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了凡四訓中的《立命之法》和《改過之法》的觀後感5
《了凡四訓》共分為四個部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內涵豐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深邃與渾厚。這本書雖然不是佛經,但很多高僧大德卻把它當作佛經一樣尊重了凡四訓中的《立命之法》和《改過之法》的觀後感5
㈡ 《了凡四訓》的讀後感是什麼
先根據所讀的東西,進行一點概括性闡述。然後根據自己所得所想,得到的啟發什麼的,把這些東西寫出來就行。
範文:
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去改變命運,「人的命運天註定」只是一般人的看法。袁了凡先生通過現身說法,向兒子講述了命運的真相,說明了人們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身的命運,斷惡修善,災消福來。消極被動地聽從命運的安排,只能知命認命。根據立命之學積極的改造命運,則是積極有益的。
了凡先生還說,積極去改造命運,需要用心去修煉道德,用功去做自己的事業。我們經常說,心態會影響個體的思維、思維會左右個體的行動、行動會導致個體的命運,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以事業來說,我們能不能從心底把自己的工作看成大家一起的事業?我們能不能採取有效的行動引導我們的事業向積極的方向發展,並最終獲取成功?這一切,真正的核心源自你的態度,是不是真正用心去做、用心去修煉。
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能夠堅守自己的信念,遇到困難險阻時是不是積極進取,而不是就此認命?以我們目前正在實施的項目為例,可能進行了成百上千次的試錯,也許第1001次才是真正成功的產品,但我們能否堅持到這一刻?我們能否通過一次次的努力積極的去改進我們的產品?我們能否做到極致?看過這個片子的第一集,我當時就閃現出這些念頭。
我用現在互聯網成功的案例和我們對比,首先就閃現出小米的「專注、極致、口碑和快」,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小米進入手機市場,是進入了一個絕對的紅海,這樣紅海的市場,怎麼還能進入?能不能成功,怎麼成功?小米詮釋了一個極好的案例。它的極致、專注不恰恰印證了要真正的用心、用功去做自己的事業么。
一個賣煎餅果子的皇太吉,你能相信他能在6個月內銷售額過億么?BAT(網路、阿里、騰訊)出來的4兄弟,賣肉夾饃,10平米店面,日入萬元,他憑什麼成功?憑的是真正用心去經營、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現在是一個浮躁的社會,需要像了凡先生說的那樣:戒躁、靜心、努力、行善,用心去修煉道德和事業,方有成功之機會。
㈢ 了凡四訓中的《立命之法》和《改過之法》的觀後感500字
《了凡四訓》共分為四個部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內涵豐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深邃與渾厚。這本書雖然不是佛經,但很多高僧大德卻把它當作佛經一樣尊重。如在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對這本書極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先後印送這本書達百萬冊以上。細細品讀《了凡四訓》,我有如下感想:
一、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夠被創造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這是《了凡四訓》中關於「立命之學」的直接詮釋。何謂「立命」?即是指創造命運、改變命運,不為其所束縛、禁錮。我們的命運不是上天註定的,它始終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才是命運的主人,命運是可以創造和改變的。了凡先生在少年時,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壽命到五十三歲,命中無子,當官的話可以做到縣長。他每年拿國家多少待遇,考試第幾名,都算得很准,了凡先生一對照,一點都沒錯,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沒有妄想。世間人追求功名、財富,而了凡先生沒有這個念頭,因為他曉得命里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乾脆就不想了。
後來,他和雲谷禪師在禪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沒有打一個妄想。禪師很佩服他,說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他回答說:「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沒有用。」雲谷禪師聽了哈哈大笑說:「我以為你是聖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隨後,雲谷禪師的一番教導,使得他頓悟。於是,他立志改變自己的命運,不但考取了進士,而且還有了兩個兒子,活到了74歲。
現在呢,知識改變命運、機會改變命運的事情太多了,放牛郎能夠成為政府高官,貧困戶能成為百萬富翁……這正如《了凡四訓》所講,「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㈣ 求一篇《了凡四訓》的觀後感
觀此碟,給我以最大的感覺就是心態,心態改變人的命運,從了凡的知命認命,到最後的知命而不認命,從這一轉變就是心態發生了質的變化,這碟講述的恰巧符合現在的心態-----思維-------行動------命運這一說法,或許不是恰巧,而是這一說法的一種更加形象的陳述吧 |Bjb
y,aASy!Q
什麼是心態?心態就是人的各種心理素質,修養和承載能力。具體地講:它是人的心理對外界各種信息刺激後做出反應的趨向,而這種趨向對人的思維、言談和行動具有向導和支配作用。正是因為這種向導和支配直接或間接的決定了我們事業的成敗,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ce h ]v
5yry$w$G)
既然了解了什麼是心態及一個良好的心態的重要性,那麼我們該具備哪些良好心態呢? p%}oo#%J
$zJ.4NA
1.干大事、做大老闆的心態。首先我們必須要有想做大老闆的魄力,雖然現在我們是小職員,但我們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要遠,要把每件小事做好,全身心地去做。得到老闆的賞識,緊接著升遷為部門經理,再接著積累資本,這個資本當然是指資金與經驗,然後出來單飛,最後實現我們人生的所有夢想和抱負,使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魄力,這樣的心態,那我想我們將停滯不前,只為自己衣食住行而勞碌奔波。 =4?m>v,re
+Ta7b)
2、歸零的心態。指的是我們務必每天保持一種新形象,今天的我們和昨天的我們一切都毫不相干,不論我們昨天是成功還是失敗,是富有還是貧窮,是開心還是沮喪。但現在這時我們既沒有正數也沒有負數,我們都是從零開始。 /@0wbA
5R qkAC
3、一定要成功的心態。生存是動物的本能,要成功是人的本能。我們不要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也不要抱著盡力而為的心態,我們一定要有一種是全力以赴一定要成功的心態,去完成從開始做起到最後成功的飛越,因為只有具備了這種心態才會讓我們更加的積極主動,更加的努力奮發,這樣才能在氣勢上壓倒一切,在行動上拼盡全力,不達目的決不放棄。 Up8#Nz T
Ra.<D.
4、團隊的心態。團隊是由個人組成,個人在團隊的帶動下逐步成長。然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又漸漸地壯大了團隊,團隊的壯大又促成了每個人的成功,就這樣團隊和個人形成了一種良性的互動,所以說個人和團隊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們一定不要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損壞了團隊利益,到最後又損失了自己的利益,真得劃不來。 @@+\
lrK5q
5、專注的心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精力高度集中在一點上才能形成巨大的穿透力,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不要做那種朝秦暮楚、見異思遷,這山望著那山高的人,否則到頭來一事無成,空走人間一趟,證明了那句赤裸裸的來,赤裸裸的走,人生連死了還帶著遺憾,真是讓人悲哀! |ONkRxr@!
1SQ&m H/
6、堅持的心態。世界上很多事情成功都是在堅持的努力中,所有的失敗者都是失敗在放棄上。這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同感受。馬克思撰寫「資本論」用了四十年, 「紅樓夢」一書耗盡了曹雪芹畢生的心血…….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放棄就是失敗,堅持就能成功,這是成就事業的鐵律。所以我想我們應該堅持相信上面的幾點心態,它們真的會改變我們的事業,改變我們的命運 41$7P[M;
i,,UD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我們可以知命,但不能認命。即使結局無法改變,最起碼我們努力了,我們付出了,我們再也不會留下任何遺憾而赤裸裸的離開。 \=1k29O
㈤ 看一部好電影寫觀後感
《了凡四訓》,種德立命、修身治世類書籍。作者為明代袁了凡,作於六十九歲,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命中本無功名長壽卻得功名長壽,命中無子,卻得兩子,書電影版和電視劇版都有,網上皆可搜到,,只有善惡可以突破命運,做每件事時的善惡,善增加,惡減少,善即使暫時吃虧,整個命運的福氣是增加的,而且增加的多很多,惡正好相反。能控制住每件事做到善就不是凡人,就可以驚天地泣鬼神了,當然這是需要慢慢練的。所謂修心改命就是修這個,人越善運氣會越好,極善之人命運束縛不住...
㈥ 《了凡的故事》觀後感
[《了凡的故事》觀後感]看完《了凡的故事》,心中感慨萬千,想起過去的一幕幕,真是像穿越電影一樣,將記憶倒回了從前,《了凡的故事》觀後感。命運(個性)是可以改變的,我堅信這一點。通過幾個月的學習,心中茅塞洞開,人只有苦難降臨才能夠醒悟,但是不接觸聖賢教育,沒有佛心,就不會有恥辱感。一切從心開始,結善緣,積仁德,俗話說:「惡從心中起,口乃心戶之門」,對別人,對親人,對孩子,口出惡語,沖動這個魔鬼會讓你肝火旺盛,最終損傷的還是自己的身體。常懷感恩之心,不計較一得一失,時刻記得提醒自己,讓浮躁的心靜下來,不要管別人計較你什麼,也不要管別人說你什麼i,只要心中永遠記住兩個字「感恩」。心裡就會無比敞亮。了凡先生的一生,是不平凡的。祖輩歷經磨難,行善積德,卻因明成祖朱棣與方孝孺之間的矛盾,而受到株連之刑,幸得朋友相助他的父親才逃脫京城,從此隱姓埋名,學中醫繼續救人行善。了凡先生,姓袁,他的名字叫黃,字坤儀,是當時的江南吳江縣人,生於明世宗(世宗是大明王朝第十二代皇帝)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據我們現在有五百多年了。因為祖輩的事,母親教導他不要念書,去學醫。當時了凡先生可能15歲左右,一天偶遇一位易學大師孔先生,這位孔先生看到他之後覺得他有善緣,就給他算了一命,他說:你明年到縣里考秀才,縣考是第十四名,府考試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那個時候的秀才考試要通過這三關。第二年十六歲,他去考的時候果然考取了,而且名數完全相合。可見孔先生算命的功夫很不錯,相當高明,他不是江湖術士,他是個真正的有實學的數術專家 。從孔先生那裡還知道自己只能活到53歲就壽終正寢。從此,了凡先生因為得知了自己的宿命,而且生活中的起落對孔先生的預言都在印證著。使得他一時對自己的命運信以為真,性格產生了很大變化,幸有雲谷禪師點撥,在以後的生活中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氣,逐步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善字,一切從心開始,心動則念動,有善念才能動仁心,最終多活22年,寫下了經典著作《了凡四訓》,74歲在家中安然去逝。《了凡的故事》,告訴我們:1、命運是可以改變的,這就是立命之學,觀後感《《了凡的故事》觀後感》。學會認識自己,才會達觀,才會知恥,自知才能「知恥近乎勇」。2、命運如何改變?就是要改變自身的壞習氣,當今社會臟話盛行,好像不說臟話就表達不出自己的意境。《中華醫葯》告訴我們,心境好萬事達觀,腦栓塞乃燥之根源,若去燥,心血暢通。日本江夲勝博士著《水知道答案》,也引起了全世界對水的波動感應原理的關注,通過千萬次實驗,地球上不論任何地方,任何語言,水都能夠感應美好的語言和惡毒的語言,從而使水結晶形成不同樣式的圖片。所以,貪心、怨恨、糊塗、傲慢、懷疑都是毒,心存這五毒,必生毒液,流出的眼淚也有毒。感恩的眼淚,幸福的眼淚,懺悔的眼淚,越哭心越亮,他是眼睛流出的智慧水。我們的地球百分之七十都是水,然而我們的身體也是同樣。3、積德行善,積累功德,了解命運的積善之方。年過四十必須明白自己的生命走向,否則就會想於丹教授說的:滿桌佳餚,你得有好牙;腰纏萬貫,你得有命花;賞一路風光,你得走得動;揀一座金山,你得能夠拿;壟溝里刨食的是條好漢子,病床上數錢的是個傻瓜;千里縱橫,你總得有個家,萬眾首領,你也得有個媽; 委屈煩惱,你非得有人聽,出色得意,你還得有人誇;酷斃了靚絕了,你要有人愛,摔倒了失足了,你得有人拉;結怨不如結緣,栽刺不如栽花;富貴不如福態,高壽不如高興。 4、無緣非無緣 ,有緣非有緣,有緣無緣都是緣。5、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秧。6、誰能救自己?誰又能解讀自己?只有自己,從我做起,從心做起,才能改變自己的個性,改變未來的生命走向。 2012.3.21天高雲淡[email protected]
㈦ 觀《了凡四訓》有感,500字左右
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為妄念相纏耳。——真是人生的精要啊。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有求必應,轉變無所作為的消極心態,為美好的未來投入美好的種子。
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 ——洗心革面,從頭再來,下定決心,必有大成。
㈧ 了凡四訓讀後感
了凡四訓讀後感
就是命自我立
凡人雖有定數
但是可以通過後天的行善來改變命運
多行善事
諸惡莫作
㈨ 看《了凡四訓》電影的感受
命自我立,改變命運 要學習佛法,了凡四訓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㈩ 了凡四訓讀後感350字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意識命運的本相,明辨善惡的尺度,改過遷善的方式,以及行善積德謙遜種種的效驗;並且以他自己改造命運的教訓來『現身說法』;讀了可以使人心目豁開,信念勇氣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來改革自己的命運;真實
未審是一本有利世道人心,轉移社會風尚不可多得的好書。
以前始終想不清楚,命由天定跟努力奮斗之間的關系,但我並不是完整不相信命運的人,更樂意信任努力斗爭的意思,直到看完了了凡四訓,終於找到了一種壓服我的觀點,了凡先生終生原被算命先生算定,不差分毫,固然少去了迷茫的苦楚,同時也沒有了人生的尋求,而人生老是有那麼一點不可知的象徵才幹過得興趣盎然,回味悠久,直到碰到了雲谷禪師改變了他的畢生,說來簡略,"曰: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但惟常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說得多好,人只有起心動念,就有命運,極善的人,每天行善,其福每天增加,他的命算不來。極惡的人,多半是從前生修大富大貴,因為造惡把福折損了,雖折還有餘福。俗話說: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只是報應的時光未必在當世,可能禍及昆裔子孫。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說法,指完全被命運捆住的人,即『事在人為』者。袁了凡以自己的實際闡明了命運是可以控制在自己的手裡的,也印證了古聖賢孟老夫子所謂:"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破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便利。天然激動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我不僅理解了命運可以改變及轉變命運的辦法,同時還認識了"佛教"是一種至善美滿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