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張思德電影觀後感

張思德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5-20 16:04:49

Ⅰ 雷鋒大電影觀後感50字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終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每當我聽到這首熟悉的歌曲時,我心裡就會產生對雷鋒叔叔那助人為樂,默默奉獻的精神的所敬佩。
最近,我看了《雷鋒》這部電影,使我對雷鋒叔叔的敬佩更多了幾分。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雷鋒在他的一生中以幫助別人為快樂,默默奉獻的一幕又一幕。最後因公殉職了。
然而,有一個鏡頭卻定格在我腦海,抹也抹不去:有一次,雷鋒去看病,不巧走到半路,下起了暴雨,他看見一個老大娘抱著一個三歲的小孩正趕路去幾十里外的一個村子,十分艱難。雷鋒便決定送他們去。在路上,雨下得越來越大,泥濘濺滿了雷鋒的下半身,在上一處土坡時,雷鋒一手扶著背上的小孩,一手在濕軟的土坡上挖出一道平坦的路,讓跟在後面的大娘走好一些。而在把大娘和孩子送到目的地之後,雷鋒卻不打一聲招呼就消失在暴風雨中。雷鋒叔叔這種默默奉獻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去學習啊!

雷鋒叔叔只是一個普通的汽車兵,可是他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業績。他毫無損人利己之心,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他一切都聽從黨的安排,無論在什麼崗位,他總是說:「革命需要我去燒木炭,我就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這朴實的話語充分展示了一個革命戰士一切服從黨的安排的崇高品質。

雖然雷鋒叔叔離開我們近五十年,但他那優秀的品質一直影響著一代代的炎黃子孫。就拿去年的一件事來說吧!在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市某住宅樓區,兩歲女童妞妞突然從九樓墜下,這時樓下的吳菊萍毫不猶豫地踢掉高跟鞋,伸出手奇跡般地接住了妞妞。事後,我想:吳菊萍和妞妞素不相識,是什麼讓吳菊萍做到這些呢?答案就是:愛心。吳菊萍不顧自身危險救下妞妞,難道她不就是我們現代的活雷鋒嗎?

雷鋒自己也曾經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

難道我們同學不應該像雷鋒那樣嗎?雷鋒精神,代代相傳。讓我們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關心一下受傷的同學,扶爺爺奶奶過馬路,給老年人讓座……讓我們一起爭做平凡的小雷鋒!「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終於黨……」熟悉的歌聲再次在我的耳邊響起……

Ⅱ 誰有《革命影片觀後感》的作文

《我的長征》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影片通過長征親歷者王瑞老人的回憶,講述了紅軍在長征途中翻雪山、過草地、解救貧苦百姓、飛奪盧定橋等一系列英勇事跡。 影 片中的一幕幕場景使我記憶深刻,遵義會議後,正是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紅軍才能擺脫敵人的一次次圍剿,紅軍知道了自己往哪裡走——向勝利的方向走;瑞娃 子和他的姐姐通過以誠待人的我軍民族政策取得了彝族同胞的信任。而為了能夠搶渡瀘定橋,紅軍戰士不畏艱辛,日以繼夜趕赴目的地,紅軍組織的突擊隊,攀著鐵 索橋,冒著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勇敢頑強的向前沖,最後勇士們沖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牆,為他們身後千萬個紅軍戰士順利通過瀘定橋鋪平了 道路。一個個赤血男兒懷著革命的激情和對革命勝利的渴望,克服重重困難使國家轉危為安。敵人的槍炮是猛烈的,卻始終打不倒戰士們勇敢的心,自然條件是惡劣 的,但依然撼不動他們對革命勝利的憧憬。為了革命,他們甘願獻身,為了新中國,他們不懼死亡,他們用熱情和鮮血締造了中國革命的輝煌明天。 沒有氣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長征的勝利是不可想像的。紅軍指戰員在長征途中表現出了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念, 表現出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這些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 直前。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支柱,偉大的精神推動著偉大的事業不斷邁向新的征程。 早在建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告誡我們:「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中國搞四個現代化,要老老 實實地艱苦創業。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都落後,這就決定了我們還要有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那種認為現在物質條件改善了、不再需要艱苦奮斗的 想法,是完全不對的。現在我們處在和平環境之中,主要任務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我們今日 為之奮斗的建設事業,是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革命事業的繼續。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不斷地發揚長征精神,發揚黨的艱苦 奮斗的傳統。 當前,再也不需要我們去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但是,在和平的建設年代,特別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期,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在為把祖 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實現這個宏偉目標,任重而道遠。這是新的偉大長征。 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卻剛剛開始,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氣魄豎起了一座萬世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斗爭精神也將靠我們這些後世子孫去延伸,我們只有從發奮學習,做一個正直、勤勉的人,才能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 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偉大的長征精神,我們不能忘記這種精神,要時刻牢記這種精神,更要繼承偉大的長征精神並將其發揚光大!我們要將長征精神作為我們的精神支柱,取得我們個人的長征的勝利,取得一個又一個新的征程的勝利!

Ⅲ 關於張思德這部電影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啊

影片《張思德》 影片《張思德》觀後感 當我看完《張思德》這部影片,我由衷地敬佩張思德.他,憨厚純朴,默默 無聞.通過影片,我見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張思德.平凡的人物, 平凡 的故事,平凡的語言,然而,正是這種平凡產生了偉大. 張思德1933年參加革命,經歷了長征,走過三次草地,無論是在通信連還是 在警衛連,燒炭隊,他都任勞任怨,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完成任務准確無誤, 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心一意為著解放全中國的偉大事業默默地奉獻.生命歷程 中,他很普通很平常,但他純凈而不膚淺,憨厚忠誠.寡言的他一旦開口,讓人 再難忘記:"不管幹啥子工作,都想著前線就在腳底下.""硬不成一塊鐵,想當 馬掌還當不上哩!""走進革命隊伍是為了吃飽肚子,吃飽肚子長了覺悟,就該讓 更多的人吃飽肚子……".毛澤東評價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張嘴." 張思德同志是一名普通的黨員, 一名普通的戰士, 做的是很平常的事, 然而, 正是他的 平凡才表現出他的偉大,他的朴實才閃現出他的崇高,他的普通才突 顯出為人民服務的本色.別人不願乾的活,他幹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 他也求盡善盡美.艱苦的日子,平凡的崗位,出頭露面時他那麼笨拙,功名職位 前卻那樣淡泊.別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裝在 心中.從不聲不響的舉止和點點滴滴的真情中,我們看到了一顆高尚的靈魂.張 思德的可貴之處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著不平凡的貢獻, 在他犧牲後回想起 來才能用"偉大"來形容他的一生. 張思德同志有著堅強的黨性,體現在他有著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貧苦 出身的他,對黨,對人民和人民軍隊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沒有豪言壯語,他做的 比說的多.他當初參加革命只是為了自己能吃飽飯,接受黨的教育後,讓所有人 都能吃飽飯成為他的理想. 毛主席說過: "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的. ""因 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 人, 誰向我們指出都行. 只要你說得對, 我們就改正. 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 我們就照你的辦."我們是新時期的先鋒戰士,我們不會冒著槍林彈雨在戰場上 和敵人拼殺,但是我們也應該關心身邊身邊的每一位.我們的職責就是全心全意 為人民服務,好好學習,服務社會,做合格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永遠保持共產 黨員的先進性. 看了 《張思德》 之後, 我感觸很深. 張思德當兵多年仍然是普通的一名士兵, 但他從不計較職務的高低,以能為黨工作為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正是一 名普通黨員應有的思想境界.張思德,以他的行動詮釋了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用他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為人民服務的詩歌.我們應該學習張思德,學習他無論做 什麼,在什麼崗位,都能認認真真,兢兢業業,不計較個人得失,默默奉獻的精 神,任何時候都要牢記自己的使命,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看淡名利,不計較得 失.

《張思德》觀後感 張思德》 觀看電影《張思德》 ,看後對我的震動很大。張思德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高尚品質十分令人敬佩。 張思德是革命隊伍中的普通一兵,在戰斗部隊打過仗,負過傷,在大生產運動中紡過線、燒過炭;從戰士到班長,再從班長到戰士,一切從人民 利益和黨的需要出發,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同鄉的戰友都提升了幹部,他仍然是普通一兵,但他毫無怨言,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干好黨交給的 每一項工作。他對待工作是這樣,對待同志更是像一團火一樣,對烈士留下的孩子,對老革命啞巴炊事員,對燒炭隊員小白,特別是對犯了錯誤 的劉秉鍾的那種態度,那種「與人為善」的美好品德,讓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像甘露一般滋潤著、溫暖著、激勵著我們的心靈。在生與死的關頭, 在土窯攤塌的剎那間,他推出戰友,把死留給了自己。張思德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和驚天動地的事跡,但他的一言一行無不詮釋著一個共產黨員的 高度楷模。 毛澤東在張思德的追悼會演講中稱贊: 「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 歷史是不能忘記的,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英烈的事跡是不能忘卻的,忘卻了就會愧對英烈。在今天和平年代裡,我們應該怎樣繼承和發揚《為 人民服務》的精神,確實是一個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在金錢利益面前,共產黨員應該怎樣如何正確面對,也是得好好思考思考

Ⅳ 張思德電影觀後感

張思德電影觀後感

今天,我含淚觀看了故事片《張思德》。影片《張思德》藝術生動地再現了張思德同志光輝的一生。他的英雄事跡是對《為人民服務》最好的詮釋。張思德,平凡而偉大,普通而高尚。

從1944年到2005年,歷史又跨越了60餘年,半個世紀以來,張思德同志的英雄事跡,激勵、鞭策著無數仁人志士為共產主義事業前赴後繼、英勇獻身,歷史的長河鐫刻下了許多光輝閃亮的名字:邱少雲、董成瑞、雷鋒、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

雖然他們所處的年代不同、歷史背景不同、工作崗位不同,但是他們高尚的情操和優秀的品質卻完全一樣,他們都有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共產黨員的黨性原則,大公無私的寬廣胸懷,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廉潔奉獻的高尚情操。

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今天,重溫張思德等英雄人物的先進事跡,對於深入開展保持先進性教育,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張思德等英雄人物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代表,物轉星移,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他們仍然是最耀眼的燈塔,永遠照亮著我們前進的航程。

Ⅳ 有關革命英雄人物的電影的觀後感

前段時間不知在哪個台看了電影《張思德》,看完這部電影感覺非常好,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用那麼多動人的真實細節塑造革命隊伍的各色人物。
張思德生活在革命大家庭里,這個家庭每個人都很生動,特別是張思德和他老戰友的這份感情,是以往電影中不多見的。電影《張思德》沒有曲折的情節,熱鬧的場面。但是黑白膠片牽出一個普通而偉大的戰士,穿越60載的歲月,我們看到了一名普通的士兵、警衛一一開荒、一一燒炭,艱苦的日子,平凡的崗位。初次露面時他那麼的笨拙,功名、職位在他面前他那麼的淡泊,三過草地的老紅軍,班長一當7年,一整編又成了一名普通的戰士,別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裝在心中,他收養保育院不幸失語的孤兒做兒子,用心血崔開童音。他又認炊事班精簡下來的老兵當父親,真誠撫慰一抹晚晴。這些都深深的打動了我們。這部影片讓部我們見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張思德。盡管一切是那麼的平凡,然而正是這種平凡產生了偉大。60年前毛澤東主席的著作《為人民服務》影響了幾代人。60年後熒幕上的他給我們一份溫暖的感動。正是這份平凡的溫情,讓我看到張思德不計個人得失和造福他人的奉獻精神。一個少說多乾的張思德,用他的朴實和純粹折服了周圍的人。張思德詮釋著沖上的做人標准。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張思德二十九歲短暫的人生,十三年艱苦卓絕的延安歲月,正是對為人民服務者五個字的生動詮釋。

Ⅵ 寒假作業:關於革命電影的觀後感,要1000字.我不會寫,大家幫我找找...謝謝.要1000字哦~~~~

月17日,我參加了由國家局黨委組織的觀看革命電影《張思德》活動,重溫黨員前輩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主義精神。

一名普通的士兵。艱苦的日子,平凡的崗位。出頭露面時他那麼笨拙,功名職位前他那樣淡泊。一顆高尚的靈魂。別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裝在心中,純凈而不膚淺,憨厚連著忠誠。木訥寡言的他一旦開口,讓人再難忘記:「不管幹啥子工作,都想著前線就在腳底下。」「硬不成一塊鐵,想當馬掌還當不上哩!」「走進革命隊伍是為了吃飽肚子,吃飽肚子長了覺悟,就該讓更多的人吃飽肚子……」別人不願乾的活,他幹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盡善盡美。

1944年9月5日,為了多出炭,張思德在完成自己任務的同時,又與戰友小白一起開挖了一孔新窯。中午時分,由於土質松軟,加上雨水滲透,即將挖成的窯洞突然塌方。危難時刻,張思德奮力把身邊的戰友小白推出窯外,自己卻被壓在窯內,不幸犧牲。張思德的犧牲,使毛主席非常難過,對他的後事安排多次作出指示,正如《為人民服務》中所說:「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在隨後召開的追悼會上,毛主席即興作出了《為人民服務》這篇著名的講話,這篇講話是深知張思德的經歷有感而發的。歷時一個半小時的講話,對為人民服務的意義,闡述至詳,在場的同志無不受到深刻教育和鼓舞。

一個少說多乾的張思德,用朴實和純粹折服了周圍的人,也讓60多年後銀幕下的我們肅然起敬,久久回味。真正的崇高,不會因歲月的流逝而被沖淡。真正的善與美,只會因樸素的質地更生光輝。凝望這個普通的背影,感受到一種永恆:偉大生於平凡,平凡成就偉大。而將兩者緊緊相連、融為一體的,正是那五個字——為人民服務。張思德29歲的短暫人生,13年艱苦卓絕的延安歲月,正是對這五個字的生動詮釋。

張思德不過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偉大隊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後,一串長長的名字。雷鋒、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從水深火熱到翻身做主人,從改革攻堅到加快發展,一個個平凡的生命延長著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華,我們的事業也由此一天天壯大。歷史的車輪滾滾駛過,到今天,社會、時代發生了很大變化。然而,無論形勢和任務有怎樣的不同,我們共產黨員都不會忘記這個本,丟了這個根。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曾經成就我們事業的偉大精神動力,還將輝映著我們漫長而輝煌的征程。偉大的事業,需要無數個「張思德」;偉大的人民,需要永遠的「為人民服務」。

張思德同志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範,就像火炬一直在傳遞著,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時期、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實踐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諾言。張思德的一生雖然短暫、平凡,但是,張思德的崇高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永放光芒,激勵我們每一個人努力工作。

在煙草行業改革和發展關鍵時期,怎樣更好地服從大局,立足長遠,與時俱進的落實煙草行業長遠發展目標,更好地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我的工作中仍有許多地方需要完善,需要努力。我決心從自己的崗位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安心工作,不斷探索改進工作方法,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高目標,繼續保持共產黨人的艱苦奮斗、謙虛謹慎工作作風,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Ⅶ 大家看過什麼愛國類的電視劇或電影,老師讓寫觀後感

電影《張思德》將為人民服務具體化,讓觀眾相信,為人民服務是快樂的,這個榜樣值得我們世世代代學習。通過觀看《張思德》影片,我深深體會到:一名普通共產黨員默默奉獻的偉大,偉大的事業,需要無數個張思德,偉大的人民,需要永遠的「為人民服務」。在張思德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中國人骨子裡的那種朴實、謙和、善良,是一種人內心本能的、涌動著的自我奉獻的精神。
這部影片的現實意義在於: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丟,「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信念不能丟,新時期的黨員、幹部,應當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Ⅷ 一部愛國主義教育影視片的觀後感,500字左右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這周四,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閃閃的紅星》。影片反映了黨和紅軍為了窮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敵人進行著艱苦的斗爭。冬子的爸爸在戰斗中負了重傷,為了省下麻醉葯給其他紅軍傷員用,堅持不用麻醉葯動手術。手術中他渾身冒汗,但他咬緊牙關沒發出一聲呻吟。這需要多麼堅強的意志啊!冬子的媽媽為了掩護群眾轉移,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後在烈火中光榮犧牲。潘冬子從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氣,有膽量;他巧妙地躲過敵人崗哨的嚴密盤查,完成了給山上紅軍送鹽的任務;他巧改一字,使囤積居奇、勾結敵人的米行老闆損失上萬斤大米;他智斗兇殘的胡漢三,又親手殺死了這個大惡霸。看著這些精彩片斷,我既為他捏著一把汗,又從心眼裡佩服他。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閃閃暖胸懷……」每當我聽到這震撼人心的歌聲,便禁不住熱血沸騰。《閃閃的紅星》這部影片我太喜歡看了,閉上眼睛,一幕幕動人的情景便浮現在我眼前。
看著這部影片,我自己也彷彿置身於硝煙彌漫的戰場。每當看到紅軍戰士戰斗時陷入困境的場面,我恨不得沖上前去,幫助紅軍戰士把敵人消滅干凈。
看完這部影片,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應該加倍珍惜。如今,沒有了戰火紛飛、硝煙彌漫。我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裡,是在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的,沒有經過任何艱難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加倍努力,將來報效祖國,維護和平。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等著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樣,絕不向困難低頭,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去戰勝它;當遇到危險或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我要像冬子的媽媽那樣,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隨時准備獻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要像冬子那樣,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重任,把祖國的榮譽看得高於一切,從嚴要求自己,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以頑強的拼搏精神,爭做一名新時代的小英雄。
這部革命故事影片像導航的燈塔,處處照亮我前進的道路。它又像戰斗的號角,時時催促著我奮發向上,勇往直前,它是我心中的一顆啟明星!
《烈火金剛》觀後感

剛剛看完優秀抗日題材電視劇《烈火金剛》,震撼了我心,震撼了一顆愛好和平,追求幸福的現代青年的心。

在片尾,肖飛、丁尚武、林麗、齊英等英雄人物,或身縛手榴彈炸毀敵人正在修復的公路,或與敵人同歸於盡。在與戰友執行任務時力爭獻身、最後訣別的環節,隊長史更新忍悲送別戰友,雙目含淚,一個鐵打的漢子強忍內心的強大悲痛,通過向戰友一拍肩膀和後來端起搶來的機槍向鬼子憤怒激射的鏡頭描寫,淋漓盡致地突現了英雄的愛恨情仇。而肖飛身負重創,最終還是來到准備要炸毀的公路上,從容躺下,拉開身上捆綁著的數十枚手榴彈的導火索時,那一聲「戰友們,請向我投彈!」的大喊,更讓人看得熱淚盈眶,熱血沸騰。女戰士林麗奮力掙脫漢奸的阻擋,沖向敵群的英勇身姿,更是讓人肝腸寸斷,頓生無限敬仰、強烈的愛國主義革命情感。同時,對窮凶極惡的敵人更是充滿了無比的仇恨。片尾中的熊熊烈火,又一一再現了犧牲了的英雄們光輝形象。他們在烈火中重生、涅盤,在人民正義戰爭中歸於永恆。人民永遠銘記他們。

看完此劇,心中久久仍不能平靜,我們現代的愛國意識應該與歷史時期的英雄們是一樣的。但奮不顧身、為國犧牲或與邪惡抗爭的勇氣及對強寇頑敵捨命拼搏、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境界,筆者認為,現代的我們與英雄們是不可同日而語了。面對英雄,我們應該反思自己。要不,為什麼在和平的年代,經濟快速發展的如今,那麼多醜陋的行徑,罪惡的舉止,無人阻止或止而不絕?公交車上肆無忌憚的騷擾、偷搶;大街上圍觀惡人的揮刀行凶,以及那麼多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腐敗機構的橫行霸道,魚肉民生的種種惡行。這林林總總的新聞或消息報道的內容,都令人發指,深惡痛絕。

然而,造成人人自保,趨利弊避害、明哲保身及縱容犯罪的一系列根源何在?筆者認為,是浮躁的時代冰封了人們的愛心和正義感,無數個血淋淋的案件事實和身邊耳聞目睹的真實事例,也側面反映了機制的不公與經濟發展帶來的價值觀顛倒或泯滅。人們選擇了沉默,選擇了逃避,選擇了面對囂張罪惡的忍氣吞聲。究竟誰之過,到底誰之責?這個時代是缺少了英雄了嗎?難道是我們不需要了,還是英雄真的都已成為過去?

筆者深深相信,時代在變,但我們呼喚英雄的聲音依然熱切。讓我們呼喚英雄,創造時代的英雄。英雄歸來!

《張思德》觀後感
看電影《張思德》觀後感
看完《張思德》這部影片,感覺非常好。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用那麼多動人的真實細節,塑造了革命隊伍的各色人物。

張思德生活在一個革命大家庭里,這個家庭的每個人都很生動,特別是張思德和他老戰友的這份感情,是以往電影中不多見的。電影《張思德》沒有曲折的情節,熱鬧的場面,黑白膠片牽出平實瞬間,穿越60載歲月。一名普通的士兵,警衛——開荒——燒炭,艱苦的日子,平凡的崗位。出頭露面時他那麼笨拙,功名職位前他那樣淡泊。三過草地的老紅軍,班長一當7年,一整編,又成了戰士。別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裝在心中。他認保育院不幸失語的孤兒做兒子,用心血崔開朗朗童音;他拜炊事班精簡下來的老兵當父親,真誠的撫慰一抹晚晴。 這些都讓人非常受感動。這部影片讓我見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張思德。盡管一切是那麼平凡,然而,正是這種平凡產生了偉大。60年前,毛澤東主席的著名演說《為人民服務》,影響了幾代人。60年後,銀幕上的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動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張思德不計較個人得失,樂於造福他人的奉獻精神,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犧牲精神。一個少說多乾的張思德,用朴實和純粹折服了周圍的人,也讓60年後銀幕下的我們肅然起敬,久久回味。張思德詮釋著崇尚的做人標准:「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 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張思德29歲的短暫人生,13年艱苦卓絕的延安歲月,正是對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的生動詮釋。張思德不過是這偉大隊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後,一串長長的名字:雷鋒、焦裕祿、孔繁森...從打江山到掌政權,從改革攻堅到加快發展,一個個平凡的生命延長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華,黨的事業也由此一天天壯大。然而,無論形勢和任務有多麼不同,都不能忘記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曾經是成就我們事業的精神動力,未來還將輝映我們漫長而輝煌的征程。

Ⅸ 求張思德觀後感

張思德觀後感2007-04-15 21:16我是噙著熱淚看完《張思德》這部影片的。張思德,憨厚純朴,吶吶無言,用朴實和純粹折服了周圍的人,也讓61年後銀幕下的我肅然起敬,久久回味。

張思德是一個平凡的人。他1933年參軍入伍,當過勤務員、通信兵、警衛員,最高職務是個班長。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搞過生產,燒過木炭。生命歷程中,他沒有驚人的事跡,也沒有動聽的話語,「普通、平常,像清涼山上的草一樣,我們不注意到他們,往往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

張思德是不平凡的。毛澤東評價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張嘴。」 他純凈而不膚淺,憨厚連著忠誠。寡言的他一旦開口,讓人再難忘記:「不管幹啥子工作,都想著前線就在腳底下。」「硬不成一塊鐵,想當馬掌還當不上哩!」「走進革命隊伍是為了吃飽肚子,吃飽肚子長了覺悟,就該讓更多的人吃飽肚子……」。別人不願乾的活,他幹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盡善盡美。艱苦的日子,平凡的崗位,出頭露面時他那麼笨拙,功名職位前卻那樣淡泊。別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裝在心中。從不聲不響的舉止和點點滴滴的真情中,我們看到了一顆高尚的靈魂。張思德的可貴之處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著不平凡的貢獻,在他犧牲後回想起來才能用「偉大」來形容他的一生。銀幕上的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動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不計個人得失,樂於造福他人的奉獻精神,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犧牲精神,這種震撼力來自心靈深處的嚮往和追求。張思德,以他的行動詮釋了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他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為人民服務的詩歌。

偉大生於平凡,平凡成就偉大,而將兩者緊緊相連、融為一體的,正是那五個字——為人民服務。張思德29歲的短暫人生,13年艱苦卓絕的延安歲月,正是對這五個字的生動詮釋。他朴實得像延河邊的一粒砂,千萬粒細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涼山上一株草,千萬棵小草共同搖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機。於是,窯洞里出了馬列主義,黃土地哺育著一個政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揮著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戰爭……。張思德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聚集了許多普通中國人身上的美德——朴實、善良、助人為樂,他就是這樣一個既平凡又偉大的英雄。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東西:集體主義者的道德感,儒家傳統的光芒,信徒的獻身精神……。當年延安物質並不富裕,但人們精神世界是充實的,張思德就是那個年代的代表,民族的生命力也恰恰就在這個地方。但張思德不過是這偉大隊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後,一串長長的名字:雷鋒、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從打江山到掌政權,從改革攻堅到加快發展,一個個平凡的生命延長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華,我們的事業也由此一天天壯大。今天,時代發生了很大變化。然而,無論形勢和任務有多麼不同,都不能忘記這個本,丟了這個根。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曾經成就我們事業的精神動力,還將輝映著我們漫長而輝煌的征程。

閱讀全文

與張思德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下無雙電影插曲歌曲 瀏覽:883
印度大力男孩電影 瀏覽:264
如何販賣電影 瀏覽:781
2018戛納電影節關曉彤 瀏覽:864
電影韓國1 瀏覽:320
看電影嬰兒怎麼算 瀏覽:439
劉德華演的小光是什麼電影 瀏覽:311
歐美和孩子一起電影 瀏覽:336
電影暴風在汕頭哪裡開拍 瀏覽:802
小學生第一次看電影作文 瀏覽:545
2017年部隊題材電影 瀏覽:231
如何看英語電影學習 瀏覽:998
在獄中練習隱身是哪個電影 瀏覽:405
中國動作槍戰電影推薦好看的大片 瀏覽:66
倫理片桔子電影網 瀏覽:416
有成龍的電影大全 瀏覽:572
泰國的一部電影老師 瀏覽:985
吳孟達全部電影大全 瀏覽:641
沈陽鐵西大天地電影院 瀏覽:837
大傻拍的電影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