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確定電影製作的職位

如何確定電影製作的職位

發布時間:2022-05-20 06:17:11

① 電影中各個職位是做什麼的

主要有以下幾種職位: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

2、製片人:一般指影視劇製片生產製作人。

3、顧問:為專業題材的影片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

4、導演:狹義上的導演負責指導表演和設計鏡頭;廣義上的導演要負責電影拍攝的所有藝術創作部分。

5、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6、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7、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8、場務(劇務):是電視劇攝制過程中的日常事務負責人,其主要工作任務是協助節目助理維持現場環境; 配合現場,對人員的控管與場地的支持。

9、布景師:主要負責畫幕布景或構築式布景的設計和搭建任務的設計人員。

10、燈光師: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燈光效果。

11、造型師:影視化妝師不同於其它化妝師,它的主要目的是為影片服務。

12、化妝師: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13、後期處理:按照導演的要求,對後期選擇的鏡頭進行編輯和特效製作。

14、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

15、剪輯:把拍攝好的素材剪輯成成片的人。

(1)如何確定電影製作的職位擴展閱讀

職位英文

1、副導演assistant director

2、男女主角leading actor and actress

3、配角supporting role

4、攝影 photographer

5、劇務 scripter

6、服裝 designer

7、道具 property manager

8、化妝dresser

② 影視製作有哪些工作崗位

1、電影故事板設計師


遵循總監指導,根據項目需求,完成分鏡故事板的設計、製作;根據項目需求、服從工作指派與協調;遵守保密協議。如有違反,則個人承擔相應法律後果及經濟賠償。


2、場景模型師


根據簡單的概念設計,建立基本的場景並給出初步預合的效果(帶有簡單模型、材質和燈光渲染);能夠理解總監和客戶的意圖,並根據總監及客戶的反饋修改鏡頭;能在項目過程中獨自完成CG數字環境的細節製作,並保證達到CG總監的要求;4能指導本部門或相關部門藝術家按要求完成任務。


3、燈光師


負責燈光渲染整體流程,包括使用三維軟體的語言(例如腳本)定製有關燈光渲染方面的工具;在必要之時進行技術研究、開發及應用;與創意總監、前期流程團隊和合成組緊密合作,決定各類藝術及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與其他渲染師分享你的技能。


4、材質師


根據創意總監的要求創作和實現角色、道具和場景所需的材質貼圖;協助組長了解並滿足其它部門對材質貼圖的需求;解決創意和技術的難題,熟練使用maya,PS,AI等軟體工具;能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③ 電影製作中各職務的英文名稱

電影製作中各職務的英文名稱如下:

1、導演-Director

核心職位之一。狹義上的導演負責指導表演和設計鏡頭;廣義上的導演要負責電影拍攝的所有藝術創作部分。

2、副導演-Assistant Director

核心職位之一,分為1st Assistant Director,中文為第一副導演,簡稱1st AD;2nd Assistant Director,中文為第二副導演,簡稱2nd AD。

第一副導演,有時在國內會被被稱為執行導演,是導演具體工作的執行人,主要負責片場的正常運行,以及確保拍攝按照拍攝計劃執行,並製作每日的通告單(call sheet)。

第二副導演,在國內有時被稱為助理導演,或僅僅「副導演」。他負責所有與導演工作有關的信息,報告,和文案。他還負責催場,提醒演員,安排演員或文替,並進行拍攝前的准備工作。他還需要記錄所有工種的工作時間表,協助第一副導演的工作,負責整理所有有關文檔。

3、Procer-製片人

製片人完全控制電影拍攝的資金,是整個電影製作團隊的領導者,也是將一部電影從無到有成功完成的實現者。製片人負責除了導演需要負責的藝術創作部分的其他所有部分,最主要的是資金的籌措。所以,在獨立製片制度中,導演往往就是電影的製片人。

4、Property Master-道具師

製作,購買,管理拍攝道具的人,也即道具部門的總管,與劇本監制(Supervisor)一同工作。

5、Screenwriter-編劇

核心職位之一,即撰寫劇本的人。在影片字幕中被寫作「Writtenby」。

6、Talent-演員

好萊塢對「演員」的另一稱謂,更普通,更口語化。(不需要去區別男女,即actor和actress)

7、Cinematographer-電影攝影師

電影攝影師是對布光,攝影機,構圖,電影拍攝技術了如指掌的藝術創作者。他們是那個真正意義上將劇本文字轉化為圖像的人。

8、Composer作曲

核心職位之一。即創作電影音樂的音樂人。一般被賦予「Music by」的稱號。

9、Costume Designer-服飾設計師

就是設計電影中角色穿著戲服的人。

9、Editor-剪輯

核心職位之一,把拍攝好的素材剪輯成成片的人。

(3)如何確定電影製作的職位擴展閱讀:

一般電影的製作流程如下:

1、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

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3、選擇導演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

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由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電影剪接

在美國的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發行商來表現。

8、宣傳方式

就拿<強戰世界>來說,早在電影放影4個月前電影的廣告和宣傳海報就已經出爐。

9、電影國際發行

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10、參加電影節

④ 拍一部電影需要哪些工作人員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這部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2、製片人: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協助導演保質保量早點完成拍攝。

3、顧問:為專業題材的影片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

4、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5、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6、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7、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8、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9、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

10、燈光師: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燈光效果。

11、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造型。

12、化妝師: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13、後期處理:按照導演的要求,對後期選擇的鏡頭進行編輯和特效製作。

14、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

15、剪輯:負責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16、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4)如何確定電影製作的職位擴展閱讀:

電影構成:

技術

視覺滯留

「使一塊燃燒著的木炭在被揮動時變成一條火帶,這種現象曾被古時的人們發現過」但是,將這種視覺現象同電影的發明聯系起來,卻是19世紀的事情。

1829年,比利時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托為了進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他曾一次長時間對著強烈的日光凝目而視,結果雙目失明。

但他發現太陽的影子卻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裡,他終於發現了「視覺滯留」的原理,即:當人們眼前的物體被移走之後,該物體反映在視網膜上的物象不會立即消失,會繼續短暫滯留一段時間。實驗證明,物象滯留的時間一般為0.1-0.4秒。

與此同時,在歐洲的物理學教科書和物理實驗室中,也開始採用「法拉第輪」的原理和圖畫「幻盤」旋轉的視覺研究。它們向人類表明,人眼視覺的生理功能可以將一系列獨立的畫面組合起來,成為連續運動的視象。

19世紀30年代,詭盤、走馬盤、輪車盤、活動視鏡和頻閃觀察器等視覺玩具相繼出現。其基本原理大同小異,即在能夠轉動的活動視盤上畫上一連串的圖像,而當視盤轉動起來時那些呆滯的、無生命的圖象便運動起來,活靈活現。

此後,奧地利人又將幻燈和活動視盤相結合,使繪制的靜止的圖畫投影在銀幕上,製作出活動幻燈,形成了早期動畫。

然而,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電影理論家和教育家對「視覺滯留」的問題提出了新的疑義,他們發現銀幕上的全部運動現象實際上是跳躍的、不連貫的,但觀眾卻意識到那是一個統一、完整的動作連續。由此證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視覺滯留」,而是「心理認可」。

拍攝技術

攝影術同樣產生於19世紀的歐洲。1839 年,法國人達蓋爾根據文藝復興以後在繪畫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並使用化學方法,將形象永久地固定下來,「達蓋爾照相法」產生。1872 年,最先將「照相法」運用於連續拍攝的,是攝影師愛德華·幕布里奇。

他曾在5年的時間里,多次運用多架照相機給一匹正在奔跑的馬進行連續拍攝的實驗,並於1878年獲得成功。1882年,法國人馬萊利用左輪手槍的間歇原理,研製了一種可以進行連續拍攝的「攝影槍」。此後他又發明了「軟片式連續攝影機」。

終於以一架攝影機開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組照相機拍攝活動物體的方法。在歐洲,許多國家中的科學家、發明家們也都研製了不同類型的攝影機。

其中,美國的托馬斯·愛迪生和他的機械師狄克為了使膠片在攝影機中以同樣間隔進行移動,而發明了在膠片兩邊打上孔洞的牽引方法,解決了機械傳動的技術問題。「活動照相」的「攝影術」得以完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

⑤ 電影製作中的各種職業分類

基本成員有導演、演員、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副導演、場記、化妝、服裝、道具、置景、照明、等創作人員和製片主任、製片、劇務、場務、會計、出納。

如果有特技鏡頭,還需要特技攝影、特技美術、特技煙火、特技工藝參加。

劇組:

又叫攝制組,專為拍攝一部電影或電視劇由各種專業人員組織起來的集體。

成立攝制組意味著影片籌備工作結束,開始影片的拍攝階段。拍攝階段結束後,攝制組基本解散,只留少數人員參加影片的後期製作。

⑥ 電影的導演、製片人、監制、編劇、策劃、出品人等都是干什麼的大小順序是什麼

(6)如何確定電影製作的職位擴展閱讀

電影製作

一般商業電影的製作,大致可分三個步驟:

一、拍攝前的工作,包括提構想、寫故事、分場大綱、簽導演、列預算、編劇本、看外景、找演員,以及決定製作小組的成員。

二、拍攝中的工作,即在導演的指揮下采密集作業方式進行,並由執行製片監督經費開銷、拍片進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攝後的工作,包括剪接、配音、配樂、設計字幕、製作預告片,以及展開上片前宣傳等。

在攝制過程中,導演應有詳盡的分鏡計劃,並擬定拍攝順序,以便在燈光變動、演員支配的壓力下,求得快速之推展。對於攝影機、鏡頭的選擇,燈光的陳置,剪接、配樂的安排,則須工作人員與導演密切配合,以達到所需之效果,故一部電影是群體的創作,也是導演在各種張力下暗藏個人視野的藝術品。

私人獨資拍片限制少,只須根據片型(實驗電影、劇情片或記錄片)決定拍片方法。或是列出精細之分鏡表,完全按照事前意圖拍攝,達到盡量節省膠片之目的;或是無止盡的獵取滿意鏡頭,再由事後的剪輯階段理出清晰的脈絡。這種影片,最符合個人創作欲求,更具陶冶心性、提升感情的作用。

參考資料電影製作 網路

⑦ 請問影視公司都需要什麼職位的員工

有製片人、 製片主任、 導演、 監制 、策劃、 編劇 、藝術指導 、製片、 統籌、 場務、 攝影組、 攝像師、 燈光師 、美術師、服裝師、 化裝師、 道具師、錄音組、 場記組 、錄音師 、作詞 、作曲 、演唱、 劇務等等職位:

1、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2、攝像師:攝像師是電視圖像藝術的主要創作者。攝制組主創人員之一。攝像師的任務是將分鏡頭腳本的內容運用電視畫面藝術,形象的表達出來。

3、剪輯師:攝制組的主要創作人員之一。負責選擇、整理、剪裁全部分割拍攝的鏡頭素材(畫面素材和聲音素材),運用蒙太奇技巧進行編纂組接,使之成為一部完整的影片。

4、監制(Executive Procer):監制通常受命於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5、導演組的導演:對製片人負責,相當於公司總經理。導演的主要職責是在製片人確定的資金預算及製作計劃下,在影視劇創作的各個階段里指導演員和攝制組的活動,將劇本內容轉化為影視劇的圖象和聲音。

6、場記:是導演組中的重要成員,負責在分鏡頭劇本上詳細記錄拍攝過程發生的一切,如場景名、鏡號、機位、對白、表演的銜接、鏡頭長度,主要道具使用情況。

7、美工:設有總美工師、美工設計及服裝、道具、化裝等小組,根據場景製作需要和拍攝時對服、化、道具的要求安排適量置景工和服、化、道等方面的人員。

8、劇務:是劇組服務的簡稱,是電視劇攝制過程中的日常事務負責人,其主要工作任務是在製作主任的直接領導下做好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工作。

⑧ 拍攝一部電影的工作人員,及各自的職務都是什麼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這部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2、製片人: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協助導演保質保量早點完成拍攝。

3、顧問:為專業題材的影片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

4、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5、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6、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7、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8、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9、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

10、燈光師: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燈光效果。

11、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造型。

12、化妝師: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13、後期處理:按照導演的要求,對後期選擇的鏡頭進行編輯和特效製作。

14、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

15、剪輯:負責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16、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8)如何確定電影製作的職位擴展閱讀

電影發行是指電影片的出售、出租活動,是影片發行公司的業務。根據2004年6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布的《電影企業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設立影片發行公司需要申報及批準的程序,當取得《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後,方可開展經營。根據該規定,設立專營國產影片發行公司。申報條件及程序如下:

(一)注冊資本不少於50萬元人民幣;

(二)受電影出品單位委託代理發行過兩部電影片或受電視劇出品單位委託發行過兩部電視劇;

(三)提交申請書、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公司名稱預核准通知書、已代理發行影視片的委託證明等材料。

⑨ 電影,電視劇里的出品人,製片人,監制,編劇等等都分別指什麼

導演—— 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導演的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編劇—— 電影編劇是第一個接觸生活素材的人。既是對生活、形象和美的發現者,有時將這三者統一起來的創造者。 通過創造性的勞動將生活變為藝術。把生活素材提煉構思成銀幕形象 。好的編劇是用畫面語言來寫作的。。一個場次,一個燈光。。都會斟酌再三。。。每個場景悉心設置。。。 製片人——製片人的主要職責是決定影片生產的製片方案、主創人員組成及影片銷售方式。並監督影片全部製作過程。。而且參與到組織撰寫劇本或文學版權的購買 同時,要籌集資金。。決定此資金的預算及最後的利潤分配。。 同主創人員談判並簽訂合同,批准製作開支。一直到影片完成銷售。。 是一部影片的決策者和管理者。。 監制——負責電影的日常運作與策劃。。。 出品人——就是主要出資方的法定代表人(或是說法人代表)。。。 製片人: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製片人大多懂得電影藝術創作,了解觀眾心理和市場信息,善於籌集資金,熟悉經營管理。電影生產中有時把製片人稱為監制。 通俗講「製片人」就是投資者或者能夠拉來贊助的人。 內地著名的製片人就是大鬍子張紀中,先後擔任了《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等電視劇的製片人。張紀中當過演員、作過導演,最後發現自己最適合做製片人。製片人要擅長市場推廣,要不然怎麼收回投資?如在拍《神鵰俠侶》時,張紀中就讓小龍女一角炒作了一年多,弄得全國人們皆知。 製片人最怕的是虧本和超出預算,所以要精打細算。如經常聽聞成龍在拍電影時,要求演員用手紙不得超過3張,因為他本身就是該片的製片人。製片人需要資金,所以製片人愛傍大款,如傳出某個大貪官曾經贊助張藝謀一大筆資金。 張紀中在接受采訪時解釋了「製片人」是怎麼一回事。他說,製片人是劇組的第一負責人,就像一個工廠,製片人是廠長,導演是總工程師,他只對藝術負責,製片人對一切負責。製片人的素質、心態直接影響到一部電視劇的品格。做製片人不需要你是專業的精英,最重要的是眼光,能夠發現優秀的題材、本子、演員。 出品人: 電影製片人(Procer),也稱「出品人」,指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影片完成後,製片人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 監制: 監制(Executive Procer)。監制通常受命於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製片: 製片(Proction Manager,可直譯為製作經理)是電影製作中的中層職位,負責具體的運營事務,向導演和監制負責。

滿意請採納

⑩ 電影行業里的出品人、總監制等有什麼區別

一、職責:

1.出品人:

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

2.總監制:

負責電影的日常運作與策劃。電視劇中的重要性相當於電影里的導演。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

二、特點:

1.出品人:

一般是主要出資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對影片銷售有幫助的影視界大腕人物。出品人是整個影片的靈魂人物,決定影片的風格、種類及市場走向。

2.總監制:

在香港無論是在電影圈還是電視圈,監制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至於香港無線電視台的電視劇監制,則要負責包括從劇集策劃到選擇演員,再到拍攝進度的等等事務。

(10)如何確定電影製作的職位擴展閱讀

監制是整個劇的靈魂所在。在香港無線電視台的自製劇中,監制的重要性就相當於電影里的導演,而編審就相當於編劇,至於編劇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編劇,主導權在編審與監制手上,編劇只是將編審與監制所要表達的東西寫出來。

相關名詞:

1.導演:

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的任務是:組織和團結劇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融為一體。

2.編劇:

把一定內容以劇本或稿本形式表現出來,掌握電視特性及創作規律,善於運用視聽造型來表達事情。和導演一起研究劇本,做出修改,使其更加適合電視表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出品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監制

閱讀全文

與如何確定電影製作的職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下無雙電影插曲歌曲 瀏覽:883
印度大力男孩電影 瀏覽:264
如何販賣電影 瀏覽:781
2018戛納電影節關曉彤 瀏覽:864
電影韓國1 瀏覽:320
看電影嬰兒怎麼算 瀏覽:439
劉德華演的小光是什麼電影 瀏覽:311
歐美和孩子一起電影 瀏覽:336
電影暴風在汕頭哪裡開拍 瀏覽:802
小學生第一次看電影作文 瀏覽:545
2017年部隊題材電影 瀏覽:231
如何看英語電影學習 瀏覽:998
在獄中練習隱身是哪個電影 瀏覽:405
中國動作槍戰電影推薦好看的大片 瀏覽:66
倫理片桔子電影網 瀏覽:416
有成龍的電影大全 瀏覽:572
泰國的一部電影老師 瀏覽:985
吳孟達全部電影大全 瀏覽:641
沈陽鐵西大天地電影院 瀏覽:837
大傻拍的電影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