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電影《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不是一部一般的抗戰片,甚至不是一部一般的電影,不熟悉許鞍華的藝術追求的影評人難以理解是當然的。對這部電影的幾個誤解,包括主角塑造不飽滿,主角不出戲。其實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誰?不是劉黑仔和方蘭,而是方蘭的媽媽,葉德嫻飾演的一個香港最普通不過的中年師奶。但她象徵了一個普通人在大時代的覺醒過程,正是千千萬萬這種普通人,不喊口號、不信奉什麼主義,卻是抗戰成功最大的犧牲者。明月幾時有?明月有的時候,她們都已經化作了光復的山山水水。
Ⅱ 電影《明月幾時有》:許鞍華,年近70還在挑戰反常規的事
Ⅲ 電影明月幾時有講了什麼故事 明月幾時有真實歷史背景介紹
該片講述1941年末,香港淪陷。日軍侵佔香港瘋狂搶掠,搜捕滯留在香港的中國文化人士,強令他們合作。
香港東江游擊隊接到上級指示,緊急營救躲避在香港、九龍的文化人士,並在香港人民的掩護救助下,全部安全撤離香港。以主要人物小學教師方蘭和一群地道的香港小人物,通過槍戰、巷戰、營救、炸葯、硝煙、鮮血和犧牲,在『三年零八個月』淪陷日子裡,為保衛香港與兇殘的日軍抗爭,奉獻出青春和生命的真實故事
Ⅳ 《明月幾時有》與其說是一部電影,更像是一部紀錄片
《明月幾時有》作為一個香港回歸的巨獻的電影,我想他首先是關於香港的歷史去記錄,其次才是我們所謂的戰爭片戰斗史吧。很多人拿這部電影去跟《黃金時代》做比較,我想同樣是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在這種偽記錄片的記錄下,二者並不相同。我們習慣去去看那些抗戰史,習慣於那些激情澎湃,卻不習慣於許鞍華導演的這種方式。其實我們的人生還能有許鞍華這樣的人為我們拍戲,也算的上是一種生逢其時的感覺了吧。雖然說這故事難免有些平庸,但葉德嫻有梁家輝有周公子還有春夏也是很棒,在那個年代富有浪漫色彩的人。
Ⅳ 電影《明月幾時有》有什麼看點嗎
《明月幾時有》是由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許鞍華執導的歷史題材影片,由周迅、彭於晏、霍建華領銜主演,郭濤、黃志忠、蔣雯麗、梁家輝、鮑起靜、春夏等聯合主演。
該片以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東江縱隊」真實事跡為藍本,講述了小學教師方蘭和她青梅竹馬的男友李錦榮、游擊隊長劉黑仔等人在被日軍佔領的香港頑強抗爭的熱血故事。
看點1,與過往那些紅色主旋律的抗日戰爭片不同,該部電影沒有過多地出現炮火紛飛和槍林彈雨的戰斗場面,也沒有過多刻意地去展現抗戰英雄的英勇抗戰精神。而是把更多的筆墨放在戰爭的背景之下,去講述淪陷的香港的市民再見時家人相聚、戀人相擁,體現民間最平凡的生活,以及香港人對戰爭勝利的期望和守護平凡安穩生活的決心。
看點2,影片並沒有花很大的篇幅來展現反抗的熱血和悲壯,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演繹方蘭與母親的日常——母親永遠是在家中等待,方蘭總是行色匆匆,母女間的交集無非是一餐粗茶淡飯,一次短暫的交心與爭執,思念與牽掛。自始至終,都是那種淡淡的味道,就算偶爾為之的槍戰場面也是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呈現,生離死別這樣本該催淚的橋段也極為克制,絕不拖沓地多表達一分。
Ⅵ 明月幾時有即將上映 周迅的演技究竟好到什麼地步
不久前,《明月幾時有》在上海電影節期間做了公映。看過的人對影片評價比較不一致,有些人認定影片平庸無常,有些人卻被電影迷得神魂顛倒,甚至還有影評人將其歸為「近年看過的最好的華語電影」。
電影即將於7月1日上映,好不好看大家看過以後自行評斷。
但不論電影如何,大家對於重歸銀幕的周公子的表現依然評價頗高:
「周迅的表現力還是一擊即中、直戳人心。」
「周迅的演技依舊令人信服。」
這些年,提起周迅,總是脫離不了兩個詞,一個是愛情,另一個就是演技。
在愛情里,她一直表現得坦盪而勇敢,幾乎從不給自己留後路。每次陷入愛情都奮不顧身,直至把自己燒幹了為止。很多明星都欣賞她對待愛情的態度,竇驍曾經在一次采訪中就說過,如果遇到適合的人,希望能可以像周迅一樣,向大家很open地去介紹她。
演技方面,周迅奉獻了太多經典熒屏形象,拿獎更是拿到手軟。
《蘇州河》里天真的牡丹和美艷的美美☟
《大明宮詞》里古靈精怪的太平公主☟
《香港有個荷里活》中活潑俏麗的大陸妹☟
《戀愛中的寶貝》里患有臆想症的寶貝☟
《如果·愛》中不擇手段往上爬的女演員孫納☟
《李米的猜想》中尋找男友的偏執女司機☟
《畫皮》中反叛放縱又渴望愛情的狐妖小唯☟
《風聲》中灑脫嬌縱的顧曉夢☟
《龍門飛甲》中仗劍孤影行江湖的凌雁秋☟
《紅高粱》中敢愛敢恨、勇於沖破封建牢籠的九兒☟
……
有人說只要周迅站在鏡頭前,渾身上下都是戲。
她也是徐克最喜歡的內地女演員之一。
Ⅶ 明月幾時有的電影好看嗎
蓋住明月的許鞍華
文/夢里詩書
即便電影有著一個真實為藍本可歌可泣的故事,但許鞍華卻並沒能賦予其在《明月幾時有》以真正的新生,對節奏近乎失控的冗長,凌亂無序的敘事結構,都讓這部電影固然有著抗日時期的背景,有著國恨家仇的情懷,卻難見何般力道深度可言。
許鞍華的執導註定了《明月幾時有》絕對不會是一部抗日神片,但也註定了電影難成佳作,這源於早在《黃金時代》里那種對時代掌控的綿軟無力便早已顯露無疑,而一種刻意文藝腔調的延承,使《明月幾時有》實則比《黃金時代》來的還有更為突兀,在這部電影中你雖能感受到許鞍華那種未曾改編的導演風格,但卻讓人看不到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看不到在那段血淚交加的歷史中即便是源於一個普通人所本當有的家國情懷。
除了突兀刻意的文藝腔調,電影另一個尤為嚴重的問題便是過多的支線和人物,其實從這些人物中我們雖然能看到許鞍華希望去使電影呈現的不僅是一部抗日片,更還有著香港這座城的歷史,但這種本尤為出色的構思在在電影中卻並沒有能被得到一個有效的組織,人物支線散亂所導致的冗長,甚至於讓人都無法從電影的主人公方蘭、李錦榮、劉黑仔他們身上去產生情感共鳴,所有的角色到最後都只是讓人覺得如同走馬觀花般的匆匆而過。
文藝化的視角本來是為了讓電影能更為細膩的去醞釀情感,但這種手法在《明月幾時有》中卻並沒能營造出一如《桃姐》的感動,在人物皆極其蒼白的境況下,即便有著久石讓的配樂,即便有著更多的內在構思,但這些卻並沒能起到太多積極的作用,都無法去改變電影自身的羸弱,這就是《明月幾時有》雖然有著一個「東江縱隊」援救香港文人為切入的故事,有著小人物在抗日浪潮中泛起的光芒,最終卻只是如此乏善可陳的根本原因。
這是一部讓我看不到「明月」的電影,許鞍華的執導雖然成功驅散了抗日神片的陰雲,卻將自己變作了陰霾,讓人仍舊看不到一個本自真實的抗日往事所本該有的關於家國,關於人性應有的光。
Ⅷ 《明月幾時有》電影好看嗎
《明月幾時有》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在抗日游擊隊的號召下,以方蘭為代表的仁人志士展開秘密行動,成功搭救包括茅盾、鄒韜奮、柳亞子等在內的八百餘名文化名人和愛國民主人士逃離被日軍侵佔的香港。《明月幾時有》將1940年代的香港熱血抗爭史呈現銀幕,作為香港回歸20周年獻禮之作 。
Ⅸ 怎麼評價電影《明月幾時有》
評價電影《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代的大文學家蘇軾的一首中秋時節望月懷人盼團圓的《水調歌頭》膾炙人口,乃是千古名作。今年第20屆上海電影節的開幕電影同時也是許鞍華的最新作品最終以《明月幾時有》為名,其意不言自明。
想必是出於對歷史上那些無名英雄的無比敬意,已是古稀之年的許鞍華集結了眾多當紅巨星、骨灰級戲骨及眾多圈內好戲之人共同傾力打造這部《明月幾時有》,光金像影後就有周迅、鮑起靜、Deanie姐、春夏等四位傾力加盟,其陣容之豪華,演技之保障,堪稱香港抗日版的《黃金時代》!不過其劇情卻遠沒有《黃金時代》那般晦澀難懂,所以看這么一出《明月幾時有》,你會較為驚奇地發現,這可能是你看過地最具有文藝范兒的抗日題材電影,不過在民國時期的香港的市井煙火氣息的映襯下,非但一點都不悶,相反還會不時有「於無聲處聽驚雷」之感。
Ⅹ 電影《明月幾時有》主要講了什麼
《明月幾時有》 國語 2017 劇情 /歷史 /戰爭
導演: 許鞍華 國家/地區: 內地
主演: 周迅 彭於晏 霍建華 郭濤 黃志忠
時長: 120分鍾 上映日期:2017年7月01日
錦榮是個熱愛生活,有知識、有品位的「文藝青年」,他在戰亂之中仍然抱有與愛人方姑相守的浪漫夢想,然而戰爭是殘酷的,他的夢想不得不暫時擱置,投身到歷史的洪流中,與其他的戰友一起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