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語言的特徵舉例說明
電影藝術經過一百多年的不斷發展和不斷完善之後,愈來愈有力地顯示著自己作為一門藝術的個性和獨立性。同時他藝術擁有自己的語言傳播體系一樣,電影也擁有自己的語言傳播體系,擁有自己的語言符號系統。
電影語言的外觀形式則是直接的、具體的,電影語言的外觀形式則表現為完形的結構方式,具有立體性、完整性等特徵。
從內在特性來看,電影藝術的照相本性,決定了電影語言是對現實世界的物質復原、直接再現,是對人們觀念和情感的具象表現,出現於銀幕畫面上的,都是能夠為人們所看見所感知的具象和完形,並不一定需要「抽象」和「約定」,人們才能理解、領會。
Ⅱ 何為影視語言它由哪幾部分組成拜託各位大神
影視語言是由畫面和聲音兩部分。
影視藝術是以畫面為基礎的,所以,影視語言必須簡明扼要,點明即止。省下的時間空間都要用畫面來表達,讓觀眾在有限的時空里展開遐想,自由想像。
解說詞對畫面也必須是亦步亦趨,或者充滿節目,會使觀眾的聽覺和視覺都處於緊張的狀態,顧此失彼,這樣就會對聽覺起干擾和掩蔽的作用。
(2)如何理解電影語言擴展閱讀:
蒙太奇現在已經成為世界電影通用的一種電影術語了。它與長鏡頭並列的被稱為改變電影的兩把「雙刃劍」。狹義的蒙太奇專指對鏡頭畫面、聲音、色彩諸元素編排組合的手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畫面語言,聲音語言和色彩語言。它是一種電影的修辭方法,對於他的本性有許多言論。
在閱讀一篇文章時,讀者要自己去創造一幅畫面,電影讀者則不然,而這兩種讀者為了完成理性過程,都必須解釋他們所感受到的符號。他們的智力活動愈多,觀眾與創作者之間在這個過程中則愈能達成平衡;這種平衡愈好,那麼這部藝術作品就愈有生命力,愈能引起共鳴。
最早的電影教科書——甚至包括許多近來出版的教科書——以一種目光短淺的熱情把電影與文字語言進行生硬的比較。這種標準的理論認為鏡頭是電影的單詞,場面是它的句子,一段戲就是它的段落。
Ⅲ 電影語言的特徵是什麼
電影語言不同於我們的文字。
包含景別、影調、色調、聲音、鏡頭運動、後期特效等方面。
它的特徵主要就是非符號化。用鏡頭的變化來體現影片的內涵。
Ⅳ 電影語言的基本要素是什麼
畫面和聲音是電影語言的基本要素。它們是電影的原材料,但其本身已經構成更為復雜的現實。一方面它們是一種有著形象價值的具體現實,另一方面它們又是根據導演的意圖攝取的一種藝術化的素材。畫面和聲音具有雙重特性。
電影語言是電影藝術在傳達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種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統稱。即電影用以認識和反映客觀世界、傳遞思想感情的特殊藝術語言。它以現代科學技術提供的一定的物質條件為基礎,其演進與電影技術的進步有密切聯系。
(4)如何理解電影語言擴展閱讀
電影不是一種語言,但卻象是一種語言,由於它象語言,因此我們用研究語言的某些方法來研究電影,可能會有所裨益。實際上,近十年來,這種研究電影的方法——實質上是語言學的方法,變得愈來愈重要了。
既然電影不是一種語言,則嚴格的語言學概念會使人產生誤解。自電影歷史的開端,理論家們就喜歡把電影和文字語言相比較(部分原因是為了證明認真研究電影是有價值的),但是直到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一種更廣闊的新思想范疇得到了發展之後,人們才認識到文字和說話只不過是眾多交流系統中的兩種,這時,才得以把電影作為一種語言來進行認真的研究。這種包羅萬象的范疇就是符號學,是對符號系統的研究。
符號學家通過對文字語言和口語概念的重新確定,肯定了應當把電影作為一種語言來研究。任何一種交流系統都是一種「語言」:英語、法語或漢語都是「語言系統」。因此電影也可能成為某一類語言,但是它顯然不是一種「語言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