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豆瓣有哪些一開始評分低後來評分越來越高的好
何以當得「悟空傳」?!
文/夢里詩書
除了貫穿始終的打鬥,讓人所見於中國電影的精進和一群明星的顏值外,這幾乎就是一部一無是處的平庸之作,沒有行之有效的節奏掌控,也沒有合理清晰的故事架構,其只是讓人感受到了那將魔幻與青春校園二者的狗血揉合在一起,會是多麼的爛俗無趣。
作為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個人也曾有看過《悟空傳》的原著,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將《西遊記》與《大話西遊》揉合在了一起,當然也加入了作者今何在自己的思考創作,雖然說不上有多麼妙筆生花,但好在也尚算有血有肉的創新之作,而到了這部翻拍電影中,大刀闊斧的改編不但一切都是同原作貌合神離的,也沒有給帶來何般新的生機,其所給我最為直觀的印象就是這不過是一場假借西遊之名的明星偶像劇。
整個《悟空傳》並不誇張的說儼然完全摒棄了一部電影本當有的邏輯性,最初天機塾的「天班」「地班」之分毫無意義,緊接其次的便是彭於晏飾演的孫悟空不明覺厲的登場,再接下來所謂的天尊代替了玉皇與王母,而為了黑化彷彿從地獄而來的天兵更是讓人哭笑不得,在完全沒有任何情感帶入和背景融入的境況下,一個又一個牽強造作滿是狗血的愛情故事,只是讓人覺得如同過家家般的幼稚可笑。
在這樣一個第一印象便尤為糟糕的作品中,所有人物給我的感覺在那俊朗靚麗的顏值下其實都是呆滯的,這也讓原本尤為深刻對權威命運的抗爭變成了一種無力的宣講,所以最後即便電影如何的想去營造煽情,其實都很難真正的去調動何般情緒可言,這也就是為何電影最後即便有著一個很燃的結局,有著看似炫酷的金句,卻給人的感覺不過是一個所謂的英雄人物被強加的主角光環,不過是為了再拍續作的故弄玄虛。
本當大氣磅礴世界觀架構的缺位,宛如過家家游戲般的人物情感,這些都讓電影只是局限在了一個青春偶像劇的范疇,這樣的作品又能拿什麼來著點這本當深刻的愛與命運?又何以當得「悟空傳」三字的份量?!
⑵ 大學情侶要看的愛情電影
那些浪漫愛情
1.遇見你之前(2016)
豆瓣8.0癱瘓病人與看護相互治癒的故事
2.午夜邂逅(2014)
曾豆瓣7.1午夜紐約街頭,落魄的她邂逅狼狽的他3.五尺天涯(2019)◎
尊豆瓣7.2因為疾病,他們之間必須永遠相隔"六英尺」
4.他是龍(2015)
豆瓣7.6成為惡龍的"新娘」
5.平凡歲月的魅力(2005)
豆瓣8.5二戰時期受教育的年青女子與溫柔體貼的農場主先婚後愛的故事
6.布魯克林(2015)
皆豆瓣7.9關於愛情和鄉愁的電影,漂泊異鄉還是安於家鄉
7.戀愛假期(2006)
豆瓣7.7兩位生活失意後互換住所,各自收獲了愛情
8.給朱麗葉的信(2010)
豆瓣7.6真愛永遠不晚
9.生命的奇跡(2017)
豆瓣7.8少男少女的曖昧情愫
10.燃燒女子的畫像(2019)
豆瓣8.7富家小姐與畫師的禁忌曖昧(同性)11.托斯卡納艷陽下(2003)A★推薦曾豆瓣8.1女作家的自我治癒之旅
12.小婦人(2019)
豆瓣8.0家庭群像,聚焦女性成長
13.南方與北方(2004)強推劇豆瓣9.2工業革命背景下的傲慢與偏見
14.閏年(2010)0AQ
豆瓣7.8旅行途中的浪漫愛情
15.雲中漫步(1995)
豆瓣7.8二戰返鄉士兵邂逅葡萄酒庄園主的女兒
16.卡羅爾(2015)(同性)
豆瓣8.4年輕女子與金發貴婦突破困難相守的愛情
17.理智與情感(1995)豆瓣8.4感性的愛與理性的愛
18.天使愛美麗(2001)豆瓣8.7經典浪漫電影
19.時空戀旅人(2013)豆瓣8.8回到過去的超能力,最終教會我們的是頭也不回往前走
20.泰坦尼克號(1997)豆瓣9.5經典愛情電影
21.冷山(2003)豆瓣8.2南北戰爭時期跨越干山萬水長途跋涉的愛
22.傲慢與偏見(2005)8.7紳士淑女的曲折愛情
23.愛再來一次(2004)豆瓣8.0告訴我們如何去愛和如何被愛
24.愛在黎明破曉前(1995)豆瓣8.8浪漫邂逅,靈魂伴侶
25.愛在日落黃昏時(2004)豆瓣8.9相約又重逢、
26.愛在午夜降臨前(2013)豆瓣8.9如何在「婚姻」的面紗下維持愛情
27.狼少年(2012)豆瓣8.1女孩與狼孩,承諾與等待
28.本傑明·巴頓奇事(2008)豆瓣9.0關於「越活越年輕」的人的煩惱與快樂
29.溫暖的屍體(2013)豆瓣7.5溫暖牌僵屍,另闢蹊徑的喪屍電影
30.愛你,羅茜(2014)豆瓣7.5友達以上,戀人未滿
31.當哈利遇上莎莉(1989)豆瓣8.3長久陪伴的友情還是兩廂廝守的愛情
32.附註:我愛你(2007)豆瓣8.1每一段信都寫上附註:我愛你
33.美好的一年(2006)豆瓣7.7陷入低谷後的自我療愈
34.戴珍珠耳環的少女(2003)豆瓣7.8珍珠耳環上的情慾流轉
35.情書(1995)
豆瓣8.9暗戀是苦澀而盛大的
36.沉靜如海(2004)豆瓣9.2二戰時期德國軍官與法國少女克制的感情
37.布達佩斯之戀(1999)豆瓣8.6關於愛、復仇和戰爭的故事
38.漫長的婚約(2004)豆瓣8.1戰爭的殘酷讓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歷經千辛萬苦再度重逢
39.戰火中的芭蕾(2015)豆瓣7.4戰火中的戀人,蘇聯軍官和中國少女
40.贖罪(2007)豆瓣8.5一個小孩的自以為是引發的悲劇
41.朗讀者(2008)豆瓣8.6二戰後一位德國女戰犯和一個15歲少年的故事
42.愛情與靈葯(2010)豆瓣7.2一夜情女神與成人童話
43.山楂樹之戀(2010)
豆瓣7.1純潔悲情的愛情電影
44.新紮師妹(2002)豆瓣8.0女警與黑幫老大結緣
45.怦然心動(2010)I豆瓣9.1關於愛與成長
46.紐約的一個雨天(2019)豆瓣7.3浪漫輕喜劇
47.妙筆生花(2012)(◎筒豆瓣7.6一個小說中發生在巴黎的真實愛情故事
48.銀色溜冰鞋(2020)豆瓣7.8富家小姐與窮人小伙的愛情童話
49.雛菊(2006)豆瓣8.1阿姆斯特丹,兩個男人愛上了同一個女人,註定了一段糾纏的故事
50.一天(2011)豆瓣7.9男女之間有沒有純友誼?
⑶ 艾小羊:頂級「撈女」拍成了鄉村愛情,看完《喜寶》想罵人
周末,我看了電影《喜寶》。因為大家都說是爛片,不想耽誤別人的時間,又實在忍不住想看到底有多爛,就一個人去了。
看完覺得 「豆瓣3.4分,好於0%的愛情片,好於0%的劇情片」 ,實至名歸。
先給郭采潔平個反。雖然她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顧里」 ,但最差的絕對不是郭采潔。論洋氣,她比勖家的三個富二代強;
論好看,她是全劇最養眼的。甚至到後來,是郭采潔的個人時裝秀,支撐我沒在電影院里睡著。
電影開局十分鍾,基本上已經是爛片預定。
愛上浪子、導致一生悲慘的喜寶的媽媽,在彌留之際,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她生命中這段唯一的愛情。
痴情的女人,受了那麼多苦,連帶著女兒受苦,卻一輩子都沒有成長。 可以肯定原著作者亦舒賣版權拿錢走人,肯定不會看這部電影,不然心臟病要犯。
《喜寶》的主創想打一波回憶殺,請來了1988版「喜寶」的飾演者黎詠珊飾演郭采潔的媽媽。
亦舒的《喜寶》發表於1979年。當時師太在文壇已經小有名氣,但很多人覺得她就會寫點小言情,沒什麼大功力,她一氣之下,寫了長篇小說《喜寶》。
不管你喜不喜歡亦舒與《喜寶》,都得承認亦舒是當代最成功的小說家之一,而《喜寶》又是她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尤其在消費主義日盛的今天, 《喜寶》的故事不是 歷史 ,而是現實。
原著中,喜寶的媽媽年輕時的確嫁給了浪子,生下喜寶。
但這個前任空姐很快看清了男人的嘴臉,幡然醒悟,終其一生所做的努力,是為自己和女兒的生活翻盤。
她憑一己之力,早出晚歸地打工賺錢,從小就把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讓她顯得像有錢人家的女兒。並且盡自己所能地讓她接受最好的教育,最後,女兒上了劍橋。
雖然要為學費找男人做踏腳石,但她終究成了一個聰明有趣、富於力量感的女孩。這也是她能吸引到閱人無數的頂級富豪勖存姿的原因。
她是誰,她是姜喜寶,單親媽媽姜詠麗女士的女兒—— 「我知道我需要的是什麼,我太知道,是的,我睜著雙眼,『機會』一走過便抓緊它的小辮子。」
原著講殘酷生活、涼薄人性,以及金錢對於人性之惡的催化作用,亦舒妙筆生花地打造了「頂級撈女」姜喜寶,卻又通篇都是對泛物質主義的反諷。
喜寶傍上有錢「糖爹」,第一件事是拿著「糖爹」的支票,去買了一隻12克拉的鑽戒,回劍橋讀書也戴著它,亦舒借書中人之口,說 這只戒指毫無美感,似「麻將牌」般 傖俗 。
勖存姿打造了姜喜寶後來的品位,使她終於把「麻將牌」扔進了抽屜。
然而諷刺的是,完成這部分打造的關鍵一步,是他送給喜寶一條 看似低調、實則價值連城的古董項鏈。
它是杜巴麗夫人的遺物。而杜巴麗夫人作為路易十五最得寵的情婦,身份是私生女、出身底層,進入上流 社會 後不知慎言謹行,揮霍無度,最後被送上了斷頭台。
路易十五的另一位情婦蓬皮杜夫人,則是杜巴麗夫人的反面。出身高貴的蓬皮杜夫人沒有把全部心思放在享受上流 社會 物質生活和追逐愛情上,她是 著名的洛可可風格的創始人,並且參與建造了凡爾賽宮。
如今人們記住的,不是蓬皮杜夫人做了誰的情婦,而是她卓越的審美與對文化藝術的推動。
師太這一筆,不僅狠,而且妙。
作為通俗小說作家,亦舒的作品通常被評價為二流小說。
亦舒能憑二流的小說,成就頂流的名氣,靠的是堅定的、讓人越琢磨越有道理的三觀——那就是 女人要堅定地靠自己:情是過客,錢才是女人真正的歸宿和依靠。
正因為有了這一茬兒,電影《喜寶》爛穿地心,也沒有粉絲罵師太賣版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賣版權拿錢,不偷不搶,至於拍出來什麼樣,亦舒不關心。
她也從不參與編劇和影視製作,賣了就是別人的了,錢貨兩清,再無掛礙。
作為職業女性的代言人,亦舒頂瞧不上撈女,連全職太太她都覺得活得驚心動魄; 「生活上依賴別人,又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那是沒有可能的事」。
愛亦舒的人,愛的是她這種堅定不移、一以貫之的價值觀。而這些價值觀,20歲看,覺得觸動:真的是這樣嗎;30歲以後再回頭看,真特娘的對啊。
愛情在亦舒小說里永遠占不到主角,更別說傻白甜的愛情。
把亦舒原著對於金錢的思考、對於撈女的諷刺、對於窮得只剩錢的大富人家的空心內核入目三分的描寫,統統刪除,只留下朴實而動人的鄉村愛情故事,是影版《喜寶》最大的貢獻。
小說影視化,改動原著是很正常。
李安拍《色戒》改動巨大,甚至有人說李安是被張愛玲附了體,拍出了她想寫卻沒寫出來的東西。改動那麼大,也沒被書粉和張迷罵,不僅因為拍得好,更重要的是李安尊重原著作者的靈魂和三觀。
而影版《喜寶》,把原著的靈魂跟三觀全都扔到了太平洋,只尊重了原著的金句。
《喜寶》的爛,不是爛在ppt式的剪輯和毫無章法的背景音樂,也不是爛在混亂的年代感和塑料道具, 這部電影最致命的爛,是爛在三觀上 ,我很難相信這是一部女導演的作品,她對女性的誤解,比男人更深。
電影里,不僅喜寶的媽媽一生為情所困,連勖存姿都變成了單身而深情的鑽石王老五。
年齡從來不是愛情的障礙,尤其對於年輕女孩和有錢男人來說。
既然電影改了原著的設置,讓勖存姿恢復了單身,那麼喜寶一天到晚哭哭啼啼覺得自己受了奇恥大辱到底是有什麼病;
勖存姿的女兒聰慧說喜寶是妓女又為啥?忘年戀就是妓女?這女兒又是得了什麼病……
亦舒的原著至少有幾桌大菜: 原生家庭的影響、愛情的虛無甚至生命的虛無、富人的虛偽與罪惡、錢對人性的腐蝕等等。
結果影版《喜寶》做了一個與亦舒無關的盒飯:太太過世多年的深情富豪與本來看上他的錢、最後想要他的人的「傻白甜」的曠世絕戀。
配角的存在,都是為了推進兩人的戀情深入。
最終,喜寶為了證明自己是為了愛情而不是為了錢財,把勖存姿給她的財富全部還給了勖聰慧,正義凜然地走出了勖家,決定做真正的獨立女性。
26歲的姑娘,連個大學文憑都沒拿到,5年錦衣玉食的生活,除了花錢和談戀愛啥也沒干,去飯館端盤子人家都嫌你笨……這不就是現實生活中最拎不清的那一類女孩嗎,亦舒看到這樣的女孩得繞道走。
真的,我第一次見到買了小說版權,結果把電影拍到反原著的水平——恨一個作者,就去買她的小說,然後根據這部小說拍出一部電影,去打她的臉。這算是有錢人的 游戲 嗎……
對不起,觀眾不買賬的。
原著小說里,喜寶連媽媽去世都能忍著一滴眼淚不掉。她跟勖聰恕打網球,殺得富家公子片甲不留,因為「 含不含銀匙出生不是我自己可以控制,那麼網球學得好一點總不太難吧 」。
勖家子女得知喜寶做了父親的情婦後,來家裡鬧,她站在二樓說,你們談完了沒有,我還有功課要做。
勖存姿冷落她,她就去酒吧找一夜情。 「一個男人生命之中一定有很多很多個女人。一個女人的生命之中也有許多許多的男人。 」
喜寶即使被包養,也有自己的志氣,只要靠努力能做到的事,她永遠要做第一。
亦舒對於女性是有理解、有悲憫的,即使她是一個撈女。
小說里的喜寶,精明可靠。她知道自己的出身,沒資格做一個天真的人,於是步步為營地經營自己的人生。
連勖存姿對她好,哪怕她要天上的月亮,都願意給她摘,她也是清醒的——「 不是因為愛我,而是因為他的虛榮心;勖存姿的女人什麼都有,勖存姿是個有本事的男人。 」
小說里,勖存姿與姜喜寶玩的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征服 游戲 ;電影里,張國柱與郭采潔不僅把爺孫戀談出了你死我活、地久天長的土味,更重要的是,郭采潔不像讀過書,勖存姿也不知道是怎麼憑這種智商賺到了那麼多錢。
有人說這是過審的需要,我不同意。
如果真要拍一部賣座的傻白甜忘年戀,直接拿郭天王和網紅太太寫個劇本,評分和票房肯定比現在高。
影版《喜寶》所弘揚的價值觀是女人無論貧富貴賤,你再冷靜、強大、拼事業、拼財富,最終都逃不過一個字: 情——為情所困是女性群體的終極宿命。
這種老土、過時的三觀,絕不屬於亦舒,甚至連瓊瑤都不會這么寫了,唯一能讓我產生聯想的是開倒車的「娘道」。
原著中無數次提及,一個模樣尚佳的女孩,如果從18歲起就打定主意在男人身上弄點錢,無論如何可以成功。
這是許多年輕姑娘的普適價值,尤其在當下這個消費時代。
然而換取這些東西的代價是什麼,很少有人告訴你,而這正是小說《喜寶》存在的意義。
在小說里,令人眼花繚亂的物慾世界終究塵埃落定,勖存姿再有錢也逃不過一死;勖家子女因為得來全不費功夫,過早地喪失了生活熱情和奮斗的慾望;姜喜寶得到了她想要的,卻失去了母親和她心心念念的文憑。
姜喜寶的後半生,有了很多的錢,卻增加了許多的不確定性。人類這種思考動物,很難僅僅依靠物質而產生長久的快感。 也許有了錢的姜喜寶,要困在發臭發爛的靈魂里不得安生 ——原諒我顧里上身,中了郭采潔的蠱。
一個給電影《喜寶》打一星的豆瓣網友說——
大二在圖書館看完《喜寶》,後來自己買了一本至今放在書架上。這么多年,喜歡這部小說的原因是我總在提醒自己,不要像她一樣。
嫌棄小說《喜寶》三觀不正、喜寶結局太好的姑娘,會喜歡影版這種很直很正,鼓吹女孩為了愛情放棄一切的結局嗎?我想不會。
她們會轉頭再去看看小說,發現亦舒並沒有讓喜寶得到一切。 她從「糖爹」那裡得到的糖,可能要一輩子用淺淡而持久的苦去償還。
小說的結尾,26歲的喜寶,擁有很多很多的錢和一雙看透太多的眼睛。在趕走「問得太多,付出太少」的追求者後——
「我獨自倒了酒坐在小偏廳中喝酒。勖存姿的故事是完了,但姜喜寶的故事可長著呢。
忽然之間我心中亮光一閃,明白『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意思。
去日苦多。我大口大口地喝著酒。
誰知道姜喜寶以後會遇見怎麼樣的人,怎麼樣的事。
我苦笑。」
短短一百多字,用了三個「苦」字。
將《喜寶》歸為「頂級撈女」的成功故事其實是一種誤解。撈女撈到了錢,但錢能不能買來幸福?你沒錢的時候,一定覺得可以,但如果真正有了錢,不一定。不信邪的可以去了解一下搜狐創始人查爾斯張以及大劉的前任寶詠琴。
愛的本質,是自愛。 在小說中,姜喜寶最終的確愛上了勖存姿, 但不是愛他行將入土的皮囊,而是愛他以金錢所鋪陳出的舒適與安全感。 當這些東西,成為一個女孩的世界,「愛他」是她唯一的選擇,如果不愛,她沒辦法跟自己交待。
這種愛的殘忍與無奈,與說服自己愛上強奸犯沒什麼兩樣。
「失望是不是?不過不要怕,生命中原本充滿失望。」 看完電影,只能把師太的這句話送給自己。
如果你看完我的文章,還是想去電影院看看它到底有多爛,恭喜,好奇心就是你的生命力,同時也說明,你不缺錢〜
關於本文
作者:艾小羊。復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癮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