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覺得最好看的賀歲片是哪一部
春節檔最好看的是它!
《狙擊手》
先說說「沒想到」。
這部電影,沒想到的不止是質量,有很多電影之外值得探討和惋惜的視點。
首先是排片檔期,《狙擊手》相比同類型的戰爭片《長津湖之水門橋》,影院排片量簡直相形見絀,寥寥無幾。
基本上都是「陰陽場」,早上7、8點鍾,或者凌晨1、2點鍾...
其次是票房,到今天《狙擊手》上映6天,累計票房只有2億多,排名最低,首日票房甚至還不及《熊出沒》的票房一半。
最後,就是這么慘的《狙擊手》還是封神數次的「國師」張藝謀拍的。
張藝謀的藝術造詣不用多說,戛納評委,10座金雞,雙奧總導演...早期的輝煌更是毋庸置疑。
沒看之前,我以為《狙擊手》如此慘烈的成績,是因為和《四海》一樣,拍的太差,太爛,畢竟老謀子之前也不是沒踩過雷:4.9分的《長城》
但直到看完後,才發現,沒人看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拍的太好看了!
因為相比《長津湖之水門橋》,《狙擊手》的故事線很簡單,也很小,講述了中國志願軍在敵我軍備力量懸殊的境地下,與美軍精英狙擊小隊展開殊死較量的故事。
前者展現更多的是一個連隊的群像,而《狙擊手》則將刻畫點,落在了每個鮮活的個體。
電影中的每個士兵,無論是神槍手主角,還是其他輔佐的配角,都充滿骨血,甚至連對陣的敵軍都羽翼豐滿。
有害怕戰爭怯懦的愛哭鬼,有無畏且心細的神槍手,也有自大且狡黠的美軍...
戰斗場景只有一個很小的陣地,小到只有兩個小隊,幾把槍,一個不能拋棄的隊友,以及一份不知道的情報...
最讓我喜歡的一點,是電影沒有過分誇大志願軍的英勇,也沒有過分貶低美軍的無能,呈現出的只有雪地上的瘮骨之冷,以及戰場下的真實和殘酷。
有智商對決,但沒有主角光環,會被子彈打中,也會流血會死...
用一個狙擊班,一個神槍手,一個個渺小普通的士兵的血與肉,譜寫出的是戰爭背後真正的大精神。
克制的情感
《狙擊手》原來的電影名叫《最冷的槍》,故事背景落在1952-53年抗美援朝戰爭的「冷槍冷炮」運動。
指的是志願軍對聯合國軍發起的高密度、低強度的小規模襲擊和狙擊戰斗。
值得一說的是,志願軍集中大量狙擊手和神炮手積極作戰,截至朝鮮戰爭結束冷槍冷炮運動共斃傷美韓等聯合國軍5.2萬人,其效果不亞於發動一場戰役。
正因為「冷槍冷炮」,電影衍生出了最克制的情感。
片中的關鍵戲是救隊友,開場10分鍾高潮就拋了下來,面對敵軍的優勢射殺,隊員盡管心急如焚,但始終沒有被感性所吞噬。
永遠是以任務為重,將情感藏在內心的最深處,內化在戰場之上。
是讓觀眾一點一點感知到的,而不是故意放大到熒幕上,被看到。
不是特地拉踩隔壁的《水門橋》,對比吳京作為主角死去時,360度的聚焦煽情,《狙擊手》里章宇扮演的班長死的十分平淡。
不可以,不浮誇,不做作...
仔細一點,你會發現,甚至都沒有泛濫的配樂,只在一聲聲「到」後,接上了一首片尾曲《回家》
最冷的槍,最熱的血,不是簡單的對比,兩者都藏著的都是最克制的熾熱情感。
當然,《狙擊手》也不是沒有缺點。
有網友差評:「這不是戰爭片,是煽情片,就不能煽的含蓄點嘛。
」
我理解也贊同,因為《狙擊手》和很多主旋律電影一樣,結尾最終還是走向了同質化的煽情升華。
但除卻影片,回溯導演張藝謀,今年已經72歲了,面對一份「命題」試卷,仍然不遺餘力,答出個第一名。
放眼如今中國電影界,何其難得!
至於,為什麼拍的好看,卻沒人看?
這個問題,正如當初《活著》上映後票房慘敗一個道理。
畢竟,如今一部浮誇做作,插科打諢的翻拍喜劇片,放到當下,都是票房亞軍。
『貳』 如何看待牛年春節檔票房 78.45 億收官,創春節檔票房新紀錄
回顧這個不同尋常的牛年春節,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及就地過年倡議下,諸多領域仍實現牛年「開門紅」。其中,電影行業強勢開局,史上最強春節檔刷新了多項紀錄。
據統計,截至2月18日0時,2021年春節檔電影總票房已突破80億元,打破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歷史紀錄,還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全球單一市場周末票房等多項世界紀錄。今年春節檔7部影片票房均過億,分列前三的為:《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和《刺殺小說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農歷正月初三(2月14日)恰逢情人節,加上就地過年政策,文化娛樂消費增加,在各地影院防疫工作常態化下,今年春節檔電影一票難求。
春節檔7部影片票房均過億
據媒體報道,截至2月18日0時,2021年春節檔電影總票房已突破80億元,刷新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歷史紀錄,此前的最高紀錄為2019年春節檔的59.05億。此外還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全球單一市場周末票房等多項世界紀錄。
今年春節檔,共有《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侍神令》《人潮洶涌》《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沒·狂野大陸》7部影片登上大銀幕,目前票房均已過億。
截至2月18日0時,票房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已突破36億元的《唐人街探案3》,已突破28億元的《你好,李煥英》,和突破5億元的《刺殺小說家》。
打開騰訊新聞,查看更多圖片 >
《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
電影海報
(圖片來源於人民網)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在今年春節檔影院上座率不能超過50%的情況下,票房仍是大爆,其中,2月12日,農歷正月初一,全國3400多萬觀眾走進電影院,全天產生票房超17億元,刷新了中國影史的單日總人次和單日票房的紀錄。
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兩天累計票房突破30億元,兩日累計觀影人次6192.95萬人。其中,《唐人街探案3》兩天累計票房18.26億排在首位,《你好,李煥英》5.90億位列第二,第三是《刺殺小說家》2.19億。
喜劇「雙龍」占據票房冠亞兩席
《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煥英》這兩部作品分別主打喜劇和親情,在賀歲檔更具吸引力,更能激發大眾的觀影情緒。
《唐人街探案3》憑借高人氣的唐人街神探組合,將「懸疑+喜劇」風格進行到底,位居售票平台春節檔想看榜第一名。合家歡式喜劇《你好,李煥英》則集結了賈玲、沈騰等喜劇演員,用溫暖治癒、笑中帶淚的親情故事吸引觀眾。
《唐人街探案3》
(圖片來源於新華社)
據統計,《唐人街探案3》首日票房就超過了10.4億元,接連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單片首日票房、國產電影單日票房、首映日觀影人次等多項新紀錄。該片還將《捉妖記2》保持的原春節檔最高首日票房紀錄提高了5億之多,還打破了由《復仇者聯盟4》在北美創下的1.57億美元單市場單片單日全球紀錄。
《你好,李煥英》
(圖片來源於新華社)
而《你好,李煥英》口碑成績位居檔期第一,貓眼開分高達9.6,同時豆瓣評分高達8.3,成為今年春節檔的最大黑馬。該片是賈玲跨界導演的處女作,根據同名小品及其親身經歷改編,以真實經歷、真情實感打動了觀眾,賈玲也打破了劉若英《後來的我們》13.6億的紀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就地過年倡議激發觀影熱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農歷正月初三(2月14日)恰逢情人節,讓春節檔更加一票難求。此外,今年的就地過年政策,對春節檔票房的構成也產生了不小影響。
往年春節檔的票房主力均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然而今年就地過年減少了一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的人員流動,一二線城市成了票倉。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會長韓曉黎表示,「服務『就地過年』,電影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大年初一初二預售超出預期,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票房佔比有一定提升。」
文化娛樂消費增加,票量整體供應減少,是導致今年春節檔電影票被火爆搶購的原因之一,各地影院防疫工作也加大挑戰。
早在1月22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就發布了《關於做好2021年春節檔電影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1月27日,國家發改委要求,春節期間低風險地區影劇院等演出和娛樂場所接納人數不能超過核定人數的75%,並且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降低聚集可能帶來的風險。
關於做好2021年春節檔電影院疫情防控工作總體來說,牛年影市的強勢開局,顯現了中國電影市場的蓬勃生命力。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分析師劉振飛說,今年春節檔極大提振了電影行業從業者和全國電影觀眾的信心。「只要你有好的內容,只要社交需求存在、電影仍然能夠為大家提供休閑娛樂,觀眾就會走進電影院,從而推動整個市場繼續全面復甦。」
『叄』 《愛情神話》豆瓣評分為什麼這么高
《愛情神話》豆瓣評分為什麼這么高
《愛情神話》豆瓣評分為什麼這么高,電影《愛情神話》在國內院線全面上映,並取得了不錯的票房佳績,票房超預期與該片良好的口碑效應不無關系,《愛情神話》豆瓣評分為什麼這么高。
由邵藝輝導演,徐崢、馬伊琍、吳越、倪虹潔、周野芒主演的電影《愛情神話》於2021年12月24日在全國院線上映,影片講述了發生在上海的幾個熟齡男女之間的故事,九零後導演以女性視角出發,把一個看似俗套的愛情故事,演變為關於兩性、愛情、自我等話題的探討。
影片上映以來,口碑評分一路上漲,截止至12月29日,豆瓣評分為8.3分。有觀眾評論「影片刻畫的上海,讓人心生嚮往」「好難得看到這么特別的愛情小品電影」。微博上,影片相關話題「愛情神話展現了怎樣的女性人生觀」引起熱議。《愛情神話》有哪些打開方式?影片導演邵藝輝作客本期《今日影評》,與大家一同聊聊她的新片。
《愛情神話》是邵藝輝的大銀幕處女作,很有意思的是,這部影片的背景是上海,幾個主要角色都屬於中年人,而導演邵藝輝既不是上海人,也不是這個年齡層段的人,為什麼她會想拍攝這么一個故事?
邵藝輝提到:「我大學畢業之後就搬到了上海生活,過去跟老白一樣平時喜歡逛逛菜市場、街邊散步,所以故事大部分場景發生得很簡單,都是日常生活會經過的地方。關於年齡段的問題,其實我比較喜歡寫彼此有故事的男女之間交鋒,他們不像年輕人那麼輕易再愛上一個人,但他們如果真的能愛上,那個分量可能也跟年輕時候不同。」
邵藝輝這段話提到了一個重要主題,《愛情神話》講述的是熟齡男女之間的情感故事,這個情感不像很多青春愛情片那麼注重「浪漫」「甜蜜」「磕CP」,而更像是幾個情場老手間的「交鋒」,更多是以真實生活為基礎。
邵藝輝表示:「其實在拍的時候,也沒有仔細想過是不是理想中的生活或者感情狀態,只是我過去的生活是這樣,比較瑣碎、日常,沒有什麼大事發生。我覺得自己最像老白,平時生活像家庭主婦一樣乾的事情,他就變得很細致。」
雖然影片的故事可以概括為看似俗套的「三女爭一男」,但影片更多把視角放在「三女」身上,而男主老白,在主演徐崢看來,是一個橋梁:「影片中的幾位女性角色從這個橋上路過,這些女性結伴而行了,最後橋孤零零地留在了那。」
影片里的三位女性角色,性格都十分鮮明,她們發表了三種不同的人生觀點:「一個女人這輩子沒小孩是不完整的」「一個女人這輩子沒為自己活過是不完整的」「一個女人這輩子沒掙到過一百萬是不完整的」,代表了三個類型的價值觀。為了表現三位女性不同的性格,邵藝輝做了一些視覺上的設計,包括色彩,用藍色表現李小姐對自由的嚮往,用白色表現蓓蓓對平等的追求,用紅色表現格洛瑞亞的熱情。
邵藝輝認為這部影片是一部女性電影:「我理解的女性電影,不是說大女主的片子就是一個真正的女性電影,主要還是要看這些人物最後傳達出來的觀念,女性角色能否掌握自己的主動權,而不是完全被男性去帶著跑的情況。」
《愛情神話》在「愛情片」的外殼下,更多是對通過幾位塑造得十分立體的主角,探討女性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態度。導演把對生活的思考轉化成創作的靈感來源,讓影片多了一份人情味,這種真實感,更容易打動觀眾,引起共鳴。
近日,電影《愛情神話》在國內院線全面上映,並取得了不錯的票房佳績,本報也進行連續報道,並專訪了電影《愛情神話》的導演、編劇邵藝輝,五位文化人士分享觀後感,上海影評人也給予強烈推薦。
今天(12月30日)上午,《愛情神話》全國總票房已經突破1億大關,對於該片目前良好的票房勢頭和背後的原因,新聞晨報·周到記者進行了報道。
口碑效應推動票房節節攀升
截至12月30日上午,《愛情神話》全國總票房已經突破1億大關
據數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12月30日上午6點31分,《愛情神話》全國總票房為9999.99萬;截至12月30日上午8點,《愛情神話》全國總票房已經突破1億大關,從0起點到1億票房,《愛情神話》僅用了6天1小時。從上海地區票房情況來看,截至12月30日上午9點16分,《愛情神話》上海地區總票房已經突破2600萬。
從此前各電影媒體對《愛情神話》票房的預測來看,顯然數據都太過保守了!其中,犀牛娛樂預測票房為1.77億,拓普數據預測票房為1.80億,電影票房BAR預測票房為2.00億,犀電影情報處和票房探照燈預測票房為2.50億。
市場人士分析,《愛情神話》票房超預期與該片良好的口碑效應不無關系,目前已經斬獲聖誕檔影片手影日票房冠軍,豆瓣年度評分最高華語電影和豆瓣年度最佳愛情片多項殊榮。《愛情神話》開分為8.1,12月25日上映第二天,豆瓣評分已經提高為8.2;12月26日是上映第三天,豆瓣評分已經躍升為8.3,隨著網路熱議以及前期觀眾者的'社交傳播效應,《愛情神話》票房開始全面發力,票房的提升又帶動院線增加了排片數量,使得有充足的時段選擇購票觀看電影,這也是該片票房不斷攀升的原因。
《愛情神話》目前豆瓣評分8.3(截至12月30日上午9點數據)上海市民為啥歡喜看《愛情神話》
晨報記者昨天在上海部分電影院采訪了准備觀看電影的市民朋友,不少市民表示,《愛情神話》採用滬語對話和大量的上海元素吸引了他們,而朋友的口碑推薦也是他們觀看電影的原因之一。而記者在最近發現,不少上海市民在社交媒體透露,自己准備與朋友相約去二刷電影,甚至有部分上海市民已經三刷電影。
此前,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劉海波在接受新聞晨報·周到專訪時指出,《愛情神話》進自己「電影大清單」的年度前三是沒問題的,他也推薦給許多朋友:
我自己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我已經向很多外地朋友安利了這部電影,我希望,如果大家想了解上海文化,其實是可以看看這部電影的。
12月30日上午,工作人員在SFC上影影城美羅店做開場准備工作
上海師范大學影視傳媒學院余佳麗副教授對國內外影視發展長期關注並深入研究,12月27日,她在接受新聞晨報·周到采訪時指出,從數據看,《愛情神話》在上海地區排映產出比大於1,很受市場歡迎,預計排片率將進一步提升。不過,余佳麗在今天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
《愛情神話》上海票房遙遙領先其他城市,代表了上海人對這部影片的認可。但隨著賀歲檔臨近,一大批電影即將上映。12月31日和1月1日跨年又是周末,將有8部多種類型電影上映,其中《穿過寒冬擁抱你》、《反貪風暴5:最終章》屬於預期強檔影片,肯定會對《愛情神話》票房產生沖擊。
專家點評:《愛情神話》在上海電影市場釋放大能量
趙建中:作家、電影評論家、翻譯家
臨近歲末,《愛情神話》這部豆瓣8.3分的神作給2021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做了一個圓滿的收官。
《愛情神話》沒有憂國憂民的宏大敘事、沒有不可調和的大是大非、沒有咄咄逼人的的靈魂拷問、沒有劍拔弩張的矛盾沖突,也不試圖教導人們如何生活、如何做人,而是深入上海這座城市的肌理,誠實、真切、細膩、幾乎是原生態地描摹幾個上海男女的日常生活,同時展現出上海獨特的文化底色,讓觀眾觀影後會心一笑,若有所思,餘味悠長,可以說,該片較之以往的城市生活題材的影片是一種顛覆與創新。在電影觀賞中,觀眾需要有暴風驟雨般的沖擊,也需要有和風細雨般的撫慰,《愛情神話》就屬於後者。該片給觀眾帶來的最大審美愉悅是濃郁的海派風情。這既體現在描寫上海的典型環境與典型人物上,也體現在滬語方言上。該片故事發生在上海西區一個市井氣與小資格調交織的街角,其中的人物有點小幽默、小秘密、小確幸、小情調,帶有開放、包容的海派文化的鮮明烙印。另外,影片採用滬語對白,惟妙惟肖地傳達出上海人特有的價值理念與心理狀態。
正是因為該片在電影形態上的獨特性,使影片成為近年來電影市場最令人驚嘆的奇觀。截至本月28日,該片全國總票房已經躍升至8000萬,從目前數據來看,今天早上很快破億元大關,而上海地區票房佔到26%,這就意味著《愛情神話》在僅上海一城的電影市場中最大程度釋放出了能量。
截至12月30日上午9點16分,《愛情神話》上海地區總票房已經突破2600萬
但從發行的維度來看,該片僅限於在上海地區取得轟動效應仍有遺憾,如發行普通話版本,或者只在上海發行滬語版,而在全國其他地區發行普通話版,這樣或許就可以保障該片在全國范圍內獲得良好口碑,甚至有票房翻倍的可能。粵語電影在發行上往往有兩個版本,即國語版跟粵語版,這是有道理的。
截至12月30日上午9點,《愛情神話》全國票房情況
各位上海的讀者朋友,對於這部全城熱議的電影《愛情神話》,儂會搭去看伐?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徐崢新片《愛情神話》在上映的前幾天,票房表現的並不好。
雖然排片率不低,但上座率遠不如《誤殺2》《雄獅少年》,三天票房才6500萬,也讓徐崢這塊金字招牌打了折扣。
尤其是上映第二天,當日,《誤殺2》單日票房再度破億,但《愛情神話》當日只有2600多萬的票房,雙方單日票房的差距竟然高達7000多萬。
不過,從周一開始,《愛情神話》開始縮小了這種差距。
周三,也是《愛情神話》上映的第六天,影片上座率達到了4.5%,碾壓《誤殺2》的2.8%。單日票房接近1200萬,也只比《誤殺2》少了800來萬。
單日票房的差距從7000多萬,縮小至800來萬,而且僅僅只用了幾天時間,不得不說,《愛情神話》的後勁還是相當不錯的。
當然,這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要歸因於《愛情神話》的高口碑。
《愛情神話》豆瓣評分8.3,而《誤殺》的豆瓣評分不及格,只有5.9。
二者的口碑差距還是比較懸殊的。
上周六日兩天,《雄獅少年》無論上座率還是單日票房都超過了《愛情神話》。但進入工作日,《雄獅少年》疲態盡顯,上座率和單日票房均被《愛情神話》超過。
以周三為例,《愛情神話》的單日票房幾乎達到了《雄獅少年》的三倍多,這個差距也是挺懸殊的。
本周四,《愛情神話》票房就將破億。
但留給《愛情神話》的時間不多了,因為從本周末開始,多部新片將上映。
比如賈玲黃渤朱一龍主演的《穿過寒冬擁抱你》,再比如古天樂主演的《反貪風暴5》,以及關曉彤楊玏主演的愛情片,都是來勢洶洶。
總的來說,這個跨年檔期,新片的競爭還是比較大的。這樣一來,留給《誤殺2》《雄獅少年》《愛情神話》的時間都不是很多了。《誤殺2》能否順利突破10億,《雄獅少年》《愛情神話》能否獲得更高的票房,都要看《穿過寒冬擁抱你》《反貪風暴5》的具體表現了。
『肆』 《侍神令》導演發長文,這部電影到底怎麼樣
小編認為這部電影演員發揮的挺好,特技和效果也還不錯,但電影整體的劇本比較差,是典型的沒有講好故事系列,所以在網上的口碑很崩塌,現在影院的排片率和上座率都是最後一名,估計距離下映已經不太遠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這部電影的基本情況,沒有去影院看的就不用浪費票錢了。
一、《侍神令》的故事梗概。《侍神令》改編自前幾年的熱門游戲《陰陽師》,故事主要講述了陰陽師晴明,可以穿行於人界和妖界,因為他與一眾妖怪結成了契約,結果卻釀成大禍,自身陷入危機。此時,妖界皇族勢力准備卷土重來,反攻人間。在這局勢危急時分,晴明發現自己的身份才是導致這一系列災禍的關鍵,最後晴明扭轉乾坤保衛京城。該劇2016年就開始立項,一直到2018年正式開拍,2020年宣布在2021年賀歲檔上映。
《侍神令》現在的頹勢已經不可避免,導演先是甩鍋給觀眾,被打臉後又打苦情牌,但讓小編說,有這么多的心機就應該好好用在電影上,現在誰也不是傻子,單純的追求特效已經不能滿足觀眾,大家還是期待有劇情有內容的高質量影片。
『伍』 2021年春節檔你預測哪部電影評分最高
又是一年一度的春節檔,去年受到疫情影響下的國內各大院線可謂是損失慘重,而今年雖然疫情存在反撲趨勢,但相比起去年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而此次的春節檔大家可謂是摩拳擦掌,紛紛加大了宣發力度,希望能在今年有一個不錯的票房成績。其實每年春節檔上映之前,不少人都會對春節檔的幾部電影進行預測,而對於今年將要上映的7部院線大片,目前唐探三的預售成績可謂是一騎絕塵。不過也有不少人相當期待,不知道在這7部大片中是否有能反超唐探三的實力黑馬。
而《人潮洶涌》由導演饒曉志執導,劉德華與肖央主演。該片改編自日本電影《盜鑰匙的方法》,在經典面前難免會受到觀眾們嚴格的審視。之所以對其抱有票房黑馬的信心無非是對劉德華以及肖央的看好,畢竟此前《拆彈專家2》中劉德華的表演的確是讓人稱贊,而肖央在轉型演員後所參演的幾部電影都還算不錯,此前也是其主演的《誤殺》更是被稱為當年最好的國產商業片,由此來看,這部電影成為黑馬並非沒有可能。
『陸』 電影《神探駕到》好看嗎評價怎麼樣
謝邀!感謝關注影視控。
說實話,《神探駕到》是真的不好看,要不是沖著古天樂,我是不會去看這么明顯的爛片。
『柒』 如何評價賀歲檔主旋律電影《紅海行動》
非洲北部伊維亞共和國發生政變,恐怖組織連同叛軍攻入首都,中國人質鄧梅被恐怖分子劫持,蛟龍突擊隊八人,面對150人武器裝備精良的恐怖組織,義無反顧地展開營救行動,最終成功解救人質,但隊伍卻傷亡慘重,兩人犧牲。
但也正因為如此,反而讓影片更具悲情色彩,世間英靈無數,未必人人後世留名,僅以此片緬懷那些為守護我們現世安好的每一個國旗下的無名英雄。
『捌』 2023年賀歲檔電影有哪些
2023年賀歲片有《流浪地球2》等等。
《流浪地球2》預計將於2023年春節檔上映,領銜主演吳京、李雪健、沙溢、寧理、王智、朱顏曼滋,特別演出劉德華先生。《流浪地球》是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等聯合主演。
《流浪地球》劇情簡介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
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
『玖』 大年初一票房前三的電影依次是
大年初一票房前三的電影依次是《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
年初一票房冠軍,是陳思誠執導,王寶強、劉昊然等主演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單日票房破10億元,創中國電影史最快過10億元的影片,也是中國影史第81部票房過10億的影片,但豆瓣評分才6.2,創《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最低分。
年初一票房排名第二,是賈玲執導,沈騰、賈玲、張小斐、陳赫主演的《你好、李煥英》,票房近3億元,豆瓣評分8.2分,獲得較高口碑。這部電影是賈玲首部自導自演的電影,票房能取得如此之高,是因為觀眾沖著沈騰而走進電影院。截至到2月13日零點時分,《你好、李煥英》已售票房破4億元,預計會成為今年春節檔的票房黑馬。
年初一票房排名第三,是楊冪、雷佳音、董子健、郭京飛主演的《刺殺小說家》,票房達1.38億元,豆瓣評分7.2分。一部票房與口碑都是中規中矩的電影。截至到2月13日零點時分,《刺殺小說家》已售票房達1.75億元。預計該影片最終票房在10億元左右。
(9)2021賀歲檔電影豆瓣評分擴展閱讀:
春節檔仍有增長空間
根據1905電影網、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共同發布的《2021年春節檔電影前瞻報告》,近五年來,春節檔電影票房逐年增長,年復合增速高達34.20%。雖然去年春節檔受疫情影響中斷,但從今年的預售進度、排片情況和觀影需求來看,春節檔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據證券時報網,春節檔在全年票房佔比重也在穩步上升。2018年首次超越賀歲檔成為節假日觀影第一檔期,全年票房佔比在9%以上。
不過為阻斷疫情傳播,2021年春節檔全國影院上座率限制在75%。嚴控疫情、響應「就地過年」倡議等因素會對今年春節檔電影市場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
『拾』 如何評價葛優、喬杉主演的電影《兩只老虎》
從陣容上看,《兩只老虎》陣容強大,除了有實力派葛優、趙薇外,還有熱度明星肖戰,但票房表現卻差強人意,究其原因還是故事內容比較老套、輕薄,無法引起觀眾們的共鳴。
5、 缺點
一是笑點有些老套;二是主題升華(親情、愛情、友情)廣而不深,無法引起觀眾們的深入共鳴,且太泛濫,任何一部電影都可以用這種大而廣之的主題;三是價值觀老套,依舊停留在「有錢人的生活也沒那麼快樂,窮人只要知足也能過得很幸福」這樣俗套的雞湯金錢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