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影感受【精選三篇】
【 #心得體會# 導語】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影片,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說,觀後感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以下是 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影感受【精選三篇】,供大家的品讀。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影感受【1】
晚上陪著孩子看了全國首映的《我和我的祖國》,由導演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導演的,片長155分鍾的巨片,影片開始,記錄了《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故事,全片演繹了七組普通人月祖國大事件息息相關的經歷,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影片開始,由工程師林治遠負責製造並測試電子旗桿,確保開國大典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按下按鈕,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伴隨國歌一秒不差地升到頂端。但是在測試過程中,由於缺少材料,林治遠的助手大半夜的爬到屋頂上,用大喇叭向街坊鄰居求稀有金屬,各路街坊鄰居爭先恐後地送來了家裡的飯勺、收音機、煙桿、長命鎖、金條等能找到的金屬物件,還有大學老師送來實驗室的一塊稀有金屬,場面感人,被普通的這些老百姓們的愛國熱情所感染。
《相遇》講述的是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課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故事。影片裡面高遠是一位科研人員,在實驗的事故中搶險,遭到輻射,生命垂危,領導在醫院看他時,附在他耳邊說:這兩天注意聽,街上可能發生什麼事件,激起了他堅強的意睜謹滑志,後來他走上街頭,上了當年每天送女朋友回家的公交車,遇到了女朋友,任素汐述說著3年來她怎樣找他也找不到,述說著他們倆當年約會、相處的點點滴滴,高遠隱忍又心痛,為了研製原子彈,高遠已經有3年沒有和家人朋友聯系過了。
原子彈爆炸成功,街頭飄滿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沸騰的人群里,任素汐指了指手中的號外,又指了指張譯,恍然大悟,她想哭又想笑……
任素汐再一次見到張譯,是在電視新聞里,當時正在介紹為原子彈爆炸成功而犧牲的英雄們,畫面定格在張譯的照片上。
為了祖國的事業,有多少個高遠這樣的科學家,為國家的科研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又有多少個家庭,在承受著失聯的煎熬?
《奪冠》講述的是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故事。通過悉臘上海弄堂裡面的生活圖景。小主人公冬冬,為了大家能看到女排決賽直播,貢獻出了家裡的電視機,還要在天台上面汗流浹背地扶著天線,為此他沒能把自己的禮物送給即將出國的小夥伴小美......
多年之後的2016年裡約奧運,冬冬已經成了乒乓球教練,遇到了成為學者的小美,兩人一起共同見證了中國女排奪冠。
冬冬善良、質朴、無私的優良品性,正是中國大眾的代表。
第四個故事《回歸》晌芹,講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故事。
為了能讓五星紅旗在7月1日0時0分0秒在香港上空升起,外交官安文彬與英方代表談判了16輪,一秒不讓。安文彬在談判中擲地有聲地說:「這一秒對你們來說是結束,可對我們是開始。154年了,我們不能再多等一秒。」
當杜江、朱一龍圓滿完成零點升旗的任務,惠英紅扮演的香港女警更換警徽,那一刻令人激動,在漫天的絢爛煙花中,任達華老淚縱橫,觀眾也和他一樣淚流滿面。
第五個故事《北京你好》是導演寧浩的作品,講述的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故事。葛優扮演了一個計程車司機。
愛吹牛,愛嘚瑟,葛大爺演得「的哥」接地氣。老婆嫌棄他,和他離了婚。當葛大爺在計程車公司抽簽得了奧運會門票,就想著要給兒子送去當生日禮物。
可是因為他在每一單生意里都和乘客炫耀門票,「要是能跟張藝謀合個影就更完美了」「這票是薩馬蘭奇送的」……最終門票被一個孩子用800塊錢悄悄「買」走了。
原來,孩子的爸爸是建造鳥巢的農民工,在汶川地震中去世,孩子就為了去鳥巢里摸一摸老爸建造的欄桿……最終葛大爺把門票送給了孩子,做了不留名的好事。最終取得兒子和妻子的點贊。
第六個故事《白晝流星》,導演陳凱歌,講述的是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
劉昊然和陳飛宇扮演了剛從少管所出來的問題少年。
田壯壯演的李叔收留了兩個孩子,沒想到劉昊然卻偷了李叔的救命錢,李叔原諒了他們,還帶著他們騎馬去看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看到返回艙從天而降,看到宇航員出艙,兩個少年的眼睛在放光,他們的人生也就此改變。
第七個故事《護航》,講述的是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的故事,《護航》的導演是文牧野。
雷佳音飾演的女飛行員呂瀟然男朋友,因為女朋友一心撲在飛行事業中,沒有時間和他相聚而要求分手。不甘心做備飛的呂瀟然,原本有機會替代出故障的隊友參加閱兵,可她卻選擇關鍵時刻幫隊友排除故障,依然返航,一種顧全大局的鏗鏘女軍人博大胸懷讓觀眾感動。
影片結束,《我和我的祖國》熟悉的旋律響起,一種酣暢淋漓的愛國情懷在觀眾心中激盪,正如歌詞中唱到的一樣: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贊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你用你那母親的溫情/和我訴說/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託/每當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渦/我分擔著海的憂愁/分享海的歡樂/永遠給我碧浪清波......
觀完影片,走出*,一路星辰。回到家中仍然被那種從內心湧起的,為我們的祖國而驕傲、為我們的祖國的強大而自豪的愛國情懷所感染,興奮得無眠。
正是由於各個領域裡面的愛國精英們的無私奉獻,才有了我們今天的興盛畫面;趁著建國七十周年的到來,借著冬歌老師的平台,向默默無名的愛國英雄們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因為你們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後繼的犧牲和付出,才有了我們百姓安康的幸福生活!
我想起了今天仍然有很多國家遭遇戰火的侵襲,他們的兒童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們的百姓顛沛流離,居無定所,他們的天空被戰火的硝煙熏染成墨色,他們的河流被鮮血浸染成刺目的血紅,他們的土地被子彈洞穿成千瘡百孔......
我們生活在和平的藍天下,有鳥語花香,有孩子們天真的郎朗書聲,百姓安居樂業,城市高樓鱗次櫛比,鄉村綠樹成蔭......
無論何時何地,每當百姓遇到危險,祖國母親立即出征,第一時間救援於危難之中;而這一切,皆是因為有強大的祖國,我愛我的祖國!我幸福,因為腳下的土地,我欣慰,我驕傲,因為我是中國人!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影感受【2】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我們的身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從單調的粗布麻衣到高端的品質服裝,從簡單的粗茶淡飯到健康的飲食搭配,從潮冷的草房土房到舒適的平房樓房,從笨拙的徒步馬車到便捷的公交地鐵。我,作為偉大祖國中的一粒微塵,感受著祖國之於我的美好,卻總感覺祖國的建設於我很是遙遠。而當我看過《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後,深知一個一個的「小我」與偉大祖國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
片中第一個開國大典,為了保證五星紅旗萬無一失的升起,國旗設計師的刻苦操練以及在湊稀有金屬時家家戶戶老百姓的主動捐贈,體現了一個個「小我」湊到一起的偉大力量,體現了萬眾一心、團結一致的民族精神。
片中第二個原子彈的爆炸成功,使我感觸最深。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三年不與外界聯系,對待一輩子最親最愛的人,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守護著,國事排在第一位、個人家事靠邊站,直至因核輻射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當看到原子彈爆炸成功,他飛奔著去搶刊登的報紙,並與自己的愛人在茫茫人海中的默契相望直至被人流沖散。那是「小我」的升華,那是與國歡呼的振奮人心。
片中第三個女排的奪冠。劇中小男孩為了祖國的榮譽感放下了自己最關愛的人,當個人情懷與祖國榮譽站在一起時,他痛心地放棄了個人而選擇了國家。此時,個人愛國情懷與奉獻精神再次升華,當看到他身披似國旗似的披肩穩穩地站在房頂撐起天線讓大家一同感受女排奪冠的榮譽感時,那一刻,小小的他最帥!
片中第四個是香港回歸。時間的校對、細節的串接、大使的寸步不讓,捍衛著祖國的尊嚴和主權。每一個人都在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事情,每個人都綳緊神經不容出錯的要求著自己,一秒都不能差。個人奉獻與祖國榮耀再次演繹。
片中第五個是北京奧運會。汶川小男孩為了看一眼已逝父親的勞動成果,不遠千里奔赴北京鳥巢,把08年的天災的遺憾與奧運的驕傲自豪完美融合,嚴肅與悲情之餘,更多的是感動與驕傲。
片中第六個是神舟十一返回艙落地。片中老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寬容挽救了兩個品性不太好的青年,並且教育他們任何時候都得站起來。這兩個青年本想著離開家鄉去外地闖盪,可神州的「歡迎回家」使他們堅定了帶領家鄉脫貧、共同走上致富路的決心。人不能忘本,生我們養我們的土地不能忘。就像我們長大了不能不孝敬生養我們的父母,就像許多出國留學的學生最終會選擇回國發展、為國效勞。這就是個人的「小我」與祖國的建設的聯系。
片中第七個是殲10備飛、閱兵。其中一名酷帥的女兵本有著最為備飛的不甘,可當真正閱兵出現情況後,她並沒有強搶出頭、而是幫助同伴排除障礙,自己退出隊伍。這就是個人榮譽與集體榮譽的升華,就像許許多多幕後的工作者,他們的名字可能不為人知,但他們的付出和努力大家都是看的見的。這就是「小我」與「大我」的權衡,這就是集體高於自我的價值體現。
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就是芸芸眾生中的小小塵埃,想想祖國建設、為國爭光、為國做貢獻,感覺遙不可及。看過這個影片後,我深知:將國放在心中,將祖國的榮譽感放在第一,踏踏實實做好「小我」,認認真真教書育人,不求為國增光,只為不給國增負。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影感受【3】
國慶期間,觀《我和我的祖國》後有感而發。有一種感動叫做「感同身受」,這一次的歌頌不是為廟堂上的偉大;有一種感動叫「中國」,這一次歌頌的是許許多多在70年中奮斗拼搏的人們。這個國家仍會生生不息,耀若星辰。感慨於時光厚重如奔騰不息之江河,感動之於國家至於每個我們的意義。
前夜,是新生的開始。「一直向上就不會害怕啦」這一次,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高台之上的偉人,而是保證升起第一面旗幟萬無一兵的小角色。從一塊紅布到一根旗繩,談不上珠峰之危,但登高望遠那刻,看到的是新中國的未來。
相遇,伴隨更逢的喜悅。「起爆」,在那個年代的愛情,不是分分合合,是在國家之前的渺小。那個年代充滿信仰,似水年華的卑微愛情是多遙遠。那一聲爆炸是平地驚雷,在如今張狂的年代是多隱忍而偉大。
奪冠,是中國人的狂歡。「歡呼」,那次扣球揮舞的是艱難中奮起的決心。當冬冬淚水灑落,當不諳世事小孩都忍不住投以注視時,耀眼的不只是勝利,而是信心,是女排精神。
回歸,是祖國強大的見證。「這一秒對你們來說是結束,但對我們來說是開始。」為了2秒鍾,多番談判,底線問題一步也不能退讓。洛勇兄的眼圈沒有疲憊,英紅姐的換徽,乾脆利落,達叔的淚中帶笑,觸動人心。
北京你好,是跨越的時空的問候。「歪瑞嗨皮啊。」一張奧運門票,一個失敗中年男人,一段關於2008的回憶。2008的中國,不會忘記汶川,也不會忘記北京奧運。
白晝流星,是他們改變一生的信仰。「孩子們,那是你們的星星。」不羈的造型,一個追逐的故事,神舟十一號的成功起降,承載的的卻遠不只是一次科研突破。站起來,這是一場找尋的我的過程。
護航,守護這偉大而強盛的祖國。「憑什麼讓我當備飛」飽含傲氣,哪個飛行員不想馳騁馳藍天。呂瀟然明白了,護航才是的飛翔。飄揚在天空的顏色是歡呼雀躍。
㈡ 《我和我的祖國》影評怎麼寫
《我和我的祖國》短短七個小故事,舊時光,新視角,小人物,大時代,淚婆娑,一曲道不盡70年的家國情懷。歷史塵煙輪轉,萬家燈火依然,看著劇中的人物,想著曾經的過去,那些榮光,那些努力,讓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句話「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為中華人。
日光傾城而下,時光擺上的印記在身後層層鍍輝。悠長的歲月平靜,東流的逝水,荏苒的時光就這樣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穿了新衣,點了鞭炮。
一年,一歲,漸漸接近,偷偷遠離,而我的祖國一直在向新的一年邁去,「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桃花紅」,捉不住的是時光,可始終不曾變過的卻是那顆拳拳愛國之心。
(2)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如何發說說擴展閱讀: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時間跨度很大,從新中國成立的前夜到2019年,這70年之間截取了7個最具有代表性的時間點,分別從普通人、幕後英雄的視角展開,飽含深情地給我們展示了新中國70周年以來的光輝歷程。
七個故事,七位導演,陳凱歌、管虎、張一白、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他們用電影再現了那些盪氣回腸、激動人心的歷史事件。「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他們選擇從不為人知的細微之處著手,他們從最難忘記的故事講起。
為了找到最合適的新中國旗桿,設計師不惜跑遍整個京城;「我要去工作了」,「去哪裡」「不能說」參與原子彈研發的工作者,直到原子彈爆炸那天,才和多年失去聯系的女友相遇……《我和我的祖國》以平凡的視角、柔情的方式,展現出了每一位國人對祖國深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