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跪求一篇《回魂夜》的影評!!!!很多人其實沒看懂這部電影
《劇名》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SkZKqgp-9fvKDU9cdO9Mg
《回魂夜》是世界電影製片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劇電影,由劉鎮偉執導,周星馳、莫文蔚、李健仁等主演。片中主要描述了一個捉鬼大師的神經漢和厲鬼在周旋的事情,從而製造出連場荒謬超現實的笑料。
② 觀後感題目的格式
觀後感題目的格式:《XXX》觀後感或者觀《XXX》有感。
觀後感內容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
1、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影片,有什麼感想。
2、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升華。
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3、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
4、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升華到頂點。
(2)電影李先生觀後感800字擴展閱讀:
觀後感的「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③ 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 800字
建國大業觀後感
在新中國建立60周年之際,我觀看了一部影片,叫《建國大業》,這部電影講述了共產黨從1945年起至1949年期間,與國民黨鬥智斗勇,最後終於建立了人民民主共和國。
首先故事背景從45年的重慶談判開始,一上來確實讓人感覺比較興奮,因為胡軍,李連傑有所亮相,尤其是李連傑的台詞,別看少,但是說的讓人心裡痛快:「中國人打中國人,這種事,我不幹。」
然後就是談判破裂,這一部分感覺十分倉促,也沒什麼可說的,蔣介石這邊,陳坤亮相了,起初的表現一般,但在後面的感覺越來越好。街上上演了馮玉祥(陳凱歌飾演)開槍的鏡頭,這個鏡頭也就是宣傳片裡面那個,十分經典。然後陳凱歌的另一幕也十分出彩,打著燈籠見中正(蔣介石,張國立飾演),台詞:「這個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見。」毛澤東這邊,范偉的出現則讓人心頭一喜,所講述的一個小故事,就是范偉作為廚師長見毛澤東的感動,此時也見到了間諜,(張涵予飾演),之後毛澤東的行蹤被報告到了蔣中正手裡,於是上演了,中正轟炸毛澤東一段,此時毛澤東正在熟睡,而黃曉明作為他的警衛,連拉帶托,拿著一副擔架給他扛出去了,而想起還在鍋里的菜的范偉同志,在回到廚房後遭到了轟炸,一個為了毛澤東早餐而犧牲的烈士誕生了。
這一部分,雖然是個比較短小的插曲,但是卻意外的沉悶,無法引人入勝。本來應該掉淚的地方實在哭不出來,都不知道韓三平導演想表現什麼……而那個間諜就以文字的形式給了個交代,說是51年被斃了就完事了……
此時有想起了一場戲,那邊是聞一多為李先生(李公朴)遭到特務殺害而憤慨的戲,感覺不是很能調動觀眾的感情,我有一種自己只是看客,也只能是看客的感覺。之後聞一多也慘遭遇害。(李公朴死於46年7月11日,而聞一多死於7月15日。)
下一場想到的戲,就是毛人鳳(姜文飾演)了,這個角色塑造的讓人十分有感覺,包括他與蔣介石的對話,和陳道明的對話。這都是無可挑剔的,而陳道明所飾演的國民黨軍官閻錦文的演技可以說讓人震撼,但是由於整個影片的繁雜,使得關於他的介紹過於稀少,不熟悉歷史的人在這里對於他突然反抗毛人鳳的指令,幫助張瀾脫身的這一段顯得有些不明白。當然這是編劇問題,
討論完這些以後,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部分又再次出現了轟炸北平事件,劉德華所飾演的國民黨軍官終於出現了,可惜美國不給提供加油的地方,蔣介石只能作罷,要說劉德華變現也確實不錯,有著對下級指揮的霸氣,也有對蔣介石的畢恭畢敬,最後回頭給了自己一個正臉,然後轉向下一個鏡頭,蔣介石的背影,算是對蔣介石一個交代了。
毛澤東檢閱了部隊(劉燁此刻激情報告確實還是很爽的。)開了大會……要說的就這些了。最後這個尾巴沒有渲染起來,我覺得問題主要出在音樂上……什麼背景音樂,還不如放國歌來的高潮,來的庄嚴,來的激動人心呢。
現在的80後,90後的年輕人應該更有思想更有沖勁!我們不能讓老前輩總是站在咱們前面,是時候把他們踩在腳下,這是我們應有的魄力,應該去繼承和發揚我中國精神,踩在前人肩膀上,讓五星紅旗飄得更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