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不喝酒,記憶會有斷片
幾乎任何時候都會出現,心理學上叫記憶的選擇性,比如你上班或者上學一路上看到的風景都掃過你的視野,但是回想起來能記住的不多,因為太熟悉了,只有與平時不同的能夠引起注意並且記下來。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如果中途不去廁所,應該每個鏡頭,每句台詞都聽到看到了,但是回想起來很多情節都忘了,小說就更明顯了,這種情況目前心理學解釋為記憶有選擇性 。
選擇性和什麼有關是當年研究的熱點,離開學校太久現在還是不是熱點不清楚了。說一下影響的因素吧。
首先,和個體知識結構有關,一群人聊你不熟悉的話題,很容易忽視細節,反之亦然,股票正賺錢的時候酒桌上有人聊股票,可能注意力會集中百倍。這就涉及到第二點,情緒,能引起情緒共鳴的容易記住,沒有共鳴的次之,和情緒體驗相反的可能反而會抑制。第三,和以往知識有關,能聯繫上以往知識,或者恰好顛覆以往知識的,記憶深刻,反之亦然。第四,個體感受,能帶來積極情緒的記憶深刻,比如獲獎的瞬間,帶來消極情緒體驗的會防禦性抑制(選擇性遺忘),比如童年出醜的場景。
B. 電影《信條》中有一些細思極恐的細節,你看出來了嗎
1、男二全篇一共救了男主六次:(這絕對是真愛了
(1)歌劇院 逆向子彈救了男主 第一次
(2)機場發現並放了正向男主 第二次
(3)機場阻止男主幹掉逆向男主 第三次
(4)基地發現反派狗腿子埋地雷線於是匆忙正向化阻止男主進地堡入口從而引發地雷 第四次(但是這次失敗了)
(5)基地正向化把男主和快銀拉出來 第五次
(6)基地 救出二人後毅然逆向化回去替男主爆頭救他一命 第六次
最後一點解釋一下,男二結局的時候把三分之一的演算法丟給男主,笑著說拜拜是去走向他的結局:為男主犧牲的結局——逆向化然後那個用自己腦袋替男主擋住爆頭的那槍然後死去的結局
(真愛啊,這還不是真愛嗎?
2、女主羨慕的那個敢於跳下水的女人就是她自己,另外她的兒子其實看到了跳下水的女人的長相,就是他媽媽所以是一臉驚訝加上不敢置信的神情
3、每個人都得到了ta的救贖/解脫
(1)女主:在故事前期羨慕敢於跳下水的女子有勇氣逃離她丈夫,殊不知這個女子就是她自己,但這一跳的意義不再是去擺脫她丈夫的魔爪,而是自己選擇命運後的解脫與釋然,自己有了扣下槍板的決絕。
(2)男二:在未來接受了男主的委託,對男主非常的熟悉,但是卻引來了男主的懷疑與猜忌,甚至一度不信任他(感覺讓我們的尼爾很傷心啊)
但是後來經過種種,終於回到了那個交接的點:對於男主來說是起點,對於尼爾來說就是他故事的終點了。然後他就笑著走向了自己的命運,滿是釋然
(3)男主:一開始和印度婆子說我是男主,婆子不信;結局對婆子說我是男主,婆子信了,因為他真的就是男主啊!
10、我覺得這本質是一個環保電影吧……薩托爾說我們的子孫後代在海平面上升、河流乾枯後無處可去,只能回到過去也就是現在這個時代。號召人們保護環境,別讓海平面再上升、河流再乾枯了,不然倒霉的是現在的我們。
11、Neil是從未來過來的人,他已經認識男主很多年,所以在他們兩個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知道男主行動的時候從不喝酒。
在之後男主問Neil為什麼不告訴他奧斯陸自由港里時間逆轉器出來的那個人是男主自己,Neil說這是原則,男主問他“是誰的原則?”Neil說“是我們的”,這個原則可能是未來男主告訴Neil的。
Kat受傷後,男主問Neil她會怎麼樣,Neil說他也沒經歷過。Kat是被逆轉子彈打傷的,Neil的這個回答可能暗示了他是從未來過來的,而且已經這么逆向生活了很多年。(這個可能是我想多了,但我電影看到這的時候真的有這種感覺)
12、男主真的有一種超英電影里拯救世界的英雄的偉光正品質,他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不喜歡牽扯到無辜人的性命,這個也可以從幾點看出來。
一是在開頭的基輔大劇院里他任務都完成了但還要回去救劇院里無辜平民的性命,二是在用飛機撞建築物的時候,他先問機組人員會不會有生命危險,三是他去找那個印度大佬的時候基本沒有傷害安保人員,要不然是葯暈了,要不然就是單純拿槍威脅他們,就打暈了一兩個。
13、奧斯陸自由港,用飛機撞自由港後牆引發火災那一段。在把金條從飛機扔下去之前,給飛機炸了一個洞的那個白人大叔拿了一塊金條藏到懷里了
C. 海上鋼琴師評價零差評,你怎麼看待這部電影
《海上鋼琴師》,最好看的爛片——
這話當然不是伯光評價的,而是而是西方媒體還有大多數觀眾,評價這部《海上鋼琴師》是導演托納多雷時空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被評價為「最好看的爛片」。
而中國文化里這種對於藝術和某種東西的忘我,被形容為「痴」,為此廢寢忘食,甚至犧牲性命,非但不會受到責難,往往還會受到世人的敬佩。
中國觀眾之所以推崇《海上鋼琴師》,大概便是男主角1900這種純粹。在現代已經選擇攻利的情況下,保持著這種道子般的「純粹」吧。
更多關於《海上鋼琴師》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D. 有個問題:在電影院看電影里可以喝酒嗎
能保證對別人沒影響應該就可以,而且別帶太明顯的,你要是左手拿著易拉罐,右手操著600ml的大綠玻璃瓶就還是算了吧。最好帶330ml的精釀,瓶子是琥珀色的,一般不懂的也看不出來,反正瓶子上都是英文,別人問你就說是咖啡。我閑沒事在電影院都這么喝,拿一瓶羅10或兩瓶釀酒狗,精釀的味道別人聞著也不太那麼像酒的味道,以上的前提是你能保證自己別在影院喝大了撒酒瘋。這是萬達的觀影須知,也只是建議觀眾不要帶異味大的東西,反正我感覺能保證喝了酒和沒喝時的行為舉止一樣的話,是沒事的,殺傷力還不如有些觀眾帶兩盒榴槤在影院吃。
E. 為什麼會有「不和張耀揚吃飯,不和伍佰飲酒」這句話
為什麼說「不和張耀揚吃飯,不和伍佰飲酒」這句話的由來也是十分的好玩,都是來源於電影和歌曲的緣故,同時也說明了他們的電影和歌曲都是受大家歡迎,才會出這樣的梗。
最近五十多歲的張耀揚看起來文質彬彬,沒有影視中的惡氣,我想那應該就是歲月沉澱過後的樣子吧,伍佰也沒有什麼負面消息或者花邊新聞,只是讓各種模仿秀節目給玩壞了,他的喝酒梗也流傳於粉絲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