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d電影和3D數字電影有什麼區別
3d電影和3d數字電影的區別是: 3d電影是用三維建模繪制出的影像。需要佩戴專門的紅藍眼鏡進行觀看 ,能產生立體影像效果。3d數字電影是影像存儲方式,用數字拍攝設備。用數字設備存儲的 拍攝記錄方式, 3d電影同時可以是數字影片, 也可以不是。
3D電影
1、是要戴3D眼鏡才能看出立體效果的電影;
2、3D數字電影原理和VCD及DVD差不多,類似於現在那種移動硬碟一樣的裝置;
3D數字電影
1、畫面更清晰,更易於保存,且保存年限更久,而且由於都是數字版,這種電影以後轉換成DVD或藍光碟,非常容易,不像膠片版那樣,還需要進行數字轉換工作;
2、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被盜版,一旦拷貝丟失,一般人都很容易拷貝出裡面的電影,從而轉換成其它格式的視頻,並在網上流傳開來。
①3D電影,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
❷ 數字電影的概念背景
數字電影誕生20世紀80年代, 是高科技的產物.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許多傳統電影製作做不到的鏡頭需要藉助電腦完成,或者運用了電腦技術會使影片更完美。於是傳統電影引入數字技術。數字電影技術已經很成熟,創作人員已運用數字特技逐步轉化為將其與傳統攝制、傳統特技融為一體的表現手法。在美國等國家涌現出一大批既掌握現代數字技術又極富藝術品味的創作人員,產生了一大批視聽效果俱佳的影片。電影史上第一部全3D動畫長片是迪斯尼的《玩具總動員》77分鍾,1561個全電腦製作的3D鏡頭,歷時四年,動用了110個工作人員,成本為3千萬美金。1999年5月美國出現首批數字電影院,迪斯尼公司製作出了首部無膠片數字電影《玩具總動員續集》。
在全球113家數字電影影院中,美洲的美國擁有59家居世界第一位,加拿大有5家,墨西哥1家,巴西有3家;亞洲總共有25家,其中中國以13家的數量居世界第二位,日本擁有11家,居世界第三位,另外泰國有1家。歐洲國家有18家,具體地理分布為英國5家,法國2家,德國2家,西班牙2家,挪威1家,比利時1家,義大利1家,芬蘭1家,斯洛伐克1家,匈牙利1家,奧地利1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有1家。非洲尚處於空白狀態。 中國數字電影雖已在六七年前開始嘗試但真正起步是在1996年長沙中國電影工作會議以後,在這次會議上「數字電影製作」被隆重地提上日程,確定為中國電影技術今後發展的突破口,國家瞄準世界先進的電影數字製作技術,投入了大量資金,引進了先進的技大設備。1999年,國家計委批准了廣電總局的「電影數字製作產品示範工程」。
中國數字化電影還處於萌芽時期。中國數字化電影的發展有兩大困境:經濟問題,在中國發展數字電影還很難產生利潤,數字化電影資金的投入非常大、設備折舊率高、工作員工的工資高等,中國數字化電影事業面臨著如何創業、如何吸收外來資金「注入新鮮血液」,如何實現商業回報進行投入產出的良性循環等緊迫問題。人才問題,分界線,缺少既懂藝術又懂技術的人才,缺少像製作總監這樣的高級人才,而且各個數字化電影企業之間缺乏戰略性的合作。
❸ 電影院里的數字版、膠片版、3D版分別是什麼意思
數字版就是以數字信號記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是以一台數字放映機也可以叫投影機放映電影。操作簡單就跟放DVD差不多,開機後就不用管它了, 畫面清晰,明亮但刺眼,對眼睛不好。立體聲效果不如膠片機。
膠片版是以膠卷記錄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寬度樣子就跟135交卷的一樣,一部100分鍾電影大約不到2700米,大本分5---6本是要以二台膠片放映機人工裝片交替放映,操作需要人工,比較操心,畫面柔和,立體聲效果音是最好的。
3D版就是立體電影,需要戴立體眼鏡看的,現在都是以光學數字製作立體版的。實際應該叫3D版數字電影。
3D版同前二個是不同,是必須戴眼鏡才能看清畫面的,不戴眼鏡看畫面是重影,聲音同數字版電影一樣。
❹ 數字電影和一般電影有什麼區別哪位高人清楚啊!
所謂數字電影,就是影像以數字形式保存在諸如硬碟之類容器中的電影,這種電影的好處是影片不失色,拷貝方便,拍攝的經費少。但是缺點也很明顯,不清晰。
目前,最清晰的要算是imax膠片電影,其次是普通膠片電影,然後才是數字電影
不過,數字電影比較流行,因為它可以避免出現膠片因光源照射導致的老化、退色,確保影片永遠光亮如新,還可以憑借充分的像素穩定性確保畫面沒有任何抖動和閃爍,而且觀眾再也看不到象雨點一樣的劃痕磨損現象。此外,數字電影節目的發行不在需要洗印大量的膠片,既節約生產成本又有利於環保。而數字傳輸技術的保障,是整部電影在傳輸過程中不會出現質量損失,從而使觀眾可以與影片的導演看到「相同」的電影。也就是說,一旦數字電影信號發出,無論多少家數字影院,也不管它位於地球的什麼位置,都可以同時映出同一個節目。同時數字放映設備還可以為影院提供增值服務,如實時播放重大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遠程教育等,使之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數字電影可以避免出現膠片因光源照射導致的老化、退色,確保影片永遠光亮如新,還可以憑借充分的像素穩定性確保畫面沒有任何抖動和閃爍,而且觀眾再也看不到像雨點一樣的劃痕磨損現象。
所謂數字電影,是指以數字技術和設備攝制、製作存儲,並通過衛星、光纖、磁碟、光碟等物理媒體傳送,將數字信號還原成符合電影技術標準的影像與聲音,放映在銀幕上的影視作品。製作完成之後,數字信號通過衛星、光纖、磁碟、光碟等物理媒體傳送,放映時通過數字播放機還原,使用投影儀放映。從而實現了無膠片發行、放映,解決了長期以來膠片製作、發行成本偏高的問題。相比傳統的膠片電影,數字電影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節約了電影製作費用,革新了製作方式,提高了製作水準。 通過高清攝像技術,實現了與高清時代的接軌; 數字介質存儲,永遠保持質量穩定,不會出現任何磨損、老化等現象,更不會出現抖動和閃爍;傳送發行不需要洗映膠片,發行成本大大降低,傳輸過程中不會出現質量損失; 而如果使用了衛星同步技術,還可附加如直播重大文體活動、遠程教育培訓等等,這一點是膠片電影所無法企及的。
目前影院所播放的有中文配音的外國影片都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視公司引進的,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然後由專業的電影譯制廠如上譯,北譯進行國語配音而成的,這些被正式引進的影片多數是膠片版的。而有些通過影院在播放的英文數字電影,通常是未被正式引進或上映期與國外同步還未完成國語配音的電影,這些電影因為尚未正式引進,因此更多是採用英文原版加中文字幕的方式通過數字技術傳送到影院並播放。
目前數字電影有兩種規格:一是所謂「標清」(標准清晰度)的電影,是用標准數字錄像帶拍攝的影片,清晰度大概在水平解像度700至800線,一是所謂「高清」(高清晰度)電影,是用高清晰度錄像帶拍攝的電影,清晰度大概在水平解像度1100至1200線,高清拍攝出來的影片能大體達到膠片的清晰度水平。用數字錄像帶拍攝的電影通常可以直接在電影院用數字放映設備放映,這時就叫數字電影了。當然,用高清拍攝的影片放映效果更好,但實際上仍然達不到電影膠片拍攝的電影的清晰度水平。有時也可以把數字錄像帶拍攝的影片轉到膠片上,用普通的電影放映設備來放映,這就叫「磁轉膠」。
大片一般都是膠片的,有感覺。
你看看這個哥們說的吧,說的挺好http://..com/question/48368042.html?s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