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長征電影觀後感300

長征電影觀後感300

發布時間:2022-06-08 12:29:24

① 《萬水千山》觀後感300字的,極需

看了《萬水千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萬水千山》敘述了在長征路上,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的一支先鋒部隊所經過的一段艱苦歷程。「大渡鐵索橋」¬——水急,又不能乘船,英勇的紅軍戰士們頑強地爬過了只有鐵索而沒有木板的鐵索橋;「雪山」——傳說中許許多多的人都死在了雪山裡!雪山陡峭,天氣惡劣,可是,紅軍們依然堅持著爬過了雪山;「草地」——不僅路長,還到處是沼澤,為了不中敵人的圈套並主動出擊,紅軍決定走過那片很大的草地。長征精神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長征精神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等著我們去征服。我們不會畏縮,不會膽怯,因為我們是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輩們努力拚搏得來的。祖國的未來,需要我們去創造、去開拓!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我一定會發揚先輩們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發揚先輩們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怕艱難險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好本領,報效祖國!

② 電影長征觀後感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觀看了革命歷史題材巨片《長征》。《長征》真實再現了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壯舉。因為中央根據地的失陷,中國工農紅軍必須立刻實行戰略性轉移。要突圍敵軍的第三線--湘江,由於從德國來的顧問李德和中央主要負責人博古倆人的錯誤指揮,從紅軍8.6萬多人降到3萬多人,紅軍損失巨大。
看完《長征》後,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使我感慨萬千。長征的精神激勵著我努力學習,克服生活.學習中的種種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艱苦奮斗、大公無私的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今我們生活在他們為我們創造下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麼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讓我們把《長征》的精神用到學習、生活中,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斗。
偉大的長征
這周,我看了一個名叫《長征》的電視連續劇,以前總聽說長征的事情,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看完後才明白了長征有多麼感人、多麼偉大,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1934年,蔣介石不顧日本軍國主義入侵東北三省,侵略我們中華民族的事實,依舊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紅軍中央蘇區進行了五次大圍剿,在反圍剿失敗後,紅軍進文秘114版權所有,文秘工作者共同的天地!行了戰略轉移,開始了人類歷史上震驚中外的壯舉——兩萬五千里長征。
整個長征的過程是那麼的艱苦,沒有食物,沒有交通工具,物資極度匱乏,再加上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國民黨部隊的攔截追擊,但是紅軍戰士排除萬難,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勇敢的浴血奮戰,經歷了無數場戰斗,爬雪山過草地,走了兩年的時間,終於到達了延安,取得了勝利。在整個長征的戰斗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紅軍的先頭部隊強渡大渡河成功後,國民黨就調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瀘定橋,企圖把紅軍的隊伍切開,但先頭部隊的戰士們用兩天的時間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趕在敵人增援部隊的前面到達。而後續紅軍部隊組織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擊隊,攀著只剩下鐵鏈的『鐵索橋』,冒著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他們的身下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傷落入水中則必死無疑。但勇士們仍然冒著密集的炮火,勇敢頑強的向前沖,一個掉下去了,下一個沖上來,受傷的戰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還在向敵人射擊。
他們知道他們只能前進,在他們身後有毛主席,有黨中央,有千千萬萬個紅軍戰士。最後剩下的勇士們沖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牆,沖進了瀘定城,和後續上來的紅軍戰士一起徹底消滅了國民黨的部隊。這次戰斗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要把紅軍消滅在大渡河以南的企圖。為長征的勝利大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長征的路上象這樣的戰斗還少嗎?湘江戰役、強渡烏江、四渡赤水還有金沙江、臘子口。有多少紅軍戰士犧牲在戰場上;有多少捨生忘死的感人事跡;有多少愛國志士拋頭顱灑熱血。
其實從一開始紅軍就勝利了,因為他是正義之師。紅軍深得民心、團結奮戰、保衛祖國。無論是大渡河還是金沙江;無論是爬雪山還是過草地;無論蔣介石的部隊有多少炮彈;也無論多麼少的食物和多麼惡劣的天氣。這一切都無法阻擋紅軍的步伐。
長征的偉大不僅僅是他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長 征讓我們感到了正義的力量,長征忘我的大無畏精神和排除萬難勇往直前的氣魄深深的感動著我們每一代人。讓我們記住那些勇士們,象他們一樣勇敢的走下去,為我們的祖國努力的學習,努力的走下去……

③ 看戰爭片有感300字

國產戰爭片《集結號》觀後感

在談《集結號》之前,先講一個蘇聯衛國戰爭中的真實戰例。
蘇德戰爭初期,蘇聯處於十分不利的境地:國土大片淪喪,成師成師的部隊被德國人消滅。1941年底,蘇聯的西南方面軍幾十萬人被德軍分割包圍在基輔附近,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上將也是深陷重圍,身邊只剩下數千人馬。此時他喚來一名少將,命令他帶領一支隊伍向一個交通要地先行突擊,為司令部突圍打開突破口,但撥給他的只有區區百來人。為了司令員的安全,這名少將履行起了一名連長的職責,拚死進攻,居然成功的破圍而出,可是方面軍司令部卻始終沒有跟上來,基爾波諾斯上將及方面軍政委後來均在包圍圈內犧牲。戰後少將從其他突圍者那裡才得知了真實情況:方面軍司令部根本就沒打算跟著他突圍,基爾波諾斯只是想讓他吸引德軍的注意,而自己卻向另一個方向突圍,說白了就是准備犧牲掉他來掩護主力的行動,為了讓少將扮演的更真實些,他甚至沒有事先透露這個意圖。然而陰差陽錯的是,被派去送死的人突圍的方向正好是德軍的弱點,而方面軍司令部卻鑽進了德軍的口袋。這位幸運的少將後來在衛國戰爭中成長為著名的指揮員,他就是東普魯士征服者、未來的紅軍元帥巴格拉米揚。

而《集結號》講述的,也是一個類似的故事。

1948年的一天,中原野戰軍某部9連得到命令,為掩護團主力轉移,必須堅守汶河陣地,除非聽到團部司號員吹起表示任務完成的集結號,否則決不準撤退,哪怕打到最後一個人。9連全體官兵面對數十倍於己的敵人,拚死打退了對方三次進攻,而集結號始終沒有響起,最後除連長穀子地一人被震昏倖存外,其餘47人全部陣亡,無一生還。
穀子地在後方醫院康復後,發現全國解放軍已經做了大整編,原來部隊的番號不在了,他不得不花了數年功夫,總算找到了老部隊,得知他的老戰友、當時下命令的團長已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更讓他吃驚的是,原來當年執行的,其實根本就是一項有去無回的任務:為掩護團主力的行動,團長不得已做出犧牲他們連的決定,所謂撤退的集結號,只是一個安慰,根本就沒打算、也沒有吹響過……。由於9連47人全部陣亡,且戰場在戰後已改建了煤窯,所有陣亡戰士的遺體都沒有被找到,所以他們只能按失蹤處理,不能獲得革命烈士的榮譽。在知道這一切後,深感委屈的穀子地下決心要為犧牲的弟兄們討回公道……

《集結號》反映的,是中華民族內戰這個大悲劇下幾個小人物的悲劇,總體感覺悲壯感人。在宣傳時,影片號稱戰爭場面達到了《雷霆救兵》的水平,實際看下來是誇張了點,但和韓國影片《太極旗飄揚》比,已可以等量齊觀。無論是化妝、音效還是戰場表現效果,確實達到了近年來國產片的最高水平,遠遠超過了《沖出亞馬遜》之類的片子。

《集結號》的劇本寫的不錯。國內近年來的一些「極品垃圾」,例如《無極》、《夜宴》和《黃金甲》,其實無論演員的表現還是聲光效果都達到了相當水準,之所以被稱為爛片,關鍵是劇本寫的太差,「不會講故事」,情節不是老套就是讓人覺得莫名其妙。而集結號全篇一氣呵成,沒有離奇生硬的感覺,作為戰爭片,讓人覺得自然可信。

在情節上,沒有出現國產片解放軍傳統的「高大全」的形象。為了全局的勝利,犧牲偏師在戰爭中是很常見的,盡管這對當事人來講相當殘忍:但借用影片對白,「戰爭哪有不死人的」?在國內主旋律影片中出現這種情節,據我的記憶還是第一次。此外,陣前殺俘、破碎的肢體、面對敵人優勢武器的無可奈何……這些增強了影片的真實感。

而片子的缺點,主要在於一些細節。在戰場火力、武器道具上,很多地方不嚴謹,解放戰爭的場景中出現了太多五十年代才出現的武器,火力表現之強烈也遠遠超出了當年的實際情況,不過這也是刺激觀眾視覺的一種手段:在這些方面,《集結號》較之《雷霆救兵》還是差的太遠。

總體而言,個人認為,《集結號》是近年來最優秀的國產戰爭影片,是部男人氣息很強的電影,值得一看。

《建國大業》這一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雲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話題人物齊聚,四大天王中的兩位捂婚天王劉德華,黎明,功夫之王成龍,李連傑,華表獎的雙黃蛋得主陳凱歌,馮小剛,四小花旦里的章子怡,趙薇,實力派男星姜文,陳道明,陳寶國,葛優等演員紛紛出馬,以置於使筆者無法一一列出,這些大腕在影片拍攝和上映的檔期,每個人身上出一條新聞,對影片的宣傳就不可小窺,更何況中影掌門人韓三平十多年後重新掌鏡,眾大腕零片酬出演,國產片拷貝又創新高等新聞本身就有著巨大噱頭,讓人們重新喚起了對主旋律影片的熱情!
其實主旋律影片很早就對自身如何更多的吸引觀眾做過嘗試,2005年,為了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影片《太行山上》,就起用了港台明星梁家輝,劉德凱分別飾演國-共的抗-日英雄,2007年的獻禮影片《八月一日》同樣選用了呂良偉,李子雄飾演了葉挺和汪精衛,兩部影片在這一類型片上做的突破不大,但是起用明星的機制無疑使影片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建國大業》在起用明星上可以說是在以前影片的基礎上前進了一大步,而且對這一類型片的宣傳,說教的功能大為改觀。國共兩黨人物喜怒哀樂都給予了描寫,凸顯了人性化。然而影片從皓如煙海的史料中選則材料,修改劇本,難免有些典故,事件交待不清,或是掛一漏萬,下面是筆者看出的幾點,一吐為快。
李宗仁不顧蔣介石的阻撓,硬是選上了副總統。片中有一場蔣,李二人共同登台,宣誓就職的戲一閃而過,未做交待。其實當時蔣對李很是憤恨,想讓李宗仁出醜,於是派人通知李宗仁宣誓就職時穿軍裝。自己反到穿一身長袍馬褂。當李宗仁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結果就職典禮時李宗仁站在蔣介石旁邊,象極了一個跟班。
片中結尾處斯-大林對中-共的代表慷慨陳詞:只要中-共一宣布建國,就第一個與中國建交,顯得很丈義。但是片中也提到過一幕,起初共-產黨攻陷南京,蘇聯的駐華使節並沒有留下,而是和蔣介石一同退往廣州,事實上蘇聯對國共兩黨的政策一直是曖昧的。對中國是否劃江而治也提出過意見。但是還是毛-主席有遠見,有魄力,一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詩詞就點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國人的事還得中國人自己作主!任何國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並沒有無私的援助!
轉眼間新中國已經迎來了自己六十歲的生日,國家日益富強,然而就象片中對國歌的討論一段所說的,我們永遠要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惕。用我們的血肉,我們的智慧組建成新的萬里長城,永遠前進,再前進,在世界上找到我們應有的位置!

《建過大業》觀後感範文二:

看完了《建國大業》這部電影,覺得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是老一輩的革命家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一切。

最讓人難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

我的眼睛也在這一刻濕潤,心中澎湃。

解放上海,我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

更有無數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萬眾沸騰。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來越美好的明天。

台灣那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我們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的生活更應該珍惜。因為這是用鮮血換來的。

祝偉大的祖國60歲生日快樂!!!祖國,我愛你!!!

《建國大業》觀後感範文三:

昨天單位組織一起去看最近相當火的《建國大業》。這還是我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平常總是看一些網路版的,一是沒有人陪我去影院看,二是沒有人值得我陪去電影院看。

首先我要說一下,去影院看電影還是相當不錯的,呵呵。

《建國大業》作為為祖國六十年獻禮的影片還是相當不錯的。我不是說明星的多少的問題,而是它的故事的整體布局,它節奏的整體把握和它整體氣氛的烘托都是相當不錯的。

從抗日戰爭勝利的重慶會談到最後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中間四年多時間中的共產黨,國民黨和各個民主黨派之間的種種變化,糾葛都一一的展現。有人在看完後說,電影顯得有些倉促,各個時期過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說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面展現出全景的建國過程,不管對誰來說都是相當困難的,韓三平的這種表現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是接受了。

再說說具體的表演,張國立的蔣委員長無疑是「驚艷」的,在形體有差距的情況下能夠用神情,用內心把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值得加分。宋慶齡,宋美齡兩位宋氏姐妹演的都相當不錯。國母淡定自若,榮辱不驚的形象深入我心,宋美齡為黨國四處奔波,可謂嘔心瀝血。王學圻事業的大爆發真是誰都擋不住呀!另外各位大腕的客串都沒有給自己丟臉。

再說唐國強自從開發出來演毛主席之後,我覺得就基本是那個樣子了,《長征》首次見他確實感到驚嘆,但是後來的所有影視劇包括《建國大業》,我感覺沒有什麼進步了,也許這就是極致了?也許毛主席真的就是這個樣子了?也許是審美疲勞了?咱也不知道了。劉勁等特性演員的表演在劇本的要求下倒是小有上進。民主黨派領導人的扮演者給人新奇,贊嘆的印象,民盟,民革這些主要領導人個人性格魅力的展示無疑是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甄子丹,趙薇,馮鞏,章子怡,苗圃,郭德綱等人的客串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可以說他們的角色,不用大腕也可以演,大腕的加入可以說是錦上添花。

最後,我覺得《建國大業》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也許是因為我第一次進影院的原因吧,對這部影片感覺挺好。

④ 電影,萬水千山觀後感,200至300字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毛主席的這一首《七律.長征》是詩歌史上不朽的傑作,這首詩負載著紅軍長征路上的千百種艱難險阻,飽含著中國共產黨的萬般豪情壯志。 而電影《萬水千山》從視覺和聽覺上給我的震撼與沖擊,激發了我滿腔的愛國之情,使我又一次經受了革命的教育和感動。
長征精神感動人,因為紅軍們團結。有的戰士在「過草地」時走不動了,教導員就把自己的馬讓給他騎——即使教導員自己病得不輕。教導員關心每一個戰士,他說:「戰士,是革命的本錢。」而戰士們心中深深地愛著自己的隊伍,自己的領導。老周所珍藏的一瓶酒,讓兒子小周給教導員送去,就為了讓教導員在過雪山時暖暖身子。而在教導員病重期間,戰士們都爭著照顧他。濃濃的暖意在艱苦的行軍中給每一個人帶來溫暖。

⑤ 遵義會議觀後感三百字到四百字

寫作思路:電影《遵義會議》,這部革命題材影片除了震撼之外,更多的是一份感動。把這份感動寫下來。

電影《遵義會議》旨在激勵更多人了解、重溫那段動人心魄的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是一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優秀教材。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到達遵義,黨中央在這里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即著名的遵義會議。

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由中宣部重點支持,貴州省委宣傳部、陝西省委宣傳部、遵義市委、市政府聯合攝制了長征題材的電影《遵義會議》。

主要演員中,佟瑞欣扮演毛澤東、張京生扮演朱德、姚中華扮演賀子珍、馬曉偉扮演蔣介石、於紫菲扮演宋美齡。

電影准確塑造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表現了紅軍戰士艱苦卓絕的人類奇觀,深刻詮釋了偉大的遵義會議精神和長征精神。該劇用「蘇區大撤退」、「湘江之戰」、「遵義曙光」、「飛躍大渡河」和「陝北會師」五大片段再現了那段偉大的歷史。

遵義會議是我們黨歷史上具有偉大意義的一次會議,實現了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折。電影《遵義會議》以藝術的形式,講述了在遵義發生的重大革命歷史故事,真實還原了紅軍長征的偉大革命進程,再現了遵義會議的歷史全貌,塑造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形象,表現出紅軍戰士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生動詮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

⑥ 我的長征電影觀後感

看完《我的長征》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我的長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少年紅軍王瑞一家四口都參加了長征,可是殘酷的戰爭相繼奪去了他父親、姐姐和姐夫的生命,痛苦和艱險磨礪著少年的心,一直關心著他的主席用長輩般的慈愛撫慰和激勵著他,使少不更事的王瑞在炮火和硝煙中真正成長了起來。

整部影片充斥著苦難與抉擇、充斥著光榮與犧牲,並藉助王瑞的成長歷程再現了紅軍長征這段神奇的歷史。

電影雖然結束了,但片中一幕幕氣勢磅礴的影像卻歷歷在目。當二十多名戰士身掛沖鋒槍,背插馬刀,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鐵索鏈向東橋頭猛撲的那一刻,我震驚了,紅軍戰士們在那樣險峻與艱難的環境下,競還能以血肉之身搏以敵人的那數以千計的武器,那是一種怎樣偉大的精神啊!

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卻剛剛開始,革命先烈用血肉豎起了一座萬世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斗爭精神也將靠我們這些後世子孫去延伸,我們只有發奮學習,做一個正直、勤勉的人,才能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而艱巨的歷史責任。

⑦ 《長征》觀後感300字

今天,我看了電影〈〈長征〉〉,那一幕感人的瞬間,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底。

看著那紅軍走過的泥濘的草地,好象化成了戰士不倒的身軀。在這血雨腥風的歲月里,曾經從這里走過的足跡,沉澱成了一件永久的愛,使他們越過生死,堅定前進,為了祖國的人民,為了家中老母,我深知,這和平,來之不易。

看著銀幕上戰士們不屈不饒身影,望著他們用生命保衛起的美麗國土,看著一個一個前仆後繼的戰士,我看到了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心,這是敵人無論用什麼高精尖的武器都打不倒的,一瞬間,我感動了,我為中國而驕傲。

都說戰場上無生死,但是,如果你看到為死去戰友默哀的戰士,就會知道,當你看到望著死去的兄弟的屍體怒吼的戰士,就會明白,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感人的一瞬間吧!

一定要珍惜和平,熱愛祖國,一起共創明天,不要再給侵略者一個可乘之機

⑧ 怎麼寫一篇《沖鋒號》電影的觀後感300字

2015年9月25日下午,在**黨支部的安排下觀看了《沖鋒號》及文獻紀錄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兩部愛國影片。影片看完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感觸良多。

電影《沖鋒號》用三維動畫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浪流少年經過長征的洗禮,成長為一名優秀紅軍戰士的故事。影片以動漫表現手法,通過兒童的視角,真實再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隊伍血戰湘江、轉戰遵義、飛奪瀘定橋、翻越雪山、穿越草地等重大歷史事件。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看電影的過程中,確實為之感動:當紅軍冒著槍林彈雨沖向只有十三根鐵索的瀘定橋時;當紅軍戰士在雪山上艱難行進時;當連長為保護虎子和詩詩兩個小紅軍戰士而凍成冰雕時;當紅軍戰士為一個孕婦生孩子與敵人戰斗時……,藝術是對生活的高度抽象的體現,雖然這些感人的場面以故事的情境、動畫的形式展現,但依舊深深震撼了我。在那個艱難的時代,這些共產黨員就靠著這么一種理想和信仰在堅持。正是他們的堅持和奮斗,才贏得了最後的勝利和成功。

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有一個場景引起了我的思考,當一個孕婦在草地上生孩子時,一個連的紅軍戰士為保護帳篷里的孕婦,犧牲了很多人。我也在想為了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是否值得犧牲這么多生命,連長的話點醒了我,作為一名一個胸懷百姓、有著堅定理想和崇高信仰的共產黨員,毅然選擇去守護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不計任何代價,哪怕犧牲很多他的戰友的原因是,今天所有的犧牲和流血都是為了更好的明天,為了新中國的下一代,這不僅僅是一個小生命,他代表了新中國,代表了連長甚至是全體共產黨員對希望和未來的憧憬,所以犧牲再多,他們都要拚命阻擋,看到新生命誕生,雨過天晴後太陽冉冉升起那一刻,預示著中國即將以嶄新的面貌重生,讓人不禁熱血沸騰。

影片中以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背景為開頭,紅軍血戰湘江損失慘重,但自遵義會議召開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後,中國紅軍不結論是飛奪瀘定橋、還是爬雪山過草地後得勝利會師,都一次一次取得勝利,歷史一次次的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是曹火星年僅19歲時在北京在房山區霞雲嶺鄉堂上村創作了不朽之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平津解放後更名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曹火星把自己對黨的熱愛和對歷史實踐的親身感受,化作無窮的力量,譜寫出反映人民心聲和時代真理的最強音,這不僅是對中國革命音樂事業的重大貢獻,同時對於堅定人民群眾對共產黨的信念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這是一首人民之歌,是確切反應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功績之歌,是頌黨第一歌。我願再次唱響這首歌,歌頌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

觀影結束後,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壯與喜悅,銘記歷史,才能燭照未來,中國夢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應該時刻銘記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始終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做好本職工作,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⑨ 飛奪滬淀橋電影觀後感300字

看了《飛奪瀘定橋》後,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對紅軍戰士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飛奪瀘定橋》講的是紅軍戰士佔領瀘定橋那一幕幕緊張激烈的情景:紅軍為了渡過大渡河,派出一支隊伍搶先奪取瀘定橋,這支隊伍就是紅一軍團的紅四團。他們想了一個辦法,使敵人中計,然後奪取瀘定橋。瀘定橋是鐵索橋,橋下是波濤洶涌的大渡河,兩岸是懸崖絕壁,地勢非常危險,而且紅軍要在29日早晨拿下瀘定橋,所以22位英雄在洪亮的沖鋒號聲中,飛也似的向火光沖去,經過兩個小時的激烈戰斗,敵人終於被消滅了。 看著這部電影我被感動著,被這浩浩盪盪的的長征隊伍感動著。作為一個當代的大學生,我們僅能從史書中了解當時長征的故事。但是,我們都應該知道:長征並不像寫這詩歌那麼簡單,並不是就這么幾個字就可以把長征中的艱難困苦表達得淋漓盡致。要是歷史重演,要是讓我們大學生去長證,我們能完成這壯舉嗎?難以給出肯定的答案。前人之事,後事之師。長征給我們留下了永垂不朽的精神---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是看你怎麼看待她。在我看來,每個人的一生都好比一場長征,我們常常要戰勝自己,戰勝競爭對手,最終贏得勝利。我們在這長征的人生中,應一生奮斗,自強不息,沖鋒不止,直到生命的盡頭。•再推而廣之於全人類,任何一個人的一生都是各自的一場長征•由此可以想見這個詞語的幅射面,及博大豐富的意義了。我認為作為一個當代的大學生,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應不在話下,我們還應該有「即使失敗一千次,也有一千零一次站起來的勇氣」,為什麼長征能成功?因為革命黨人堅持到了最後。從一次次的挫折中總結經驗,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堅持,是人類最好的品質。 我們還應該有「活一分鍾就要戰斗六十秒」的鬥志。如果人類都不思進取,那麼世界就到了末日了。活一分鍾,就要戰斗六十秒!永不止息地奮斗,永不停止追求。在苦得感覺受不了時,想想這兩句話: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輩。你會感覺到渾身都充滿了力量的。現在,長征離我們遠去了,但那用數十萬紅軍生命和鮮血書寫的英雄史詩里,每一個字都閃爍震撼靈魂的光輝,每一行詩里都有一股力量沉澱在我們的民族血液中。因此,我們在面對困難、挫折時應該勇往直前、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我們應該勤奮學習,刻苦努力,堅持不懈的完成每一件事!

⑩ 三年級作文《湘江1934觀後感怎麼寫》

寫作思路:確立中心,圍繞選材,確定重點,安排詳略,選材時要注意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思想,選擇真實可信、新鮮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鮮明、深刻地表現出來。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早就聽說過前輩們說這句話了,這句話一直流傳在桂北,而背後的故事則來自86年前在這發生的紅軍長征突破湘江戰役。

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故事一開頭就提到一位叫黃玉長生的小紅軍,他年紀雖小,卻很勇敢,他徒步奔向炮火連天的戰場,與18團取得聯系,可當時的場面慘不忍睹。

戰場上屍橫遍野,18團沒剩下幾個人在戰鬥了。這時,黃玉長生也已負傷,但還是堅決與18團的戰士們一起奮戰,可團長不同意,並委託他將團旗交給首長。

由於黃玉長生的肩部負傷,無法完成任務,與他同齡的孩子韋二牛幫助他,為他包紮傷口。隨後,韋二牛為黃玉長生帶路,一起尋找紅軍大部隊。在途中,他們遇到了紅軍隊伍,又並肩作戰。

但不幸的是,後來這支隊伍寡不敵眾不幸被俘,敵人想把他們扔進井裡。此時,黃玉長生挺身而出,與敵人抗爭犧牲了,最後只剩下韋二牛一人。

故事的結尾,韋二牛終於將團旗交到了首長手裡,並堅持要求加入共產黨,為失去的親人、紅軍戰士們報仇。韋二牛與紅軍戰士們經過浴血奮戰,共渡湘江,脫離了險境。

當我看到小紅軍黃玉長生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時候,眼眶裡滿是淚水,因為黃玉長生小小年紀為革命做出了犧牲,令我很敬佩。但當我看到紅軍戰士們戰勝敵人的圍困堵擊殺出一條血路後,我在心裡不禁歡呼起來,這不僅僅是的我的歡呼,也是戰士們的歡呼。

在現實中,我們也要向紅軍、革命戰士們學習,學習他們那種不怕苦、不怕犧牲的精神。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們出去遊玩,在過一處小水窪的時候,我不慎摔了進去,衣服和手又臟又濕,當時又處於冬天,身上的水令我冷及了;

同學們又都在前面,我被落在最後面。就在我最無奈、無助、傷心的時候,我突然想起老師說的要學習紅軍堅強、勇敢、克服困難的精神,我立馬拍拍身上的水,大步向前走去,追上了走在前面的老師和同學們。

這個故事,讓我深有體會: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革命戰士們為了解放全中國,不怕流血,不怕犧牲,才換來了今天美好的生活!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長征電影觀後感30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