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3年內會上映的電影,有兩個世界的,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是相對的,誰可以告訴我那部電影叫什麼名
《逆世界》
影片《逆世界》是2012年出品的一部科幻愛情片,由朱安·索蘭納執導,克爾斯滕·鄧斯特和吉姆·斯特吉斯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3年3月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講述互為顛倒的兩個世界僅靠一座巨塔進行有限的溝通,在這個雙生世界裡,人們像在平行世界裡一般各自生活工作,互不幹涉。直到下層世界的男孩亞當(吉姆·斯特吉斯飾)遇到了上層世界的女孩伊達(克爾斯滕·鄧斯特飾)。
拓展資料
經典對白
1、只有克服重力,才能戰勝自己的世界。
2、上面世界不管做什麼都是贏,下面的世界不管做什麼都是輸。
3、愛情的力量可以超越地心引力。
4、人註定要失去自己所愛的人,最後你才會知道他們有多重要。
5、Onesoul,twoperson.That'struelove。一種靈魂,兩個人,這才是真正的愛。
6、上層世界是永遠的贏家,下層則是永遠的輸家
7、yougooutandI'mwithyou。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㈡ 電影指的是什麼!含義!
電影是一種視覺藝術形式,通過一系列連續的圖像展示動態故事。這些圖像通常通過電影攝影機捕捉,並通過投影儀在屏幕上呈現給觀眾。電影藝術涵蓋了表演、導演、編劇、攝影、剪輯、美術設計、音樂等各個方面。在電影中,導演通過鏡頭語言和敘事技巧引導觀眾理解故事,表達主題和情感。觀眾通過觀看電影,能夠體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和人物,感受創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電影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如劇情片、喜劇片、動作片、科幻片、紀錄片等。不同類型的電影擁有獨特的風格和表現手法,能夠滿足觀眾多樣化的需求。劇情片通常講述個人經歷或社會現象,以情感和心理沖突為主題;喜劇片則通過幽默和滑稽的場景引發觀眾笑聲;動作片注重展現刺激和冒險的場景,通過打鬥、追逐等情節吸引觀眾;科幻片則藉助科學幻想元素構建未來世界,探討人類與科技的關系;紀錄片則記錄真實生活或事件,以非虛構方式展現世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電影的製作過程包括籌備、拍攝和後期製作三個階段。籌備階段需要編劇撰寫劇本,導演選擇演員,美術設計團隊構建場景,音樂製作人創作配樂。拍攝階段則由攝影團隊運用不同鏡頭語言捕捉演員的表演和場景細節。後期製作則包括剪輯、特效和音效處理,以確保最終成品的質量。電影的成功不僅僅取決於故事本身,還需要演員的表演、導演的指導以及製作團隊的協作。
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物,對於社會有著深遠的影響。它不僅能夠娛樂觀眾,還能傳遞價值觀、促進文化交流和增進社會理解。電影可以引發觀眾對現實世界的思考,激發他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電影作品往往反映了創作者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視角,因此,觀看電影也是一種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的方式。
電影作為一門藝術形式,承載著創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時也為觀眾提供了一種獨特的體驗。電影的多樣性和創新性使得它成為了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文化現象。通過電影,人們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感受不同的故事和情感,從而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
㈢ 請問有個電影,一個美女愛上紫色T恤的滑板男孩,電影叫什麼名字
《瓜達盧佩的玫瑰》
這是一部墨西哥的電影,電影中的女子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媳婦,也是一個從國外留學歸來的女子,但是她開放的言行與這個類似中國封建家庭的大家庭格格不入,她的內心一直有著一種壓抑的感覺。
有一天她發現窗外有一個紫色上衣的青年男孩在偷看她家,於是出門制止,但是她並沒有責備這個男孩,而是細心的和他說教,這也讓這個男孩對她有了好感,之後的幾次交往後,她發現自己竟然愛上了這個男孩。
創作背景:
影片拒絕煽情,拒絕給人物貼標簽,而是讓觀眾親歷片中的場景,導演將鏡頭轉向充滿污垢罪惡的現代都市,將關注寄予在那些被遺忘的青少年身上,同時將這個「毀人的少年與被毀的少年」的故事作了深度探究,對現實社會的冰冷殘酷及其製造的殺戮和死亡有相當直白地描繪,但帶有濃厚的悲觀色調。
在好萊塢影片中,青少年若犯罪,總有很多客觀理由為他們開脫,本片中的墨西哥少年卻沒有這樣的好運,他們掙扎在貧困的網中無法解脫。影片的主角是兩個少年:哈伊伯剛從監獄釋放出來,馬上控制了街頭的少年黑幫,到處行凶;年紀小一點的佩德羅很崇拜哈伊伯,但他眼中仍然殘留著一絲善良。後來佩德羅為哈伊伯所殺,而哈伊伯自己也在被追捕時陳屍街頭。
㈣ 這部電影叫什麼一輛坦克在天上飛
電影名叫《天龍特攻隊》(英文名:The A-Team)。
由喬·卡納漢執導,連姆·尼森、布萊德利·庫珀等主演的動作片,改編自20世紀80年代同名電視劇,於2010年6月11日在美國上映。
劇情簡介:
「漢尼拔」約翰·史密斯、坦普萊頓·派克、莫多克和「水牛」巴拉克斯曾經是美軍游騎兵成員,四人在與墨西哥惡徒交火中相遇,並由此成立靠賞金為生的天龍特工隊。在成軍8年後,天龍特工隊接到新的任務。據說伊拉克戰爭期間有隸屬美國的黑軍搶奪伊方印鈔機,並用它大量生產偽造美鈔。
史密斯等人的任務就是在偽鈔和設備運回美國之前將其奪回。然而事態卻朝著無法預料的方向發展,史密斯的上司更死於離奇的意外。在此之後,天龍特工隊被軍事法庭判刑。 此後不久,史密斯和成員相繼越獄,勢要將黑軍的敗類繩之於法……
(4)電影的電影是什麼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創作背景
拍攝《天龍特攻隊》電影版的計劃其實在1990年代的中期就已經成熟了,但是經過數位編劇的改寫、融合了數位導演的想法之後,電影版《天龍特攻隊》一直沒開拍。曾經有好幾次,拍攝計劃已經放在了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的片表上,可是又屢屢被影片的製片人史蒂芬·J·坎內爾撤了下來。
作為知名電視劇《洛克福檔案》、《神探亨特》和《天龍特攻隊》的製片人,坎內爾自然不希望該片是一部草率的作品,他希望能用原創電影的方式把那個知名電視劇重新搬上銀幕。
坎內爾說:「我不希望電影版的《天龍特攻隊》是一部草率的、無聊的作品,我希望它能展示出電視劇的精髓,和那種電視中娛樂、刺激、緊張、好笑的的特質。」出於這種考慮,坎內爾希望「升級」一下影片的背景,「改良」一下影片中特工所使用的裝備。
他曾經考慮過要把第一次海灣戰爭作為影片的一部分背景。當得知《天龍特攻隊》即將開拍,導演約翰·辛格頓主動請纓,准備擔當這部影片的導演。可是他卻突然辭職並離開了劇組。
他辭職的原因是因為最後修訂好的劇本讓他不滿意,也和一開始他與坎內爾商議好的故事情節大相徑庭。後來坎內爾找來了在導演風格上和邁克爾·貝相似的喬·卡納漢擔任影片的導演。至此,導演的人選終於告一段落。
㈤ 什麼是電影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電影是19世紀美國國家生活水平上升大眾產生新需求的娛樂產物。
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同時還原聲音),用電的方式將活動影像投射到銀幕上(以及同步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現代技術。
電影是一種視覺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有很多類型,也有多種分類方法。
(5)電影的電影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電影發展史:
由1896年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雖然外商在中國電影市場占據了壟斷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國電影活動的開始。1903年,德國留學生林祝三攜帶影片和放映機回國,租借北京前門打磨廠天樂茶園放映電影。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
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但是最早嘗試拍攝這種電影類型的豐泰照相館只屬小本經營,算不上是電影機構。直至商務印書局「活動電影部」的出現,才真正代表中國製片業的開始。
在這段期間,除了「商務」之外,先後出現的電影製片機構還包括由美商投資「亞細亞影戲公司」、「幻仙」、「中國」、「上海」、「新亞」等,由於他們的成員多是來自戲劇舞台,所以當時的電影題材和內容大多源於中國戲曲和文明戲。此外,他們也開始拍攝劇情短片和長片,對電影這種藝術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嘗試。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歷經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革命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等各個歷史階段;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再到立體聲,從黑白到彩色再到立體像(3D),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影都留下了優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時期,有《孤兒救祖記》等關注社會改造的進步電影;抗日救亡時期,有《狂流》、《中華兒女》等鼓舞鬥志、弘揚愛國主義的影片;抗戰後,《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又深刻揭示社會矛盾和本質,形成現實主義的創作潮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經歷十年文革浩劫,中國電影走出低潮,拍攝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實踐、針砭社會時弊的優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照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離開雷鋒的日子》、《喜蓮》、《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還出現了《不見不散》等賀歲片、喜劇片的新樣式,涌現出一大批新生力量。
進入新世紀,中國電影形成了國有、集體、民營多種所有制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電影發展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鄧小平》、《可可西里》、《台灣往事》等力作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英雄》、《神話》、《震撼》等國產大片共同占據了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並在世界影壇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票房奇跡。中國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2012年共生產各類電影893部,全國電影總票房超170億,而團購票為國內電影票房貢獻了近27億元,為廣大影迷們節省了50.12億元生活開支。
對於影院團購市場的火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電影票和餐飲婚紗相比,它的標准化程度更高,電影院也比一般餐館的接待能力更強。其次,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電影票的票價仍然偏高,電影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團購的出現正好釋放了這部分的需求,贏得了廣泛影眾喜愛。
2014年中國電影市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在進口大片特別是好萊塢強大的壓力面前,國產電影壓產量、提質量,不斷提高創作水平,不斷豐富類型品種,受到了市場觀眾歡迎,以超過54%的份額贏得了市場主體地位,涌現出《智取威虎山》《歸來》《親愛的》等一批優秀影片。同時,一批青年電影導演的作品也引起社會廣泛矚目。中國的電影市場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2013-2017年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生產故事影片745部(含電影頻道出品的數字電影92部),生產各類電影總量達893部;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170.73億元,中國電影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
2013年2月,我國影院的放映場次達200多萬場,環比1月份基本持平;觀影人次達5700多萬,增長近1000萬人次,增幅達19%;共產出票房21億多元,大增近5億元,增幅高達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