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井崗山》電影梗概450
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發動反革命政變,大革命遭到失敗。為保存和發展革命力量,毛澤東當機立斷,放棄攻打長沙退守文家市,率部轉向敵人控制比較薄弱的井岡山尋求立足。途經三灣時,毛澤東在與余灑度等人的斗爭中,將隊伍進行了改編,創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 推行「三大民主」和成立士兵委員會等重要的建軍原則,使部隊面貌煥然一新。在賀子珍等人的幫助下,毛澤東得到了井岡山「綠林」首領袁文才、王佐的支持,使起義部隊在井岡山立住了腳。
在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中,毛澤東倡導實踐調查研
《井岡山》 (3張)
究,先後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紀律和六項注意」、「三大任務」等人民軍隊等建軍原則;在通過「水口建黨」等措施加強軍隊內部黨的建設的同時,抓緊恢復和發展地方黨組織;建立了遂川等三個縣的紅色政權,實行土地革命。正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取得蓬勃發展之時,陳浩的叛變使毛澤東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湖南省委特派員周魯貫徹中央「左」傾盲動政策,把毛澤東開除出黨,使之迫走湘南。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由此遭受巨大損失,史稱「三月失敗」。
南昌起義部隊在三河壩一戰中傷亡慘重,朱德在屍橫遍野的戰場上拔起殘破的軍旗,發誓一定要把這面軍旗扛下去。他的決心得到了陳毅的支持,兩人率領起義部隊余部始終堅持艱苦卓絕地斗爭,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湘南暴動,歷經周折和磨難,與毛澤東在井岡山礱市勝利會師。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後,在朱毛的領導下,採取靈活的「十六字訣」作戰方針,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打擊敵人,粉碎了敵人的數次「會剿」,接連取得了五斗江、草市坳和龍源口大捷,使根據地的建設擴大到了六個縣的區域,成立了湘贛邊界人民政府。
正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生機勃勃地進入全盛時期時,湖南省委巡視員杜修經貫徹分兵向湘南進軍的盲動政策,使紅29團全軍覆沒,加之袁崇全的叛變,隊伍幾乎瀕臨絕境,根據地再次慘遭浩劫,史稱「八月失敗」。毛澤東臨危不亂、立持異議,日夜兼程,親自迎接朱德等上山。留守井岡山的何挺穎、朱雲卿等帶領軍民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彭德懷等率領在平江起義中創建的紅五軍也來到井岡山,使井岡山的武裝斗爭力量得以進一步加強。
對「朱毛紅軍」起初不以為然的蔣介石終於親自披掛上陣,接連不斷地調動重兵從「進剿」到「會剿」。面對強敵,朱毛決定留彭德懷守山,自領主力轉戰贛南,以求「圍魏救趙」。但終因敵強我寡,井岡山失守。在轉戰贛南閩西的過程中,部隊中對有些問題的認識出現了分歧,加之留蘇歸來的劉安恭大肆推行「城市中心論」,攻擊毛澤東,致使毛澤東在「七大」上落選,被迫離開紅四軍。
中央的「九月來信」糾正了紅四軍內部的「非無產階級思想」。陳毅親往閩西請毛澤東回到紅四軍的領導崗位上。紅四軍「九大」即古田會議上,毛澤東通過對中國紅軍兩年多來在井岡山斗爭中不斷探索的經驗總結,集中解決了如何建設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這一根本性問題。會後,針對林彪在新年賀信中提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問題,又洋洋灑灑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此,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已初現雛形。
請採納
Ⅱ 急急急!! 求一份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800字
故事片《開國大典》,以新中國成立的重大慶典命名,是歷史的真實展現。首次上映於1989年,是獻給新中國成立40周年的大禮。導演:李前寬肖桂雲;編劇:張天民、張笑天、劉星、郭晨;演員陣容龐大,名演員頗多,表演人物刻畫生動形象,個性鮮明;影片場面恢宏,喜慶熱烈,讓人嘆為觀止。
影片一開始,我人民解放軍千軍萬馬,英勇前進,展現了1948年底,毛主席、黨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指揮了舉世聞名的,三大戰役。除夕夜,解放了的西柏坡,鄉親們在歡慶勝利。毛主席、朱德、劉少奇等領導人來到鄉親們中間。此時的蔣介石官邸也舉行聖誕夜宴會,國民黨要員們木然地聽著張群宣讀蔣介石的《新年文告》。我軍在'三大戰役'中不斷取得勝利,國民黨軍隊連連受挫,蔣介石迫於形勢,推出李宗仁作代總統。
為了保護古城北平,毛主席、黨中央多次做國民黨將領傅作義的工作,希望他率軍起義,和平解放北平。經過大量的工作,傅作義終於認清形勢,順乎民意。蔣介石宣布下野,凄然地飛離南京。但他完全拋開了李宗仁,對重要文件和人員進行了安排。受斯大林派遣的特使米高揚秘密訪華,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的熱烈歡迎。
一個月後,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我黨政機關遷移北平後,蔣介石更加不安。被噩夢驚醒後的蔣介石被告之:北平正在舉行閱兵式。接著周恩來與張治中開始了國共和談,進展甚微,毛主席發出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打響了渡江戰役,百萬雄師渡過了長江天險。南京解放,人民解放軍佔領了總統府。鄧小平和陳毅進入南京,並制定了《入城守則》。蔣介石最後一次拜別蔣母墓,一家老小登上「太康」號,悄然離開了大陸。
進入北平後,毛主席在中南海會見了起義將領程潛,也接待了湖南來的老鄉,為開國大典做了最後的准備工作。 9月30日,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10月1日下午3時,毛主席在神聖的禮炮聲中,庄嚴地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人們歡聲雷動,整個廣場沸騰了。
欣賞了《開國大典》,我心情激動萬分,久久不能平靜。
一、感嘆新中國來之不易。為了推倒「三座大山」,爭取人民得解放,成千上萬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英勇獻身,才迎了了勝利的曙光。作為一名大學生,只有發奮學習,才是感恩先烈的最好方式。
二、重溫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業績。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歷史的真實寫照,也是人民的肺腑心聲。因此,身為一名共青團員,我剛入大學,就庄嚴地向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堅決擁護黨的英明領導。積極向黨靠攏,爭取在思想上先入黨,在行動上與黨保持一致。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
三、領袖的魅力和思想的光輝。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創者,毛澤東同志是時代的巨人,非凡的領袖魅力和偉大的思想光輝,開辟出井岡山根據地,帶領出二萬五千里長征,指揮了一場又一場勝利的戰役。小米加步槍打敗了飛機大炮,真實的神話,永遠笑傲在人類歷史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您的豪言壯語,您的英姿態偉岸,你的思想光輝,永遠振奮56個民族的大家庭,永遠震撼著世界,我們敬仰,我們繼承,我們高舉,我們發展。
四、開國大典,是中國新民主革命的一個縮影。那創新超越的28響禮炮,是不忘歷史的紀念,是陳舊腐朽的結束,是嶄新秩序的建立。1949年10月1日,中國,首都,北京,天安門,五星紅旗徐徐升起,升起一個國家的尊嚴,一個民族的希望,一個政黨的發展。既然升起了,我們就必須捍衛!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世界風雲變幻,狂風暴雨,五星紅旗洗禮得更加鮮艷奪目。今天的我們來了,我們之後的我們,又將延續。一百年,五星紅旗依然高高飄揚!
Ⅲ 求一篇原創紅色電影觀後感500字。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就在毛主席建立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出了一位勇敢的少年——潘冬子.這年秋天,毛主席領導的紅軍在與國民黨的戰斗中奪取了井岡山,並趕走了在這里作威作福的地主胡漢三,使得在這里的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而潘冬子的爸爸當了紅軍,媽媽也入了黨. 嚴冬來臨,許多紅軍的領導人因為嫉妒開始排擠毛主席,使紅軍沒能在國民黨的第五次圍剿中取得勝利,被迫放棄了毛主席建立的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潘冬子的爸爸在臨走時送給了潘冬子一個禮物,它就是一顆閃閃的紅星. 後來,潘冬子母親為了保護井岡山的人民不被地主胡漢三陷害,給活活燒死在了一間茅屋裡,於是他成為了一名紅軍戰士,誓為母親報仇雪恨,勇敢地和游擊隊一起與敵人做斗爭 在游擊隊與敵人的一次作戰時,他把敵人唯一能逃跑的木板橋給拆了,使得這次戰斗紅軍能把敵人全部殲滅;在給山上的游擊隊員送鹽時,他把鹽全部粘到衣服上,沒讓看守的國民黨察覺;在地主家為地主做事時,他不忘給游擊隊送情報,還呼籲群眾把地主放在船上准備運走的米給劫了 最後,在吳大叔和宋大爹的幫助以及閃閃發光的紅星的照耀下,潘冬子終於殺死了地主胡漢三,又在第二年春天映山紅盛開之際,迎來了打了大勝仗的紅軍主力部隊,和爸爸一起踏上了新的征程.
Ⅳ 井岡豐碑紀錄片觀後感
該片由「引兵上井岡」、「艱苦的歲月」、「激流歸大海」、「熱血鑄忠誠」和「永遠的井岡山」五個篇章組成,片長80分鍾。綜合運用電視表現手法,再現了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井岡山道路和中央根據地的豐功偉績,生動地記錄了他們的光輝思想和偉大風范,全面詮釋了井岡山精神形成的過程、科學內涵和時代價值。
吉安旅遊景點
吉安位於江西省中西部,贛江中游。從地勢上看,屬羅霄山脈中段,扼湖南、江西南省咽喉通道,地勢極為險要。境內有自北向南縱貫的京九鐵路、105國道和由東向西的319國道及「三南」公路,是連接北京、西南、
華南、福建、港澳地區的天然紐帶;上可溯贛江溝通閩粵,下可泛鄱陽湖與長江相聯,順抵長江下游發達省市,在...
井岡漂流、紅軍文化村竹筏漂流
井岡漂流即硃砂河源流,是一項集觀光、游覽、探險、搏擊的新旅遊項目,刺激性大,深受旅遊者青睞。硃砂河漂流河段自行洲至硃砂沖哨口,距茨坪13公里,是井岡山至遂川、贛州必經之通。河面寬30―50米,全程
約4公里,落差65米,流速為0.7米/秒――2.4米/秒,平均流量為7.1立方米/秒,春季水溫7℃一...
筆架山五大奇觀
十里杜鵑長廊:登上筆架山,只見左右兩側的山脊上,生長著高大而挺拔的杜鵑花樹,形成長達十餘里的杜鵑林帶。這里集生著猴頭杜鵑、江西杜鵑、紅毛杜鵑、鹿角杜鵑、三葉杜鵑以及馬銀花杜鵑。每當春夏之交,杜鵑花盛開
,千姿百態,奼紫嫣紅,把整個山巒點得如同彩龍玉帶。這種長達十餘里的杜鵑林帶,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
井岡山客家風情漂游
井岡山客家風情水上漂游,是一個以客家文化和生態農業觀光為主,融休閑性、娛樂性、知識性、參與性為一體的旅遊項目。下七河竹筏源游,是電影《閃閃的紅星》外景拍攝實地之一。漂游從上七杞樹壩,經劉爺廟、獅子
吞象等景觀景點,進入下七光明井岡山客家民俗村。來竹筏漂流而下,可飽覽兩岸秀麗風光,聆聽動人的傳說故事...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的介紹
l、茨坪景區茨坪是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的中心,主要游覽、參觀點有;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該館建於1959年,現有館藏革命文物5863件,文獻資料5000多份,歷史圖片4000多幅。館標是1962年朱德同志重上
井岡山時題寫的。該館經過幾次維修、完善,以聲、光,電和實景模型等現代化手法,再現了當年井岡山革命...
井岡山旅遊遊程及門票價格
一、門票設置設置100元/人次票和30元/人次單個景點票,同時,實行100元/人次票打折制。二、門票種類、價格和持票旅遊方法實行淡、旺季票,旺季時間為每年4月1日至11月30日,淡季時間為每年的12月
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一)旺季門票種類和價格:1、100元/人次票;2、100元/人次8折優惠票...
井岡山接待旅遊服務一條龍
(一)交通對外交通公路:贛粵高速公路(正在建設)距茨坪和新緘區只有70、40公里;鐵路:「京九」鐵路線,井岡山火車站距茨坪90公里,下火車後乘公共汽車上山或吉安站下火午後乘公共汽車上山,2小時即到茨坪
。「京九」線每天有若干火午南北對開,途經吉安,井岡山火午站;航空:贛州機場距井岡山約80公里,下機...
江西井岡山吃住行旅遊攻略
衣這里白天氣溫二十八九度,夜間山風吹來寒氣襲人,據當地導游說,井岡山一年有245天是下雨天,只有90天有機會見到太陽。不過在這個季節雖然好像每天都在下雨,但總是下一會兒停一會,山上的路也不是很崎嶇,雨
水不會特別影響游覽。不過,在爬山的時候最好不要打傘,這樣既累還很不安全。山上幾乎每個小攤上都有一次...
東井岡下第一村美陂
東井岡美陂村是歷史文化名村東井岡即青原區東南的東固山,這里曾是紅四軍與紅二、四團的會師處,是毛澤東創建的繼井岡山時期之後的第二個紅色根據地,在此指揮了第二次反「圍剿」斗爭,並說「東固山很好,是第二個井
岡山」。陳毅也稱「此是東井岡」。因而,東固革命根據地被稱為中央蘇區的奠基石。而奠基石中的「第一塊」...
井岡漂流
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是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以其眾多的革命人文景觀和豐富綺麗的自然風光而馳名中外。井岡山硃砂河漂流是一項集觀光、游覽、探險、參與型為一體的旅遊項目。漂流起漂點位於井
岡山東南面的雙溪口,距市中心茨坪12公里,乘車須20分鍾左右,途經新開發的五馬朝天景點,穿行在青山...
井岡山風情水上游
井岡山客家風情水上游是一個一客家文化展示、客家風情體驗和生態農業觀光為主,融休閑性、娛樂性、參與性、知識性為一體的旅遊項目。該項目以水為脈,分為玉石坪客家風情休閑漂流和洪坪激流觀光漂。玉石
坪客家風情休閑漂在電影《閃閃的紅星》外景拍攝實地之一乘竹筏漂流而下,全程3公里,終點在玉石坪客家民俗...
井岡山-吉安旅遊景點
井岡山位於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岡山地區包括寧岡、永新、蓮花、遂川和湖南的酃縣、茶陵等縣,周圍五百餘里。這里山高林密,地勢險峻。1927年秋,毛澤東、朱德等共產
黨人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在這里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井岡山革命教育游
看一部片即組織到中賓館接受傳統教育的黨員於部觀看革命傳統教育專題片《井岡豐碑》。該片由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攝制,共八集,片長137分鍾。片中采訪了江華、曾志、彭儒、李立等一批當年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若同志
,原人說往事,話當年,真實惑人的故事,感人淚下,催人奮進。如今這批老人多已故去,片中鏡頭彌足珍貴。...
井岡山客家風情漂游 (下七河竹筏漂游)
井岡山客家風情水上漂游,是一個以客家文化和生態農業觀光為主,融休閑性、娛樂性、知識性、參與性為一體的旅遊項目。下七河竹筏源游,是電影《閃閃的紅星》外景拍攝實地之一。漂游從上七杞樹壩,經劉爺廟、
獅子吞象等景觀景點,進入下七光明井岡山客家民俗村。來竹筏漂流而下,可飽覽兩岸秀麗風光,聆聽動人的傳說...
井岡山-金獅面景區簡介
金獅面與龍潭緊緊相連,以奇峰怪石、飛瀑和人文景觀組成主要景區。由於山勢巍峨壯麗,好似金獅卧伏,因而得名。主要的景點景觀有:「馬撒尿」瀑布、水簾瀑、一線天、海螺峰、人面崖、紅軍洞及紅軍造幣廠等。...
井岡山優美的自然風光
井岡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3度。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3.3度,極端最低溫度-11度,七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4.0度,極端最高溫度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2毫
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夏秋佔73%,年平均日照1511小時,平均霧日97天,平均無霜期240...
井岡山青山碧溪水灣灣
漂流是一項集觀光、游覽、探險、生態和參與型的旅遊項目。我們將漂流的河叫硃砂河,漂流的河段全長7公里,相對落差65m,河水最大流速3米/秒,平均流量7.1米/秒。水質清澈見底。春季水溫屍C-8。C,夏季
水溫22-26,秋季水溫12-14,冬季水溫3-5;夏秋二季尤其適合漂流。全程歷經24個彎道,大...
井岡山-羅浮簡介
羅浮位距茨坪東北面二十公里,桐木嶺腳下,是一塊約四平方公里的山中盆地,是省屬國營井岡山綜合墾殖場場部所在地,人稱羅浮為「小茨坪」。主要景物景觀有水庫、峰巒、五股泉、旗羅坳戰斗遺址等。...
雪 景--井岡山黃洋界
黃洋界交通便利,是最佳賞雪點。這裏海拔高,風力大,雪後天氣,不但能領略到「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壯景,而且還能觀賞到天工造就的冰?倨婀邸K?以,每年春節部有五六千港、澳同胞上井岡山歡度佳節,觀雪賞
景。...
吉安――「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吉安,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鄉。吉安,是古代江南的佛教發祥地。吉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黑釉瓷生產中心基地。吉安,是長江中下游的青銅王國。
個人想法
ebqznpcqnl55575178482014/12/23 17:01:42
b〔a戶‖iuō£b〔wбdvjУg■
Ⅳ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3篇,不要與網上重復的。要快,馬上要交了
《舉起手來》觀後感
這部電影是一部以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為題材的戰爭喜劇電影,情節很簡單,故事的緣起是由保護國寶——一尊金身菩薩開始的,一位中國農民和一隊鬼子兵展開了鬥智斗勇的周旋戰斗。最後敵人嚴重受挫,八路軍和老百姓取得了圓滿成功。保護國寶的過程中,適時的誇張還有陰錯陽差使日本鬼子丑態百出,讓所有觀看此片的中國人都能大出一口胸中惡氣。
看完這部影片,不由讓我想起了小時侯看過的電影,那個時候經常看的就是打仗的片子,然後好人壞人一目瞭然。對壞蛋是切齒的恨,對英雄是由衷的敬。《舉起手來》這部電影我覺得很有過去那種風格,入木三分的誇張把敵人的愚蠢放大到了極點,放聲大笑的同時更明白了是非美醜,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我們要正視戰爭,回歸和平!
其中有一段令人開懷大笑:日本兵搜不到金佛,企圖將出村的唯一路線——石橋炸毀,然後再在村裡慢慢搜查。當日本並點燃導火線,正在洋洋得意時,村民的驢
在片尾,一位倖存的日本兵蹣跚著走上山頭,看著落日發呆。突然,遠處傳來一句剛勁有力的話:「舉起手來!」被嚇呆了的日本兵緩緩地把手舉了起來……
這一幕,不正表明了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人民舉手投降了嗎?侵華日軍對中國的「三光政策」就此終結;對中國人民殘暴的蹂躪和踐踏就此終結;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在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抵制和抗爭中就此結束。中國人民終於可以不當亡國奴了。
看到這一幕,我心裡感覺十分的暢快,也感覺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紀念,在這樣的日子看這樣的影片對我震動很大。一方面我祈望和平,讓戰爭遠離人類;另一方面我知道只有國家富強才不會再受人欺負。拿破崙一世說過「中國,那是一個沉睡的巨人,讓他睡吧,因為當他醒來時,他將震撼世界。」是啊,現在,21世紀,中國終於向世界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了!
看完後,我心中感慨萬分,我想:做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擁有很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我們應該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用我們努力的學習、用我們優良的品質、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回饋社會,建設好我們的祖國。想到這兒,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寫下了此文……
《上甘嶺》觀後感
誰沒有年輕的生命?誰不珍惜這寶貴的年華?誰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戰場上,我們的英雄,卻用他們年輕的熱血與生命去換取了戰斗的勝利。
電影《上甘嶺》講的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八連已經在山上抗道里堅持戰鬥了一個月。由於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乾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後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並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乾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飢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麼高尚。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我靜靜地坐在電視旁觀看。心裡卻久久不能平靜,心好像被無數的鋼針刺著一樣疼。我想起自己平時對同學的態度不好,心裡難受極了,感到自己臉紅,羞愧。
過去,我在班上算得上一個「吵架、打架王。」我不是找這個吵嘴,就是找那個打架,根本談不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記得有一次,一位同學在跑步的時候不小心踩了我一腳,他一邊跑一邊說:「對不起!」我卻故意刁難他,把他一推,大聲說:「對不起值幾個錢,你把我的鞋子弄臟了,你賠!」那位同學一邊道歉,一邊說:「我不是有意弄臟你的鞋,我幫你洗。行嗎?」可我還是要他賠,並舉起拳頭要打他。旁邊的同學聽到我的叫罵聲,圍了上來。了解情況後,個個都不滿意,眼睛怒視著我,好象說:「如果你再欺負這個同學,我們就去告訴老師。我一看這嚇人的架勢,不敢再說什麼,只好偷偷地溜跑了。
看《上甘嶺》的英雄們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情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而像我平時那樣,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
電視演完了,爸爸和媽媽津津有味地談論《上甘嶺》電影中的精彩情節,可是我這個平時愛鬧的人,卻在一旁默默地思考著建國大業觀後感
在新中國建立60周年之際,我觀看了一部影片,叫《建國大業》,這部電影講述了共產黨從1945年起至1949年期間,與國民黨鬥智斗勇,最後終於建立了人民民主共和國。
故事從毛澤東、周恩來親自到重慶與國民黨開始談判開始講述。為了表示誠意,共產黨主動放棄了部分佔領的解放區,然而,國民黨卻絲毫沒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驅趕民主黨派,逐漸走向了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滅亡之路……
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通過建立人民民主的革命政權,獲得了全中國人民的支持,為共產黨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李公朴、聞一多為代表的革命人士為了揭露國民黨反革命的本質,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又如,在國民黨派飛機轟炸毛澤東的住所時,一位炊事員不顧危險返回營地,只希望主席能吃一頓早飯,最後不幸犧牲了。這充分體現了人民軍隊對於黨對於首長的熱愛。再如,葬禮上,毛澤東淚流滿面,在他的墓前擺放的香煙則足以體現毛主席對每個士兵、每個人民的熱愛。
看了這部電影,我心潮騰涌。我想:共產黨的軍隊雖然沒有國民黨多,裝備、武器也沒有國民黨先進,但是共產黨能得到百姓的擁護,得到百姓的信任。百姓們都願意為共產黨效力。而國民黨卻欺壓百姓,抓來很多的壯丁,卻沒有願意效力的。
我想,管理一個國家和管理一個班級的道理是差不多的,都要做到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擁護,得到大家的信任。
今年是公元200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六十個生日,昨天,公司組織學員分部全體學員在##影城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電影,把我們這些八零後在幸福中成長的孩子帶回到了六十年多年前, 看到了建國前的重重困難,也再現英雄烈士們捨生忘死,為革命事業奮斗到底的精神, 深深的體會到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是老一輩的革命家用鮮血換來的,不禁涌動起對建立共和國的無數先輩的敬仰情懷。
故事是從1945年,中共與國民黨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開始的,對如何建國,如何安撫深受戰爭創傷的百姓採取了不一樣的政策,雙方利益分歧巨大,導致了內戰的全面爆發。共產黨人重視各民主黨派的力量,選擇了民主建國,成立聯合政府,並以分田地的方式關注了勞苦大眾的利益。而已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人卻置和平不顧,選擇了一黨治國,漠視共產黨人與其他民主黨派的存在,漠視勞苦大眾的利益,結果談判失敗了,一場不可避免的內戰爆發了。
影片中國民黨高級將領李宗仁率部圍剿延安的時候,毛澤東講了一句至今都叫人較好的名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們會以一個延安換回整個中國"。這正是當年共產黨高級領導人以人為本的真實寫照。死守延安,無疑會傷亡慘重,代價太大,不能做到對人的關愛勝過對地的關愛。毛澤東優先選擇了對人的關愛,他的決策無疑是高明的。
最讓人難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
我的眼睛也在這一刻濕潤,心中澎湃。
片中結尾處斯大林對中-共的代表慷慨陳詞:只要中-共一宣布建國,就第一個與中國建交,顯得很丈義。但是片中也提到過一幕,起初共-產黨攻陷南京,蘇聯的駐華使節並沒有留下,而是和蔣介石一同退往廣州,事實上蘇聯對國共兩黨的政策一直是曖昧的。對中國是否劃江而治也提出過意見。但是還是毛-主席有遠見,有魄力,一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詩詞就點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國人的事還得中國人自己作主!任何國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並沒有無私的援助!
當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萬眾沸騰。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來越美好的明天。
轉眼間新中國已經迎來了自己六十歲的生日,國家日益富強,然而就象片中對國歌的討論一段所說的,我們永遠要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惕。用我們的血肉,我們的智慧組建成新的萬里長城,永遠前進,再前進,在世界上找到我們應有的位置!
Ⅵ 電影《井岡山》哪個部分最精彩、最感人
老革命家在毛主席的帶領下開辟第一個農村根據地,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不屈斗爭的故事。
我非常有感觸,老一輩們為了解救勞苦大眾,拋頭顱,撒熱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就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作為新時代的兒女,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不應該忘記那艱苦的歲月。我們今天可以享受豐富多彩的生活,而在那時,有多少和我們同齡的孩子卻挑起了革命的重擔,不惜自己的生命,為我們換來了幸福的今天。我作為一個團員要繼承革命前輩的遺志,為祖國、為人民獻出自己的一切!
Ⅶ 愛國電影讀後感
沒事
Ⅷ 紅色電影觀後感50到300字
《井岡山》
前幾天,我在家看了一部紅色電影——《井岡山》,感觸非常深。《井岡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老革命家在毛澤東的帶領下開辟第一個農村根據地,與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不屈斗爭的故事。
看了以後,我非常有感觸,老一輩們為了解救勞苦大眾,拋頭顱,撒熱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就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作為新時代的兒女,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不應該忘記那艱苦的歲月。我們今天可以享受豐富多彩的生活,而在那時,有多少和我們同齡的孩子卻挑起了革命的重擔,不惜自己的生命,為我們換來了幸福的今天。我作為一個團員要繼承革命前輩的遺志,爭取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為祖國、為人民獻出自己的一切!
Ⅸ 黨史電影觀後感
有關黨史的電影有很多,觀影完後具有深刻感悟。比如《黨史國史》,這部影片包括10部集建黨90周年來各方面珍貴歷史影像資料,有大閱兵,共和國大典,共和國軍隊,共和國外交,共和國之歌等內容。
黨史的電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開天闢地、建黨偉業、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四渡赤水、大渡河、金沙江畔、突破烏江、萬水千山、百團大戰、重慶談判、延河戰火、挺進中原、濟南戰役、解放石家莊、大決戰三部曲、風雨下鍾山、戰上海、建國大業、開國大典的歷史,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有了充分的了解及認知。
看完黨史電影後,我們能夠創新黨員教育方式、提升黨員教育質量,增強黨性修養、築牢宗旨意識,做到知史以涵養為民初心、懂史以增強治政能力、用史以引領奮斗征程。當時電影具有教育意義,對青少年的教育具有進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