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功夫市場是什麼電影

功夫市場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3-03-30 06:48:38

『壹』 一對會功夫的姐妹,在菜市場賣菜,有一幫人來找事,是什麼電影

勁辣沙拉
上映:2008年
國家團簡:泰 國弊或搜
類別:劇租歷情
語言:泰語
時長:97分鍾
導演:Nontakorn Taweesuke

『貳』 周星馳拜訪過李小龍嗎

見過!
證:「核心詞語」是《功夫詞典》正文的第一部分,其中收入的三個詞語分別是「李小龍」、「張徹」和「功夫」。這三個詞既是本詞典中最重要的核心語匯,也是構成電影《功夫》的三個基本要素。

在精神上,李小龍是周星馳畢生的偶像,也是促成他拍攝《功夫》的根本動力,可以說,李小龍就是《功夫》的靈魂。

在身份上,張徹是周星馳的入行前輩,作為一代宗師的他開辟的幫會英雄片在形式上為《功夫》架構起一副結實的筋骨。

在內容上,《功夫》終於名正言順地成為周星馳表達的全部,當然這裡面既有來自傳統的武術血脈又有源於科技的電腦密碼,正是這一中一西、一熱一冷的「功夫」造就出《功夫》豐滿強健的血肉。

在拍攝《功夫》的過程中,周星馳一直構思著一場關鍵的武戲,他扮演的阿星脫掉上衣,擺出李小龍最有名的姿勢,露出肌肉盤結的背部。如何鍛煉出背部的肌肉,就成為困擾周星馳的一大難題,但在影片完成後,星爺非常自信地說:「有哪一個導演可以把背後的肌肉練出來?我肯定是第一個,背後的肌肉跟李小龍先生一樣!」

「周星馳的話」

我的奮斗都因為李小龍

李小龍是我的偶像,我小時候在戲院里看的平生第一部電影就是他主演的。那部影片讓我感覺心中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接連又看過幾部他主演的電影後,我立志做一個武術家或是一個演員,如今我努力為之奮斗的一切都是因為他。

他在香港電影的歷史上是一個特例,是萬中無一的人,他有武功天分,又有天時地叢帆利人和。對我來說他不僅是武術家,還是創意人,他對武功的想法與之前任何一個門派都不一樣,總與別人不同。還有就是他的遠大眼光,想想看,在他之前,功夫除了本土市場,其他地方並不知道,但是因為BruceLee,讓中國功夫和功夫電影風靡全世界,他是第一個看到功夫未來發展趨勢的人,一個真正的先行者。在這部影片中,是否用一兩個模仿他經典姿勢的鏡頭表示我的敬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把他對功夫的理解放到了我的電影中。

「詞性比較」

周星馳VS李小龍

2004年10月30日,《功夫》在東京電影節上舉行全球首映儀式,周星馳在現場表示這是一部向李小龍致敬的影片,更著意明確了自己的觀點———「沒有李小龍,就沒有今天的周星馳,也沒有這部《功夫》。」

引用《鹿鼎記》里的一句經典台詞,周星馳對李小龍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其實除了《功夫》,周星馳在他以往的影片中就多次表達過或多或少、或明顯或含蓄的致敬之情。

早在1991年,周星馳便接拍了《新精武門1991》,這部影片雖然借用了李小龍名作的片名,在內容上卻與陳真救國的故事沒什麼關系。只是在劇情和場景上借鑒了一些元素,最有名的一段就是周星馳怒拳打倒到「霍家拳館」挑釁的日本武士,並撕掉「東亞病夫」的橫匾,整場戲幾乎完全效仿李小龍的原作,星爺從神情到早世形體都畢恭畢敬地向偶像學習,也難得在片中英武正氣了一把。周星馳說《功夫》的主題是「勇氣」,而這也正是《精武門》和李小龍精神的根源所在。

後來,星爺的「李小龍癮」還會時常在他的電影里發作,比如在《武狀元蘇乞兒》里耍了套雙截棍,《千王之王2000》里施展截拳道功夫。當然,還有在《少林足球》里,周星馳一板一眼地對吳孟達講出「我心目中浩氣長存的已故偉大武術家李小龍先生」,崇敬之情溢於言表。

「歷史典故」

《功夫》里的兩位高手曾有幸與李小龍合作演出。這兩位就是扮演包租公的元華(右圖)與擔任武術指導的洪金寶,而他們則是出自「七小福」(相關詞條見C68)的師兄弟。

而在《龍爭虎鬥》的開頭,李小龍和洪金寶則有一場頗為精彩的較量,但結果可想而知,幾個回合過後身形健碩的洪金寶便被一代巨星輕易地制服在地。

「名詞解釋」

李小龍,無論在電影界還是武術界,他都是一個無需任何註解的巨星。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英文名BruceLee,生於1940年,死於1973年。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33年,在去世三十餘年後的今天,他卻依然是「功夫」無可替代的代名詞;他只主演過5部電影,每部都成了必讀的電影經典;他從出道到去世只有不到三年的時間,卻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票房紀錄叫後輩望而生畏。

今天,屬於李小龍的傳奇仍在繼續。在美國,金發美女烏瑪·瑟曼穿起在《死亡游戲》里留下的黃色戰衣,在「殺死比爾」的同時重溫一下30年前他帶來的血腥快感;在韓國,號稱頭號性感的男人權相宇拾起他的雙截棍,用尖叫與苦喊講出一段「馬粥街殘酷史」;而在中國,有個42歲的男人用三年多的時滲睜雹間拍攝了一部電影,為的只是圓自己三十多年的「李小龍夢」,這個男人叫周星馳,而這部電影就是《功夫》。

本書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首發,轉載請保留

『叄』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功夫電影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功夫電影是1928版《火燒紅蓮寺》。

相關介紹:

1928年的《火燒紅蓮寺》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神怪熱,此後武俠電影也成為在世界影壇上最富於中國特色的電影種類。

故事講述了位於湖南瀏陽、平江兩縣交界處的趙家坪,是歷史上有名的械鬥之地。瀏陽縣地方把頭陸風陽在一次械鬥中吃了虧,便託人介紹,讓兒子陸小青拜昆侖派大師學習武功。

(3)功夫市場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火燒紅蓮寺》誕生在1927年中國近代史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以後,其時國民黨屠殺昨日的同盟者共產黨人的屠刀,令社會充滿了血腥和失敗的氣氛,失望和避世的情緒也在社會上彌漫。

這部影片的問世曾被視為滿足人們逃避現實情緒的一個典型代表。但就電影本身而言,《火燒紅蓮寺》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影響。它在商業上的成功為中國電影在市場上的立足開辟了一種電影樣式。

《火燒紅蓮寺》上映後廣受歡迎,一時有萬人空巷之感。故此後在三年內連續拍出了18集。從1928年到1931年,中國共上映了227部武俠神怪片。同時,片中的一些特技攝影在當時也充滿了創新意識也使它獲得了「武俠神怪片」之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火燒紅蓮寺

『肆』 什麼是邵氏功夫電影誰能給我介紹一下。

邵氏功夫片,這個大名許多人都是如雷貫耳,但是還真沒人能系統的介紹一下,我也只能大概跟你說下。簡單地說,邵氏就是邵逸夫(國內很多大學都有他捐贈的教學樓和圖書館)和他兄弟,邵氏電影就是他們創辦的電影公司所拍的電影,因為他們出品的功夫片數量足夠多,質量足夠上乘,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開創了一個電影的時代。可以說沒有邵氏電影,就沒有今天香港電影在世界上的地位,香港電影屆也就不可能發掘出後來的李小龍,成龍,李連傑等,他們的功夫片都是延續了邵氏功夫片的血脈並且突破創新發揚光大了。

不看邵氏電影,不能說了解香港電影;不看邵氏電影,研究香港電影歷史的朋友,研究也會出現斷層。邵氏電影記載的不僅僅是它在香港最輝煌的10年歷史(60年中代到70年代末),也是記錄了香港電影50年發展史的一個方面。

1930年,邵逸夫與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先後購入多間戲院;更到歐美搜羅西方的先進電影及器材。發展到1961年,邵氏已經是世界上擁有最大私人電影製作室的電影公司。

邵氏的掌門人--邵逸夫和鄒文懷

邵逸夫1907年生於上海,浙江寧波鎮海人,父親是漂染業商人,家中排行第六,故有「六叔」的稱號。1924年,他與兄弟成立上海「天一影片」,並負責外埠發行工作。1926年他從上海青年會中學輟學,往新加坡協助三哥邵仁枚管理電影業務。

在新加坡,他結識了南洋華僑富豪余東璇及其女友黃美珍,及後更與黃美珍情投意合,可幸余東璇不但沒有動怒,而且成人之美,並送了數十萬元給邵逸夫創業,邵逸夫遂於1937年與黃美珍在新加坡結婚,並誕下2子2女。這段婚姻維持了50年,直到1987年黃美珍85歲時於美國病逝。這一年,邵氏公司也宣布停產,同時,邵逸夫的4個子女陸續淡出邵氏的管理層。

邵氏由盛而衰,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邵逸夫的舊部鄒文懷另立爐灶,成立嘉禾影業公司。

現在是嘉禾影業公司老闆的鄒文懷,是香港乃至世界電影圈無人不知的人物,在電影圈內,他的知名度甚至比邵逸夫還要高。

鄒文懷在邵氏工作了12年,由宣傳部主任干起,直至升任總經理,他因與邵逸夫意見不合,遂帶同何冠昌、蔡永昌等部下,另謀出路。

在電影圈流傳最廣的一段故事,是說鄒文懷一邊給邵逸夫打工,一邊將以《獨臂刀》而出名的邵氏影星王羽撬過檔,為了避過禁制令,把《獨臂刀大戰盲俠》安排在台灣拍攝。邵逸夫知道後大怒,該片上映時,邵逸夫指「嘉禾」侵犯版權,兩人都是親自上法庭對簿公堂,官司打了足足一年,花掉的律師費超過100萬港元,直到電影映期結束還未完結,足見兩人的水火之勢。

鄒文懷的成功,主要取決於他施行的獨立製片制度,他把與演員的僱傭關系改為合作關系,電影的利潤與演員分賬,從而網羅了大量的優秀演員。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創下香港電影史625萬元票房空前紀錄,與鄒文懷的用人政策不無關系。80年代,鄒文懷發掘出成龍,為嘉禾創造了另一個高峰。但令嘉禾名利雙收的,其實是一套西片——《忍者龜》,該片破了2億美元的票房紀錄,4隻可愛的會打中國功夫的小龜在小孩子中得以風靡。鄒文懷在國際影業市場的地位,從此奠定。

邵氏功夫片的大師們

香港功夫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些開拓者,又很多來自於邵氏。那麼讓我們看看這些功臣的名字——

導演:張徹、胡金銓、程剛、楚原、劉家良、劉家榮、鮑學禮、王羽、孫仲、午馬、張曾澤、桂治洪、徐增宏等等。

武指:劉家良、韓英傑、唐佳等等。

演員:鄭佩佩、王羽、姜大衛、狄龍、劉家輝、傅聲、李修賢、王龍威、白彪、戚冠軍、陳觀泰、汪禹、谷峰、詹森、爾東升、岳華、宗華、劉永、鹿豐、羅烈、鄭雷、楊志卿等等。

以上這些功臣都是邵氏功夫電影的中堅力量,他們代表邵氏功夫電影的最高成就,在邵氏經典的功夫電影之中,幾乎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這些人或已仙去,或者是退休已久,只有少數人活躍在影壇。狄龍大家都很熟悉,最近有些印象的是他在《還珠格格3》中演乾隆皇帝,都認不出來了,老了,真是歲月不饒人。往日玉樹臨風的姜大衛和秦沛、爾東升是哥兒三個,他們是同母異父。姜大衛最近的一次表演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雛菊》,在裡面演鄭雨盛的老大,那個扮演殺手組織老闆的就是他。從1967年《獨臂刀》上映之後,張徹就帶領著他的夥伴和干兒子們一起在功夫片領域打天下,張徹一生拍攝過100多部電影,今天看到的很多電影的題材,都是他首先發掘的,他的電影代表作品有:

《金燕子》、《雙俠》、《大刺客》、《新獨臂刀》、《保鏢》、《獨臂刀王》、《刺馬》、《水滸傳》、《盪寇志》、《報仇》、《八國聯軍》、《方世玉與胡惠乾》、《少林寺》、《少林五祖》、《殘缺》、《馬永貞》、《惡客》、《拳擊》、《十三太保》、《叛逆》、《年輕人》、《射鵰英雄傳》三部曲、《雪山飛狐》、《仇連環》等等。反正是今天的人能想到的功夫題材,張徹幾乎是拍光了,他也夠狠的,都沒給後人留下什麼發展空間,後人之後模仿他走過的路,翻拍他的作品了。作品多了自然參差不齊,有好有壞。張徹的作品個人認為有珍藏價值的是——《獨臂刀》、《新獨臂刀》、《獨臂拳王》、《十三太保》、《馬永貞》、《報仇》、《雙俠》、《少林五祖》、《殘缺》。當然,這只是個人意見。我最喜歡的是《新獨臂刀》和《雙俠》還有《十三太保》,姜大衛的表演是絕了!這三部電影都是他與狄龍搭檔演出,兩人號稱張徹電影的「雙角」,是和張徹並稱「鐵三角」的組合,三人創造了華語功夫片的神話。狄龍那時可真夠帥的,尤其是《刺馬》和《新獨臂刀》中的扮相,集陽剛與溫文爾雅於一身,是個不可多得的演技派明星。這些電影就不詳細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觀看,畢竟還是那句老話「百聞不如一見」。

張徹下面就要說說楚原,張徹是邵氏首席功夫片大師是沒錯,但是張徹不可能永遠吸引觀眾,邵氏這樣巨大的電影製片廠還需要更多不同類型的導演來加入,楚原就是另一位引起廣泛關注的武俠片導演。楚原的武俠片基本都是改編自古龍的小說,這里也有個鐵三角——楚原、古龍、狄龍。楚原導演,古龍原著,狄龍主演,在後期的邵氏是票房的保證。楚原導演的古龍武俠片有《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決戰前後》、《綉花大盜》、《蕭十一郎》、《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楚留香》等等,部部精彩,都值得一看。看到這些名字,也不用我多說了吧,武俠小說迷應該都是耳熟能詳的了。

最後要說說劉家良,這一位大家應該比較熟悉,成龍的《醉拳Ⅱ》他扮演那個滿洲最後一個武舉,在《七劍》中扮演付青主的就是他。他是邵氏最後一位台柱級導演,邵氏後期的經典功夫片幾乎都是出自他的手,《少林三十六房》、《神打》、《十八般武藝》、《陸阿采於黃飛鴻》都是他的代表作,片中展示的都是他硬橋硬馬的真功夫。他的父親劉湛就是他的師父,他父親是林世榮的弟子,林世榮大家該知道是誰了吧?論武術的賞心悅目而言,劉家良的武打設計是最好的,他有真功夫,曉得怎麼樣在鏡頭前面表現的最好,各位看看他在《醉拳Ⅱ》中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他的身手不凡。

可以說邵氏的成功不是一兩個人的功績,而是在那個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集中了無數具有開創精神和天賦以及孜孜不倦的投資人、製片、導演、編劇、演員、幕後工作人員等,再趕上香港經濟的騰飛,電影市場的繁榮,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才給我們留下了至今堪稱經典的好片子,時至今日,還在影響著包括好萊塢在內的世界電影,眾所周知對邵氏功夫最崇拜的就是昆廷達倫蒂諾,他的很多片子都有向邵氏致敬的影子。

邵氏top10
1. 大醉俠(1966)
2. 十三太保(1970)*
3. 星際鈍胎(1983)
4. 流星蝴蝶劍(1976)*
5. 香江花月夜(1966)
6. 江山美人(1959)*
7. 成記茶樓(1974)
8. 傾城之戀(1984)
9. 大軍閥(1972)*
10. 愛情的代價(1970)

『伍』 李小龍 成龍 李連傑 洪金寶 元彪

成龍是跟戲班,跑龍套,李連傑是北京體育隊武術隊員,李小龍身出於詠春拳那一門,甄子丹出自於蔡禮佛門派,元彪 繼李小龍之後,華語影壇涌現出一大批功夫人才(成龍、李連傑、甄子丹、趙文卓、洪金寶、吳京、於榮光、元彪、元華、錢小豪、錢嘉樂、周比利、熊欣欣、任世官、劉家良、楊紫瓊、楊麗青等),他們相繼傳承著功夫片的正統血脈。其中的三位代表性人物,也代表著不同時期的功夫電影。 憑《醉拳》《蛇形刁手》等片展露頭角的成龍,開創了搞笑功夫片的先河。成龍風格代表的是八十年代的功夫電影,當時的功夫明星大多沿襲此路線,比如洪金寶、元華、元彪等。 從《少林寺》開始,李連傑俊朗的外形和堅毅的性格,就深深印在觀眾心裡。作為武術冠軍出身,李連傑的動作極具觀賞性和可塑性,在袁和平、程小東、元奎等人的調教下,每每出場都英姿颯爽。他成功的塑造過黃飛鴻、方世玉、陳真等傳奇人物,是古裝功夫片的標志性人物! 與成龍不同,李連傑專注於台前的表現,很少參與幕後創作,因此熒幕的形象多變。李連傑的作品以古裝為主,動作講求簡約美觀,在九十年代的功夫片市場,與成龍的時裝功夫喜劇呈雙塔之勢。在九十年代末,李連傑正式投身好萊塢,成為國際功夫明星。 由於幼年習武,李連傑念書不多,專注於台前的他在表演方面裹足不前,始終沒有起色。而且,李連傑在功夫方面參雜了各家的東西,缺少自己的動作風格。李連傑近期的作品《英雄》《霍元甲》,都想挖掘一些深層次的東西,這反而導致動作場面有些迷失和自我陶醉。 李連傑風格代表的是九十年代的功夫電影,其時更強調功夫的觀賞性,類似的代表人物還有趙文卓、周比利、吳京等。 與李連傑同齡的甄子丹一直與電影若即若離,早年憑連續劇《精武門》為觀眾認識,並陸續參演過幾部動作影片,九十年代自導自演過《戰狼傳說》和《殺殺人,跳跳舞》,此後一直專注於幕後的動作設計,享譽海內外。0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甄子丹憑《千機變》拿下第一個「最佳動作設計」,時隔一年,他又憑《殺破狼》再獲此殊榮,從而登上功夫明星的塔尖。 與李連傑類似,甄子丹也是師從各家。甄子丹巷戰能力很強。母親是武當功夫名家。他早年受李小龍影響學習武術。主要是跆拳道。後來去北京武術隊訓練。成龍是京劇武行出身。就是俗稱的 七小福。 洪金寶 。元彪 元華這些人。 李連傑是正統的武術套路。功底扎實。甄子丹,他和李連傑、吳京算是師兄弟,套路方面也是很有一套,關鍵的是他是實戰套路的。打架打出來的,和小龍哥一樣。實戰經驗豐富,所以感覺他略強於李連傑,(成龍、洪金寳、元彪這些戲班出身,,但他博採眾長自成一格。沒有成龍的雜耍滑稽,沒有李連傑的花拳綉腿,甄子丹的動作風格,更傾向於直截性和實戰性。 甄子丹風格代表的是2000年代,傳統功夫片已經難以在市場立足,此時需要像洪金寶、熊欣欣、劉家良這些硬橋硬馬。 另外給你個網站地址,上面的內容不錯: http://blog.phoenixtv.com/user2/yuanhongxtf/archives/2006/332145.html

『陸』 泰國電影一個女孩功夫很好在菜市場打了好多人什麼名字

功夫少女

『柒』 當年的《功夫》為何創造了全球超一億美元的票房

因為作品的標新立異與獨特。

《功夫》是由周星馳執導,周星馳、曾謹昌、霍昕、陳文強編劇,周星馳、黃聖依、林子聰、陳國坤、梁小龍、元華、元秋等主演的動作喜劇類電影,於2004年12月23日在中國上映。

《功夫》花費三年時間以及幾千萬元的資金沒有白費,與好萊塢相比毫不遜色。層出不窮的神奇武功經過翻新後,煥然一新的出現在影片中,讓人過足眼癮。

奇思妙想的點子,天馬行空的形象,讓人應接不暇。許多細節可以感受到周星馳的良苦用心,每個演員也彷彿都是為了角色而來,各自特點分明。

閱讀全文

與功夫市場是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