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2武漢知音號游輪門票多少錢
夏季的炎熱是晚上坐船看風景的好去處,並且卜液武漢知音號游輪絕對是最適合拍照的地方,從碼頭棧橋到躉船、船艙,都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原樣再現,那麼2022武漢知音號游輪門票多少錢。
1.平日普通票:
工作日成人票248元/人;周末成人票298元/人
雙人套票|VIP套票|禮遇優享票
(老人購買成人票)
2.優待票:【現場購買】
兒童票:1.2米(不含)-1.5米(含)
學生票適用范圍:(限全日制在校學生,不含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學歷)。
為避免造成不適,1.2米(含)以下兒童謝絕入場。身高1.2米(不型廳物含)-1.5米(含)的兒童獨自購票,請主動購買兒童票,兒童票請到知音號服務中心購買。
為使遊客有更好的觀演體驗,《知音號》分為A、B、C三個登船口進入「知音號」內,三條路線入口和路線不同但觀看內容是相同的。
1.碼頭、躉船
提前半個小時檢票,能拍回本。
雖然演出從晚上7:30才開始,但是請一定要提前半小時到場,因為進入檢票口的那一刻,穿越之旅就開始了。
從碼頭到躉船的路上,所有的場景都是按照老照片復建,並用電影做舊工藝處理,絕對是最適合拍照的場景之一。
沿路販賣各種老物件、漢味小吃的貨郎。
躉船上的水塔、堆砌的木箱。
黃包車與老式汽車是最受歡迎的合影道具。
2.船艙內
移步換景,只怪拍照的時間太短
整艘知音號一共4層,頂層是露天甲板,主要舞台在1至3層的船艙內。就算拋開劇情,光看舞檯布景,我就夠腦補一部浮華的年代戲了:長廊、房間、舞廳、酒吧、移步換景之間,彷彿置身電影之中。
除了裝飾考究,船艙內布置的各類燈光設備都進行了巧妙隱藏,1600多種燈,幾乎全為定製,外表符合年代特徵,卻能呈現出專業的舞台燈效。
1層與2層劇情最為豐富,大家專注看戲就好,主辦方似乎是為了滿足大家拍照的渴望,特地把3層打造成自由拍照的空間。
1樓是舞廳與酒吧,演員們在這個社交之地,演繹著各種故事。
2樓是頭等艙與三等艙,演員在這里成為獨立的個體,每個房間的擺設,都暗示了它們主人的線索。
漢劇名伶的房間擺放著劇照、戲服、頭面
茶商的房間,擺滿伏如了各種茶罐。
3層是自拍者的天堂。
知音號的票根上,標有房間號碼,走到3層,找到屬於你的房號,這個房間將是你的自由時空。
房間里的每一個細節都極具年代感。你可以大膽地把玩桌上的金邊眼鏡、書信、懷表、舊書、摺扇,如果你沒有準備好一身旗袍洋裝也沒關系,打開房間的衣櫃,數套做工講究的戲服任你挑選。
穿上衣櫃里的衣服自拍,更加有代入感。
3.頂層甲板
長江上獨一無二的觀二橋視角。
接近演出的尾聲,所有人都將登上4層甲板,此時游輪已行至江水中央,正好從長江二橋下穿過,而在在燈光的照射下,特別驚艷。
這是長江上獨一無二的觀橋視角,兩岸的燈火通明的高樓,一下把人拉回了現實的時空。
從甲板上望過去,兩岸各種還在修建中的高樓,夜景格外好看,彷彿能看到這座依江而興的城市的未來模樣。
現場還有爵士樂隊演出。
頂層的休息室,能看到知音號專屬的「城市記憶博物館」,這里展出了從全球徵集的老物件與老故事。
㈡ 哪裡有賣二手老款電影機的
您好,建議您去您所在城市的同城類網站和二手用品網站上看看,還有當地的舊貨市場走走或許可以找到二手老款電影機出售的信息。
㈢ 拍攝電影,電視里的汽車是從哪裡來的
1,製片梁頃方花錢或者租的,少數要撞爛的肯定買的了,但一般不會鬧孫是新車(翻新)液渣鏈,節約成本
2,廠家贊助的,如007系列,速度與激情等,廠家為了打廣告
㈣ 為什麼歐美電影里大部分是老式汽車
美國電影中的汽車,大多是復古的,曾經紅極一時的美國本土車。
例如福特野馬,等等。
美國對自己文化科技甚至製造業的自豪。
而且一些車現在大多絕版,千萬級的跑車容易買到,幾十年前的復古車很難。
電影中的汽車也是門外漢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望採納
㈤ 電視劇裡面的老式汽車從哪裡弄來的
電視劇中那些民國的汽車是電影工廠里專門製作的道具,一般是使用現代汽車的框架,加以仿古的汽車外殼改裝而成。這種車輛製作工藝很復雜,而且如果需要拍攝內景的話,還需要將汽車內飾也進行改裝,因此價格昂貴。此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劇組向汽車廠家下訂單,要求特別定製一批仿古汽車。
製作民國時期的仿古車大致需要個步驟,首先找到一輛可以使用的汽車框架,然後量尺寸定製仿古汽車外殼,接著將汽車外殼與汽車框架進行焊接,最後更換汽車內的裝飾。
這種特製的汽車實際上沒有安全保障,屬於改裝車,因此不能在真實的道路上行駛,只能用來拍戲。
㈥ 電影民國時道具轎車哪裡賣
專門有為電影製造道具的工廠,這些工廠有些做服裝,有些做傢具,有些做瓷器,有些做盔甲……等等。這些道具汽車也有專門的工廠進行製作的。
民國時道具轎車哪是民國時期的啊,這些汽車製做得都比較粗糙。大部分轎車是用五、六十年代前蘇聯進口給中國的 伏爾加 牌汽車 的車殼,然後,另外配現在的底盤和發動機。也有些車是用解放前美國進口的老道奇的車殼來改裝的。老式的吉普車是用美國道奇或嘎斯老式車殼,底盤、發動機同上。卡車一般是用五、六十年代國產的躍進牌卡車(由中國南京製造)或是第一代解放汽車來代替。
就像電視劇《平原烽火》中,鬼子去掃盪,駕駛的卡車,清一色的都是中國南京汽車製造廠生產的躍進牌卡車,(這個汽車廠現在生產依維柯汽車)。而根據資料記載,當時鬼子用的是三菱的卡車。也不知是哪個漢奸把中國人的汽車全拿給了鬼子用了。在《亮劍》中鬼子進山用的汽車是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的解放牌卡車。
這些車相當於現在有些地方地下黑工廠製造的拼裝車一樣,是不允許上路的,而且不可能獲得正式道路交通牌照的。由於年代久遠,這些車底盤、發動機和車身之間並不完全匹配,而且油耗很高。但是這些無所謂,因為觀眾在電影上根本就不可能看到這些車要跑得很快的,而且這些車平時根本不用掛現在汽車牌照的。要拍電影時,由電影公司安排人到當地交警部門辦理特種車輛的臨時牌照,就可以了。
這些改裝車製作起來也不算太復雜,只要你拿到許可證,十來個人,兩三個星期就可以完全生產出一輛這樣的汽車了。
●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
● 以上內容根據「happy_slug」個人經驗進行編寫,僅代表個人意見和見解,任何人不得任意修改、刪增;嚴禁抄襲。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
㈦ 為什麼剛拍的香港電影里出現的車的車都是很老的車型
因為便宜,香港有個燃念很有名的二手車市場,有很多車論伏段猛斤賣。
拍電影很費錢的,要考慮投入產出缺橋比,而且現在香港電影市場在萎縮,投資也不像以前那麼多了,有些不是要求時代感很強的戲,能省就省嗎。
㈧ 哪裡能買到老解放車
解放牌汽車 (青島和長春)
簡介
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
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1885年誕攜枝生的,不久汽車就傳到我國。解放前,我國的公路上,就像開辦"萬國汽車展覽"一樣,行駛著130多種不同牌號的汽車,但卻沒有一種是我國製造的。解放牌汽車的問世,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
第一批駛下生產線的解放牌汽車叫CA10型,這是一款以蘇聯吉斯150為藍本製造的汽車,它自重3900公斤,裝有90匹馬力、四行程六缸發動機,載重量為4噸,最大時速65公里,經過改進,它更適合我國的路況以及大規模建設的需要。
第一批下線的解放牌卡車,參加了1956年的國慶閱兵辯謹敏式,之後一部分汽車在天安門被展出,在那裏,無數群眾爭睹國產汽車的風采。
結構性能
解放牌汽車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可是從1956年7月13日開始,老型解放車一生產就是30年,體現出我國汽車產品結構單一的狀態。過去,賓士在華夏大地上的中國汽車,每兩輛就有一輛是解放牌。50年代,"解放"曾是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職工的驕傲!可是現在它「老了」,1980年,長春市郊的荒地里,上萬輛滯銷的"解放"排成長龍。1986年9月29日,第1281502輛"解放"車,開下了總裝配線,生產了32年的"老解放"最終停產了。年底,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研製成功141新型車,終於打破了"三十年一貫制"的局面。新"解放"在市場上站住腳了!1987年9月,在國家評比中,新「解放」141被評為一等品;在國際招標中,它又連中三元。長春一汽這個老企業,又進入了產品系列開發階段。
「一汽」的變化正是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縮影。經過十多年的改革,我國的汽車工業已經形成新型的管理體制,產品結構日趨合理,更新換代日益加快,中國汽車開始大批量打入國際市場,汽車工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建國以來,我國一共生產了各類汽車五百多萬輛。
初期的解放牌汽車有CA10 、CA10B、CA10C等型號,為後橋驅動,6缸直列水冷四沖程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70千瓦,載重量4噸,可拖帶4.5噸重掛車,最高車速75千米/小時,每百千米耗油29升。以後又生產改進的CA15型(包括CA15K,CA15J等),外形與CA10相似 ,載重量為5噸 ,發動機功率85千瓦 ,最高車速80千米/小時。1956~1986年共生產102萬輛。1988年進行換代設計,第二代CA14I型車載重量5噸,可拖帶6噸重掛車,最大功率99千瓦,最高車速90千米/小時,每百千米耗油22.5升。該車性能優良,可靠性好,燃料經濟性和動力性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大修里程比CA10型提高一倍,達20萬千米以上,可改裝成多種變形車。另外,解放牌汽車還有CA34I型自卸車、CA93I型半掛列車等品種。
相關歷史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您是否留意到手中1953年版的壹分紙幣(其規格為90×42.5毫米,採用四色膠印。主色調為茶色。由天津印鈔廠印製),這枚紙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一輛滿載貨物的卡車,這輛卡車就是國人早已熟悉的國產(老式)解放牌汽車。
解放牌汽車命名的兩種說法
1956年7月13日,在長春一汽嶄新的總裝線上,裝配出了第一輛解放牌汽車。14日,裝配出第一批12輛解放牌汽車,第一批國產汽車在歡聲笑語和雷鳴般的掌聲中徐徐駛出裝配線。這標志著第一汽車製造廠的三年建廠目標如期達到,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
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的誕生,凝聚著全體建設者的辛勤汗水,也是黨中央直接領導和高度重視的結果。國產汽車第一個品牌——「解放」牌的命名過程更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據說,1953年下半年,援建一汽的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提出為新車命名問題,由孟少農轉晌告告到國內,當時的一汽廠務會多次研究,一機部也多次開會研究,並搞了徵集活動,最終是如何確定為「解放」的車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由段君毅將討論和徵集的若干名稱向毛主席作了匯報,毛主席給新車起了個名字叫「解放」,另一種說法是段君毅在-局會議上提到這件事,朱老總說,我們的部隊叫-,汽車也叫「解放」吧,毛主席表示贊同,確定新車就叫解放牌。無論是哪種說法,都可以確定最先生產的國產汽車,是由毛主席親自命名的。爾後,就用毛主席為《解放日報》題字的「解放」二字的手寫體,由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放大後,刻寫到汽車車頭第一套模子上。一汽作為國家「一五」重點建設工程,一直得到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視,從毛主席和斯大林會晤確定了這個項目,到毛主席親自為新車命名「解放」,這是一汽人的驕傲,也是一汽人的特有的殊榮。因為由黨和國家最高領導為一種產品命名,這也是絕無僅有的。
解放造型參考了吉斯
一汽第一階段生產的解放牌汽車的型號是CA10型。據權威人士說:「當初蘇聯方面要定汽車廠的名字,有人建議叫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長春汽車廠等等,後來請示了黃敬,他說還是叫第一汽車製造廠吧!工廠代號蘇聯定的是A-1,我們認為應該有一個我們自己定的簡單的代號,於是就提出來CA,A是第一的意思,C既有長春的意思,也有中國的意思,當時後者是主要的。」
CA10型是以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後改為李哈喬夫汽車製造廠)出產的吉斯-150型載重汽車為藍本製造的。空車重3900公斤,裝有90匹馬力、四行程六缸發動機,最大速度為每小時65公里,載重量為4噸,最大功率(KW)為71。整車結構較之蘇聯1955年以前生產的汽車做了部分改進。這種汽車具有發動機開動後均勻性好、剎車系統安全可靠、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等特點,更適合我國大規模建設和原材料、燃料供應情況及公路、橋梁負荷等條件。還可以根據需要把它改裝成為各種用途的汽車,如公共汽車、加油汽車、運水汽車、傾卸汽車、起重汽車、工程汽車、冷藏汽車和閉式車廂載重汽車等。
第一次出口的解放牌汽車
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歷經五十年風雨,10月15日迎來了第100屆盛會。無論是上個世紀60年代的經濟困難、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還是亞洲金融風暴沖擊和非典危機,一年兩屆的廣交會,從來沒有間斷過。
從共和國會展的「獨生子」「長子」成長為「中國第一展」,從開啟開放大門,到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舞台,廣交會五十年的風雨歷程,見證了中國經濟與對外交往的滄桑巨變。這是約旦商人畢特先生在1957年第二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陳列場上觀看解放牌汽車。在這次展會上,畢特先生購買了三輛解放牌汽車,這是解放牌汽車第一次出口。
解放牌汽車印上阿爾巴尼亞錢幣
解放牌汽車還曾大量出口到阿爾巴尼亞等很多國家,為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曾被稱為「歐洲社會主義明燈」的阿爾巴尼亞實在算不上一個陌生的國家。提起它,中年以上的中國人大都能哼唱起《歌聲飛向地拉那》這首曾經傳唱一時的老歌,回憶起《海岸風雷》、《寧死不屈》等阿爾巴尼亞老電影的場景。
眾所周知,從1954年至1978年,中國在自己經濟也很困難的情況下,對阿進行了大量的經濟援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阿的公路上跑的是解放牌或東風牌汽車,當地人騎的是永久牌自行車,戴的是上海牌手錶,聽的是紅燈牌收音機。而且,解放牌汽車的「身影」還出現在了阿爾巴尼亞流通紙幣的圖案中呢?
筆者收藏有阿爾巴尼亞1964和1976年版面值5列克流通紙幣,兩枚紙幣除標注的印刷版別有所不同外,其他圖案完全相同。其正面圖案均為一艘正在航行的貨輪,背面圖案則均為疾馳在大橋上的列車和滿載貨物行駛在公路上的老式解放牌汽車。
現在,隨著新一代解放牌汽車的廣泛使用,老式解放牌汽車已經漸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它為中國及其他國家國民經濟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卻永遠令人難忘!
第一輛解放牌汽車誕生
1956年7月13日,嶄新的總裝線裝配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14日,裝配出第一批12輛解放牌汽車,第一批國產汽車在歡聲笑語和雷鳴般的掌聲中徐徐駛出裝配線。這標志著第一汽車製造廠的三年建廠目標如期達到,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
這是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壯舉,人們怎能不由衷地歡欣鼓舞呢!7月14日上午,在汽車工人俱樂部舉行的慶祝建廠三周年和先進生產者代表會議上,通過了向黨中央、毛主席的報捷信。信中寫到:「敬愛的毛主席和黨中央,我們第一汽車製造廠全體職工懷著萬分興奮的心情向您報告:黨中央關於力爭三年建成長春汽車廠的指示,已經實現了!今天,我們正以完成建廠任務和試制出一批國產汽車來熱烈慶祝建廠三周年」,「我們正在積極作好各項生產准備,組織全面開工生產,保證以在第三季度內生產出250輛質量合乎要求的解放牌汽車的實際行動,迎接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並向今年的國慶節獻禮。」慶祝會後,400多名勞模、先進工作者等,坐上新裝配成功的解放牌汽車,組成報捷車隊,與全廠職工見面,驅車向省、市委報喜。全廠職工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中央大道,來觀看自己親手製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車。中央大道成為歡樂的海洋。人們望著披紅戴花的一輛輛國產汽車,想著黨和人民的期望,想著三年建廠的歷程,不禁湧出激情的淚花。許多人撫摸著車上刻著中國字的國產汽車,感到無比的喜悅和自豪。
駕駛第一輛國產汽車的老師傅馬國范更是激動。過去,他開了二十幾年外國車,解放了,聽說要建自己的汽車廠,造自己的大汽車,他謝絕了舊掌櫃的挽留,毅然參加了建廠行列。三年間,他天天超額完成任務,年年被評為先進生產者。組織上決定選派12名優秀的司機駕駛第一批國產汽車,他被選上了,而且是駕駛第一輛。他思前想後,怎能抑製得住眼裡激情的淚水。被選上的女司機王立忠,在報喜車隊中駕駛著國產汽車,人們向她投出羨慕的目光,她永遠忘不了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這一天,是汽車城的節日,12輛報喜車繞廠一周後,浩浩盪盪駛向市區。長春市也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到處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成千上萬的人站在道路兩旁,爭先恐後地目睹國產汽車的風采。人們不斷向車隊拋灑五彩繽紛的紙花,沒有紙花的就拿高粱、苞米、穀子往汽車上拋灑。在市政府門前,人們的感情達到了更為熾熱的程度,路被人海堵住了,連一道縫都沒有,汽車走不了啦,只好在維持秩序同志的指揮下,用最慢的速度前行。許多人都想坐到車上去,有的人站在腳踏板上,有的人坐在翼子板上,就連前保險杠上也坐滿了人。7月份是大熱的天,曬得大家滿頭大汗,可誰也不肯下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非要坐一下我們國家製造的汽車,當汽車停下來讓她坐一會兒後,她高興地說,我可坐上咱們國家自己製造的汽車了,活得真值個兒。12輛報捷車隊的最後一輛坐的是工程師代表,當車子在歡呼聲中行進時,興奮之餘回想起過去的歷史,感慨萬千,他們說,我們早就看到了汽車,也學習了怎樣製造汽車,但是過去只能修配汽車,直到解放後建設汽車廠,我們才找到歸宿。被眼前熱烈場面所感染,他們還興致勃勃地湊起一幅對聯:「舉國翹盼盡早建成汽車廠,萬人空巷人民爭看解放牌」。
馬國范老師傅為開第一輛國產車又剃頭又刮臉,他表露出的幸福心情被同行劉義注意到了,他把這件事告訴他搞文藝工作的哥哥,他哥哥劉忠聽後也激動不已,就編了一首歌詞《老司機》,請作曲家先程譜了曲。歌中唱到:「五十歲的老司機我笑臉揚,拉起了手風琴我嘮嘮家常,想當年我十八歲學會了開汽車,擺弄那外國車我是個老內行,可就是沒見過中國車啥模樣,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國產汽車真就出了廠喲嗬嗬……」這首歌流傳很廣,成為噲炙人口的經典之作。
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的誕生,凝聚著全體建設者的辛勤汗水,也是黨中央直接領導和高度重視的結果。國產汽車第一個品牌-「解放」牌的命名過程更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據說,1953年下半年,援建一汽的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提出為新車命名問題,由孟少農轉告到國內,當時的一汽廠務會多次研究,一機部也多次開會研究,並搞了徵集活動,怎麼定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由段君毅將討論和徵集的若干名稱向毛主席作了匯報,毛主席給新車起了個名字叫「解放」,另一種說法是段君毅在政治局會議上提到這件事,朱老總說,我們的部隊叫解放軍,汽車也叫「解放」吧,毛主席表示贊同,確定新車就叫解放牌。無論是那種說法,可以確定最先生產的國產汽車是毛主席親自命名。爾後,就用毛主席為《解放日報》題字的「解放」二字的手寫體,由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放大後,刻寫到汽車車頭第一套模子上。一汽做為國家「一五」重點建設工程,一直得到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視,從毛主席和斯大林會晤確定了這個項目,到毛主席親自為新車命名「解放」,這是一汽人的驕傲,也是一汽人的特有的殊榮。因為由黨和國家最高領導為一種產品命名,這也是絕無僅有的。「解放」兩字包含很深的寓意,也充分表達了翻身後中國人民的心聲。
一汽第一階段生產的解放牌汽車的型號是CA10型。據權威人士孟少農說:「當初蘇聯方面要定汽車廠的名字,有人建議叫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長春汽車廠等等,後來請示了黃敬,他說還是叫第一汽車製造廠吧!工廠代號蘇聯定的是A-1,我們認為應該有一個我們自己定的簡單的代號,於是就提出來CA,A是第一的意思,C既有長春的意思,也有中國的意思,當時後者是主要的。」
CA10型是以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後改為李哈喬夫汽車製造廠)出產的吉斯-150型載重汽車為藍本製造的。空車重3900公斤,裝有90匹馬力、四行程六缸發動機,最大速度為每小時65公里,載重量為4噸,最大功率(KW)為71。整車結構較之蘇聯1955年以前生產的汽車做了部分改進。這種汽車具有發動機開動後均勻性好,剎車系統安全可靠,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等特點,更適合我國大規模建設和原材料、燃料供應情況及公路、橋梁負荷等條件。還可以根據需要把它改裝成為各種用途的汽車,如公共汽車、加油汽車、運水汽車、傾卸汽車、起重汽車、工程汽車、冷藏汽車和閉式車箱載重汽車等。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26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