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嘯奇跡》的原型一家人是什麼
《海嘯奇跡》是2012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是根據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真實事件改編。該片講述瑪麗亞和亨利帶著3個兒子到泰國慶祝聖誕節。聖誕夜的狂歡結束後,一家人遇上了本世紀最可怕的大海嘯。一陣大浪將一家人沖散,瑪麗亞悲痛欲絕之際竟發現一線生機,最終她一家人團聚的故事。
(1)海嘯電影怎麼拍的擴展閱讀:
影片在西班牙本土拿下超過5000萬美元的票房,登頂當年票房冠軍,同時也成為西班牙影史上最賣座的本土影片。
影片2012年9月在北美多倫多電影節舉行世界首映,之後又參加西班牙錫吉斯電影節。
影片是憑借《靈異孤兒院》一鳴驚人的西班牙導演巴亞納執導的首部英文片。
影片的拍攝花去25個星期,總投資3000萬歐元。
盡管聽上去《海嘯奇跡》與《孤兒院》題材相去甚遠,但在巴亞納眼中「其實是一回事」,「它們都是關於承受傷痛和親人的死亡,以及關於家庭的電影」。
② 真服了《海嘯奇跡》這個電影是怎麼拍的太嚇人了 而且還有很多惡心的鏡頭!!
改編自04年印度洋海嘯中發生的真實事件,影片通過「暗示著恐懼與神秘,以及含有大量科幻成分的劇本來重現這場自然災難」。講述一家人前往泰國共渡聖誕佳節所遭遇海嘯
作為暑期檔為數不多的海外進口大片,由西班牙名導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執導、好萊塢影星娜奧米·沃茨、伊萬·麥克格雷格及湯姆·霍蘭德主演的《海嘯奇跡》將於8月29日登陸中國銀幕。這部「瘋狂」又令全球無數人落淚的電影,以2004年震驚全球的印尼大海嘯為故事背景,真實再現8分鍾海嘯來襲時的震撼場面。影片耗資1000萬美元,僅實景拍攝就超過45天,每天都要消耗至少135頓海水,女主演娜奧米·沃茨更在海水中泡了整整30天,事後回想,她仍心有餘悸:「這真是一場噩夢。」
《海嘯奇跡》講述的是被海嘯拆散的一家人劫後餘生,最終奇跡般團聚的真實故事。電影逼真重現了海嘯來襲時的震撼場面,為給觀眾帶來逼真觀感,讓演員直面遭遇天災時的驚恐和絕望,導演巴亞納堅持拍攝的真實性。僅僅為了這8分鍾的傾城巨浪,製片方邀請了6個特效團隊,輾轉於西班牙和泰國兩地,耗費一年時間籌備置景,實景拍攝長達45天,投入1000萬美元才在大銀幕上展現出海嘯席捲海岸時的悲慘景象。
西班牙特效師菲利斯表示,拍攝時最大的挑戰是必須使用真水:「我們本想用數字製作的水來展現海嘯,但最終為了真實性而選擇真水。」為此,工作人員45天里全都泡在巨大蓄水池水中,每天運送35000加侖(約135噸)水,並用機械來攪動重達4噸的水來展現海嘯的力量。菲利斯說:「我們經過大量測試以求最真實和洶涌的海嘯畫面,就差沒有真的淹死工作人員。」
而比「製造」海嘯更難的是展現海嘯過後的滿目瘡痍。堅持用傳統的方法來製作電影,用真實搭建的方式來再現災後景象,無疑是一個浩大而艱巨的工程。最終劇組將泰國海邊8個足球場大小的區域再造成海嘯過後的逼真場景。
令人感動的是,當得知是在拍攝一部反映2004年海嘯的電影,經歷過那場災難的當地居民都自發幫助劇組搭建場景。主演娜奧米·沃茨和伊萬·麥克格雷格也被此事打動。沃茨說:「他們是經歷了那些災難的倖存者,所以你必須絕對誠實,滿懷敬意的去表演,這成為所有參與這部電影製作的人的責任。」麥克格雷格說,「我們需要尊重所有經歷了那次海嘯災難的人。那些死去的人,那些倖存的人,那些生活在泰國的人,他們的人生都因為海嘯改變了。」
望採納 謝謝
③ 大海嘯鯊口逃生這片子是怎麼回事啊,從頭到尾看到的都是外國人,中國部分呢
神馬玩意?不是海嘯來了,鯊魚進了城市在超市貨架之間亂竄嗎?這是外國片呀,有釋小龍嗎?
………………
④ 電影《末日崩塌》是如何拍攝的要詳細點😒
電影末日崩塌是實拍的還是後期 末日崩塌地震效果怎麼拍的
電影末日崩塌是實拍的還是後期 末日崩塌地震效果怎麼拍的
6月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末日崩塌》是一部以加州大地震為背景的災難電影,電影中虛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超級地震群,將整個加利福尼亞州拆成碎片,場景逼真震撼。導演布拉德-佩頓是一個不到四十歲的年輕傢伙,他在專訪中解密了電影中的地震奇觀,竟然是實景拍攝,地震時室內的桌椅搖晃、海嘯時的大船航行以及直升機救援大都是在實地拍攝,劇組甚至動用了一架真的直升飛機。
在諸多類型的災難中選擇了以地震作為背景,布拉德-佩頓認為自己一開始構思只是單純想要找一個不可戰勝的大反派與巨石強森這樣的超級硬漢來對抗,並這個讓這樣強大的一個主角陷入絕境的力量,可能不是一個像小丑那樣高智商反社會人群,它應該更天命難違,而唯有自然的力量真正不可抗爭。基於這樣的考慮,更容易呈現視覺奇觀的大地震就成為電影的「頭號反派」。
然而這並不容易呈現,與大部分科幻電影或災難片不同,《末日崩塌》更多是在實景中拍攝的。他真的搞來了直升機,左右搖晃機體拍攝救援人員在機艙內的鏡頭。當需要拍攝地動場景,人們摔倒在地上,天花板上掉落碎片,這些也都是真實的地動,布拉德-佩頓並不介意「花錢」,他只希望能讓演員感知到真實地震的經歷,而不必在相機面前假裝撲倒在地。這些細節的拍攝讓《末日崩塌》中的地震十分逼真而驚悚。為了顯示地震的烈度,布拉德-佩頓不僅拆了洛杉磯,還讓著名的胡佛大壩在觀眾面前開裂,讓舊金山大橋像面條一樣扭轉,他認為拆地標是個取巧的做法,最快速地讓觀眾感受到如此可怕的強震就發生在身邊。
布拉德-佩頓還透露,讓澳大利亞個性女歌手希婭演出的改編版《加州之夢》是自己女朋友出主意,這個盪氣回腸的片尾曲將經典金曲詮釋成為整部電影真正的大高潮。
搜狐娛樂:有那麼多種類的災難,為什麼選擇地震作為你的電影故事題材?
布拉德-佩頓:電影聚焦於加州的聖安德烈斯地震帶,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幾條地震帶之一。說起來,我最初只是為了給電影設定一個反派,它是世界上破壞性最大的一個反派,幾乎是不可戰勝的,在我想要給電影故事一個大反派的時候,有那麼多強大的反派,我都想過,但最終我選擇了大自然。在所有的不可戰勝的力量中,大自然是威力最強大的,在與它的抗爭里,有很多可以發揮的戲劇空間,當然,這個題材也會帶來視覺上的奇觀,帶來史詩般的效果。不過當然了,我拍這部電影的內核還是角色,這部電影的靈魂還是家庭和愛,想要描寫一個家庭如何在大災難中重組起來。還有就是毀滅加州真的太有意思了,我是說在大銀幕上,使用各種特效。不過說到底電影最大的主角還是道恩-強森的那個角色還有他的家庭。
搜狐娛樂:怎麼在銀幕上表現真是地震的效果呢?有沒有什麼科學原型依據?
布拉德-佩頓:其實大部分的視覺呈現還是依賴我對場景的設計,發生地震的時候,不同的場所會產生不同的晃動效果,所以當拍攝地震到來的時候,演員們根本不需要假裝地面在晃,當你看到電影里地震發生時桌子晃動,桌子上的東西掉落,這些都是真的發生的,真的有很多碎片掉落下來,一切都是真的,拍攝場地的地面就是會晃動。我的想法主要是讓一切都真的發生,讓演員和場景都在真實的晃動里拍攝,這樣他們能感受到真實地震的效果。有一場戲是道恩-強森在直升機里,他在洛杉磯駕駛直升飛機,然後機體晃動,演員在機艙內抓扶不穩。——你知道,我們真的弄來一架直升機,把它安置在一個巨大的設備里。對我來說,能讓演員們獲得真實體驗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他們都能做好自己的戲,希望他們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內在表現上。為了讓電影更加有真實性,我們當然也請教了很多科學家和教授,不管是地震時的動態模型還是那些術語。因此我們才能在銀幕上看到洛杉磯的一大片地面都塌陷了,但演員們看上去仍然是真實可信的,不管場面多大,演員們的一言一行仍然令人信服。
搜狐娛樂:片中的那場大海嘯看上去也很真實,是實拍的還是後期?
布拉德-佩頓:說起來,那個場景真的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我們要驅動起幾百米高的大海嘯,有一部分是在綠幕拍攝的,船和演員都是真的,拍在它們身上、臉上的水也都是真的,大風也是真的,不過整個大環境還是特效做出來的。這么做也是出於安全的考慮嘛,不過我仍然希望盡量真實,我們實拍了海里的大船,拍它們如何航行,其他的部分都是棚拍加特效。安全第一啦。
搜狐娛樂:電影中的第一場地震是發生在胡佛大壩,您是否暗指巨型水利工程對自然環境有不良影響?
布拉德-佩頓:不是這樣,第一場戲之所以在胡佛大壩,完全只是為了全面展示大地震的威力。當然了,第一場震撼的地震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但我們要展示大自然的力量,無論多麼壯觀的人造奇跡,大自然都能夠輕易將它毀滅,那種不可抵禦的地動能量。胡佛大壩,一個是讓觀眾能
⑤ 有一些拍災難的電影 就像《2012》、《唐山大地震》。這些地震、海嘯、火災特效是怎麼做出來的
特效就是電腦剪輯合成,
⑥ 想知道電影 海嘯奇跡 的真實故事是怎樣的
《海嘯奇跡》是2012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是根據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真實事件改編。由西班牙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執導,伊萬·麥克格雷格、娜奧米·沃茨、湯姆·赫蘭德和傑拉丁·卓別林等聯袂出演。影片在2012年9月9日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率先放映。
震源位於3°19′N95°51.24′E / 3.317°N 95.854°E / 3.317; 95.854,蘇門答臘島西160千米水下30千米深處,這是"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頻發區域。地震本身(排除海嘯)傳遍到孟加拉、印度、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和泰國。
科學家重新檢測地震結果發現規模實為里氏規模9.3級。這代表著地震強度為原先預估的2倍以上,成為史上第二大地震。周四齣刊的英國《自然》周刊,科學家分析地震儀低頻率資料發現,地震規模實際為9.3。由於里氏規模規模是以對數計算,9.3的規模為9.0的2.5倍。
本次地震成為史上第二強震,僅次於1960年智利的9.5大地震。此外,中國科技大學地震學家倪四道領導的團隊,也偵測發現,南亞大地震持續達500秒,智利大地震則只有340秒。科學研究報告指出,2004年南亞大地震,將海洋板塊由蘇門答臘往北切出長達1600千米的裂縫,是原先預估的4倍。
美國西北大學地理學家史坦因和歐卡爾表示,由於地震釋放出強大壓力,理論上,此區域在400年內都不會再出現相同震度的地震,或是海嘯。然而在印度洋南部,又是另一個故事。在2005年蘇門答臘地震和2007年蘇門答臘地震前,這群科學家即已精準的預測,此區域仍有發生大地震和海嘯的機率。
此次海嘯的波及范圍達到6個時區之廣,僅次於1960年智利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嘯。肯亞、索馬里(東三區)、模里西斯、法屬留尼汪、塞席爾(東四區)、馬爾地夫(東五區)、印度(印度半時區)、孟加拉國、斯里蘭卡(東六區)、緬甸、澳屬科科斯(基靈)群島(緬甸半時區)、印度尼西亞(西部)、泰國(東七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遭遇了海嘯的沖擊,導致不同程度的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
在2004年12月26日的大海嘯中,印尼受襲最為嚴重,據印尼衛生部稱,該國共有238945人死亡或失蹤。已經確認死亡的人數達到111171人,失蹤人數則為127774人。
泰國確認遇難者總人數約為5393人,超過1000人為外國人。
斯里蘭卡是受襲嚴重程度僅次於印尼的國家,其遇難者總人數約為30957人,失蹤者人數約為5637人。
在印度,官方確認的死亡人數約10749人,失蹤人數約為5640人。
緬甸共有61人在海嘯中遇難,而聯合國估計該國死亡人數約為90人。馬爾地夫至少有82人遇難。
馬來西亞警方稱,該國共有68人遇難,大部分為檳榔嶼居民。孟加拉國則有2人死亡。
非洲東海岸也有人員在海嘯中遇難,其中索馬里死亡298人,坦尚尼亞死亡10人,肯亞死亡1人。
⑦ 海嘯奇跡的電影製作
主演選擇
影片主演由好萊塢著名演員伊萬·麥克格雷格和娜奧米·沃茨出演。曾出演過《紅磨坊》、《星球大戰前傳》、《猜火車》等經典電影的伊萬·麥克格雷格首先被影片的故事和劇本所打動,在完全不知道導演是誰,其他演員也還未確定時,就決定參演。曾憑借《21克》奪得威尼斯影後,出演過《金剛》、《穆赫蘭道》等經典電影的娜奧米·沃茨也是被電影的故事所感動,決定出演影片。這也是麥克格雷格和沃茨自2005年《生死停留》之後,兩位影帝影後時隔7年的再次合作 。
打造真實巨浪
電影逼真重現了海嘯來襲時的震撼場面,僅僅為了這8分鍾的傾城巨浪,製片方邀請了6個特效團隊,輾轉於西班牙和泰國兩地,耗費一年時間籌備置景,實景拍攝長達45天,投入1000萬美金才在大銀幕上展現出海嘯席捲海岸時的悲慘景象。製片組每天要運送135噸的水到蓄水池中,並且用特製的機器手臂上下攪拌水池裡的水,讓水保持渾濁和翻滾的狀態,娜奧·米沃茨就是在這樣真實的「海嘯」中上演「溺水求生」 。
⑧ 關於海嘯的電影都有哪些
1、《末日崩塌》
《末日崩塌》是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於2015年發行的一部災難電影。該片由布拉德·佩頓執導,道恩·強森、亞歷珊德拉·達達里奧、艾恩·格拉法德等聯袂出演。
影片講述了一場大地震從洛杉磯一直延伸至舊金山,巨石強森飾演的角色是消防部空軍中隊的一名飛行員,駕駛著飛機努力尋找並營救自己的女兒。影片於2015年6月2日在中國內地的各大院線以3D制式上映。
2、《海嘯奇跡》
《海嘯奇跡》是2012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是根據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真實事件改編。由西班牙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執導,伊萬·麥克格雷格、娜奧米·沃茨、湯姆·赫蘭德和傑拉丁·卓別林等聯袂出演。影片在2012年9月9日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率先放映。
該片講述瑪麗亞和亨利帶著3個兒子到泰國慶祝聖誕節。聖誕夜的狂歡結束後,一家人遇上了本世紀最可怕的大海嘯。一陣大浪將一家人沖散,瑪麗亞悲痛欲絕之際竟發現一線生機,最終她一家人團聚的故事。
3、《超強台風》
《超強台風》是由馮小寧執導,巫剛、宋曉英、福樂克等人主演的一部災難片。於2008年10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台風來臨時,徐市長在短時間內組織實施百萬人員大轉移、把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降到最低的故事。
4、《2022大海嘯》
《2022大海嘯》是2009年泰國上映的一部災難性電影,塗然諾執導,主演是Prinya Wongsilp。
該片講述了2022年,泰國總理戴蓬發布災難預警法,設立亞洲太平洋預警中心,由總理的心腹沙炎博士出任院長。沙炎博士預測到未來將發生大地震,於是總理戴蓬發布緊急疏散令,但博士計算錯誤,大地震並沒有發生,導致民眾對總理不滿,政敵也乘機施壓。
5、《海雲台》
《海雲台》是由尹濟均編導,薛景求、河智苑、樸重勛、嚴正花、李民基、姜藝媛主演的韓國災難片。
影片主要圍繞在韓國釜山的旅遊勝地海雲台,突如其來的一場海嘯把所有人的幸福無情地摧毀。該片於2009年7月23日在韓國上映,上映33天,觀影人數達到1007.5766萬人次,成為韓國電影史上第5部超過一千萬人次票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