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影片《定軍山》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時長只有30分鍾。
中國第一部影片比起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晚了十年。《定軍山》的出現,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錄制內容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 家譚鑫培表演的「請纓」、「舞刀」、「交鋒」等場面。拍攝地點就是北京第一家照 相館——豐泰照相館。這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年。
譚鑫培身著戲裝在攝影機前,扮演黃忠,隨著鑼鼓點,唱念做打,神氣十足。劉仲倫用手搖動把柄,攝影機對著全景,拍攝時連續不斷。200尺一盒的膠片很快拍完,然後停下來裝膠卷,演員休息,裝好膠卷再拍,譚鑫培接著往下演。就這樣停停拍拍連續3天,拍下了《定軍山》中的「請纓」、「舞刀」、「交鋒」 3個片段,完成片長度為3本,約600英尺。按照當時的放映速度大約能放映10分鍾左右。
『貳』 第一部中國電影大片是什麼電影
中國內地第一部商業大片——《英雄》。2002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上映了一部電影,可能誰也沒想到,這部電影會被永久地載入電影史冊。
《英雄》做到了中國電影的數項第一。它是第一部在中國本土打敗進口片的國產電影,也是第一部打破以前計劃經濟遺留下來不合理的票房分配製度的國產電影,同時更是第一部在北美市場打敗好萊塢電影的中國電影。
本來以為是美好的開始,沒想到這居然就是巔峰,至今《英雄》仍然是海外票房最高的內地電影。
『叄』 中國老電影都有什麼
一、《阿飛正傳》
《阿飛正傳》是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投資出品的經典文藝片,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張學友等主演,於1990年12月15日在香港上映。
該片以1960年代初期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一位孤傲、叛逆青年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糾葛,真實再現了香港普通青年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狀況。
二、《大紅燈籠高高掛》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孔琳、金淑媛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
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
三、《喜劇之王》
《喜劇之王》是星輝海外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劇電影,由李力持、周星馳執導,周星馳、 莫文蔚、張柏芝等主演。該片於1999年2月13日在香港上映。
影片講述對喜劇情有獨鍾的尹天仇與舞女柳飄飄逐漸產生感情,之後在杜娟兒的幫助下,尹天仇終於獲得機會演主角,但又陷入與柳飄飄、杜娟兒的三角戀漩渦之中。
四、《我是誰》
《我是誰》是由陳木勝、成龍執導的香港動作電影,由成龍、法拉美穗、山本未來等主演,影片於1998年農歷新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中央情報局為獨自佔有「魔石」,派特別突擊隊隊員傑克及11名隊友前往南非,不料發生空難使得傑克失憶,從而陷入困境。
五、《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是由馮小剛執導並主演,葛優、劉蓓、何冰、李琦、英達、葉京、楊立新等主演的喜劇片。該片於1997年12月2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改編自王朔的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講述了四個年輕的自由職業者突發奇想,開辦了一個「好夢一日游」業務,承諾幫人們過上夢想成真的一天的故事。
『肆』 有什麼好看的中國電影(動作片)
《夕陽天使》,舒淇莫文蔚主演,號稱中國版的《霹靂嬌娃》,感覺還不錯。《保持通話》,古天樂大S主演,改編自美國同名電影,但本人覺得改編之後的劇情要連貫流暢得多。
『伍』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1、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
2、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戲」,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字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國人經營的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了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中國第一部有故事情節的短片《難夫難妻》。191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拍攝時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動影戲部,此後拍攝了兩部中國最早的長故事片《閻瑞生》和《紅粉骷髏》。
1922年 ,張石川與鄭正秋 、周劍雲等組織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影片嚴肅地涉及了當時的社會實際,表現手法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演技自然、親切、樸素。與此同時,出現了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長城畫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較具規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於1925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於民間故事,拍攝一批古裝片,並在上海掀起拍攝古裝片的熱潮 ,還以此立足於南洋市場。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陸』 中國電影有什麼特點
20世紀中國,歷演了一幕幕驚天動地的歷史戲劇。在百年歷史上,這最後的10年,也許算不上驚心動魄,似乎也沒有出現像千年轉折那樣的歷史里程碑,人們在令人眼花繚亂的高速旋轉中,不斷忘卻的同時甚至還來不及產生新的記憶。但在歷史發展的鏈條中,每一個環節其實都證明著它存在的合理性,90年代對於中國來說也同樣如此。與作為一個舊世紀的終結和一個新世紀的降臨相對應,我們正經歷著一種社會形態的漸隱和另一種社會機制的漸顯,從而形成了鮮明的時代性特點:一方面是轉型的沖突、分化、無序,另一方面則是通向共享、整合、有序的努力,這一社會沖突直接形成了這一時期中國電影的品格和面貌。在用「中國特色」來搭建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之間的橋梁的過渡中,電影在繼續用「主旋律」書寫來承傳主導政治的權威的同時,也在艱難地向文化工業轉型。政治文化與文化工業的共生現實,可以說是90年代一幅巨大的天幕,中國電影便在這幅天幕下編織歷史,並進退維谷地證明著自己的生存和發展。 由於國際國內傳播媒介環境的變化,電影消費者群體的素質和行為習慣的變化,也由於中國電影從觀念到體制都還沒有能夠適應文化的產業化轉型,90年代中國電影無論是就其與主流社會文化思潮的聯系,或是進入現代消費市場的程度來看,都還沒有能夠建立起與當代人廣泛的生活與精神聯系。盡管如此,如果回眸這剛剛度過的10年,除了《孫中山》、《大決戰》、《周恩來》、《焦裕祿》、《橫空出世》、《生死抉擇》等一批作為國家意識形態話語表述的「主旋律」影片以外,《秋菊打官司》、《本命年》、《四十不惑》、《霸王別姬》、《背靠背臉對臉》、《三毛從軍記》、《心香》、《找樂》、《鴉片戰爭》、《長大成人》、《陽光燦爛的日子》等一批影片,無論其人文深度或藝術深度應該說也都顯示了中國電影一種生長的力量和渴望。與此同時,一代新電影人也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艱難成長,這使人們相信,盡管中國電影作為一種工業已經落在電影發達國家後面,但電影藝術的靈魂還仍然頑強地存在、生長並孕育著希望。 如果說,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後期,意識形態的多元走向、政治/經濟體制的變革潮流、文化/藝術的啟蒙傾向以及社會/心理的個性化趨勢構成了這一階段的主導特徵,那麼,從80年代末開始,中國社會發展則逐漸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一方面執政集團通過機制修復和國家意識形態機器的強化加固了政治的一體化體系,另一方面已經形成慣性運作的經濟的國際化和市場化,又使市場經濟邏輯滲透和影響到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層面。政治一體化要求與經濟市場化趨勢相互纏繞、制約,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協作。這樣一種社會/歷史狀態,加上國際化、全球化格局,不僅作為一種背景,而且也作為一種「力量」,直接控制、作用、影響著90年代以來的中國電影。90年代中國電影文化正如整個社會文化一樣,不可能象80年代文化那樣充滿異類、喧嘩和叛逆,個人主義的、標新立異的、天馬行空的現代主義美學形態被後現代工業所整合,電影文化中的先鋒性、前衛性、實驗性因素被降低到了最低點。同時,由於製作和融資方式的多元化,一些非主流、甚至非常規的電影仍然以一種邊緣姿態出現。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革命與保守、開放與封閉、主流與邊緣、戀父與軾父、結構與解構、資本邏輯與藝術精神,都在這種格局中相互沖突、相互利用和相互融合,在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政治事業與文化產業的夾縫中,出現了以國家政治意識形態為主導的多種文化、多種價值觀念、多種社會立場、多種意識形態體系共生並存的90年代電影狀態。 「主旋律」策略:倫理泛情化與國族主義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中強調,「在全民族牢固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牢固樹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堅定信念」,要求加強「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的思想道德建設,提出文學藝術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理想、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這些表述,實際上可以被讀解為政府話語對電影「主旋律」的核心闡釋。90年代以來,在加強對文化藝術業的總體調控的同時,國家政權特別重視和加強了對電影文化的具體規范。電影規劃和生產的「主旋律」化,正面宣傳為主,鼓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淡化海外境外節目,保護國產電影的市場份額,加強 來源: http://www.shop9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