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3D眼鏡看電影為什麼會頭暈惡心
用3D眼鏡看電影為什麼會頭暈惡心?專家介紹:當一些人的眼睛調節融合功能較差時,就會產生眼睛干澀、頭暈甚至是惡心等不適反應。
此外,在觀看3d電影時,觀眾常常為劇情所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頻率降低,而在一些動作影片中,畫面又常常帶給觀眾強烈的感官刺激,在這種情況下,觀影者更容易產生疲勞。
看3D電影
眼睛接信息比2D多一倍
「看3D電影時眼睛所接收的信息比2D電影會多一倍,所以很容易出現眼部不適甚至頭痛的情形。」專家認為眼部的不適,與接收過多的信息量有關。
觀看3D電影時,通過立體眼鏡,眼睛接收到相應的信號,找到立體感。通常來說,成人用的眼鏡規格是一樣的,但觀影者的兩眼之間距離未必都一樣,差別大的人,看3D電影時眼睛就可能不舒服。「這是因為,3D電影的兩部攝像機之間有一定的距離,這就相當於觀影者的兩眼之間的距離。通常這個距離會取大多數人的一個平均值。」劉金壽說。對於個別人來說,眼鏡不合適就成了觀影時眼睛受累的原因之一。
另外,看3D大片時,多數人都很容易進入劇情,心理上會跟著影片角色有波動起伏。再加上感官刺激和視覺震撼都挺大,人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眨眼頻率低,眼睛的聚焦也不斷變化。如此投入,也容易讓人更累甚至頭痛。
戴立體眼鏡
進入眼睛的光亮減弱一半
現在電影院環境好,光亮足夠,可一些有輕微近視的人,看3D電影時,還會有眼睛不適的感覺。專家介紹,這與3D電影進入眼睛的光線變暗有關。
「視力不好,眼壓過高,看3D電影時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劉金壽說,這是因為,看電影時所戴的眼鏡,幾乎遮擋住了影片畫面一半的光亮,進入眼睛中的光線是微弱的,亮度不是平常畫面的水平,所以視力有疾的人會感到吃力。
另外,3D大片一般都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人在觀影時情緒也會跟著電影有起伏。「青光眼受心理調節較多,如果外界有緊張因素,會導致眼壓升高,刺激青光眼的發作。」眼科教授說。
有實驗結果表明,3D造成的視疲勞為普通畫面的3倍。尤其是戴著和成人一樣規格的立體眼鏡觀影時,未成年人的視疲勞會比成年人更為嚴重。
兩眼視力差別大恐找不到3D感
戴上立體眼鏡看3D電影,人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老虎朝向觀影者的正面呼嘯而來,人在森林中穿梭時觀影者也彷彿置身其中。可這樣的3D效果,有人戴了立體眼鏡也不一定能看到。
「不是所有人都有立體視覺的,平常肉眼觀看的立體圖片,有的人就感受不到立體效果,就是這個原因。」貢雅潔說。據了解,人群中約有10%的人立體視覺存在問題,即便視力較好的人,也仍有約3%的人立體視覺異常。
「除了有人天生沒有立體視覺之外,有的人兩眼視力差別較大,比如屈光參差在250度以上的,也很難享受到3D大片所帶來的立體效果。」貢雅潔說。這是因為,人類需要兩個眼睛同時使用,才能形成立體影像。如果兩個眼睛屈光度相差較大,如雙眼屈光參差、高度散光、高度近視,也難以達到雙眼平衡,找不到3D的立體感覺。而且這些人,也比常人更容易出現眼睛干澀、酸痛等現象。「另外,患有內斜視、外斜視、眼肌異常等眼部疾病的人,眼睛就更不可能達到立體視覺。對他們來說,3D跟2D實際上沒多大區別。」
感知「立體感」大腦神經的參與很重要
為啥看3D電影要戴特殊的眼鏡?劉金壽介紹,戴上特殊的眼鏡後,兩隻眼睛等於兩個不同視角,大腦將分離的畫面合成一幅圖。因為3D電影的原理是以兩台攝影機仿照人眼睛的視角,同時拍攝。在放映時,也以兩台放映機同步放映,左右攝影機拍攝到的畫面至同一面銀幕上,再藉助特殊的設備確保左眼看到左眼應該看到的影像,右眼看到右眼應該看到的影像,這就模擬了人眼真實觀看現實世界的過程。「這些信號通過視覺神經的傳遞進入大腦,經過大腦的加工,就是我們感知到的身臨其境的3D效果。」
其實,無論用單個攝影機拍攝還是兩台攝影機拍攝,電影都是平面的,只是視覺上的感受讓我們覺得它是立體的。而最後讓我們感知到「立體感」的,除了視覺還有大腦神經的參與。也有人說,3D技術,是通過左右不同的光線,通過觀影者視覺神經和大腦的加工,通過「立體」的感覺,形成景深產生立體感的。
8歲以下孩子不能經常使用3D眼鏡
每個人看3D電影時,如何緩解這種不適感呢?醫生建議,看3D電影時,可以選擇稍微靠後一些的位置,每隔15—20分鍾最好摘掉眼鏡休息一下。如果感覺眼睛不舒服或有頭暈、惡心的症狀,應立即停止觀看。
另外,乾眼症嚴重、青光眼患者、沙眼、白內障患者不適宜戴3D眼鏡。8歲以下的孩子視覺系統發育還沒成熟,眼部結構相對來說較為脆弱,若經常使用3D眼鏡,眼睛容易疲勞,時間久了會造成視力下降。
『貳』 每次看完3D電影老是覺得頭有點暈,可是又很喜歡看,怎麼辦
可以買點風油精抹太陽穴上,建議以後看電影坐中間靠後一點的位置最佳。再或者你沒看一段時間,稍稍休息一下,或者准備點涼的飲品備用
『叄』 看3D電影頭暈怎麼辦訓練能減輕頭暈嗎
看3D電影頭暈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改變了你的眼球正常聚焦距離,所以,為了避免頭暈,你可以:
1、在精氣神狀態十分好的時候觀看,因為此時眼睛的適應能力最強。
2、減少連續觀看3D電影的時長。並且看之後充分休息眼睛(去戶外活動,休息眼睛)
3、不要在睏倦或是飯後敢看3D,睏倦眼睛本身就很累。飯後由於更多血液幫助胃部消化食物,人會產生輕度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睏倦感,此時,應當休息半個小時,再觀看3D電影。
『肆』 去電影院看3D電影會頭暈、惡心,是什麼原因
3D電影是以雙眼視覺為基礎的偏振光原理。特製的偏振眼鏡可以將左、右 "雙影 "疊加在視網膜上,由腦神經產生三維視覺效果,從而展現出連貫的立體畫面,讓觀眾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景象,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神奇體驗。
其實,目前的數字3D電影不會對眼睛造成傷害,頭暈也是因人而異。但是,由於3D電影畫面生動,鏡頭轉換頻繁,人眼向大腦發出的信息是真的在動,但大腦卻沒有收到肌肉運動的信號,導致大腦出現 "知覺錯誤 "的矛盾。在看3D電影的時候,病人會出現頭暈,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視覺和前庭睡眠之間有前庭眼反射,如果前庭眼反射受到影響,病人就會出現頭暈,在看3D電影的時候,往往是因為,不是普通的視覺信息,是一些通過電腦,然後通過電腦技術合成的,一些視覺信息不能適應的特殊視覺信息,然後就出現了前庭頭暈的協調問題。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伍』 看完3D電影頭暈惡心好久 怎麼回事
這是【3D暈厥症】屬於耳窩敏感!是一種遺傳症狀!一般看完後不會暈太久!幾小時內就能恢復。暈車也屬同種情況, 這不是疾病!屬於遺傳性症狀!隨年齡增大而自然消失!20歲後基本消失!屬於耳窩敏感! 你若想提高此方面功能,可以去玩些3D游戲!最有效的是玩CF,剛開始玩,你會頭暈嘔吐,屬於正常現象!一個月左右你將能完全克服3D暈厥症!當然,請不要上癮!以上方法純屬加強!我已說過,這不是疾病,屬於遺傳!所以你也可以不用去玩3D游戲!
『陸』 為什麼看完3D電影會頭暈啊
頭暈的來源很多,我拆成幾個方面回答好了。 首先,有些人缺乏適應非自主視覺的能力,連看2D電影也會暈。 比方說你坐在一輛車中,由於車輛的顛簸,你的腦袋幾乎不可避免的晃動起來,於是你的視野就會跟隨搖晃。期間有視覺、觸覺(身體受力)與平衡(搖擺晃動)等多種同步化的感知。 但換到電影中的飆車場景,畫面模仿出駕駛員視野的劇烈晃動,但坐在觀眾席上的你卻紋絲不動。相比日常生活的感官體驗,觸覺、平衡無法與視覺信號匹配,某些身體協調能力較差的人,就會范「暈」。類似「暈車」,但成因卻剛好相反。 好在現代人在各類屏幕源源不斷的訓練下,對這種非自主視覺的適應力已經非常的高。 其次,對於3D電影,畫面雖然只是增加了「深度」這一維,卻再一次導致了某種「失調」。 人類對觀察立體事物有著豐富的日常經驗,而人眼更對視覺焦點有著全權的控制:我們既可以細看自己的指紋,又能領略遠處的風光,都仰賴大腦對雙眼的主動調整,並且「遠近不可兼得」。 回到3D電影中,我們看電影時的焦點實際上被牢牢鎖定在屏幕上,當畫面中的一顆子彈向我們飛來時,我們無需把焦點回拉——但很不幸,很多人都會下意識的這么做。一旦焦點離開屏幕,畫面就變的模糊,我們又一次下意識的將視覺焦點推回屏幕。 這么「一來二去」的拉鋸狀態下,人眼非常容易疲勞。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多重感知不同步(相比2D,我們對於3D畫面的感知訓練少的可憐),「暈電影」的比例自然就陡然升高。 還有就是3D畫面的某些內容導致的神經緊張(比如前面提到的子彈飛來),也會一定程度上加劇「暈3D"的反應。
『柒』 去電影院看3D電影頭暈怎麼辦
1、看3D都會頭暈。早期的紅藍3D,在國外都是半個小時一切換2D,讓觀眾休息眼睛,正常現象,不必擔心。
2、在影院看3D不能坐的太近,影院的第一排大概是幕寬的60%距離,這個是人眼視角的臨界點,可以看,但是效果不好,建議以後看電影坐中間靠後一點的位置最佳。
『捌』 為什麼看完3D電影會頭暈啊
頭暈的來源很多,我拆成幾個方面回答好了。首先,有些人缺乏適應非自主視覺的能力,連看2D電影也會暈。比方說你坐在一輛車中,由於車輛的顛簸,你的腦袋幾乎不可避免的晃動起來,於是你的視野就會跟隨搖晃。期間有視覺、觸覺(身體受力)與平衡(搖擺晃動)等多種同步化的感知。但換到電影中的飆車場景,畫面模仿出駕駛員視野的劇烈晃動,但坐在觀眾席上的你卻紋絲不動。相比日常生活的感官體驗,觸覺、平衡無法與視覺信號匹配,某些身體協調能力較差的人,就會范「暈」。類似「暈車」,但成因卻剛好相反。好在現代人在各類屏幕源源不斷的訓練下,對這種非自主視覺的適應力已經非常的高。其次,對於3D電影,畫面雖然只是增加了「深度」這一維,卻再一次導致了某種「失調」。人類對觀察立體事物有著豐富的日常經驗,而人眼更對視覺焦點有著全權的控制:我們既可以細看自己的指紋,又能領略遠處的風光,都仰賴大腦對雙眼的主動調整,並且「遠近不可兼得」。回到3D電影中,我們看電影時的焦點實際上被牢牢鎖定在屏幕上,當畫面中的一顆子彈向我們飛來時,我們無需把焦點回拉——但很不幸,很多人都會下意識的這么做。一旦焦點離開屏幕,畫面就變的模糊,我們又一次下意識的將視覺焦點推回屏幕。這么「一來二去」的拉鋸狀態下,人眼非常容易疲勞。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多重感知不同步(相比2D,我們對於3D畫面的感知訓練少的可憐),「暈電影」的比例自然就陡然升高。還有就是3D畫面的某些內容導致的神經緊張(比如前面提到的子彈飛來),也會一定程度上加劇「暈3D"的反應。綜上,看3D電影的要訣就是倆字「淡定」…讓它們鬧騰吧,你喵著屏幕,啥都別管……不過,這或許就不是看電影了……
求採納
『玖』 看3d電影很累,眼疼,看完頭暈,啥情況
看3D電影需要眼睛的快速移動才有3D效果。。看久了就會視覺疲勞。。休息一下就會了。。注意不要多看否則對眼睛傷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