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豆瓣電影《長城》得分只有5.3,什麼情況
個人認為豆瓣有噴子刷差評。雖然此片不算經典但是至少在及格線沒到5.3的地步,給個7分的及格還是可以的(畢竟錢不是白花的,雖然不中不西的劇情槽點確實讓在下想噴兩口)
B. 長城這部電影好看嗎
確切的說《長城》這部電影並不好看,而且也不被更多的觀眾所認可。盡管它的豆瓣評分是很高的,但是這部電影除了宏大的場面,怪誕的情節,大腕雲集,高昂成本之外,就再也沒有什麼焦點了。
拋除「中國製造」這個元素,《長城》就是那種最標準的好萊塢二流高概念電影.
它有一個看似很酷的點子,但骨子裡還是好萊塢練習了一萬遍的萬金油模版,角色性格、劇情走向、沖突設置,所有起承轉合都在套路之中,一點意外都不給你.這樣的電影好萊塢一年能拍幾十部,如果資金充裕,他們還可以批量生產更多,甚至給你貼牌.是的,我說的是「生產」,而不是創作,《長城》就是一部非常流水線的電影.
《長城》,是「傳奇影業」出品,全好萊塢製作班底,張藝謀執導的一部奇幻與魔幻類型的3D動作片,將由好萊塢演員馬特·達蒙、威廉·達福、佩德羅·帕斯卡與中國演員劉德華、景甜、張涵予、彭於晏、鹿晗、林更新、鄭愷、陳學冬、黃軒、余心恬、劉瓊、王俊凱等共同出演電影.《長城》講述了一支精英部隊為保衛人類,在舉世聞名的長城上演生死決戰的故事.
C. 電影《長城》好看嗎
可以去看豆瓣的影評,個人覺得不好看,但也有可取之處,就是把中國傳統文化跟商業片模式聯系起來,有利於中國擴大中國文化傳播范圍
D. 豆瓣評分可以作假嗎
首先,任何影評網站都不可以作假!
第二,為什麼有些國產電影評分過高沒人說?評分低了就一大群人出來大吼大叫?
水軍和黑子都是電影公司雇的,豆瓣和普通觀眾能得到什麼好處?只有能得到利益的人才會費那麼大心思雇水軍和黑子。水軍和黑子多了,豆瓣的公信力下降了,觀眾也越來越不敢去看國產電影了。我現在就不願意去看國產電影,因為很多口碑高的看了都不喜歡,所以怕買了票後悔!除非是確信這部電影確確實實高口碑,比如老炮兒。所以第三:水軍和黑子傷害的是豆瓣和觀眾。豆瓣也是受害者!!!
第四:為什麼現在人們那麼關注豆瓣評分?以前去看一部國產電影,只要票房高,有大明星就一大群人去看,比如煎餅俠。在中國拍電影太容易賺錢了,誰都能當導演-郭敬明。所以電影也就越拍越爛了。正兒八經的導演也不認真拍電影了,馮小剛就拍了私人訂制這樣的巨爛電影。他們都被錢寵壞了。 但是從2016年開始我就感覺觀眾學聰明了,一些口碑很差,很爛的電影票房走向都會越來越低。因為觀眾現在看電影不會只看票房好不好,也會看口碑高不高,不會盲目觀影了。這是好事,以後國產片就會更多的去考慮影片質量。那些隨便什麼人整出來的亂七八糟的電影就沒人看了。
此次豆瓣明擺著「黑」《長城》!豆瓣的專業影評人給《長城》打的是「爛片」的分數。但《長城》真心不是「爛片」!
豆瓣可不可以作假我不清楚流程,但某些人是明擺著可以「昧著良心」作事的!
E. 為什麼豆瓣上《長城》的評分那麼低
看完之後有種憤怒感,我給了最低分。片子劇情太扯蛋了,不符合人類的主流價值觀,一部中國版的奧特曼,其次,劇中中國女人勇敢,男人怯懦,外國男人勇敢.......,作為一個中國男人,看得火大。最難忍受的是,這樣的爛片卻冠以「長城」的名字,簡直有傷民族尊嚴,火大,直接給最低分。
F. 電影《長城》豆瓣突然涌現的那麼多噴子怎麼回事
本來就是個爛片!
為什麼中國拍不出自己的「魔戒」
文/夢里詩書
好萊塢特效團隊以及高昂的製作經費,確成為了張藝謀完成這部中國特色奇幻大片的奠基,而對於如何塑造宏大的場面,對於他來說更可謂是輕車熟路,但正是如此精湛的金玉其外卻敗於了一個滿是襤褸的故事,那牽強附會的打怪套路,使《長城》這個熟悉的命題,看來又是如此的陌生而蒼白。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的腦海中其實不止一次的閃現出昔日《魔戒》的身影,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一部讓人尤為感概的作品,當那戰場不再是臆想的古堡而變成了巍峨的中國長城。當那身著的不再是西式的騎士裝束,而變成了華麗的中國鎧甲,對色彩美學的運用更是行雲流水的融入其中,讓人如此清晰的所見張藝謀過人的導演魅力,如若這部電影能完全摒棄故事不談,那麼毋庸置疑這是一部尤為出色的中國電影。
其實當映前看到這部電影居然是由五位外國人,而沒有一個中國人參與編劇的時候,便已然扼腕這部帶著美式思維腳鐐跳舞的中國電影即便是請彼得·傑克遜來導也必然是一部庸作,這五位編劇雖然有著同男主馬特·達蒙在《諜影重重》合作多年的托尼·吉爾羅伊,以有著已然懷抱奧斯卡小金人的愛德華·茲威克,但這些人在編這部作品時候的核心思維,決然不會將故事性擺在電影的首要位置,而是想著如何將一個突兀的外國男主馬特·達蒙融入到這場中國打怪攻防戰中。
當我們順著這個邏輯再來看這部作品的時候,其實就已然可以明晰《長城》與有著宏大世界觀背景為依託的《魔戒》雖然在特效上並沒有太大的差距,但從劇情來看二者根本就不再一個等級,《長城》只是一個塗有中國外表,而沒有中國靈魂的美式英雄與美女的爆米花電影,這樣一部特效喧賓奪主的作品中,當然也就不需要一個擁有何般前世今生的超強反派,如同上個世紀《星河艦隊》的母蟲梗來套用猛獸饕餮就剛剛正好,可以說五位好萊塢編劇的好萊塢思維已然將電影的劇情性扼殺在了搖籃之中,所以自覺電影如此糜爛的黑鍋,真的不應該全部由導演張藝謀來背。
除開電影劇情的詬病,這部中國式大片,同也將中國式大片的問題最大程度的向世人展露無疑,如果說好萊塢大片是一個鑄就演員的熔爐,那麼中國式大片則是一個明星拋頭露臉的集中營,或論資排位,或看其人氣背景,來安排那已然就並不太多的國人戲份,如此的走馬觀花,不僅難談何般演技可言,不同人物的人物性格更尤為空洞,如果說電影劇情的不力還能將其推給編劇,但人物的尷尬無力卻是中國電影唯明星論,唯票房論自釀的苦果。
難成經典的《長城》,不過就是一場中國元素與美國文化與特效的不成功試水,它所暴露的問題既在於美國編劇來寫中國故事的荒唐不經,也有著中國大片的好大喜「星」的大而無當,當面對強勢的好萊塢我們不但沒有技術甚至連劇本都是人家寫好的,還有著自已的一身毛病,這樣的我們又能拿什麼去拍一部真正意義上屬於中國的「魔戒」?!
G. 為什麼張藝謀電影《長城》的豆瓣開局評分又是這么低
從文化角度出發,長城雖然以長城為背景作的故事,但是卻不是中國文化中的元素,充滿了歐美魔幻氣息,讓人感受不到本土文化的氣息。就跟《封神》一樣的被人詬病。雖然技術上很有氣勢,但失了底蘊。
H. 如何看待《長城》豆瓣評分還不如大爛片《新哥斯拉》
長城不是給國人看的,是給外國人看的,外國人喜歡宋朝,主角也是外國人
I. 電影長城豆瓣影評多少分
J. 豆瓣電影評分,讓我如何再相信你
正在全國上映的賀歲檔3部國產影片《長城》《擺渡人》《鐵道飛虎》,都正面臨巨大的輿論風波。
先是《長城》上映後,微博大號「褻瀆電影」踐踏評論底線,發布「張藝謀已死」進行惡意人身攻擊,引發口誅筆伐;後有豆瓣為《擺渡人》惡意刷一星事件,再次掀起軒然大波。
雖然這些影片確實在藝術質量上尚存缺陷,但不可忽視的是,個別大V、公眾號為博眼球、圈粉絲、流量變現等目的,發布惡意的、不負責任的言論,嚴重破壞了中國電影的生態環境。
進入互聯網尤其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諸如豆瓣、貓眼等一批網站密切對接觀眾、為觀眾提供上映新片信息、觀影指導和購票服務,在推動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今年歲末賀歲檔市場到來之後,豆瓣、貓眼對於3部主打檔期新片的評分,則令人大跌眼鏡。
以12月27日19點左右的評分來看:
在豆瓣上,《長城》評分5.5分(101551人評價);《擺渡人》4.4分(43311人評價);《鐵道飛虎》5.7分(12623人評價)。
在貓眼平台,《長城》觀眾評分8.4分(40.1萬人評分),專業評分4.9分(45人評分);《擺渡人》觀眾評分7.8分(10.9萬人評分),專業評分4.9分(22人評分);《鐵道飛虎》觀眾評分8.5分(5.9萬人評分),專業評分5.2分(21人評分)。
在這些低評分的渲染下,不少觀眾對賀歲檔國產影片大失所望,甚至因此拒絕觀看國產影片。但事實上,這些評分是否客觀?評分形成的背後又暗藏怎樣的玄機呢?
豆瓣電影評分,讓我如何再相信你?
截至12月27日19:00,在豆瓣上,共有4.33萬人評價《擺渡人》。其中,40%網友給出1星,22%的網友給出2星,21.8%的網友給出3星,9.6%的網友給出4星,6.6%的網友給出5星。
關於豆瓣網的評分機機,豆瓣網創始人楊勃曾解釋:「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0到10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鍾,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然後,《擺渡人》23號零時開始公映,影片片長128分鍾。可在影片第一場排片放映還沒有結束之前,豆瓣就出現了上千個1星評分。更為蹊蹺的是,一些高許可權真實賬號的4星、5星的評分「被」消失,1星卻完整被保留,總共有200-300條電影評論被清理且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