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星星的孩子從心理學角度的觀後感
母親是不會放棄本人的孩子,無論他們的安康與否。在每年的4月2日,這個特殊的、被稱為「世界自閉症日」的日子裡,我們每個人能否也應該留意這些自閉症患兒及他們的親人,想想為他們做些什麼,給這些孩子多一些關愛與了解。在今年母親節上映的影片《星星的孩子中》,就把焦點對准了自閉症兒童及他的母親這個弱勢群體。這部影片講述了梁靜飾演的母親從內蒙古帶著自閉症的兒子到廣東東莞尋覓父親的故事,在片中母親用繩子綁在兒子的腰間,就是怕在新的城市兒子走失,這根繩子聯絡著母子兩,同時也是母親心中的繩子。面對有自閉症的兒子,母親顯得很無助,在孤獨生疏的城市,面對茫茫人海,不知該去往何處。影片的動人之處在於緊湊而充溢人情味的劇情,他關注了被無視的人群,試圖過關大熒幕去喚醒人們心中的柔軟。在《星星的孩子》中,梁靜塑造的很到位,與之前在《夫妻那些事》中的作女那依截然不同。母親是矛盾的,母親找到了職業也找到了男人,這時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就成為母親重生活的障礙,選擇重生活就得放棄兒子,母親試圖放開手裡的繩子,卻怎麼也做不到,她也不清楚本人再做什麼,該做什麼。總體上,這是一本主打溫情,反響社會難題的電影,值得一看。這是關於電影星星的孩子從心理學角度的觀後感的解答。856
② 電影《心靈捕手》觀後感
[電影《心靈捕手》觀後感]婚姻咨詢師楊昌東整部電影觀看完,還是深受啟發,教育和感人的,作為心理工作者,觀看這樣的電影收益頗豐,也是受教育的過程,很有必要,電影《心靈捕手》觀後感。看完後更加映證了我的老師《性格的力量》的作者楊濱老師的一句話,"天下沒有不可溝通之人,只是沒有找到與其溝通方法的人。"主人公威爾從小生活在缺少父愛,受家庭暴力,繼父粗魯、冷酷、虐待,三個寄養家庭,母親再婚重組家庭長大,在皮鞭棍棒恐懼沒有安全感環境成長。因此,變得乖戾和粗暴;小孩在批評中長大,他就學會指責;在敵意環境中長大,他就學會大家;他從小生活在暴力、責罵與教條的家庭環境中,因此心裡埋下了恨、敵意、不信任與僵化的種子,恐懼真相,淺表自信,缺乏直面真相的勇氣,在與女朋友爭吵中便可看出,他的現實覺知能力出現了問題,為了遠離真相,他用欺騙自己和欺騙別人的方式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一團難以辨認的迷霧,他不敢帶女朋友去見他的家人,欺騙女朋友說他有很多兄弟姐妹。在沒有遇到數學教授和尚恩心理醫師之前,威爾的心靈至少是在這團迷霧中迷失了方向,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沒有人生目標,沒有追求,他寧願和朋友去干苦力也不願發揮自己的天賦為國家安全局工作,他有很強的心理防禦機制。威爾的童年收獲了太多的痛苦,給他童年幼小的心靈帶來太多的傷害,所以,對他來講,真相意味著痛苦,所以他討厭真相,哪怕真相一開始意味著快樂(就像他遇到了女朋友)但他仍深信這個快樂的背後藏著不可預知的痛苦,果然映證了他的潛意識,還是與女朋友分了手。造成其原因都要歸到威爾從小缺乏愛……心理防禦機制就像是止痛葯,它可以暫時地減少心理的疼痛,但它不會令引起心理疼痛的問題消失,威爾的乖張叛逆行為是因為從小就缺乏安全感,要恢復威爾的安全感就必須給他無條件的愛,心靈成長需要包容,威爾叛逆玩世不恭,捉弄人,喜歡惡作劇,打架斗毆,數學教授給他找了五個心理醫生都因他的不配合,反而捉弄,惡作劇式的把五個心理醫生氣跑了,因為威爾不信任他們,威爾從小到大心理扭曲的症結也不是這么容易打開的。但是,數學教授惜才如金,他相信威爾是數學天才,具有數學天賦。他相信只要治好了威爾的心理疾病,是能夠教育引導走向正路,成為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材,為國家甚至為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教授堅信他是數學天才,是怪才。但凡天才、怪才、鬼才,從小到大都有與眾不同的怪異表現,比如貝多芬、達爾文、牛頓、畢加索、愛迪生等。說到這我想起電視上曾報道過8歲小男孩性格怪異,但他在某一方面非常具有天賦,他就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但他的父母就是以為他有病,帶他到處看病,甚至去看心理醫生,想尋求和別的小孩一樣父母自認為所謂"正常"的孩子,其實我們大家經常都在講與眾不同,觀後感《電影《心靈捕手》觀後感》。當我們的孩子真正表現出某些特質,與眾不同的時候,又覺得不正常。家長們又自覺不自覺的陷入了從眾心理。有位心理咨詢師講的非常好,近幾十上百年我們的家長與我們的教育有關的,一方面又想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另一方面當我們的孩子某些地方表現出不同的特質時,家長又去打壓,抹殺孩子的天性,從而讓我們的孩子變得人雲亦雲,從而反過來又去埋怨孩子,其實不是孩子出了問題,是我們自己出了問題。只要引導得好,循循善誘,多給一點包容,多給一點耐心,多給一點愛,多給一點包容,都可以被感化,所以,數學教授去監獄保釋他,但提出兩個條件,第一要每天抽一定時間陪教授一起共同研究數學,二是固定的時間去看心理醫生,當威爾第一次去看心理醫生尚恩時,表現出不屑的神情,不配合,叛逆、戲弄、玩世不恭,威爾其實很聰明,他倒幫尚恩醫師分析起他的一幅畫了,前半部分,分析的不無正確,只是後半部分威爾表現出的不屑一顧,不尊重的態度激起了尚恩的憤怒,刺激了尚恩醫生痛苦思念的回憶,正如尚恩很愛他的妻子,很懷念他的妻子,所以不允許任何人對他逝去的妻子表現出不敬。否則尚恩將宰了他。當然當時威爾不知道他的妻子已去世,雖然威爾在尚恩面前犯了錯,可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大人要給他改錯的機會,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在犯錯、認錯、知錯、改錯的過程中漸漸成熟的,尚恩包容了威爾,包容能消冰融雪,隨即,尚恩醫師的一翻談話觸及了威爾,他說你沒有真正失去過,也就沒有真正擁有過愛,沒有真正經歷過很多事情,包括愛情;沒有資格站在這里高談闊論,誇誇其談,只是理論上一套,他問威爾你懂真正的愛情嗎?什麼是真正的愛情?你經歷過嗎?當看到這一段時,我不禁想起當年我年輕的時候在部隊,連長找我談話時說"你還年輕,很多事情看得多,聽得多,見多識廣;但未必親身經歷過,你以為你懂,但未必真的懂,看別人吃梨子和自己吃梨子,只有親口吃梨子的人知道個中滋味,正所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這可以通過後面威爾和女朋友的分手看出,真正愛情帶給他的快樂、幸福、滿足和痛苦、悲傷、無助、沮喪。"第二次見面心理醫生給威爾講他自己的愛情故事,表示對威爾的信任,威爾自己也曾說信任就是生命,尚恩慢慢地取得了威爾的信任,尚恩是在用心靈喚回心靈的回歸,第三次訪談開始慢慢地聽醫師的話了,叫他不抽煙他就不抽煙,但還是不講一句話,以沉默抗拒,等待咨訪時間結束,尚恩知道需要時間,得慢慢來,通過第四次見面第五次,等到威爾完全接受尚恩,這期間也是源自尚恩與老同學數學教授的激烈爭吵、數學教授有點心急,心情較急切,而尚恩卻說多給他一點時間,多給他一點自由,作為專業人員他知道威爾需要自由就像呼吸一樣重要,追的太緊反而會毀了他,兩個老同學就此發生了爭執,在爭吵中威爾聽的出尚恩對他的信任的愛護,信任的愛會減少人的心理疼痛和不安,就此,威爾完全的信任了尚恩醫師,對他敞開心扉…原來威爾的下身被混蛋刺傷過,養父虐待他,用扳手皮鞭打他,這些都導致他從小心靈就受到嚴重創傷,致使他恐怖,經常做噩夢,這些痛苦恐怖的陰影在童年一旦形成就很難揮之不去,甚至伴隨其一生痛苦,苦惱,變態,人格甚至發展障礙。當聽完威爾成長故事,讓觀眾不免眼眶濕潤,同情與理解,此時,尚恩醫師只重復一句話"這不是你的錯"威爾控制不住,放聲痛哭,十幾年的壓抑情緒,負性情結得以宣洩,哭是一種信任,人有安全感才會哭出來,至此,威爾的不良心情才徹底釋懷,心理隱患徹底治癒,走向陽光,有勇氣去追回他的女朋友,追尋嶄新的生活,追尋美好未來…威爾本質並不壞,他聰明,善良只是沒有找到與其溝通方法之人。作為心理工作者,如何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以及精湛的專業技能尤為重要。(西格蒙德心理咨詢中心·黎雪環上傳)MSN()〔電影《心靈捕手》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③ 心理電影觀後感
比如《希布》:
《希布》是一部冒險題材電影,又名《沙漠小野狼》。
影片主題單純直白,沒有表現復雜的地緣政治、人民階層與文化交叉,而是以小主人公希布在追隨哥哥的過程中,經歷重重危險和恐懼掙扎,最終超越痛苦的旅程為主線,單純從成長角度去闡釋了他的心理能量由弱變強的蛻變。
雖然它是一部冒險題材電影,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欣賞這部影片,我們能夠發現其中帶給我們的關於「成長」的探索。
影片中希布的好奇心,貫穿了影片的整個過程。
第一次對英國人的箱子感到好奇,他看到了英國人因為自己碰了他的箱子而發瘋,埋下了他繼續探索的慾望。
然後,在追隨哥哥一起踏上沙漠之路後,他又一次嘗試著窺探英國人的箱子,結果引發劇烈沖突。也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在後來哥哥遇害、自己掉進井裡時,成為希布不甘死去,並終於在不斷嘗試後努力爬出井口的力量來源。
而當希布救了殺死哥哥的壞蛋之後,迫於現實不得不聽從對方的安排。但是,當壞蛋讓他在火車站外等待,自己進去賣東西時,他依然是憑借自己永不泯滅的「好奇心」。
進入火車站里,看到了壞蛋的「真面目」,並最終等在火車站外用手槍結果了從站內出來的壞蛋,獨自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④ 論文格式寫一篇關於犯罪心理學電影的讀後感2000字
<<犯罪心理學>>的含義是一門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圖及反應的學科,和犯罪人類學相關連。這一門學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於有關「是什麼導致人犯罪」的問題,但也包含人犯罪後的反應,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學家也可以做為證人,以幫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學亦有處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為。
這本書僅僅十萬字左右,但是充分運用了犯罪心理學的知識。其內容真的太吸引人了。讓我在書中的情節中遨遊了很久很久...讀完這本書也讓我感觸頗多。好了,現在我就來介紹介紹這本讓我如此興奮的著作。
剛開始書中所提到的面具殺手,一次次的殺人,一次次的以一種非常變態的方式去善後,並且讓屍體非常快速的讓別人發現,讓我感到有點興奮。畢竟這么一個變態的殺手的背後肯定有更加有趣的故事。其次,那就是一個個的謎團和斷斷續續的描述,所以情節的跳躍下無法很清楚的弄清楚。這本書的最大特點是同時發生的事情分了好幾個段來描述。故事中的問題一扣接一扣,感覺上看我的思維還是很快就把握住了所有的細節。整本書從一開始就設下懸念,重重的疑問縈繞著我,殺手的一系列反常的動作,一些些點點滴滴的暗示,讓我被書中的情節深深的吸引,迫不及待的去搜尋每一個疑問的答案。直到文章的結局我才明白整個故事的究竟,找到了兇手。整個故事情節相當的精彩,文章結構循序漸進,環環緊扣,不留破綻。不枉費我這么認真的去讀。令我相當的有感觸。
本書從心理學觀點來探討犯罪問題,盡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闡述當代犯罪心理學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從罪犯和被害人的角度探討了犯罪的行為、 情緒和認知方面的問題。書中通過緊湊的故事盡可能全面而深入地闡述當代犯罪心理學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分析了犯罪心理因主 觀、年齡、性別、組織形式等而出現的各種差異,反映了當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討論了財產犯罪、暴力犯罪、毒品犯罪、職務犯罪等不同的犯罪心理。
我很喜歡這類的讀物,電影,看完書我又接著看了幾部犯罪心理學的電影,比如《沉默的羔羊》《七宗罪》等。在電影里我運用了書中讀來的知識細細的分析了其中含義跟隱藏的犯罪心理。我希望以後我也能多多閱讀這方面的書籍,豐富我的知識面。陶冶了我的情操。這樣也能讓我在今後的學習與工作中變得更好。《犯罪心理學》這本書真的不錯,強烈推薦大家看這本書。
⑤ 電影心理片《沖出逆境》觀後感,著重寫對自己的感受和啟發
一個被拋棄繼而被虐待的孩子,流浪後進入海軍服役,不安全,被壓抑,易被激怒。經過心理醫生的疏導、幫助,還有心愛姑娘的青睞和陪伴,終於讓他逐漸願意麵對曾經的傷痛,去追尋自己所受的痛苦的原因和那夢中的家園。最後得償所願,曾經的夢境成事實,釋然。而其實他的成長也讓心理醫生自己的問題。童年的傷痛,對孩子的破壞力是蠻強的,即使成年後掩飾得很好,還是會延續那種被離棄的不安。我其實很奇怪,在這樣的歲月和這樣的社會中,安東尼怎麼能保持他的真與善,甚至覺得有些不真實。那些打架,一開始雖然讓人覺得可惡,可是與他所經受的暴力、死亡、猥褻相比,實在算不了什麼。影片一開始就讓人看到他在意的女子,而後是逐漸走近他的醫生。
這部片子讓我看的是一個人如何被治癒。
回想一下我們自己的經歷,是否也能發現困難變成機遇、困擾變成禮物的經歷呢?你現實生活是不是也在經歷這樣一些困難和困擾,我們能否改變看事情的角度,打開它們,找到它們帶給我們的禮物呢?
⑥ 美麗心靈 電影觀後感 2000字
其實,我很難,或者說根本無法駕馭這種主題的文字。說出來你們也許不相信,年過二十的我還沒有過戀愛經歷。在這方面還算讓老師和父母省心,不過也免不了高中一段不長不短的思想躁動,也談不上是單相思。雖說沒有過經歷,但也有一些感受和想法,在這里與你分享。
「不離不棄,生死相依」,這八個字在影片男女主人公的家庭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詮釋。或許像女主角所說,她覺得「愛」,尤其是已經有了一種約定和證明的愛,更多的是責任的和擔當。而我個人認為,愛情中的一方能在另一方身處困境、終身疾病或殘疾的情況下仍舊不離不棄,這或許才是我們不斷尋覓的真正愛情。
真愛是能夠令人動容和心醉的。想起了在上個暑假,從不看日劇的我看的一部日劇《一公升的眼淚》。正值花季、初入高中的女主角亞也,患了漸凍症。這種疾病尤為的殘酷,它並不是即刻致命性的疾病,卻需要被確診後此生的餘下時光一直與之抗爭、與之為伴。這種疾病會漸漸吞噬病人的各種行動能力——行走、吞咽、說話……但思想卻與正常人一樣。不,比正常人要痛苦,比沒有患病的人要來的深刻。這種殘酷的疾病讓亞也失去了一個人的愛,但又收獲了另一份愛。第二份的愛情,與《美麗心靈》相同,默默無聲、綿延相依。
回歸到我們周遭的生活,或許沒有那麼多的磨難、那麼多的轟轟烈烈。有人說愛情是兩個人的事;也有人說愛是一個人的事,「我愛你,與你無關」。然而,就像我曾經聽到的一期Podcast所說:「我想讓你喜歡我」是我們每個人深植在內心的願望。
也許我們意識到了,或者沒有意識到,不管我們曾經、正在用什麼方式來爭取,盡管我們外表看起來形形色色,但內心都有一股同樣的驅動力,就是「我想讓你喜歡我」。當兩個人的事變為兩個家庭的事,當熱烈的愛成為了有一紙憑證的婚姻,愛情,必將會隨著時光的流逝漸漸地變為親情。相互的理解、包容、支持、溝通,一起磨合、相濡以沫、共度餘生。此時的愛,便平添了責任、義務和擔當。
一直覺得友情與愛情之間,有幾分相似之處。都需要相互的理解,共同的經營,並不是如何的要好便要如何的佔有對方的時光。任何身處於人類社會中的人,都不可能完完全全隸屬於另一個人生活的世界,即使是我們將其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子女。因此,任何的情誼之間都需要理解、包容、鼓勵、支持。在一起的時候,輕鬆快樂;不在一起的時候,會有思念,但更會支持和理解。
前幾日看了一篇長微博,感觸頗多,截取部分,與你分享:
當一個男人能包容你的過去,心疼你曾經為感情付出的傷痛的時候,默默承受你對感情的敵視,鼓勵你走出過去陰影的時候。請你心懷感激、感恩之心,只有深愛一個人,才能讓對愛情自私的人有如此舉動,沒有人有義務為過去的不相乾的人的行為買單,沒有人有義務為自己女人的前一段感情負責。
當男朋友暫時不能陪在你身邊的時候,你應該努力自己過的開心幸福一點,為在外邊的男朋友祈禱,祈禱他能早日平安歸來。你要知道,男朋友也希望每天25個小時都能陪伴在你身邊,看到你美麗的容顏。但是男人有更多的責任,要為了事業打拚要為了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你的男朋友並不完全都是你的,作為男朋友的同時,他還是父母的兒子,還是公司的員工,還是同事的夥伴。
當他出差時,默默幫他打理好行李,當他回家看望父母的時候,幫他買一點禮物,當他和同時在一起的時候,分享他講給你的快樂瞬間。當他不能陪伴在你身邊的時候,請你堅信兩個人的心是在一起的,不要因為心理暫時的空曠而去想別的男人,多想一想在一起的時候的美好時光,多憧憬一下他回來的時候的歡聚。
請記得用同樣的標准評價自己,還有男朋友。記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今這個社會是男女平等的社會。男朋友可以包容你的缺點,能夠容忍你犯錯誤,是因為他愛你,而不是他根本無視你的錯誤、你的缺點。約會時記得准時,男朋友的時間也是寶貴的;男朋友遲到時,不要太過埋怨,因為他們心裡比你還要著急。遲到時,記得心裡要有那麼一點點愧疚,雖然男朋友嘴上說「寶貝,不要著急,路上小心」的時候,他心裡還是有那麼一點點自私的希望你能快點到來。
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讓自己優秀起來。也許男朋友不要求你會這個、會那個,但是他心中依然希望自己的女朋友能夠超過所有的人,當他看到你每一份進步的時候,他一定會比你還高興。他不希望你是一個酒肉女朋友,雖然他心中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讓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幸福的躺在灑滿陽光的床上曬太陽。
所以,要理解、要包容、要付出,愛,是相互的。
回歸到《美麗心靈》,自己回到寢室後看到了熄燈之後,感慨男主戰勝自己, 更感慨女主的相依相伴,愛的力量莫過於此。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會發現,所有的人事都是過眼雲煙,都是滄海一粟。而唯一留下的,是那些真正的內涵,與我們自身相融合的、幫助我們洞察世界、淡然面對一切的東西。比如我們的思想、體會和感受,比如,愛
⑦ 心理學電影的觀後感五百字左右
其實故事中的那位醫生也有著一段永生難忘的經歷,或許是張昕的這個個案,觸及到了他記憶的深處吧。他的眼前不停地出現著上學時一個女孩兒的影子。但他卻始終相信這是幻覺,並且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心靈也出了問題,他竟然在辦公室採取為自己進行電擊的方式來抵制這種所謂的「幻覺」,被同事發現後,他仍然不願說出事情的真-相。後來,在同事的鼓勵下他改變了原來不願與人交往的生活習慣,並和張昕確立了戀愛關系,生活接近了平靜。然而,在一次他與同事小聚時,冒然闖進來的一對老夫婦對他的過激舉動打破了這場平靜,也激
發了他內心深處的記憶。他變得近乎失常,但仍然拒絕面對自己的內心,拒絕敞開自己的心扉。直到最後站在當年那個女孩跳-樓自殺的地方,他才迫不得已的說出了積壓在自己內心的秘密,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真正的面對了自己的內心。
故事至此,已經接近了尾聲。想必您會產生疑問,心理醫生也會出現心理問題?其實心理醫生也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們也有著自己的七情六慾,也有著生活的苦惱。我接下來的說法,或許會得到大多數心理學工作者的贊同,其實相對於其他人而言。心理工作者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他們每天都要接觸許多負性情緒,過多的負性情緒積聚到一起便會形成負性的心理暗示,在這種負性暗示的影響下再加之一些生活問題,自然就像是一顆定時*一樣,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我的老師在第一堂課時對我們說「他很佩服我們的勇氣,敢於向這種高危險的工作所邁進。」這一點在我經歷了志願工作後深有體會。我想這也是心理咨詢督導這個職業所由來的原因之一吧。不知大家是否看過央視12套的《心理訪談》節目,我對片頭中的一句話頗為認同「沒有一個人的心靈永遠一塵不染」。故事中那位醫生認為自己是心理醫生,自己出了心理問題會招來別人的笑話,所以寧願默默承受,也不願意向自己身邊的朋友、同事、領導所傾訴,不願敞開心扉。最後險些讓自己葬身在高樓之上。
我不想憑借著這小小的一篇文章來糾正人們對於心理學的錯誤認知。只希望大家能夠理解那些患有「心靈感冒」的人們,多給他們一些關心和鼓勵,讓他們有勇氣敞開自己的心扉。同時作為一名心理學專業的自考生和志願者也想對廣大心理學工作者說上一句:你們辛苦了!工作固然重要,但要學會調試自己的心理。我們都是同樣的人類,都有著各式各樣的煩惱。面對煩惱,敞開自己的心扉吧!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心裡達人」。
⑧ 心理學電影子熊故事觀後感2000字
轉發的:
記得小時候,CCTV非常喜歡放這電影,那時我是只要一碰到這片就一定看,看在多遍也不煩,還看的感動到哭,從那時起,我從熊有了特別的好感。
我一直都在琢磨,導演是怎麼拍出來的?真是太神奇太偉大了。其實這二十年來也出現了很多動物的片子,有的也很感人,但是沒有一部能比得上它在心目中留下的份量。今天我又看了一遍,也不知道是這些年來的第幾遍。
小淘氣真是太可愛了,看到它拱媽媽的身子、吃了毒蘑菇的時候、在大熊的身邊玩耍、學習大熊站立的時候,我覺得非常溫柔非常開心,這種感覺比喝醉還舒服。
我覺得最美的畫面,是大熊小熊並排站在山崖頂上觀察人類情況的那幅畫面,面對藍天,這幅帶來的絕對不僅僅是震撼,更多的是一種幸福,自由的幸福,完美的幸福,充滿情的幸福。
小時候看,對獵人恨之入骨,現在看,覺得獵人還算可以吧,在狗狗在地上嗚咽的時候,獵人留下了淚光;獵人逗小熊,也是蠻有父愛的;獵人最後的感動和離開更不用說了。
但是現實中,人比電影骯臟太多了。
如果人類死絕了,那麼地球就美麗了。地球上最醜陋最骯臟的就是人類。
⑨ 心理健康影片《天使愛美麗》的觀後感
整部電影彌漫了哥特的浪漫風格,以綠色、黃色、紅色為主色調,給人溫馨的感覺,每個鏡頭都像是一幅美麗的油畫。同時,旁白似的台詞給這部影片增色不少。
Amelie有著天使般美麗的心靈,用它自身的行動去帶給身邊的人快樂,懲惡揚善,並且快樂於他人的快樂,然而卻忽略了自己的幸福。面對自己的幸福,她卻膽怯了……很多人到這時候都像Amelie這樣膽怯,也許是生理的一種反應吧。然而Amelie最後勇敢的決定註定了會有一個美滿的結局!這正是在告訴我們,面對感情,我們不能膽怯,勇敢點,再勇敢點,勇於表達自己的感情,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沒有理由後悔了。因為我們努力過。但是如果不敢表達出自己的感情,你就註定失敗!
Amelie的美滿結局是理所應當的,因為好人終有好報。努力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觀察生活的細節,爭取機會去做好事吧!你會為此而感到快樂的!看到孩子們在一起玩耍不妨也和他們適當戲耍一番,一定會有很多美麗的回憶湧上心頭的;看到老人們在夕陽下漫步或者閑坐,不妨向他們微微一笑,這個笑一定似天使般美麗;遇到心愛的人不要掩藏內心的想法了,過了這村可沒這店了……
另外還有一點要說,Amelie實在太懂得浪漫了,她的鬼點子還真是浪漫的很呢!這導演真的很有創意呀!
Amelie天使般的心靈註定會有這樣童話般美滿的結局,我的心靈這么美麗一定會有很好的結局噠(別拿瓜皮砸我昂)!在這個炎夏看完這部唯美的影片,真的給我的心靈帶來一絲絲清涼呢!
⑩ 心理劇觀後感
你是45的吧
你要是45的,我寫完可以借你,把班級留下還有年級,不是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