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看待剛認識的男生聊了幾句就約你看電影的行為
我覺得時間有點太早了,剛認識就約你看電影,這指定是對你有想法,想快速入手的那種。如果你對他有意思,那你就去,如果你對他沒感覺,直接拒絕。當然了,如果當事人是我,我會覺得渾身不自在的,無論我對他有沒有感覺,我都不會答應,太快了,可能是我自己比較矜持吧,我也覺得女生應該矜持一點。如果你不想和別人發展成情侶,你去和他看什麼電影啊,這樣的話,我心裡會內疚,就算有想發展成情侶的想法,我也覺得太快太唐突了,好像少了很多儀式感。比如,我和女友在一起看電影,那都是確定戀愛關系很長時間的事情了,追了一段時間,然後兩人每天在一起加深感情,牽手擁抱什麼的,最後才放的開,去看的電影。剛認識就請看電影,我覺得男的有點太貿然,你也可以稱之為大膽,最後去不去,還是看你心裡是怎麼想的吧。
『貳』 相親對象約我去電影院,該怎麼做
大部分選擇相親的人,都是到了該結婚的年齡,急於找個伴侶來結束單身,一旦年紀擺在那,難免要被周圍人指指點點,被父母親戚日日催婚。
所以,一場相親總是會被許多人圍觀,承載著太多人的期待,這就讓相親者本身不由自主的重視起結果來。
參加相親的人,無不是在一開始會投入巨大的熱情,甚至會自我洗腦,前些年感情的不順,不過是因為沒遇到真愛,也許在相親市場上能一見鍾情。
可期望越大、失望越則遲大,一次次的失敗讓人不禁懷疑相親到底有沒有用,是不是相親市場上根本不存在真愛。
有些人甚至會因為失敗的次數太多,抗拒戀愛和結婚,甚至抗拒跟女孩來往,不斷地自我否定與自我懷疑。
Duck可不必,兄弟。
你本就不該把戀愛結婚與相親畫上等號,你想歪了。
①.相親的目的不是戀愛
從來沒有哪條規矩說,相親就一定得是為了戀愛和結婚,這不是單選題,而是多選題。
相親嘛,說來說去不過是一種拓展社交圈的手段,和你以往去參加茶話會,或是見網友沒什麼兩樣。
你相親的那個女孩,就好比是公司新來了位同事,生日聚會上哥們帶來的新朋友,打個照面罷了。
相親是你和她互相認識的一種媒介,至於能認識到什麼程度,媒介可不背鍋。
也許是再不打擾、也許是酒肉朋友、也許是紅顏知己、也許是一生伴侶,這不取決於相親這個形式,而取決於你和她接下來怎麼經營這段關系。
所以別那麼天真,別拿相親當戀愛,別拿戀愛當結婚,就當是為了多認識個人,多交個朋友。
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沒准以後她就會成為你的同事、你的上司、你的合夥人、甚至是你未來老婆的介紹人。
只見過一面的人,成不了女朋友不是很正常嘛,相個親而已,那麼當真幹嘛?
②.你相親為什麼會覺得窘?
你之所以覺得相親讓你很窘,不可能有真愛在,說到底是因為你從一開始就對那個女孩抱有過分的期待。
你從潛意識里不斷的提醒自己,對面坐的女孩是要和自己過一輩子的人,必須好好審視,不能將就。
你把自己對未來老婆的預期一條條的套在那個女孩身上,一條沒通過時,你會覺得為難,兩條沒通過時,你會覺得失望,三條沒通過時,你便要放棄了。
你不覺得自己很過分嗎?
人家女孩可什麼都沒做,就被你這也嫌棄拿盯消那也嫌棄了。
你嘴上說自己不看重外貌、學歷、收入這些膚淺的東西,只想找個合眼緣的人,但最後讓你覺得不投緣的恰恰就是她不夠漂亮、不夠有文化、收入太低。
和一個陌生的女孩第一次見面,你就用這樣嚴格的標准去給她打分,那她又怎麼能合格呢?
如果她條條都通過了,她又怎麼可能會坐在這里和你相親呢?
你們不過是初次見面,頂多聊聊天,簽賣身契這種事可沒那麼隨便。
當然也有可消知能你是被女孩挑剔的那一個,可那又怎麼樣呢。
只要你能明白相親的本質並不是為了戀愛和結婚,只是一種幫你與異性接觸的手段,你就不會一直糾結想不開。
至於戀愛和結婚,那需要一段親密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不是那一頓飯的功夫就能徹底敲定的。
如果你非得一眼定生死,那誰也救不了你。
③.相親的作用在哪裡?
相親不是遇不到真愛,只是它並沒有抓彩票那樣講究運氣,可你卻總把運氣與相親掛鉤。
說白了這是懶惰,一種期待天上掉餡餅的異想天開。
你肯去相親,多半是覺得這很省事,少了那些彎彎繞繞,沒有哄女孩的那種心累,一切都擺在桌面上談,可以直接看向終點。
可這不是交易,若女孩一上來不談感情,只談你有多少存款多少房車,滿意了就答應結婚,這婚你敢結嗎?
沒有哪種愛情能跳過戀愛這一過程,相親後真正走到一起的那些人,並不是因為相親時見的那一面而在一起的。
他們都經歷過後天的努力,在不斷了解對方的過程中去欣賞與包容,相親只是一場開端。
相親真正省力的地方,在於把兩個沒有交集的人快速的拉到一張桌子上,不必花大把的時間去找尋。
你把相親想歪了,自然就會對它失望,把它看成一場不靠譜的陌生人約會,認為它是在打著說愛的名義去談錢的交易。
相親能遇到真愛的幾率其實很大,你沒遇到不是因為你倒霉,而是因為你不下苦功,或者是下錯了功夫。
④.如何擺脫相親時的尷尬?
人們總是會用「尷尬」來形容相親,把它看成一種負擔,認為它就是一對陌生男女找家小店對面而坐,硬著頭皮尬聊愛情觀與生活背景。
你覺得心累,是因為你角色代入感太強,總是把對面那個女孩當成自己的未來老婆。
你想錯了,你應該把那個女孩當成你個人的口碑。
很多人在相親時都本著「試一試」的心態,感興趣了就多聊兩句,不感興趣立刻就像泄了氣的皮球,想要趕緊開溜。
這樣的表現真的很糟糕,你是在刻意給自己的形象抹黑。
你之所以敢這樣走馬觀花,是因為你覺得兩個人本來就是陌生人,相親無果後自然各走各的路,以後都不會再見第二面。
可這事兒沒這么簡單。
你相親時的表現會被女孩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很可能會和你們的介紹人或是自己的閨蜜吐槽,一傳十、十傳百,你的風評就定性了。
你對待相親的態度一點都不積極,對待女孩一點都不主動,會漸漸傳入與你有關的每一個人的耳朵里。
這樣一來,再也沒有人願意給你介紹女孩子了,就算有女孩曾對你有點興趣,也會因為你的風評而退步。
如果你從一開始就能意識到,相親其實是對個人魅力的一種展現,我想你一定不敢表現的那麼隨意。
同樣是遇到了一個自己不中意的女孩:
A全程態度敷衍,不理不睬,一直用「嗯」來應付女孩的話
B直接冷嘲熱諷,吐槽女生長得太胖太黑,配不上自己
C該聊什麼聊什麼,分擔女孩的社交壓力,只是分開時委婉的表達不合適的看法
相親結束後,A和B這種男人一定會被無情吐槽,被人認為找不到老婆是他們活該,但C這種男人就不一樣了,女孩只會覺得是自己配不上他,在女孩的宣傳下,他會吸引到更多的優質女孩。
這樣的連鎖反應,你有想到過嗎?
⑤.相親的連鎖反應
相親的結果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連鎖反應,所以你應當好好利用這次機會在情感市場上推銷自己。
這時就看出「情商」的重要性了。
情商低的人總是過於看重自己的感受,但情商高的人卻總能照顧到對方的感受。
你可能想說你也想好聚好散,即使相不中也能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但現場太尬實在是活躍不起來。
為什麼不換一種心態呢?
既然你已經確定兩個人談戀愛沒戲了,那你就沒必要再壓抑了,完全可以放鬆了。
你可以淡定的去欣賞對方,毫無負擔的聊聊天,反正也沒有目的性,也不用在意結果。
也許聊著聊著,你就會覺得這個人也蠻有趣的,挺讓你大開眼界的。
與此同時,你的輕松自如也會感染到女孩,幫她卸下包袱,更加坦誠相待。
我曾問過許多相親成功的人,讓我意外的是,其實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最初相親結束時,並沒有想過要和對方在一起。
但是一段時間過後,他們發現那個人給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總想要再了解一下,一來二去,還真就走到一起了。
所以嘛,相親結束後也是需要一段冷靜期的,冷靜過後你才會意識到你對這個人到底有沒有興趣。
既然不能立即給出答案,為何不換種心態,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魅力,畢竟愛情總是讓人猝不及防嘛。
相親現在已經成了都市青年男女中一種常見的生活方式,之所以成功的不多,多是因為人們把相親想的太歪。
你反感那些條條框框,質疑相親的銅臭味太重,其實沒必要,普通戀愛也會需要這些來作為愛情的保障。
比起其他戀愛形式,其實相親要更靠譜一些,性價比要更高一些,時效也要更快一些。
相親不是遇不到真愛,但相親不是單純的為遇到真愛而存在,所以請甩掉那些偏見,好好的展示自己,成不了愛人,多個朋友也不吃虧啊。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可以採納下嘛
『叄』 和男生第一天聊天就說要去看電影怎麼拒接
和男生第一天聊天,他約你去看電影。
一般來說,是因為他覺得和你挺聊得來,想約你出來見個面。
但你想拒絕,說明你並不是很迫切想要見到他。
那麼,你可以委婉地告訴他最近沒空,然後多聊聊天,多了解一下他的情況。後面覺得時機成熟了再約。
如果他是朋友或者熟人介紹的,你也可以多方了解他的信息,多打聽打聽。
如果是網上隨意加的好友,那就要更謹慎一點,安全第一,不要隨意和他見面。直接告訴他不喜歡去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