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陵十三釵》賺足了觀眾眼淚,但是為什麼業內口碑不怎麼樣
電影《金陵十三釵》講述的是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時期,十二位妓女為了營救一批教堂的女學生,替她們前往日本軍營參加「慶功宴」赴死的故事。
該片是由張藝謀導演指導,前後耗資6億打造的一部戰爭史詩大片。和張藝謀過去的作品相比,這部《金陵十三釵》是他為數不多的幾部描寫抗戰時期的作品,雖然這不是他最擅長的題材,但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豆瓣評分高達8.0分,在張藝謀的作品排行榜上雖然比不上《活著》這種「神片」的超高分數,但在一眾反應南京大屠殺的電影中,絕對是上乘佳作。
《金陵十三釵》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zypKlqI6poNYx5v2Kc5Kwg
❷ 最近終於去看了《金陵十三釵》,感觸頗深,不知是否有幸和大家分享觀後感
而更讓我肅然起敬的是以玉墨為主的賣笑女子的態度與付出,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樑,這得多麼大的付出啊,明知進入狼群的危險,還義無反顧的替代這群女生,生存機會渺茫,很可能無法全身而退,可是她們卻勇敢的選擇,去面對那些侵略者,這一刻,我很感動,甚至有些心酸,國家的恥辱最後都是底層的人們所承受,最後芳名永傳的卻是那些台上的人。
這是一群苦命的女子,如果不是因為某種原因,沒有哪一位女子心甘情願留落風塵,中國自古到今的傳統理念對女子的要求是相夫教子,舉案齊眉,侍奉公婆,而不是拋頭露面,賣笑討生,做這一行,大部分的人註定無法回頭,只能得過且過,一步走到黑。但做這一行的,並不代表著她們就是無情無義之人,平時生活中,可能是看慣冷漠與調笑,因為她們會很狡黠、淺薄,但在最後的危險之境,能做到這一步,那就是大德,真正的義與善。不關風月,不關人情,這是骨子裡流淌出來的氣概,這種最深層的民族精神,燦爛如花。在玉墨心中,自己已是不潔之人,再進一步又能如何,而那些年青的學生如果這樣,那就萬劫不覆了,她們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書娟她們,危險留給了自己,突然有些苦澀溢於心腔。
❸ 金陵十三釵
電影金陵十三釵於2011年12月15日上映,講述了1937年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里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處處充滿了隱忍、冷靜的力量,更是一種站在女性視角對戰爭的敘事。似乎只是在講一個普普通通的故事,什麼都不想解釋。但所有無奈念滑又溫暖的情緒,通過影片的情節發展都傳遞給了觀眾,就像緩緩而流、潤物細無聲的秦淮河。
影片擁有兩個重要的視點,一個是女學生的(旁白),主要充當前期的矛盾沖突和後期的煽情。另外一個是好萊塢明星克里斯蒂安·貝爾扮演的偽裝神父約翰的視角。作為女學生的視角,為電影提供倖存者的證詞,也提供了歷史敘述的合法性。
約翰的視點則是帶有普世情懷的國際人道主義,加上國軍仔巧臘驍勇善寬逗戰,這些都與官方在這一段歷史上的態度完全吻合,因此此片會是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華語電影里,獲得內地觀眾及媒體好評最多的一部。
❹ 金陵十三釵影評
《金陵十三釵》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故事發生在這場史稱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背景中,講述的是南京淪陷時期一位美國殯儀師約翰無奈之下冒充教父,與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學生、十四位秦淮歌女以及國軍士兵之間為了相互救贖而在危機中自我犧牲的戰爭故事。
該影片從獨特的角度進行敘述,不同於以往戰爭影片的是在《金陵十三釵》中描寫戰爭的場面極少,但它所帶給觀眾的沉重感卻是不容小覷的,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在殘酷中散發出別樣的真實和震撼感。
作為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與其他主旋律電影不同的是《金陵十三釵》中沒有強大的主角光環,影片以一群邊緣人物構成主要角色,導演在人物的塑造上給觀眾帶來了一個個豐富細膩的人物形象。
影片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和深入的思考,從色彩,聲音,語言,鏡頭,人物與主題上都是一部具有特色的優秀電影,讓文化穿越時空的限制重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不僅回顧了歷史也引起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