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1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精選 三篇
範文1: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
在看《建黨偉業》之前,我已經閱讀了有關這部影片的很多報道,也有意地翻閱了有關這段歷史的一些書籍,6月15日,該影片在各大媒體沸沸揚揚地報道中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懷著對那段歷史的敬畏和對片子期待,我趕在「七一」之前觀看了這部影片。
蘇聯開國領袖列寧同志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建黨偉業》這部流行又經典的紅色電影緬懷過去,其中蘊含「飲水思源」的寓意是不言而喻的。影片敘述了1911年10月辛亥革命至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的故事,這短短的十年時間在歷史的長河裡或許只不過是一瞬,然而卻真正稱得上是「風雷激盪」、「巨變迭起」,許許多多著名事件影響著中國歷史的發展走向,並將中國引向了最為光明的方向。面對眾多歷史事件,眾多知名人物,《建黨偉業》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再到中共一大,向觀眾展現了一幅雄偉壯闊的歷史長卷,演繹出一部典型的「三段式」電影。其中色厲內荏的袁世凱、慷慨悲歌的孫中山、風華正茂的毛澤東是各自段落最富標簽性質的代表人物——袁世凱手握富國強民的歷史機遇,卻落下了千夫所指的悲劇下場;孫中山堅持「三民主義」的政治信仰,卻遭遇著「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尷尬處境;毛澤東背負「體育救國」的最初理想,卻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洗禮和錘煉。「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袁、孫、毛三者的抉擇與境遇,既在中國歷史的天秤上,也在電影觀眾的心目中。以時間的先後順序為脈絡,以事件和人物為著眼點,影片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娓娓道來,精彩絕倫,引人入勝。
影片給了我們無數的感動,讓我激情萬丈,為之沸騰。最讓我感到血脈憤張、激動莫名的片段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日本全面接收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消息傳來,舉國震動,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終於把滿腔愛國熱情迸發出來,他們以無所畏懼的姿態走上街頭,高呼著「愛國無罪」、「革命萬歲」等口號示威、遊行,繼而火燒趙家樓、痛毆賣國賊;青年學子的拳拳愛國心震撼激揚、感昭日月,不僅在視覺上沖擊著我,更在心靈上感動著我,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就這樣以其獨特的魅力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歷史長河之中。
同樣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全國各地的共產主義組織分別推薦代表奔赴上海召開會議,這13位平均年齡28歲,甚至最小的才18歲的青年才俊代表們懷抱著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冒著生命危險走在一起,他們在中華大地上共同締造了一個全新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誰又能想到,一個成立之初只有寥寥幾十個黨員,連開會議都避藏的政黨,能夠帶領全中國人民走向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帶領中國人民戰勝一個又一個天災人禍,終於在28年後成了新中國的執政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電影鮮活地體現出中國共產黨的價值,這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之奮斗的事業,是眾望所歸的人間正道,也是滾滾歷史的滄海桑田。
通過觀看這部《建黨偉業》,我們再一次形象地認識到,在當時的舊中國,無論是封建王朝還是北洋政府,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其他民主黨派,無論是議會制、總統制、還是君主立憲制,都救不了積貧積弱、處於列強環飼的舊中國,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無數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終他們發現,只有共產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中國人民的不二選擇!
一路曲折一路歌,從當年建黨之初的五十多名黨員到今天擁有將近八千萬黨員,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九十年的風雨歷程。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豐功偉績的九十年,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我為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觀看《建黨偉業》,重溫中國共產黨建黨那段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輩崇高的信仰,以及他們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執著地去努力奮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們的革命精神所感動,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禮,思想境界也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範文2:《焦裕祿》電影觀後感
這幾天,連續看了三場《焦裕祿》的電影。一場是市委安排的,一場是局機關組織的,一場是回到家後在電影頻道里看到的。每看一次,心靈都受到震憾,靈魂都受到沖擊,思想都受到洗禮。
我以為,一個人所以受到人們的記掛和崇敬,並不需要做多少驚天動地的偉業,只要他心裡時刻裝著黨的事業,惦記著人民的困苦,並以自己所能去全心全意地做了,就會受到人民的愛戴和崇敬,就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
焦裕祿同志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受命於危難之中:幹部人心渙散,群眾困厄飢荒,從哪裡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呢?他做到了兩點,一是用情,一是用心。
「用情」講的是作為共產黨的縣級幹部,你的心是否和群眾的心緊緊貼在一起,沒有間隙,沒有隔閡。當外面下雪時,你感到了群眾身上的寒冷,當災荒來到時,你感到了群眾肚子的飢餓,當你跟老大娘道一聲我是你的兒子時,那一份表白都發自於肺腑,不惺惺作態,也毫不做作。
「用心」講的是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謀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它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相信群眾,依靠群眾中獲得靈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焦裕祿那裡,用情和用心是如此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對百姓用情,頂風沙冒嚴寒、忍飢餓抗病痛,在極其嚴酷的自然環境下,走村入戶察民情,無微不至送溫暖;他對基層幹部用情,在極其敏感的政治環境下,拍案而起揚正氣,勇於擔當不推諉!
真情實感的累積,必然會產生用心於民的強大動力,必定會找到科學發展的正確途徑。正是在血濃於水的情感驅使下,他對水患「用心」,越是刮風下雨越要到第一線查水情、看水路,修葺了百里溝渠,保證了三天大雨而不澇;他對風沙災害「用心」,跑農場留人才,找到了種泡桐治沙害的脫困良方。
從焦裕祿那裡,我們知道,好的工作方法固然來源於用情,沒有情感的靠近就不可能對百姓的生活真正的「用心」;但真情實感的獲得,又必須靠科學的「用心」來豐富。比如:沒有深入細致地走訪群眾這一科學方法,哪裡會有群眾逢災遭難的痛苦體驗,沒有在群眾中得到的「治沙靠泡桐」的真知灼見,哪裡會有對人民群眾聰明才智的那一份感佩和敬仰之情。因此,學習焦裕祿,一要學他的用情,把人民當成自己的父母,對人民用真情,顯實感。二要學他的用心。就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靠扎實管用的調研功底,獲得基層的第一手資料,掌握為民服務的真實本領。只有心隨情走,情為心發,我們才能獲得源源不斷地為民服務的自覺動力;只有緊緊依靠黨的群眾路線,我們才真正學到了焦裕祿同志的「用心」精髓。
範文3:電影《雨中的樹》觀後感
《雨中的樹》是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攝制反映四川省萬源市原常委組織部長李林森同志先進事跡的電影。該部電影是向十八大獻禮的重點影片,他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時在我市放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影片主題鮮明,基調昂揚,時代感強,融思想性、藝術性、教育性於一體,真實而深刻地塑造了李林森,對黨忠誠、為民負責,鞠躬盡瘁的光輝形象,謳歌了其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的崇高品格,展示了當代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
李林森同志為了理想信念,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奉獻克服了家人的不理解,克服了病魔的折磨,克服了種種困難,將黨和人民的事業擺在第一位,將千萬人民的幸福扛在自己被病魔侵蝕的肩上。李林森同志是新時期基層組織部長的優秀代表,是廣大黨員幹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楷模,是創先爭優活動中涌現出來的時代典範值得歌頌,值得學習,向李林森同志學習切忌刮風、「幾分鍾熱度」,必須在工作生活中以其為行動榜樣,努力追趕並使得這種精神達到升華。我作為一名農業系統普通共產黨員一定要以其為榜樣,對照典型找出差距與不足,立足本職崗位創先爭優,結合「四群」教育把群眾的溫暖放在心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使自己成為追求真理,勇於創新之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之人,視野開拓,胸懷寬廣之人,知行統一,腳踏實地之人。迎著黨的十八大指引的航程,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更好地為「三農」服務。
② 春晚節目觀後感600字
春晚節目觀後感600字(通用7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春晚節目觀後感600字(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晚上八點,吃完年夜飯後,我們一家人整整齊齊坐在電視機前收看2022虎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要知道,觀看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是我們中國人不約而同的習俗之一,每年春晚都能通過傳統文化的傳承,結合我們新時代的潮流發展元素,向我們新生代傳播許多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的內容。
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是我們除夕夜的主要娛樂項目之一,今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很多,亮點也很多。晚會還是嚮往年一樣遵循著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基調。今年的節目更加註重體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許多節目都聚焦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冰雪運動和冬奧盛會等新時代主題,讓我們在歡笑和感動中僅限美好生活的快樂,迎接2022北京冬奧會的到來,也抒發我們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驕傲。
年年看春晚,但是每年的收獲都不大相同,每個節目都凝聚著導演、演員的心血,每一年都能給我們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節目是《塔溝武術》。塔溝武術是2022虎年央視春晚第14個出場的節目,一出場就迎來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因為在這個團隊中,有老生,也有我們之前沒見過的新面孔。其中我們的柳奎屹同學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面孔了,他在2019年和2021年都登過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也是我們這次節目的主角,去年表演了難度系數最高的四層人塔塔頂表演讓我們至今都不能忘記,今年他也不辜負眾望,擔任我們這次節目的男一號,節目中向我們展現新時代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今年也創下了武術節目的新紀錄。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不覺,2022虎年春節聯歡晚會快要結束了,虎年的鍾聲即將響起,讓我們一起倒計時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萬事順利!
說起春節,其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是無數中國人心中最期待的節日之一。馬上就是一年春節到,節日的氣氛日漸濃烈,家家戶戶開始為春節的到來准備好一切的迎新工作。除夕當天熱鬧無比,也是最讓人開心幸福的一天。在外漂泊的遊子們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和親人一起共聚團圓。除此之外,除夕夜,快樂的晚上也少不了和家人們一起觀看春晚。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每年都會為觀眾們帶來好看的節目,那就是春節聯歡晚會,簡稱央視春晚或者是春晚,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在每年除夕之夜為了慶祝新年而開辦的綜合性文藝晚會。起源於1979年,正式開辦於1983年。央視春晚幾乎每年都為觀眾帶來不少的驚喜,誠意滿滿,讓全國人民在歡樂中,告別舊的一年,開開心心地迎接新一年的到來,賦予新年非凡的寓意。 時代的不同,春晚也一樣跟隨時代的步伐前進,每一年節目內容都豐富多彩,有創意有內涵,更重要是給我們帶來許多的正能量,讓我們在感受文化藝術熏陶之餘,精神上也得到了充實。
2022年的央視春晚,有趣的節目增加不少,更加開闊了觀眾的視覺感,感受到節目不一樣的魅力效果呈現。除此之外,新穎的節目形式讓觀眾們可以感受到極強的藝術感染力,甚是震撼人心。2022年的春晚,節目中還有精彩的功夫演繹,讓人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國功夫的大氣磅礴。其它節目,新穎的舞蹈、搞笑的小品和神奇的魔術表演等,都給我們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視覺美,觀看過程更是興奮不已,感觸頗多。
2022年的春晚和往年的春晚特徵是一樣的,是我們每一代人的精神寄託,其中的價值與意義皆非凡。看春晚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倘若沒有了春晚,也許年味已是極少了吧。面對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春晚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地創新,給觀眾帶來更多的精彩,感受春晚的快樂,迎接新年的到來,這也便是春晚節目其中的價值之一了。 觀看完2022年的央視春晚,新一年已經到來,面對虎年,新的開始,讓我們一起忘記過去的煩惱與傷感,收拾好心情,重新出發。在2022年裡,保持好心態,加油前進,相信這一年會是美好的一年,收獲滿滿。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鞭炮聲中,春節到了,新的一年又即將開始。
每年的春節都是我最期待的節日,不僅有好吃的,好玩的,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拜訪親戚的時候還有紅包收,而且在除夕的晚上還有我最喜歡看的《春節聯歡晚會》。今年也不例外,在春節聯歡晚會即將開始前,我們一家人就守在電視機面前等待著了。伴隨著主持人那悅耳動聽的祝福聲,春節聯歡晚會馬上開始了。看著春晚的舞台上,那燈光璀璨,炫麗多彩的畫面,讓人感覺得到,是多麼的喜慶與美好。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是最讓人難忘的,相對於以往的傳統節目,加入了許多的新內容。預備充足的演員們都要把精心預備的節目一、一出現給大家,有陣容宏觀的團體舞、有幽默搞笑的小品、相聲、悅耳的合唱,還有耳目一新的雜技,在舞台上,大型歌舞所展現出來的舞蹈語言與音樂語言十分豐富,也是非常的接地氣和暖人心。看場面恢宏,那一個個舞蹈家們精湛的表演,真是讓人看得應接不暇。這充滿了中國元素,中國文化的節目表演,讓我感受到了祖國的美好,也更加喜愛祖國的傳統文化了。
在舞台上,新加入的節目內容,那是那麼的氣勢磅礴啊 ,那是充分調動了科技新手段所打造的全方位的絢麗新景觀呀,讓現代化的高科技為春晚插上想像的翅膀,給觀眾們耳目一新的感覺,讓觀眾在節目的不斷深入之中,共創共享神奇的文化空間。這不僅增強了台上台下、場內場外的互動,而且立體背景畫面的飛速閃回、炫目轉換,將全國人民的年度記憶形成令人難忘的藝術表達。
每年的春晚都會讓我收獲很多,在春節聯歡晚會上的每一個節目背後都能襯托出這個傳統節日的意義。
我覺得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是幫我們逐漸找回了年味的感覺。國為隨著時代生活的節湊越來越快了,已經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漸漸忘記中國里的一些傳統節日習俗了,而「春節聯歡晚會」這一節目可以更好的幫我們尋回過年該有的氛圍。而今年春晚將一如既往地在除夕夜陪伴闔家團圓的觀眾辭舊迎新、守歲納福。
時光飛逝,轉眼間又是新一年除夕,每年的除夕除了重要的年夜飯外,還有我們一年一度的的文化盛宴——《2022春節聯歡晚會》,除夕夜八點整都會如約而至,已經整整有40年頭了。這天我和家人們早早的吃過了團圓飯,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著2022央視春晚。 對於今年的春晚我是十分期待的,因為今年春晚的演出陣容十分豪華,有張凱麗、張國立等流量明星和著名演員紛紛上台賺足的`觀眾的眼球,還有最喜歡的主持人康輝,對於這樣陣容我實在太愛了。除此之外,節目中各個演員們深厚的功力,再加上舞台的精心包裝,和華麗led演出屏幕以及變幻莫測的立體效果,使節目的演出效果十分顯著,讓觀眾沉浸式的體驗。而且節目方面推陳出新、經典懷舊,將人文風情融入晚會節目當中,加入更多的欣賞情趣。 晚會內容精彩絕倫,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小品、相聲,極具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民族舞蹈以及各種戲曲等等,其中做讓我印象深刻的當屬小品和相聲,小品和相聲是春晚的常客,不僅幽默風趣,還緊貼社會時事,在帶給觀眾歡笑的同時,其中的內涵也值得我們反思。總的來說,我和家人們看的十分開心,今年的《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 舉辦得是非常成功得,給觀眾們營造出虎虎生威的新春年味。
現在,越來越多人覺得新年沒有年味,春晚沒有年味,每年准時觀看春晚已經是大家的一種習慣,逐漸演變成春節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春晚」這道調味品,春節就會缺少一點味道。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一年四季只能聚在家裡幾天,除夕夜一家人圍在一起看春晚,不為是一樁溫馨的事情,而在一起希望全家人找到情感共鳴,在歌聲中溫暖,在笑聲中團圓。
春節是舉國百姓、舉世華人祝福歡樂的日子。2022年春晚限度地突出大眾性、全民性、聯歡性,強調全國老百姓共同歡樂。而看春節晚會和走親戚是百姓在春節期間的傳統活動之一。看了這次春晚,我不僅欣賞了許多舞蹈,也聆聽了他人的歌聲,還增長了知識,真是受益匪淺。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無論你身在祖國,還是身在海外,春節的味道永遠烙在炎黃子孫的心中!
一歲一年,春風送暖入屠蘇,伴隨著農歷2022新年的到來,央視一年一度的春晚也要與我們見面了。不得不說,春晚是年夜飯里不可缺少的「一道菜」,不僅讓春節有了隆重的儀式感,同時還包含了全國人民對春晚的期待。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在除夕夜之時,我和家人一起在吃過晚飯之後就開始守著春晚播出,可別說心情有多激動了。慢慢地,終於在8點的時候,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正式拉開序幕了,華麗宏觀的場面,瞬間把我吸引到了。第一個上場的依舊是我喜歡的主持人,穿著華麗的禮服,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伴隨著技術的進步,還有燈光舞台的科技加持,不斷創新的表演形式,讓我看得振奮人心。有時候還會驚訝到跳起來,以至於爺爺都會調侃我說到:「你要吃多點米飯,長大了才有機會上這樣的舞台表演喲!」爺爺這句話,一直印在我腦海里,也因此我每一次練習舞蹈,都會特別用心。在春晚中,我看到了有趣的小品,形式多樣的表演,表演者們優美的舞姿,讓人震撼不已。同時融合創新形式的表演手段,給觀眾更多的情感共鳴點,更加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遠與精彩之處,還聚焦了生態文明、冰雪遠動與冬奧會盛會等主題的節目,不禁讓我感嘆到,今年的春晚真的十分驚艷。
隨後還有許多的表演者們,他們有的來自國家文藝院團的藝術家,有的則是來自基層的文藝工作者,雖然他們來自四面八方,但都是中國文藝工作的傳承者與弘揚者。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希望,激情的表演彰顯了中國人逐夢、築夢、圓夢的家國情懷與濃厚的人文氣息。更讓我明白,春晚不只是一個節目,它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更是中國文化傳承與弘揚的舞台,同時也是一直陪伴我成長的節目。 時間一不小心就到了11點59分,我連忙聚精會神的跟著電視劇里的主持人倒計時,在倒計時的最後一秒我和家裡人說了一聲新年快樂!電視機里傳來了主持人們此起彼伏的拜年聲,屏幕外的我們也都喜氣洋洋的互道新年,最後我也祝自己在新的一年裡,學業更上一層樓,爭取考到好成績。
新的一年,新的氣象,不知不覺我們便迎來了嶄新的2022年虎年春節,而春節作為我們一個傳統節日上來說是比較重視的,而在每一年的春節里我們都會觀看著春節晚會的節目,因為每次都會在節目當中感受到春節濃濃的氛圍。
春節前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圍坐一起舉杯共飲,品嘗美味佳餚,彼此分享著這一年來的成長和收獲,此景此時,甚是溫馨與幸福。晚飯過後,就是看春晚的最佳時間了,每年的春晚,節目內容豐富多樣,相聲以及小品,看得我們捧腹大笑,津津有味;看到有趣的歌舞表演,內心更是興奮不已,從而感慨春晚節目的美好以及意義深遠。然而在這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上,人們漸漸對於一些傳統節日的氛圍產生一種可有可無的感覺,相對以前人們過節日的氛圍,人們更想著通過手機來度過,這使得本該熱熱鬧鬧的 節日上而變得更加的冷清。然而每一年的春晚在節目內容都是無比的精彩,對於情感的升華更是賦予節目品質以強大的精神內核,同時能夠更好的帶我們走向節日里傳統的文化,感受著中國上下五千多的來文化歷史的力量,同時也呼籲人民即將在這高速發展的時代里,我們對於中國一些傳統節日文化是不能夠忘記,而是隨著時間流逝的,要更好傳承下去。
春節晚會已經陪伴我們走過了許許多多個春秋,每一次都能讓我們感受到一些傳統節日上的文化精神是那麼的博大精深,這期間早已成為中國人心中永遠都難以忘記的深刻回憶。而春晚存在的意義展現出對家國情懷的強調,人們追求傳統節日上的習俗生活,還呈現出一種生生不息的時代脈動,讓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感觸頗多,對春晚也有了共同的回憶以及共鳴。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匆匆的,轉眼間春節晚會已經結束了,每次看完了今年的春晚後,我們總有很多的感慨,感受著民族的熱情,感受著春節那種濃濃的氛圍,更讓我們體驗中國傳統節日上本應該有的氣氛,感受人民心中的信仰,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上的情感,這或許是每年一年一度春晚存在的意義吧。祝願我們的祖國在今後發展道路上越來越好,國泰民安。
盼著,盼著,春節是終於來到了。春節打開儀式當然是少不了是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啦,現在是北京時間2022年1月31日8點整,春節聯歡晚會開始,我們一家子紛紛端著飯碗看著眼前的電視。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主持人,他們紛紛說著開場白,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虎年海報,主視覺形象由一隻瑞虎與「2022」「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等字樣構成,整體以紅色和金黃色為主,突出了傳統節日的喜慶與厚重。此刻,腦海蹦出來一句話「如果春節有顏色,那一定是紅色」舞台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慶,整體給人一種大氣、恢弘的感覺。現在,又到了我喜愛的節目了小品,著實讓看的哈哈大笑,人們說喜劇的背後有一定社會意義,我慢慢的醒悟到了這一點,細細品味小品,會嘗試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映射社會的常態。是的,想想這一兩年我們身邊發生不少的事情,疫情,洪水等等,其中戰疫工作還在博弈當中。相信我們會好起來的。因為我們始終相信這句話「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看春晚看得大家嘻嘻哈哈的,都端著碗都忘記了吃飯了,精彩的表演,絢麗的舞台,真是讓人看花了眼,而春晚的安排節目雖每年大致一樣,但是我們還是那麼的喜愛它,而我更覺得春晚不僅僅是代表為了迎接春節的到來了,更是代表著時代的變化,記錄我們是中國的飛速發展,從1956的開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出品了《春節大聯歡》開始,到現在整整幾十年的時間,從1979年全中國的電視機不過485萬台,到現在的千家萬戶。從文化生活始終較為匱乏,到現在的是百花齊放文化生活,我還覺得春晚更是代表著團圓,就好比現在的是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的聚在一起吃飯,開開心心的過年,我更覺得春晚代表思念寄託,每年都有許多的人因為各種的原因不能團聚過年,此刻,天各一方看著春晚也是無比的溫暖,我一直覺得春節代表家庭的幸福美滿,守護家裡的兩老,愛護著家裡的幼小,還代表是新一年的開始,拋開去年的不開心,迎接新年,新的一年從開開心心開始,你覺得呢..........
而今年春晚更是推陳出新,晚會的節目追求者藝術的創新,大膽突破,也突出中國的元素和時民族的特色和多彩的文化之美,生動形象的講述了中國故事,展現億萬人民在抗疫情況下樂觀向上和團結堅守,表達人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內容精彩紛呈、鼓舞人心。遵循「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主基調,突出守正創新、出新出彩的藝術追求,以「思想加技術加藝術」為創作理念,讓觀眾在歡笑和感動中盡享美好生活之樂,抒發中華兒女的自信豪邁之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相信春晚一年勝比一年好了,今年的春晚也隨之一首《難忘今宵》落下的帷幕,難忘今宵,不論天涯與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