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催眠大師觀後感800字
催眠大師觀後感
這是一個大家都有病的時代!高速的生活,繁重的壓力,難測的人心,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撲面而來,避之不及。自閉症、失眠症、恐懼症、焦慮症、學習逃避症、網路綜合症、強迫症、更年期綜合症、離退休綜合症,還有潔癖、神經衰弱、癔病等等,總有一招擊中你。所以也難怪有人說這年頭要是不得個抑鬱症,連上街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了。這心理疾病多了,治療心理疾病的就也多了。催眠,就是一個治療心理疾病的好辦法,所以,也就有了反映催眠治療心理疾病的這部電影——《催眠大師》。
事業有成的催眠大師徐瑞寧(徐崢飾)經營著一家私人心理診所,專治各種疑難雜症,憑借高超的催眠手法治療患者心理上的傷痕,堪稱妙手回春。賺錢不說,更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到哪兒都是專家,還在學校給學生講課。不過好景不長,在老師的介紹下,他認識了一個自稱有著「陰陽眼」的特殊病人任小妍(莫文蔚飾)。本來,徐瑞寧並不想看這個病人,因為妄想症並不是很難治療的心理疾病。但架不住老師與同窗好友再三叮囑他這個病人「有古怪」。一向喜歡挑戰的徐瑞寧欣然接待了這個病人……於是,一場醫患之間催眠與反催眠的高智商燒腦大戲就此上演。
B. 如何評價電影《催眠大師》
曾幾何起,國產小成本商業片往往意味著漏洞百出的劇情、毫無名氣的卡司和不忍直視的畫面,幾乎成了爛片的代表。然而此片打破了這一固有印象,確實是近年來少有的良心電影。此片有三個優點,值得對國產電影還抱有一線希望的觀眾去掏錢支持一下,簡要敘述如下。
1、在劇情合理的前提下開始嘗試更復雜精巧的敘事結構。
所謂「燒腦」、「解謎」其實名不副實,此片對智商其實並無太高要求,正常觀眾完全可以理解劇情。而事實上,故事本身不過是一個相互催眠且結局反轉的故事,觀影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觀眾應該能猜到一個大概,這也不是我想誇贊的。我真正想誇贊的是,本片雖然是一個並不復雜的故事,但講述故事的過程卻一波三折,頗有聽馬三立老師相聲的感覺,整個影片對敘事節奏的把握、驚悚氣氛的渲染和懸疑的層層遞進都做到了以往國產電影不曾做到的地步。雖然前半段莫文蔚入場的節奏稍顯拖沓,但中段和結尾把握的相當好,張弛有度。我本人偏愛那種在方寸之間騰挪輾轉,極盡變化之能事,能充分體現編劇和導演匠心獨運的類型片,本片雖不中,亦不遠。在主線劇情上,徐崢和莫文蔚其實一直沒有走出那個房間,在這樣一個密閉狹小的空間內完成了這樣一部帶有反轉、懸疑和驚悚的影片是難能可貴的。更可貴的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劇情合情合理的基礎上的。本片邏輯縝密,無明顯破綻和硬傷,充分體現了編劇正常的智商水準和對觀眾智商水準的尊重。這在腦殘遍地,奇葩眾多的國產電影市場,簡直就是夜空里閃亮的星星。
2、引入了新鮮的題材,證明我們在電影院還能夠看到除了情情愛愛和家仇國恨以外的東西。
國產電影市場的一大特點就是愛抄,一旦一部電影火了,立馬100個同類型電影跟風上馬,其中99%還模仿的很拙劣。於是乎我們在當下的電影市場就只能被迫而又無奈的去遇見各種西雅圖,去致你我他媽的青春。本片正片開始前大概有七八部其他電影的預告片,我記得有一部是槍戰、一部是喜劇、一部是主旋律,一部是愛情,還有一部沒有鬼的鬼片。為免被查水表,我就不黑它們了。但是,假如一個像我這樣的觀眾,已經看過500+的上述題材的電影,已經審美疲勞的狀況下,我還能看什麼?就像你已經吃膩了熱乾麵豆皮油條包子,還能不能對老闆說來碗豆腐腦呢?
這部影片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催眠雖然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概念,但在國產電影里作為一種核心主打元素想必不多,本人看片不多,不敢說國產電影首次,但就我個人觀影經歷而言是第一次。本片的主題其實是一個很平常的主題:關於救贖與原諒。然而包裹在【催眠】這樣一個新的外衣下,反而讓人耳目一新。如今的電影,橋段被用爛,顛覆性的創新很難,於是新瓶裝舊酒也不失為一種微創新。至少,這種嘗試給當下的電影市場帶來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原來懸疑劇可以有這樣的題材,原來驚悚劇可以這樣拍。很早之前我吐槽過這樣一句話:想看一部不腦殘不做作接地氣的國產商業電影很難,而想看一部不腦殘不做作接地氣且沒有床戲的國產商業電影更難。現在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希望。我預測後面立馬會有10部以上的跟風之作,不妨拭目以待。
3、畫面和特效開始為劇情服務,不再喧賓奪主,最重要的是——不靠3D騙錢。
廣大國產電影的觀眾想必深受3D之苦:坑爹的畫面,除了字幕3D,其他都不3D;昏暗的光線,帶上眼鏡,眼前的世界陡然一暗;高昂的票價,本片3D,團購的請多加10元。更別提近視眼鏡外還套一個眼鏡的痛苦了。這些都是拜無良的國產電影所賜。我本人一直堅持認為,除了A片,80%的電影根本不需要搞成3D。本片就很良心的拋棄了這種惡劣的作風,只有2D版本,真是喜聞樂見。
此外,國產電影的畫面和特效大於劇情是常態,台詞也多不是人話。比如拿獎宗師。(你拿獎再多又有何用,我就是想黑你一下。o(╯□╰)o)雖然看上去很美很牛逼,但電影最核心的故事卻是支離破碎的。這其實是一個不好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形式大於內容的結果,就好比魏晉名流整天酗酒嗑葯瘦成皮包骨頭還要佩劍一樣,那畫面太美我簡直不敢看;又好比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極盡華麗誇張之能事不過是吹了一個好大的牛。當然,國產電影沒有這么極端,但卻有這樣的趨勢。當年韓文公發起古文運動,主張破駢為散,文以載道。我覺得在電影圈,也有必要來這樣一場古文運動。
以上三點,在一部國產電影中同時出現,實在難能可貴,理應支持一下。而本片兩大主演:徐崢和莫文蔚。徐崢一直是我最喜愛的大陸中生代男演員,沒有之一。雖然固有的喜劇印象會讓觀眾偶爾出戲(我看的那場觀眾們確實笑場了),但徐崢的形象和演技駕馭此類影片確實游刃有餘。我只想建議說:不要拍泰囧這種無瑕疵卻平庸的電影了,多嘗試這樣有新意的片子吧。而莫文蔚簡直帥到爆,抽煙的姿勢完全秒殺我這種屌絲。好吧,再說下去就成腦殘粉了。說點實際的:
橫向對比同檔期影片,
《超凡蜘蛛俠2》——抱歉,我不喜歡熊孩子,哪怕他有超能力。更何況還是2。
《同桌的你》——當青春還在我身邊,你就逼我開始懷念?
《冰封:重生之門》——天吶,這是一坨什麼東西?
《里約大冒險》——雖然評分很高,但如果不是帶著熊孩子還是不要去看動!畫!片!了吧。
《超驗駭客》——你確定要帶著你們家的文科生妹子去看這個?
so,你看看,你還有什麼選擇呢?選擇這部有誠意,有良心,尊重觀眾智商的電影吧。
C. 如何評價電影《催眠大師》
挺好的
D. 一篇大約五百字的《催眠大師》觀後感
飛屋環游記 觀後感 《UP》怎麼會翻譯成《飛屋環游記》我是想不通的啦,不過看電影,「飛屋環游記」也還算貼切。??影片開頭,我就一直在猜誰將會是影片的主人公駕駛著飛屋去旅行,小男孩?小女孩?看著看著,怎麼味道變了?在不知不覺中,在一根根領帶的變換中,在儲蓄罐一次次的砸碎中,在高樓大廈一座座平地起中,心情時而歡喜,時而浪漫,時而憂傷,最後變得沉重,短短幾分鍾的影片,過完了人的一生。婚姻的忠誠、浪漫;生活的平淡、挫折在簡單的愛中詮釋盡。鋒迴路轉,這不是影片的結束,而是真正的開始。??由小女孩變成的老婆婆先離開由小男孩變成的小老頭,從此,老頭兒在充滿幸福回憶的小屋裡孤單地等候老去。除了回憶還是回憶,除了思念還是思念。??當四周的現代建築物即將吞噬掉這小屋時,老頭兒捍衛的不只是這小屋,更是對妻子、對以往幸福生活的懷念。面對社會的強勢,他選擇了逃離,去追尋和妻子共同的夢想——仙境瀑布。刺激的旅程開始啦——??有了追求,人才會有精神。老態龍鍾的糜糜老頭在屋子由幾千個氣球飛起來的剎那變得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充滿了力量,一下子好像年輕了許多。??貫竄整個影片的意念是——執著。對夢想的執著追求,契而不舍,何時行動都不算晚。小女孩的夢想是去仙境瀑布探險,夫妻倆的一生都在為這個夢想做准備。一次次的現實挫折讓他們的夢想一次次無限期的延後,最後只剩下老頭兒了,他依舊沒有放棄他們共同的探險夢想,老頭兒帶著角角落落都是幸福回憶的小屋一個人上路了。??小胖子小羅,也是一個執著的傢伙,從他出場自我介紹就可以看出這執著勁堪比老頭的固執。為了得到一個幫助老人的徽章他意外地被帶上了飛屋,跟著老頭一起探險。??孤獨。老頭兒很孤獨,小羅也很孤獨。老頭兒是因為沒了心愛的人而顯得特別孤單;小羅是因為沒有父母的陪伴而孤單,得到徽章只是為了能讓爸爸陪伴一會兒。兩個孤單的人一起互相陪伴,互相鼓勵,互相補充,世界才顯得圓滿、充實。一老、一少、一狗坐在街邊數汽車,這是電影的結束畫面,也是人類渴望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