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陳大同那是什麼電影

陳大同那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3-06-15 15:13:22

㈠ 著名的抗日英雄有哪些

楊靖宇、張自忠、吉鴻昌、趙一曼、佟麟閣等。

1、楊靖宇

楊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

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

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2、張自忠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

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斗中,不幸犧牲。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張自忠將軍為革命烈士,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3、吉鴻昌

吉鴻昌(1895—1934),字世五,原名吉恆立,抗日英雄,愛國將領,河南省扶溝人,祖籍陝西韓城縣西原村吉家巷。1913年入馮玉祥部,從士兵遞升至軍長,驍勇善戰。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舉為主任委員,准備在家鄉河南發動中原暴動,向國民政府發難。

經黨組織同意,吉鴻昌與南漢宸、宣俠父等一起擬定了暴動計劃,准備將在江西的吉鴻昌舊部兩個師調回河南,與河南當地的地方武裝結合起來,進行暴動。

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遭工部局逮捕。為置吉鴻昌於死地,宋美齡不遺餘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賄,將吉鴻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

11月24日,經蔣介石下令,吉鴻昌被殺害於北平陸軍監獄,時年39歲。

4、趙一曼

趙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

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於1936年8月被捕就義。

趙一曼留有詩篇《濱江述懷》,其故里宜賓有「趙一曼紀念館」,相關電影有《趙一曼》《我的母親趙一曼》等。2010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5、佟麟閣

佟麟閣(1892-1937),漢族,原名佟凌閣(因犧牲後報紙誤寫為「麟閣」,此後就沿用了下來),字捷三,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人。

中華民國軍事將領,先後隸屬北京政府、國民軍、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是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是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殉國的高級將領之一。

1937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發布命令,追授佟麟閣為陸軍二級上將。抗戰勝利後,將南溝沿大街改名為佟麟閣路,以示紀念。

佟麟閣早年參加護國討袁戰爭。曾任馮玉祥部陸軍第11師第21混成旅旅長。1926年9月五原誓師後,隨部參加北伐。

1928年起,任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35軍軍長、暫編第11師師長、第29軍副軍長。1933年率部參加長城抗戰,取得喜峰口大捷。

同年5月,參加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任第一軍軍長兼代理察哈爾省主席,跟隨馮玉祥馳騁察省,打擊日軍,收復失地,為察省光復作出了貢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英雄

㈡ 九部電影黑色星期五擠破頭!然而我只想安利這兩部電影清流

2017年1月13日,臘月十六,西方的「黑色星期五」

這天,將有九部電影在大陸院線上映,新年一開始,高潮就來了

(資料來源:豆瓣電影 )

風叔我已經買好了前四部的票,准備在電影院里躲「黑色星期五」

我要安利的,是九部中的兩部

《我的詩篇》

《少年巴比倫》

兩部電影的共同點,是都入圍了第52屆金馬獎,都在2015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亮相過

先說《我的詩篇》,風叔已經看過,通過眾籌的形式

首先要推薦《我的詩篇》片尾曲《退著回到故鄉》,歌詞本身就是一首詩

《我的詩篇》拿到了 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金爵獎

為最佳紀錄片金爵獎頒獎的嘉賓是奧斯卡得主、著名紀錄片導演Malcolm Clarke(中文名叫柯文思)和新加坡著名演員範文芳

柯文思為《我的詩篇》兩位導演吳飛躍、 秦曉宇頒獎

另外,《我的詩篇》還獲得了 2015年第52屆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獎與最佳剪輯獎的提名

入圍金馬52的最佳剪輯獎要特別提及,這個獎項,無論有沒有得獎,都是2015年華語電影中剪輯最優秀的作品

而紀錄片入圍最佳剪輯,是非常罕見的

《我的詩篇》的競爭對手,有台灣殿堂級剪輯大師廖慶松的《刺客聶隱娘》

下圖,《刺客聶隱娘》三巨頭,剪輯廖慶松、攝影李屏賓、導演侯孝賢

還有另外一位台灣剪輯大師陳博文幫張艾嘉剪的《念念》,他剪過很多大師級的作品,比如楊德昌的《一一》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另外兩部是導演自己剪的作品,一部是《解救吾先生》的丁晟

《解救吾先生》,劉德華、王千源、丁晟

金馬52最佳剪輯獎的得主,是《醉.生夢死》的導演張作驥,他因為性侵犯案還在獄中,所以得獎都是演員幫領的

這是張作驥(左二)和一眾演員在柏林電影節

《我的詩篇》主創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

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獎,被認為是每年度華語紀錄片最高水準的「比武」,金馬52的競爭對手中,甚至有2015年轟動整個台灣的現象級紀錄片《灣生回家》,最後得獎的是周浩導演的《大同》

雖然空手而歸,但《我的詩篇》主創能和侯孝賢、李安等大導演同框,已是無憾了吧

《我的詩篇》還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IDFA)、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等入圍或獲得獎項,並計劃報名第89屆奧斯卡獎,有沒有入圍1月24見分曉

《我的詩篇》於2015年11月1日就舉行了全球首映禮(當時就已經拿到了「龍標」)

但由於紀錄片屬於非常小眾的電影類型,要進入商業院線放映非常困難,於是《我的詩篇》採用了眾籌的方式放映,效果還不錯

來看看部分眾籌放映現場有沒有你的城市

每一場都有觀眾都被感動得淚奔

風叔已經於2016年9月,在居住的南方某個三線弱城市,看過一場眾籌,當時已經是全國第600多場眾籌了,我所在的那個城市創造了第二輪三小時售罄的全國最好成績

截止到《我的詩篇》院線正式公映前,它的眾籌票房是244萬(資料來源:中國票房)

因為眾籌效果好,終於有發行公司願意將《我的詩篇》正式推向院線

《我的詩篇》還被它的策劃和發起人吳曉波,在他有1300萬粉絲收看的年終秀上宣傳

吳曉波背後是導演之一吳飛躍,兩人同是上海交大校友,也都做過財經記者

該片也被「黃金膝蓋」方勵力薦

截止發稿時,風叔居住的這個城市,沒有一家影院在1月13日排了正式公映的《我是詩篇》。九部電影擠到「黑色星期五」,要發年終獎的影城經理,當然有多排《太空旅客》的理由

一二線城市,請加油!

——略有劇透說詩篇的分割線——

《我的詩篇》的故事架構很有點意思,它不是《舌尖上的中國》那種把幾組人物故事均勻交叉鋪排,營造一種「你在北國森林狩獵,我在南疆收割稻穀」的山河一家親格局,而是在交叉中,有獨立的故事,也有故事的重點

電影講了六個工人詩人的故事

其實要把幾個人的故事,揉到一部紀錄片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有時候,哪怕就是兩個不同的人物,要雙線並行敘事,都是很困難的

比如2016年挺火的《我們誕生在中國》

三組主角,分別是熊貓、金絲猴和雪豹,再用一年四季將他們串起來

而丹頂鶴,則是連接頭尾的角色

《我們誕生在中國》美則美矣,還是有人吐槽劇情完全靠「硬演」和拼湊呢

而《我的詩篇》,更為復雜,因為有六位工人詩人的故事,要在110分鍾里鋪陳開來

所以,我們會看到,導演(或者說剪輯師),精妙的將前四個詩人的故事,在影片前半部分交叉

而到了影片中部開始,四川內江打工女孩鄔霞的故事,被獨立講述(這一段很溫情,是電影的一抹暖色)

然後,又相對獨立完整地講述了煤礦工人老井的故事

然後回到前四個之一的爆破工的失業和家事

最後重點講了前四個之一跳樓工人詩人許立志的故事,以及他哥哥把他的骨灰撒向大海的情節

詩人們的故事,既相互交錯,又獨立成篇,而且被現場朗誦會串聯了起來

《我的詩篇》是冷靜平順的,它平靜地注視著一群同樣被優越階層稱之為「社會底層」的人,在他們掙扎的生存之外,還有渴望自由的精神世界

2016年,關於詩的電影,都有點能成現象級了,比如青年業余詩人畢贛,拍了一部《路邊野餐》,男主角陳某(不好意思,不敢提這個名字)是個鄉野醫生,也是個業余詩人

整部電影就被主人公貴州話朗誦的詩歌,串了起來

之後的《長江圖》,業余詩人楊超導演的作品。男主角在父親留下來的船上發現了一本名叫《長江圖》的詩集,所有的詩,連接起從吳淞口到宜賓逆流而上的長江,於是,他出發去尋找詩集中的女人和故事

一首首詩,連成了一整條長江

而《我的詩篇》,比它們更現實,又比它們更詩意,因為裡面有血淋淋、濕漉漉、熱騰騰的

生存與生活!

——就說下李夢有多慘的分割線——

90後女演員李夢其實挺活躍,也很有潛質的,但她的運氣有多背,背到我見猶憐吶

李夢2013年演過賈科長的電影喔,但是如果去搜這部電影,網頁顯示是這樣的

她2014年就拍好了戲曲電影《老腔》,結果2016年末才全國公映,電影首映的時候還鬧了些幺蛾子

呵呵,就算是李夢德藝雙差,那也是你片方自己選的女演員啊

結果《老腔》的最後全國票房是蔚為奇觀的 11萬人民幣 ,怪誰呢?怪觀眾有眼無珠還是影院經理見錢眼開呢?票房爛的話,先看看自己有沒有方勵的黃金膝蓋吧

接下來李夢就演了《少年巴比倫》,囤了一年半光景,橫跨三個年頭才上映

2015年夏天上映的《搖滾英雄》,文藝片男神(經)秦昊是男主,李夢是女主,結果這部帶著濃濃汪峰老師歌曲名味道的電影,票房不到兩百萬,悄無聲息地被淹沒了

2015年的《解救吾先生》,李夢的表現頗受好評,而她和王千源的床戲,尺度很消亡史

2016年李夢參演了連網大都不如的兩部片子,3分多的豆瓣評分,不是低了,而是太—高—了!

李夢還在大牌雲集的《上海王》中有角色,但這部電影在上海電影節放過之後,就石沉大海了

李夢還串場了《致青春 原來你還在這里》,這部電影,你可以在幾乎所有的2016年華語爛片排行榜中找到它的名字

最倒霉的是《夏天十九歲的肖像》,這部本來是黃子韜電影出道作品的電影,遇見不可抗力因素,從2016暑期檔硬生生消失了,其實如果它早一個月上的話……反正運氣背了,拍什麼片都會遇見封存、撤檔、遙遙無期

好在今天風叔看到一個消息,《夏天十九歲的肖像》將在2017年擇期上映,金馬最佳新導演得主張榮吉,終於可以大陸首秀了

黃子韜的處女作也終於要見天日了(被《鐵道飛虎》搶先了)

再來說說《少年巴比倫》的男主董子健,2015年的金馬52,他是最風光的一個人,盡管其實沒拿什麼獎回來

董子健在金馬52的紅毯是和《少年巴比倫》導演相國強以及李夢一起走的,小董的造型,已經搶走了李夢不少的風光(說實話,李夢在一眾小花里長得很有特色)

今年34歲的相國強,是著名的調色師和攝影師,所以對《少年巴比倫》的畫面很期待。他入圍了金馬52的最佳新導演,最後得獎的是毫無爭議的畢贛

董子健還入圍金馬52的最佳男主角,憑借的是《德蘭》,那次的金馬影帝是馮小剛

而《德蘭》2016年還斬獲了上海電影節的最高大獎

這還沒完,董子健主演的《山河故人》,獲得金馬52的七項提名,但最終只拿到劇本獎

這還還還沒完,董子健參與投資的《捉妖記》,還入圍了金馬52的四項技術獎

13號的《少年巴比倫》之後,緊接著春節檔還有董子健出演的《乘風破浪》

還是很欣慰,既然《少年巴比倫》都上映了

《德蘭》還會遠么?

(END)

本期編輯:落山風

㈢ 電影《投名狀》中三位男主角:龐青雲,趙二虎,姜武陽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嗎

晚清政治腐敗,社會動盪,五花八門的事層出不盡。這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預示著清朝統治行將覆滅。

在同治九年,又發生了兩江總督、封疆大吏馬新貽被刺的要案,真是朝野震驚,舉國傾注。事情發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馬新貽校場閱兵完畢,返回督署的路上,為刺客張文祥所殺。刺客並不逃走,高喊:「刺客是我張文祥!」讓那班怕死的衛士捉拿。

這個案子發生後,清廷十分驚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內幕褻聞,於臉面上大不光彩。因此,只能掩蓋矛盾,粉飾門面。慈禧太後為了維系她搖搖欲墜的統治,親自出面處理此案。把正在天津處理教案的大員曾國藩,調來審理這個案件。又在曾國藩出發前夕,召見了他,面授機宜,說「馬新貽辦事很好」,為此案定了調子。這還不放心,一周之內,又連連派出大員參與審案。刑部尚書鄭敦謹,也奉旨與曾國藩同審。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終於為張文祥定了一個「漏網發逆」和「復通海盜」的罪名,將張文祥處決,剜了張文祥的心,去祭奠這位馬新貽,又厚厚的於以撫恤。一句話,馬新貽是一個好官,張文祥是一個發逆。

然而,事情的真象總是難以隱瞞的,紙包不住火。大量的野史、筆記、小說、戲曲,卻不顧官方史家的曲筆,將馬新貽被刺原委,一一公諸於眾。原來,馬新貽之所以官運亨通,靠的是假報軍功,又結納權貴才得來的。他在所謂的「剿匪」戰斗中,原本是一個敗軍之將。被俘以後,又沒有骨氣,與「匪首」義結金蘭,成了拜把兄弟。再由他的把兄弟導演一幕馬新貽收復失地的鬧劇,欺瞞了朝廷,以至爬上封疆大吏的寶座。飛黃騰達以後,那些把兄弟原以為可以攀附於他,千里迢迢來投靠。馬新貽又奸佔了把兄弟的妻室,誘殺了把兄弟。張文祥因偶然的原因逃脫他的魔掌,才弄出這一出刺馬的大案來。由此可見,清廷所依重的大臣,漁色負友,形同禽獸。凡此種種,正是清廷官場腐敗的縮影,無怪慈禧太後煞費苦心,一定要把真象掩蓋起來。

此事轟動朝野,慈禧太後驚問:「這事豈不甚奇?」曾國藩誠惶誠恐地回答:「這事很奇。」 更奇的是,案犯張汶祥供詞閃爍,主審大員奏案含糊,期間雖有曾國藩、鄭敦謹等朝廷大員復審,卻始終未得真相,次年十月,張汶祥被剖腹挖心,祭奠馬靈。

由於「刺馬案」一拖半年之久不能結案,難免傳聞四起,使此案更加撲朔迷離,後人將「刺馬案」與「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案」 「太原案」並稱為「清末四大奇案」。
張汶祥為何「刺馬」?清廷給出的答案是「聽受海盜指使並挾私怨行刺」,「實無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謀之人」。民間則眾說紛紜,更有甚者,早在「刺馬」尚未結案時,上海就演出了「刺馬戲」。對此,當時官場老謀之士及近現代學者卻皆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刺馬」更像是一個政治事件——功德均微的馬新貽居然做上兩江總督與曾國藩平起平坐,聖恩何以如此眷顧?「刺馬案」剛發生便有傳言揭馬新貽曾遭賊俘、品行不端,難道早有預謀?據查張汶祥本是湘軍,而馬新貽上任後曾嚴厲懲治湘軍游勇,案發後清廷又派」湘軍老祖「曾國藩主審,這其中有何奧妙呢?

按照民間傳言和演義版本,張汶祥刺馬的根本緣由,是因為馬新貽漁色負友,張汶祥是為友復仇。至於故事詳情,最早的版本為馬新貽曾與竇一虎、張汶祥結為把兄弟,始誘降,繼出爾反爾,賣友求榮,殺了竇一虎並霸佔其老婆。張汶祥發誓復仇,終遂其願。值得注意的是,在《清稗類鈔》中,老二竇一虎則名曹二虎。

有趣的是,在後世諸多版本當中,雖然故事大同小異,但「妻遭馬占」的這個綠帽倒霉蛋不斷更名,比如京劇有一個版本叫陳金威,另一個版本則是張汶祥自己。平江不肖生武俠名作《江湖奇俠傳》中喚鄭時,張徹的電影版名為黃縱,電視版則叫關雲寶。之所以列出上述舉證,並非無聊,而是想借「綠帽倒霉蛋」姓名的變遷說明「刺馬」歷經多年多人演義改編,文學意義早已遠勝歷史價值。

《刺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各個版本層出不窮,撲朔迷離。但事實上,這個故事之所以被列入"清末四大奇案",不是因為這個故事所傳達出的正義或兄弟俠義上的問題,也不是叔嫂通姦之類吸引人們眼球的花邊內容,而是在於這個案子背後所隱藏著更大的政治軍事秘密,據清代史料記載,太平天國十年,洪秀全聚斂無數錢財。而曾國藩攻陷天京後收繳了全部金銀,但所上繳朝廷的數額卻非常之少,便有傳言曾國藩有野心,於是慈僖太後先把曾國藩調離江寧,接著召見過馬新貽,升其為兩江總督,之後馬便在其密旨的授權下開始了對湘軍的財政調查。就在馬新貽即將把太平天國財富去向弄清楚的時候,"刺馬"案突然發生
總督被刺殺本來就罕見,何況又糾結著湘軍、太平軍、捻軍海盜,甚至傳教士等眾多集團,牽扯到慈禧、曾國藩、丁日昌等重要人物,包含著反清、報仇、奪妻等諸多傳奇元素,怪不得說法蜂起、真相難求。也許正因為太受關注,世人給出的答案太多,反而將真相淹沒了。

-編者按

隨著電影《投名狀》的上
映,該片的情節基礎、歷史上的真實事件「張汶祥刺馬案」再度浮出水面。「刺馬」號稱「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兇手當場被捉,動機卻迷霧重重,迄今難有定論。《投名狀》表現的為兄復仇及政治陰謀,不過是歷史上眾多猜測中的兩個版本。本文詳述「刺馬案」前後經過,您不妨當一回福爾摩斯,看看能否破解這百年疑案。

-刺客交代了三點行刺動機,漏洞百出

1870年(同治九年)8月22日,上任僅兩年的兩江總督馬新貽在箭場參加完閱射後步行回官署,剛走到官署後院門口,突然從人群中閃出一人,一邊口呼冤枉,一邊拔出匕首,刺入馬新貽的右肋。冷兵器時代的刺殺行動技術含量要求非常高,荊軻刺秦王盡管挖空心思最終還是一去不復返。可是,就在檢閱完軍隊回家的路上,在成群的親兵隨從護衛下,堂堂的兩江總督竟被一個大街上竄出來的刺客刺中了,而且刺得非常到位,馬新貽第二天就斃命了。怪不得慈禧太後接到奏報後吃驚地表示:「馬新貽此事豈不甚奇?」

更奇的還是刺客的供詞。據刺客供稱,他叫張汶祥,46歲,河南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南下寧波販賣氈帽,當過四年太平軍,其間救過一個叫時金彪的清軍俘虜。後來看到太平軍勢力不支,與時金彪趁機逃出,輾轉回到寧波,與南田海盜團伙往來親密。他交代的殺人動機有三點:一是他回到寧波後發現自己的老婆和錢財被一個叫吳炳燮的霸佔了,於是找到時任浙江巡撫的馬新貽攔轎喊冤,馬未受理。他只好到寧波府告狀,雖然要回了妻子,但是錢沒有追回來,氣急之下,逼老婆吞煙自盡,馬應該對他的不幸負責;二是他的很多海盜朋友被馬巡撫捕殺,海盜們說他最講義氣,應該殺馬新貽為朋友報仇,同時也泄私憤;三是他私自開的「小押」(重利盤剝的典當行)生意被馬巡撫明令禁止,絕了他的生路,加深了他對馬的憤恨。新仇舊恨加在一起終於使張汶祥動了殺心,一路跟隨馬新貽從浙江到了福建、江蘇,兩年之後終於找到機會將其刺殺。

這份供詞漏洞百出,卻是官方認可的定讞,白紙黑字,簽字畫押,尚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民間流傳的說法:為兄弟復仇?為國家鋤奸?

張汶祥刺馬不惜性命處心積慮兩年,就出於這么簡單的動機?顯然不能服眾。因此從馬新貽被刺起,關於張汶祥的殺人動機就有很多種說法。

《清稗類抄》就搜羅了另外兩種:一說馬新貽在合肥辦團練曾被捻軍頭目張汶祥俘虜,張久欲投清,就放了馬新貽,並連同其友曹二虎、石錦標與馬結為異姓兄弟。後馬新貽編選張汶祥的降軍為山字營,並屢立戰功,很快就升遷到了安徽布政使,對三位出生入死的兄弟卻逐漸冷淡。這時正好曹二虎把妻子接來同住,馬見曹妻美貌,不僅設法騙奸,還誣陷曹二虎「通捻」將其捕殺。張汶祥為替二虎報仇,將馬刺殺。

另一種說法是,張汶祥最初與一個叫徐弁的同是太平軍李世賢部戰士。李世賢兵敗後,徐投奔馬新貽,成了馬的親兵,張汶祥則到寧波開小押店為生。一次,張到杭州訪徐,徐密告他說馬新貽正私通甘肅回王准備反清(馬新貽是回民),回王軍隊不日將南下,江浙一帶由馬負責征討。張汶祥當場怒罵:「此等逆臣,吾必手刃之!」後又因馬新貽下令取締非法營業的小押店,張汶祥生計被斷,出於國仇私憤刺殺了馬新貽。

-「督撫不和」之說在審案過程中得到了官方討論

《清稗類抄》成書距刺馬案未久,可見這些說法產生很早,但都只在民間流傳,而馬死於「督撫不和」的說法卻得到了官方討論,此說是案件審理過程中由太常寺少卿王家璧正式提出的。

當時江蘇巡撫丁日昌之子丁惠衡犯了案子,歸馬新貽查辦。王家璧認為丁向馬「請托不行,致有此變」。他還說這個傳聞流傳很廣,而且傳播得很遠。丁日昌「本系矯飾傾險小人」,江南官員那麼多,大家偏偏懷疑他,未必是空穴來風。清廷向來鼓勵官員「風聞言事」,王家璧此舉也是人臣本分。但他的奏摺當時就遭到了主審官鄭敦謹的否定,鄭認為丁惠衡的案子始終都是丁日昌大義滅親,自行奏辦,不會向馬請托,當然也不會有懷恨殺人的事。事實的確如此,況且丁惠衡當時尚未投案,未經審理,更沒有被殺頭,丁日昌恐怕不至於因為走後門不成就動了殺心。

此外,章士釗認為:「夫文祥,官文書明明宣稱洪秀全余黨,粵捻兩通,而其報仇遠因,則在南田圍剿一役。」章先生所說的南田洪秀全余黨,在張汶祥的供詞中是海盜,與太平軍毫無干係。這很可能是章先生把張汶祥參加太平軍的經歷與海盜混淆了。說張汶祥為太平軍報仇,可能性似乎不大。

-湘軍集團是元兇的說法缺乏扎實的證據

馬新貽死於湘軍集團策劃的政治謀殺案的說法起源也比較早,其中論述最全的是高尚舉的《刺馬案探隱》。他認為,在鎮壓太平軍的過程中,曾國藩的湘軍實力逐步做大,成了朝廷心腹大患,於是慈禧把曾國藩調離兩江總督的位子,派馬新貽擔任,以牽制湘軍勢力。另外,馬還肩負著調查太平天國財寶去向的慈禧密令。馬的到任觸動了湘軍集團的利益,所以湘軍指使張汶祥刺殺了馬新貽。

隨著電影《投名狀》的上映,高先生觀點多次出現於報刊網路,被認為最接近真實。但是仔細閱讀完高先生的著作後,很容易就會發現他的說法難以讓人信服。如作者說湘軍將領曾給張汶祥立碑。這是一條關鍵證據,可是出處在哪呢?不註明資料來源是史書大忌。而高先生的著作還有另一大硬傷,那就是小說化。如寫欽差張之萬等三位主審官欲將案件拖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人商議的具體情節、對話、各自表情動作,作者描繪得栩栩如生,如同親見,這顯然是一本歷史考證著作不應該有的。而細究之下,這些情節描寫竟然出自高陽的《慈禧大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兩相對照,就可知此言不虛。這就非常難以置信了,高陽先生雖然深諳清史,但是其最成功處在於小說,小說中真真假假,怎麼可以拿來做史料看呢?

此外高先生雖然指出了馬新貽死於湘軍主使的一些蛛絲馬跡,但並沒有給出任何確鑿證據,作者提出的一些理由也多經不起推敲。如慈禧密令馬新貽調查太平天國金銀的下落以及馬新貽上任前對兄長表示自己凶多吉少,這兩條關鍵證據,據作者所說,是得之於馬新貽後人,這就使其可靠性大打折扣。所以馬新貽死於湘軍的說法,盡管存在這樣的可能,但還缺乏扎實的證據。

-此案牽扯麵太廣,傳奇因素眾多,真相已被淹沒

曾國藩的幕僚薛福成曾在日記中說:「或謂必有指使之人,或有以帷薄事疑馬公者。蓋謂汶祥奮不顧死,非深仇不至此也。」

張汶祥究竟受何人指使?是湘軍、太平軍還是海盜?如說因帷薄事(男女歡合之事)被殺,似乎又陷入了「漁色負友說」,此說如此盛行,原因何在呢?張汶祥的供詞是官方捏造的嗎?為什麼供詞中張會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如果張與馬並不認識,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張對馬懷有如此深仇大恨?如果張與馬相識,馬的遺折為什麼說自己是被「不識姓名之人」所刺?刑部尚書鄭敦謹審完案後未及回京復命就在途中上書以病乞罷,而他14年後才亡故。是因為未審出真相,羞於做官嗎?一切都是未解之謎。

總督被刺殺本來就罕見,何況又糾結著湘軍、太平軍、捻軍海盜,甚至傳教士等眾多集團,牽扯到慈禧、曾國藩、丁日昌等重要人物,包含著反清、報仇、奪妻等諸多傳奇元素,怪不得說法蜂起、真相難求。也許正因為太受關注,世人給出的答案太多,反而將真相淹沒了。

○「刺馬案」剛發生不久就被改編成了戲文,被京劇、文明戲等各種藝術形式編演。1949年「刺馬」故事被搬上銀幕,此後在香港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其中最有名的版本是張徹1973年導演的《刺馬》。而最新版本是陳可辛的《投名狀》。

○《投名狀》中有一個情節是太平軍蘇州守將變相自殺,死於劉德華扮演的清廷將領之手,這純屬虛構。事實上,淮軍攻破蘇州時太平軍的將領是慕王譚紹光。他16歲參加太平軍,後隸屬忠王李秀成,勇敢善戰。在蘇州保衛戰中,他在議事過程中被太平天國內部的叛徒刺殺。

閱讀全文

與陳大同那是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烈焰印度電影2012 瀏覽:548
文化廣場電影院 瀏覽:944
981電影電視下載 瀏覽:530
蘋果手機如何把電影拷到手機里 瀏覽:262
電影早熟觀後感 瀏覽:130
電影一卡通怎麼用 瀏覽:990
好評電影怎麼寫 瀏覽:986
韓國電影版活著完整版 瀏覽:887
電影節紅毯男明星 瀏覽:665
神記電影院 瀏覽:180
赦免美國電影 瀏覽:425
電影經典推薦榜 瀏覽:389
2018印度電影神偷完整版 瀏覽:305
日本電影盛夏的獵戶座 瀏覽:758
殺人回憶豆瓣韓國電影 瀏覽:654
新華國際影城寶盛店今日電影 瀏覽:90
2018日本動畫電影花火 瀏覽:655
向同學推薦好電影 瀏覽:444
電影大尺度未刪減版本 瀏覽:299
斯諾登電影的觀後感 瀏覽: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