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釜山行》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1·男主徐碩宇在途中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時,母親其實已經在轉化喪屍的過程中了。電影中許多情節都有提到當人被咬了轉換成喪屍的過程中都會記起人生中最深刻的片段,就像徐碩宇在轉換時,就回看到了女兒剛出生時的幸福場面。當時母親打過來的電話依舊在牽掛著孫女想媽媽,希望兒子和兒媳和好,斷斷續續的話看似好像沒有邏輯,但是恰好說明了母親當時其實已經在轉化了,心裡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兒子。
6.人類甚至不如喪屍團結。《釜山行》得到的最大贊譽就是對人性的深刻刻畫,尤其是在男主一行人經歷過無數危險之後好不容易到了安全車廂的門口,卻被拒之門外。但是反觀喪屍,完全就是團結一致,為了不斷壯大自己的隊伍而不懈努力著,最後甚至差一點把火車拖停了。這又怎麼不讓人心生寒意呢。
『貳』 一部韓國電影,一個老頭在一個發光的檯子上和美女鼓掌,還有一個美女蹲旁邊拿著電話讓他給他兒子打電話
《上流社會》。
該片講述了參與競選國會議員的大學教授張泰俊與他的妻子美術館副館長吳秀妍因為各自的慾望,夢想提升身份地位並進入上流社會的故事。
大學經濟學教授張泰俊(朴海日飾)是一個在學生中備受尊敬、很有人氣的人。在某個偶然的機會下,他成為了眾所矚目的政界新人,出馬參選國會議員。張泰俊的妻子吳秀妍(秀愛飾)是「未來」美術館的副館長,一直覬覦美術館館長的位置。
她舉辦了一次美術展覽,希望藉此壯大自己的聲勢。夫婦兩人都充滿了慾望和野心,一心想著提升自己的地位、進入上流社會。
然而就在這時,吳秀妍的美術品交易和張泰俊選舉背後的黑色交易被揭發,夫婦兩人的慾望眼看就要化為泡影。無法放棄眼前即將取得的成果的張泰俊和吳秀妍夫婦,對他們背後的民國黨和未來集團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
『叄』 韓國驚悚懸疑電影《電話》又名(CALL)深度解析
改變過去,等於走向死亡(個人解析)
兩種可能性:一是時空穿越,過於不合理;二是人格分裂,大致合理。
平行時空分析,雙女主的命運交織在一起。
金鍾瑞和朴信惠,兩人均患有精神疾病,且都是單親家庭。在電話接通後,兩人發現她們有相同的命運軌跡。金生於1972年,而朴在第一次見面時發現金的日記,正是金剛巧開始寫日記的日期。兩人命運的交匯,始於28歲的年紀,且在金和朴第一次見面後,命運開始發生變化。兩人之間沒有其他朋友,這暗示了她們的命運緊密相連。
同樣被誤解的媽媽,母親在臨終前留下遺願,但在朴的眼中,母親是殺害父親的罪魁禍首。真相卻是母親是被冤枉的。母親還具有預知能力,預見到女兒將遭受傷害,這與《蝴蝶效應》中的命運論相呼應。
母親的驅魔儀式和吃聖餐是為了女兒好,她認為女兒身上有魔鬼,最終選擇親手帶走女兒,顯示了母親的誤解和犧牲。
兩個平行時空不是同一個時空,主時空是朴生活的世界,會因金時空的影響而改變。金銷毀犯罪證據後,一直活在朴的世界,但因時間不可逆性,復活的金未能及時找到朴。如果次時空的金死亡,主時空將不會出現中年金,而次時空的疤痕可能是在與母親的爭斗中產生的。
第三時空的出現,由善希這一未出現的人物引發。善希可能是開啟第三時空的關鍵。如果給善希打電話,卻不是善希接,那麼善希那邊的通話對象是誰?如果善希未接到電話,那麼是第三時空的金打給了善希,這形成了一個閉環。
人格分裂觀點,金對朴說她可能有幻謊症,臆想症是人格分裂的前提。母親在便利店工作的描述,以及金與雜貨店小夥伴的關聯,暗示了分裂人格的存在。金幻想出另一個「自己」來解脫內心的愧疚,這與她虛構的殺人魔有關。最終,金發現母親並不是真正的母親,她依然孤獨一人。
影片中,金的原型可能來自某些案件,讓她在腦海中構建出這些情節。盡管沒有找到確切的案例,但金與朴之間相似的經歷,包括年齡、失去父親、跑步姿勢和名字的讀音等,都可能源自真實的事件或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