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民日報是因為什麼批評豆瓣1
⑵ 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熱映 最新票房多少及豆瓣影評
累計票房
43806.5萬
今日實時票房
982.0萬
豆瓣評分6.7
本就能力不強的導演面對這個亂麻劇本徹底無法把控,節奏始終處於一種僵硬的緊綳狀態令人疲乏。扎克成不了諾蘭,倒可以試試成為邁克爾貝
⑶ 現在有什麼好看的恐怖電影
個人感覺貼合你的電影,蠻惡心,蠻恐怖的!
異形基地——以前第一次看那麼恐怖的東西,覺得這個電影真的味道夠重,重的我消化不了,都不敢再翻出來看了
活死人歸來3生人迴避——這個影片味道也狠辣,看下來就想把自己的手腳快點藏藏好,別被咬了!快點逃命
墓地狂舞——這個是說褻瀆死人的電影,惡靈報復,蠻厲害的,
黑暗侵襲1、2——看了就想屏住呼吸,快點逃離此地,要不然真被吃了
隔山有眼1、2——說的是軍方的輻射變異人
撕裂人
回到鬼屋——惡靈肆虐,不知道怎麼躲才能躲開,蠻恐怖的
新猛鬼街——讓你看了不敢睡著哦!
第三個媽媽
輪回
假發
死寂
死水
鬼眼
種鬼
南洋十大邪術
蠱
勾魂邪降
七個木乃伊
科幻的
變臉
獨立日
天際線
變相怪傑
黑衣人1、2
戴夫號飛船
關鍵第四號
天襲
女巫季節
斷頭谷
幽靈騎士
幽靈鬼屋
第六日
終結者
國家寶藏
木乃伊
時空訪客(法國的)
勇敢者的游戲1、2
博物館奇妙夜
哈利波特系列
加勒比海盜系列
⑷ 褻瀆電影什麼意思
就是
⑸ 《烈火情人》的影評怎麼樣
《烈火情人》的影評還是挺好的。
電影在前15分鍾,就讓你完全感受到他的成功已久,及他對自己無論身形還是聲調都長期的養著。那種不容折損,如同一株盆栽的長年修剪,左右都是有人悉心照顧,保持細節平衡。
《烈火情人》以比較傳統的電影語言和敘事方法頗有勇氣地探討了婚姻、愛情和性的關系,並且在這一領域給觀眾留下了對禁忌的思考空間。在世俗的情義和廉恥等標準的衡量下,安娜的行為是無來由也是無意義的,因而無法解釋。
然而,安娜可以被認為是一個為禁忌拘役的個體,她無視禁忌、褻瀆規范和權威的行為也許為世俗所不容,卻是捍衛個體自由甚至自身權利的舉動。
影片評價
影片揭示出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虛偽、自私、道德淪喪,在一定深度上探討了性愛在人類文明社會中的作用、位置,試圖揭示性愛與情愛、本能與理性、私慾滿足與文明制度下倫理道德之間的沖突。
從性的角度反映社會、揭示人性,該片的確寓意深刻、內涵豐富,不失為一部脫離膚淺表層的愛情商業片。
⑹ 影評人「褻瀆電影」微博發文稱「張藝謀已死」,你怎麼看「褻瀆電影」與樂視CEO的微博大戰
還有,《長城》這部電影作為一部商業片,真的就已經糟糕到詛咒導演死這么嚴重了嗎?
批判張藝謀彷彿成了一件政治正確的行為,身為影評人,彷彿不罵兩句就跌份似的。
商業電影難道天生低藝術電影一頭?從商業電影這個維度來評價,它到底怎麼樣?
影評人為什麼在這個問題上噤聲了?你永遠無法忽略商業電影的受眾群本來就是大眾。
⑺ 豆瓣電影評分,讓我如何再相信你
正在全國上映的賀歲檔3部國產影片《長城》《擺渡人》《鐵道飛虎》,都正面臨巨大的輿論風波。
先是《長城》上映後,微博大號「褻瀆電影」踐踏評論底線,發布「張藝謀已死」進行惡意人身攻擊,引發口誅筆伐;後有豆瓣為《擺渡人》惡意刷一星事件,再次掀起軒然大波。
雖然這些影片確實在藝術質量上尚存缺陷,但不可忽視的是,個別大V、公眾號為博眼球、圈粉絲、流量變現等目的,發布惡意的、不負責任的言論,嚴重破壞了中國電影的生態環境。
進入互聯網尤其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諸如豆瓣、貓眼等一批網站密切對接觀眾、為觀眾提供上映新片信息、觀影指導和購票服務,在推動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今年歲末賀歲檔市場到來之後,豆瓣、貓眼對於3部主打檔期新片的評分,則令人大跌眼鏡。
以12月27日19點左右的評分來看:
在豆瓣上,《長城》評分5.5分(101551人評價);《擺渡人》4.4分(43311人評價);《鐵道飛虎》5.7分(12623人評價)。
在貓眼平台,《長城》觀眾評分8.4分(40.1萬人評分),專業評分4.9分(45人評分);《擺渡人》觀眾評分7.8分(10.9萬人評分),專業評分4.9分(22人評分);《鐵道飛虎》觀眾評分8.5分(5.9萬人評分),專業評分5.2分(21人評分)。
在這些低評分的渲染下,不少觀眾對賀歲檔國產影片大失所望,甚至因此拒絕觀看國產影片。但事實上,這些評分是否客觀?評分形成的背後又暗藏怎樣的玄機呢?
豆瓣電影評分,讓我如何再相信你?
截至12月27日19:00,在豆瓣上,共有4.33萬人評價《擺渡人》。其中,40%網友給出1星,22%的網友給出2星,21.8%的網友給出3星,9.6%的網友給出4星,6.6%的網友給出5星。
關於豆瓣網的評分機機,豆瓣網創始人楊勃曾解釋:「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0到10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鍾,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然後,《擺渡人》23號零時開始公映,影片片長128分鍾。可在影片第一場排片放映還沒有結束之前,豆瓣就出現了上千個1星評分。更為蹊蹺的是,一些高許可權真實賬號的4星、5星的評分「被」消失,1星卻完整被保留,總共有200-300條電影評論被清理且封號。
⑻ 求電影《特洛伊》的影評。
《特洛伊》影評:
三愛、三恨、神論與人性
看完這部電影,我呆了。這是一部內容相當豐富的電影,包含了三種愛、三種恨、一種神論和一種人性的體現。
一、三種神聖的愛:男女之愛,兄弟之愛,父子之愛。
男女之愛:帕里斯雖然以前風流成性,可他對已為人妻的女子海倫卻投入了忠貞永恆的愛,甚至不惜為了她而引發戰爭,海倫同樣是一個敢為愛情,而不畏權勢的烈性女子。阿基里斯亦是如此,他對敵國的女祭司布利塞伊斯的愛也是無法阻擋了,當特洛伊淪陷時,阿基里斯不再追求名聲的千古流傳,而是在戰火中尋找年輕的布利塞伊斯,直至最後為愛而死,這是什麼?是愛的召喚。而布利塞伊斯也被阿基里斯這一強壯的有獨特魅力的男子所吸引,放棄了對神的敬仰,與阿基里斯雲雨中纏綿。特洛伊國王對自己次子帕里斯將敵國王後帶回本國時,並不是很生氣,而說「我一生為榮譽、權力、地位而戰,而我的孩子為愛情而將引起一場戰爭,值得啊!」,可見他對愛情的支持。
兄弟之愛:長子赫克托對其弟弟帕里斯的愛,將其弟弟的風流視而不理,在那樣「女子是男人奴隸」的社會,無非流露出對弟弟的溺愛;還有當弟弟與敵國斯巴達國王米奈勞斯搏鬥失敗後,帕里斯抱住哥哥的腿,赫克托及時將弟弟送回國後,與敵奮戰,並大獲全勝,這表明弟弟對哥哥的依賴和哥哥對弟弟呵護,這種相互關系就是兄弟之愛。阿基里斯對堂弟手把手的傳授作戰技巧,並將道理與其,體現了兄弟之愛;當其堂弟被赫克托誤殺後,阿基斯里惱羞成怒,戴盔披甲,殺死了赫克托,為其弟報了仇,這也是愛的體現。
父子之愛:特洛伊國王對次子帕里斯犯的嚴重錯誤給予理解,無非體現了對兒子的偉大父愛;他在長子赫克托被殺後半夜親自前往敵國要回長子赫克托的屍體,年老體衰的他,不為生命危險,這種舉動更是父愛使然。赫克托對自己尚嗷嗷待哺的兒子更是無限的關愛,當確信自己必死無疑時,他提前指給妻子一條暗道,讓其將兒子撫養大,便體現了他對兒子的愛。這種父子愛不但體現在上層階級之間,而且在普通士兵中也有所體現,一個很小的鏡頭——在特洛伊淪陷後,阿基里斯釋放的那個普通士兵說「我還有個兒子,放了我吧」,試想假如他沒有子女,一個有骨氣的士兵絕對不會乞求敵人給自己生路,也許因為父愛,他放棄了尊嚴。
二、三種仇恨:對奪愛之人的仇恨,對侵略者的仇恨,對殺兄弟者的仇恨。
對奪愛之人的仇恨:當自己的妻子被別人奪走後,斯巴達國王米奈勞斯一怒之下,決定吞掉敵國特洛伊,雖然說這種進攻與一個女人關系並不大,可卻是對奪愛之人的仇恨激發了戰爭的爆發。對奪愛之人的仇恨更體現了古代男子對女子的霸權和統治,一個男人的女人被另外一個男人搶走就是對自己尊嚴的一種極大的侮辱。
對侵略者的仇恨:被侵略國人民對侵略者的仇恨是必然的,這種仇恨是戰爭的必然性。人們不希望戰爭,任何弱小且無野心的國王都希望自己子民安居樂業,特洛伊雖然並不算小國,但是其國王亦是如此,但這種仇恨積累的一定程度後就會爆發出不可抵擋的力量,有促成「以弱勝強」的可能,特洛伊與敵國的第二戰敵國被擊敗的情況大概就如此,雖然敵國戰略有所失誤。還有在特洛伊即將淪陷時,特洛伊國王帶領著剩餘的一小部分士兵仍然與敵奮戰,這也是仇恨的體現。
對殺兄弟者的仇恨:阿基斯里里為堂弟復仇,就是對殺兄弟者的仇恨,更是對褻瀆親情的仇恨。還有帕里斯在特洛伊淪陷後不顧堂妹布利塞伊斯的阻攔仍然將箭射向了阿基斯里,這也是對殺兄弟者的仇恨,對次子帕里斯來說更是對殺死自己一直依賴者的人的極大仇恨。
這三種愛和恨在整部影片交融在一起,愛淡化了恨,比如布利塞伊斯的愛改變了阿基斯里,使他的恨意減少了很多,愛心增加了很多。
三、一種所謂的神的保佑,最終毀滅了特洛伊王國:長子赫克托不贊同乘勝追擊,而祭祀卻說「神有好的徵兆,可以乘勝追擊」,結果損失慘重;木馬在城外時,次子建議燒毀它,而祭祀卻說「這是神的賞賜,應該將其迎接到城內」。殊不知,特洛伊能夠在很多國家都被吞並後仍能獨立,是因為他的子民的勇敢和堅固的城牆,而非神的保佑。
四、人性:阿基斯里雖為殺手,可他有自己的主張,例如雖然他對長子赫克托恨之入骨,可當特洛伊國王來取回其子的屍體時,在特洛伊國王的真情表白下,他還是歸還了其長子的屍體;當特洛伊淪陷時,如他對敵國一個男子士兵的饒恕也體現了這一點。殘酷中不失人性!也許這種人性的產生是男女之間神聖愛情的感化結果,也許是人深深埋在心底的共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