同胞的青春輓歌,《致父親》也是一部各方面都比較完善,特別針對八零後打造的一碗情感雞湯。雖然只是部微電影,麻雀小卻五臟六腑俱全,比較直觀的就是演員的表現,李晨干凈利落,毫無做作之嫌,曾在《甄嬛傳》中飾演浣碧的古典系美女藍盈瑩演活了一個現代感十足的叛逆少女,資深老演員李郁文和安宇則把老人的情感演繹得深刻感人。

這些演員出色的掀起了一場情感的波瀾,攝影師浩然事業遭遇事業瓶頸,正在關鍵時刻,開照相館的父親電話召集,帶著滿腹的沮喪和埋怨,浩然回到家,在幫父親給鄰居母女倆拍照片,逐漸發現父親的秘密。情節不是怎麼緊張激烈,卻有一種香醇的感染力不停流轉,牽引著觀者的情感,不由自主的去走進角色的內心世界,並像照鏡子一樣借影像審視自我,借表相審視內心。

這是故事的魅力,在中國影壇還算活躍的韓國導演韓承桓不缺匠心,《致父親》的情感始終是不溫不火剛剛好夠打動人心,沒有灑一把生離死別的狗血,也沒有欲語還休的深沉。而是一切回歸真實,就像路豐的標簽:活出真我。當代青年有太多虛幻的理想,也有很多不能自拔的虛無感,怎麼在現實與情感之間實現真我,即不辜負事業,也不給親情留下遺憾,《致父親》給出了一點啟示。

浩然和父親的關系就像人世間大多數的父子一樣,談不上有多親密,也談不上有多不親密。只是彼此的情感交流之間有了一條不易察覺的裂縫,《致父親》的最大好處就是捕捉到了這條裂縫,並用最穩妥的方式放大給觀眾看,並告訴大家,其實這一代人和父親之間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的代溝,只要稍微用點心,就可以消解所有的隔閡。

;

『貳』 關於我和我的父輩電影觀後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2021關於我和我的父輩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我和我的父輩電影觀後感1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延續《我和我的祖國》等以往模式,分四個章節拍攝,分別反映解放前,建國初期,改革開放和當下四個時期的故事。

《乘風》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吳京飾演的父親為了保護群眾,發信號彈假裝到達安全地帶,兒子看到信號彈信守約定發電報,被敵人發現,兒子在敵人炮火下犧牲。父親用兒子的犧牲換來了群眾的安全和大部隊的勝利。父親解救下來的孕婦,後來生下的孩子取名乘風,這就是生命和精神的延續。

《詩》講述的是我國科研人員為研究試驗火箭做出的犧牲。黃軒飾演的父親溫文爾雅,堅強又溫情,體現了老一代科學家們的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懷,電影還影射了已經去世的男孩的親生父親為國家做出的犧牲,章子怡飾演的母親後期又承擔了一個父親角色,照顧兒女生活,補充缺失父親的孩子們的精神支撐,她代替父親為兒子寫詩,看到詩的內容,會讓人潸然淚下,是詩背後的故事讓人感動。父親們都犧牲了,孩子們在詩中,在父親們的影響下成長。

《鴨先知》講述八十年代初以後改革開放的故事,徐崢飾演的父親幽默風趣,有頭腦敢於開拓創新,在啼笑皆非的系列操作下,拍成了全國第一個廣告宣傳片,這部片子終於不用流淚了,父親帶著兒子快樂的體驗生活,觀眾也在會心大笑中體會改革開放的春風。

《少年行》講述的是未來機器人回到現在參與到一個少年的成長經歷的故事,少年的父親因為研究機器人早逝,少年迷戀研究飛機等先進的智能機器人。機器人冒充少年的父親參加學校發明創造展示,參加家長互動游戲,通過交往,機器人有了感情,當機器人回到未來,他的工程師就是那個當初的少年,他回到了那個少年的過去時空。

這四個故事所反映出來的父輩有著一個共同的形象,做兒女的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言傳身教的父親責任。一個父親勝過一百個老師。他們雖然沒有天天陪在孩子身邊盯作業、講作業,也顧不上接送孩子為孩子洗手做湯羹,但精神的指引讓孩子們受益終生。現實生活中,我和我的父輩有各種版本,中國人的父親形象早就刻在了千千萬萬個兒女心上。

關於我和我的父輩電影觀後感2

「爸爸,你到底是做什麼的?」「我啊,是個詩人,在天上寫詩。」

國慶節那天,媽媽帶著我去看了「我和我的」三部曲之一——《我和我的父輩》。部電影由[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四個部分組成。從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抗日戰爭時期,到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發展時期,再到改革開放經濟復甦的初期,一直到我們現在繁榮的現代科技時期??依次從「犧牲」「奉獻」「發展」走到了「探索」「追夢」,理想和信念貫穿全程,卻又相輔相成相互呼應。剛開始我感動得熱淚盈眶,劇情後半部分又讓我哈哈大笑,笑得喘不過氣,情緒泛濫。當然最令我感動的便是章子怡導演的第二部作品《詩》。

施儒宏叔叔為觀測衛星起火點而為科學的獻身,劇中母親不顧身體,努力減小誤差卻差點喪命於此的偉大,施小小雖然才十歲卻努力撐起一個家的成熟,妹妹立志像爸爸一樣去天上寫詩的夢想,無一不讓我動容。

誰都想成為一名宇航員,去天上摘星星。可我們知道,成為一名宇航員很困難並且很危險!電影中的母親,為了將精確度提高到0。2,不顧身體的疲憊不停地實驗、練習。當助手高興地發現成功時,她差點倒下。當她多次試驗時,火葯突然發生了爆炸,她和助手差點為科學獻身。而在此之前,她的丈夫為了搞明白試爆失敗的原因,日夜不停地仔細觀察,而他生前的觀察手冊也為固體燃料試驗的成功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他們的事例只是當時為了研製自己的衛星而犧牲人員的冰山一角,許多重要的科研人員為了科學犧牲了自己,成就了東方紅一號的成功。其實,不止宇航員的工作危險,他們身後的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員也許更危險,更默默無聞,他們的名字不為人知,默默地永遠地留在了當年黃沙滾滾的戈壁灘上……

在最後,他們吟誦了一首詩,「我的孩子,如果可以,我想告訴你世間的一切奧秘,告訴你山川大河,日升月落,光榮和夢想,挫折和悲傷,告訴你,燃料是點燃自己,照亮別人的東西,火箭是為了自由,拋棄自己的東西,生命是用來燃燒的東西,死亡是驗證生命的東西,宇宙,是讓死亡渺小的東西,渺小的塵埃,是宇宙的開始,平凡的渺小,是偉大的開始,而你,我的孩子,是讓平凡的我,想創造,新世界的開始。」

平凡的他們創造了不平凡的新世界。看,風吹了,一面面紅星紅旗迎風招展,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讓我們向為了科學獻身的科研人員致敬!

關於我和我的父輩電影觀後感3

第一部分:《乘風》吳京

這個故事是在抗戰時期,馬仁興(吳京)率領的冀中騎兵團與日寇斗爭。騎兵團在被日寇裝甲部隊追擊的同時,還要保護路上遇到的百姓。在被圍困之際,馬仁興為了大局犧牲了自己外出執行任務的兒子馬乘風等人(吳磊)。最後大部隊與日寇的部隊決戰取得勝利。這個故事名為———犧牲。

第二部分《詩》章子怡

這個故事和名字一樣,沒有那麼多的戲劇化的情節,是奉獻精神的紀實,是一首值得品味詩歌。改革開放後,大批的科研人員為了航天事業的發展奉獻自己,放棄了家庭,投入了祖國的`事業。而這種精神也在影響著他們的後輩,這個故事叫奉獻。

第三部分《鴨先知》徐崢

鴨先知」是形容勇於嘗試的人的。那時候我們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會。但是我們勇敢嘗試,到如今,我們的生活發生這么巨大的變化,都是拜那些「鴨先知」所賜。他們代表的是:創新。

第四個部分《少年行》沈騰

很多人覺得這部分有些拉垮,我不能同意。這一部分我認為說的不是父輩,而是後輩,父輩們的努力就是為了後輩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所以以這樣輕松的方式結尾很適合。因為他們說的是未來。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響應時代的召喚,讓民族精神傳統的火炬—代—代的傳下去吧!

關於我和我的父輩電影觀後感4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電影院看了《我和我的父輩》。裡面一共有四個小故事,都讓我深深感動。

第一個故事講的是解放之前,一位當兵的父親犧牲了自己的兒子,但卻救了一個村的老百姓和隊友的故事。那位父親的兒子叫做乘風,是一名發報員。日本鬼子就是通過部隊的發報信息點來尋找到他們的行蹤。撤退中的部隊帶著老百姓被鬼子包圍,隊長發出信號彈,出去找政委,兒子看見了,以為安全部隊已經撤離過河,就發出了電報。於是,日本鬼子跟蹤發報點便趕了過去,殲滅了乘風所在的四人小部隊。隊長犧牲了自己的兒子,換取了整個村長老百姓的安全,那是多麼偉大又悲壯的故事。

第二個小故事,講的是一個新中國建設期間的一個家庭。父母都在火箭發射中心當工人,製造發動機,經常要試驗助力發動機,而發動機並不穩定,經常發生爆炸事故。

有一次,父親出去加班,結果在實驗中犧牲了。母親沒有將這些告訴孩子們,是因為怕打擊到他們,可是有一次,因為暴雨太猛烈,所有加班的人都回來了,除了他的爸爸。哥哥發瘋似的沖回家,問他的媽媽爸爸是不是死了?媽媽讓他先進門,他耍脾氣不進來,就這樣賭氣,最後媽媽只好說出了爸爸確實已經死了。晚上,哥哥帶著妹妹拿著媽媽送他的孔明燈,將孔明燈點燃許願,希望爸爸能平安活著,放飛到了天空,一個小紅點在黑夜中,飄來飄去。兩兄妹長大以後,膽小怕鬼的小妹妹施天諾成了神舟11號的航天員。

第三個小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經常出醜的父親,外號叫做鴨先知,結果最後卻成了中國第一個拍廣告的人。他是通過各種省錢的方法,不懼怕挑戰,成為葯酒廠銷售科長。他囤了一堆葯酒在家裡,怎麼也賣不出去。最後他想盡了辦法,開創新中國第一個做電視廣告的人,成功地讓葯酒火了起來,銷售一空。

第四個講的是一個2050年的機器人,一下子穿越到了2021年,偶然認識了一個叫做小小的男孩。小小的爸爸死了,他見到了這個機器人,想讓他做自己的爸爸,可是因為一次展示會上機器人沒有幫小小解圍,小小一氣之下跑回了家,把他關在門外了。後來,小小為了撿回飛機掉到海里,機器人不顧短路的危險,把小小救了回來。最後,小小原諒了機器人,機器人走了,回到了2050年,他竟然在發明自己的科學家中找到了小小!原來,2050年,小小也成了科學家,並創造出了這個機器人。

從《我和我的父輩》中,我感悟到了父輩們是多麼的偉大,我們中國發展到今天是多麼坎坷。父愛如山,祖國的強盛離不開父輩們,謝謝我的父輩們!

『叄』 筷子兄弟微電影父子篇父女篇觀後感800字作文

觀筷子兄弟微電影《父親》有感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的不容易……」對於筷子兄的這首《父親》,我明白其中對父親的感情,看了其主演的微電影《父親》,我才深刻理解到一個以「父親」,「Father」,「爸爸」,「爹的」這些稱呼聚集起來的一的偉大的男人,同時他又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男人。而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著這樣一個男人。

《父親》之父女篇
「父女篇」中最感人的地方就是片尾的婚禮部分。網路上宣傳這場婚禮是筷子兄弟「笑中帶淚」中「淚」部分的王牌。他講述的是從小燕燕童年對父親老霍的崇拜開始,描述了一個普通少女成長過程中與父親之間感情關系的變化。父女之間有崇拜與被崇拜,保護與被保護,也因有過度保護而引發的青春逆反。
「笑」:在影片中父親老霍是一個平凡如褪了色的舊照片的老父親,一身純白的警服,在抓捕罪犯時,黑貓警長的風范滑稽的展現在他的身上;女兒長大了,他考慮其自己的終身大事,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不嫌棄他的人,但他的心裡仍想著他的女兒,傻傻的冒出一句:我還有個16歲的女兒……沒有出乎意料,他仍之能單身一人。在他的約會過程中,我們能看到一個年老的父親對愛情的渴望和對女兒的關心和那份愛。
「淚」:父親遭受犯罪分子的報復,頭部重創,喪失了記憶。在女兒的婚禮中:正當所有人都歡喜的祝福這對新人的時候,一陣出乎意料的喧鬧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不約而同的將視線聚集到聲源處,一個身穿白色警服的男人,開著一輛警用摩托朝大家駛來。當大家疑惑不解時,新娘燕燕的一聲不敢置信,包含了無盡激動的「爸」,又為婚禮帶來了一個新的高潮。燕燕以為父親恢復了記憶,想通了,願意接受肖利了,來參加婚禮,獻上他的祝福,燕燕朝父親奔去……
主持人楞了片刻,說道:「感謝新娘的父親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出場,接下來,我們歡迎新娘的父親,將他的寶貝女兒交給我們帥氣的新郎,大家掌聲歡迎。」在熱烈的掌聲中,他伸出了手,女兒挽住了手臂,向前方走去。當所有人都確信他真的恢復了記憶時,他卻拉著女兒,徑直地越過伸出手的肖利,停下腳步,轉過身,朝女兒親切的說道:「燕燕,放學後,爸爸來接你。」然後,便轉身靜靜的離去……
他失憶了,忘了一切,卻仍忘不了小時候的女兒燕燕。
片尾語:即便你忘記了過去所有,也從未忘記愛我。
《父親》之父子篇
繁華都市的蒼涼一隅,破爛的拆遷房旁邊,鬢發斑白
的老肖獨立經營一個寒酸。老肖曾是一名在前線光榮負傷的英雄。回到家鄉後,溫柔的妻子和剛出生不久的兒子給他帶來了無限的自豪和喜悅。他的兒子肖大寶在很小的時候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甚至其才能引起過國家領導人的關注。但可惜,少年時的肖大寶卻變成了《傷仲永》似的人物,打架,彈琴,泡妞……讓愛之篤深的老肖丟盡顏面,羞愧交加,在經過父親的一次打罵後,肖大寶離家出走。
每個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心酸的故事,老肖是一樣,
肖大寶也不例外。肖大寶在街頭賣唱,給手機貼膜,一個讓人心酸的成長歷程。這樣的男人,只是有夢想,在這個夢想中夾雜著兩代人的隔閡與矛盾。而當他夢想成真時,無論是兩代之間的隔閡與矛盾,還是以及萬里的路途,都無法截斷父子之間那骨肉中永世的牽掛與牽絆。
在老肖參加兒子的演唱時,我以為故事就會這樣完美
的結束。但在路途中,也許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車禍,意外,兒子的最後一面也未見著,帶著思念,牽絆離去了。
肖大寶深情迷茫的在演唱台站著,他的眼神中充滿了
等待,等待他思念的父親。可惜,他不知道,他來不了了,他在猶豫,等待,迷茫……
故事結束了?不,還沒有。 他以一首《父親》在結束。

『肆』 2021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五篇

《我和我的父輩》里的四個 故事 里雖然只演了四個家庭,但實際上呈現的是四個時代里廣大父母親的縮影,值得我們所有人借鑒和 反思 。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我和我的父輩 觀後感 ,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1

又是陰雨連綿的一天,我們再次選擇來電影院觀看《我和我的父輩》。對比起《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從家國、民族出發的宏大敘事。《我和我的父輩》更注重於表現家庭、長輩等涓涓細流個體生命體驗。影片中的「父輩」正是經歷改革開放的那一代,他們敢為天下先,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電影由《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四個小故事組成,以新中國建立和發展的四個時代為坐標,通過普通人的生活再現江河美麗父愛如山。

什麼是祖國?祖國就是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們,是每一個中國公民,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祖國是我們大家的家。祖國在那裡?祖國就是在我們的生活里,就是在我們的社會里,就是我們每天面對的親人、朋友、家人。祖國的興亡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是我們每個人每天的行為積累起來的。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涌現過多少英雄人物、豪傑志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從古代的四大發現到如今的神州飛天,中國人演繹創造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話。從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中國精神,更看到了中華兒女的民族精神!

民族神精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一個民族在歷史長期發展當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狀態。民族精神也是一個民族的生命之魂,是一個民族的獨特人格的彰顯,是一個民族的慧根。如果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從古到今,中華民族涌現了許許多民族精神的感人事例,其實這一精神,同樣貫穿著我們整個學習生活中。

電影看過後,內心變得沉重而久久無法平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的時代精神,對於每一個中國公民來說,就是要文明修身,要「改陋習、樹立風」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2

十一假期我們全家一起觀看了《我和我的父輩》這部電影,我的心裡百感交集。

電影一共由四個小故事組成,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個故事。

故事講的是一對父子為了百姓的生命安全和革命的勝利,犧牲自己的故事。父親是一個騎兵團的團長,他的兒子叫乘風。有一次他們執行任務,乘風和兩個戰友負責打探敵軍消息,父親負責將老百姓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因為電報發射設備只有一台,他和父親約定好,一旦父親這邊渡河成功,就打信號彈,他們就會立馬發電報 報告 敵軍信息。

這邊父親帶著大部隊和老百姓轉移,恰好就遇見了日軍的大部隊,原來他們監聽到了父親的`電台信號,就一直跟蹤電台,追殺上來。

此時的父親看了一眼身邊的幾桿破槍和身後的幾十口老弱病殘,沒有跟敵人動手。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忍住眼淚,命令部下發了信號彈。他知道兒子乘風只要一見信號彈,就會立刻發電報。日軍也就會立刻找到乘風的位置,也就是說他發射的不僅是一枚信號彈,還有自己唯一的兒子和多年戰友的生命。此時的他別無選擇,不容遲疑。

信號彈發射到天空,不出所料,日軍監聽到乘風的位置,於是回撤去圍堵。由於乘風有利的牽引住了敵人的大部隊,父親這邊順利的帶著老百姓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戰爭勝利了。乘風和戰友們卻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看到這里,我的心好痛。影片里還描述了在轉移的那些老百姓中,有一位孕婦,她把她的兒子取名為乘風。電影里的父親緊緊抱住這個孩子。我的眼淚也禁不住掉下來。我覺得,這不僅是名字的傳承,還是精神的傳承。

影片再一次讓我感受到我們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無數先輩們的寶貴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國爭光!

如果有機會,我想對先輩們說:「現在的中國,國富民強,國泰民安!你們放心吧!」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3

漸漸地,它爬上枝頭,映入窗欞邊,一時興起,便獨上軒榭台,享受著這靜謐的夜色。月光之下,是廣裹的土地,經過月色的洗禮,顯得無比晶瑩。微風襲來,夾帶著淡淡泥土味,似有似無,沁人心脾。此刻,我思緒萬千,想著我們憩息的國土,浸潤了先輩的心血與汗水,想著那濃濃的愛國情感和那守衛國家,視死如歸的民族之魂……

歷朝年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赴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注民生,就是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他們是上帝的「寵兒」,雖與世長辭,但卻名垂青史,為後人所尊崇。

面對民族的興衰,我想到的是那一抹殘陽,一片荒漠,我想到了「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的毫無怨言,我想到了放棄綠洲夾河而列的長安,甘願遠赴黃沙大漠,來換取和平的王昭君。我不會忘記,歷史更不會忘記,她對著殘陽,望穿秋水的雙眼,還有那一顆隨民族史一起跳動的愛國心。面對國家的榮辱,我想到了愛國將士岳飛,想到了沙場上的金戈鐵馬,和那「收拾舊山河」的慷慨激昂,想到了那長著青苔的墓地,和那「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 口號 ;想到了他的義薄雲天……往事不堪回首,一支無形的匕首從背後襲來,刺入胸膛,留下了「精忠報國」的美名。

他們是愛國的,他們熱愛祖國的山河,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奮戰,為國捐軀,他們走了,但他們那愛國靈魂還在,還有千千萬萬個他們向我們走來,帶著「鐵」的精神,向前邁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增強愛國的情感,敢於進取,自強不息。雖然我們還是青少年,但我們堅信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而貢獻自己力量,唯有國防在,剩有興旺處。面對國防建設的日趨完善,我看到歷史的前進,中華在崛起!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就在不久的將來!願自心出,精需自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願望,而這美好願望的實現,就需要不斷的努力。同樣,民族的興盛,國家的繁榮也需要用辛勤的汗水去換取,而他們-昭君和岳飛等民族英雄,為後世樹立了良好的典範,他們英名輝煌千古……魂牽夢縈多少次夢里神遊,夢到守衛過疆的哨兵,他們為祖國的繁榮,人民的富強而堅守崗位,我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

夜還是那樣靜,那樣美,我的心潮早已澎湃,那赤誠的愛國心。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4

一位名人說過,「愛國心是人類最高的道德」。古往今來,人們可以用無數故事證明這人類「最高的道德」的崇高。令人感動的不是這種「道德」的結果,而是這樣的「道德」往往蘊藏於普通人的心靈、勃發於國家民族的特殊時機。在這個春天,面對紛紛擾擾的世界,億萬中國人民表達愛國主義的澎湃激情,讓我們又一次為這樣的道德而震撼。

為了民族尊嚴、民族利益,表達人民的意志,這種「民氣」非常可貴。但要使它發揮作用,要讓這種「人類最高的道德」轉化為一種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我們還必須讓「愛國心」落在實處,讓「民氣」轉化為民智、民力,使它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發揮真正的作用。也就是說,要有愛國的激情,還要有大國理性。

熱情與理性並不矛盾。在法律的框架下,在道德的范疇內,以國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為著眼點,合法有序地表達,就是理性。這種「理性」反映了一種履行公民責任的擔當。作為個人,我們有表達愛國熱情的權利;作為公民,我們有以大局為重、理性愛國的責任。這種「理性」也體現了一種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眼界:只有以國家利益作為根本,我們的愛國之心,才能起到實實在在的作用。

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它是具體和務實的,是和中華民族與國家的根本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在當今形勢下,中國的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就是繁榮和統一,是發展中國,讓中國變得更加強大。從這個意義上講,以實際行動保持大局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成功舉辦奧運,就是對各種遏制中國、抹黑中國行徑的最好回應,更是愛國主義最為具體生動的體現。

古老的中國曾經歷經坎坷,直到上個世紀中葉,我們才從長久處於國家分裂與抵抗外侮的艱苦磨難中迎來了新生。經歷了_年改革開放,在堅定不移地走向世界之後,中國將一個充滿活力的嶄新形象,呈現給世界。我們應該意識到,中國,已經不是往日意義上的那個中國。作為世界公認的大國,我們的心態理當更加開放、包容、理性、自信,以國家核心利益為重,激情加理性才是我們表達愛國熱情的正確態度。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5

用血肉之軀迎上槍林彈雨,憑單槍匹馬換百姓無恙。負重前行的父親,年輕要強的兒子,父子間天然的博弈使得他們沒有過多的表達,而血濃於水的紐帶卻使得一切盡在不言中。兒子是鐵骨錚錚的父親的軟肋,但恰恰是父親親手將敵軍引向兒子;父親是兒子想要跨越的權威,兒子卻在遭受敵軍圍攻時心領神會慷慨赴死。這是《我和我的父輩》電影中給我們講述的乘風的故事。

國慶長假第四天,從新聞中看到那麼多車輛被堵在高速路上,看到了那麼多的遊客在景區內排隊等候的場景,徹底打消了我想出去轉一轉的念頭,昨天電影《長津湖》的場景還在心頭縈繞,聽說還有一部國慶獻禮片,叫《我和我的父輩》,10月4日,我們再一次走進了電影院,領略了這部電影的風采。

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執導的「國慶三部曲」第三部電影《我和我的父輩》,時間從1942年跨越到2021年,以四個時代為歷史坐標,帶觀眾重溫了四種時代精神。由吳京執導的《乘風》,講述了1942年冀中騎兵團英雄父子的故事,是「抗戰精神」的真實寫照;章子怡首度自導自演的《詩》,展現了中國第一代航天人、科學家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由徐崢執導的《鴨先知》帶觀眾回到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的上海,還原中國大陸第一個電視 廣告 的誕生,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改革開放精神」的體現;沈騰首執導筒帶來電影處女作《少年行》,鼓勵熱愛科學的少年追求夢想,傳遞了創新創造的「偉大夢想精神」。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將鏡頭對准四個時代下個體與家庭的關系,從四個「小家」出發、引出了不同歷史坐標里的父母形象。四個故事以新中國建立和發展的四個時代為坐標,通過普通人的生活再現江河美麗父愛如山。

《我和我的父輩》之《乘風》的篇章取材於抗日戰爭時期一支戰功卓著的鐵騎隊伍「冀中騎兵團」,他們為保護群眾撤離,拚死抵抗日軍,電影描繪了一組騎兵團與冀中人民共同抗擊日寇侵略的軍民群像。《乘風》是一部標準的戰爭片,講了一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故事,恢弘壯闊同時又不乏血腥殘酷的沙場背景為展現革命年代的「父子情」提供了舞台。


2021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五篇相關 文章 :

★ 2021《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及心得5篇

★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2021最新5篇

★ 2021我和我的父輩個人觀後感作文5篇

★ 2021《我和我的父輩》優秀觀後感5篇

★ 《我和我的父輩》2021觀後感深刻感悟5篇

★ 2021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個人啟發5篇

★ 2021國慶節《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5篇

★ 2021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800字【5篇】

★ 2021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心得10篇

★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5篇2021

閱讀全文

與與父親有關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軍裝電影 瀏覽:798
歐美產婦生小孩電影 瀏覽:580
印度電影百度網盤 瀏覽:55
女孩叫克洛伊的美國電影 瀏覽:242
電影戰神2女主角是誰 瀏覽:427
電腦上電視電影 瀏覽:229
花城匯ua電影院團購 瀏覽:752
畫畫日本電影 瀏覽:114
鍾靈街電影院 瀏覽:154
免費下載電影哈利波特第一部 瀏覽:303
好女孩電影2015百度雲 瀏覽:264
近幾年最好看的科幻電影有哪些 瀏覽:30
高級私人教練2017電影 瀏覽:418
日本擠奶水的電影 瀏覽:152
二級內地電影有哪些 瀏覽:409
2015電影排行榜喜劇 瀏覽:984
今天電影時間表2015年的 瀏覽:979
商丘電影院地址查詢 瀏覽:402
免費觀看恐怖僵屍電影電視劇 瀏覽:174
邪不勝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