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愛回家》觀後感
電影《愛回家》觀後感大全
課上,老師讓我們觀看了《愛回家》這部電影,為了寫觀後感,我把沒看完的內容回家後繼續看完。
我覺得相宇是個非常不懂事的的孩子,在母親溺愛下挑食、貪玩。因為媽媽工作忙,只能把這個城裡長大的孩子送到鄉下聾啞外婆那裡,他非常不習慣鄉村生活,嫌外婆臟、討厭外婆聾、罵外婆遲鈍。
記得有一次相宇說要吃肯德基,對婆婆而言,她從來都沒有聽說過「肯德基」,在鄉下這種地方,有錢也買不到啊!所以婆婆只能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找,最後只好買了一隻雞,可是此「雞」非彼「基」,婆婆辛辛苦苦做好了一隻香飄萬里的雞,他不要,還把碗砸碎了。
還有一次婆婆用省吃儉用的錢給相宇買鞋,自己卻穿著補了又補的鞋,看著這情景我的心好難受。婆婆光著的腳沿著石路挑著水,腳下流著血,我的心跟著在流血。
任性的相宇讓我有了深刻的反省,雖然我基本還算乖乖女,不像相宇那麼搗蛋,可是耍性子的時候還是有的。比如嫌媽媽做的菜不好吃,拒絕吃飯,嫌媽媽買的衣服不稱心拒絕穿;爸爸媽媽忙不能帶我出去玩,我就鬧情緒。現在想想真不應該。
我媽媽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經常帶我看望公公婆婆、太婆,我想媽媽是想用行動告訴我,作為晚輩應該孝順長輩吧!我長大了,我應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改掉自己任性的壞習慣,學會關心我身邊的親人。
影片情節很簡單,講了一個城市裡的七歲小男孩成佑跟自己七十歲的鄉下外婆生活在一起的一些平淡無奇的片段。駝背的老奶奶是個啞巴,行動很不利索,臉上的皺紋,干癟的雙手,銀灰的頭發……都市的小男孩看著這樣的外婆,心裡有的只是鄙視和抗拒,抗拒外婆的關懷,抗拒外婆家的飯菜,因為他喜歡的是麥當勞和都市的高科技。
可是就算他百般刁難,她也盡一切方法滿足他。
在面館結賬,拿出零碎的零錢……
賣了自己種的菜,為他買零食……
冒雨去買雞,自己卻發高燒……
為了他和朋友一起坐車,走路回家……
為他包好的游戲機,並放上買電池和鈔票……
還有外婆一直不斷重復著的也是唯一對他做手勢:「對不起!」。
兩個月過去了,小男孩收到母親要來接他的信,男孩開始教從來不認識字的外婆如何寫信。在那一句:「如果你病了,就寄一張白紙來。我就會回來看你的。」話中,從看片開始一直積壓的感情,終於爆發。老人只是默默的擦著眼淚,那時的她一定是被感動的。
但是最終小男孩和母親坐著車離開後,老人看著男孩在他最愛的明信片上用圖畫和語言寫著「我想念你」「我病了」這樣的話時。老人只是默默的轉過身,向她那間甚至連簡陋都稱不上的小屋走去。駝背的背影,一步一步的走著,還是一樣的沒有聲音,沒有表情。
外婆的愛,是淡淡的,是默默的,是沒有語言的。當他們最終彼此理解,明白彼此的愛,小男孩就要走了。
一開始我總以為最後的結局一定是完美,小男孩一定會來看望她的。可是我卻想錯了,明信片不會有寄出去的那一天,就像小男孩不會有再回來的那一天一樣。愛,回家,回的不僅僅是那個連簡陋都稱不上的小屋,還有那個用心靈搭建的小巢——親情。他們之間的感情也是在回家這段路上得以彼此理解,明白彼此的愛,只是這來得太晚了。小孩子總是無知的,不知道長輩對自己的愛和關心。而當我們知錯時,往往是遲了。也許,人類就是善於後悔。
看完以後我將近淚奔了,有一種想痛扁一頓那個小男孩的沖動。就算是後來那個男孩變好了我還是覺得他壞,他的外婆對他這么好他都不接受他外婆的好意,還一點都不懂事。他的外婆給他幾次他要用的東西,他都不拿還一個勁地埋怨他的外婆,他的外婆都那麼老了,他還自己一個人坐車讓他的外婆走路。
傑克登上泰坦尼克號的護欄,對身旁的露絲輕描淡寫地一笑:Youjunp,Ijump!整個大西洋上的冰山就此融化,至死不渝的愛於是春暖花開。梁朝偉在汽笛拉響的一刻問張曼玉:「如果我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我們真的看見花樣年華所有的欺騙和背叛在一瞬間遠遠退去,只剩下感人肺腑的愛在一群恍惚的身影間盪漾。即使是不能視物的塞瑪爾,也能在臨刑前對自己的兒子說出她在世界上最後的'想說的話:「記得包好吃剩的麵包,還有整理床鋪。」那句話讓愛像一道光一樣刺破黑暗,讓我們明白,愛,是可以用生命來表達的。
《守望燈塔》里銀兒問普尤:
——那我該說什麼呢?在我愛上一個人的時候。
——你應該說你愛。
我們當然也可以對別人說我愛你,這已經是一個色彩斑斕的年代。你可以在坐在KFC里大口大口地吞咽雞肉地時候朝對面同樣啃著薯片地小女友扔下這么一句話;也可以在母親節抱著媽媽的脖子說我愛你,然後任憑你送給她的那束系著漂亮絲帶的康乃馨慢慢凋謝。愛和謊言可以輕易從每個人嘴巴里冒出來,就像吹一長串肥皂泡泡。於是五光十色的肥皂泡飄滿整個天空,我們看著跳著笑著,以為自己身在愛的天堂。
所以我們看《愛回家》的時候才會如此地感動。
77歲的外婆又老又臟,背馱的厲害,最重要的是她不會說話,那麼她又怎麼能表達出她的愛呢?她做到了,她讓所有的肥皂泡全部破滅,愛閃出最真實的色彩。外婆從來沒有走出過那座山村,也沒有見過她的外孫相宇,相宇的媽媽17歲時和相宇的父親走出深山,生下相宇後兩人分手,單身的媽媽為了找工作的方便,把相宇送回了自己很久以前離開的地方。小相宇不懂得去體會山裡安靜流淌的時光,他迷戀著山外飄滿肥皂泡的世界,他只喜歡電子游戲和旱冰鞋,機器人和巧克力餅。他討厭這個貧窮的山村,討厭又老又啞的外婆,生活在單親家庭的相宇比其他孩子更加自私與任性。所以他才會在第一次見到外婆的時候就叫她臭啞巴,往外婆唯一的破鞋子里尿尿,會在外婆熟睡的時候偷她的發簪去換游戲機的電池。
看到這些所有人的心都會狠狠地抽動,在相宇地的任性中彷彿看見了自己也曾有過的殘忍。
但是外婆不會在意相宇的輕視,她總在想方設法地討好這個任性地小外孫。相宇晚上上廁所地時候,她就光著腳穿著單薄的衣衫蹲在茅屋邊守著,她的白發在冰冷的夜風中顫動。自以為領會了小孫子想吃的肯得基的意思,她冒著雨走了很遠買來了一隻雞,她顧不得換衣服,馬不停蹄地燉好給相宇吃,相宇醒過來發現是「泡在水裡的雞」,生氣地把飯推到地上,那一刻外婆臉上期待的表情瞬間凍結,我們看到一個老人的不知所措,她手忙腳亂地撿起地上的飯,手忙腳亂地向生氣的外孫解釋,卻絲毫看不到她有任何的氣憤。
外婆在整個影片中不斷向外孫做著對不起的手勢,她也許會責怪自己,為什麼自己會讓外孫這么厭惡,為什麼自己不會做肯得基給外孫吃,為什麼為外孫理的發會讓他大發雷霆。她也想融入外孫的世界,所以她趁著相宇睡覺的時候擺弄他的積木玩具,可是不通竅門的她最後也只能無奈的把玩具碼放整齊。
好在最後外婆無私偉大的愛終於小心翼翼地打開了讓愛回家的那扇門,相宇逐漸被外婆的親情所打動,學會幫助外婆拖運東西,也會在外婆生病的時候照顧外婆。在一次失敗了的「約會」之後,往回走的相宇看到口袋裡裝著外婆省下來給他買游戲機電池的錢,抬起頭看見外婆正焦急地尋找著自己,一直在與媽媽頂撞中長大的相宇終於明白什麼是愛,眼淚砄碮,漫過塵封已久的心靈。而這時候相宇回漢城的日子也即將到來。
「外婆,這個字是『生病了』,『這是我想你』」。」因為你不能用電話講話,所以你要給我寫信」外婆,你生病的話就發個空信過來,我會知道是你,我會馬上趕過來……」相宇說完已經泣不成聲,外婆也在偷偷地抹著眼睛。我們看到前言萬語都比不上的愛濃濃地充滿整個破舊地小屋,我們終於可以幸福地流淚。
影片地最後,外婆一個人步履蹣跚地走向她小屋,但她從此不會再孤單,外孫相宇愛的卡片將會像天使一樣揮著翅膀不斷向這里飛過來。這是美好故事應該有的結局。
哪裡有愛,哪裡就是家。快丟掉手裡的牛奶和漢堡,離開那些虛偽的城市,去找回家的路。
這是一部描寫啞外婆和外孫之間的親情故事,媽媽為了找到工作暫時把孩子放在鄉下外婆家寄養,然後外孫從小在漢城長大,無法適應破屋子蜘蛛網以及臟外婆的生活。
祖孫倆坐在飯桌前,外孫吃著帶來的午餐肉,外婆好心給他一塊鹹菜放在碗里,他卻狠狠地挖了一大勺,連鹹菜帶米飯的放回了外婆的碗里;
外婆從標有「好東西」的盒子里拿出一塊五顏六色的糖,但外孫只是吃著巧克力;
外婆看不到針線,外孫總是很不耐煩的穿上後扔在一旁;
外孫想吃肯德基,外婆下著雨去抓雞,卻被外孫打翻,淋浴的外婆病了,外孫第一次照顧了她,好了之後去市集上賣自家種的菜,外孫嫌丟人躲在一旁看到啞外婆因不能叫賣很難將自己種的菜賣出去,外婆用賣菜的錢給外孫買了一雙鞋,帶著他去餐館吃面,而她自己則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著,偶爾端起杯子喝一口白開水……
婆婆去看年齡相仿的小賣部婆婆,給外孫帶回他想吃的朱古力派,外孫要和夥伴一起坐車走,婆婆費力的踮起腳敲著車窗,想讓他拿著包裹,卻被外婆三番五次的推開……
婆婆步行回家費了很多時間,有點擔心和著急的外孫等到外婆十分高興,主動將包裹接過來,他微笑著回頭看著緩步而行的外婆,將省下的一個朱古力派偷偷塞進了婆婆的包里。
外孫要走了,於是他開始教婆婆寫字,可是年邁的婆婆寫不出,外孫發愁地說:「你不會說話,不能打電話,所以你要寫信給我呀。婆婆,如果你病了,給我寄張白紙來,那我就知道是你,我就會趕來,好嗎?」外孫邊說邊哭,心中有著無限對婆婆的不舍、牽掛和擔擾。婆婆也哭了,背著身子默默地擦著淚水(我看到這的時候,大哭!)
夜深了,外孫將婆婆僅有的五個針全部穿上線,放在婆婆的針線盒裡。他打開自己喜愛的物品,將蠟筆給婆婆留下。
第二天,媽媽來接他,三人在車站牌前分別。媽媽問他有什麼話要對婆婆說,他在一旁什麼也不說。巴士來了,媽媽上了車,他上車前側過頭來看了婆婆一眼仍然什麼都沒說地上了車,但很快,他又下了車,遞給婆婆一張他最愛的變形金剛的圖片。
婆婆費力地直起腰敲著他的車窗,他卻是沒轉頭看婆婆一眼。車很快開動了,媽媽招手與外婆告別。他卻迅速的跑到車後窗眼含熱淚地望著婆婆,他揉著胸口(韓國啞語:愛)向婆婆告別。
故事完了,我很感動。
剛開始看會覺得這個外孫真不是東西,嫌棄外婆惡整外婆,可外婆總是無悔的疼他,直到婆婆淋著雨回來我就哭了,到後面就一直在哭,看完我真的覺得大家要珍惜家人,因為一個人或許你會一無所有,但是始終都擁有的就是家人,我的姥姥姥爺爸爸媽媽,我最愛的你們,我會更加孝順,回報你們的愛。
不知道你是不是個任性的小孩,如果是,那麼來看看這部片子吧,影片不是什麼大製作,演員可以說根本超不過十個人,母親因為有事所以把兒子寄養在住在鄉下的外婆家,
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外孫不喜歡又臟有老還是啞巴的外婆,甚至對著外婆的鞋子撒尿,偷偷拿外婆的簪子換錢買電池,因為外婆不知道什麼是炸雞而又哭又鬧。但是,還是會因為外婆遲遲不回家而擔心,會為生病的外婆蓋被子。因為貪玩摔傷退後看見外婆而委屈的大哭……
終於分別的日子還是到了,外孫細心的叫外婆什麼是「生病了」什麼是「我想你」。
最後還是哭著說因為你不能講電話,所以生病的時候你就寄一封空的信,我一定很快回來看你,在外婆睡後幫外婆認滿線板上的針,在最喜歡的變形劍剛的圖片後畫上外婆怎麼也記不住的話。
在臨別的車站,外孫一句話不說只是把卡片遞給了外婆,但還是在車子開動的那一刻忍不住向外婆比了那個從來都沒有別處的手勢,揮手道別……
去抱抱她或只是靜靜得看看她,問問她最近過得怎麼樣,記得以前奶奶的背還可以挺得很直,在冬天的早晨載我去車站坐公車上學,外面的天很黑,我就坐在那輛小小的三輪車里,感覺格外的踏實,那時車站的旁邊有個早點攤,每天等車前我就坐在裡面吃早飯,而奶奶則站在外面為我等車,車來了就喊我去坐車,而那時的我還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我還真可惡。
隨著年齡的的增長,在家裡的時間越來越短,去看奶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我有時甚至還會嫌棄她耳朵不還用了,說什麼都很費勁,但她還是一如既往的愛著我,會因為我的一次看望而高興不已,寫不下去了,因為我一直在流淚,最後要說的就是這不是很長的一部電影,卻能喚起每個人心底最軟弱的那一部分不,或許那個人是爺爺,是奶奶,是爸爸,是媽媽,是任何一個讓你難以忘懷的人,你要做的就是珍惜他們。
;B. 小兵張嘎的觀後感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小兵張嘎》的影片。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嘎子的故事,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查連長鍾亮,奶奶英勇犧牲,鍾亮被敵人抓走了。為了替奶奶報仇,救出鍾亮,嘎子歷盡艱辛,克服重重困難,找到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查員。
看完電影,一個機智勇敢,熱愛祖國,寧死不屈的小英雄的形象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我被深深的感動了。在與日本鬼子的斗爭中,嘎子機智勇敢,沉著冷靜!那個年代,他只不過是和我們現在年齡差不多大的孩子。可是他吃不飽,穿不暖,更不要提上學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他樂觀勇敢地生活著、戰斗著!比比他,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面對困難要勇於挑戰,不斷努力,頑強拼搏!要把愛國之情體現在自己的行動上!
和嘎子相比,我想了想自己的所作所為,覺得自己非常渺小。在艱巨的任務面前,嘎子信心百倍,堅持不懈,而我有時碰到一點點困難就退縮了。記得有一次,我在練習軟筆書法時,有一個字特別難寫。我練了好多遍也沒寫好,累的手都酸了。於是我想,這個字那麼難寫,就不要寫了吧,再說,這張紙上就一個字不好也沒事兒。現在想想,我感到內疚和慚愧!連一點兒小小的困難我都克服不了,以後還怎麼能夠面對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困難呢? 我一定要學習嘎子那種遇到困難不退縮的精神!
我們今後一定要在工作和學習中不怕困難,努力拚搏,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獻出自己的力量,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輝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