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意——觀《發財日記》有感
大年初一看了兩部電影,白天影院看《唐人街探案3》,熙熙攘攘腦洞大開,笑笑鬧鬧後似乎沒留下什麼感悟。
晚上在家看《發財日記》,看得我淚眼婆娑,感慨萬千。
《發財日記》以一本日記展開宋小寶的生活歷程。
宋小寶本是東北一農民,懷揣著發財夢想跟著吹著牛風光無限的二哥來到深圳。陰差陽錯弄丟了二哥的工作,兩人流浪在外,又意外撿到一個襁褓中的男嬰,兩個風雨飄搖的男人帶著孩子更是雪上加霜。
善良的宋小寶救了中暑的張大爺,因此住進了張大爺的房子,從此與鄰居馬露,張大爺,二哥,以及小天意一起過上了艱難卻也快樂的日子。
天意漸漸長大,因為沒有媽媽,誤解爸爸,加上被同學歧視欺凌,變得叛逆,漸漸染上惡習,借了高利貸。
當天意看了父親的日記,發現真相後,開始醒悟後悔。
兜兜轉轉的人生終於在九死一生的宋小寶病床前回歸。走到人生巔峰又回到一無所有的二哥回來了,心中有愛卻忍痛無奈離別的馬露回來了,明白真相迷途知返的天意回來了。
影片中的宋小寶始終閃耀著善良的人性光輝。
因為善良,他收留棄嬰;因為善良,他救助張大爺;因為善良,大火中他冒死救馬露;因為善良,他拚命掙錢讓天意上學;因為善良,他給張大爺養老送終。
他撿了一個兒子,又撿了一個爹。卻把拼盡全力掙錢的人生留給了自己。這樣的他,無緣愛情,這樣的他,給兒子帶來被嘲笑的恥辱,這樣的他,讓人唏噓不已。
看到他的艱難,看到他含辛茹苦一手養大的兒子把他視如仇人。我不禁感慨萬千,替宋小寶感到惋惜,如果當初他不收養這個棄嬰,他又怎會受這樣的苦難?
也許這就是天意吧!
是啊,誰在乎他的心裡有多苦,誰在意他的明天去何處,有誰知道,這條路究竟多少崎嶇多少坎坷途。如果說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運,終究已註定。無情無愛此生又何必?無情無愛此生他認命!
如果劇中的宋小寶不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沒有撫養棄嬰天意,那麼他的人生又會是怎樣呢?
我閉上眼睛努力描畫,卻始終無法塗抹上亮麗的色彩。
沒有天意,他就沒有了第一次聽到「爸爸」時的激動;沒有天意,他就不可能有冒著生命危險去掙大把錢的勇氣;沒有天意,他又怎會遇到同樣善良的張大爺和馬露;沒有天意,他的人生怎會有跌宕起伏,五彩繽紛?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選擇,我想即使知道結局並不完美,宋小寶依然會選擇善良前行。這,也許就是天意!眼淚和歡笑,辛勞和甜蜜,希望的美好和失去的苦痛,都是攜手相伴的。
這,也許就是人生吧?
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段父子緣分延伸一個人的多味人生。
佛說:「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應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什麼」。所以,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那都是我們該去的地方,無論我們遇到什麼,都是我們該經歷的事,無論我們遇見誰,都是我們該遇見的人。
本來,一切就是天意。
『貳』 發財日記觀後感500字作文
發財日記觀後感
從古至今,人人皆想發財。不然古代怎會有貪官?對聯上怎會出現「財源廣進 」?就連學生寫作文也會遇到「假如我有很多錢」……是啊,手中擁有大量可支配的財富,有用不完了鈔票,可以買很多想買的東西,過更好的物質生活。這難道不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嗎 ?
揣著自己的好奇心,我點開了這部電影--《發財日記 》
影片用日記的形式以上世紀90年代初和改革開放為背景,講述了東北發小兩兄弟南下深圳打拚逐追夢,以及與創業女青年馬露「狹路相逢」歡樂帶娃的故事。讓一群毫無血緣關系的人,在親情、友情、愛情的羈絆下,真正成了患難與共的一家人。
影片中宋小寶撿到孩子的時候,他一下蒙了!他和二哥出來在深圳拼搏,工作才被搞丟沒錢只好睡橋洞,結果第二天又多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可真讓人頭大。
宋小寶的做法和普通人一樣,這也跟他在影片中普普通通能吃苦耐勞的形象符合。剛開始把孩子放在公共座位上等人收養,是出自他的本能,但後面自己收養了孩子,是出於他的善心。他不忍心一個無辜的生命落入不懷好意的人手裡。
我們的成長也是因為父母來之不易的培養 ,俗話說我們是由父母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的 。我們有多優秀,父母就有多努力。我們要感恩父母,感謝父母對我們生命的賜予和生活的辛酸與滄桑,感謝父母對我們的無私付出和養育之恩,要學會對父母多一份體貼,多一份關懷,多一句問候,盡孝心付親情。
當宋小寶剪了一個「時尚」的發型去參加天意的家長會,可那「時尚」的發型不僅使老師沒認出來,更讓班上的搗蛋鬼起了哄。這時,小寶才明白自己剪的「時尚」發型不僅不時尚,還讓別人看了笑話,給兒子出了丑。天意也沒忍住,直接就對他爸發起了脾氣。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個場景不正正反應了當代社會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嗎?父母費心費力的去找錢供孩子讀書,只想讓孩子長大後少走彎路。可孩子卻認為父母一心只顧錢,根本不關心自己。當父母努力想拉進自己與孩子之間的代溝時,孩子卻認為父母讓自己出了丑。
『叄』 長在心裡的善良-《發財日記》有感
今兒可是最閑的時刻,放下手機,一整天沒有動它們,發現也沒啥大事,倒是和孩子們更近了,聽到家人的笑聲。
晚間,我一個人在家看了電影《發財日記》,溫情的一部電影,說的是父親摯愛,從東北老家到深圳想著發財的小寶,意外撿到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天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這一切都安排的是時候。特別感人的一部電影,如果沒有準備好,我希望你不要輕易開始。
《發財日記》,這是由宋小寶自編自導自演推出的新片。
為了拍好這部電影,宋小寶憑著好人緣,邀請到了多位好友來與他一起合作。
不但集結了宋小寶、沙溢、馬麗、張一山在內的實力陣容,還邀請了肖央、艾倫、王祖藍、魏翔、韓彥博、黃小蕾以及宋小寶多位同門師兄弟一起驚喜客串、鼎力加盟。
影片一開始出現一個青年坐在車上翻看日記,他就是天意。為了逃避高利貸追逐,回家想帶些錢跑路,卻意外帶走了爸爸(宋小寶飾)的日記。
在車上,他看到了從出生到成長的種種「天意」,才知道自己是撿來的,發現父親的善良和溫情,以及自己對父親的誤會。
故事得回到二十多年前,小寶在得知二哥從滿地是錢的深圳「衣錦還鄉」,回到了東北家鄉,小寶求著二哥帶著他去深圳賺錢、發財。
跟著二哥坐上了去往深圳的火車,到達深圳之後,小寶才知道,二哥並不像他口中說的混得那麼好,僅僅是個「車夫」,這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也被小寶意外給弄丟了。
由於沒有工作、沒有住處,還沒有暫住證,倆人只能淪落在橋洞下,在橋洞下,倆人意外撿到一名棄嬰,小寶給他取名「天意」。
一切都是天意,天意安排他們這樣見面、也這樣彼此陪伴。
撫養天意的過程有歡喜、有心酸,在河邊,小寶救了在河邊暈倒的張大爺,善良的張大爺感念他們的救命之恩,安排他們住在自己家裡,同時,結識了擺攤女馬露。
同一屋檐下,沒有血緣關系5口之家,爺爺、小姨、爸爸、二哥,溫情美好。小天意上幼兒園了,由於沒有媽媽被同學們笑話,馬露冒充媽媽給天意寫信、買玩具,天意擁有幸福的童年。
而,為了生計、為了天意有更好的上學和環境,小寶不得不掙錢,在他和馬露簽勞動協議的時候,被天意誤以為爸爸不再愛他,嫌他礙事所以送他去寄宿學校。
這個誤會,讓天意變壞,開始不信任家人,在學校里打架斗毆、與小混混接觸、蹦迪、出入酒吧、歌廳,甚至被高利貸追殺。
在被高利貸追殺的過程中,天意返回家中准備帶錢卻誤把放有小寶日記的箱子帶走了,一路翻看日記,才得知種種真相……
此刻,高利貸人追殺到小寶家中,黑社會拍了視頻發給天意,天意跑回醫院等待爸爸蘇醒……
一部溫情的電影,不能看,我怕你會流淚;不能看,我怕你會對人性的善良折服;不能看,我怕你會停不下來……
人生所有的經歷,不離不棄的陪伴,長在心裡的善良,才是每個人最彌足珍貴的財富。
『肆』 發財日記觀後感
《發財日記》這部電影是由宋小寶導演,宋小寶、張一山、沙溢主演的一部喜劇片。可能正是應了那句話吧「喜劇和悲劇永遠不分離」,然後這部電影又成功地讓我流了幾次眼淚。
雖然人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現實,高於現實!」但是很多的時候,對於一個電影的好壞評價往往還是取決於與生活的契合程度。而這部電影也是十分完美地符合了這種現象。
《發財日記》是一部致敬打工人的電影,在這部影片里,處處是打工人的小心思,在外邊吃苦,回鄉炫耀,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也有打工人的難,他們所要承擔的家庭責任,以及家庭矛盾的側寫。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非常寫實,就是宋小寶和二哥兩個人因為學歷等等原因,找不到正經工作,只能在人才市場上「掛牌販賣」自己,他掛了很多的牌,月嫂、導盲……只要給錢,什麼都可以干,但依然沒有人買他的賬。
『伍』 《發財日記》蘊含著哪些最質朴的人生哲理呢
電影中窮小子小寶追隨同村的發小二哥,一路從貧窮朴實的東北農村來到了經濟飛速發展的深圳。期間兩人無意中收留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在打拚過程中,小寶和二哥與同在深圳打拚的創業女青年馬露「狹路相逢」,馬露和小寶從針鋒相對的競爭對手漸漸走到了一起。在宋小寶的奮斗過程中,有笑有淚,有喜有悲。這一切不就是我們人生的真實寫照嗎?在小寶身上體現出一個非常突出的道理:感情不在血緣,而在真心。
在孩子的世界裡,有些事情不理解很正常,可作為父母,有義務包容他的小脾氣、承受他成長過程中帶來的後果、等待他長大成人的耐心,這是對孩子的責任,也是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在父母心裡,過程再曲折,只要結果是為孩子好,那就再苦也值得。這就是這部電影帶給我們最簡單的道理。
『陸』 觀電影《發財日記》有感
影片開篇介紹,宋小寶是個孤兒,從小吃百家飯長大,也許是這個原因,在他心理種下了單純善良的種子,讓孤兒的宋小寶,養了孤兒的宋天意,實現了一場愛心接力。為了養活、養好這個孩子,他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吃盡了苦頭,也受盡了委屈。在這中間體現出更多的,是打工人的不容易。
《發財日記》是一部致敬打工人的電影,在這部影片里,處處是打工人的小心思,在外邊吃苦,回鄉炫耀,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也有打工人的難,他們所要承擔的家庭責任,以及家庭矛盾的側寫。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非常寫實,就是宋小寶和二哥兩個人因為學歷等等原因,找不到正經工作,只能在人才市場上「掛牌販賣」自己,他掛了很多的牌,月嫂、導盲……只要給錢,什麼都可以干,但依然沒有人買他的賬。
宋小寶自己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他本身就是一個從農村出來的打工人。他出生於吉林省的一個村子裡,家裡比較窮,初二的就開始外出打工補貼家用。1997年,宋小寶16歲,身材矮小,又沒有一技之長,他只能在自己身上掛上個「零活」的牌子,站在勞務市場上等著人挑挑揀揀。由於自身條件不夠出眾,最後留給他的,往往不是什麼好工作,不夠穩定,酬勞也沒有那麼理想,加上要攢錢補貼家用,所以那時的他只能住3塊錢一天的小旅館,忍受惡劣的環境,甚至還為了找活碰到過黑店。
那是屬於打工人的心酸,但卻不是最讓人心酸的經歷。就連宋小寶自己也是以一種幽默搞笑的方式來呈現那段記憶。對於打工人來說,最為心酸的其實是他們的卑微,以及在卑微中想給孩子留下體面的心思。
片中有一個細節,宋小寶在工地里,為了多賺點錢,冒著生命危險去做別人都不願意做的工作,在拿回錢以後,聽從馬露的建議,想換個時尚的造型去學校里給兒子交上夏令營的錢,結果卻因為他的殺馬特形象遭遇了兒子同學的嘲笑,兒子覺得很沒面子,當眾沖他大喊,那一瞬間,他不是像父親該有的樣子去教訓兒子的不孝,而是選擇了默默地低下頭。他想給兒子的體面終於沒能給,那一瞬間他似乎覺得自己不配當天意的爸爸。就是那一個無助的眼神和低頭的瞬間,講出了太多打工人的辛酸與無奈,也是一個貧窮卑微的父親在兒子面前的無奈。
在很多觀眾的印象里,宋小寶一直是一個耍寶的形象。但在這部電影里,我們卻看到了他難得的認真。那是對於夢想的認真。電影里,他坐著火車,從農村走向深圳的時候,看著車窗外的風景,眼角向下,嘴角向上,黑臉白牙,眼神里都是光亮。那是一種由內而發的,對於生活的憧憬和未來的渴望。
如今,宋小寶從打工人搖身一變成為了導演,也算是一步一步走近了他的理想。對於觀眾們來說,《發財日記》也許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就像宋小寶自己所說的,初次當導演的他,作品上一定有很多細節難盡如人意,但他卻是真心實意地在做這件事,也在電影里讓我們看見了他的真心實意。看見了一個心思單純的好人形象,以及一個認真生活的打工人的形象。
由張一山飾演的張天意,因為從小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為沒有母親的關愛,導致孩子備受同學欺負,宋小寶求馬麗代為編織一個善意的謊言,可惜早被孩子識破。又因為長期外出工作的緣故,使宋小寶只得讓張一山住宿學校,漸漸養成了其叛逆的性格。
這或許是為了孩子成長而不得不說出的謊言,可誤會日積月累之下,竟成了定時炸彈,最終孩子走了,馬麗也走了。單親家庭為了努力溫飽而疏於照顧孩子,它不是單純個例,至今留守兒童數量依然很龐大,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妥善解決。宋小寶以此為切入點,是一個能引起共鳴的聰明做法。
每個單親家庭,每個孤兒都應被尊重,他們與其他人不同,他們與生俱來就具備了自己扛生活,扛壓力的能力。相比於同齡人,他們會更成熟。
每個職業都應被尊重,每個單親家庭都應被尊重,每個孤兒都應受到尊重!
因為
一 切 都 會 變 好 的!
『柒』 怎麼評價電影《發財日記》
故事很簡單,細節很豐富。
大年初一,想到辦公室一個人安靜地待著。路上被推送一個消息,今天宋小寶首部執導的電影《發財日記》上線首映。
一個小品演員,或者說喜劇人,顯然沒有科班出身,也不會具備良好的學歷背景。
當導演?——但不知為什麼,我並沒有特別的對這條消息過於輕蔑,倒是有種直覺,這個自帶笑料的東北演員,或許真能拿出點兒東西。就像當年大鵬的那部《縫紉機樂隊》。
我相信,隨著電影播放量這幾天持續增加,後面一定會有專業的影評家們,對電影的結構、情節、表演、鏡頭等等提出專業的意見。
但我想,如果一部電影能讓我笑得出來, 也流得出淚,而且這些都是在觀影過程中下意識的表現。那我不得不說,這是一部有誠意,用心的作品。
至於巧合太多,沖突矛盾太密集,是不是編造痕跡過甚。我持保留意見。如果我們每天都翻一遍社會新聞的種種報道,就會發現,現實中的匪夷所思和巧合,能夠超越所有編劇的想像。
就像每個小說家的第一部作品,大多數源於自己的生活經歷。宋小寶的第一部電影,也離不開自我體驗。從自身出發,也最容易表現出打動人的點。
片中的宋小寶,能讓我想到很多在南方見過的小人物,他們卑微而辛苦的在城市裡奔波和勞作,或者為了家中留守的父母,或者為了在出租屋內嗷嗷待哺的兒女,精打細算每一張沾滿汗水和泥垢的鈔票。在收工時,擠在城中村彩票店的機器前,咬咬牙掏出兩塊或者十塊,給自己一個做發財夢的機會。
我相信,宋小寶之所以能拍出這么好的電影,一定和他走南闖北脫不開關系,他很好地把自己的體會寫進了電影里,讓人眼前一亮。
『捌』 電影發財日記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感人嗎
《發財日記》濃縮了主人公小寶幾人30年的開展奮斗史,這其間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做電影,宋小寶是認真的,沒有為了搞笑而搞笑,而是從日子點滴中羅致樸素的溫情和詼諧元素,然後感動觀眾。從小品演員到電影導演的身份轉換,等同於一次跨界轉型,而宋小寶這一次算是成功了。
《發財日記》影片各種年代感場景和細節都處理得十分到位,多變的劇情加上暖心的友誼,交融波折的愛情和結壯的親情,讓觀眾隨著劇情的開展,感受到淚點和笑點也可以並存,是一部溫馨搞笑又感動的電影,值得一看。故事盡管不復雜,但是感情糾葛的劇情許多,在此也不多劇透,有愛好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