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綉春刀ii的豆瓣評分怎麼那麼低,這是怎麼評的
好壞參半 差的不是故事而是態度
文/夢里詩書
《綉春刀II:修羅戰場》是一部絕非狗尾續貂的作品,電影不僅在製作水準和打鬥場面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劇情上也有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式的懸疑格局,但也正是為了完成這場由小人物牽連大事件的構思,其在一定程度上也犧牲了不少邏輯性,使最終顯得只是差強人意。
准確的說《綉春刀II:修羅戰場》並不是《綉春刀》的續作,而是電影的前傳,其以明亡清興最為關鍵的薩爾滸之戰為展開,從一個小人物沈煉的身上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行將崩殂時代的最後掙扎,在電影所呈現的這場官場政治斗爭中,每個人其實都只是成為了一顆被人利用的棋子,而每個人都又自以為自己是站在最後的黃雀。
電影里自以為偵破了案件的裴綸是如此,自以為知曉了全局的陸文昭是如此,自以為擁戴了新皇的魏忠賢也是如此,甚至於電影中看似最大的贏家,預想肅清閹黨,重振大明的朱由檢,在最後真實的歷史上何嘗不也是成為了一群冊畢段自詡清流,實則只顧私利的東林黨人他們的棋子呢?
在這樣一個儼然環環相扣的陰謀下,電影一面對每個人物情感的營造上都有著頗為不錯的處理,這種情感的看點是沈煉對畫師北齋從伊始時的欣賞到不忍被迫害,再到愛意萌生的自然,也是裴綸這個配角人物,他的重情重義與機靈,不僅推動著整個劇情的合理發展州譽,也調和了這個故事沉重的基色。另一面一場場接重而至,比之前作更為激烈的功夫打鬥,也使電影有了比前作更好的視覺享受。
可遺憾的是作為一部有著很好的構思,有著人物情感沉底,在製作上也全面升級的續作,電影的問題在於非但沒能很好的去銜接《綉春刀》,自身的邏輯也滿是詬病,這種詬病既在於同為錦衣衛的殷澄怎麼可能在大庭廣眾下如此口無遮攔,也在於最後為了決戰而決戰的刻意,明明數笑有著充分的時間可以斬斷木橋阻擋追路,卻非要上前去你死我活枉做悲壯,而電影的結局也尤為突兀,既然沈煉與北齋愛的如此動情,為何《綉春刀》里沈煉又對劉詩詩飾演的周妙彤又有著如此的深愛?!
從整體來看,固然《綉春刀II:修羅戰場》在劇情格局上遠遠超越了前者,但實則在劇情完成度上很多細節地方的處理是經不起推敲的,好壞參半的結果,唯令人覺得電影差的不是故事而是態度。
B. 如何評價電影《綉春刀·修羅戰場》
路陽導演的《綉春刀2:修羅戰場》上映了,還記得三年前《綉春刀》帶給我們的驚喜:張震、王千源、李東學三人飾演的錦衣衛,刻畫三個小人物在明末時期為命運掙扎的故事。
閹黨橫行暗無天日的世道,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出出精彩帥氣的打鬥,讓人重歸武俠時代。
當然,張震也再次圈了不少迷妹。
精美的服化道,各種有趣的武器,對於日式漫畫的借鑒和參考,外景和打鬥戲視覺上讓人更多享受,給新時代的武俠片注入了新鮮元素,又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在一片續作口碑下滑的局面里,《綉春刀2》還能保持原來的口碑,甚至還有上揚,也說明觀眾對於這種尊重觀眾認真拍電影態度的認可。
畢竟,觀眾都不傻。
C. 《綉春刀》《後會無期》這兩部電影怎麼樣
《綉春刀》,好名字。名字有江湖味。綉春刀和飛魚服,錦衣衛的招牌。就這樣走進了電影院。武俠片,有想法的導演不多了。能像徐克那樣按照自己想法來拍的人也不多。《綉春刀》的導演路遠,有自己的想法,雖然可能在實施的過程中,不免受到商業元素的左右。本片的亮點是故事好,現在在電影院里的類型片好像找個好故事很難。《白發魔女》把滿腔心血全花在了特效和場面上,張之亮導演好像忘記了電影始終是敘事的,這和MTV有本質不同。
《綉春刀》的故事,把人物定義在三個底層紀委幹部身上,他們有自己的慾望,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也有自己煩惱事。這樣故事主人翁的視角就被拉近了。三兄弟因為一個看似偶然卻帶著性格和命運必然的事件而捲入一場血雨腥風的陰謀仇殺,有趣的故事就這樣來了。這是典型的男人戲,女人多是陪襯,雖是配襯,故事設計沒有放過。比如二哥愛青樓女子,青樓女子卻愛公子哥。愛有愛的道理,不愛有不愛的道理。青樓女子給二哥說的清楚:我不是愛你,我是怕你。我怕你這身飛魚服。我十二歲那年,就是錦衣衛抄了我的家。你的面孔,我始終記得很清楚。故事設計在魏忠賢垮台以後,錦衣衛捉拿閹黨餘孽之時,做事的人還是那些人,卻從「做壞事的人」變成「做好事的人」,妙筆。三兄弟的的演繹,可圈可點。老大正直窩囊;老二深沉狠毒;老三天真純情,三兄弟同質化在不變的兄弟情誼上,對男性觀眾而言,容易入心。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王千源飾演的老大。老大盧劍星卑微,滿心想的不過穿上白色的百戶服,給父母一個交代。然而對待自家兄弟,卻始終是做大哥的擔當,觀眾的共鳴在於現實生活中,真有這樣的大哥。故事中的其他角色,也各有特色,比如老三的匪盜師兄,又比如魏忠賢的死忠魏廷,能夠看出故事來。扮演魏忠賢的金士傑是我非常喜歡的話劇演員,無論是在《暗戀桃花源》還是《今夜我說相聲》都有上佳表現。不過在本戲中,魏忠賢的戲稍稍有些過,可能和演員出生話劇界不無關系。
最後說打戲,打戲有日式武俠《十三刺客》《盲劍客》的風格在其中,導演意圖簡潔明快,呈現日式武俠干凈利落「意在術先「的況味,然而這個概念沒有貫徹徹底,一些場面有拖泥帶水之感。其實武戲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好的武俠片不是靠打鬥的時長來取勝的。雪夜在醫館那出武戲,醫館的日式庭院風格非常明顯,又有盛開的櫻花樹在其中,雪花緩緩飄落在殊死搏鬥的江湖中人身上,清幽又血腥。整個環境設計,像極了《殺死比爾》最後一幕決斗。
唯一的缺陷是,導演路遠若能在細處下功夫,拍出節奏感就好了。節奏感,是所有藝術作品中最困難的部分,無論書法、繪畫、寫作,雕刻,當當細節醞釀而成節奏感出現的時候,這個藝術作品就不會差到哪裡去。綉春刀與飛魚服,熙熙攘攘的江湖裡有太多平凡的面孔,太多平凡面孔的背後,有太多的故事。
D. 近些年有哪些高質量的武俠電影或電視劇
有
第一部《目中無人》 豆瓣:7.0 主演:謝苗、高維蔓 影片點評:江湖快意恩仇,清晰・硬朗・耿直,類型片能找出近似的有《JohnWick》和《Nobody》。角色設計極簡也極好,但這瞎子人設怕不是駕馭難度極高,所以影視的打戲切分比較碎,好在不影響連貫性。 整片給人的印象干練精湛,無刻意鑿琢的「文藝油水」,然而幾組鏡頭卻極富藝術美感,終戰場景甚至有點黑澤明的內味兒了,同時聯想起張藝謀的《影》。完成度雖高。不過也因為內容較短,加上打戲還是有所保留,似乎能嗅出一絲商業片作品的氣息。創意示範,若有續作,滿心期待!
第二部《影》 豆瓣:7.2 主演:鄧超、孫莉 影片點評:影片以黑白高級灰為主色調,如水墨丹青潑灑出一片美輪美奐的山水圖景,八卦圖,圍棋,文臣與武將盡顯中國風,視覺盛宴。 局中套局的劇情,琴'蕭'瑟'三種樂器的配樂非常悅耳。 鄧超一人分飾兩角設定,境州英武果敢,子虞陰鷙狠毒,盡展子虞的貪婪和境州的正直。 君王沛良亦是亦正亦邪,螳螂捕蟬看似無能昏庸卻老謀深算,鄭愷的表情變化多端也很好地詮釋了這一人物性格。時而放縱,時而暴戾,人物的兩面性得以凸顯。 三石弟弟和關曉彤在'嬛嬛娘娘'面前演技雖稚嫩些,但整體不錯。 值得二刷回味。
第三部《綉春刀》 豆瓣:7.6 主演:張震、劉詩詩 影片點評:隨著時代發展,中國歷史上的武俠具象不斷被重新塑造演繹,而相關題材也以影視等媒介載體廣泛傳播於大眾社會。在經歷傳奇時代、俠義時代、武打時代、娛樂時代和重構時代後,期間衍生出不少優秀的國產武俠電影——電影《綉春刀》便是新世紀武俠電影的典型案例。 其主旋律基於源遠流長的俠義文化,在通過敘事對傳統俠義觀進行解讀和傳播時,也針對性地作出了革新與突破。影片立足於傳統俠義觀的基礎上,完成了對武俠要素的絕妙闡釋和對江湖背景的創新突破,不僅最大程度上重現了武俠電影的真諦,也凸顯了國產電影的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是一部值得觀眾細細品味的武俠電影,更是一部充滿誠意的業界範例。
第四部《師父》 豆瓣:8.2 主演:廖凡、宋佳 影片點評:說實話武俠片走到現在已很難突破,但這部名字很土的《師父》卻走出了自己的一抹亮色。電影走到這個時代,各種題材要想出彩都不容易,影迷也是越來越苛刻。武俠片的題材戲路也是越走越窄,新拍武俠影片很少,武俠迷也很難看到好的武俠片。 這部片子的故事不稀奇,但講好了,有民國武林的氛圍,呈現了這樣一個江湖。過去十多年來中國的影視界是倒退的,但影迷卻越來越有水平(苛刻),能有這樣良心的片子出現,實屬不易
E. 《綉春刀》的評價是遠遠超過類似的武俠片,真有那麼好嗎
《綉春刀》兩部在豆瓣的評分都遠遠超過了《血滴子》和《四大名捕》系列,甚至高於同類的武俠片和古裝片的80%左右。
那麼《綉春刀》真的有那麼好嗎亮汪?我覺得也不見得。
首先,像這種評分渣鍵梁軟體吧,還是有弊端,所以容易買水軍。你也別著急噴我說的不對,就是有粉絲專門來刷評分,你也不能不承認啊。
在《綉春刀》里,張震的表現還是不錯的,面對主子的時候嚴謹,與兄弟一起時放鬆,見到周妙彤時的呆板。張震的臉型稜角分明,看起來好像這幾個表情都差不多,但是細看之下,還是有細微的變化,尤其是最後打鬥時的決然。
第二部看了下簡介,說是前傳,個人覺得要是突出張震所演繹的角色,還是單純的寫他自己的成長線比較好。再用情感線做噱頭,真是難免有套路的嫌疑。而且,既然叫《修羅戰場》,打鬥的場面一定要有過之而無不及才行。
中國的電影,好以小見大,寫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諷刺大環境所帶來的影響。而且,這樣的英雄,似乎都很悲壯,那麼悲壯的結局,也應該是早已遇見的。
F. 上映5天,評分只有6.7!《受益人》問題出在哪
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來自:石墨社(smshe189)
上映5天,累計票房剛過1.2億。
坦白來說,這樣的結果,對於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來說,算是不錯的。
近幾年電影票房像是一個籠罩在圈內和觀眾頭頂的一個魔咒,頻繁的刷新票房紀錄,讓大家總是習慣性地去關注那些票房爆款,卻忽略了一部電影最本真的存在意義。
也正是如此,我們總是被動輒上十億的數據蒙住雙眼,從而把一些值得探討的電影,棄之如敝履。
《受益人》正處於這樣的尷尬處境。
僅5天時間,豆瓣評分6.7分,這一口碑已經非常不利於該片在院線的生存。
國內觀眾對於豆瓣評分形成一個共識,7分以上屬於值得看的佳片。 因此,6.7分的《受益人》,對於還未曾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在選擇上,就顯得格外謹慎了。
總之,我去看的這場,超過100人的大影廳,合計觀影人數6人。
可見一斑。
申奧是壞猴子影業發起的一項青年電影人未來計劃——"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首批簽約的13位導演之一。
影視圈很注重提攜和幫扶,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商業幫助,更多的是藝術與精神的傳承。
就像當年執拗的賈樟柯,被日本的北野武工作室相中並支助,開啟了他的藝術片變現之路。
就像當年寧浩,若不是參加了 劉德華的「亞洲新星導」計劃 ,可能《瘋狂的石頭》的誕生就沒那麼順利了。
《瘋狂的石頭》似乎打開了寧浩真正進入電影圈的大門,這之後的他,成了電影質量的標桿。
寧浩是懂得感恩的人,他不僅多次在公開場合對劉德華先生的提攜之恩表示感謝,而為了延續這一精神, 他於2016年,以壞猴子影業的名義,發起了"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
這之後,壞猴子影業相繼簽約了13位新人導演,制定了共計48部電影的片單計劃。 從2017年開始,通過"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孵化並登上院線的電影共計3部。
其中包含,2017年7月上映的 《綉春刀Ⅱ:修羅戰場》 ,由路陽執導,寧浩監制,豆瓣7.2分;2018年7月上映的 《我不是葯神》 ,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制,豆瓣9.0分。
以及正在上映的《受益人》,申奧導演,寧浩監制。
雖然對於豆瓣評分,我一直覺得《綉春刀Ⅱ:修羅戰場》相對偏低,而《我不是葯神》相對偏高,但是兩部都應該在8分左右。
即便如此,《受益人》的確是三部電影中,最弱的一部了。
申奧是受寧浩提攜,和其他兩部電影一樣,寧浩喜歡在這些作品中掛上監制的職務。 但是,其他兩部電影,並沒有特別多寧浩的影子。
特別是《綉春刀Ⅱ:修羅戰場》,我們看到的更多是路陽導演在新式武俠電影路子上的嘗試,這一點在他的前作《綉春刀》就有體現。
極具風格化的凌厲動作,張弛有度的剪輯和故事張力,都形成了路陽導演獨特的風格標簽。
同樣的,文牧野導演的《我不是葯神》最打動人的,是其中對於人物細膩感情的表達。
文牧野是一個情緒感染高手,這一點在他今年參與執導的《我和我的祖國》片段之一《護航》中就能看出來。
片段中故事發生的時間其實很短,但文牧野選擇從飛行員呂瀟然的回憶切入, 用一個女孩在成長過程中的多個場景細節,豐富她作為一名飛行員的內在成長經歷。
呂瀟然的個性與抉擇,也在多次閃回的情緒遞進中得以更加飽滿,也更加合理化。
但是,《受益人》不一樣。
本質上說,申奧沒有擺脫寧浩的影子,這可以說明申奧對於電影整體大的掌控力還缺乏火候。
《受益人》最為人詬病的,就是老套的故事背景。
一個是中年男人,典型的社會loser,一個是公司會計,和上司貪污挪用公款上千萬。為了填補漏洞,不惜碰瓷,甚至騙婚騙保。
為了讓這個劇情看起來不那麼單調,主創採取了兩個策略:
1、人物情感的填充
這一手段其實並不獨特,似乎每一個劇情簡單的影片,都喜歡給角色賦予各種情感填充,親情、友情、愛情等等。
大鵬飾演的中年男人吳海,原本為了讓孩子過上好的生活,答應好友鍾會計的要求,對直播網紅岳淼淼實施騙婚騙保計劃。
計劃的最後,是吳海真的愛上了岳淼淼,他發現了人間的真情與正義,鍾會計被繩之以法,一切都是那麼完美。
所以,總的來看,岳淼淼的出現,就是為了發現吳海真實的內心。這一段愛情感化,也成為全片的主題升華支撐點。
2、意外情節的刺激
為了完成騙婚騙保,吳海和鍾會計提前計劃好一切,卻在實施過程中狀況百出。
跳脫計劃的意外事故,從角色層面上來說,增加了劇情可期待性,也為情節增加了驚險的刺激感。而從觀眾來說,意外的發生,往往更能調動觀影情緒產生新鮮感或者喜劇感。
在將岳淼淼成功騙婚之後,吳海與鍾會計設置了多場殺人計劃,卻頻繁出錯。
無論是原計劃的歐洲游騙取保單簽字,還是上山拜佛途中的意外墜崖,甚至是橋上的意外落水,其實都是在給吳海和鍾會計製造阻礙,無法順利開展計劃的矛盾和角色當前所處的危險境地,形成了沖突的必然,也正是這種必然,推動劇情發展。
這種方式,寧浩其實最懂。
《瘋狂的石頭》與《瘋狂的賽車》,作為寧浩黑色幽默系列的開山之作,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其實就是環環相扣的劇情。
通過各大角色忙碌中追逐各自目標而無果的情節沖突,一次又一次地將角色和觀眾情緒層層遞進,最終通過各種巧合,將角色和情節匯合到一個頂點,達到引爆的效果。
寧浩的幽默,在於他很好的利用了情節的巧合,製造了角色在現實與心理預期之間的差距,導致的笑果。
而他的黑色,在於每一次的沖突,其實都是人心黑暗與光明的較量,看似平凡的小人物,卻都逃不過人性的貪嗔痴。
《受益人》有學習《瘋狂的石頭》的野心。
多次殺人無果的戲劇沖突,是一種嘗試,但情節線處理得比較簡單。 全片的焦點,都集中在主角三人身上,准確來說,是吳海和岳淼淼身上。
張子賢飾演的鍾會計完全是靠實力在搶戲。
而最後的情緒爆發點,在那場落水戲。
這樣的結局,如同整個故事背景一樣,顯得常規而俗套,並沒有任何意外發生,甚至連岳淼淼其實是會游泳的設定,也在之前的一再強調中,很容易被猜到。
之所以說導演是有學習《瘋狂的石頭》的野心,是因為全片其實有很多可以延展的角色和物品,比如 警察、被碰瓷司機、金總的父親、兒子、鍾會計上司、行車記錄儀、房屋合同、直播等 。
特別是影片結尾處,還有一段行車記錄儀的回放視角。 這一道具如果用到寧浩影片系列,可以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情節助推工具,可以關聯上警察或者是金總的父親(因為要討錢,強行偷車),為他們的騙保計劃增添阻力。
而警察角色算是被浪費了,片中有多個場景出現同一個警察,卻都只是嬉笑怒罵之間,不痛不癢的過去了。
其實他在第一次送吳海的兒子回家時,就關注到了吳海的車,這一細節最終也只用到了破碰瓷案。
警察與吳海有一次追逐戲,連同一開場吳海因偷菜被店員在巷子里追趕的戲,也是明顯帶著寧浩的特色。
寧浩喜歡用快節奏的剪輯展現情節的緊張,用緊跟角色的鏡頭機位,調動觀眾的參與感。 在執導《我和我的祖國》片段《北京你好》中,也有同樣的操作:葛優飾演的司機在巷子里帶領群眾追趕孩子。
相似,無可厚非。 只是這樣的場景使用能賦予劇情和角色性格多大意義,這才是最重要的。
最開始的那場巷子追逐戲,可以理解是對吳海這個角色懦弱無能,但是對孩子充滿愛的性格塑造。
而後面那場與警察之間的追逐戲,更多的,是為了引出吳海的良心發現,以及引導警察角色對現場破局的參與。
相對來說,這樣比較生硬。
就如同吳海因為看了電視上對妻子岳淼淼的采訪,用妻子對自己無私的奉獻,喚起他心中的良知,其實有點倉促,或者說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就採取最粗暴的手段。
也正是因為這樣,前面對於岳淼淼的性格塑造和情緒鋪墊瞬間失去意義。
《受益人》被影迷質疑,除了老套的劇情,還有就是大鵬和柳岩的主演陣容。
因為喜劇《屌絲男士》為大眾熟知的兩人,算是標簽,也是累贅。這對於想當演員的他們來說,很不利。
演藝圈的那些明星們,都渴望有一部作品深入人心,卻也都害怕走不出一個角色陰影。
趙薇鮮少再談「小燕子」的過往,她主演過多種類型的作品,都沒有再重復過小燕子。
陳赫用一部《唐人街探案》和一檔綜藝,重塑了自己的藝人標簽,擺脫了「好男人曾小賢」的影子。
同為喜劇演員的小沈陽,也是因為一部《唐人街探案》中匪徒老大的角色,奠定了演技派的實力標簽。
轉型,是因為害怕。
大鵬害怕,柳岩也是。
從喜劇舞台走出來,大鵬其實嘗試過一些角色,但前期的摸索,依然還是一些都市喜劇電影,無論是口碑還是上座率都欠佳。
倒是後來逐漸轉向幕後,執導了兩部電影《煎餅俠》《縫紉機樂隊》,宣告了自己轉型之路跨出去的那一步。
比起大鵬,柳岩要更加無奈。
柳岩參演過的影視劇更多,但是,鮮少有真正值得拿出手的代表作。倒是她的輿論風言風語,成了網友們掛在嘴邊的下酒菜。
花瓶、賣弄風騷、炒作等標簽,是輿論強加給她的,也是她始終想擺脫的魔咒。
因此,《受益人》中的岳淼淼,其實更貼近生活中的柳岩。
從小缺乏關愛,受盡欺騙,沒有謀生之路只能去做直播,為了賺得更多錢打擦邊球被罰錢,岳淼淼活在大眾輿論之下,她是網友眼中的小仙女,是追星打賞熱情下的玩物。
岳淼淼這個角色其實很有挖掘深度,從她身上可以展開很多社會側面。 但是申奧似乎並沒有這種意向,倒是把岳淼淼拋在一邊,著重去表現吳海的內心救贖,岳淼淼成了一種附屬裝備。
其實對於岳淼淼這種人來說,常年被人欺騙,受盡社會冷暖,她對周遭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應該會有很強的警覺性。
包括一開始見吳海時,就強調自己不能吃辣,身體剛好不舒服。第一次住進吳海家的時候,也是順勢拿出衛生巾。
她無法相信身邊的人,38歲的年紀,也不允許她再去對這個世界動感情。 因此,懂得保護自己,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則。
就像她一直強調自己不會游泳,一上車就會睡覺。沒人知道她其實會游泳,也沒人知道她在車上是否真的睡著了。
這樣的角色在性格層次上,會比較多元但是也比較有特點。 可是岳淼淼,卻被強行閹割掉了許多性格,比如她與吳海之間,見面兩次就決定住到對方家裡,因為吳海的言行,立馬打動了她。
岳淼淼為什麼會強行要求吳海買那塊價值將近6萬的手錶,又為何面對吳海有孩子的欺騙事實,轉頭就原諒了她。
從整個過程來說,岳淼淼還是沒有擺脫一個女性角色依附於男性角色的原生設定,倒是對吳海進行了各種角度的表現。
即便如此,柳岩在這部片子中的表演,我卻非常認可。
雖然柳岩將她在其他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特點(比如傻氣、愛講方言、愛嘮叨等)帶給了岳淼淼,但是對應上網紅的形象,這一點並沒有什麼問題。
倒是岳淼淼在與吳海相處過程中,一個孤獨的女孩子,那種隱忍、害怕、執著的性格,被她表現的淋漓盡致。
比如她在意識到吳海生氣時,會壓抑著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悲傷,用笑容說出溫暖的話。也比如她在看到吳海生氣不理自己時,一個人獨處的失落又渴望吳海主動表現對自己的關愛。
岳淼淼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她從小沒有得到關愛,所以她特別渴望愛,也怕這種愛突然消失。 這些情緒的變化,柳岩都拿捏得很到位。
對她這種情緒的表達,片中有一場岳淼淼告別直播的演說,其實就已經詮釋得很到位。從一個屏幕里瘋瘋癲癲的女孩,突然卸掉所有防備,這種情緒遞進,讓她真正擺脫了直播里的岳淼淼,而成就了生活中的岳淼淼。
而大鵬飾演的吳海,本質上來說,角色設定給了他空間,也給了他限制。
雖然大鵬在形象上為這個角色做了很大的犧牲,比如發福、駝背、喜歡眨眼睛、視線不聚焦等,都看得出大鵬為了塑造好這個角色所做的外在努力。
但這不是一個角色成功的必然因素,就像前面說的,《受益人》其實最核心的主角應該是柳岩,卻被主創搞成了吳海,然而配合吳海的角色層次性並沒有太多展現。
無論是生活經歷還是個性選擇,吳海的思想都是模糊不清,或者說,就是簡單地一事無成卻保留著對愛和正義最基本的堅持。
因此,看不到太多這個角色在原則上的搖擺,比如是要房子還是要兒子,還是要岳淼淼,當吳海真正決定去騙婚騙保開始,他其實已經沒有怎麼深度展現過內心的良知沖突。
這是劇本角色問題,也是大鵬的演技問題。
他過度在意外形的變化,卻忽略了內心世界的塑造。
就像我們看岳淼淼,她在求和時,一個眼神的切換,觀眾立馬就感受到她的情緒波動。 這應該也是大鵬需要繼續努力的地方。
如果說,把這部電影關聯上寧浩層面的期待值,可能《受益人》需要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也希望主創能放開手腳,去挖掘更多深度的東西。
劇情老套從來不是什麼問題,重點是從這部電影,看到了不一樣的人物,得到了不一樣的感受。
《受益人》作為"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扶持的電影,如同寧浩設立這個計劃的初衷一樣,是為了發掘更多有才華的青年導演,讓他們有機會在專業的舞台展示自己,申奧是一個年輕導演,所以他的未來有很多的可能性。
這個大概也是我們為何去支持一些相對質量還可以,但是鮮少有人關注的國產電影的原因吧。
加油!
-END-
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你有什麼想說的?
來自:石墨社(smshe189)
G. 綉春刀好看嗎
豆瓣評分7.5分,還是值得一看的。
電影雖不能說有多麼精彩,但能純簡並把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攀枝錯節的主副線劇情講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已經很不容易。音效、特技咐亂、布景都很用心,幾位主演也還算給力,張震還是一如既往男神范兒。
《綉春刀》的劇情簡介
明崇禎皇帝登基,大太監魏忠賢(金世傑 飾)及其「閹黨」被錦衣衛傾巢覆滅。錦衣衛中以盧劍星(王千源 飾)、沈煉(張震 飾)和靳一川(李東學 飾)三結拜兄弟最為勇猛正直。老大盧劍星為了陞官百戶,沈煉為替教坊司妓女周妙彤(劉詩詩 飾)贖身,三弟靳一川為擺脫浪人丁修(周一圍 飾)的糾纏,三兄弟決定接受東廠都督趙靖忠(聶遠 飾)追殺魏忠賢的秘密行動。行動中三人遭到魏忠賢義女魏廷(朱丹 飾)帶隊阻攔,一場腥風血雨後魏忠賢屍首被帶回,盧劍星如願以償陞官百戶,本以為三人夙願皆能實現,但沒想到沈煉竟然隱瞞了一個天大的秘密,並且引起了大臣韓曠(趙立新 飾)的懷疑。此後三兄弟都面臨著生命危險,沈煉終於說出真做跡相但為時已晚,與一川相好的醫館女子(葉青 飾)和周妙彤都被牽連其中。面對危機,沈煉決意帶著兄弟、愛人離開京城,朝廷腐朽混亂,小人物的命運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