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奧斯卡電影是怎麼被提名的

奧斯卡電影是怎麼被提名的

發布時間:2023-05-28 01:12:29

① 奧斯卡的電影獎項是誰評選的,怎麼選的

每年的11月,來自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下屬17個機構的6000多位成員會對奧斯卡獎項送審影片進行評選。通常的做法是評委們在每一個獎項中,從最佳導演到最佳化妝與發型設計,挑選出5部自己認為最好的影片。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成員都是電影業現役或退休的專業人士,他們有的是備受敬重的資深從業者,有的是往屆奧斯卡提名獲獎人。每位學院成員,只能提名自己專業范圍內的候選影片。比如說,一名編劇人員,不可以提名最佳音響效果的候選影片。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負責統計學院成員的投票情況。事務所採用的計票方法類似於英國選舉使用的「排序復選制」。計票時,首先依照選票上的第一選擇來計算候選影片的得票。如果某一部影片能夠在此輪達到規定票數,便可以獲得一個提名。得票最少的影片將被淘汰,然後將其得票依第二選擇重新分配給其他候選影片。如此類推,直到最後有5部候選影片達到規定的票數(最佳影片獎除外,這個獎項需要10部候選影片)。如果某部影片獲得絕大部分評委的提名,那就沒有必要再為該影片投票,學院會啟動類似於滲透效應的機制,使用分數衡量方案進行得票次高影片的篩選。當每個獎項的候選影片都達到規定的得票數量後,學院成員會進行第二輪評選。這一輪會簡單一點,成員只需要在每個獎項中挑選自己最喜歡的候選影片。在本輪成員可以評選自己專業以外的獎項,不過學院還是建議成員避免評價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一些人質疑這套評選制度的公正性。評委們是否在排序之前將所有影片觀看一遍才作出評價,這是一個問題。但是,更大的問題在與學院的人員構成缺乏多樣性。2012年的一項報告指出,94%的學院成員屬於白人,而超過77%的成員是男性。不過,據著名製片人兼學院成員格萊斯·烏文[2]表示,上述情況正在改善。然而實際上有待提高的方面還很多。比如今年參選的關於馬丁·路德·金的傳記電影《塞爾瑪》,在上周的評選中只獲得兩項提名。對此有人不滿,也有人對於學院成員的評選偏好不屑一顧(因為歷年奧斯卡獲獎人大多是白人)。

② 奧斯卡獎的來歷

奧斯卡獎全稱「奧斯卡獎金像獎」,誕生於1929年,原名叫「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後誤打誤撞,口耳相傳,這個名字沿用至今。

20世紀,美國電影業繁榮發展,地位低廉的工人為自己爭取福利待遇,電影公司也要謀取他們自己的利益。「奧斯卡獎」原是通過紀念電影發展取得的突出成就,來維護電影中堅人員的聲譽利益;後來影響力逐漸擴大,政治意義轉變為鼓勵電影和科學藝術的提高,以及人類文化的整體發展。

金像獎的評選過程:首先是提名投票,獲得提名的影片,在學院本部輪流放映,觀後再進行第二輪投票,最後以得票的多少決定影片獎項的花落誰家。獲獎名單被密封隱藏,在頒獎典禮上主持人不拆開它之前,無人知曉其結果,這之後成為國際諸多電影節的借鑒典範。

③ 奧斯卡名字的來歷

奧斯卡名字的來歷有三種說法;

說法一

「奧斯卡」這個名稱的來歷說法不一,較為可信的是,1931年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圖書館的女管理員瑪格麗特·赫里奇在仔細端詳了金像獎之後,驚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奧斯卡!」隔壁的新聞記者聽後寫道:「藝術與科學院的工作人員深情地稱呼他們的金塑像為「奧斯卡。」從此,這一別名不脛而走。

說法二

好萊塢專欄作家史柯爾斯基在第六屆頒獎儀式結束的當晚用打字機寫一篇報導時,竟忘了小金像(Statuette)的拼法,他突然想起自己過去看過的某歌舞劇里的一場戲。那是一群喜劇演員走到樂池跟前,打趣地對指揮說:「奧斯卡,要香煙么?」指揮伸出手欲取,哪知這些喜劇演員不給香煙而躲開了。

這引起了鬨堂大笑。史柯爾斯基認為金像獎座象徵著慾望,應該具有喜劇性色彩。於是他在報導中寫道:「凱瑟琳·赫本以《驚才絕艷》里艾娃一角贏得了奧斯卡。」

說法三

「著名演員貝蒂·戴維斯申述,是她最早命名奧斯卡的。她說自己首次領金像獎時,無意中叫了聲丈夫海蒙·奧斯卡·奈爾遜的名字「奧斯卡」,被現場采訪的記者聽到,於是一下子傳開來了。

據各方面的分析來看,上述第一種說法較為可信。因為蓓蒂·台維絲首次獲最佳女主角獎是在一九三五年,而那時奧斯卡這一別名早已家喻戶曉了。至於史柯爾斯基認為金像獎座應具有喜劇性色彩,這樣的看法未必為廣大電影界人士所接受。

(3)奧斯卡電影是怎麼被提名的擴展閱讀

奧斯卡金像獎從1929年開始每年評選頒發一次,從未間斷。凡上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參加評選。

金像獎的評選經過兩輪投票:第一輪是提名投票,先由學院下屬各部門負責提名(採用記名方式),獲得提名的影片,將在學院本部輪流放映,觀後學院的所有會員再進行第二輪投票(採用不記名方式),最後以得票的多少決定影片是否獲獎。

2013年5月4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根據它即將實施的一項新規定,所有會員均有權參加一年一度的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紀錄短片獎最終表決,從而為會員參加影藝學院組織的所有活動提供便利。

奧斯卡金像獎獎杯的主體為一座13.5英寸高、3.9千克重的鍍金男像,由美國雕塑家喬治·斯坦利設計。按照奧斯卡獎評選規則:一項獎的獲得者只能領取一個金像獎座,如果一項獎有兩人或多人共獲,則應分別授予每人一個金像獎座。

④ 奧斯卡提名是什麼呢

奧斯卡提名就是有機會獲獎,接近獲獎。因為最終獲獎名單從提名名單當中選出來,能夠獲得奧斯卡提名是很多電影人的夢想,奧斯卡每年都會舉辦一次,每年2月份在洛杉磯科達劇院舉行一年一次的奧斯卡頒獎典禮。

奧斯卡提名的特點

每年奧斯卡都會頒出,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二十五個奧斯卡大獎,奧斯卡提名只是提名不一定獲獎,奧斯卡獲獎一定獲獎,流程順序不同,奧斯卡提名奧斯卡金像獎的評選經過兩輪投票第一輪是提名投票,先由學院下屬各部門負責提名採用記名方式。

奧斯卡獲獎獲得提名的影片,將在學院本部輪流放映,觀後學院的所有會員再進行第二輪投票採用不記名方式,最後以得票的多少決定影片是否獲獎,獲獎人數不同奧斯卡提名奧斯卡提名可以有多個,奧斯卡獲獎奧斯卡獲獎只從奧斯卡提名選一個。

⑤ 參選奧斯卡的電影需要哪些條件

1、芹好在洛杉磯上映前也還要在美國之外的商業院線首映過,影片的公開首映若不是在劇場放映的將無資格參加奧斯卡評選。

2、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放映過,且在此上映期間的廣告和市場開發符合業界慣例。

3、長片電影時間長度長於40分鍾,用嫌含鉛35mm或70mm的膠片或是非錄像帶公開放映過。

(5)奧斯卡電影是怎麼被提名的擴展閱讀

奧斯卡金像獎從1929年開始每年評選頒發一次,從未間斷。凡上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參加評選。

金像獎的評選經過兩輪投票:第一輪是提名投票,先由學院下屬各部門負責提名(採用記名方式),獲得提名的影片,將在學院本部輪流放映,觀後學院的所有會員再進行第二輪投票(採用不記名方式),最後以得票的多少決定影片是否獲獎。

2013年5月4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根據它老備即將實施的一項新規定,所有會員均有權參加一年一度的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紀錄短片獎最終表決,從而為會員參加影藝學院組織的所有活動提供便利。

⑥ 奧斯卡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1931年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圖書館的女管理員瑪格麗喊余孫特赫里奇在仔細端詳了金像獎之後,驚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奧斯卡!隔壁的新聞記者聽後寫道:藝術與科學院的工作人員深情地稱呼他們的金塑像為奧斯卡。從此,這一別名不脛而走鄭鏈。

奧斯卡金像獎,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自從1929年首次頒發以來,已經有約90年的歷史。其代表的成就,是所有電影人夢寐以求的。那麼,“奧斯卡”名稱是怎麼來的呢?下面就來跟大家說一說。

詳細內容

⑦ 2021奧斯卡將開始提名,入圍奧斯卡將提名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1、影片要求超過40分鍾;2、影片必須在指定場所播放過;3、播放的時候必須是頒獎談游握典禮的前含慶一年;4、在首映6個月內不磨指得在其他媒體上播放。

⑧ 奧斯卡獎的由來

分類: 娛樂休閑 >> 電影
問題描述:

獎杯設計的含義

解析:

來歷含義:

奧斯卡獎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的別稱,正式名稱叫「學院獎」( Academy Awards)。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是由多家美國工業界巨頭於1927年5月組織成立的一個職業電影人的榮譽性組織,其宗旨就是提高電影的藝術質量。至1999年,學院已有6000多名成員。

奧斯卡獎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學院圖書館館員、後任學院執行主管的瑪格麗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時曾說這尊金像很像她的奧斯卡叔叔,於是記者和學院的成員們開始以這個名字稱呼它。1934年,沃爾特-迪斯尼在領獎時引用了這個名字,從此奧斯卡獎這一別稱日漸被人們所熟悉。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一直到1939年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名字。

獎杯造型: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飢磨賀而成。

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爛派13.5英寸(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武士,雙手交叉於胸前,手拄一把長劍,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著學院最初的五個重要工作部門: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最初的獎座由喬治.史丹利製作由於獎杯外表鍍上了金色薄片,看起來閃閃發光,所以稱為金像獎。金像獎圖樣的設計出自賽贅克.吉朋斯,當時在米高梅公司擔任美術師,上司梅耶指定由他擔任這項工作,而吉朋斯是影史上最傑出的美術設計之一,他不僅設計了金像獎,日後更到了金像獎,從第二屆開始到第廿九屆為止,28年間共獲得了三十九次提名,其個人獨得了十一次金像獎,由米高梅公司出品的優秀影片,吉朋斯幾乎都參加美術設計工作。

評選流程和歷史影響:

在世界各國設立的電影獎中,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最引人矚目。它歷史悠久,規模宏大,不僅反映美國電影的發展進程和成就,而且還對其他國家電影藝術發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奧斯卡金像獎每年舉辦一次。首屆的金像獎得主在1929年2月18日產生,其頒獎儀式於1929年5月16日在好萊塢羅斯福大飯店舉行,至今,已滿77屆。

奧斯卡獎以上一年公開發行的英語影片為遴選對象,獎項分為成就獎和特別獎兩類,現有28個獎項,如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科技成果獎等。評選結果由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以投票方式產生。投票分兩個步驟:第一次投票選出5名(部)最佳候選者,即所謂「提名」;「最後投票」則是在提名基礎上產生。投票結果絕對保密,於頒獎時當眾啟封。評選工作比較慎重、細致,且講求專業技術方面的高標准,因此奧斯卡獎一直被視為比較嚴肅的電影獎。

「奧斯卡金像獎」的正式名稱是「電

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1927年設立,每

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半個多世紀來

一直享有盛譽。它不令反映美國電影藝術

的發展進程和成就,而且對世界許多國家

的電影藝術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1927年5月, 美國電影界知名人士在

好萊塢發起組織一個「非贏利組織」,定

名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

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縮寫為

A.M.P.A.S.), 它的宗旨是促進電影藝術

和技術的進步。學院決定對優秀電影工作

者的顯著成就給予表彰,設立了「電影藝

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d),1931

年後「學院獎」逐漸被其通俗叫法「奧斯

卡金像獎」所代替,現在其正式名稱已鮮

為人知。

「奧斯卡」這個名稱的來歷說法不一,較為可信的是,

1931年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圖書館的女管理員瑪格麗特-

赫里奇在仔細端詳了金像獎之後,驚呼道:「啊!他看上

去真像我的叔叔奧斯卡!」隔壁的新聞記者聽後寫道:「

藝術與科學院的工作游檔人員深情地稱呼他們的金塑像為「奧

斯卡。」從此,這一別名不脛而走。金塑像高13.5英寸,

重8.54磅, 由米高梅公司藝術指導、美術設計師德里克-

奇博斯設計,雕塑家喬治-斯坦利製作。

奧斯卡金像獎從1929年開始,每年評選、頒發一次,

從未間斷過。凡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上演的影片均可

參加評選。金像獎的評選經過兩輪投票,第一輪是提名投

票,先由學院下屬各部門負責提名(採用記名方式),獲得

提名的影片,將在學院本部輪流放映,觀後學院的所有會

員再進行第二輪投票(採用不記名方式),最後得票的多少

決定影片的獲獎。票數統計後存入保險箱,直到頒獎時才

公布名單。

獲獎名單是高度保密的。學院會員投票後,選票全交

美國的普萊斯-活特豪斯會計事務所加以統計。 選票放在

保險箱內,荷槍實彈的警衛人員日夜護。統計後的用紙則

全部燒毀,絕對保密。各項獲獎名單,分別裝入密封的各

個信袋,直到頒獎當日當刻,由司儀當眾拆封宣布。頒獎

儀式基本習慣於在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這段時間內舉行。

奧斯卡獎可分成就獎和特別獎及科學技術獎三大類。

成就獎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表

演(男女主、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音樂、最

佳剪輯、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最佳短片、最佳紀錄

片、最佳外國語影片等。 特別獎則有榮譽獎、歐文-撒爾

伯格紀念獎、 瓊-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科技成果獎和特

別成就獎。在上述眾多獎之中,最具影響的為最佳影片獎,

而最佳男女角獎屬表演主獎,獲獎人有「影帝」與「影後」

之稱,是男女演員們覬覦的殊榮。

前19屆奧斯卡交評美國影片,從1947年的第20屆起,

才在特別獎中設最佳外語片獎。其參選影片必須是上一年

11月 1日至下一年10月31日在某國商業性影院公映的大型

故事片。每個國家只選送一部影片,這部影片由該國的電

影組織或審查委員會推薦,且須加蓋英文字幕,送交學院

外國片委員會審查。 然後進行秘密投票選出5部提名影片。

觀摩完5部影片後, 再由4000名美國影界權威人士組成的

評審委員會,選出一部最佳外國語片。該項獎只授予作品,

而不授予個人。從1947年起至1993年7次,瑞典獲獎4次,

日本、前蘇聯和聯邦德國各獲獎3次。

⑨ 奧斯卡提名是什麼

提名獎是指在評選某個獎項或選舉前提出有當選可能的人或事物名困正稱。獎項候選委員會通常會在最終獎確定之前,選出水平優異的候選者名單,最終獎將從獲提名獎者中選出的。提名獎一般設置數量較少,獲獎者水平通常需要達到獎項評選的最高要求。

奧斯卡金像獎(Oscars),又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ds,中文簡稱學院獎),是由美國電影汪碼悔藝術與科學學院主辦的電影類獎項,創辦於1929年。該獎項是美國歷史最為悠久、最具模虧權威性和專業性的電影類獎項,也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類獎項。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電影界的最高獎項,與艾美獎(電視類獎項)、格萊美獎(音樂類獎項)、托尼獎(戲劇類獎項)並稱為美國演藝界四大獎(EGOT)。

奧斯卡提名獎是美國一項表彰電影業成就的年度獎項,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囊括了各種電影類型,有20多個不同的獎項,也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媒體獎項,已成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提名獎。

⑩ 奧斯卡獎的命名來歷-奧斯卡金像獎是怎麼來的

連續幾年,微博有一個大家異常關注的問題:「小李子」萊昂納多什麼時候拿奧斯卡影帝?結果,就在今年,小李子眾望所歸,得成所願,成功拿到了小金人,整個微博為其歡呼一片。那麼,奧斯卡獎的命名來歷是什麼呢?

使他們成為好萊塢的支柱,讓他們調解糾紛,或者在製片廠里起疏導作用。」梅耶想到就做,一周之後,他就草擬出了一份關於成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提案,並委任當紅影星道格拉斯•范朋克為主席,並於1929年5月16日在好萊塢舉行第一次授獎典禮。當時參會的人約270人,而第一個奧斯卡金像獎頒發給了埃米爾•傑林斯。

自此之後,奧斯卡金像獎每年評選頒發一次,從未間斷。凡是在上一年的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參加當屆的金像獎評選。評選方法是:提名一一(觀影後)投票——再次提名——再次投票,最後以得票的多少決定是否獲獎。

之所以叫「奧斯卡」這個名字,是因為金像獎的獎杯。眾所周知,奧斯卡金像獎獎杯是一座13.5英寸高、3.9千克重的鍍金男像,由美國雕塑家喬治•斯坦利設計。在1931年的時候,在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一位工作人員在看到獎杯後,驚呼小金人特別像他的叔叔奧斯卡!於是,「奧斯卡」這個名字從此不脛而走。

奧斯卡金像獎必會的3000個文學常識

閱讀全文

與奧斯卡電影是怎麼被提名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下載3d電影iso打不開 瀏覽:595
成龍國際電影獲獎電影 瀏覽:127
日本家庭倫理電影在線 瀏覽:341
桌面電影電腦 瀏覽:865
電影吧2015 瀏覽:584
有什麼搞笑的電影推薦一下 瀏覽:563
小寶寶動畫電影 瀏覽:236
法國電影心裡長了一朵花 瀏覽:120
有關過年的電視電影 瀏覽:800
電影之都是哪些城市 瀏覽:646
跟吸血鬼有關的電視劇或電影 瀏覽:472
美國電影巴蘭 瀏覽:123
天上掉下個ufo電影導演 瀏覽:491
美國動作電影有女主角 瀏覽:785
嗯嗯快點歐美電影 瀏覽:481
巨蟒變蛇女電影大全 瀏覽:487
充值電影網 瀏覽:536
豆瓣2017年度科幻電影榜單 瀏覽:106
搞笑外國二戰電影大全 瀏覽:126
atv電影網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