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家園》紀錄片觀後感通用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家園》紀錄片觀後感(通用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前幾天觀看了紀錄片《家園》,感觸頗深。
影片開頭是以一位故事講述者的身份,講述了地球四十億年的歷史與人類二十萬年的歷史,也深刻地指出人類為了一己之私破壞了四十億年營造出的平衡。這部電影深深地拷問著你我:我們就應做什麼?
之後,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視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創造出了這絕美的藍色星球。但她卻又看著人類一點點將她毀滅,並且將人類自己也一步步送進墳墓。上帝將毒害大氣層的碳囚禁在地殼,而人類卻又親手打開潘多拉盒子,讓它來毒害自己的肺,但這彷彿還不夠,人類還要製造出農葯,聚乙烯來加速自己的滅亡。
「人類的慾望與數量似乎都在無休止的增大。人類在用心繁殖的同時,剝奪了其他物種存在的權利。因為人類的存在,此刻物種滅絕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因為人類的存在,海洋將在2050年無魚可捕;因為人類的存在,北極在隨便哪一年的夏天都有可能完全融化,而北極圈各國卻早早地投入到了爭奪北極航道的斗爭中,他們似乎已經迫不及待了。
人類的處境不容樂觀,地球變得越來越熱,海平面越來越高,那麼,馬爾地夫、東京、紐約、甚至於廣州…它們將要怎樣辦?環境問題沒有疆界,更不要以為他離我們很遠,未來並不遙遠,只是要看我們選取怎樣的未來。
狂熱的科學家、軍事家、政治家們或是對於數字十分感興趣的人很多,但是他們卻沒有注意到這樣一組數據,以此刻的增長速度,本世紀人口總數將到達90億;全球花在軍備上的資金是援助發展中國家的12倍;每一天有5000人因引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十億人在飢餓邊緣掙扎,而全球一半穀物用以喂養牲口或作飼料。每年有一千三百萬公頃森林消失,到2050年全球將至少有兩億五千萬氣候難民。
正如影片所說」要悲觀已經太遲。「,是該有所作為的時候了。應對貧困,數百萬非政府組織證明,人與人之間的團結比各國的自私自利更強大。許多國家政府也紛紛意識到這一點。在韓國,全國性的植樹計劃是被破壞的森林恢復,森林覆蓋率到達,四分之三紙張是循環再造,哥斯大黎加在軍備與環保之間選取了環保,這個國家沒有軍隊,他將本應投入軍備的資金投入到了環保中。但是中國每星期就建兩座燃煤發電站,再看看丹麥,有一座燃煤發電站將釋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
作為一個普通民眾的我們就應怎樣做呢?其實不管怎樣做,首先要看你願不願意去做了,想想大家都買了些什麼吧。
這是通識課上看的一個紀錄片。說是紀錄片,實際上更像是一個教育片。從人類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天起,直至消失1000年,探討了地球將會發生如何的變化。
第一天,也許沒什麼變化。只是家裡的狗狗很有些寂寞。
過了沒幾天,城市鄉村的夜晚開始陷入一片黑暗。因為主要的供電是靠煤炭燃燒。一旦燃燒爐內的燃料燃盡,而此時已經沒有工人繼續往裡添加燃料。大部分的供電會因此而停止。連狗狗在家裡唯一能夠「看」的電視也沒有了。寵物狗們在家裡可吃的東西已經不多,它們被迫出門覓食。而大多數狗天生就不適合在野外生存,它們的生理特徵決定了它們在大自然中的弱勢(如臉太長或太短,腿太短,跑不快),所以一大部分的狗會喪屍荒野,而少數長相普通的狗卻在此時成功的存活下來。
至於其他動物,漸漸地它們會來到街頭覓食,就像在原始的大自然中的生存法則一樣:弱肉強食。甚者,當城市周邊有動物園的話,那些動物一旦有潛力沖出了牢籠,它們將會使新一輪的戰爭更加激烈。畢竟本性難移。但是由於剛開始的一階段,城市還未因為無人管理而亂成一團,所以站在新的食物鏈頂端的是哪種動物,答案或許並非如同從前。
也許一開始世界的變化還不是太明顯,但是大自然的能量還是強大的,幾十年後,人類存在過的痕跡會被大自然一點一點的消除。高樓倒塌。大橋被腐蝕斷裂,書本被微生物侵蝕至化為須有……一切人類存在過的痕跡將會慢慢被人類抹去。即使是歷經風霜的世界七大奇跡,也終將抵但是風和雨的侵蝕,化為一團沙隨風散去只是時間的問題。
地球存在的歷史如此之長,人類的存在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時間。反觀人類,我們又如何自大地認為地球能夠任由我們掌控呢?
礦產的過度開采,樹木的過度砍伐,對別的生物的殺戮……我們已經做了太多危害地球的事情,而這一切卻終將害了我們自己。看看全球變暖的後果,我們砍掉了那麼多的森林,二氧化碳已經無法被及時吸收。溫室氣體籠罩在大氣層上,使得大氣層變成了一個微波爐。而紫外線正源源不斷地給我們加熱。
地球上那麼多種生物之所以能夠和諧的共存,是因為它們經歷無數的考驗,無數的`磨練才構成了此刻的復雜而環環相扣的循環體系。而人類也只但是是在這個循環中存在的一個環節而已。我們大肆地做著看似是為了「人類的利益和發展」的事情,不斷的破壞以前和諧的循環,卻絲毫沒有意識到,我們的所作所為只是將我們自己一步步地引向地獄的深淵。我絲毫不懷疑地球的更新和保護潛力,沒有人類的存在地球還是會照樣轉,並且說不定沒我們搗亂會轉得更好。所以我們還是趁早改變我們的利慾熏心和目光淺薄,趁還來得及,趕快自救!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法國紀錄片《家園》,看完後,感觸很深,有許多想法。
這部紀錄片的開頭,旁白者定位於地球母親,就點名了中心,她是這么說的:「請聽我說,你跟我一樣,是智人。是一個有智慧的人。生命是宇宙的奇跡,出現於約四十萬億年前,而我們人類只有二十萬年的歷史,但是生命卻破壞了,地球生命賴以生存的平衡。請細聽這個不尋常的故事,你的故事,然後決定你就應做些什麼。」
就是這一段話,使我更想觀看這部電影,並且,我正在這段話的意思!
這部電影大部分是採用航拍的方式,開始是先把美麗的一面展現出來,表現出一種生態平衡的完美性。之後就是人類的出現和肆無忌憚的擴張。從不同的視覺來看擁擠的街道、消失的綠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動物以及……這些都是人類的傑作。
看到地球這么虛弱了,我們怎能不動心?告訴自己盡可能去善待它多一點,尤其是那些富裕的人,你們的富裕生活在某種程度上過得很殘忍,你們就應把你們的錢、物、力,用在環保、公益上,這樣對你們也好,對所有人也好。
但片中的最後還是給予我們期望。各國政府都去用心地參與環保事業,發展潔凈能源,對於我們個人最主要的還是觀念和行動。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保護我們的家園。對未來悲觀的預期,我們更需要樂觀扎實的行動。而這樣的行動讓我們未來更幸福而生活。
就讓我們一齊來保護這獨一無二的可愛的地球吧!不要再讓它受傷了!
《家園》,值得我們去觀看。家園,值得我們去保護。
是啊,為了人類共同的家園,是該做出行動了!從每一個人做起。關注人類最基本、最真實、最根本的需要。
節約能源,從我做起!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搖籃,是母親。人類的歷史只有20萬年,地球卻已經存在了差不多40億年。對於地球來說,人類不過是剎那的閃現,可是這個剎那,卻在20萬年間幾乎耗盡了地球40億年的積累。
我們對我們的家園了解多少?她的壯美,她的富饒,她的生命我們看到了多少。《家園》以這樣一種深情而緩慢的姿態,講地球母親的身世現境一一道來,只有你親自去觀看,否則難以體會其中承載的厚重的情誼和思考,感動於震撼。
從古細菌到藍藻,原始的地球開始被慢慢凈化,氧氣開始充沛。從植物到動物,生命的多樣性開始顯現,地球開始熱鬧而富有生機。海洋、濕地、森林、河流……地球的生態環境的多樣承載了其千姿百態的生命奇跡。我們對它們的了解有多少,每一天都有許多新的物種被發現,而比起極其豐富的地球生命資源來說,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生命都是相關聯的"。一切都是聯系的,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些道理老祖宗早就都說過了。維持自然的均衡,才是人類發展的道路。人類發展的20萬年,早期也遵循了這樣的一條道路。但是從一萬年前農業發明開始,人類漸漸走上了另外一條路——犧牲家園,換取利益。進入近代,尤其20世紀以來,石油,機械,電力相繼被發現,這一百年科技的突飛猛進,人口的爆炸增長,對地球資源的依賴前所未有,這100年的開采和破壞,比過去的總和還多。100年,幾乎就耗盡了地球前40億年豐富的積累。
"越來越快"。這是影片里不斷重復的一句話,迪拜、中國、紐約、洛杉磯……這些國家或者城市,成了人類發展的最好代表。依靠著豐富的石油資源,迪拜這個荒涼之地,卻成為了西方發展模式的頂峰,無數的摩天大樓,無數的人造島嶼,人對自然的遠離與對自然的依賴都空前的加劇了。相同的模式在不斷取代文明間的差異性,利益分配的不均,將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空前的拉開了。為了滿足人口的增長和利益的需求,對資源的開采和自然的破壞空前的加劇、加深。深圳40年從一個漁村變成了大都市,許多城市的人口也在幾十年間從幾十萬增加到幾千萬。膨脹的人類世界,導致了各種變相和扭曲的發展模式。貧窮的國家砍光了樹木出口來換錢,結果水土流失,森林所剩無幾,復活節島上的居民,連出海的獨木舟都沒有了木材可以製作。無數國家就這樣衰敗下去了。那些繁榮的幻影還能支持多久?我們都不知道。"要悲觀已經太遲了"。人類的本性之一就是對於災難即使提前知道也難以採取行動,滯後性太大,不是懶惰就是推脫,結局就是誰也沒有做什麼。氣候的問題各國吵了幾十年,最近更加洶涌,但是吵歸吵,實質性的措施依然拿不出來。
20%的人消耗了80%的資源。
全球每年軍費開支總額超過了對落後國家援助總額的12倍。
每天有5000萬人死於飲用水污染,10億人喝不到清潔的水源。
接近10億人面臨飢荒。
全球50%的穀物被用於製造動物飼料以及生物能源,如果這些穀物作為食物,可以養活全世界的人。
40%的可耕農田遭到長期破壞。
冰蓋減少了40%。
四分之三的漁場已經枯竭和減產。
雖然,導演最後依然從世界看到了諸多的希望,並且對人類的未來提出了美好的期望與憧憬。前途到底如何,路確實是在人類自己腳下了。
整部電影,通篇都是我們已經知道但是卻被忽視的真相,對於環境的嚴峻和惡劣,大家都清楚,但是人的這種滯後的惰性,確實很多時候讓大家選擇性忽視和遺忘了這一切。帶有了某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覺。導演就是要打破這種迷夢,整部電影沒有什麼新的東西,都是陳酒,但是,這個被忽視的陳酒,卻散發出了震撼人心的味道。
呂克貝松,這個法國當今電影的怪傑。曾經以《碧海藍天》等佳作震撼人心,如今,帶著對地球這份沉甸甸的愛與悲傷,再次希望能夠用自己的藝術和努力,喚醒世人的眼睛。
影片許多鏡頭都是高空俯拍,許多景緻都震撼的美。一方面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另一方面是人的巧奪天工。但是,人的美景卻是建立在對自然的征服上的。許多窒息的美麗背後,就是許多窒息的痛苦。想想死海那個純凈的鹽島,美若如此,卻是死海日漸死去的象徵。無數生物滅亡的命運,換來了人類的繁榮和生機。我們欣賞它們,卻忽視了它們背後的慘烈。
《家園》,值得我們去觀看。家園,值得我們去守護。
《家園》是一部很好看的紀錄片,我被電影里美妙的自然景色所深深震撼。導演楊恩·亞瑟費盡畢生心血,為我們呈上了最美妙的景色與最深刻的道理。
隨著人類腳步的不斷加快,我們的社會從石器時代跨越到了科技時代。一切都變得不一樣。而隨著這種時代的發展,人類也變得越發貪婪,為了自己的私慾而開始破壞養育我們的地球母親:砍伐樹木、開墾土地、建造高樓、工業廢氣......隨著這種形勢的愈演愈烈,我們的地球媽媽終於忍受不住,這導致全球溫度上升、地球變暖、冰川融化......原本美麗的地球開始變得滿目瘡痍。
水資源、煤礦、空氣、森林等自然資源是我們人類再怎麼索求也得不到的。這是來自於地球母親幾億年孕育出的結晶,這是她慷慨的恩賜。如若人們不再貪心,地球可以不斷地給予我們恩賜。這些自然資源全部是按著自己的軌跡來自由生長的,它們有著自己的生長規律,容不得外界的阻撓與破壞。可是人類就在不斷的破壞這些規律,砍伐了無數珍稀品種的參天大樹,污染了蔚藍美麗的海洋。導致地球不得不停止她的給予。這一切都是我們人類自己弄的。
每一個國家和城市一直在喊著環保環保的口號,每一個地方都貼著環保出行的布告。大家口中喊著環保,可行動上又何曾做到環保了呢?又有哪些人真正地去實行環保口號了呢?盡管我現在生活的很好,不缺水,不缺食物,也許在我有生之年可以一直延續這種水資源和食物充足的生活,可是我們的下幾代呢?他們也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嗎?也許答案就不那麼篤定了。
我只希望人們可以早早醒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裡多為地球母親療傷,為世界作出一些貢獻,保護好美麗的風景並更多地創造這些風景。積少成多,現在的負面現象一定會有所改變。這就是我看了《家園》後的感受。
今天我看了一個記錄片——《家園》。地球就是我們的家,而現在,有許多人正在破壞我們美麗的地球家園。
我在這個紀錄片里看到了溫泉,它們美不勝收、五顏六色,有一點的綠,又有一點藍,還有一點金黃色。看到了整群整群的動物們,它們都靠在一塊兒,有的在天上飛來飛去的,有的在水裡游啊游的,有在陸地上來來往往的,真是太壯觀了!我從來都沒有看見過如此壯觀的最象。我還看到了以前人們造的房子,高高低低,有大有小,有舊有新,一片彩色。可是和我們現在們高樓大廈相比,我們的房子
好看多了。但是,他們那種更節約材料,我們是用磚造房子的,而它們的是用土造的,非常節省。
而現在,人類在地球上生活,卻不愛惜它。河上漂浮垃圾,死魚……我彷彿看到我們的地球正在悄悄地哭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農業也發展了起來,人們開始採集礦物,這一些礦資源就像一個美麗的調色盤,像個顏料池,五光十色的。
地球上有許多種類的生物,而人類正在捕獵著一些生物,這些生物是沒有錯的,人類為什麼要去捕獵這些生物呢?
如果不愛惜地球上的資源和生物,總有一天,地球會給予反擊。
從此刻開始,讓我們愛護地球上的一切,保護環境,節約用水用紙用電,不破壞生態平衡,讓我們的家園一直美下去!
上午,用手機看了一部讓人哭泣的紀錄片《Home》,翻譯過來就是《家園》。這是一部史上投資最大的環保紀錄片,已被翻譯成14種語言,中文周迅配音,非常美,非常棒的紀錄片。一天內,該片在181個國家發行,打破了歷史上電影發行量最大的世界紀錄。導演是著名的法國航空攝影師、環保人士楊阿爾蒂斯-貝特朗。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視角向世人展現地球的絕美以及日趨危機的現狀。影片開始以唯美的拍攝手法,介紹經過40億年的漫長演變,地球變成一個物種繁多,資源豐富,奇特美麗的藍色星球。
接著,遍歷整個地球,遍及50多個國家的攝像,告訴我們:自人類出現已來,只用了20萬年的時間,便將地球的寶貴資源消耗殆盡,珍稀物種滅絕,原始資源奇缺,污染日益嚴重。影片最終給了我們這樣一個信息:我們應該認識到人類對地球的殘酷掠奪,應當改變我們的消費模式。人類以及地球的明天將何去何從,是繼續破壞直至毀滅還是行動起來拯救我們的唯一的家園。當前重要的不是我們失去了什麼,而是我們剩下的還有什麼。現在已不再是悲觀的時候,人類應該立即聯手,積極拯救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看沒有翻譯過來的片子很累,要每時每刻看屏幕下面的漢字,否則你就不知道講什麼,堅持看完,很感動,正如周迅所言: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紀錄片!
❷ 電影家園觀後感
電影家園觀後感
《家園》開篇,無數耳熟能詳的大品牌慢慢匯聚成Home,淺薄如我,面對那些品牌logo,起初還暗暗較勁,生怕不認得。當然,隨著紀錄片的緩緩展開,我為我的淺薄深感羞恥。
導演用超然冷靜的姿態,將他的觀點轉化成一幀幀美景,一組組數據,讓我們感嘆所不了解的地球。他也沒有過多悲憤的渲染,美與丑的強烈對比直指人心,足以讓觀眾由驚嘆到哀嘆,繼而沉思:我們需要另一個地球?
影片中觸目驚心的數據,必定會衍生出一大批悲觀論者,他們認為“事已至此,地球無望、人類無望”。比起事不關己的麻木姿態,這種被喚起的.良知誠然可貴,但過分的絕望大可不必,正如導演呂克貝松先生接受采訪時說:“……不是恐嚇人們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麼可怕,而是要人們明白我們該如何對待剩下的一半……”。結合導演的觀點,我認為“直面慘淡,悲觀認知,樂觀行動”,這是人類在平衡發展與生態關系中相對可取的方式。
我們生活在一個媒體的力量被無限放大的年代,口號往往能以光速深入人心。“低碳生活,從我做起!”以此為例,這句宣傳語能倒背如流的不少,但真正踐行起來,又有多少人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要怎麼做呢?這就是口號和行動的距離!試想,若無明確的動機和正確的行動,再多的宣傳又有什麼意義!尤其在地球自愈的步伐早已追不上人類破壞的緊要關頭,時不待我,我們更待何時? “We all have power to change ,what are we waiting for?”
真希望更多的人觀看《家園》,願這部能夠喚醒人們心靈的紀錄片,願你我都能成為環保的先行者,智慧、節制地生活!我們將會創造更美好未來的地球。
最後,瑾以Michael Jackson的歌曲做結,感受撕心裂肺的呼籲:
《Earth Song》
What have we’ve done to the world
Look what we've done
What about all the dreams
That you said was yours and mine
...
Did you ever stop to notice
This crying Earth this weeping shores
…
I used to dream
I used to glance beyond the stars
Now I don't know where we are
Although I know we've drifted far
…
Hey, what about yesterday
What about the seas
The heavens are falling down
I can't even breathe
What about apathy
I need you
What about nature's worth
It's our planet's womb
What about animals
Turned kingdoms to st
What about elephants
Have we lost their trust
What about crying whales
Ravaging the seas
What about forest trails
Burnt despite our pleas
What about the holy land
Torn apart by creed
Where did we go wrong
Someone tell me why
…
;❸ 電影《家》的觀後感
一直就非常崇拜我國著名文學大師巴金,敬仰他的人品,也喜歡他的小說,特別是他的早期作品《家》《春》《秋》,我都曾一一拜讀,那部家喻戶曉的不朽名作《家》更是愛不釋手,看了又看。從似懂非懂的少年時期,我就閱讀了小說原著,到了青春年少的青年時代,又觀看了五十年代拍攝的同名影片,還有幾部由他的原作改編的電影《英雄兒女》、《寒夜》等
等,都是當時轟動一時,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時隔多年,近期浙江教育科技頻道,正在熱播新拍的電視連續劇《家》,又被其中的精彩劇情所吸引,不愧為名著,
其經典名作的地位永遠也不會動搖,只是歲月交替,作品的人物命運由誰來演繹,劇情的切入點由那位導演來掌控而已,其中的主題是誰也不會更改的,否則違背了
原作的精神,就不是一部成功的改編作品。
早期電影版的《家》,主要表述的是以高家長孫覺新的愛情悲劇為主線,塑造了覺新、梅表姐、瑞鈺三個年青人的悲劇命運,覺新善良忠厚、懦弱順從、逆來順受、
得過且過的軟弱個性,在聽命於包辦婚姻和承受家庭重擔時,不僅使自己丟失了梅表姐純真美好愛情的追求、瑞鈺賢妻良母式的奉獻,更是軟弱的把她們送上舊禮教
的絞刑架。影片控訴了舊社會封建禮教的愚昧與罪惡,是包辦婚姻,媒妁之言吞噬了他們的青春和生命。其中孫道臨的英俊瀟灑,黃宗英的美麗善良,張瑞芳的溫柔賢淑,以他們的精湛演技把人物的悲劇命運刻畫得淋漓盡致,雖然劇情已是日漸模糊,但他們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至今記憶尤新。
盡管教育科技頻道的電視連續劇才播了幾集,我還是被吸引了,電視劇以全景式的畫卷展開,全方面地詮釋了幾對青年男女對自由戀愛的嚮往,對包辦婚姻的抗爭,
對封建禮教的強烈不滿,有的屈服,有的反抗,有的為之付出了生命。客觀地說黃磊的形象稍遜於孫道臨,但他的氣質很好,演技也確實不錯,不愧為表演系的老
師,僅僅三集就把覺新的懦弱順從、逆來順受,忠厚善良,無力抗爭的悲劇性格展現於熒屏,我由來已久的善心為之動容,居然流下來自內心深處的淚水,完全融入
角色的悲劇命運之中,為他怒其不爭感到壓抑,為他忍受屈辱感到悲哀。。。。。。因為劇情剛剛展開,其他人物的表現如何一時無法評價,啊、不是評價,只是個
人的一點看法而已,隨著劇情的發展,一定會有更多的精彩等待著我們,因為高潮肯定會在最後發生,我將拭目以待。
收起
❹ 如何評價電影《瘋狂外星人》(Home)
首先,每個人都熟悉夢工廠動畫,故事的情節你也應該知道,讓我來總結一下,其實是外星人拯救世界的怪癖和地球的孩子+找到媽媽~情節有點過時,但迅宴總是會在視覺上一些新奇的發現,例如鮮艷的色彩感覺,各種美妙的設置,尤其是小歐洲強大的技能達到全職修改的車,有各種各樣的戲仿,哈哈哈~ ~所以融入其中,從開始到結束的精神……
有時周圍很吵,但我總覺得自己在另一個世界。總是想融入生活,但似乎總是無法生活,總是做你認為很奇怪的事,這就像是小歐洲的開始,總是試圖融入,但它更憂郁,更弱,
❺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精選5篇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 。來的 觀後感 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 文章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關於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1
「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都藏著一個人,每次想起他的時候,會覺得有一點點心痛。但我們依然願意把他留在心底。」
最近,泰國青春唯美的電影《初戀這件小事》感動了很多朋友,同樣讓很多人懷想起那些屬於遺忘之外的回憶。
看到幾個女孩在一起做心理測試,測適合自己的男生類型,就覺得很生活。常常也和姐妹淘們做類似這些其實根本就不準,但是依舊樂此不疲的心理游戲。電影里,一個專屬於他的小事物,成了他的象徵,帶在身邊像是帶著他全部的溫暖。那枚小紐扣成了主人公小水愛的寄託和信仰的載體。因為他是她最初的信仰,所以她的心會和打在他身上的鞭子一起顫抖,疼痛。得知他記得自己的名字,開心得像要飛起來的小鳥。為了他,瘋狂地努力,讓自己變優秀。偷偷地走過他的身邊,當目光即將相遇的瞬間再假裝看向別處或者只遠遠的看著,然後會開心的微笑,燦爛地與太陽光一起享受甜蜜。只是想要看到他,看到他自己就會開心,無所謂他知不知道,無所謂有沒有以後,無所謂這是否叫愛情。其實,每一個女生都會變成美麗的天使,只要她的心是善良的,關鍵在於你是否發現了她真正的美。
暗戀,是如此絕望的距離,又是一出難度多麼高的啞劇。讓人既叫好又心疼的隱忍,牽動人心。即使主人公最討厭這種隱忍的感覺,卻依然努力讓自己勇敢承擔悸動與想念的責任。一直喜愛《最遙遠的距離》這首詩,「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明知無望,卻甘之如飴。即使這只是關於一個人的小事。
希臘人信仰已久的奪心妙法,先到一個能看到滿天星斗的地方,然後用手指劃線,將星星連成喜歡的人的名字。當朋友走後,她會偷偷的帶著微笑和祈願指向天空的星星。把能代表自己心意的東西送給他,不能讓他知道送的人是誰,目的是讓他察覺,現在有人在喜歡著他。偷偷的送巧克力卻在炎熱的天氣里變成了巧克力奶昔,這種糗事在十字開頭的青春里你是否也做過呢?讓愛情成為動力。讓自己變得更厲害,更漂亮,每個方面都要變的更好。那個人,就會自己回頭看你。如果要為愛努力,就要盡心盡力去做。你愛的人,會自己找上你。
「阿亮學長,我有話想對你說,我很喜歡阿亮學長,已經喜歡三年了。我所做的一切,我努力改變自己,都是為了你。我……去報名參加舞蹈社,去演話劇,去當樂隊指揮,努力讓自己學業進步,都是為了你。但我現在知道,我最該做也早就該做的事情,就是親口對你說:我喜歡你。」
「我喜歡你」簡單的一句話,但是要多勇敢才能說出口……
「第一次牽小水的手,但要馬上放手,因為怕別人起疑,
偷偷送蘋果,又偷偷咬了一口。
愛情能戰勝一切,尤其是恐懼。
種花真的好難,送花給小水,卻說是別人送的,我真的開不了口。
今天阿拓對小水告白,我好心痛,為什麼我們總是錯過。」
相冊記憶的是阿亮同樣卑微隱忍的喜歡。
他們終是馬不停蹄地錯過。
當看到獨角獸找到了她一直尋找的另一個同類,當看到女孩所有的隱忍都會在正確的時間得到回應,會為他們滿心雀躍和激動。阿亮學長與小水的愛一直都在,卻一直都在隱瞞,一直都在沉澱,卑微到化作塵埃,鑽進時間的縫隙。
若是相愛,註定再見。年少的心傷,在經年後開出花。九年以後,再次相遇。
「…呃…我…我…想問阿亮學長…阿亮學長…結婚了么?」忐忑的心一如從前。
「…其實…其實我…我…我一直在等那個人從美國回來。」所有感動奔瀉而出,愛,張揚而美好。
只要結果是好的,過程無論再艱辛,我都會說:
「我,願意。」
如果當你,在 故事 的結尾,眼淚模糊了屏幕,模糊了影像,那麼我想,你心中也一定有那樣一個人的存在。相信我。
雖然,我閉著眼睛也看不見自己,但是我卻可以看見你……
這樣的暗戀。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2
看完《阿凡達》,內心久久無法平靜。我不僅驚嘆於它精美的畫面製作、震撼於它堪稱完美的3D視聽效果,更為其悲壯、凄美的故事,以及它所反映的對自然生態的熱愛和對人類瘋狂地、毀滅性地攫取地球資源強烈撻伐的主題久久不能平靜。
Avatar源自梵語,意指天神在人間施展善靈時所附著的肉體,即化身、替身的意思。影片中雙腿癱瘓的老兵傑克因為哥哥的一次DNA捐獻以及不幸被殺,而代替他來到富含礦物元素「unobtanium」的潘多拉星球采礦公司工作,用自己的思維控制由人類和Na』vi族人的DNA合成並克隆出的毫無意識的Na』vi人。
故事進行到這里,也許很多人都會認為《阿凡達》是一部簡單的科幻探險類影片。但隨著情節的不斷發展,那優美壯闊的畫面以及自然真誠、引人入勝的劇情發展,深深地吸引著每位觀眾的心。同時,它給觀眾的震撼和 反思 也變得愈加強烈、深刻。
在一次勘探行動中,傑克的化身遭到猛獸追捕而脫離隊伍,危難時刻被美麗的Na'vi公主相救,並邂逅了一段凄美、悲壯的愛情:她將他帶到巨樹城堡,讓他看到Na'vi人與自然和睦相處;他卻將巨樹位置泄露,人類軍隊大舉入侵將它毀滅。在對自然的眷戀和對人類肆意破壞的強烈憤懣中,傑克和公主將各部落的Na'vi人團結起來,用最原始的方式與擁有最先進武器裝備的人類軍隊展開血戰,並取得最終勝利。
這是一個凄美的故事,一個帶著孩童般想像的美麗童話。在那優美的畫面中,我們雪藏已久的童年記憶得到釋放。那是一個仲夏的傍晚,一個孩童躺在草地上看著天空逐漸閃亮的星星,靜靜地幻想著屬於自己的英雄史詩:和公主美麗的邂逅,無憂無慮地遊玩,奔跑於一望無際的草原、巍峨俏麗的山巔抑或風景娟麗的湖畔;愛情萌生於山花爛漫的季節,成長於激情洋溢的歲月,在風雨中經受考驗,在悲壯的歌詠中變得永恆……
《阿凡達》帶給我們的是一次對生命中那種原始美的完美體驗,是對現實中因人類的貪婪和慾望而對自然環境、其他物種甚至人類自身暴虐無度的強烈拷問。
當靈魂樹的種子飄盪在傑克和Na』vi公主周圍,每一隻晶瑩剔透的種子好似精緻的小水母一般在畫面中輕輕飄過,我似乎看到童年的某一天日暮時分白楊樹纖弱而執著的種子隨著暖風飄過眼前;當傑克和公主騎著各自的迅雷翼獸在萬米高空自由翱翔,我彷彿重溫了童年的某個夜晚夢中揮動潔白的翅膀自由飛翔的豪壯;當看到巨樹城堡遭到人類攻擊而被連根拔起,盤虯卧龍般的枝幹在最後一次享受了陽光的撫慰後轟然倒下,我似乎看到故鄉的老桑樹林在最後一次用甜美的桑葚送別這群懵懂的少年之後,在電鋸冰冷而無情的鋸割聲中逐漸消失;當看到Na』vi人獲勝之後逐一將人類趕上飛船遣返離開,我真不願去回想現實:鋸扔在不停地截斷老樹的筋脈,而當年那些手握電鋸的人已經不在,卻將它傳到了兒子手中。而他們,當年亦曾接過老桑樹臨終前最後的饋贈和囑托……
有些人認為《阿凡達》是一部老套的故事,只不過在3D技術的應用和畫面製作方面下足了功夫。然而,它裡面所表現出的Na』vi人對自然的熱愛,對生靈萬物的眷顧是如此真切,如此令人動容。它讓每位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更為深刻地體會到:人類對自然資源貪婪攫取,帶給其他生物和自身永無止境破壞的深深的負罪感和恐懼感,為每位觀眾上了深刻的一課。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3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在嘹亮的國歌聲中,《國歌》結束了。但在我的腦海中,電影中的一幕幕仍然正在回放,我的心臟也依舊在隨著國歌而跳動。
電影主要塑造的是國歌的作詞者--田漢,又在其中夾雜一些愛國熱血兒女的故事,主要描寫了他們在「9。18」事變、滬淞戰役後,在上海、在東北為抗戰作出的巨大貢獻與犧牲。而電影的主線,則是田漢的思想變化。從他遇到兩位東北學生開始,深入地了解了侵略者對人民造成的巨大創傷;後來感受到了全世界的華人對抗戰的支持與貢獻,又差點被日本軍隊綁架,從而了解到了精神對人類的鼓舞,著手開始拍抗戰電影;而在最後,當他經歷了好友妹妹與東北學生的犧牲後,完成了思想最後的蛻變,終於一氣呵成寫下了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也就是後來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國歌》這部影片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日寇肆無忌憚地在中華大地上橫行霸道,屠殺我國人民,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恨和反抗。而國民黨卻採取不抵抗政策,使中華民族遭到踐踏,大好河山淪陷敵手,祖國母親倍受凌辱。就在這關系民族生死存亡之時,田漢、聶耳認為必須有一首能夠激發人民鬥志,壯我中華氣勢的歌曲,來喚醒中國人民,鼓舞他們不畏流血犧牲,為祖國、為人民而戰,於是《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了--國歌誕生了。
「起來,起來,起來……」聽著這熟悉的歌詞,使我感到民族振興的重要性。也使我深深地體會到,田漢先生在寫歌詞時的那份渴望國家振興,民族昌盛的迫切心情。而且對現在而言,這句歌詞也並沒有過時。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在為我們敲響警鍾,告誡我們不要為眼前的進步和發展而滿足。雖然我們已經「站起來」了,但需要加快步伐去趕追發達國家,增強綜合國力。讓歷史的教訓不再重演。
縱觀全片,高潮迭起。高潮的出現,也使觀者的思想處於亢奮的狀態。在影片的最後,當已身處在監獄中的田漢聽到了高牆外人們為他播放的《義勇軍進行曲》時,我們的情緒也已到了最高潮。當時,就好像全身都充滿了勇氣和希望,敢於在任何時候都沖在隊伍的最前方。這是精神帶給我們的力量。
片中田漢意識到對抗戰的支持不全部是錢財或士兵的援助,而是精神上鼓舞和振奮人們的力量。因此,他想到了用藝術的形式。而在不斷的摸索當中,也終於明白了歌曲是最通俗、傳遞最方便,也使最能鼓舞人心的藝術。而說到底,其實這些都是精神的力量。
我們的身體,血肉之軀,會疲勞、會傷痛、甚至會消逝。但精神,卻延續了我們肉體存在的時間,也讓我們的肉體獲得力量。當軍隊已經疲勞不堪,無力繼續,嘹亮的歌聲響起的時候,士兵的精神會為之一動,會為之振奮。這不是因為睡覺或吃飯,而是因為精神上的滿足。貝多芬的「命運」,流傳於世,被人們所稱贊,那是因為作者已將自己的精神傳入作品當中,聽者,也感受到了這種精神的振奮與鼓勵。力量,是我們的思想與精神傳遞給我們的。
當我們靜靜地感受精神帶給我們的力量時,聆聽一首歌,或是觀看一部電影,我們的內心,也會一點一點地充實起來。就好像熱量傳遞到我們的心中,我們的身體上;就好像一塊沒有點的電池板被一點一點地激活。那種力量,能夠持續很久很久。
多少年來,《義勇軍進行曲》一直鼓舞著中華兒女。在戰場上,在天安門,在學校里,在我們的心中,它都曾被無數次地唱響過。它鼓勵著我們前進,支持我們繼續。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它永遠是最偉大的歌曲。
作為跨世紀的接班人,要有遠大的理想,要有真實的本領。如何做才能學好本領,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學習固然重要,但不能僅僅局限於「主科」,而忽略了課外知識的「吸取」,更不能放棄自己的業余 愛好 ,否則,就會成為一名「正宗」的書獃子。而要努力培養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特別要敢於探索、敢於攀登知識的高峰。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4
最近看了威爾史密斯的獲獎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始終都曉得這是一部 勵志電影 ,也始終沒時間去看,看完後我才知道,這部電影能教會我們很多!
很值得大家一看的一部電影!以下是這部電影的觀後感!
親子、勵志,這樣用於定性的字眼放在這部片子上其實是過剩的;盡力、奮斗、幸福,這樣的過程放在這部電影里實在也是多餘的。藝術來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一部勝利的電影興許並不須要一個萬眾矚目的離奇題材,回歸於生活,最切實的生涯也許也是最高的藝術了。這部掙扎在貧困底線里的勵志親情電影來得平易近人,也更容易引發咱們對生活諸多感情的共鳴。
幻想;不管在什麼時候突然來臨,其實都不算太晚。只有我們還有力氣去追趕;於是我們也有了實現妄想的祈望。這部電影里對妄圖的定義顯然是淺近而直白。史密斯飾演的克里斯走在路上,遇到一個開著法拉利跑車的男人,問他: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以及你是如何做到的;他所傾慕的並不是可貴跑車或者體面的工作,而是那些人們發自於心田深處幸福的笑顏。
幸福。什麼才是幸福,什麼樣的生活才稱得上是幸福呢。美國的《獨破宣言》劃定了每個國民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也許,正是因為幸福總是遙不可及,所以必須不停地去追求。克里斯,一個落魄的中年黑人站在街道上喃喃自語的時候;也許,所有的人都會想到這個故事的最後終局。(勵志電影 )可以說,這部電影其實一點都不出人意表;然而,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們自然而然地被它感動。勵志並不那麼刻意,煽情得不造作,在細節處理上細膩而溫情;這也許是這部電影讓人喜好的起因。
奔跑;不停地飛奔。這是合乎一個活在繁忙都市裡成績個別的推銷人員的日常生活場景的。為了什麼而奔波;什麼樣的生活節奏才稱得上奔走呢。像克里斯;為了趕上那一班公車,為了趕下一個商務會面,為了這一個夜晚的容身之所必需趕在其餘人前面去排隊進入收容所……這也許是生活在美國最底層的人們無奈而艱苦的奔忙。為了保住一份工作;而後養子糊口、房租、國稅、吃飯和一瓦遮頭。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無家可歸的父子留連在地鐵站上的長椅上相顧無言。玩一個並不好玩的游戲,想像著四處凶險的環境以及可怕的猛獸,找一個岩穴,父子倆彼此依靠著取暖睡覺。當然,地鐵站里不可能有山洞;克里斯帶著兒子躺在用衛生紙鋪在廁所里的地板上蜷縮著。一個男人的淚水;縱然這個男人已經兩鬢斑白,這個場景依舊讓人沖動。那是一個中年男人對本人五歲兒子的愧疚、任務、年介中年卻仍然一事無成的挫敗感以及對幸福最熱切的渴望。捂著兒子的耳朵不讓他聽到外面喧囂的拍打著門的聲音,那是他唯一有才幹保護兒子的表現。電影在描繪克里斯對物資財富的尋求的同時,這種父子間的親子交流則成了精神財富的積蓄。史密斯的兒子賈登?史密斯(Jaden Smith)給這部惡俗的勵志電影增色不少。不需要做作的父子親情,小史密斯飾演克里斯的兒子克里斯托弗,而賈登的實質出演實現了這部電影煽情卻不讓人反感的所有細節。可能是由於是跟兒子對戲,以顧家馳名的威爾?史密斯演來分內真情流露,他成功詮釋出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義務,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的。
置之去世地而後生,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多少次曾經想到這個詞;當一個男人處於他的這種境況的時候,多少人會掃興呢。訴求無門,求助無路,離空想只有一步之遙卻因為事實的問題無奈解決而放棄或者連續努力。
也許,不得來的艱難;也不會在得來之後滿意而感恩。
當克里斯最終得到那份年薪80萬美元的股票經紀的工作里喜極而泣,走進熙熙攘攘的街頭對著所有人幸福地微笑時,當他帶著兒子走在繁華的住宅區走向他自己的房子時;物質的財產也許並不象徵著所有的幸福,他跟兒子在這段艱難時光里的相依為命也許才是他最大的財產。
不再對兒子愧疚,不再對生活失望,不再只經歷挫敗。《獨破宣言》規定了所有美國公民享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然而它卻未曾對所謂幸福下一個定義。也許,是不是因為幸福的含意過於廣泛而且形象呢。然而在這部電影里看起來,幸福真實 未審也可能很簡單。所謂幸福,興許是當我們對著我們深愛的那些人們時;咱們能夠心安理得地說,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給他們我所能給的最好的所有,不論是清苦或者富餘。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5
這個 春節 ,因為武漢疫病,整日宅在家中。許多人吐槽,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今天是大年初五,早晨吃過飯,想起網路上免費電影《囧媽》還沒看。以往過年,一般都會到電影院看個賀歲片。今年因為疫情,幾大賀歲片全都撤檔,延期上映。而導演徐崢卻把他的影片《囧媽》賣給北京位元組跳動公司,可以在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平台免費觀看。
徐崢此舉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觀眾們很喜歡,可以在家免費看電影,但院線怒了,說他破壞了行業規則,競爭對手也不樂意,甚至爆出了粗口。此舉可能是動了他們的乳酪,且開創了電影行業首次線上播放。我覺得,只要不違紀違法,徐崢的做法無可非議。充其量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是他不吃以後總會有人開吃,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規律。廣大觀眾認可是首要的,不必對其口誅筆伐。
這幾天,看到《囧媽》的豆瓣網評分不高,打開看了看評論,發現褒貶不一,大多數的評價都是好的,有網友質疑是有人故意在黑,畢竟他此舉得罪了好些人。當然,由於每個人的成長、閱歷、性格、喜好不同,對一部影片有不同的感受是正常的。究竟怎樣,還是要自己看了再說。
整部電影是圍繞著兒子被迫陪著母親坐火車去俄羅斯完成心願展開的,展現了家庭中的親情、愛情,相愛相殺,最終在經歷後,慢慢理解了別人,醒悟了、明白了愛的真諦。我覺得,中年人應該比較有同感,上有老,下有小,經歷了兩輪這樣的相愛相殺,本來都是出於對對方的愛,卻不知變成了對對方的傷害。現實中,這樣的親情、愛情,這樣的家庭太多。不是我們不愛,而是愛的理念,愛的方式、 方法 出了問題。
影片中有一段話觸動頗深,妻子張璐說給丈夫徐伊萬,兒子徐伊萬也同樣說給自己的媽媽,這句話可能適應好多人: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問題,你心裡長了一個幻想的我,我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這么多年了,你難道還沒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是的,好多親情、愛情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想改造別人,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對方,希望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在微信公眾號上曾看過一句話,深表認同: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神經病!
愛一個人,就應該讓那個人成為更好的他(她)自己。一個人最幸福的事,也是成為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愛是成全,而不是毀壞。誠如影片最後所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我想這就是影片想要告訴人們的。
這個宅家的春節,關心著疫情動態,感動著那些大愛無疆的醫務人員和各界愛心人士,也感謝這部溫情而有 教育 意義的電影。
❻ 電影英語觀後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電影英語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Today, I saw large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Home Alone" with deep feeling. The main character is a little boy.
Christmas is fast approaching, the little boy was always getting into trouble.
As a result, they go to a holiday in Paris, but forget the little boy at home. There are two thieves, after a long period of the study, which determined that no one at home.
Unexpectedly, there is a little devil at home it! The little boy with a lot of smart and witty way, to finally seize the thief. His parents, Christmas is the day to come back, and the boy's mother hugged tightly.
Since then, the boy became everybody's favorite target.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that the smart money is not unusual in some small inexpensive. But in the coming danger, to protect their own!
I read a famous American writer Ernest Hemingway's novel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very admire kept the will of the novel, he let me know how a man must have perseverance, can succeed. The man is a novel depicts a near the old fisherman, in a single out to sea fishing, caught a big fish, but pull not up. The old fisherman al with fish after a few days, found that this is a more than his several times as big marlin fishing boats, although knowing is hard to win, but still don't give up. Later and because the big marlin wound fish smell drew a few group of sharks rob food, but the old man still would not so give up, eventually beckoning, the big fish back to the fishing port, let the other fishermen to admire.
This afternoon, the sun was shining brightly, I went to the cinema to see "Happy Superman" with Tao.
The movie mainly wrote that Big Monster and Little Monster to defeat the Starball, for the first time, super people together to defeat them. The second time, Monky and LittleMonky had a helper, he, but instead of doing the same thing at the same time, one did this and the other did that. At the last moment, the most exciting, happy superman, careless superman, flowery superman equivalent heart cooperation, defeated greatly blame them.
The movie tells us that if we work together, we can get things done.
❼ 家園電影觀後感500字
畫面什麼的,很多紀錄片都拍的很好啊,先不說導演是誰,攝影是誰,對這些我沒概念,評價的標準是只要打動了我的就是好片
同類型的片子有更好的值得去看,
首推:BBC.Earth.The.Power.of.the.Planet 地球的力量,
一共講述地球上五種要素對世界產生的影響,這一系列由淺入深的傳達了很多關於地球的資訊,內容比HOME要豐富的多。看完地球的力量,你會發現有很多類似的台詞……囧 這個我不好說誰抄誰,畢竟是一些基本知識,但BBC的製作讓人與知識更有親切的感覺。
打個比方,HOME是無表情的導師,BBC的是親切的大姐姐 =3=
推薦二:難以忽視的真相
這個是關於溫室效應的片子,除去對戈爾的美化和推崇,這部真是普及和深化溫室效應影響的好片子啊!而且裡面對觀眾的觸動應該會更加深。在最後一項項如何減輕溫室效應的措施出來的時候,和我一起觀看的同志們甚至有的拿筆出來一項項的記下~
以上兩部片子無論畫面、音效,還有講解都很出彩,尤其是後者,戈爾不愧是政治工作者啊,煽動能力一流。而前者那位不知名的同志(我不擅長記名字囧)雖然一直皺眉頭,但很專業~ 整個過程就像是你和他一起旅行,然後被告知了關於地球的許多知識,很多是基礎教育里沒涉及到的。
❽ 房間電影觀後感受
房間電影觀後感受
電影《房間》(Room 2015)講述的故事並不復雜,但故事背後的政治隱喻細思起來挺有意思。「房間」其實是在自由的世界中圈起的一個不自由空間,但這個空間卻被本片編導用來觀測自由對於人的重要性,而觀測的對象就是本故事中的5歲小男孩傑克。傑克的母親喬伊?紐薩姆7年前被騙子騙到一個房間,這個房間只有一個天窗,門只有騙子能打開,房間事實上成了喬伊的囚牢。喬伊在被囚禁期間生下了兒子傑克;傑克長到5歲都從未見過外面的世界。這個特殊的成長環境使傑克成為觀測對象的最佳人選,因為相對於外面世界的人,他猶如一張純凈的白板,由此觀測到的人性應是最自然、最可信的。那麼,5歲的傑克面對自由世界是如何反應的呢?
沒見過自由會害怕自由。在這個房間內,喬伊本是自由世界的來客,一朝被囚,當然無時無刻不想著爭脫牢籠,受兒子讀《艾麗絲夢遊仙境》故事的啟發,她打算不再等待,她思籌著自救計劃,但她需要人幫助。然而,兒子傑克此前一直生活在她為他編織的童話世界中,甚至不知道一牆之隔的房間外另有天地,於是,她改變以往教育兒子的策略,告訴他牆外的世界很精彩,以此引導兒子對外面自由世界的嚮往。然而,結果如何呢?當她告訴自由世界的真相時,兒子的回答是「不可能」,甚至說她是個「騙子」;當她說兒子5歲了應當幫她來改變現在的生存狀況時,兒子說「我想回到4歲」;當她告知兒子自己悲慘的被拐騙經歷時,兒子怒吼這故事太無聊;當她說這是個臭房間時,兒子根本就不認同。無奈,她只能跟兒子搞起「冷戰」。這個結果很容易讓我們想到什麼吧!當了解自由的人告訴從不知自由為何物的人自由的真相時,與其說是告知「真相」,不如說是引起了「恐慌」,因為人性對未知世界都有本能的恐懼;如果告知「真相」的行為逼得太緊了,這就很容易被認為是「騙子」行為,因為人們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持有本能的懷疑;在「得不到」和「已擁有」之間,人們會更珍視後者。所以,我們也就理解了,為什麼人們有時會害怕自由了。
自由在比較中方顯它的重要。傑克和母親逃出「房間」進入自由世界後,在跟其他人交流過程中還多次提到「房間」,甚至還要求回看看,而母親喬伊對那個地方早已諱莫如深。喬伊的反應我們非常能理解,因為「房間」是她一生的噩夢;但傑克的反應是否還說明這個突然獲得自由的人仍懷念那個曾讓他不自由的世界呢?顯然不能這樣理解。因為在這之前,他從未感受過不自由,而且他被母親保護得很好,那裡沒有他痛苦的回憶,反而,那裡是他對快樂、對母愛感受最集中的地方,傑克想回「房間」再看看,跟我們想回故鄉看看的情感是一樣的,他的這種反應正說明他的心智發展是正常的。但在回到「房間」後,顯然傑克開始體會到自由的重要了。他感覺到「房間」縮小了,不想再將房間的`門關上了。從傑克對房間態度的轉變,說明他感受到了「自由」的好處,即使對「房間」內的每一物件都充滿感情,但他也不會放棄外部自由世界的好。雖然是個小孩子的故事,但它反映了人性特徵是普遍性的,而且它為我們思考自由的某些問題提供了實驗性的一手資料。由此,我們終於明白:在當今世界,為什麼某些國家的統治者那麼害怕人民了解自由,那麼害怕自由世界的東西在國內傳播了,因為關起門來他可稱老大,一旦開了門他就屁都不是。至此,大家可能也相信本片的政治隱喻了吧,它分明就是在告誡某些有志傳播自由理念的人該如何正確傳播自由了。
自由並不是一種最迫切的人性需要。顯然,本片並不止於讓人們了解自由的重要性,它還想告訴我們,自由從不是人性中最迫切的需要。這點從影片所展示的「自由vs.母愛」這段情節中可以看出。喬伊接受訪談,節目主持人問她,在傑克出生後,她有沒有想過要將傑克送走,這樣傑克就「自由」了。可以想見,在極為崇尚自由的美國人眼裡,自由是根植於骨子裡的,沒有自由也就沒有了一切,沒有了自由,小傑克就不可能「擁有童年」。雖然,喬伊回答「但是他有我啊」,她的意思是對於孩子來說,母愛比自由更重要,但對於主持人接下來的追問,「但那樣是對他最有益的嗎?」卻讓喬伊感到痛苦,甚至可以肯定這個刺激是她試圖自殺的主要原因。在這個崇尚自由的國度,代表大多數想法的主持人的問話其實是一種譴責:雖然誰也不否認母愛的重要,但一個不為孩子自由著想的母親是自私的。顯然,大眾認為「自由比母愛更重要!」,而她想自殺也證明了她多少也認可這一點。喬伊與公眾之爭,孰是孰非,其實我們局外人也不好下判斷,但若考慮到當事人傑克返回自由世界後的行為,我們似乎能站到喬伊這一邊。比如傑克很快適應了這個自由世界,他甚至說自己5歲以後對什麼都知道了,說明他「可塑性未受影響」;外婆給他絞頭發洗頭,他知道感恩,說明他的情感發展非常正常;小朋友找他玩,他很快能玩得起來,說明他交往沒有障礙。重要的是,當母親自殺未遂後跟他道歉說「我不是個好媽媽」時,他回答:「但你是媽啊!」,這似乎可以說明,對於孩子來講,母愛遠比自由更重要;而且,自由的觀念是外塑的,除開這點,人性一定更傾向於「愛」的。
;❾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匯集5篇
電影感悟人生,觀看完一部電影,寫下自己內心的感觸。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關於電影 觀後感 大全1000字,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1
目前全世界票房收入最高、歷史之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阿凡達》的導演就是因創作《泰坦尼克號》而名震一時的詹姆斯?卡梅隆。
要問2009年最熱的電影是哪一部,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應該是《阿凡達》。相信喜歡大片的人都會對這部電影有深刻印象,強大的導演,獨特的視角,細致的特技,發人深省的主題……作為電影 愛好 者的我,卻在遲到的時間觀看了此部影片,但是它帶給我的震撼並沒有因時間流逝而減少。
目前全世界票房收入最高、歷史之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阿凡達》的導演就是因創作《泰坦尼克號》而名震一時的詹姆斯?卡梅隆。少年時代的卡梅隆就已經開始科幻小說的創作,14歲時,他看了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10太空漫遊》,這部電影為他之後的科幻電影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泰坦尼克號》之後,他發現精進的電影工業技術只是用來使一個原本就精彩的劇情更加引人入勝的手段,單靠特效無法成就一部好電影。於是他花14年時間謹慎構思,投入3億美元,以親自研發的虛擬影像擷取科技,花4年時間拍攝,終於在09年推出影迷期待已久的影片――《阿凡達》。
與以往拍攝的科幻片不同,此次卡梅隆導演的講述視角可謂獨具匠心。運用第一人稱視角凸顯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從開始的一點點私心(想藉助開采公司給的費用去做手術重新站起來)到他為完成任務而主動接近納美人,再到後來愛上女主角,同時在內心認同納美人,甘願做一名納美土著戰士。銜接自然緊湊,在主人公感情的微小變化中我們能感受到這是一種必然,我想這是影片能夠感動觀眾的原因之一。
不能不說《阿凡達》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獨到細致的特技。我們可以在男女主句的臉上看到他們心理變化的蛛絲馬跡。特技給觀眾帶來超強視覺效果,不得不使觀眾感嘆導演的拍攝功底。《星球大戰》開啟了特效電影的新時代,同時自那時起,越來越多的電腦製作圖像被運用到了電影作品中,不但取代了傳統特技,也令視覺效果的魅力大大超過電影 故事 本身。在感嘆影片中精湛特效技術的同時我想到我國目前的一些影片中使用的特技效果,遠不及此,令人惋惜。
當影片無數次的出現人類用各種大型機械來破壞潘多拉星球時,我的心為之一震。導演的深度就在於影片在給我們視覺沖擊的同時,也向我們拋出了一個重點問題――環保。隨著工業的發展,人類的生活日新月異,但人類只是無限度的享受著美好生活,不曾想到工業污染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產生了多麼大的威脅。當人類無限度的利用資源破壞環境之時,可曾想到有一天我們會因為這些做法而受到懲罰?如果我們還得向外星人或者虛幻的角色學習如何保護環境,那將是怎樣的悲哀?
電影《阿凡達》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視覺沖擊,更是一種心靈震撼,不要讓如夢似幻的潘多拉星球的悲劇發生在我們身上!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2
這是電影《錢學森》的一句台詞。新中國從1949年建國時的一窮二白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我們能舒服的坐在電腦前上網,呼吸著自由的空氣,享受著幸福的生活,這一切的一切都與一個偉大的身影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他就是錢學森。
鄧小平說過:「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
錢學森為什麼要回國?這只能問他自己了。可是,我從錢學森的行動中感受到了支持他回國的是他對祖國的那份深深的熱愛。錢學森師從馮·卡門,在美國有著優厚的科研條件和生活環境,盡管受到了猜疑甚至被關進監獄,長期監視居住,但作為頂尖科學家,除了尖端的國防工程不能參與以外,在學術研究和生活上仍然是相對自由和寬松的,經典論著《工程式控制制論》的出版可以證明這一點。但是,希望祖國繁榮富強,這種對祖國的懷念是不可替代的,錢學森報效祖國之心一直激盪著,從聽到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那一刻,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信念就再也沒有動搖過,即使是去種蘋果。美國的遭遇更是強化了這種信念:沒有強大的祖國,手裡沒有劍,那麼作為個人,無論多麼優秀,也不能得到尊重,只有祖國的強大,手裡有劍,才能在世界上贏得尊重。正是對祖國的這份眷戀,錢學森歷經5年的波折,終於踏上了祖國的土地。這一回,就再沒有離開過一天。。
回國後干什麼?這一點,錢學森有著清晰的思考:在中國當時的內外部環境下,首先的目標是掌握導彈技術,打破美蘇的技術封鎖。面對艱苦的生活條件,薄弱的工業基礎,科研人員的技術水平,錢學森沒有退縮,沒有灰心,反而有了更大地動力。為什麼?電影中勸說友來參與原子彈研製時,錢學森道出了原因,他的聲音平靜而堅決:我一定要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導彈和原子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爭議和質疑,但是我認為這是對抗侵略者的准備,手上沒有劍和有劍不用,不是一回事。「科學是無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國家的」,沒錯,這就是一名科學家的選擇。「不能帶著疑點上天」,至今作為中國航天人最基本的守則,保證著中國航天之劍永遠鋒利,承擔起保衛祖國的國之巨器的偉大而光榮的使命。中國航天事業在錢學森的指引下,從導彈到衛星,到飛船,到載人,一步步發展壯大,中國人的腳步已經邁向了遙遠的星際。
「人民科學家」,錢學森沒有辜負這個稱號,沒有辜負中國人民的信任和期望。作為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推廣者,他持劍報國,為中國贏得和平和尊重,用自己的語言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為保證中國現代化建設中所需要的力量支撐而不懈的努力工作,做出了偉大貢獻。
錢學森留給我們的太多財富,我們要倍加珍惜,繼承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勇於亮劍的精神,勤奮工作,為中華民族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為奉獻終身。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3
由張藝謀導演的影片《歸來》上映不久,微博上看過的人有罵張導的,說他慣於抹黑新中國。但在豆瓣電影和時光網影評中,此片的評分值分別達到8.0分和7.7分,屬於比較高的。在女兒的慫恿下,我今天特地去影院看了一遍。
要讓我來打分的話,我會給此片9分以上。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壓抑得窒息,分裂得痛苦,創傷得揪心,荒誕得真實,又寬容得光明。
我覺得此片和張導執導的另一部影片《活著》一樣,非常客觀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現實。凡從那個時代過來的老年人,應能記得當時人們的心態,習慣的思想方式和表現出來的行為。我這個如今很少踏進電影院的老年人,看一些進口片和港台片,常常會看不懂,感到太跳躍。看《歸來》的時候,影片中主人公們的一奔一跑,一拉一扯,一顰一笑,一個眼神,一滴眼淚我全都心領神會。馮婉瑜(鞏麗飾)和其女丹丹感情的破裂,丹丹當初的決絕和後來的後悔,陸焉識(陳道明飾)對女兒的寬容和對妻子的深情,都讓我覺得十分真實自然。
此片的演員陣容可謂強大,男主角陳道明,女主角鞏俐,均是大牌明星,演得非常認真投入,因而感人至深。演女兒丹丹的青年演員張慧雯,名氣不大,應該說也很到位,是否會成為又一位「謀女郎」?。至於閻妮、張家譯、陳小藝、劉佩琦,丁嘉麗等,這幾位都是可以在一部片子中擔綱的名角,在這里出演配角甚至跑龍套,當然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所講述的是個悲劇,怪誰呢?怪丹丹過左?這不公平,那個時代年青人都持這樣的思想,都這樣行事,屬於當時的「正能量」;怪馮婉瑜對女兒無情?更不合理,她太愛丈夫了,而且深信其是受冤枉的;怪陸焉識害了妻女?是啊,表面上看連他自己也這樣歸責了——影片中沒有交代他劃為右派的原因,但可以想像他其實也是無辜的,或許還代表著一種正確的觀點(就像馬寅初先生當初提出控制人口的主張受到批判一樣)。不管怎麼說,真實的歷史就是如此,似乎上有錯,下也有錯,好像你無過,他亦無辜——究竟誰之過,只有讓讓歷史去評判了。
影片光明的一面,借劇中人的口說:「一切已經成為過去」。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是不是真的一去不復返了呢?看看現在許多人還在一味謳歌那個時代,甚至把反映真實歷史的作品看作抹黑,現在的年輕大眾已經不能理解片中的情節和思想,就能知道恐怕遠不能這么樂觀。
許多人希望我 說說 ,是否值得去看這部電影?我覺得,五十歲以上的人,推薦去看,這是一種很有意義的懷舊,勝似在老城廂走街穿巷追尋年輕時代的影子,()記得苦才能體味甜。對於想了解真實歷史的年青人,也絕對應該去看;這部片子沒像《活著》一樣遭禁,這是值得慶幸的進步。不過若是純粹抱著消遣的心態去影院,那麼我劇透給你——片中沒有,沒有槍戰,沒有香車美女,沒有飛檐走壁,沒有擁抱接吻,也沒有眼花繚亂的武打,恐怕會讓你失望。今天影院中倆坐在我旁邊的年青人邊玩手機,邊用眼角餘光瞟向銀幕,顯然感到索然無味。
影片最後沒有「咪里瑪啦大團圓」(註:以前對戲劇的套路 總結 為幾句 順口溜 ——「才子佳人相見歡,私訂終身後花園,公子落難小姐援,苦盡甘來中狀元,咪里瑪啦大團圓」),而選擇在失憶妻子不認識眼前的丈夫,卻又痴痴苦等他歸來;平反歸來的丈夫想盡辦法幫助妻子恢復記憶,最終仍不得不在風雪中陪妻子「苦等自己」的結局中悲愴落幕,也是寓有某種深意的吧。
是啊,青春已經逝去,哪能再回還?
往事不堪回首,但卻不能忘卻!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4
《美麗心靈》是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Jr.John Forbes Nash)。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納什早年就作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
1947年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羅素-克洛飾,Russell Crowe)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並研究數學。這個"神秘的來自西弗吉尼亞的天才"並沒有上預備班的經歷,也沒有遺產或富足的親戚資助他進入「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但普林斯頓最具聲譽的獎學金證明他確實屬於普林斯頓這個團隊。
這對納什或是對普林斯頓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優雅的社會交際他根本不屑一顧,上課也提不起什麼興致。他整天沉迷著的只是一件事:尋找一個真正有創意的理論。他深信這才是他應該從事的事情。普林斯頓的數學系競爭十分激烈,納什的一些同學也十分樂於看到納什的失敗。但是,他們仍然十分容忍他,有意無意地慫恿他當個偉人。一個晚上他與一些同學在當地灑吧娛樂,當時他們對一個熱情的金發碧眼女人的反應引發了他的靈感。當納什觀察著這些競爭對手時,常常在他腦海里醞釀的想法突然變得清晰起來。他隨之撰寫出了關於博奕論的論文----「競爭中的數學」----大膽地將現代經濟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理論作出了不同的解釋。這個已經被人們接受了150年的思想突然變得陳舊過時了,納什的生活也從此發生了改變。
納什後來獲得了在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研究和教學的工作,這可是一個眾人覬覦的工作,但是他對這些並不滿意。科學曾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獲勝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現在,冷戰盛行,納什渴望在這場新的沖突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他的願望得到了實現,神秘兮兮的威廉-帕徹(William Parcher,埃德-哈里斯飾,Ed Harris)招募他參加一個絕密的任務,解開敵人的密碼。
納什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同時,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耗神的工作中。在這里,納什受到了一種全新的挑戰,但是這次的挑戰卻是來自光彩照人的艾麗西亞-拉迪(Alicia Larde,珍妮弗-康奈利飾,Jennifer Connelly),一個物理系學生,她向納什引入了一個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的觀念----愛情。
不久,納什和艾麗西亞結婚了,但是他不能告訴她他正在為帕徹所從事的危險項目。這項工作稍有不慎泄了密,後果將不堪設想。納什一直是悄悄地在干,他被這項工作深深地迷住了,並最終迷失在這些無法抵禦的錯覺中。經診斷,他得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納什的遭遇讓艾麗西亞嚇壞了,她掙扎在被毀天才愛的重壓下。隨著每一天都似乎會給他們帶來新的恐怖,這對令人羨慕的伴侶已失去了當初讓人羨慕的份兒。但是艾麗西亞仍然在她愛著的男人身上發現了他的超凡魅力,這也是支撐她對他承諾的源泉所在。受到她那堅貞不渝的愛情和忠誠的感動,納什最終決定與這場被認為是只能好轉、無法治癒的疾病作斗爭。
謙卑的納什目標很簡單,但要實現這些目標卻是難上加難。處在病魔的重壓之下,他仍然被那令人興奮的數學理論所驅使著,他決心尋找自己的恢復常態的 方法 。絕對是通過意志的力量,他才一如既往地繼續進行著他的工作,並於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獎。與此同時,他在博奕論方面頗具前瞻性的工作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理論,而納什也成了一個不僅擁有美好情感,並具有美麗心靈的人。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5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上周四我與我的隊友一起觀看了一部對我心靈撞擊很大的電影----《奔騰年代》,美好的東西應該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讓我來為大家解說這部影片,與你們一起分享我的感受。
電影開頭,呈現出美國紐約的一片繁榮景象。那好似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福特汽車生產的速度為90s/輛……然而我們的目光,沒有停留在如蟻的汽車上,而是隨著大氣而悲壯的背景音樂,觀賞馳騁於無邊草原上的駿馬。
股市的崩潰,給繁榮的華爾街帶來一片陰霾。許多人傾家盪產,背井離鄉……在這種背景下,電影將主人翁的故事娓娓道來。
一個失意的商人,妻離子散,頹廢與孤寂圍繞著他。其中有一個場景讓人疼惜,那是他站在樓上,觀看往來的情侶與踢 足球 的孩子,我們可以感知主人翁心中的失落,但也敬佩他身上的不屈。命運之神的眷顧,在他最失落的時候,遇到生命的另一半,重燃生命之火。
一個馴馬師,愛馬如命。掙扎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生活的壓迫,沒有讓他頹廢或是狂躁,他用冷靜來成就心中那不平凡的夢。其中有一個場景,他從馬主手中要下一匹受傷的白馬,把他牽到林子中去,為它療傷,帶它散步,和它講話。無疑,愛馬如命的他知道如何了解馬。
當商人和馴馬師在林中相遇,問他為何救下這匹不能帶來任何經濟利益的白馬時,他的回答是:因為我可以醫好它。這是何等的簡潔明了。只是因為證明我可以做到,所以我去做了。馴馬師說過一句很富哲理的話:你不能因為它受了點傷,就抹煞它的價值。
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心中也產生了疑惑。一匹 賽馬 ,不能馳騁於馬場,那它的價值是什麼呢?難道是消耗經濟危機下原本不多的糧食嗎?隨著影片的深入,我知道了他的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命運之神可能不會讓你完美無缺,但缺憾也是一種美,重要的是不要氣餒,找到自己的價值。
一個從小受高等 教育 ,家境富裕熱愛騎馬的年輕人瑞德,父母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把他推向自力更生的生命之路。從富足到貧窮只會是轉瞬之間。生活的壓力,親人分離,逼迫瑞德在平凡的小馬場與人競爭、拼搏。挫折讓他更加了解生活的現實,挫折也曾消磨他的意志,但心中的頑強與不屈,依然像屹立不倒的大山,支撐著他在困惑中慢慢摸索人生的軌跡。
一匹血統優良的馬,沒有俊朗的身軀,生活頹廢、好吃懶做而且脾氣暴躁。一無是處、不服管教的野馬似乎也有它的價值---作為其他馬匹的陪練,來激發其他賽馬的自信心。
三個失意卻不屈的人,加上一匹鬱郁不得志的馬,命運之神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編造一段神話。
很快,鮮花滿地,名利雙收。似乎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包括這匹馬,也成為眾人追捧的明星。然而生命之路,不會永遠平坦,命運之神,也不會永遠眷顧與你。瑞德受傷,給這個充滿希望的團隊蒙上陰影。然而,沒有人想去放棄原本堅定不移的信念---挑戰、超越!最終,他們用團隊的智慧贏得了對決賽,此時似乎已經可以證明他們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受人關注的隊伍。然而生命的意義遠不僅如此。
如果說瑞德與賽馬海餅干是因為現實的價值走到了一起,那絕不是讓他們彼此牽絆的理由。當瑞德因受傷在寧靜的山區休養,一種心靈的默契,讓他與海餅干共苦同甘。他們終於,成為不受人關注的弱者。這個場景讓我們感動。遠離鮮花榮耀,在平凡的村落,人與馬相知相守。這部影片,不僅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如何為夢想而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的故事,更向我們詮釋了一個生命的的意義---繁華過後見真情。
人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一路走來,在頑強中奮爭,再不去中掙扎,在成功中受挫,在平靜中體味人生百態。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請不要再責備生命你的考驗,命運的不公。揚起你的頭,揮動手中的長鞭,帶著遠大的抱負,與一切困難和挫折頑強抗爭吧!
最後,我想說:成功與失敗的次數無關,卻與站起來的方式有關,命運之神可能一萬次的大吼:「倒下」,成功者卻一萬零一次倔犟的回答:「不」。
電影觀後感大全1000字匯集5篇相關 文章 :
★ 《少年的你》勵志電影觀後感1000字大全精選5篇
★ 電影觀後感大全匯總5篇
★ 電影《美麗心靈》觀後感作文1000字5篇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1000字【精選五篇】
★ 攀登者2019電影觀後感1000字
★ 2019電影觀後感大全精選5篇
★ 風聲電影觀後感1000字作文5篇
★ 電影1942觀後感1000字5篇
★ 電影殺生觀後感精選1000字5篇
★ 《決勝時刻》獻禮祖國70周年電影觀後感1000字【5篇】
❿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精選5篇
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關於電影 觀後感 大全800字,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1
能參加一個電影的提前觀影,真的是很沒想到的一件事,覺得一直只有在新聞上見過,沒想到的是第一次的體驗就及其優秀。
決勝時刻書寫的 故事 背景是我們很多人都熟悉的建國前期的一些故事,比如渡江戰役之類的名詞是從小就一直徘徊在我們耳邊的,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只是一些名詞,一段故事
尤其是對於像我們這么大的年輕人來說,是很難與那個歷史時刻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的,但我覺得決勝時刻做到了,他讓我與那個時代產生了共鳴,產生了情感上的互通。最主要的就是細節和人物描繪的立體,彷彿帶你回到了那個年代。
這部電影里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完整且立體的,比如對於這段歷史時期的主要人物,我們的五位領導,像唐國強老師飾演的毛澤東讓我看到了一個不僅擁有雄才大略,還很可愛(涉及劇透就不說了,但保證一定是一個最可愛版本的毛澤東),還有就是他們之間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革命情誼也是很讓我淚目的一個點。
再一個就是對於小人物的塑造,這個電影塑造了很多在那個時代下的普通人,比如篇幅描述比較多的,陳有富和田二橋,這兩個人物的塑造是最把我代入到電影中的人物,毛主席身邊的陳有富,性格很單純甚至有點憨,每一次正經的保證完成任務,主席要出去擔心主席安全的時候為難又糾結狀態,還有就是和播音員小孟的那種朦朧的感覺,真的把一個那個年代下的要完成任務但又情竇初開的男孩子演活了(實名感激黃景瑜帶給我們這么優秀的有富);再就是田二橋,這個人物是狠狠賺到我眼淚的人物,一邊體現那個年代的年輕孩子對於黨的事業的熱愛,另一邊還提現了那個年代青年人該有的活潑靈動,而且真的他和毛主席的互動真的很有愛,真的用一個人物體現出我們領導人對於孩子那種真正的關愛,而且他家人和田二橋本人一起在渡江戰役中的那種拼搏感(涉及劇透,就不多提了),真的體現出當時人民對於和平的那種盼望。
看完電影真的覺得自己很難從那種情緒中抽離出來,真的很感謝整個團隊,還有每一個演員,他們真的努力去為我們呈現一個不一樣的 歷史故事 ,真的值得去電影院,最後只想說當一個中國人真的很驕傲。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2
每當《我心永恆》這首感人唯美的歌曲回盪在我耳邊,我便會想起電影《泰坦尼克號》中一幕幕的感人畫面,它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愛的真諦。
影片主要講述了豪華的夢之輪泰坦尼克號的首航就撞上了冰山,然而在輪船先後的逃離過程中出現了閃耀的人格光輝。
最讓我震撼的是偉大無私的「愛」。
正是因為愛,船長在最後關頭才會鎮定自若的指揮大家逃離,自己則回到了他一生為之揮灑汗水的地方——船長駕駛室。
正是因為愛,指揮逃生的人員才會忘記自己的安危,把一切精力全部寄託在了遊客們的身上。
正是因為愛,船上的小提琴手才會一直為驚慌失措的人們拉響一隻只生命的曲子。
正是因為愛,三等艙的母親才會講故事讓兩位孩子安然入睡,她知道存活的曙光最終只屬於黑暗。
正是因為愛,兩位進入暮年的老人才會緊緊依偎在一起。
也正是因為愛,男主角傑克才會把海上唯一的甲板讓給他所愛的露絲。
影片中的一句話更是讓我潸然淚下。傑克在冰冷的海水中對躺在甲板上的露絲說:「露絲,請你答應我,要好好生活下去,不管發生什麼事,你一定會安然的度過晚年,子孫滿堂,兒女滿膝。露絲,請你現在就答應我。」露絲答應了,答應他要好好的生活下去,帶著對生命的依戀,生活的的嚮往,她不會食言,那是傑克送給她的最後一句話,也是傑克心底最美好的嚮往。
我被男主人公偉大的「愛」所感染了,這讓我想到了另一部電影《銀河護衛隊》中的樹精格魯特,它也有著對隊友的愛。在戰斗的最後階段,五人都陷入了茫然,他們中間必須有人要犧牲,否則怎麼與法力強大的對抗?就在這時,樹精用自己的身軀為隊友搭起了一個搖籃,一片天。因為他是善良的,他熱愛這個集體,這個「銀河護衛隊」,熱愛所有與他一起戰斗過的隊友們,不管發生什麼,它都要為集體犧牲,隊友的性命遠遠超過了對生命的留戀······
一首《我心永恆》讓我恍然大悟。愛是什麼?愛是危機時刻閃耀的人格光輝;是把生的希望寄託給他人;是簡單的愛情、親情、友情。這就是愛的真諦。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3
看完《焦裕祿》,影片中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忘—— 大雪 紛飛,黃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書記拉車,幾人推車,車上裝著救濟糧,寒風挾著雪片打在人們的臉上。河南民歌《共產黨是咱好領頭》響起,為這一行人的愛民行為拚命地吼唱著。破土房的門被推開,焦裕祿出現在門口。屋裡的一對老夫婦,老頭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驚詫地看著這位不速之客。焦裕祿來到炕前,坐在老頭身邊:「大爺,您的病咋樣呀?快過年了,我們給您送點糧食和錢來,您們先用著。」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強睜開昏花的老眼,看著焦裕祿:「你,你是誰呀?」焦裕祿拉著他的手:「我是您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老人的鬍子顫動著,淚水涔涔下。老太婆伸出手,順著焦裕祿的頭上往下摸索,帽子、圍脖、棉衣:「感謝毛主席……給我們派來了這樣的好兒子!」那粗獷的民歌配合著畫面將電影推上高潮。
「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焦裕祿同志不愧是共產黨的好書記,人民的好兒子,他是為蘭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電影結束後,一位女觀眾泣不成聲地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焦裕祿同志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這次「講黨性修養、樹良好作風、促科學發展」活動中,自己要不斷去增強焦裕祿同志這種為人民服務埋頭苦幹,永不知倦的責任感。過去有一句話:「黨叫幹啥就幹啥」,不講條件,不提要求,不計個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為黨的工作中去。
「紅日照天下,涌現振奇人。盡管病魔纏繞;奮起棒千鈞。甘願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鱉,倒海索奇珍。蘭考焦裕祿,耿耿鐵精神。鹽鹼凈,內澇治,風沙馴。弦歌聲起,楊柳東風萬戶春。借問津梁何處?萬事認真實踐,全意為人民。群眾中來去,天地共翻身。」當時郭沫若寫的一曲《水調歌頭·贊焦裕祿》將焦裕祿短暫而光輝的生命以客觀公正的角度翔實地傳誦了出來。焦裕祿用他的熱血,在蘭考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寫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畫出了最新最美的圖畫。自己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辦公室幹部,應該時刻牢記自己共產黨員身份,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加強自身修養和作風建設,為實現人生的價值,燃燒自己!只有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記在腦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作貢獻,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僕,一個真真正正的人民好兒子!。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焦裕祿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的一生中學到的,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人民的好兒子,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4
這兩天看了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起初認為這部電影跟其他 勵志電影 沒什麼區別,無非就是講主人公如何克服困難最後取得成功的故事。可當我全部看完以後,我發現影片中所展現的遠遠不止與此。我被主人公面對命運的坎坷、面對生存的艱難以及面對生活的那份態度,那份淡定、從容、執著所深深震撼。
其實主人公由最初的為生活而奔波到最後得到工作,這並不是偶然的。仔細觀察主人公的面部表情,不難發現無論在何種境況下,他都沒有被生活的磨難擊垮,他都始終保持著他獨特的笑容。在父子倆淪落到必須在地鐵站過夜的地步時,這個硬漢在聽到門外強硬的敲門聲時,將兒子抱緊,再抱緊,忍不住流下了辛酸的淚水。但在這個時候,他依然沒有失去對生活的希望。等到兩人住到救濟站時,他還不忘給兒子講笑話、哄他、安慰他。兒子克里斯托弗給了他最大的安慰和希望。從最初看到爸爸媽媽吵架的茫然失措,到媽媽離開以後的逐漸成長,再到跟到爸爸後面像爸爸一樣拚命跑,到最後的兩人手牽手一起步向幸福明天,這一切的一切都那樣真實,讓人不由得不被他們之間的那種深深的父子情所感染。片中還有一個鏡頭:當爸爸拽著克里斯托弗拚命奔向公共汽車時,他不小心將小機器人——他的玩伴丟在了馬路上,爸爸後來上了車才發現,但已是時間不等人。小克里斯托弗那流淚的臉久久地留在了我的腦海里。
片中出現最多的鏡頭是奔跑,在那樣一個經濟大蕭條的時代,每個人都是那樣神色匆忙。克里斯也是從頭到尾都在玩命地跟時間賽跑。哪怕就這樣,最初的幾次,他也沒有能夠追上時間的腳步。他感到疲憊,一種浸透了全身的疲憊。如果僅靠奔跑,看來是不能解決多少問題的。因為在那個時候,每個人的時間感覺似乎都不夠用,這個時候就要講求 方法 和效率了。其實他的成功,奔跑還不是起最關鍵的作用。關鍵是他對人對事的態度,幹事的認真的那份勁頭以及講求誠信的良好品質都給曾接觸過他的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每一個細節他都認真去做好,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直至最後達到自己的標准。當兒子在救濟站睡下後,他還接著走廊的燈光埋頭苦讀營銷的書籍。到最後考試時他第一個交了試卷,心中也是自信的。其實他的成功真是一波三折。本來第一次 面試 應該可以通過的,可是陰差陽錯,由於被警察拘留了一宿,第二天一早穿著滿是塗料的T恤去面試,後果可想而知。不過,由於面試官之一的戈登先生在跟克里斯打過幾次交道以後發現他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幹事業的人。最終幫助他得到了第二次機會。
我覺得我從這部電影中學到了很多。如果當初面臨那種情況的人是我,我會怎樣?我連想都不敢去想。不知從哪裡看到過一句話:苦難是人生的財富。是啊,當你經歷過那種刻骨銘心的苦難以後,你才會對現有的生活感到滿足,感到幸福。你會為你所擁有的一切感恩上天。我很慶幸我是在內地工作了兩年之後才來到了松山湖學校。盡管當時在內地條件也很不錯,但到了松山湖以後我覺得我起碼是感恩的,因為我每天都被深深地感動著。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的體會尤為深刻。我覺得人生無論大喜大悲,無論面臨怎樣的磨難,面臨怎樣的考驗,都應該保持一份淡定、一份從容和一份執著——就像主人公克里斯。因為我們堅信幸福就在我們身邊不遠處,而她註定某天會來敲門。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5
今天,我做完作業正准備看一會兒電視,無意中看見一部電影,叫《小小飛虎隊》。
電影開始放了,裡面有3個鮮明的人物,分別是虎子,小銀,大壯。他們幾個機智勇敢,不用任何武器,卻能搞得敵人稀里糊塗,分不清東南西北。
大壯,他虎頭虎腦,既憨厚又老實,甚至有點傻乎乎的。但有一天在蘆葦叢里,一個大叔告訴了他一個非常重要的情報,要大壯送給老洪,並且除了老洪不能告訴任何人,他做到了。最後,他和虎子,小銀被鬼子包圍,他說:「現在,我要把情 報告 訴你們。即使我們三個最後只有一個能活著出去也要把情報告訴老洪!死了一個還有兩個,死了兩個還有一個!」沒想到大壯小小年紀,卻能說出如此極有抱負的話,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虎子,他頭腦靈活,十分聰明。有一次,他們三個被李二孬捉住了,他明知掩護大壯和小銀逃走,自己可能會付出生命代價,可還是對大壯和小銀說:「我掩護你們倆逃走,到前面小樹林等我!」說著用鞭子緊緊纏住李二孬,掩護大壯和小銀逃走。最後,他抽了李二孬一鞭,飛快的逃到鐵軌的另一邊,這時火車正好開過,李二孬要追也不行了。虎子的勇敢和聰明,還有他為了朋友願意犧牲自己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小銀,他雖然不及大壯的執著負責,虎子的聰明勇敢,但是他的觀察力十分敏銳。有兩次,鬼子想要偷襲他們,都是小銀及時發現,使大壯他們逃過一劫。我們也應該有這種敏銳的觀察力,並且面對問題臨危不亂。
這部電影也很搞笑。有一次鬼子利用虎子和小銀威脅大壯交出情報,大壯急中生智順口編了一句『半夜睡覺老尿炕,不尿它就憋得慌』,那些糊塗的軍官,竟然讓那些翻譯官來翻譯這句話,並且根據翻譯內容東挖西挖,到頭來什麼都沒挖到。哈哈,笑的我肚子疼啊!
這部電影更讓我更多了解戰亂年代的艱辛和困難,相比之下,差的真是太多啦,我也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我們應該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努力工作,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美好。
電影觀後感大全800字精選5篇相關 文章 :
★ 《少年的你》電影觀後感800字範文5篇
★ 2019電影觀後感大全精選5篇
★ 《葉問4》觀後感影評大全800字精選5篇
★ 《烈火英雄》正能量電影觀後感800字5篇精選影評
★ 2019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精選800字範文5篇
★ 電影《傳染病》觀後感作文800字精選5篇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後感800字5篇
★ 觀看電影《囧媽》觀後感感悟最新的800字5篇
★ 《攀登者》影評5篇
★ 《攀登者》精彩影評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