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頭號玩家》:曾經,我也是沉迷游戲的孩子
上周末看了斯皮爾伯格的電影 《頭號玩家》,非常精彩,五星推薦。
影片故事發生在2045年,現實世界因為環境、社會等問題變得令人失望,人們停止處理問題,將救贖的希望寄託於一個由詹姆斯哈利迪一手打造的vr虛擬游戲中。
在這個游戲世界裡,想像力主宰一切,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想做的事,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這樣的一款游戲,只聽聽就令人興奮和嚮往,如果真的發明出來了,讓人想不沉迷都難吧!
哈利迪離世前,把公司的所有股份巨額財產和綠洲的所有權留給第一個闖過三道謎題,找出他在游戲中藏匿彩蛋的人,至此引發了一場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精彩的五人團隊合力闖關、尋寶游戲和勇斗大反派的情節就此展開。
《頭號玩家》是一部充滿情懷的電影。72歲的斯皮爾伯格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文化元素巧妙地融進電影的細節中,涉及電影,動漫,音樂,游戲等,通過設置彩蛋致敬經典,大家都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小驚喜。人老了果然容易懷舊啊,這是一種充滿了童真和浪漫主義色彩的懷舊,不帶一點感傷和煽情的,令人欣喜的懷舊。
這部電影也讓我想起自己初中時沉迷游戲的那段日子。
有一年暑假,為獎勵考第一名的弟弟,媽媽給我們買了當時最流行的小霸王游戲機(弟弟心心念念的禮物),從此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我驚嘆:世界上竟然還有這么神奇又好玩的游戲!之前玩的跳皮筋、捉迷藏、過家家、打雙升瞬間都黯然失色。
整個暑假,我們都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超級瑪麗》《坦克大戰》《魂斗羅》《忍者神龜》《火影忍者》……把當時流行的游戲玩了個遍。
沉迷到什麼程度呢?記得當時有一款闖關游戲,到了一個地方之後怎麼也通不過,後來我在夢中找到了一個方法(是的,做夢都在玩游戲),醒來後一試,果然通過了。所以,每當看到有些科學家文學家在夢中獲得靈感和突破的文章,我都深信不疑。也感慨自己:如果當時把這種勁頭用在學習上,不成學霸都難吧!
玩游戲的代價,一是讓我戴上了近視眼鏡,二是成績下滑。唯一的好處,可能是讓我體驗到了專注做一件事時的忘我狀態吧。後來,學業繁重,再加上所有的游戲都玩通關了,也就漸漸地不玩了。
現在,我正全身心地投身於「人生」這個大型真實游戲之中,通過學習充電一步步提升自我技能,通過升級打怪突破一個個難關積累經驗值和財富值。這遠比玩電子游戲刺激精彩多了,也更加有意義和成就感。
人生就是一個無限游戲,永遠沒有「通關」的一天,它的終點就是死亡。那麼,玩游戲最重要的是什麼呢?當然是專注和開心啦!用心闖過每一關,享受過程中的精彩,欣賞旅途中的美景,才是「游戲人生」的真諦。
Ⅱ 什麼玩家電影名是什麼
叫《失控玩家》。
《失控玩家》是肖恩·利維執導的科幻動作喜劇電影,由瑞安·雷諾茲、朱迪·科默、喬·基瑞、塔伊加·維迪提等出演,該片於2021年8月13日在北美上映,8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一個孤獨的銀行櫃員發現自己其實是大型電游的背景人物後,揭露游戲廠商老闆的陰謀,拯救所處的游戲世界的故事。
影片評價:
與《頭號玩家》比較,該片相對簡約,故事基本發生在幾條街道之內,所插入的「彩蛋」數量也少了許多,整體氛圍更為輕松詼諧,也更加低齡化。按一百分的標准,該片做到了70分以上的效果,一些地方做得不夠盡興,像故事和游戲背景的勾連,對於主人公的成長,沒有做到更深入。該片中缺少真正意義上觀眾們耳熟能詳的IP,「彩蛋」的元素。
影片雖然很努力賦予了很多作為游戲玩家可以辨識的「彩蛋」,但是由於游戲相關知識門檻高、不夠普世的原因,最終娛樂的只是一小部分觀眾,這也是影片缺失的部分。
Ⅲ 《頭號玩家》什麼時候上映
於2018年3月30日在中國內地與北如並虧美同步上映
《頭號玩家》是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扎克·佩恩、恩斯特·克萊恩編劇,泰伊·謝渣神里丹、奧利維亞·庫克、西蒙·佩吉、本·門德爾森、馬克·里朗斯、T·J·米蔽歲勒主演的科幻冒險片。
Ⅳ 哪裡能看《頭號玩家》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7q6irIkxI_aJ4GOa17oX1g
Ⅳ TOP TOY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來自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頭號玩家》,TOP TOY 的中文名字就是頭號玩家。
Ⅵ 頭號玩家是幾d的電影
頭號玩家 高清
今年,除了一些新銳導演的作品之外,被稱為「科幻老頑童」的知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將為我們帶來一部暌違已久的科幻巨制。
這就是即將於 3 月 30 日在北美與中國內地同步上映的科幻動作電影《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在已經公布的定檔預告片中,特效大師斯皮爾伯格用應接不暇的酷炫場景,給我們展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虛擬現實未來。
目前,有人在網上評價道,《頭號玩家》將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科幻電影,更是斯皮爾伯格對未來世界的一次深度探索,「可以預見會成為新的經典。」如果你喜歡《E.T.外星人》、《侏羅紀公園》、《人工智慧》、《少數緩源派報告》等斯皮爾伯格的經典科幻片的話,那這部《頭號玩家》也絕對不容錯過。
雖然可能沒辦法去西南偏南大會的現場看首映,但3月30號一起去電影院看吧。
Ⅶ 跪求《頭號玩家(2018)》百度雲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泰伊·謝里丹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ZEU-6T5usaZabGjdbMAo3A
Ⅷ 《頭號玩家》不僅僅是一部打怪升級的科幻游戲電影1
《失控玩家》上映好幾天了,據說還不錯,只可惜呆在鄉鎮的我沒時間跑到縣里去看,只能在家回顧一下2018年由斯皮伯格導演的《頭號玩家》,順便來說一下這部電影。
簡 介
《頭號玩家》故事背景發生在2045年,在這個混亂和崩潰邊緣的世界裡,虛擬現實技術已經滲透到了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由科技鬼才哈利迪傾盡畢生智慧打造了一個名字「綠洲」的游戲宇宙。人們只需要戴上 VR 眼鏡,在簡單的裝備配合下就能進入游戲,成為虛擬世界的一分子。在游戲裡面,想像力主宰著一切,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不少人將時間精力全部投注在這個虛幻的游戲里,哈利迪臨終前,宣布自己在游戲中設置了三道謎題 ,還有一個隱藏的彩蛋,第一個找到這枚彩蛋的人即可成為綠洲的繼承人。想要找到這枚彩蛋,必須先解除謎題先獲得三把鑰匙,而尋找鑰匙的線索就隱藏在哈利迪的過往記憶中,自從引發了一場全球網友的競爭。
韋德、艾奇、大東和修是游戲中的好友,和之後遇見的阿爾忒彌斯一起,五人踏上了尋找彩蛋的征程。當韋德成為首位解出第一道謎題的玩家,他和他的朋友不可避免地捲入這場奇遇又凶險的尋寶之旅,最後為了拯救綠洲和世界,要對抗的是名為IOI公司的大資本家,於是韋德他們對全世界的網友發起參與抗爭的邀請……
《頭號玩家》影片里出現了各種經典的電影、動漫、游戲、音樂,還有裡面的人物角色不少都是近些年的經典人物,像金剛、高達、小醜女、鬼娃、超人..... 也有不少彩蛋可挖,但這些都不是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作品質量,基本都在較為穩定的水平,拍得了像《大白鯊》和《侏羅紀公園》爆米花電影,又拍得出像《辛德勒的名單》名留影史的藝術電影,而像《E.T》《頭號玩家》這種商業科幻電影同樣是他擅長的類型片。《頭號玩家》除了引人入勝的敘事文本和精彩絕倫的視覺影像外,主要對故事的核心價值有著較為深厚的內涵。
72歲的斯皮爾伯格曾接受記者采訪時談論過《頭號玩家》的創作 :「我不否認自己是個怪胎,我甚至很驕傲成為怪胎。相對於年輕的英雄們,我覺得自己更像是哈利迪。像他一樣,我喜歡賦予不同人物生命,並拉著觀眾陪我一起玩耍。我從未想像過可以創作一部《頭號玩家》這樣瘋狂的電影。」
斯皮爾伯格用「瘋狂」來形容這部電影,電影的主線——韋德,一個現實中有點「喪」的少年在虛擬世界冒險尋找線索,不僅最後成為「綠洲」的繼承人,也成為了「綠洲」的英雄。這不像是一般的科幻電影,倒像是一部熱血的少年科幻電影,在虛擬的世界裡奮斗,卻在現實里獲得了一切,看似很瘋狂,卻又很好玩。
《頭號玩家》里的英雄模式設定雖老套,但好萊塢至今依舊在用
英雄冒險的神話從某種意義來看,就是一場關乎獲得自我信心感和自我價值感提升的冒險。
(一)歷險的召喚
1.英雄主角幾乎都有逝母之痛。
在《頭號玩家》中,韋德的父母在他小時候就已經逝世,後來收養他多年的愛麗絲姨母也被反派炸死,沒有了庇護,韋德被迫進入危險的領域中,電影這個節奏就是在推動劇情,引觀眾快速進入戲中。
2.英雄想要成長,總要歷練受挫,甚至會犯錯誤。
韋德沒有遵守虛擬社區的游戲規則,不小心說出自己的真實姓名,導致自己的姨媽被炸死,當意識到這個教訓後,韋德才真正成長起來。
(二)別人的幫助
在《頭號玩家》中,給了韋德一枚「加一條命」的游戲幣的哈利迪檔案館的館長,在電影前面三分之一埋下的伏筆,對應後面情節出現時,簡直又是個小高潮 。
(三)英雄就必須要歷險
《頭號玩家》整部電影就是圍繞著三把鑰匙,使得韋德和他的戀人及朋友們身陷困境 ,經歷磨難,使故事推向高潮 。
(四)英雄歸來
英雄的歷險:歸來
《頭號玩家》里,面對諾蘭瘋狂的追蹤,為了換取游戲時間和通關信息,韋德團隊用盡渾身解數去破解困境,以求完成最後的游戲勝利。
這裡面的模式基本可以適用每一部所謂的英雄電影 ,但僅有框架是不夠的人,還需要給這部電影注意靈魂。《頭號玩家》讓我印象深刻有兩個,一個是 解開三把鑰匙的核心意義是什麼 ,另一個是虛擬世界裡的 哈利迪真正離開時說的那句謝謝你玩我的游。
如何解開這 三把鑰匙 是《頭號玩家》的主線,也是整部電影的靈魂核心。 回想影片中的三把鑰匙,是哈利迪窮盡一生後體悟出的三個人生哲理,個人覺得如果僅從人物角度來說的話,哈利迪這么設定游戲,只不過他很渴望有人能夠理解自己。
第一把鑰匙: 當別人 盲目拚命 往前沖時,為何不倒退 , 回到自己的初心 。
在人生中,人們總是匆匆忙忙地往前走,但有時候,回頭看看也許會獲得更大的啟發
第二把鑰匙, 一世匆匆 , 放下顧慮、遵從本心,主動向愛的人表白。
明明是最浪漫的場合,而喜歡的人的人,卻被密密麻麻的僵屍包圍著,剛開始不明白這個情節,後面細想一下,這些僵屍可以說是代表著哈利迪的懊悔,也可以是他沒有勇氣邁出那一步的障礙。也正如女主薩曼莎對哈利迪內心的解析一樣 :「哈利迪最怕的不是『閃靈』,不是某本書或電影,他最怕的是親吻一個女孩兒。」他希望自己能夠戰勝這份恐懼,從「僵屍」的手中救出心愛的女孩兒並和她跳一支甜蜜的舞。
第三把鑰匙, 放下目的、享受過程 。
男主韋德不像反派大軍排著長長的隊去打小游戲關卡,每到最後一關總是輸掉,而是能夠輕松過關,那是因為此時的他已經清楚哈利迪設計游戲的用途,這個游戲的真正目的並不是一味的通關,而是體驗游戲的本身和過程。
最後,「現實」是哈利迪留給世界和所有游戲玩家的彩蛋,一輩子都活在游戲中的哈利迪,還是在最後一刻返回了現實,他在這個虛擬世界與韋德告別,留下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現實的接納。
哈利迪的初心,一直沒改變過,他窮極一生為自己打造了「綠洲」世界後,卻發現,沒有什麼比現實更加吸引著自己。 不管虛擬世界多麼精彩、刺激,最後人總要回歸現實之中才有意義 。 一如影片最後哈利迪對韋德說的話: 「 雖然現實令人恐懼和痛苦,它也是唯一可以美餐一頓的地方。因為,現實是真實的。 」
《頭號玩家》是以韋德的視角,來展示了這個現實世界與虛幻世界的不同、理想未曾變過,丑惡也終將消失,盡管現實生活不盡如人意,但影片的結局最終給了我們大團圓,即便我們面對的生活很糟心,對未來很迷茫,有時候也想逃避現實,但我們總會在一次又一次的與自己對抗中找到新的信仰,才會在不畏現實壓迫下做出一條正確的道路,畢竟充滿希望的現實世界裡,有時候看起來也並沒那麼糟糕。
Ⅸ 《頭號玩家》里有哪些電影、游戲、動漫的經典鏡頭呢
里邊的彩蛋和精彩鏡頭實在是太多了:
初見綠洲
影片開場,我們跟隨韋德的視角進入綠洲時,畫面穿過了游戲《我的世界》(Minecraft)的場景,讓人耳目一新。
蝙蝠俠
韋德介紹綠洲時,說玩家甚至可以與DC當家英雄「蝙局團蝠俠」(Batman)山櫻一起攀爬珠穆朗瑪峰。從隱約的黃色標志可以推斷,這很可能是1989年邁克爾·基頓版蝙蝠俠!
大東與修
大東(Daito)和修(Sho)出場,二人的名字來自日語單詞「Daisho」,意思為「大小」,常指日本武士佩戴的大小對刀。
殺人狂傑森
戴著曲棍球面具的傑森·沃赫斯(Jason Voorhees)出場,但很快被大東和修切成碎片。傑森來自80年代恐怖電影《十三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該系列已有12部作品。傑森的特點是長生不死,在每一部電影中都會被人送進墳墓,但在下一集中又會從墳墓跳出來到處殺人。
鬼王弗萊迪
艾奇以嫻熟的操作秒殺了「鬼王」弗萊迪·克魯格(Freddy Krueger)。弗萊迪來自80年代經典恐怖電影《猛鬼街》(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他的本領是出現在小孩子的睡夢中,用長長的金屬爪子把人殺死。
星際迷航
開場的葬禮上,哈利迪的棺材與1982年《星際迷航2:可汗之怒》(Star Trek II: The Wrath of Khan)中史波克的黑色棺木同款,旁邊的鮮花拼成了星際艦隊的標志和進取號飛船的造型。
西蒙記憶
馬克·里朗斯扮演的詹姆斯·哈利迪發布遺囑,只要在「綠洲」游戲里找到他埋下的終極彩蛋,就能成為海賊王(誤)……注意詹姆斯衣服上的一個胸章logo,源自七八十年的一款記憶游戲「西蒙」(Simon)。四個顏色鍵分別代表四種不同的聲音,它彈過一次後你需要重復一遍彈過的音。
喬布斯
在一段哈利迪與莫羅的發布會場景中,背景音樂播放的是英國搖滾樂隊Tears for Fear的《Everybody Wants to Rule the World》。這首歌曾用在1999年的電視電影《矽谷傳奇》(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中,該片講述了年輕時代的史蒂夫·喬布斯、史蒂夫·沃茲尼克和比爾·蓋茲等人的創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