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推薦介紹一部講述IT或者是矽谷科技的電視劇,電影也可。
IT精英 矽谷精英 都是電影 很好看
Ⅱ 美劇《矽谷》第六季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美劇《矽谷》第六季的豆瓣評分是9.3分。
機智的編劇沒有把重點放在他們怎麼寫代碼這種觀眾絲毫不感興趣的點上,而是在塑造人物,製造戲劇沖突上下足了功夫。主角們都很呆萌,交流障礙梗,以及各種舉動讓觀眾忍俊不禁。話很少,卻句句戳中笑點。
Ⅲ 如何評價電影《矽谷傳奇》
1997年7月,史蒂芬·列維問喬布斯,他是否看過TNT出品的一部傳記片《矽谷傳奇》,這部電影主要關於他和比爾·蓋茨之間的關系。喬布斯在播出的第一晚就收看了這部傳記片。他表示:「我記得,當我第二天走進蘋果時,所有人都在看著我,想知道我在想什麼。那一晚,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來到我家。他和他的朋友,以及我妻子和我一同觀看了這部片子。這是一部粗魯、氣量狹小的片子。不過作為一名演員,諾亞·懷爾(Noah Wyle)毫無疑問對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我的行事方式和習慣。因此我第二天打電話給他,告訴他他完成了出色的工作。這部片子很糟糕,但這就是人生。」
Ⅳ 小哥哥小姐姐們,求美劇推薦
與電影市場不同,2018年的美劇市場不僅競爭激烈,到目前為止尚未出現一部現象級的美劇作品。除此之外,新、老劇集被砍的數量也是歷年同期之最。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各家平台對收視率的要求之外,還有一點就是2017年底到2018上半年的冬、春季檔新上美劇數量也非常可觀:僅2018上半年就有70部新番美劇開播。這么多的美劇,即使像美叔這么敬業的人也不可能全部看過來……今天美叔跟大家分享10部2018年新上的美劇,根據其在爛番茄、 Metacritic、IMDb以及豆瓣的評分做一個排名,如果你最近不知道看什麼的話,可以挑幾部瞧一瞧。
No.10《最後的匪幫》(The Last O.G.)——首播日期:2018.04.03
《殺死伊芙》海報
爛番茄:97%;Metacritic:83;IMDb:8.7;豆瓣:8.7;類型:懸疑/驚悚。
BBC America驚悚美劇《殺死伊芙》應是春季檔中最受矚目的新劇了。《實習醫生格蕾》(Grey's Anatomy)女星吳珊卓(Sandra Oh)以及《白公主》(The White Princess)女星朱迪·科默(Jodie Comer)搭檔雙主演。首播前已獲得第二季續訂,而第一季的表現也的確沒讓人失望。不僅評價高,在收視率方面也不斷突破,成為BBC America歷年來表現相當傑出的劇集之一。該劇故事改編自盧克·詹寧斯(Luke Jennings)的中篇小說,講述軍情五處職員伊芙聰明敏捷,對於內勤工作感到無趣,她的生活因追緝優雅的精神病態殺手維拉內娜後開始改變。
Ⅳ 美劇《矽谷》里Gilfoyle在現實中是什麼樣的
《矽谷》這部美劇當中的Bertram Gilfoyle在現實生活當中不僅有才華,還有財富,顏值還高,絕對是許多人心目當中的男神。Bertram Gilfoyle的身上充滿著許多的矛盾,與其它的程序員不同,Bertram Gilfoyle從小喜歡寫程序,但也狂愛搖滾音樂,同時是名撒旦信徒,編程的天賦極高,簡直比男主角還要出彩。
通過以上的介紹,Bertram Gilfoyle這個角色在現實生活中一定是高富帥,並且極其有才華的男子。這群天才程序員聚集在科技世界的中心,成為了許多人非常羨慕的對象,可是這些看上去非常成功的人,四位不善於交際卻又非常聰明的程序員在一系列的商業爭奪戰中一觸即發。
Ⅵ 矽谷傳奇, 講的是什麼/<有什麼人》
電影《矽谷傳奇》是部描述蘋果公司與微軟的,非官方授權的傳記式電影。電影改編自保羅·弗列柏格(Paul Freiberger)與米迦勒·史文(Michael Swaine) 所撰寫的《矽谷之火》(Fire in the Valley: The Making of The Personal Computer)。電影由馬汀·伯克(Martyn Burke)編導,於1999年在透納電視網(Turner Network Television,簡稱T.N.T.)播出。
Ⅶ 類似《社交網路》、《矽谷》這樣的電影還有哪些
引言:其實有很多影視作品,它都會展示現實中的生活,比如說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之下,確實會有一些人在努力的行動,並且去推動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像《社交網路》和《矽谷》這樣的一些電影,那麼除了這兩個電影以外,還有哪些電影是類似的呢?
實際上還有一部電影,非常的值得期待,那就是《史蒂夫喬布斯》,史蒂夫喬布斯是蘋果公司的創始人,而且他本人的一生也充滿了傳奇色彩。索尼公司購買了《史蒂夫喬布斯》傳記的電影拍攝權,然後會根據對於史蒂夫喬布斯的采訪以及同事和作者之間的評價,從而更全面的向觀眾展現史蒂夫喬布斯的一生,這樣的一個電影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Ⅷ 介紹幾個描寫矽谷企業的商業電影
矽谷的企業著名的就微軟,谷歌,蘋果,惠普,intel,還有最近的facebook。《矽谷傳奇》是關於微軟和蘋果的,《社交網路》是關於facebook的,都是不錯的電影看看吧
Ⅸ 十大美劇推薦
1.《愛死亡和機器人》
豆瓣評分:9.2 (298739人評價)
(Love, Death & Robot)不得不說,眾人的眼光是雪亮的,《愛,死亡和機器人》真的很好看!這部動畫短片合集由18部分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鍾。整體涵蓋了奇幻、恐怖、科幻以及喜劇等不同的類型。
2.《我的天才女友》
豆瓣評分:9.3 (112112人評價)
(L'amica geniale)為什麼我這么想推薦它給你們?因為看完這個劇,真的太觸動了。那種感覺就像是有人在關心並觸摸自己的童年。同時,也讓我想起了自己生命中很多決定性的瞬間,以及那些走散了的朋友。尤其是最後一集,真的太戳心,這樣完美的結局值得五星推薦!沒看過原著的我,看完有種立刻馬上去看原著的沖動。
3.《我們這一天》
豆瓣評分:9.5 (135169人評價)
(This Is Us)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愛情喜劇片,看了以後,讓人瞬間對生活又充滿了希望。仔細看第一集,其實充滿了各種支離破碎。但是,越往後看就越發的能感受到,它帶給觀者們的無限溫度。本劇一共18集,每集差不多50分鍾,每一集都能發現很多打動人心的細節。所以...接下來的時間,就讓淚水來得再猛烈一些吧!
4.《矽谷》
豆瓣評分:9.1 (45299人評價)
(Silicon Valley)第六季在豆瓣上拿到了9.4的高分,這樣的評價也算能安然謝幕了!心裡莫名的有些傷感,有點不舍..一群天才科技宅男, 一起住在美國矽谷的某人家寫APP, 全世界都知道,這里是夢想的搖籃,也可能是夢想的墳墓。一天其中一個人開發的演演算法, 能壓縮資料之類並在投資人大賽中獲得冠軍, 且引起矽谷許多公司大大關注, 而成立屬於自己的公司。
5.《小謝爾頓》
豆瓣評分:9.2 (77440人評價)
(Young Sheldon)我希望它能續訂到第十季。真的,這一家人太可愛了。三孩子簡直就是天才級的選手。劇中的奶奶總是能讓人笑中帶淚。小耳朵是什麼可愛的小天使吶!哈哈!爸爸媽媽哥哥妹妹也都很暖。感覺比生活大爆炸還好看呢!嘻嘻!(插播一句:生活大爆炸也迎來完結季了...)我看的時候,是攢了好多集,專門抽出來一天時間,一口氣刷完的,很過癮!
6.《絕命毒師》
豆瓣評分:9.0 (163585人評價)
(27156)哇哦,這部劇厲害了。豆瓣近10萬人給它打出了9.6的高分。絕命毒師是自己最愛的美劇之一,其中最喜歡的人物毫無疑問當屬老白。可是老白這悲慘的一生,著實令人難過啊。用一句話總結老白的一生,就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7.《傲骨賢妻》
豆瓣評分:9.0 (62744人評價)
(The Good Wife)本劇導演畢業於哈佛法學院,因而劇里豐富多彩的法律知識,也很接近生活,故事情節的轉換極其迅速,涉及到的實例也全是來源於那時候的時事熱點,無形之中便對觀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難以置信》
豆瓣評分:9.2 (44862人評價)
(Unbelievable)推薦這部劇的時候,我猶豫了下。因為題材有點讓人揪心,看的很壓抑。一部看了令人氣憤到發抖的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花季少女被性侵後發生的經歷。然而,摧毀她的不是性侵本身,而是這個惡心的社會。一口氣看完8集,有點頂不住!(建議分開看)最後,說下:「警察一遍又一遍地問瑪麗案發的經過,這就相當於一次又一次的二次傷害」。
9.《摩登家庭》
豆瓣評分:9.4 (90835人評價)
(Modern Family)這部劇確實夠「時尚」,在這部劇以前,情景美劇我也看了許多 老友記、老爸老媽浪漫史、生活大爆炸……沒有一部劇和這一部一樣,有一集還全用iPhone和iPad拍出來的,沒有尺度大和太污的故事情節來吸引目光,沒有無底線,沒有罐頭笑聲,乃至還是用偽紀錄片的方式拍攝的,就這樣一個風格為家庭的搞笑情景劇,觀眾們點評、獎項、人氣都得到 了巨大的成功。
10.《無恥之徒》(美版)
豆瓣評分:9.3 (73626人評價)
(Shameless)不知不覺也第十季了。目前,開播豆瓣飆到了9.6,評分還是蠻高的。講真,追一部劇追到第十季,也是不容易呀!(此處應有掌聲...)
Ⅹ 《矽谷》為何被評為每一個創業者都該看的美劇
談到高科技,大洋彼岸的美國矽谷,無疑是全世界最為火熱和成熟的地帶。矽谷在運轉中所產生的創業文化和投資理念,也不失為我國高科技的一個重要參照。因此,今天,我們就用一部豆瓣9分+的美劇《矽谷》,來了解下美國高科技領域,投資者與創業者之間的運轉法則。
男主公司的產品在展覽會上一鳴驚人,引來了大批投資者。公司估值也是越來越高,正當男主激動不已時,一位投資人卻告訴他:你拿了這么多錢,反而會毀滅你自己。原因很簡單:資本需要的是每一輪都增值,這個游戲才能夠持續的玩下去。
如果一開始就接受高估值,那麼下一輪就很難報出更高的價格。而如果先進入的人虧本,那麼就不會有下一輪的玩家進入,公司就很難啟動下一輪融資,繼而陷入困境。其實,這個道理也很簡單,無非就是中國的一句老話:步子太大了,咔嚓,容易扯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